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

序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趣味数学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开放,创新的思维模式,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立足培养兴趣,旨在提高成绩,通过讲,学,练这一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教学思维。立足基础知识,结合教学实际,博采众长,寓理于例,重在思维训练,并加以适合的延伸和拓展,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爱学,乐学,增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准确性和深刻性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广大学生在汗水中积累知识,在灵感中启迪智慧,在和谐中走向成功!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计划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简介

第1讲集合中的趣题—“集合”与“模糊数学………………

第2讲函数中的趣题—一份购房合同…………………………

第3讲函数中的趣题—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第4讲三角函数的趣题—直角三角形…………………………

第5讲三角函数的趣题—月平均气温问题……………………

第6讲数列中的趣题—柯克曼女生问题………………………

第7讲数列中的趣题—数列的应用……………………………

第8讲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两边夹不等式的推广及趣例……

第9讲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第10讲立体几何趣题—正多面体拼接构成新多面体面数问题…

第11讲立体几何趣题—球在平面上的投影………………………

第12讲解析几何中的趣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第13讲解析几何中的趣题―最短途问题……………………………第14讲排列组合中的趣题―抽屉原理………………………………第15讲排列组合中的趣题―摸球游戏………………………………第16讲概率中的趣题………………………………………………

第17讲简易逻辑中的趣题…………………………………………

第18讲解数学题的策略……………………………………第四部分:课程评价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

1.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2. 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

用能力.

3. 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4. 探索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

过程中的应用。

5.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它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及背景,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6.了解均值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猜想和发现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探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第二部分:课程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计划

1、组织形式:

校本课程的开课以自选班为单位安排在“地方与我校课程”课时中进行,具体教学时间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

2、课程实施:

1)校本课程由我校教师开发,只有讲义,学生不需要教材,减轻学

生的经济负担,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授课教师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学生层次特点、接受能力等可以适当补充材料,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3)任课教师精心备课,准备资料,设计好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程,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4)教学过程中所需材料、设备、设施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学校出面联系,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外出,确保师生安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第1讲 集合中的趣题—— “集合”与“模糊数学”

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

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发表论文《模糊集合》,开辟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 学。

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

模糊数学是经典集合概念的推广。在经典集合论当中,每一个集合都必须由确定的元素构成,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是明确的,这一性质可以用特征函数:

(){

)(,1)

(,0A x A x A x ∈?=

χ来描述。扎德将特征函数)(x A χ改成所谓的“隶属函数”

,1)(0:)(≤≤x x A A μμ,这里A 称为“模糊函数”,()x A μ称为x 对A 的“隶属度”。

经典集合论要求隶属度只能取0,1二值,模糊集合论则突破了这一限制,()x A μ=1时表示百分之百隶属于A ;()x A μ=0时表示不属于A 还可以有百分之二十隶属于A ,百分之八十不隶属于A ……等等,这些模糊集合为对由于外延模糊而导致的事物是非判断上的上的不确性提供了数学描述。由于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重基石,因此,模糊数学的概念对数学产生了广泛的影晌,人们将模糊集合引进数学的各个分支,从而出现了模糊拓扑、模糊群论、模糊测度与积分、模糊图论等等,它们一起形成通常所称的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是20世纪数学发展中的新新事物,它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方法上也未臻统一,它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例1、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加,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加,那么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⑴如果有5名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问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⑵如果每一位同学都只参加一次运动会, 问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解析: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

(1)因为这5名同学在统计人数时,计算了两次,所以要减去.8 + 12 – 5 = 15.

(2) 8 + 12 = 20.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20名同学参赛.

三、本课小结

通过“模糊数学”了解到数学的发展是靠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进步的。

四、作业

下列各组对象能否形成集合?(1)高一年级全体男生;(2)高一年级全体高个子男生;(3)所有数学难题;(4)不等式0

x的解;

2>

+

第2讲函数中的趣题——一份购房合同

教学目标: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最早把"函数"(function)这个词用作数学术语的数学家是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数学家),但其含义和现在不同,他把函数看成是"像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度、垂线长度等所有与曲线上的点有关的量". 1718年,瑞士数学家约翰。贝努利(John Bernoulli,1667-1748,欧拉的数学老师)将函数概念公式化,给出了函数的一个定义,同时第一次使用了"变量"这个词。他写到:"变量的函数就是变量和变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量。"他的学生,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ard Euler,1707-1783,被称为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将约翰。贝努利的思想进一步解析化,他在《无限小分析引论》中将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欧拉的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

