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程序的制订依据

免疫程序的制订依据
免疫程序的制订依据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设计探讨

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制定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对一种传染性或侵袭性疾病的免疫程序设计必须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疫苗的特点相结合,制定的程序必须适合本场的实际情况,但目前有不少规模猪场在免疫程序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结果导致一些疫病常常发生,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来规模化猪场工作实践中推行的程序化免疫模式取得的经验与各位同行一起就免疫程序的设计进行探讨:

1、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据:

1.1 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制定免疫程序首先考虑的是了解猪场附近一定区域内以往及目前疫情流行的情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传染性,附近区域的猪病疫情状态会影响或威胁猪场易感猪,如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等,在免疫程序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将当地经常流行、危害性大的疫病防制列入免疫范围。但对某些未查清流行情况的新病必须谨慎,不能盲目使用疫苗,以免暴发该病。

1.2 科学地制定一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必须以实验室数据为基础

猪只免疫与其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有关,母源抗体水平高,要干扰疫苗的免疫作用,只有当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使用疫苗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免疫作用。当前猪瘟免疫失败就与母源抗体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据王宝琴(1982)报道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在7日龄免疫,65-75日龄攻毒全部死亡,15日龄注苗,67天时能保护50%,30、40日龄注苗,71日和104日龄攻3/4以上得到保护。四川省兽防站测定,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在20日龄免疫,3月龄攻毒只保护50%;50日龄注苗,8月龄攻毒还能保护75%,9月龄保护50%,可见母源抗体水平与免疫的关系。

因此要科学地制定一个免疫程序,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室工作,以确定猪只母源抗体水平。仔猪出生后头10-14天内其预防全身性感染的抵抗力主要是从初乳中获得,很显然如果母猪分娩后不能正常泌乳,就会影响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仔猪采食初乳后血液中IgG水平在12-24小时就达到高峰,并会较长时间地存在于仔猪体内。据高瑞伦(1984)检测了536头仔猪,1-2月龄保持母抗者占62.5%;3-4龄保持母抗者占36.8%(其中20%的猪在1:32以上);5-6龄保持母抗者占18.7%;7-8龄保持母抗者占5%,因此监测猪群母源抗体水平是制定猪场免疫程序的最根本依据。

1.3 了解疫苗质量与其特性

把好疫苗的质量关,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对选购的疫苗产品要有批准文号、有效日期和生产厂家,同时要确保疫苗的来源稳定,不能频繁更换疫苗。另外疫苗厂家提供的产品均有使用说明,实施免疫必须

根据其特性进行免疫,合理的免疫途径可以刺激机体迅快产生免疫应答,而不合适的免疫途径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和造成不良反应,同种疫苗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所获得的免疫效果是不一样的。

1.4 正确地把握疾病的流行新特点,以利于免疫程序的制定

目前猪的传染病种类多、流行快、分布广,旧的疾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疾病又不断涌现出来,如现今流行的非典型猪瘟、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等等,如今规模化猪场面临的问题是越来越头疼,猪场流行的疫病常常是几种疾病并发,给防制上带来很大的困难。

如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为主,通常3-4年为一个周期,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的散发性流行。发病特点也出现了变化,出现了持续性感染、胎盘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等,在制订免疫程序时就必须考虑这些新特点。

2、免疫程序制定方案:

结合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据及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特点现制定如下方案:

2.1 猪瘟(HC/CSF)

2.1.1 母猪

后备母猪配种前半个月必须加强免疫一次,同时对于延期未发情、返情、流产猪只等必须及时补注;

经产母猪的免疫不可选择普防及妊娠阶段免疫,否则易导致免疫失败、散发及隐形感染,同时坚决淘汰带毒母猪,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分娩后14-20天免疫接种;

目前主要有哈兽研研制的牛体反应苗、中牧成都研制的组织苗等。

2.1.2 公猪

后备公猪在5个月龄时需进行免疫,同时在使用前半个月必须再次免疫接种;成年公猪宜一年三次免疫接种,同时免疫时最好分批免疫,并间隔一周,以确保精子活力;

2.1.3 仔猪

2.1.

3.1 超前免疫(吮初乳前免疫)

赖秀惠(1979)对初生仔猪进行超前免疫,4-8周后攻毒,仔猪全部存活,又推广应用1万头仔猪,效果良好。盛祖恬(1983)选择了分娩前1 个月同期免疫所生的仔猪分成5组,以吮乳前不同时间进行疫苗接种,60日龄保护率为:0h,100%;4h,100%;8h,50%;16h,25%;哺乳组,25%;对照0。抗体效价:0h,1:128;对照1:8以下,说明生后0-4小时作超前免疫效果良好。

在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0-4小时)进行猪瘟免疫接种,该法要求管理精细,猪舍条件较好,有保温设施。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疫区或受威胁地区,效果良好,但由于仔猪免疫系统应答能力较低,保护力一般持续较短,所以45-50日龄还必须进行二免。

2.1.

3.2 常规免疫

门常平(1980)对有母源抗体仔猪进行免疫接种,随后攻击强毒,发现15-25日龄首免者的保护力持续不超过65日龄。因此,宜首免20-25日龄,二免60-65日龄。

2.2 口蹄疫(FMD)

口蹄疫(FMD)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它可发生于任何月份,以秋末冬春为常发季节,尤其以春季为流行盛期,夏季较少发生,但在规模化猪场大群饲养的情况下,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因此,无论是疫区还是非疫区,必须进行疫苗接种。

当前许多猪场采用的是季节性预防,有的是每年3、9月份普防,有的根据当地疫情则每年三次(间隔4个月)普防,这些免疫方法对成年猪群效果较好,但母源抗体不是很均衡,因此可考虑分胎次免疫,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必须加强免疫一次,经产母猪断奶前进行免疫,分娩前35左右时再加强一次,这样仔猪的母源抗体就较为均衡,同时对于母猪本身的保护也得到了加强;成年公猪一年二次免疫接种即可,免疫时宜分批接种,间隔一周。

