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岸海洋放线菌分布规律及抑菌活性研究

合集下载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3刘妍 李志勇33(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上海 200240)摘 要: 海洋放线菌由于其独特的代谢途径和合成新颖抗生素的能力,已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海洋放线菌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分布 抗生素 研究方法N ew R esearch Progress of Marine Actinomycetes3Liu Yan Li Zhiyong 33(M arine B iotechnology L aboratory ,S chool of L i f e S cience and B iotechnolog y ,S hanghai J iao Tong Universit y ,S hanghai 200240)Abstract : Great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marine actinomycetes for their particular metabolic pathway and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new antibiotics.This review summarized new development on the distribution ,pharmaceuti 2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pproach of marine actinomycetes.K ey words : Marine actinomycetes Distribution Antibiotics Research approach 放线菌(acti nom ycetes )是一类高(G +C )%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自1875年Cohn 从人泪腺感染病灶中分离到一株链丝菌(st reptot hri x )以来,放线菌由于其拥有独特的合成多种结构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海洋放线菌H74-18的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洋放线菌H74-18的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洋放线菌H74-18的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生态与环境适应能力,在其中发现的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海洋微生物。

其中,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研究选取海洋放线菌H74-18进行鉴定及活性物质研究,旨在发掘该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潜能,为新型抗生素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1)对海洋放线菌H74-18进行鉴定,并建立该微生物种的基本信息。

(2)对海洋放线菌H74-18进行发酵培养,收集代谢产物,利用不同的生物合成机制鉴定并分离出其次级代谢产物,利用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检测,探究其活性成分和生物多样性。

2.2 研究方法(1)微生物标本的收集与筛选通过海洋样品的采集、处理、分离和鉴定,筛选出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海洋放线菌H74-18,厘定其分子特征。

(2)海洋放线菌H74-18的身份鉴定通过大肠杆菌的基因克隆、测序及同源比对,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确认海洋放线菌H74-18的物种归属。

(3)海洋放线菌H74-18的培养与代谢产物收集利用液体发酵技术培育海洋放线菌H74-18,进行代谢产物收集,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

(4)海洋放线菌H74-18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生物活性检测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分离代谢产物,使用不同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进行筛选,量化并验证其活性。

3. 研究期望与成果本研究通过对海洋放线菌H74-18进行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期望探究其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分子结构和生物合成机制,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为新型抗生素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与开发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最终研究成果包括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活性成分的分析及生物活性检测数据等,为后续的药物开发与其他生物学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海洋放线菌H41-26的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洋放线菌H41-26的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洋放线菌H41-26的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海洋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海洋微生物是广大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海洋放线菌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微生物,被广泛认为是生物技术和药物开发的候选生产者。

海洋放线菌H41-26是从南海南沙群岛的沉积物中分离出的一株海洋放线菌,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已有文献报道称,该海洋放线菌具有一定的抗生物和抗肿瘤活性,但其具体鉴定和活性物质的研究尚未深入展开。

因此,本课题旨在对海洋放线菌H41-26进行鉴定,并深入研究其活性物质,为开发新型抗生物和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海洋放线菌H41-26进行鉴定,并通过对其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研究其具体的抗生物和抗肿瘤活性物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海洋放线菌H41-26的鉴定和分类学研究。

采取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海洋放线菌H41-26进行鉴定和分类学研究。

2. 海洋放线菌H41-26的代谢产物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利用各类色谱技术和质谱分析方法,分离纯化海洋放线菌H41-26的代谢产物,并通过NMR等分析手段进行结构鉴定。

3. 海洋放线菌H41-26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采用细菌、真菌、肿瘤细胞等多种生物体系,对海洋放线菌H41-26代谢产物的抗生物和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估和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海洋放线菌H41-26的鉴定和分类学研究:采用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海洋放线菌H41-26进行鉴定和分类学研究。

2. 海洋放线菌H41-26的代谢产物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a. 分离纯化代谢产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过滤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对海洋放线菌H41-26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b. 结构鉴定:采用核磁共振谱等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海洋放线菌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海洋放线菌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海洋放线菌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唐婧媛薛永常唐婧媛,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116034,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薛永常(通讯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10-08-17放线菌(actinomycetes )是一类具有分枝状菌丝体的高(G+C )%/mol 的革兰氏阳性菌,因早期发现其类群的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放线菌广泛存在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种类繁多、代谢功能各异,其特有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是研究生物形态发育和分化的良好材料;许多放线菌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广泛实际用途和巨大经济价值的微生物资源[1]。