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

例1、陈老师急匆匆的找我看一份合同,是一份下午要签字的购房合同。内容是陈老师购买安居工程集资房72m2,单价为每平方米1000元,一次性国家财政补贴28800元,学校补贴14400元,余款由个人负担。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教师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为一年,等额付款,分付10次,10年后付清,年利率为7.5%, 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求陈老师每年付款4200元,但陈老师不知这个数是怎样的到的。同学们你们能帮陈老师算一算么?

解析:陈老师说自己到银行咨询,对方说算法是假设每一年付款为a元,那么10年后第一年付款的本利和为 1.0759a元,同样的方法算得第二年付款的本利和为1.0758a元、第三年为1.0757a元,…,第十年为a元,然后把这10个本利和加起来等于余额部分按年利率为7.5%计算10年的本利,即1.0759a+1.0758a+1.0757a+…+a =(72×1000-28800-14400)×1.07510,解得的a的值即为每年应付的款额。他不能理解的是自己若按时付款,为何每期的付款还要计算利息?我说银行的算法是正确的。但

不妨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假设你没有履行合同,即没有按年付每期的款额,且10年中一次都不付款,那么第一年应付的款额a 元到第10年付款时,你不仅要付本金a 元,还要付a 元所产生的利息,共为1.0759a 元,同样,第二年应付的款额a 元到第10年付款时应付金额为1.0758a 元,第三年为1.0757a 元,…,第十年为a 元,而这十年中你一次都没付款,与你应付余款72×1000-28800-14400在10年后一次付清时的本息是相等的。仍得到1.0759a+1.0758a+1.0757a+…+a =(72×1000-28800-14400)×1.07510.用这种方法计算的a 值即为你每年应付的款额。

例2、经调查得知,若我们把每日租金定价为160元,则可客满;而租金每涨20元,就会失去3位客人。每间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务、维修等项支出共计40元。我们该如何定价才能赚最多的钱?

解析:日租金360元。虽然比客满价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还是能给我们带来360*50=18000元的收入;扣除50间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净赚16000元。而客满时净利润只有160*80-40*80=9600元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生活是多面的,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如若正面不行,亦可利用反面思考 四、作业

家用冰箱使用的氟化物的释放破坏了大气上层的臭氧层.臭氧含量Q 呈指数函数型变化,满足关系式t e Q Q 0025.00-=,其中0Q 是臭氧的初始量,t 是所经过的时间.

1)随时间的增加,臭氧的含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2)多少年后将会有一半的臭氧消失?

第3讲函数中的趣题——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教学目标: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牛魔王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力倦神疲,败阵而逃。可是,牛魔王不简单,他会变。他见悟空紧紧追赶,便随身变成一只白鹤,腾空飞去。悟空一见,立刻变成一只丹凤,紧追上去。牛魔王一想:凤是百鸟之王,我这只白鹤那里斗得过这个丹凤?!他无可奈何,只好飞下山崖,变作一只香獐,装着悠闲的样子,在崖前吃草。悟空心里想:好牛精,你休想混过我老孙的火眼金睛!他马上变作一只饿虎,猛扑过去。牛魔王心慌,赶快变了个狮子,来擒拿饿虎。悟空看得分明,就地一滚,变成一只巨象,撒开长鼻,去卷那头狮子。牛魔王拿出绝招,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头大白牛。这白牛两角坚似铁塔,身高八千余丈,力大无穷。他对悟空说:“你还能把我怎样?”只见悟空弯腰躬身,大喝一声“长”!立即身高万丈,手持大铁棒朝牛魔王打去。牛魔王见势不妙,只好复了本象相,急忙逃去。孙悟空与牛魔王杀得惊天动地,惊动了天上的众神,前来帮助围困牛魔王。牛魔王困兽犹斗,又变成一头大白牛,用铁角猛顶托塔天王,被哪吒用火轮烧得大声吼叫,最后被天王用照妖镜照定,动弹不得,只得连声求饶,献出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唐僧四人翻越山岭,继续往西天取经