当然,目前常规疫苗由于佐剂的原因应激太大,产前接种影响大,因此,现兰州兽医研究所已研制出O型浓缩苗(Ⅰ、Ⅱ系等),采用的是进口佐剂,对猪群应激很小,成年猪群只要2ml即可,同时在接种前1周可于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如强力拜固舒等)以减小应激。

2.3 气喘病(MH)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日龄猪只均可感染。不可通过免疫母猪的方法来控制该病,有效措施主要是通过仔猪免疫接种,控制好气喘病,对控制呼吸系统综合症至关重要;目前主要推荐的有美国辉瑞的“瑞倍适”二针苗,即7日龄首免,21日龄二免;还有德国勃林格气喘病单针苗,即3-4周龄免疫。

但该病宜早免疫效果较好。

2.4 乙脑(JEV)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一般多在夏季至初秋,每年的7-9月份,这与蚊的生长有密切关系,该病6月龄猪多发,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等,公猪表现为睾丸炎等。

因此,不可只免新母猪,同时对于后备猪只宜在5月龄时开始免疫接种,间隔二周后加强免疫一次。经产猪只及成年公猪宜在每年蚊子出来前进行免疫,即3月底4月初,采用弱毒苗效果好;同时由于公猪最易感染,宜间隔二周再加强一次免疫。

2.5 细小病毒(PPV)

主要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长度小于16cm)以及不孕,该病头胎母猪多发,因此,该病主要免疫头胎及二胎母猪,三胎及以上可考虑不免疫接种。同时切记千万不可使用弱毒苗,必须使用灭活苗。

后备公、母猪5月龄时与乙脑免疫时一起接种,这二种疫苗同时免疫没有干扰,因此,可考虑于猪只颈部两侧分开接种,同时间隔二周后再次与乙脑疫苗接种时一起加强免疫。

母猪妊娠阶段免疫时宜避开胎儿死亡高峰期,可选择在配种后30天左右免疫。

目前主要有上海农科院及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灭活苗等。

2.6 伪狂犬(PRV)

近年来猪发病后表现过去少见的搔痒症状;出现了较过去严重的神经症状和失明病猪,死亡率显著增加,甚至部分成年猪也出现死亡; PRV具有嗜神经组织和嗜呼吸道的特性,因此患猪的临床症状与这两个器官有关,神经症状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猪,呼吸症状见于育成猪和成年猪。

PRV只有一个血清型,且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已基本研究透彻,因此,对该病的防制难度要小一些,现在的基因缺失苗效果相当不错,国内主要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弱毒基因缺失苗等,国外主要有德国勃林格及美国辉瑞研制的弱毒基因缺失苗等。

免疫接种宜使用基因缺失苗,因其去掉了致热TK基因,对配种、妊娠阶段及分娩均影响很微,成年猪群可选择一年三次集中免疫,如猪场感染严重可选择一年四次集中免疫接种;仔猪群可根据本场母源抗体水平选择适宜时间接种,如感染严重猪场则于30-40日龄左右免疫;如感染较轻猪场可于50-60日龄免疫;

2.7 蓝耳(PRRS)

本病主要特征是导致初产母猪妊娠后期产死胎、木乃伊(长度大于17cm)以及早产等,经产母猪发生率要低一些,仔猪目前在保育阶段发病情况要少,主要表现于育肥段,以继发性感染为主,因此,控制本病的关键是做好生产公母猪群的免疫接种以及仔猪保育、育肥阶段的细菌继发感染预防工作。

现在还未有较为成功的疫苗进行控制该病,且对该病的防控也意见不一;因此,规模猪场宜自己根据本场周边及自身实际而制定相应免疫程序,选择弱毒苗还是灭活苗,弱毒苗效果要较灭活苗好,但易出现毒力返强;灭活苗较为安全,但效果不是很好,对猪群的保护没有弱毒苗坚强;如感染较重猪场宜选择弱毒苗,如现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弱毒苗、德国勃林格的弱毒苗等,成年猪群可选择随胎次免疫或者一年分三次集中免疫,公猪一年二次即可,仔猪于25日龄左右(宜在猪瘟免疫之后)免疫一次即可;如感染较轻的猪场,成年猪群可选择灭活苗,随胎次免疫,于断奶配种前接种,公猪一年二次即可,仔猪可选择14日龄免疫,如保育后期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高可再,于3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8 其他疫病的免疫

如链球菌、大肠杆菌、萎缩性鼻炎(AR)、副猪嗜血杆菌(HPS)、肺疫、丹毒等,主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而定,可通过定期药物保健做好预防工作的可选择不免,如本场哺乳仔猪关节疾病发生率不高可选择不免,另外大肠杆菌主要是初产母猪分娩的仔猪黄白痢易发生,目前尽管有二价、三价、五价苗等,但由于其血清型太多,且变异也太快,生产上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因此,也可考虑不免疫;AR主要视保育、育肥段猪只“甩鼻”情况及生长情况而定,HPS目前国内还无较好的疫苗,关键是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一旦感染该AR、HPS也是很麻烦的事,控制相当困难;

3、小结与探讨

3.1 没有一成不变的免疫程序,各规模猪场制定的是有一定差异的,主要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还必须根据定期抗体监测对一些免疫需要调整接种时间(如猪瘟、蓝耳等),因此,绝不能照搬别场的免疫程序。

3.2 规范免疫接种操作,有些猪场尽管使用的效果较好的疫苗,却出现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而且该场也有一套完整的免疫计划,其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多与人为因素有关,操作的规范性是关键。

3.2.1 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要逐瓶检查,瓶子有无破损,是否真空包装,有效期是否已过等,有一项不合格均不能使用,应作报废处理。

3.2.2 接种器材如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必须做好消毒、清洗工作,有些猪场尽管消毒过了,但注射器、针头内还残留消毒液,一接种对疫苗尤其是弱毒苗影响很大,因此,必须采用单或双蒸水对器材进行清洗;同时还必须根据猪群选择针头型号,成年猪群采用16号长针头,保育育肥选择12号长针头,仔猪选择9号针头等。

