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制改革3000字论文

合集下载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值税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税种之一,也逐渐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方向。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传统的增值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目前的增值税制度对于创新型产业和服务业的纳税人来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

其次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

由于我国的增值税税率较低,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但增值税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这对于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隐忧。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纳税人的税负合理性。

目前,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税负明显偏重,而另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税负较轻,这导致了税收分配的不公平。

增值税改革需要通过合理的税率设计和调整,使得不同行业和企业纳税负担更加公平合理。

第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转型升级,传统的增值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

增值税改革需要通过调整税率,鼓励高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优化财政收入的结构。

增值税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率的设计和调整将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结构。

增值税改革需要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使得财政收入更加合理和稳定。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降低税率,减少企业的税费负担。

当前我国增值税税率依然相对较高,给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带来不小的压力。

降低增值税税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激发企业的内生发展动力。

二是扩大税基,完善税收征管。

当前我国增值税的税基比较狭窄,存在偷漏税行为较为普遍的问题。

增值税改革需要通过扩大税基,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方向都比较明确。

增值税制度改革的思考(共5则范文)

增值税制度改革的思考(共5则范文)

增值税制度改革的思考(共5则范文)第一篇:增值税制度改革的思考(共)继出口退税制度改革、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之后,增值税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

一、以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和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为主要内容,对增值税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已制约经济发展。

在抵扣范围上,纳税人购买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能得到抵扣,导致制度性重复征税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复杂性。

在征收范围上,仅对货物和部分劳务征收增值税,绝大部分的服务业和农业没有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致使增值税运行的链条断裂。

现在,增值税管理中诸如货运发票抵扣、农产品收购进项抵扣、商业税收征收管理等难点,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增值税征收面偏窄所致。

在具体征收方式上,将增值税纳税人区分为按规范化办法征税的一般纳税人和按简易办法征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中两类纳税人是按照销售收入界定的,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只有很少一部分纳税人按照规范化的办法缴纳增值税,而众多的纳税人被排除在按规范化办法征收增值税的范围之外,且要负担较高比例的增值税。

据统计,2006年,河南省一般纳税人户数为6.2万户,仅占整个增值税纳税人73.7万户的8.41%;小规模纳税人户数为67.5万户,占整个增值税纳税人户数的91.59%。

小规模纳税人实际增值税税负大大高于一般纳税人。

目前,社会各方面对增值税制度的改革有较高期望。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一轮税制改革八个方面的内容。

排在前三位的是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前两项改革已经完成,增值税改革自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二、消除增值税改革进程的两大思想障碍1.消除孤立地看待改革、过分担心增值税改革减少财政收入的思想障碍。

现有税收规模和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能够承载减税的压力。

基于增值税的税制改革研究

基于增值税的税制改革研究

基于增值税的税制改革研究一、前言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税制改革一直是各国政府重视的问题,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增值税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税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增值税的意义与优势1. 意义增值税是以货物、劳务和服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它在企业流转过程中,只对货物或服务的附加值或增值进行征税,可以消除商品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了税制对企业的负担。

2. 优势增值税具有征税范围广、税率易调节、税收稳定等优势,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征税范围、退税等手段,实现税收政策的调节和适应经济情况的变化。

三、我国增值税的现状我国增值税于1994年开始实行,截至目前,已经实行了24年。

在这24年中,我国增值税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当前,我国增值税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税收监管不严当前,我国增值税的税收监管工作尚存在一定的漏洞,一些企业存在逃税行为,这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对税收秩序的维护产生了不良影响。

2. 税收负担过重我国增值税的税率相对较高,对企业的税收负担也较重,这使得企业难以承受,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3. 资金周转加速度问题我国增值税的纳税周期较长,企业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够收回增值税退税款,这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

四、增值税的改革对策为解决我国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税收监管要加强对企业税收行为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打击逃税行为,确保企业依法纳税。