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

这段故事很吸引人,而且它和初中代数中所学的函数概念有关。

首先,就从这个“变”字谈起。孙悟空和牛魔王都神通广大,都能变。他们能变飞禽、走兽;大喝一声,身躯能“顶天立地”,也可变成一个小虫儿。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不是真情实事。不过,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确无有不在变化着的。既然物质在变化,表示它们量的大小的数,自然也要随着而变化了。这就告诉我们,要从变化的观点来研究数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变化着的呢?不是的。研究问题的某个特定过程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或者,

虽然它也在变,但变化微小,我们把它看成是不变的。还是用唐僧师徒来做例子。孙悟空的本事最大,能七十二变;唐僧最没用,一点也不会变,所以妖怪一看就认得他。都想吃他的肉。在代数中,把研究某一问题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量叫做变量,孙悟空就好象是一个“变量”;把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唐僧就好象是一个“常量”。

例1、1202年,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斐波那契(约1170年~约1250年)在他所著的《算盘书》里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定1对一雌一雄的大兔,每月能生一雌一雄的1对小兔,每对小兔过两个月就能长成大兔。那么,若年初时有1对小兔,按上面的规律繁殖,并且不发生死亡等意外情况,1年后将有多少对兔子?

解析:第一个月时,有小兔1对;第二个月时,小兔还没有长大,因此兔子数仍是1对;第三个月时,小兔已长成大兔,并且生下1对小兔,这时兔子数是2对;第四个月时,原来的兔子又生了1对小兔,但上个月刚生的小兔尚未成熟,这时兔子数是3对;第五个月时,原来的兔子又生了1对小兔,第三个月出生的小兔这时也已长大并且也生了1对小兔,因此共有兔子5对;一直这样推算下去,可以得到下面的表: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从第三个月份起,每个月的兔子对数都是前两个月的兔子对数之和。表中兔子对数构成的一列数1,1,2,3,5,8…就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有很有趣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

例2、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解析: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依题意,果园共有(100+x)棵树,平均每棵树结(600-5x)个橙子.

y=(100+x)(600-5x) =-5x2+100x+60000. =-5(x-10)^2+60500

即种:100+10=110棵时,产量最高是:60500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不仅《西游记》和我们的数学还很有关系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原理。

四、作业

某市20名下岗职工在近郊承包50亩土地办农场这些地可种蔬菜、烟叶或小麦,种这几种农作物每亩地所需职工数和产值预测如下表:

作物品种每亩地所需职工数每亩地预计产值

蔬菜 1/2 1100元

烟叶 1/3 750元

小麦 1/4 600元

请你设计一个种植方案,使每亩地都种上农作物,20名职工都有工作,且使农作物预计总产值最多。(设工人数)

第4讲 三角函数的趣题—— 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探索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直角三角形就像一个万花筒,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我们在欣赏了它神秘的“勾股”、知道了它的边的关系后,接着又为我们展现了在它的世界中的边角关系,它使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它在航海、工程等测量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例如测旗杆的高度、树的高度、塔高等. 二、例题分析

例1、海中有一个小岛A ,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 岛南偏西55°的B 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C 处,之后,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

解析:过A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D.得到Rt △ABD 和Rt △ACD ,从而BD=AD tan55°,CD =ADtan25°,由BD-CD =BC ,又BC =20海里.得 ADtan55°-ADtan25°=20. AD(tan55°-tan25°)=20, AD=

?

-?25tan 55tan 20

≈20.79(海里).

这样AD ≈20.79海里>10海里,所以货轮没有触礁的危险

例2、如图,某货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将一批重要物资由A 处运往正西方向的B 处,经16小时的航行到达,到达后必须立即卸货.此时.接到气象部门通知,一台风

中心正以40海里/时的速度由A 向北偏西60°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海里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均受到影响.

(1)问:B 处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2)为避免受到台风的影响,该船应在多少小时内卸完货物?

解析:(1)过点B 作BD ⊥AC.垂足为D.

依题意,得∠BAC =30°,在Rt △ABD 中,BD= 21AB=2

1

×20×16=160<200, ∴B 处会受到台风影响.

(2)以点B 为圆心,200海里为半径画圆交AC 于E 、F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DE=120. AD=1603.