3.2.3 对于疫苗必须现配现用,尤其是弱毒苗,稀释后必须确保在1-2小时内用完,遇上夏季高温天气更要注意这方面,最好使用疫苗专用箱,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3.3 免疫程序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到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

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下,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及免疫程序的实施就不一样;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式下,猪场不易受强毒的攻击,且免疫程序的实施也较为彻底;落后的饲养管理水平下,猪只与各种病菌接触的机会较多,免疫程序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周到,以使所制定的免疫程序能提供较好的保护力;

一般而言,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猪场其免疫程序的设计要比饲养管理水平高的猪场复杂得多。

3.4 疫苗不是万能的,不是免疫的剂量、次数、种类越多越好

3.4.1 某种疫苗抗体效价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注射的剂量有正相关性,但是一旦越过这个剂量界限,即使注射几倍剂量的疫苗,抗体效价的升高也是很小或根本不会升高。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有的超剂量的使用还会导致免疫麻痹。实际上生产厂家标明的剂量是经过多次实验检验的,如在生产实践中确需加大疫苗的剂量也应经过抗体效价的检测后方可进行,不能盲目加大。

3.4.2 疫苗的接种次数越频繁对猪只的应激越大,同时在抗体水平很高时没有必要增加次数。

3.4.3 种类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一听说某种疫病流行就赶紧接种,必须根据本场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主要是防好口蹄疫、繁殖障碍疾病(猪瘟、蓝耳、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及气喘病等,尤其是猪瘟与气喘病的防制工作更为重要,蓝耳及圆环病毒2型感染尽管很麻烦,但其只要没有继发性感染,一般危害还不会很大;猪瘟与气喘病只要疫苗免疫得当,加上合理的药物保健程序,控制好一些继发感染(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等),猪群则会处于较好的保护状态下;没有必要做很多的疫苗,在妊娠前中期尽量少接种疫苗,在哺乳期间可考虑免疫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仔猪在哺乳期间可考虑免疫气喘病、猪瘟首免、蓝耳等,保育育肥阶段尽量少接种疫苗,以减少不必要的应激,期间可考虑接种伪狂犬、猪瘟二免、口蹄疫免疫等,同时宜将免疫时间间隔开。

3.5 总之,免疫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周全,既要考虑母猪群整体的免疫状况,也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均衡性,同时没必要免的疫苗则不予以免疫,如: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可免可不免的疫苗,选择不免(除非已经发病),如衣原体、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性苗;该免的苗一定免好。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 .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配种前1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20-30配种前倍量肌注。联苗),4 1次。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每年春天(3-4 1次伪狂犬疫苗。配种前1个月接种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4倍量肌注。年后可不注。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 年后可不注。1次乙脑苗,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产前2 大肠杆菌苗。、、K99987P天,分别注射产前45天、15K88 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45 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产前猪配套免疫程序 . . 方式日龄疫苗种类剂量商13日龄头份伪狂犬滴鼻肌注10日龄1头份喘气病品猪链球菌1头份17日龄肌头高效价猪瘟活疫2日肌肌头喘气3日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头6日肌肌口蹄头7日 肌头口蹄疫二10日

方剂日疫苗种肌头8日龄左乙脑月或月 备肌注头份90日龄左右伪狂犬2 1头份乙脑二免(2月或者100日龄8月)肌注种细小病毒灭活苗肌注1个半月龄6 头份1细小病毒灭活苗二免个半月龄头份肌注7 猪配种前肌注头份4 高效价猪瘟活疫苗 方疫苗种类剂量时间生 式 肌头大肠杆菌1产前40天、20天各一次(种公猪不用)产苗份注 肌断奶前3天(第2胎以后不用)头1细小病毒 公注份 肌乙脑月各一次月、每年28 1头注份母肌月各一次月、3每年9 猪瘟4头 份注猪肌9月、每年33头天后进行)月各一次(猪瘟免疫7口蹄疫 份注. . 肌头2 伪狂犬月、每年410月各一次注份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保健措施如何实施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保健措施如何实施? 当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猪的生产性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猪的体质、抗逆性等也相对有所下降,对营养、饲养、管理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更加敏感。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此相关的疫情也变得更加复杂,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可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开,会造成经济损失,猪只发育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药物、人力等方面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并还会给猪场留下病根,成为后患。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生产优质猪肉。 一、猪群的健康监测 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群随时都可能发生传染病,一旦发生,规模越大,损失越惨重。因此,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及时发现亚临床症状,早期控制疫情,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监测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猪群饲养员对自己所养猪只要随时观察,如发现异 常,及时向兽医或技术员汇报。猪场技术员和兽医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遍,并经常与饲养员取得联系,互通信息,以掌握猪群动态。不管是饲养员还是技术人员,观察猪群要认真、细致,掌握好观察技术、观察时机和方法。生产上可采用“三看”,即“平时看精神,喂饲看食欲,清扫看粪便。”并应考虑猪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季节,温度,空气等,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对观察中发现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属一般疾病,应采用对症治疗

或淘汰,如是烈性传染病,则应立即捕杀,妥善处理尸体,并采取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措施,防止其蔓延扩散。 对异常猪只及时淘汰,可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耗料和用药,更有利于维护全群的安全,因为这些猪往往对传染病易感或是带菌带毒,是危险的传染源或潜在的传染源。 (二)测量统计特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要求特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并同时表现特定的生产水平。通过测量统计,便可了解饲养管理水平是否适宜,猪群的健康是否在**状态。低劣的饲养管理,发挥不出猪的**遗传潜力,同时也降低了猪的健康水平。猪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反应饲养管理好坏和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例如,猪的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往往与配种技术不佳、饲养管理不当和某些疾病有关; 出生重低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良有关;21天窝重小、整齐度差与母乳不足、补料过晚或不当、环境不良或受到疾病侵袭有关;肉猪日增重低、饲料报酬差有可能是猪群潜藏某些慢性疾病或饲养管理不当。 (三)病猪剖检通过对病猪的剖检,观察各器官组织有无病变或病变的种类、程度等,了解猪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猪配套免疫程序