2. 降低企业税负可以通过下调增值税税率、放宽增值税征税范围等方式,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3. 加快退税速度通过加快税收退还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五、未来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调整,在税制改革方面也将不断深入,我国增值税制度将会实现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增值税制度亟待改革和调整。

这篇文章将探讨我国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性、目标和方向。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增值税是我国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税收体系中最主要的税种之一。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增值税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态。

随着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传统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已经逐渐失去效果。

在当前的背景下,对增值税进行改革,适应新的经济形态,提高经济效益和税收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

目前,我国的增值税制度普遍存在税负过重、税制复杂、企业间税负差异大等问题。

改革的目标应该是通过降低税率、简化税制、减少税种,降低企业负担,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

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和成本。

我国增值税改革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进行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应该进一步降低税率。

当前我国增值税税率较高,不利于企业的盈利和发展。

应该采取递进税率的方式,降低税率,降低企业负担。

应该简化税制,减少税种。

目前我国增值税税制复杂,税种繁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成本,也给征管带来了困难。

可以考虑简化税制,减少税种,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机制,加强征管力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

应该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给予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我国增值税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改革中,应该以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为目标,采取降低税率、简化税制、减少税种、优化征管机制等措施,推动我国增值税制度朝着更加合理、适应新的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

这样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促进税收的增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增值税作为国家的主要税收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税收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增值税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探讨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现阶段的问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一、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引导资源向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领域集中,增值税制度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减少对传统产业的税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2. 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高税负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增值税改革应当通过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等方式,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3. 推动内外贸易平衡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需要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值税制度的改革,降低企业的进出口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内外贸易平衡发展。

二、现阶段的问题目前我国增值税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值税税率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多种税率并存的方式,存在三档税率,并且税率之间差距较大。

这种税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2. 税收征管存在漏洞。

我国增值税制度在征管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例如对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导致税收征管效率不高。

3. 增值税政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的增值税政策制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缺乏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的支持,导致税收政策与实际经济形势脱节。

三、未来改革的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增值税改革应当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调整:1. 增值税税率结构的优化。

应当逐步简化税率结构,推进税率统一。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

我国增值税改革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增值税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其影响着国家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增值税改革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增值税改革的背景我国的增值税制度始于198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有的增值税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经济需求。

为了应对国际税收制度的变化,我国政府也开始积极研究增值税的改革问题。

二、增值税改革的意义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间接税,相比于直接税,增值税的优势在于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和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增值税改革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税收效益,调整税收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增值税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减少税负、优化税收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增值税改革有利于调整税收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原有的税收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通过增值税改革,可以调整税收结构,促进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增值税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增值税改革可以通过减少税负和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增值税改革的难点和挑战要想顺利推进增值税改革,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税收收入和企业负担,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增值税改革可能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原有的增值税制度已经长期存在,一旦改革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冲击。

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推进,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如何保障税收收入和财政经费的稳定。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旦改革可能会对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来保障财政经费的稳定。

如何确保改革方案的公平和合理。

增值税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增值税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增值税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当年查补进项税的账务调整1、非法取得抵扣凭证如果取得的进项凭证不合法而企业抵扣了该进项税,应做如下账务调整: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2、不得抵扣进项税而抵扣企业购进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货物不应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企业进行了抵扣,检查发现后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等,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3、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应转出而未转出进项税如外购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的非正常损失,企业应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检查发现未做转出处理的,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等,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4、少抵扣进项税额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如果企业少抵扣了进项税额,依照规定在计算出少抵扣的税额后,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原材料等(红字),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红字)。

(二)当年查补销项税的账务调整1、价外费用未计销项税如果企业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未计提销项税,应按销售货物适用税率计算应补的增值税后,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其他应付款等,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2、视同销售未计销项税额如果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发放职工薪酬、无偿赠与他人等发生的视同销售业务未计提销项税额的,应按当期同类货物的价格或按组成的计税价格计算销售额后计提销项税额,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等,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例1]甲公司从事机械制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XX年4月销项税额为70万元,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为80万元,“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借方余额为10万元。