AE=AD-DE=1603 -120, ∴

40

120

3160 =3.8(小时).

因此,陔船应在3.8小时内卸完货物.

练习:一个人从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 ,再爬30°的山坡100 m ,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01 m)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了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

如图,Rt △ABC 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 的长为12 m ,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比为1:1.5的斜坡AD ,求DB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第5讲三角函数的趣题——月平均气温问题

教学目标:选择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数学的应用,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数学已无处不在”。下面我们看看三角函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典例分析

例1、受日月的引力,海水会发生涨落,这种现象叫做潮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船坞,卸货后落潮时返回海洋,某港口水的深度y(米)是时间t(,单位:时)的函数,记作y=f(t),下面是该港口在某季节每天水深的数据。

t(时)0 3 6 12 15 18 21 24

y(米)10.0 13.0 9.9 10.0 13.0 10.1 7.0 10.0

根据数据求出y=f(t)的拟合函数,,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离海底的距离为5米或5米以上时,认为是安全的(船舶停靠时,船底只需不碰海底即可),某船吃水深度(船底离水面的距离)为6.5米,如果该船想在同一天内安全进出港,问它至多能在港内停留多少时间?(忽略进出港所需时间)

解析:依题意,该船进出港时,水深应不小于5+6.5=11.5米,3,

,2,得12,在同一天内,取k=0或1,或,所以该船最早能在凌晨1时进港,下午17时

退出,在港口内最多停留16小时。

例2、某工厂因生产需要,要生产1200个如图形状的三角形铁片,已知在△ABC

中,,问要生产这些三角形铁片共需要铁片的面积(精确到1cm2).

解析:∵ sinA+cosA=,①∴(sinA+cosA)2=.

∴2sinAcosA=-. ∵0°<A<180°,∴ sinA>0,cosA<0. ∵(sinA-cosA)2=1-2sinAcosA=,

∴ sinA-cosA=. ②

①+②,得sinA=,

∴要生产这些三角形铁片共需要铁片的面积为:

答:所以要生产这些三角形铁片共需要铁片的面积约3477cm2.

三、本课小结

三角函数不但应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的学科及社会生产实践中, .在实际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一些需要运用三角函数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线段的度量和角的计算等问题我们要灵活运用

四、作业

把一段半径为R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才能使横截面积最大?

第6讲 数列中的趣题——柯克曼女生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有一个学校有15个女生,她们每天要做三人行的散步,要使每个女生在一周内的每天做三人行散步时,与其她同学在组成三人小组同行时,彼此只有一次相遇在同一小组,应怎样安排? 二、典例分析

例1、大楼共n 层,现每层指定一人,共n 人集中到设在第k 层的临时会议室开会,问k 如何确定能使n 位参加人员上、下楼梯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假定相邻两层楼梯长相等)

分析:设相邻两层楼梯长为a ,则

)

1](2

)1([))](21(0)121[(22

n k n

n k n k a k n k a S ≤≤+++-=-+++++-+++=ΛΛΛΛ

分n 为奇数和n 为偶数两类讨论.

例2、某地区荒山2200亩,从1995年开始每年春季在荒山植树造林,第一年植树100

亩,以后每一年比上一年多植树50亩.

(1)若所植树全部都成活,则到哪一年可将荒山全部绿化?

(2)若每亩所植树苗、木材量为2立方米,每年树木木材量的自然增长率为20%,

那么全部绿化后的那一年年底,该山木材总量为S ,求S 的表达式. (3)若1.28≈4.3,计算S (精确到1立方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各年植树亩数为:100,150,200,……成等差数列

?

三、本课小洁:下面回到课前问题,设15位女生用下面15个符号表示:x , a1 , a2 , b1 , b2 , c1 , c2 , d1 , d2 , e1 , e2 , f1 , f2 , g1 ,g2 ;将它们

排成七行,每天五个三人行小组(共十五人),使x处于七行中的最前一位置上:(x,a1,a2); (x,b1,b2); (x,c1,c2); (x,d1,d2); (x,e1,e2); (x,f1,f2);(x,g1,g2).