注:什么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有些养殖场超剂量多次注射免疫,这样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麻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猪瘟是商品猪免疫的重点,很多猪场为什么注射猪瘟疫苗还会发生猪瘟呢?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占很大因素,试验表明,在猪瘟疫苗中添加特福(猪用转移因子)能有效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的发生,快速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 要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免疫失败的发生必须制定一个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切勿滥用、乱用疫苗,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浪费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一、猪场免疫的目的: 一是控制或净化"猪场内"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二是产生或加强“猪群对外界”流行疾病的抗体。 二、制作免疫程序的原理: 1、后备猪: 在配种前,产生一些主要繁殖疾病的抗体,为了减少微生物繁殖病的发生。主要免疫对象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猪瘟、乙脑和口蹄疫。 2、经产母猪: 一般在怀孕后期接种常见病(非繁殖性病苗)的疫苗,可以提高初乳中的抗体;使乳猪在哺乳期不易发病,主要的免疫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支原体、放线杆菌。 3、空怀母猪:免疫繁殖性的疫苗,避免在怀孕期使用繁殖性疫苗引起严重后果。主要的免疫对象:蓝耳、伪狂犬、猪瘟、细小。 4、季节:每年的3—4月、10--11月份天气好,也是猪群体质最好的时候。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较高,公猪所要免疫的苗,都安排这断时间,一年两次。主要免疫的苗(猪瘟、蓝耳、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连苗、伪狂犬、乙脑、),母猪: 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乙脑)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1]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 陈泽金 南安市畜牧兽医站 362300 中图分类号:S8581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331(2006)05-002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食品的生产成为社会发 展的趋势,消费者对动物性食品所关注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残留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饲养业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在畜牧生产中规范用药。 重视保育猪群用药保健、减少出栏前用药成为必然趋势。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现代化养猪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而推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但是早期断奶也给仔猪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疾病控制等方面带来新难题,特别是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仔猪断奶后的保育阶段(通常指断奶后至8周龄这个时期)提供适当用药保健,能够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猪群生长性能。1 概 念1.1 仔猪免疫抗体消长曲线 图1显示:仔猪从母 猪初乳中获得的免疫抗体在2周龄时已下降至免疫不足区,而其自身之免疫功能需至8周龄才能发育完善,说明仔猪在14日龄到56日龄特别容易感染 疾病,为保证其健康生长,必需为其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力或用药保健。 图1 仔猪免疫抗体消长曲线 1.2 仔猪暴发疾病机制 (1)环境病原数大于猪只 抵抗力时,猪只表现生病(图2a );(2)降低病原或提 高抗病力,则能保障健康生长(图2b );(3)相反,提高病原量或降低抗病力,猪只表现生病(图2c )。 1.3 用药保健可控制的疾病 包括(1)大肠杆菌;(2)沙门氏菌;(3)猪痢疾密螺旋体;(4)原虫(如弓形 体等);(5)霉菌;(6)猪链球菌II 型;(7)猪肺炎支原体;(8)猪鼻支原体;(9)多杀性巴氏杆菌(10)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1)副猪嗜血杆菌;(12)化脓放线菌。2 保育舍内常见病症2.1 消化系统疾病 (1)转群后3~5d 内腹泻:主要是断奶应激及与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有关,减少应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断奶后严重腹泻及溶血性大肠杆菌性腹泻: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保育猪,长期零星发生急性猝死。临床上少部分下黄色 痢便,大部分死亡前均无明显下痢症状,但眼窝下陷,死亡猪外观生长状况良好,但耳翼、鼻端、腹部及四肢末端均有红紫色的发绀现象,主要病变为典型的卡他性肠炎。(3)腹泻:黑绿色或水泥样灰色稀软粪便,持续2周,与管理及肠道细菌感染有关。(4)拉黄色水样饲料粪:肛门及周围地方出现过敏性红肿,饲料采食量正常,可能与饲料中的T2霉菌毒素含量过高有关。2.2 呼吸系统疾病 (1)打喷嚏:每年10月份至第2年4月份多见,多由于重视保温效果舍内门窗关闭,通风不良,舍内环境中氨气(NH 3)及硫化氢 62福建畜牧兽医 第28卷 第5期 2006年

规模化种猪场猪群保健方法与方案

中国养猪业的养殖模式多样化,猪群分散度为世界之最,4 000余万个的母猪群,每天产出数百万之多的庞大易感个体,兽医工作的滞后等原因致使无法做到这一庞大易感群体同步免疫,故尔难以消灭国外可以消灭的疫病,如猪瘟、口蹄疫等。至于那些本来就与猪群共生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更不待言,因此,中国猪群要做到整体净化几乎类似天方夜谭。由带毒带菌的种猪把病毒细菌带到广大的商品猪场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作为养殖场不能坐视自己的猪场受到病毒疾病的威胁,必须要依靠现代的防治手段对猪群做病毒净化,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种猪场比较成功的净化配伍方案总结如下: 一、复方花青素1000克+泰妙菌素150克+盐酸多西环素300克拌1000公斤饲料。(用于母猪配种后107—122天) 处方剖析: 1.复方花青素主要成分:金银花、槐花、连翘等多种植物、花蕾复合提取抗病毒、高免成分。 产品特点:纯中药复合提取物,产品中主要含绿原酸、花青素、黄酮、植物血凝素、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 2.泰妙菌素(支原净):为半合成多烯类抗生素,是通过发酵培养和半合成生成的一种双萜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有特效,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多种霉形体和某些螺旋体具有较强的作用。它的抑菌机制是在核糖体水平上抑制微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的。它仅作为兽用药,人畜共用药的危害性,有效的减少了人类交叉耐药菌株的产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由泰妙菌素敏感菌引起的猪和家禽的腹泻、肺炎和支原体感染等疾病。泰妙菌素的抗菌效果明显,长期应用本品,在体外极少产生耐药菌株,在体内不易产生耐药性(霉形体和G+对本品可缓慢产生耐药性,与泰乐菌素和红霉素间呈部分交叉耐药)。本品与呋喃类.喹乙醇类和四环素类配伍,可扩大抗病原体范围。 3.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为高效、广谱、低毒的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内服吸收良好,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长。本品毒性在四环素类药中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菌群失调,但长期大剂量的使用会导致维生素缺乏。 配伍功效:用于净化猪群慢性病毒后的继发感染。如:支原体、胸膜性肺炎、副红细胞体等病原的控制净化。 二、复方花青素1000克+泰乐菌素500克+金霉素200克拌1000公斤饲料。(用于仔猪出生25-35天) 处方剖析: 1.复方花青素:含有绿原酸、花青素、黄酮、植物血凝素、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修复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复方花青素是国内最安全的抗病毒天然提取物。 2.泰乐菌素:是畜禽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G+和G-都有很好的效果,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毒副反应小.对猪胸膜性肺炎、支原体和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整理)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动物用的疫苗(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动物用的疫苗,所应用的病原微生物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种动物能产生相应的良好免疫力。 1.疫苗的类型 (1)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用细菌或病毒培养液或含毒组织制成的疫苗。传统疫苗在防制畜禽传染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是传统疫苗。传统疫苗,包括有如下主要的类型: ①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灭活苗又分为组织灭活苗(如猪瘟结晶紫疫苗)、培养物灭活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此种疫苗无毒、安全、疫苗性能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是疫苗发展的方向。 ②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

