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全面的美国各地的生涯和房价

合集下载

美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万科中长期规划

美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万科中长期规划

1900
1950
2000
2003
住宅立法 的完善
住宅相关的基本法律: 土地使用、城市规划、 抵押贷款、国家住宅法
1950前
综合性的住宅法律,在这 个期间适应住宅开发需要 而不断进行修改法律文件
1954---1959
主要建立保护公民 享受住宅的平等权 利的相关法律
1961---1968
立法关注对中、低收入 家庭的住宅条件,强调 修建住宅的可支付性
88% ▪ 67%的房屋只有2个或少于2个的卧室
,4%的房屋有两个洗手间。住宅基本 都不安装空调
二战后第二个产业经济周期住宅特点(72年)
▪ 本年度新开工房屋: 2.4 million( 套),创历史新高,其中多家庭 住宅更占整个市场的44%,显然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顾客群发 生巨大的变化。
▪ 单家庭住宅的平均使用面积: 1,634平方尺,比50年代增长66% ;
1917
美国高等法院推翻1896年制定的Plessy v. Ferguson 法规 。宣布关于种族隔离的法规不合法,因为这个法规限制 其他种族的生存,只有非洲的美国人才可以生存。
▪ 到99年,国内住宅市场表现类似于50年代的住宅市场的状况:开工 1.7 百万套房屋,其中绝大多数是单家庭住宅(80%),只有20% 的 新开工房屋是多家庭住宅。 但房屋的面积继续增大,平均房屋的完 工面积是2,241 平方英尺。
▪ 到99年后,价格继续上升,同时房屋的功能和复杂性也在增加。到99 年,建好后的房屋的造价高达创纪录的 $87每平方英尺。当然这中间 是有一些原因:良好的隔热材料,终生保用的屋顶,热效能的窗户 。这些在50年代可是不敢想象的,但经过半个世纪,这些逐渐变成 现实。
1950

美国城市最宜居的排名

美国城市最宜居的排名

美国城市最宜居的排名导语:全美民众特别是千禧世代,认为生活品质最为重要,包括犯罪率、健保内容及普及性、教育品质、福利及通勤等项目。

将各项数据分为五大类指标,再依据访问全美数千民众的结果决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获得全美100大宜居城市排名。

第1名:丹佛,科罗拉多州 (Denver)第一名是丹佛!丹佛活跃的就业市场和较高的薪水让人们趋之若鹜。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也毫不逊色,成为了全美最受欢迎的宜居城市。

城市人口:2,651,392房屋价格中位数:$301,300年收入中位数:$53,060第2名:奥斯汀,德克萨斯州 (Austin)奥斯汀(Austin)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州得克萨斯州(State of T exas)的首府,始建于1835年,是得州第4大城市和全美第13大城市。

奥斯汀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人口在过去五年间增长了9%。

除了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的入驻,奥斯汀还有着迷人的文化氛围和众多美食,对年轻人充满了吸引力。

城市人口:1,835,016房屋价格中位数:$240,000年收入中位数:$48,150第3名:费耶特维尔, 阿肯色州 (Fayetteville)费耶特维尔(Fayetteville, Arkansas)是美国阿肯色州第三大城市,相比于人均收入而言,Fayetteville是全美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

此外这里的交通状况较好,节约了人们上班通勤的时间。

城市人口:483,396房屋价格中位数:$177,200年收入中位数:$42,410第4名:罗利市,北卡来罗纳州 (Raleigh-Durham)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是罗利市(Raleigh)。

罗利市是北卡罗来纳州第二大城市。

罗利市到处是橡树,因此有橡树城之称。

受益于杜克大学闻名全国的医学研究,得哈姆有着全美最好的医疗系统之一。

此外,北卡州立大学,北卡大学分校和众多高等院校的落户,让整个城市被良好的教育环境所包围。

最近五年,得哈姆的人口增长数排名全美第二位。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房价趋势:近年来,美国房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全国房价中位数为2.7万美元,同比上涨5.7%。

而根据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数据,美国房价指数从2024年至2024年上涨了42.7%。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在2024年房价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

二、销售和租赁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销售和租赁市场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NAR的数据,2024年美国现房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2%,而全年销售均价上涨了9.2%。

至于租赁市场,在2024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困难,但在疫苗的普及和经济复苏的推动下,租赁市场预计将逐渐恢复。