于是只须分配14个元素,再每一行中,后继三人行小组,即对有下标的七个元素a,b,c,d,e,f,g进行三元素组合,填入每行,但每个字母只许出项两次。即

Sunday: (x,a,a), (b,d,f), (b,e,g), (c,d,g),(c,e,f);

Monday: (x,b,b), (a,b,e), (a,f,g), (c,d,g),(c,e,f);

Tuesday: (x,c,c), (a,d,e), (a,f,g),(b,d,f),(b,e,g);

Wednsday:(x,d,d), (a,b,c), (a,f,g),(b,e,g),(c,e,f);

Thursday: (x,e,e), (a,b,c), (a,f,g),(b,d,f), (c,d,g)

Friday: (x,f,f), (a,b,c), (a,d,e), (b,e,g),(c,d,g);

Saturday:(x,g,g), (a,b,c), (a,d,e),(b,d,f), (c,e,f)

现在来填下标,如果在同一行中,可以有两个相同字母,例如在第三行中bdf,beg 中,b出现两次,可标上不同的脚标b1,b2;若每一个“三人行”,有两个脚标已定,则在同一行,别的三人行组不能再用;若不是由两种原则定出脚标,就定为1。得到解:

Sunday: (x,a1,a2), (b1,d1,f1), (b2,e1,g1),(c1,d2,g2), (c2,e2,f2); Monday: (x,b1,b2), (a1,b2,e2), (a2,f2,g2),(c1,d1,g1), (c2,e1,f1); Tuesday: (x,c1,c2), (a1,d1,e1), (a2,f1,g1),(b1,d2,f2),(b2,e2,g2); Wednsday:(x,d1,d2), (a1,b2,c2), (a2,f2,g1),(b2,e1,g2),(c1,e2,f1); Thursday: (x,e1,e2), (a1,b1,c1),(a2,f1,g2), (b2,d1,f2), (c2,d2,g1) Friday: (x,f1,f2), (a1,b2,c1), (a2,d2,e1),(b1,e2,g1), (c2,d1,g2); Saturday:(x,g1,g2), (a1,b1,c2), (a2,d1,e2),(b2,d2,f1), (c1,e1,f2)

三、作业

某林场有荒山3250亩,从96年开始,每年春季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第一年植100亩,计划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植树50亩(假定全部成活).

(1)需几年可将此荒山全部绿化.

(2)已知新植树苗每亩木材量为2m3,树木每年的自然增长率为10%,设荒山全部绿化后的年底木材总量为S,求S的最简表达式

第7讲 数列中的趣题—数列的应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它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及背

景,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诗词引入

先由杜甫的诗《绝句》引出课题,每一句都与数有关系。再由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探索数列的定义及其蕴含的数量关系 二、典例分析

例1、、有一序列图形P 1,P 2,P 3…….已知P 1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将P 1的每条边三等分,以每边中间部分的线段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再将中间部分的线段去掉得P 2,…..,将P k-1的每条边三等分,以每边中间部分的线段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再将中间部分的线段去掉得P n 试分别求P n 的周长C n 和面积S n .

解析:这序列图形的边数构成的数列为:;,43,,43,43,312ΛΛ-???n

它们的边长构成的数列为:ΛΛ,31

,,31,31,112-n .

.3434

33

11

1

1

---?

?

?

???=??=

∴n n n n C

S 2比S 1多3个面积为

9

1

S 的正三角形.即

M ,129,3921

231

12?=-?=

-S S S S S S 同理,

.

9438203,43.9419539494943,439

1

11

1210112

1

11????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S S S S S S S S S 所以又累加得:Λ

例2.在[1000,2000]内能被3整除且被4除余1的整数有多少个?

解析:不妨设),(14,3*N n m m b n a m n ∈+==,

则{c p }为{ a n }与{ b n }的公共项构成的等差数列 (1000≤c p ≤2000)

∵a n = b m ,即:3n =4m +1 令n =3 , 则m =2 ∴c 1=9且有上式可知:d =12 ∴c p =9+12(p -1) ( p ∈N *) 由1000≤c n ≤2000解得:12

11

16612783

≤≤p ∴p 取84、85、……、166共83项。 三、本课小结

根据数列的定义和前面所学的函数关系,由学生自己通过联想、类比、对比、归纳的方法迁移到新情境中,将新的知识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四、作业

1.一梯形两底边长分别为12cm22cm ,将梯形一腰10等分,经过每分点作平行于底边的直线,求这些直线夹在梯形两腰间的线段的长度和.