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丹毒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 ③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单价苗对相应之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系由6:B血清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制造,对由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无免疫保护作用)。 ④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如猪多价副伤寒死菌苗)。 ⑤混合疫苗:即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⑥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的、而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可用于预防各种品种猪的猪瘟和猪流行性腹泻症)。

免疫程序的制定原则及常用生物制品

养殖场免疫程序制定的原则 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鸡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据不完全统计,鸡的病毒病有30余种,细菌病20余种,寄生虫病10余种,另外还有代谢病和中毒病,但90%以上为传染病。从某种程度上讲,控制好病就等于养好鸡。所以,鸡病的控制,更确切的说,鸡传染病的控制,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如何控制好传染病,预防是根本。每一鸡场的免疫程序应如何确定,确定依据是什么?现就该问题并结合我们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进行阐述。 鸡场确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1、免疫程序的制定首先应了解当地的疫病流行特点,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特点,来制定基本的免疫程序框架。 2、其次要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合理安排各种疫苗的防疫次序。避免疫苗交叉干扰。 3、结合自身鸡场发病史,制定特定免疫程序,务必记录好该场曾已发过什么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依此确定投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时机。 4、鸡场原有的免疫程序和免疫使用的疫苗:如某一传染病始终控制不住,这时应考虑原来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对号。及时改变免疫程序或疫苗。 5、测定雏鸡的母源抗体: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齐度,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避免母源抗体干扰,以更加合理制定免疫程序 6、确定合理的免疫途径,不同疫苗或同种疫苗通过不同的免疫途径进行免疫,其效果完全不同。 7、考虑季节性因素,根据季节交替情况,适时合理调整免疫程序,预防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8、对烈性传染病:应考虑死苗和活苗兼用,同时了解活苗和死苗优缺点及相互关系,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肾型传支、变异传支等。 9、随时了解周围疫情:对附近鸡场暴发传染病时,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必要时进行紧急接种。 10、对国家重大疫情:即使本地区或本场还没有,也应考虑免疫接种,以防万一。 11、疫苗的剂量的合理确定及疫苗毒株的合理选择。避免所用毒株过强或剂量过大引起发病或免疫麻痹。 家禽常用生物制品一览表 一、常用活疫苗 1、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性状:系采用自然低毒力的马立克氏病弱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培养后制成。为淡红色的细胞悬液。 用途: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各品种1日龄雏鸡均可使用。 用法用量: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稀释液稀释,每只雏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2毫升(含2000)。 免疫期:注苗后8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18个月。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液氮中保存及运输,从液氮中取出后,应迅速放在38度温水中,待完全融化后再取出,加稀释液稀释,否则影响疫苗效力。 (2)、稀释后的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注射时边注射边搅动,使其均匀。 贮藏:储藏于液氮中,保存期2年。 规格:1瓶或5瓶 2、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126) 性状:为乳白色疏松团块,易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 当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猪的生产性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猪的体质、抗逆性等也相对有所下降,对营养、饲养、管理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更加敏感。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此相关的疫情也变得更加复杂,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可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开,会造成经济损失,猪只发育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药物、人力等方面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并还会给猪场留下病根,成为后患。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主动措、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生产优质猪肉。 猪群的健康监测 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群随时都可能发生传染病,一旦发生,规模越大,损失越惨重。因此,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及时发现亚临床症状,早期控制疫情,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监测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猪群饲养员对自己所养猪只要随时观察,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兽医或技术员汇报。猪场技术员和兽医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遍,并经常与饲养员取得联系,互通

信息,以掌握猪群动态。不管是饲养员还是技术人员,观察猪群要认真、细致,掌握好观察技术、观察时机和方法。生产上可采用“三看”,即“平时看精神,喂饲看食欲,清扫看粪便。”并应考虑猪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季节,温度,空气等,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对观察中发现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属一般疾病,应采用对症治疗或淘汰,如是烈性传染病,则应立即捕杀,妥善处理尸体,并采取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措施,防止其蔓延扩散。 对异常猪只及时淘汰,可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耗料和用药,更有利于维护全群的安全,因为这些猪往往对传染病易感或是带菌带毒,是危险的传染源或潜在的传染源。 (二)测量统计特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要求特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并同时表现特定的生产水平。通过测量统计,便可了解饲养管理水平是否适宜,猪群的健康是否在最佳状态。低劣的饲养管理,发挥不出猪的最大遗传潜力,同时也降低了猪的健康水平。猪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反应饲养管理好坏和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例如,猪的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往往与配种技术不佳、饲养管理不当和某些疾病有关;出生重低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良有关;21天窝重小、整齐度差与母乳不足、补料过晚或不当、环境