此外,随着近年来在线租赁平台的兴起,租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三、供需情况:美国目前存在供需失衡的状况,即供应不足。

其中一个原因是开发商对于建设新房的投资不足,导致住房市场供应不足。

根据NAR的数据,目前美国全国房屋库存仅为3.2个月,低于6个月的理论正常库存水平,这意味着房屋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持续,住房需求将继续上升,供需失衡的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持续存在。

四、政府政策:美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例如,联邦住房金融局提供低利率贷款以支持购房和购房者的住房贷款利率稳定。

此外,一些州和城市还制定了住房政策,鼓励开发商建设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适用房,以缓解供需失衡的问题。

五、技术创新: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下,美国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一些变革。

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房地产交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房屋管理更加智能化,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美国房地产市场目前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

房价持续上升,销售和租赁市场逐渐恢复,供需失衡问题需要解决,政府政策和技术创新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美国房地产百年走势

美国房地产百年走势

美国房价百年走势一、美国百年房价分析图1:1890至2009美国房价变化曲线。

以1890售价为10万美元的房子为基准,1997年房价是11万美元。

2006年之后的数据,非Robert J Shiller 先生所绘制。

2009年最新数据显示年初标准房价为为14万美元,最新数据为12.5万美元,红色虚线为预测值。

从图1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美国房价的急速下降,其表现为1890年的房子标准价由10万美元跌至历史最低6.5万美元,紧接着在1930年前后开始的10年经济大萧条中又跌至另一历史低点6.8万美元。

然而萧条期房价并非没有涨幅,依然有缓慢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房价陷入历史上第三个低点6.8万美元。

随着战场上美军主动权的逐步确立,1942年底美国房价的剧烈拉升,重回10万美元上方至11万美元。

之后一直到1997年,房价虽然有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两次繁荣,但涨、跌幅度不是很大,都在10%范围内。

1997年后,房价开始狂飙,2006年升至20.3万美元。

之后房价一路下跌至1999年的12.5万美元左右(网络资料查询结果)。

虚线部分曲线仅仅是预测,权供参考。

纵观100多年美国房价的变迁,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1、平均房价处于缓慢微幅上升趋势。

1890年开始的上个世纪初,由于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美国和世界的沟通远不及二战以后,因此这段曲线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我认为分析美国房价变化趋势,应该从二战后的1950年开始。

1950年至2010年的美国,世界地位已经确立,整个社会相对稳定。

从房价的变化趋势看,平均房价是缓慢增值的,但绝没有想象的增值巨大。

也就是说,从一个长期角度看,10万美元的房子和10万美元的存款差不多。

这是社会稳定所带来的效果。

2、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涨得快,跌的也快。

尽管美国房价相对稳定,但在一个小的时间区间看,房价波动是经常发生的。

70年代、80年代尤其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都有过较大的波动。

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国家(2)

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国家(2)

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国家(2)世界十大国家房价大比拼1、最超前:美国平均工资:234936元/年平均房价:7784元/平方米工资房价比:30.1买房梦实现时间:约8年美国54个主要城市房价平均标价为229631美元/套,每套平均使用面积是177平方米,地产面积1416平方米。

按房屋每年的价格,每年还要交大约1.5%的房产税。

美国人的消费挂念十分朝前,虽然年均可购约30平米的房子,但是如果按照消费后收入算的话,年均可购房平米数应该在10平米左右,但是美国消费观念的影响,一般工作1-3年的收入就可以贷款在美国中部城市购买一个200平米以上的别墅了。

如果换算到中国,这座别墅的价值应该在1500万左右,中国人需要工作百年才能购得。

2、最炫富:卢森堡平均工资:294408元/年平均房价:约55万元/平方米工资房价比:0.5买房梦实现时间:百年对于卢森堡这个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国家来说,计算房价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调侃。

卢森堡的工资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国购买一套百平米的别墅都不是难事。

所谓寸土寸金,卢森堡有限的国土面积早就了世界最高的收入同时也造就了世界最高的房价。

延伸阅读:德富豪租公寓不买房:担心推高房价穷人买不起3、最昂贵:英国平均工资:约260000元/年平均房价:约2.2万元/平方米工资房价比:11.8买房梦实现时间:约10年英国智库机构“政策交流”预测,25年后,英国平均房价将从现在的24.4万英镑(约合245万人民币(6.7648, 0.0079, 0.12%))涨至78万英镑(782万人民币)。