目前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绝大多数来源于土壤,陆生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占天然来源抗生素的70%以上。

但陆生放线菌中能分离出的先导化合物数量毕竟有限,近20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海洋[2]。

海洋占地表面积的71%,海洋生物物种比陆地生物丰富和复杂,生活环境比陆地生物迥异,因此,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海洋放线菌因其生活的高盐、高压、低温与低营养等特殊环境而产生其独特的代谢方式,这既确保了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也提供了产生抗生素的潜力。

海洋放线菌是新药开发和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代谢产物功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研究可培养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海洋放线菌的多样性海洋环境特殊多样,赋予海洋中的放线菌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诺卡菌属(Nocard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t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放线菌属(Actinoplanetes)等[3]。

据报道可分离到的海洋放线菌近乎分布于海洋各个角落,包括海水、海泥、海底沉积物、海洋动植物等。

Han 等(2003)从东海Amursky海湾的海水中分离得到3株海洋放线菌,其中一株经鉴定属于新分离的一个属,Salinibacterium 属,具有耐盐的作用[4]。

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摘要】由于自身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放线菌具有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产生了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活性代谢产物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

本文简要介绍近十几年从海洋样品中分离到的放线菌新种属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 Salinispora; Verrucosispora;MarinisporaABSTRACT Due to the special living environment, marine-derived actinomycetes possess distinct and complex metabolic capabilities,resulting in wide persity of their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chemic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Among them, many valuable leading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for discovery of new antibiotics, and some had been selected for preclinical study.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discovery of new actinomycetes and their secondary metabolites were brief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Marine-derivedactinomycetes;Metabolites;Salinispora;Verrucosispora;Marinispora放线菌是一类高(G+C)%的革兰阳性细菌,与人类关系密切。

筛选鉴定一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

筛选鉴定一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

筛选鉴定一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伍国梁;李林;陈豪;钱冬萌;李荣贵;王斌【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目的:分离筛选能够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并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

方法:用分离培养基培养海洋放线菌,并筛选出能够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菌株,对所筛选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分析;采用通用引物27F、1492R扩增该菌株的16S rDNA,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

结果:筛选到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抗性的海洋放线菌F1,该菌株好氧,中度嗜盐,在高氏Ⅰ号培养基上呈白色绒粉状,16S rDNA序列比对表明该菌株与田无链霉菌(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NR043369的相似度为99%。

结论:筛选到的菌株F1是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与田无链霉菌NR043369的同源性较高,可能属海洋链霉菌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screen antibacterial actinomycetes from the ocean, and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ts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16S rDNA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ti-bacterial actinomycetes from the ocean were isolated by the use of selective medium and the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16S rDNA sequence for actinomycetes strains was amplified by prime pairs 27F and 1492R, the acquired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sequence, and using Neigh-bor-Joining method to construct phylogenic tree. Results: An actinomycete strain named F1 was found to have re-markable activities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and Candidia albicans. The strain of F1 was aerobic and moderately halophilic, white velvet powder on the Gause's medium.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16S rDNA showed that F1 was closely to 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 NR043369, with the similarity of 99%. Conclusion: The marine actinomycete strain F1 has a relatively high homology compared with S.tanashiensis NR043369. The strain F1 can produce some active substances inhibi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cluding S.aureus, E.coli.【总页数】5页(P488-492)【作者】伍国梁;李林;陈豪;钱冬萌;李荣贵;王斌【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1【相关文献】1.一株海洋放线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结构解析 [J], 林真亭;叶子坚;庄玲萍;许莉;张岗;强华2.海洋放线菌AM8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J], 张莉;倪孟祥3.产生物活性物质海洋放线菌的筛选和鉴定 [J], 王艺颖;丛丽娜;王伟;孙珊;于咏梅;孙野;李秋月;李成4.一株植物乳杆菌MMB-03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J], 赵永慧;杨杰;朱卿正;郭长明;柴金龙;王淑军;房耀维;盘赛昆5.一株有抑菌活性海洋放线菌的筛选及鉴定 [J], 李鹏;高鹏;王健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刘妍;李志勇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05(0)6
【摘要】海洋放线菌由于其独特的代谢途径和合成新颖抗生素的能力,已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海洋放线菌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刘妍;李志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
【相关文献】
1.一株产香兰素的海洋放线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J], 赵希景
2.海洋放线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最新进展 [J], 朱峰;刘晓红;林永成
3.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NWSW-49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J], 吉才娟;王佩;梅文莉;黄小龙;戴好富
4.拮抗凡隆气单胞菌的海洋放线菌A C08 F5的鉴定及活性物质初步研究 [J], 陈静; 夏艳秋; 朱强
5.海洋放线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J], 丁衍; 苏雨欣; 庞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药物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研究