猪场制定免疫程序注意疫苗的先后顺序

猪场制定免疫程序注意疫苗的先后顺序 某些品牌的伪狂犬病疫苗的效果值得商榷。经过较长时间的跟踪检测发现,某些毒株的疫苗对控制猪群的gI抗体阳性率效果较差,希望引起广大养猪业者的高度重视;不建议在同一个猪群中接种不同来源的基因缺失疫苗。也不推荐在同一个猪群中前后不同的时间段接种不同来源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在猪群gI抗体阴性率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注意gB抗体阳性率逐年降低的现象。不能忽视基因缺失疫苗的有效性问题。 伪狂犬病疫苗对猪瘟疫苗效果的影响。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也会导致猪瘟免疫的失败现象的出现。在猪群中gI抗体全部转因后,是否应该停止该疫苗的接种,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关政府部门也应该重新审视猪群中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和猪瘟疫苗接种时间间隔不能太短。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在猪群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阴性转阳性期间,若接种猪瘟弱毒疫苗,也会导致较严重的临床上的问题,如保育猪的高死亡率和怀孕母猪的高流产率。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的前提之下,猪瘟疫苗毒的污染已经成了目前养猪业中的较大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从群体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往往出现在猪群中抗体阴性转为阳性的过程之中。在这种“阳转”过程中,较易发生细菌性感染和“疫苗病”,希望引起养猪同行的重视。 关于当前猪的高热问题,我认为,引起猪高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不仅仅是一个“蓝耳病”能够解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深入探讨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疫苗、药物、添加剂和饲养模式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当前猪疾病高发生率的原因,并从中找到对策。我也希望《现代化养猪》和《猪场新快报》多组织专家和行业内的有关人员就此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

商品猪场免疫程序

商品猪场免疫程序 程序适合于50头以上的防治母猪群的猪场。猪场在执行本程序时必须进行免疫同步操作。猪场在进行程序操作中如需加防其它疾病必须进行调整。另外猪场药物预防也需和程序配套使用。 一、预防疾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大肠杆菌、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萎缩性鼻炎、口蹄疫、繁殖呼吸综合征。 二、使用疫苗: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丹毒、肺疫二联活疫苗、链球菌多价油剂灭活苗、口蹄疫O型油剂灭活苗、大肠杆菌七价苗、萎缩性鼻炎油剂灭活苗、繁殖呼吸综合症征油剂灭活苗、伪狂犬基因工程缺失油剂灭活苗、细小病毒、乙脑二联油剂灭活苗、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活苗。 三、种公猪免疫: 1、每年春秋两季用猪瘟疫苗免疫两次,4头份/头。 2、每年春秋两季用猪丹毒、肺疫二联苗免疫两次,2头份/头。 3、每年春秋两季用链球菌疫苗免疫两次,2头份/头。 4、伪狂犬疫苗每年免疫两次,1头份/头。 5、细小病毒、乙脑二联苗每年免疫一次,后备公猪配种前间隔10—15免疫两次,1头份/头。 6、萎缩性鼻炎疫苗每年,1头份/头。 7、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每年十月和次年一月各免疫一次。1头份/头。 8、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每年免疫两次,1头份/头。 9、口蹄疫苗每年免疫四次。1头份/头。 四、种母猪免疫: 1、猪瘟疫苗产后7天到断奶前注射一次,5头份/头。 2、丹毒、肺疫二联苗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2头份/头。 3、链球菌疫苗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2头份/头。 4、伪狂犬疫苗每年免疫一次,产前十五天加强一次,1头份/头。 5、细小病毒、乙脑二联苗每年四月免疫一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间隔十天免疫两次,1头份/头。 6、萎缩性鼻炎疫苗产前三十天免疫一次,1头份/头。 7、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期间的母猪于产前十天免疫一次,并在十月和次年的正月各免疫一次,1头份/头。 8、口蹄疫疫苗每年四次免疫注射,1头份/头。 9、大肠杆菌七价苗母猪产前21天免疫一次,2头份/头。 10、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产后七天到配种前与猪瘟间隔五天免疫一次,1头份每头。 五、商品猪免疫: 1、猪瘟疫苗,乳猪吃奶前45分钟超前免疫。2头份/头。45日龄二免,5头份/头。 2、链球菌疫苗,15—35日龄首免,70—100日龄二免,2头份/头。 3、萎缩性鼻炎疫苗,28日龄免疫,2头份/头。

养猪场免疫程序参考表

免疫程序参考表 种类 时间 疫苗名称 用法 用量 备注 哺 乳 仔 猪 14日龄 圆环病毒疫苗 肌 1头份 喘气病用单针苗 21日龄 喘气病灭活菌 肌 1头份 25日龄 猪瘟细胞苗 肌 4头份 30日龄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保 育 猪 40 链球菌多价苗 食血清Ⅱ型 肌 1头份 外购猪应将猪瘟疫苗先免,然后每隔7天注射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口蹄疫、蓝耳 45 副猪嗜血杆菌苗 肌 1头份 50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60 猪瘟组织苗 肌 4头份 后 备 公 母 猪 6日龄起每隔 7天 细小病毒灭活菌 肌 1头份 细小病毒首次应用21天后应再加 强一次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猪瘟组织苗 肌 5头份 蓝耳病灭活菌 肌 1头份 基 础 母 猪 妊娠期 妊娠期后80天间隔7天 空怀期产后15天起间隔7天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1.口蹄疫3次/年,间隔4个月 2.传肠三联苗产前20-30天注射一次 3.猪瘟细小病毒应在产后注射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传肠三联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副猪嗜血杆菌苗 肌 1头份 蓝耳病苗 肌 1头份 猪瘟组织苗 肌 6头份 细小病毒灭活菌 肌 1头份 公 猪 间隔7天 一年两次 猪瘟组织苗 肌 6头份 口蹄疫3次/年 间隔4个月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细小病毒灭活菌 肌 1头份 蓝耳病疫苗 肌 1头份 季节性 3.15- 4.1 乙脑弱毒活疫苗 肌 1头份 母猪 9.15-10.1 传肠三联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后备、保育、肉猪、 公猪 注:1.每季度对空怀母猪集中一次口蹄疫、猪瘟接种 2.配种后30天、产前后15天内不接种任何疫苗 3.根据各地情况,可适当增减疫苗种类,如传胸、伪狂犬、传鼻等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表.doc