这一数字依照英国政府一套复杂的公式计算得出,考虑了通货膨胀和房价预期。

这家机构说,英国平均房价现在是人均年收入的10倍。

考虑到现阶段首次购房人群的平均年龄为32岁,意味着现在一个6岁的孩子未来购房时负担将大为加重。

目前英国正在面对一场逐渐升温的住房危机,因为一份全职工作的平均年薪26000英镑,约合人民币26万元,而平均房价却是16万2000千英镑,约合人民币162万元。

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美国中产阶级是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之一,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可以支付房贷和车贷,拥有一定的储蓄和投资。

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像富人那样奢华,但也不像贫困人口那样拮据。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是怎样的。

首先,美国中产阶级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他们可能是医生、律师、教师、工程师等职业,拥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这使得他们能够支付房贷、车贷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同时还能有一定的储蓄和投资。

其次,美国中产阶级注重家庭生活。

他们通常会选择住在安全、环境良好的社区,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会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一起度过周末和假期,共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

他们注重家庭的温馨和和睦,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教育。

此外,美国中产阶级也会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

他们可能会购买一些高品质的家具、家电和汽车,也会定期进行度假和旅行。

他们会注重自己的健康和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总的来说,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是相对稳定和舒适的。

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注重家庭生活,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

他们是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之一,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希望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能够继续稳定和幸福,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继续努力。

美国最富与最穷的十个城市

美国最富与最穷的十个城市

美国最富与最穷的十个城市美国最富有的10个城市10。

美国加州纳帕,家庭收入中位数:68553美元人口:139,045 (第83号最低)失业率:7.8%(并列第167最高)贫困率:8.9 %(并列第八届最低)去年,纳帕8.6%的劳动力在农业或相关行业的比例较高,在全国。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该地区的葡萄酒行业,一个著名的事件在1976年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和尊重。

在所谓的“巴黎的判决,”几个从纳帕的葡萄酒是由一群法官对法国葡萄酒选择。

该地区也是许多最富有的美国人家里。

截至去年年底,纳帕地区家庭收入超过20万美元,每年的9.5%,在全国数一数二的百分比。

房屋价值也相当高,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2012年超过10%- 高于其他地铁区域的全部,但极少数。

9。

曼彻斯特,新罕布什尔州纳舒厄家庭收入中位数:69089美元人口:402,922 (最高的第131号)失业率:5.5%(第38位最低)贫困率:9.8 %(13日最低)虽然大多数国家的最富有的城市有曼彻斯特地区特别富裕家庭的比例高,是值得注意的,因为这么少的家庭为贫困家庭。

所有家庭,仅有2.1%,低于去年的1万元,在国家中比例最低。

城市的贫困率同样很低,仅为9.8%,与全国近16%。

曼彻斯特地区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37%以上的成年居民至少持有学士学位,2012年。

这是全国范围地铁领域优于90%以上。

总体而言,新罕布什尔州的税收政策,从配套企业的税务基金会收到了良好的成绩,因为居民没有支付任何一般销售税或个人所得税盈利。

8。

夏威夷檀香山家庭收入中位数:71404美元人口:976372 (第54届最高)失业率:5.2%(最低29日)贫困率:10.3%(17日最低)经过在全国范围内的趋势,檀香山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下降了近4,000元,2008年和2012年之间。

此外,城市的贫困率从2008年的8.7 %上升至10.3%,去年同期。

在城市的房屋一直保持极其昂贵的居民。

美国房价走势分析:123年来美国房市的历史和规律

美国房价走势分析:123年来美国房市的历史和规律

美国房价走势分析:123年来美国房市的历史和规律美国的房价在过去的100多年中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略高于美国的通胀率(2.8%)。

如果涨幅远高于通胀率,后面就会没有增长,或下跌。

这个规律是如此的精准,以至于在这100年中只有1943-1947是唯一的明显跑赢通胀又没有跌回去的阶段。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美国平均,而且适用于一线城市。

到2013年,美国的平均房价已经超过扣除通胀后的历史平均,并不是便宜货,意味着将来房价的年平均涨幅应该会低于3%。

这个回报率是否足够高,是否能达到分散投资的目的,见仁见智。

但是中国投资者应该知道这个规律。

根据美国最权威的凯西·席勒房价指数(席勒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有28年是下跌的(占23%),95年是上涨的(占77%)。