20XX年5月20日,税务机关检查发现:4月6日,用自产的机器设备一台对外投资,成本价100万元,同类产品不含税售价120万元,企业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1000000贷:库存商品10000004月20日,购进一批商品发放职工福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万元,企业会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贷:银行存款117000税务处理: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要进行调账:借:长期股权投资204000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204000企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浅谈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

浅谈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

浅谈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1. 简介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或服务的增值额征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我国增值税制度自1984年实施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不断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的需要。

本文将浅谈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及对经济的影响。

2. 背景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起源于最早的营业税改革。

为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调整税制结构,我国在1994年开始逐步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并进行了多轮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增值税税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改革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3. 改革目标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税制结构,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降低税负:通过改革,减少企业的税负,提高其竞争力。

•促进消费:通过改革,鼓励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优化税制:通过改革,简化税制流程,减少企业的纳税成本。

•完善分税制:通过改革,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权划分关系。

4. 主要内容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税率调整增值税税率是改革的重点之一。

通过调整税率,降低税负,减少企业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根据改革方案,我国实施了不同的税率政策,从而实现了税率的差异化调整。

4.2 增值税抵扣机制改革增值税抵扣机制是指企业在购买生产资料和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与销售产品收取的增值税进行抵扣。

通过改革增值税抵扣机制,可以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提升其经营效益。

4.3 跨地区营改增跨地区营改增是指将原先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并将税收划归中央和地方。

通过该改革,可以优化税制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 经济影响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 降低企业负担增值税税制改革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升其竞争力。

通过降低税率、调整抵扣机制等措施,企业可以减少纳税金额,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生产和经营活动。

5.2 促进消费增值税税制改革可以鼓励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影响分析摘要: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存在着税率较高、税基不尽合理,抵扣标准与征收范围较为严格、重复征税,政策与法规条例繁杂以及法律级次较低等诸多问题。

进一步深化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出路在于适当降低税率,扩宽税基,适度放开抵扣标准与征收范围,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真正转变。

加快增值税的正式立法,提高法律级次并形成强有力的增值税相关保障机制,正确应对组织增值税收入与结构性减税之间的矛盾,构建新型增值税体系。

关键词:增值税税制转;消费性增值税;经济影响;问题与对策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the VAT reform of higher tax rates, tax base is not reasonable to offset the more stringent standards and the scope of charge, double taxation,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legal grade of the lower complex, and many other issues.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China's VAT is the proper way to cut tax rates, widening the tax base, moderate offset release standards and tax, to achieve production of value-added tax to consumption-type VAT real change. Speed up the official value-added tax legislation, improve the legal level mee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strong value-added tax related to safeguard mechanism, the correct response organizations, value-added tax revenues and structural conflicts between tax cuts and build a new VAT system.Keywords:VAT tax transfer consumer value-added tax economic impacts Problems and Solutions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涵义就是允许将购置物质资料的价值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抵扣,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构建新型增值税体系。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1)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4)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5)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然而,一年以来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实践,突显出许多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问题:问题一:税率较高:当前我国增值税税率较高。

我国增值税采用比例税率,按照一定的比例征收,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

较高的增值税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水平,从而削弱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刺激作用。

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仍然偏高,且过于单一。

增值税税率的确定,不仅涉及一个庞大的纳税人群体的税收负担,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都将产生广泛影响,而相对较高的增值税税率在某种意义上对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和限制。

问题二:税基不尽合理:税基即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

税基解决的是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性。

税基分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两种。

而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有直接计税法和间接计税法之分。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增值税计算方法为购进扣税法,即在计算进项税额时,按当期购进商品已纳税额计算。

但在税收实践中,采用的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合法扣税凭证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计算应纳税款。