病名 猪瘟 猪丹毒 猪肺疫 仔猪副伤寒 细小病毒病 日本乙型脑炎 钩端螺旋体 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 仔猪红痢 猪喘气病 猪口蹄疫 链球菌病 伪狂犬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表 猪别疫苗接种时间 仔猪首免 20 日龄,二免 50—60 日龄,用单苗较好 种猪每年 3、 9 月份各接种一次,用单苗较好 仔猪50—60 日龄接种,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 种猪每年 3、9 月份各接种一次,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仔猪首免 30--40 日龄,二免 70 日龄,用本地株制苗较好公猪引进时接种, 3 周重复免疫;以后每 6 月免疫 1 次母猪配种前 3周免疫 1次,每 6月免疫 1次 种猪每年 3—4 月份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 母猪配种前 2—3 周接种, 6 个月后重复 1 次,非疫区不免仔猪首免 3--7 日龄,二免 21 日龄,非疫区可不免 母猪产前 5 周和 2 周各免疫 1 次,非疫区可不免 母猪产前 6 周和 2 周各免疫 1 次,未发病猪场可不免 仔猪 发病严重的猪场仔猪生后 1—2 天、 14—20 天接种本 地菌株苗 母猪产前 14—21 天接种本地菌株苗 母猪产前 14 天和 28 天各免疫 1 次,未发病猪场可不免 仔猪7—15 日龄接种 1 次; 3— 4 月龄决定留种用的二免 种猪成龄猪每年用弱毒疫苗接种 1 次,右侧胸腔注射 仔猪9 周龄一免, 15 周龄再免 母猪断奶后配种前一免,产前10 周再免 公猪每季度免疫 1 次 母猪产前 8 周首免,产前 4 周再免 仔猪10 周龄首免,留种者间隔 6 周再免 母猪断奶后配种前首免,产前 4 周再免 公猪每年 4 月和 10 月免疫接种 仔猪12 周龄免疫接种 母猪产前 6 周首免,产前 2 周再免

怎样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

怎样制定一个合理的免 疫程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怎样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 首先谈一谈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一、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是制定免疫程序的第一依据。 1、当地流行的重大疫病应该是免疫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支的流行往往给养殖业造成重创,必须格外重视!在当地和周围没有的疫病,完全可以不防! 2、应随时了解禽厂周围疫情变化,随时做出调整 应定期对平常不进行免疫的几种危害禽业疾病如传染性贫血、肺病毒、传染性鼻炎等,进行监测,以确定环境中是否有此种病毒存在,下一批雏鸡入舍是否应该接种疫苗 二、雏鸡母源抗体状况; 1、各种疾病的母源抗体水平是确定首免时间的主要依据。 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齐度和抗体的半衰期及母源抗体对疫苗不同接种途径的干扰,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如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6天。新城疫(ND)为4-5天。母源抗体水平的获得可以通过种鸡场以及实际检测的方式获取。 2、通过已有的检测数据推测数据怎样确立首免日龄。 不同疫病依据不太一样,如新城疫一般情况要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1d雏鸡的母源抗体,再推算出合适的首免日龄:首免日龄=4.5×(1日龄HI滴度-4)+5。一般对鸡群抽样时,采取0.5%的雏鸡样品来测HI的均值,平均监测HI≤1:16,就应免疫。

3、无条件的鸡场只能凭经验。一般新城疫的首免时间大约在1-10日令,法氏囊的首免时间大约在4-6天(种鸡未免疫鸡群)或12-16日令(种鸡免疫鸡群),传支的首免在1-10日令,禽流感灭活苗(包括H5和H9)的首免一般在7-20日令。 三、疫苗的选择及其不同疫苗的免疫原性; 有的疫病由于存在毒株众多,所以,会制作出不同毒株的疫苗;由于佐剂可以增强免疫原性,所以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灭活苗。要了解不同疫苗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的选用疫苗,以达到更好的防病效果。因此,我们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而选用相对应毒株的疫苗。 四、疫苗之间的干扰情况; 不同疫苗之间存在着互相干扰现象,如新城疫和传支、法氏囊与新城疫和传支、新城疫和鸡痘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干扰现象,所以,不同疫苗之间一般应间隔5-7天以上才可以免疫。 五、各种疫苗不同接种方法对于机体的免疫力的影响; 不同的免疫方法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着不同的效果。如对于新城疫的免疫效果依次为气雾法-点眼法-滴鼻法-注射法-饮水法。因不同的免疫方法其优点和缺点不同,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目的选用不同的免疫方法。对呼吸道类传染病首免最好是滴鼻、点眼和喷雾免疫,这样即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又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1、不同疫病引起感染门户和免疫门户不同所采用的免疫方法不同,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呼吸道病一般采用气雾、滴鼻、点眼方法进行,法氏囊病一般采用消化道免疫方法如滴口和饮水,鸡痘一般采取刺种法,传喉一般采用滴眼、

免疫程序

英特威疫苗犬用标签中字母分别代表: D ——犬瘟热病毒; H ——肝炎病毒(包括腺病毒2型); P ——细小病毒; Pi ——副流感病毒; R ——狂犬病; L ——钩端螺旋体、出血性黄胆钩端螺旋体。 小犬二联苗==puppy DP褐色盖(苗)+DILUENT 红色盖(稀释液) 五联苗==DHPPi 深蓝色盖+DILUENT 红色盖(稀释液) 六联苗==DHPPi 深蓝色盖+LEPTO 浅黄色盖 七联苗==DHPPi 深蓝色盖+RL 狂犬二联苗(黑色盖) 狂犬苗==RABIES天蓝色盖(水剂)(猫犬皆可用) 使用:注射疫苗要严格遵循动物医生制定的免疫时间表,过早注射疫苗不仅不会保证健康,反而会破坏母源抗体的功效,起到相反的作用。母源抗体是指刚出生的幼犬、猫通过母体和初乳得到的抗体。母源抗体可以保证它们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疾病产生抵抗能力,当母源抗体消失后,便要依靠疫苗来使幼犬、猫获得抗体。 疫苗公司疫苗种类预防免疫程序 英特威小犬二联 (DP)犬瘟、细小弱毒苗免疫程序::(4周龄)1头份二 联——(6周龄)1头份二联 ——(9周龄)1头份四联或六 联——(12周龄)1头份四联 或六联+ 1头份狂犬。完成以 上程序后,每年一次加强免 疫:1头份四联或六联+ 1头份 狂犬 犬四联(DHPPi)犬瘟、犬细小、犬副流感、腺病毒2型抗原弱毒疫苗【四联五防】 犬六联(DHPPi+ L2)四联+犬型钩端螺旋体、出血黄疸型钩端螺旋体两种抗原 梅里亚优乐康犬六 效合一疫苗 (EURICAN ?DHPPi2- L)犬瘟热、腺病毒病、细小病毒病、副流感病毒2型呼吸道感染以及犬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瑞贝康狂犬病疫苗