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年,即金融危机最糟糕的一年,跌幅达18%。

连续下跌达到5年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代,累积跌幅达26%;第二次是2006-2011年的由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累积跌幅达33%。

那么美国的房价在一个正常的年份涨得会有多快?在过去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内生(几何)增长率为3.07%。

这个数字的逻辑是从哪里来的?在同样的123年中,美国CPI通胀率为2.82%。

如图一,美国的房价以高于通胀率千分之2.5%的速度涨了一百多年。

一般的常识是房地产是抗通胀的,此言不虚。

在扣除通胀率后,房价就基本不涨了。

本网注明“来源:美国房价走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美国123年扣除通胀后的房价历史(资料来源:美国劳动力统计局,威斯康辛大学)如果我们看10年的累积涨幅,美国过去123年中发生过3次十年累积涨幅超过100%的阶段,分别是在1938-1954之间,1969-1986之间,和1995-2007之间。

1938-1954之间的地产大牛市是因为1943-1947年间由于二战带来的工业和消费需求,这5年的年均涨幅为17%,扣除通胀后的平均涨幅仍然有10%;其余年份的平均涨幅只有2%,扣除通胀后是负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实全面的美国各地的生活和房价总体而言,普通美国人这年头买房没也有国内媒体说的那么容易,但是比起国内的老百姓而言,还是压力小很多。

美国的房价也是跟人口分布相关,一般而言,东西两岸,主要是纽约及周边的城市,还有加州贵一点,中间地区便宜。

除了人口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几乎人人有车,这让每个人的生活范围扩大了很多,买房时候的选择余地也很多。

 美国房子的中间价目前在20万美元左右。

前面说过,东西两头贵,所以美国中间大部分地方的都不到20万美元。

我今年到过美国的两个中部城市,一个是底特律,一个是堪萨斯城,就人口而言,这两个城市在美国排在10-50之间,算是二线城市。

但是人口100万都不到,中国大一点的县城都比它大。

房价也便宜,一个楼都只要10几万,甚至不到10万,20万出头都是很好的房子了。

 但是这些城市恐怖的一面,就是人口少,根本看不到中国人熙熙攘攘的人群。

晚上睡觉,外面路上一点响动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什么丰富的。

很多刚来美国的时候,感觉总算清净了,但是没过几个月,就开始无聊了。

而事实上,住在这些二线城市的美国人也是挺无聊的,所以年轻人还是会往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跑。

 这里稍微说一句题外话,美国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城市格局,说到底是自由经济社会体中,资源自由配置的结果。

不想我们,一个大项目建在哪里要发改委说了算。

美国都是大企业主导,企业觉得这个地方低价便宜、交通便利,就来这里设厂,可能一下子能涌进1-2万人口,城市便慢慢发展起来。

 再回到上面说到的底特律、堪萨斯城这样的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便宜,但是这里的人靠什么过活?收入多少? 美国是一个大企业主导的城市,因此每个城市几乎大同小异。

买东西,都去沃尔玛;吃饭,都去subway;买家电,都去Bestbuy;买衣服,都去 GAP;买鞋子,都去Nike……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了美国人所有的日常消费,是个无处不在的巨无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个地方聘用当地的员工。

再加上电信、银行,小城市里的美国人有很大比例都是在这些大企业工作,收入也都很均衡,大约在3-4万一年,这就构成了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

有一些地方,可能是某个企业的总部,或者是某个行业的云集之地。

比如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都在那里。

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就业。

但是现在汽车工业不景气,大量裁员;加之底特律所在的五大湖区传统的制造业优势已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口少了将近一半,很多房子都荒废掉。

 除了这些大企业,还有一些所谓的small business,很多都是买卖二手车,修修下水道,或者开个餐厅之类的。

这就是美国的中小型城市的主要生活方式。

 大部分人在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工作。

一年收入大概3-4万,除去税和保险,一年也就2-3万,再除去生活费用,算一半,一年存下1-2万。

买个15万的房子也要10年。

但是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很多在当地就有房子,因此买房的需求都没那么强烈。

而且美国的房子,很多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

我们论坛上看美国的房子简直跟画一样,其实现实都没那漂亮。

走进一看都很旧。

所以要经常维护,把外皮换一下,在内部重新装修一下,这些都涉及到费用。

所以这些美国城市和中国内地的很多县城差不多,年轻人能跑的,有能力跑的都会跑到大城市里去看看,毕竟自家门口的生活也是很无聊的。

而大部分的美国人可能就这样度过了一生。

所以我们看美国的电视,老美很多喜欢谈他们高中时候如何如何,大学时候如何如何,因为他们也就只有这些东西值得回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重复同样的工作。