2.某化工厂生产一种溶液,按市场的要求杂质含量不能超过0.1%.若初时含杂质

0.2%,每过滤一次可使杂质减少3

1

,问至少过滤多少次才能使产品达到市场的要求

六下趣味数学校本课程

六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 第一讲负数3第二讲圆柱的表面积(1)5第三讲圆柱的表面积(2) (7) 第四讲圆柱的体积(1) (9) 第五讲圆柱的体积(2) 11第六讲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3第七讲正、反比例的意义 (15) 第八讲比的应用(1)17第九讲比的应用(2) 19第十讲抽屉原理21第十一讲数与代数 (23) 第十二讲空间与图形25第十三讲统计与概率28第十四讲综合应用32

第十五讲整理复习36

第一讲负数(讲卷) 3. 如果水位下降2cm 时水位变化记作-2 cm ,那么水位上升1 cm 时,水位变化 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4 ?某品牌家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温度是零下 18C ,冷藏室比冷冻室的温度高 22 C,则冷藏室 的温度是 C 5. 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 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 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6 .写出 A B 、C 、D E 、F 点表示的数。 A B CD R F I ■ I ? | ■ ? ? ? ? | i ■ ? ? ■ H il - 9 ( ) - I ( ) -5 -4 ( ) ( )-1 0 1 2 3 ( J f ) 6 7 S 7.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 4 1.5 -- — 3 - 5 — 5 2 3 &下面是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2月8日:妈妈领工资1000元 2月10日:交水电费、管理费 180元 2月12日:林林买衣服用去 60元 2月15日:爸爸领工资 1200元 2月18日:去公园游玩用去 50元 2月20日:妈妈买衣服用去 150元 2月22日:爸爸买书报杂志用去 130元 2月28日:本月伙食费合计用去 820元 ⑴ 你用正负数的知识填写后表。 ⑵ 尝试计算林林家2月份的结余。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 9. 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 5个单位长度,再 日期 收支惰观 2月g 日 + 1000 2 10 0 2 12 0 2 J9 u B 2 J31S B 2月20日 2 J 22 0 2 J 2S a 1.右图中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C 。2008年3月14日某市的气 温为-8C ~2C,这一天该地的温差是( )。 4 2 2 .在 1,2.5, 3.6,0.6,, 中,( 3 7 )是正数, (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学方案计划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 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 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 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 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 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 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 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 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 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 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 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 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 学好数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 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 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 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 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 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 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 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

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 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 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 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 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三、课程目标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_1855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篇一: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枪?打中了哪几 格?() 二、分析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材料

课程名称:《妙趣数学魅力无限》 前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趣味数学题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3.通过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

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课程内容: 1、结合教材,精选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围绕数学快乐游戏、数学图形剪拼、数学智力竞赛等开展学习。 3、教学内容形式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原则与方法: 1、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除了严谨性以外,还有很多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面向学生全体开展各种活动,同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指导他们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课程评价: 1、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表现等情况及时评价,评价采取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2、学习成果展示评价。 课程目录 第一课时参观森林公园 第二课时快乐运算 第三课时迷惑人的数学故事 第四课时七巧板的来历 第五课时莫比乌斯带 第六课时平移和旋转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应用性数学校本课程。 2.促使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的、主动的、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根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在“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的目标指导下,致力于建构适应学校特点、适合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

4.学校课程的开发不以编写教材为目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生成为基本特征的。 二、设置依据 1、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我们目前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 2、学校以“一切以学生的发展服务”作为学校今后发展的办学主导思想和追求,让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开阔的胸怀与视野、全面的素质与富有个性发展的特长,真正体现了作为学校主人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哲学上的认同。 3、通过问卷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并诊断这些信息,总结经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4、评估学校的课程资源,我校有多媒体教室,为开展科技校本课程提供了完善设备。 三.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注意以下原则:

(完整word)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

目录 第1讲倒过来推算 (1) 第2讲反过来想问题 (4) 第3讲找出无形的砝码 (7) 第4讲画图分析找重叠 (11) 第5讲镜子里的时间 (14) 第6讲计算经过时间 (17) 第7讲合理安排时间 (20) 第8讲找准“一周”是关键 (24) 第9讲巧转化求周长 (37) 第10讲找规律数图形 (31) 第11讲分清类型解植树问题 (34) 第12讲抓住题眼一点突破 (36) 第13 讲骰子中的数学 (40) 第14讲逻辑推理 (46) 第15讲游戏中的取胜策略 (51)

第1讲倒过来推算 自主探究: 审题后,回答下面问题: 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写成了3,结果得到的商是27,还余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余多少? ①小虎由于粗心大意把5写成3,计算的结果是 一个错误的商,怎样才能求出正确的商呢? ②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出什么? 点拨: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出被除 数是多少。可以先抓住错误的除数、 商和余数,利用它们求出被除数,明 白了吗? 1

牛刀小试: 1.你能算出姐姐今年多少岁吗? 姐姐,你今年多 少岁了? 用我的年龄乘6,加上6,除 以6,再减去6,正好还是6。 学以致用: 1.修一条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次修了剩下的一半少10米,最后剩下160米第三次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每到生长季节,池塘里的浮萍长得特别快,浮萍的面积每天都比前一天增加一倍,经过16天 2

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 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 长满半个池塘? 故事屋: 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 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 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 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 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 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 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 维使得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3

六年级上学期趣味数学校本课程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 (内部资料敬请保密) 第一讲位置 (3) 第二讲分数乘法 (5) 第三讲转换单位“1” (7) 第四讲倒数的认识 (9) 第五讲分数除法 (11) 第六讲解决问题 (13) 第七讲比和比的应用 (15) 第八讲巧求周长 (17) 第九讲巧求面积 (19) 第十讲趣海拾贝 (21) 第十一讲百分数的应用 (23) 第十二讲量率对应 (25) 第十三讲巧算折扣、纳税、利息 (27) 第十四讲鸡兔同笼 (29) 第十五讲整理和复习 (31)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六年级(1)班的教室座位平面图如下所示。 (1)说明李君、陈美的确切位置(用数对表示); (2)坐在(3,4)和(4,3)位置上的是哪两位同学? (3)(5,3)的位置在图中是第()组每()排,()坐在那。 (4)老师打算把陈强排在(7,5)的位置上,请在图中标出他的位置。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2.如图是一城区的地图,小明家在(3,2)位置, 新华书店在(5,7)位置,公园在(6,1)位置。星 期天,小明从家出发去新华书店,请你写出从新华书 店到小明家的路线?从公园到小明家怎样走呢?(图 中的方格每格边长100米)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 3.(2,1),(4,3),(2,5),(4,7)分别是一个平面图形的四个顶点,请你把它画出来,看看是什么图形,并计算它的面积占了几格。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小李的电影票是“10排2号”,简记为(10,2),若小王的位置简记为(6,3),则小王的位置应是_______, 小李和小王相距______________排. 2.如右图,在灯塔A处观察B船,横看破相距2格,竖看也同样 相距2格,表示点B为(2,2),则船C在A看来位置为_____, 表示为_______. 3.如下图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若干棋子在方格纸上摆出的一幅图案,用(0,0)表示A点的位置,点B表示为(3,1),则花心处点0则可表示为____,顶点E表示为_____,图中(-1,5)表示_____点位置上的棋子.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4.如下图,点A表示3街与5大道的十字路口,点B表示4街3大道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5)→(4,5)→(4,4)→(4,3)表示由A到B的一条路径,那么你用同样的方式写出由A到B的另一条路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右图,如果用(0,0)表示点O,(2,1)表示点A,那么图中点B记作________,点C记作_________,点D记作__________.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 6.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7.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校本课程趣味数学(完整资料)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 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 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 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

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

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数学校本课程总的内容: 一、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一、课程介绍: 1、生活中的数学 以体会数学与人、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使学生感触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1、开发原则: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去发现、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之事,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2严密的逻辑性,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5 / 1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

供了极大的所具有的特点,空间。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 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 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1、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2、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 3、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45、通过学习了 解转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 理能力;6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5 / 2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使学到的、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1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克服、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2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从而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具有一技之长发挥学生的特长,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的学生。更要培养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校本教案】校本课程 趣味数学教案