猪的免疫程序表

推荐猪场防疫程序表

2、任何疫苗都可能有过敏反应(尤其是猪瘟),请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 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 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 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 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专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①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②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③任何人不得从外面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产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兽…如狗、猫?; ④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家?逗留; ⑤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⑥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 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①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②运输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③上述车辆司机不准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5、购销猪防疫制度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 --------------------------------------------------------------------------------------------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对动物性食品,消费者所关注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残留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饲养业的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在畜牧生产中规范用药。重视保育猪群用药保健,减少出栏前用药已成为很多猪场管理的重点。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现代化养猪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而推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但是早期断奶也给仔猪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疾病控制等方面带来新难题,特别是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表现得尤为突出。有关资料显示,不论是连续生产、全进全出管理系统,还是药物早期断奶(mew)或隔离早期断奶(sew),在仔猪断奶后的保育阶段(通常指断奶后至8周龄这个时期)提供适当用药保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 1.仔猪体内抗体抗体消长曲线图显示:仔猪从母猪初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在2周龄时已下降至免疫不足区,而其自身之免疫功能需至8周龄才能发育完善,此说明了仔猪在14日龄到56日龄特别容易感染疾病,为保证其健康生长,必需为其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力或用药保健。 2.仔猪爆发疾病的机制: 3. 保育猪群用药物可控制的疾病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 附红细胞体霉菌ii型猪链球菌 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化脓放线菌 转群后3-5天内腹泻:主要是与断奶应激及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有关,减少应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断奶后严重腹泻及溶血性大肠杆菌性腹泻: 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保育猪,长期零星发生急性猝死。临床上少部份有黄色下痢,大部分死亡前均无明显下痢症状,但眼窝下陷,死亡猪外观生长状况良好,但耳翼、鼻端、腹部及四肢末端均有红紫色的发绀现象。主要病变为典型的卡他性肠炎。 腹泻,黑绿色或水泥样灰色稀软粪便,持续2周,与管理不良及肠道细菌感染有关。

一套完整的猪场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

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 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 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 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 3.头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 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 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 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 (1)常发区: a. 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 b. 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2)非常发区: a.常规灭活苗,每年1、9和12月份各免疫一次; b.高效灭活苗,每年1和9月份各免疫一次。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6-8周龄一次,2周后再加免一次; 3.猪链球菌病: (1)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2)仔猪: a.首免10日龄,二免60日,或 b.首免出生后24小时,二免断奶后2周。 4.蓝耳病: (1)成年母猪:每胎妊娠期60天免疫一次灭活苗; (2)仔猪:14-21日龄免疫一次弱毒苗;

免疫程序的制订依据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设计探讨 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制定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对一种传染性或侵袭性疾病的免疫程序设计必须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疫苗的特点相结合,制定的程序必须适合本场的实际情况,但目前有不少规模猪场在免疫程序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结果导致一些疫病常常发生,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来规模化猪场工作实践中推行的程序化免疫模式取得的经验与各位同行一起就免疫程序的设计进行探讨: 1、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据: 1.1 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制定免疫程序首先考虑的是了解猪场附近一定区域内以往及目前疫情流行的情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传染性,附近区域的猪病疫情状态会影响或威胁猪场易感猪,如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等,在免疫程序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将当地经常流行、危害性大的疫病防制列入免疫范围。但对某些未查清流行情况的新病必须谨慎,不能盲目使用疫苗,以免暴发该病。 1.2 科学地制定一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必须以实验室数据为基础 猪只免疫与其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有关,母源抗体水平高,要干扰疫苗的免疫作用,只有当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使用疫苗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免疫作用。当前猪瘟免疫失败就与母源抗体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据王宝琴(1982)报道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在7日龄免疫,65-75日龄攻毒全部死亡,15日龄注苗,67天时能保护50%,30、40日龄注苗,71日和104日龄攻3/4以上得到保护。四川省兽防站测定,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在20日龄免疫,3月龄攻毒只保护50%;50日龄注苗,8月龄攻毒还能保护75%,9月龄保护50%,可见母源抗体水平与免疫的关系。 因此要科学地制定一个免疫程序,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室工作,以确定猪只母源抗体水平。仔猪出生后头10-14天内其预防全身性感染的抵抗力主要是从初乳中获得,很显然如果母猪分娩后不能正常泌乳,就会影响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仔猪采食初乳后血液中IgG水平在12-24小时就达到高峰,并会较长时间地存在于仔猪体内。据高瑞伦(1984)检测了536头仔猪,1-2月龄保持母抗者占62.5%;3-4龄保持母抗者占36.8%(其中20%的猪在1:32以上);5-6龄保持母抗者占18.7%;7-8龄保持母抗者占5%,因此监测猪群母源抗体水平是制定猪场免疫程序的最根本依据。 1.3 了解疫苗质量与其特性 把好疫苗的质量关,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对选购的疫苗产品要有批准文号、有效日期和生产厂家,同时要确保疫苗的来源稳定,不能频繁更换疫苗。另外疫苗厂家提供的产品均有使用说明,实施免疫必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