海洋药物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研究

海洋药物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研究随着细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强,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新药物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海洋药物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其抗菌活性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同时深入了解其抗菌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洋药物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海洋药物的抗菌活性海洋生物世界中的许多物种拥有独特的抗菌活性,其中包括海藻、海绵、珊瑚、微生物等。

研究表明,这些海洋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丰富的抗菌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其中,海绵中的海洋环境抗生素、海藻中的硫代硅酸酯及海洋微生物中的多糖类物质等都被证明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1. 海洋环境抗生素海洋环境抗生素是一类来源于海洋环境中的天然抗生物质,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广谱性。

例如,海洋环境中分离得到的抗生素Norcardicin可靶向病原菌的细胞膜,干扰其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对其进行抑制。

此外,还有许多海洋环境抗生素具有与已知抗菌药物相似的机制,如抑制蛋白质合成和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2. 硫代硅酸酯硫代硅酸酯是一类海藻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研究发现,硫代硅酸酯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脂质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的不稳定以及脂质的溶解,从而破坏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3. 多糖类物质海洋微生物中的多糖类物质也被证明具有抗菌活性。

多糖类物质能够与细菌表面的配体结合,破坏细菌膜的完整性,并干扰其生存环境。

此外,多糖类物质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二、海洋药物的抗菌机制研究了解海洋药物的抗菌机制是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的重要基础。

目前,对于海洋药物的抗菌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壁的合成与修复许多海洋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来发挥抗菌作用。

例如,某些海洋环境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酶,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的生成,导致其死亡。