校本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学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学生生活,源于学生好奇之事,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中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游戏是学生很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目标 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三、课程实施过程 本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学生对趣味数学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比较有热情,建议每一节由老师简单引导,结合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实际背景,与学生一起探讨。采用集体辅导、独自练习、分组活动、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生活实践、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数学中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认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学生收获 通过活动,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应用性数学校本课程。2.促使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的、主动的、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根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在“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的目标指导下,致力于建构适应学校特点、适合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 4.学校课程的开发不以编写教材为目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生成为基本特征的。二、设置依据1、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我们目前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2、学校以“一切以学生的发展服务”作为学校今后发展的办学主导思想和追求,让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开阔的胸怀与视野、全面的素质与富有个性发展的特长,真正体现了作为学校主人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哲学上的认同。3、通过问卷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并诊断这些信息,总结经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4、评估学校的课程资源,我校有多媒体教室,为开展科技校本课程提供了完善设备。三.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2.自愿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实效性原则。6.统一性原则。四.课程目标1.通过生活中数学、动手实践与操作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2.作为我们数学学科,本身就与实践密不可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学生应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快乐数学的校本课程,或者叫爱上数学,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之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是如此应用之广,从而让孩子再次喜欢上数学学科。3.让每个学生都能得以提高,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通过科技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五.课程结构与内容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智。在生活、生产、社会以及大自然向学生提出许多实际问题的时候,数学会帮学生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出更多、更快、更好的答案,让数学伴学生渡过一生。1.内容本年级本学期校本课程通过快乐数学、名人与数学、生活中数学、几何画板与数学四个专题呈现给学生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生活、数学巧解、动手实践等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和现实如此之近,数学的探索令多少人为之痴迷!体会广阔的天空,那么深邃,登上数学之舟,闯荡未来的人生,会拥有明天!2.课时安排本学期安排8周,每周安排一个专题,各一课时,共计8课时完成。3.教学形式在教学形式上,打破班级次序,按兴趣分程

五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五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五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导语:教育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 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 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

校本课程趣味数学

四年级 主编人:宫之华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

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

(校本课程)

目录 总体规划…………………………………………………………课程实施…………………………………………………………第一节有趣的数学谜语………………………………………第二节鸡兔同笼问题…………………………………………第三节九宫图的应用…………………………………………第四节让梨游戏………………………………………………第五节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推理问题…………………………

第六节欺骗眼睛的几何问题………………………………… 第七节抽屉原理的简单应用………………………………… 第八节帕斯卡三角形与道路问题………………………… 第一部分总体规划 为了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落实《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发挥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创新、合作探究、提高逻辑思维能上的重要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们根据新课标中的总体设计,面向高二年级的同学开设校本课程《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选取不同题材的数学故事与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能够提高兴趣,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数学,融入数学。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是各门功课的桥梁与基础。趣味性与逻辑推理的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特点。《趣味数学》一课,旨在通过对趣味数学故事的研读与学习,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发散的意识,在数学的魅力中提高个人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人生素养。 课本选取的各类数学故事、数学背景都是非常经典的且具有比较高的欣赏学习价值,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用数学氛围去感染学生,用数学情趣去陶冶学生,用数学益智去激励学生,进而把学生一步一步领进数学的殿堂。

校本课程开发(趣味数学)计划与方案

趣味数学活动小组计划 一、活动目标 1.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数和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适当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结合活动内容进行思品教育。 二、活动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三下午 2.活动地点:教室 3.活动课题:数学小故事、口算、速算;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四、活动章程 1.每位学员,必须按时参加每节活动课,不得随意旷课。如有身体不适,而不能参加作好请假手续。 2.活动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乱走动,乱说话。课堂上作好笔记。 3.活动课要准备的用品一律学生自备。趣味数学小组活动方案 xx 一、活动宗旨: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开发智力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不断地激发着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产生了进一步对学习数学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 二、活动口号:“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三、活动主题: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数学故事、数学歌谣,以及大量引发孩子思考的趣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灵活的思路和分析的技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小学数学的趣味化,一方面体现教师对教材艺术使用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上。我们倡导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收获乐趣”。“趣味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恰恰符合了这

校本课程教案趣味数学

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 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 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 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 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校本课程教案 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教学过程: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