一方面,增值税的税基在当前大体相当于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税基较为狭窄;另一方面,计算增值税仅仅依据一个形式上的发票或凭证,很大可能上就会发生造假、利用各种手段变更数额、通过向征税人进行“权力寻租”实现其偷骗税目的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

我国增值税计税依据即税基的不尽合理(例如计税方法狭窄单一,僵硬不灵活等)也可能会加大逃税和偷税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不利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走向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公平、高度文明的税收体制。

问题三:抵扣标准和征收范围较为严格: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抵扣标准和征收范围较为严格,实际上增值税转型改革只是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纳入抵扣范围,对于纳税人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以及占多数的厂房建筑不能抵免。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使得很多领域和行业可以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以及符合抵扣标准。

不仅如此,某些税种的征收范围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营业税与增值税在征收范围上就存在一定的重合。

不利于依法治税的有序进行。

由于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确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农业和服务业的大部分排除在外。

当前我国实行的增值税属于商品增值税,即在生产销售商品的时候征收,不涉及劳务服务,对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

例如,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就不能进行税前抵扣,同时对全额收入征收5%的营业税。

这对服务行业来说形成了重复课税。

问题四:重复课税与征税:增值税作为一种中性税,具有链条式的抵扣机制,环环相扣,上环节减免的税款将自动在下环节补征上来。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一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在经济生活中造成重复课税与征税现象,尤其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行业,重复课税与征税问题较为严重。

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处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过渡阶段,某些行业和领域依然存在重复课税与征税现象。

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而造成两种税种的分解,致使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够完整和系统,也造成了第三产业企业购买设备等相关支出不能抵扣,即产生重复课税与征税现象,企业税负过重;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组合角度看,在一个国家同时征收这两种税,二者的组合在某种程度上也还存在一些矛盾或问题。

这显然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要求相矛盾。

问题五:政策与法规条例繁杂,法律级次较低:当前,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但其规定是由国务院条例和诸多政策加以调整的,法律级次较低。

这种情形与增值税这一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

部分已经颁布实施的诸多条例和政策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已开始出现与当前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相互不衔接的问题。

不仅如此,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在税收立法中至今还处于“法律缺位”的状态。

基于的五个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出路在于适当降低税率,扩宽税基,适度放开抵扣标准与征收范围,重新调整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真正转变,加快增值税的正式立法,提高法律级次,并形成强有力的增值税相关保障机制,正确认清与处理组织增值税收入与结构性减税之间的矛盾,构建新型增值税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增值税转型改革回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回应了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外在挑战,但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任何一次税制改革都涉及利益再分配的问题,除了增值税制度本身的改革外,还必须考虑相关的配套机制,尤其是增值税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转移支付制度,从而弥补和减轻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4年9月,增值税转型在我国东北地区率先试点,继而于2009年1月在我国全面推行;生产型增值税已经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作为增值税转型等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

我国此番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改革,从总体上看,具有减税效应,不但可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刺激经济增长,最终还将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这次税制改革将彻底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促进税负公平,对完善我国税制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深化和做好增值税转型改革工作,就必须深刻地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过程中突显出来的问题,进而为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具有较强解释力和针对性的方略和对策。

我国此次推出的税制改革进一步与国际并轨,这一新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与旧增值条例相比,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则上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旧增值税条例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为了减轻企业因购进机器设备而承担较重的税负和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新增值税条例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换。

另外,由于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也是在生产型增值税和对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的背景下出台的,由于转型后这部分设备一样可以抵扣,因此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需相应停止执行。

第二,新《增值税暂行条例》中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

因此,转型后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金仅是上述范围,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能纳入抵扣范围。

另外,为了堵塞转型可能带来的税收漏洞,条例还规定了与生产设备、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淆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

由此可见,真正可以进行抵扣的固定资产是有严格限定的。

第三,考虑到增值税转型后,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水平总体降低,为了平衡转型后的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此外,还考虑到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现象十分普遍,新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统一了征收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