此外,一些硫代硅酸酯类物质也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进而引发细菌的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试
拮抗菌
菌 ∥株 Antagonistic bacteria
Te sted strain 株数 ∥株 比例 ∥%
参试靶标菌 Tested target strains
细菌 B acteria
抗细菌总数 ∥株
真菌 Fungi
抗真菌总数 ∥株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Total numbers
青霉
白色假丝酵母
To tal numbers
of bacteria
of fungi
株数 ∥株 比例 ∥% 株数 ∥株 比例 ∥% resistance 株数 ∥株 比例 ∥% 株数 ∥株 比例 ∥% resistance
55
18
32. 7
10
55. 6
4
22. 2
14
4
22. 2
0
0
4
72
25
34. 7
14
56. 0
38卷 5期 常显波等 烟台海岸海洋放线菌分布规律及抑菌活性研究
2219
2. 2 不同采样点拮抗性放线菌分布规律 对从烟台海岸潮 间带泥样中分离得到的 357株放线菌进行琼脂块法筛选表 明 , 69株具有抗大肠杆菌活性 , 25株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性 , 24株具有抗青霉活性 , 5株具有抗白色假丝酵母活性。 可见 ,具有抗菌活性的共有 118株 ,约占菌株的 38. 9% ,显示 了海洋放线菌在筛选抗生素类化合物方面的优势 。
放线菌 (A ctinom ycetes)是一类高 G + C含量的革兰氏阳 性细菌 ,由于拥有合成多种结构复杂的代谢产物的能力而引 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分离得到的绝大多数放线菌都来 源于土壤 ,陆生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占天然抗生素的 2 /3以 上 [1] 。随着陆生资源的不断枯竭 ,新的疾病及致病菌抗药性 等问题不断出现 ,使发现新菌种以寻找新型抗生素已迫在眉 睫 [2]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70%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放线菌 资源。特殊复杂的环境 (高盐度、高压力、低温及特殊的光照 等 )赋予海洋放线菌产生不同于陆地放线菌的特殊产物 [3] , 使得近年来海洋放线菌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为此 ,笔者对 烟台海岸海洋放线菌的分布规律、抗菌活性进行了探讨 ,以 期为更好地开发烟台海岸及其他沿海地区的海洋微生物资 源提供参考 。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放线菌。采自烟台海岸潮间带泥样 ,采集后立即带 回实验室分析研究 。 1. 1. 2 供试培养基。分离培养基为棉子糖 - 组氨酸培养 基 [4] 、淀粉酪素培养基 [5] ,均加入终浓度为 25 μg/m l的萘啶 酮酸和 100μg/m l的制霉菌素 ,分别作为细菌、真菌的抑制 剂 。纯化、保种培养基为酵母膏 - 麦芽膏培养基 [6] 。拮抗试 验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7]和 PDA 培养基 [7] 。 1. 1. 3 供试靶标菌 。大肠杆菌 ( Escherichia coli) 、金黄色葡 萄球菌 ( S taphyloccocus aureus) 、青霉 ( Penicillium sp. ) 、白色 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由烟台大学环境学院微生物 实验室提供 。
1. 2 方法 1. 2. 1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 [7] 分离 , 于 28 ℃培养 7~15 d。根据菌落形态、色素、干燥等特征 ,挑 取形态差异较大的菌落进行划线培养 ,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 接种到酵母膏 - 麦芽膏固体斜面培养基 , - 80 ℃保种。 1. 2. 2 抑菌活性试验。从样品中分离纯化的放线菌 ,按照 文献 [ 8 ]的方法进行抗菌活性鉴定 ,测量抑菌圈的大小。 2 结果与分析 2. 1 烟台海岸潮间带泥样中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结果及分布 规律 从烟台海岸潮间带泥样中共分离得到 357株放线菌。 从不同采样地点的样品中 ,都能够分离得到放线菌。不同的 采样点放线菌的分布见图 1。由图 1可知 ,在人为因素影响 相对比较小的、比较天然的采样点 (如养马岛、芝罘岛 ) ,海洋 放线菌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 。
表 2 拮抗性放线菌对 4种靶标菌的拮抗特征 Table 2 An tagon ism characters of an tim icrob ia l actinom ycetes aga in st four tested organ ism s
菌的种类 Bacteria types
参试靶标菌 Tested target strains
基金项目 烟台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HJ08Z11) ;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一 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MESE2200720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 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MESE22007202) 。 作者简介 常显波 (1978 - ) ,女 ,山东即墨人 ,在读博士 ,讲师 ,从事放 线菌资源与应用研究 。
采样地点 Samp ling p laces
金沙滩 芝罘岛 第 1海水浴场 月亮湾 栈桥 第 2海水浴场 养马岛 总数
To tal numbers
表 1 烟台海岸不同采样点拮抗性放线菌分布规律
Table 1 The d istr ibution law of An tim icrob ia l Actinom ycetes of var ious places a long the Coa st Yan ta i
Study on D istr ibution and An tim icrob ia l Activ ity of M ar ine A ctinom ycetes of Coa st Yan ta i CHANG X ian2bo et a l (Department of Marine B iolog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 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Objective ] 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m icrobial activity of marine actinomycetes from Coast Yantai was studied. [Method ] The normal isolating and agar block methods were used to do the experiment. [ Resul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57 strains of marine actinomycetes were i2 solated from various p laces along Coast Yantai, and there were more antim icrobial Actinom ycetes against bacteria than fungi, more antim icrobial Ac2 tinom ycetes against G- bacteria than G+ bacteria, and more antim icrobial Actinom ycetes against Penicillium sp. than Candida albicans. The antim i2 crobial action of most antim icrobial actinom ycetes was m idding, and the quantities of broad2spectrum antim icrobial actinomycetes were a few. [ Conclusion ] These study may p 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exp loration of marine - derived actinomycetes from Coast Yantai. Key words M arine actinim ycetes; Antim icrobial activity; Coast Yantai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0, 38 ( 5) : 2218 - 2219, 2222
责任编辑 姜丽 责任校对 况玲玲
烟台海岸海洋放线菌分布规律及抑菌活性研究
常显波 1, 2 , 杨启霞 2 , 刘英霞 2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2. 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收稿日期 2009210222
图 1 烟台海岸放线菌的分布规律及其抗各类微生物的活性 F ig. 1 D istr ibution law of mar ine Actinom ycetes of the Coa st
Yan ta i and its an tim icrob ia l activ ity
强 Strong
株数 ∥株
比例 ∥%
拮抗强度 Antagonism strength
中 M iddle
株数 ∥株
比例 ∥%
弱 W eak
株数 ∥株
比例 ∥%
6
24. 0
19
5
20. 0
1
4
6
30
7
23. 3
5
71. 4
2
28. 6
7
0
0
0
0
0
29
7
24. 1
5
71. 4
0
0
5
2
28. 6
0
0
2
35
10
28. 6
7
70. 0
1
10. 0
8
2
20. 0
0
0
2
40
13
32.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