 但是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人如果有一份工作,比如在沃尔玛做个收银的,或者在肯德基做汉堡的,一个月到手可能也就2000刀,甚至还不到,但是基本生活都可以保证——有房住、有车开、还能每年坐飞机去旅游几次。

所以对美国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失业,一旦事业,完了,什么都没了。

所以你说10几万的房子,住在这样的小城市里面,生活是很安逸的,买房的压力不大不小。

这其实跟中国一些小城镇的生活水平差不多。

注意,我这里只是说城镇,中国住在城镇的人,收入不见得高,但是只要有工作,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美国人一样买得起车的(这个问题以后再谈)。

中国苦主要是苦在农民身上。

此外,还要再强调一点,中国人买房以新房为主(一些大城市除外)。

但是美国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二手房。

像堪萨斯和底特律这样的城市,人口基本上很稳定甚至在减少,没有大规模的住房建设。

买的也都是老房子,你搬进去,可能要把地板重新换过、把家具更新过、把墙重新刷过,这些都有成本在里面。

如果是上家卖掉之前弄好的,成本也就会加在房价上。

我一个美国哥们是西雅图过来的,西雅图也算这样一个二线城市。

我问他你高中的那些西雅图的同学都在干嘛?他说,也就普通工作,读了个大学(很多是社区大学),在星巴克做服务员,或者做个小学老师之类的。

这个和我上面提到的堪萨斯和底特律的情况基本一样。

 不同的事,西雅图有个有钱的大款——微软。

一个这样的企业入驻某个城市,基本上可以改变这个城市。

要不怎么说美国是大企业主导的国家。

微软在西雅图的周边的一个区,自从微软几十年前入驻这个区之后,这个区就迅速发展起来。

首先是房价飙升,微软有几万个人在西雅图工作,几万人涌入这个城市,而且都是高消费群体,自然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顺便插一句,美国人给员工工资基本上还是一分钱一分货的。

什么样行业工资高?工资高的基本上多是有技术含量的行业,比如医生、律师、金融、技术。

当然律师和金融可以看作例外,因为美国就是这些人在领导的。

总之,在美国,你有一门别人不会的手艺,收入总是相对会高点。

微软的工程师,最底层的,年薪基本上在10万美刀左右。

而白宫的秘书,放在中国,肯定是高级公务员,但是前段时间新闻说,也就3万多一年,为什么啊?技术含量不高。

再回到西雅图,微软进来以后房价就飙升了。

加上地理位置好——靠海,有炒作的价值,所以比一般的二线城市要高很多。

但是本地人也没什么抱怨。

因为自家的房子都是在升值了,尤其在过去的今年。

数据显示,西雅图房价的中间数从1989年的22.1万飙到2006年的最高时候的44.7万(17年才翻番,在中国看来毛毛雨)。

但是现在金融危机又给打回去了,中间数跌倒34万。

如果你是微软的工程师,一年有10万收入,税和保险大概占到1/3,到手6-7万,一年可以存4-5万,那么大概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买一个房子。

当然这只是中国人思维,美国人可能存不下这么多——美国人看来,房子一定要租好的,旅游是不能省的,DVD都是要买正版的。

当然不是人人都是能够在微软得到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

如果你是在新巴克做服务员,也就还是在3-5万收入的范围。

那么要买西雅图的房子的话,压力就大很多了。

我那西雅图的哥们,父母在西雅图有2套房子。

父亲是修下水道的,在美国属于高科技,高收入的。

老妈什么都不干,家庭主妇。

照例说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但是哥们不要呆在西雅图,跑到洛杉矶去上学,毕业后留在洛杉矶工作。

为什么?洛杉矶花花世界呀!西雅图比起来就差一个档次了。

 那哥们读是是洛杉矶的私立大学,四年本科学费加生活费大概要20万美金,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的啊。

这哥们拿了点奖学金,但是杯水车薪,所以只好父母给。

把他修下水道的父亲的积蓄全抠出来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美国教育。

相比房价,教育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美国最好的学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 8所常青藤大学,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不是常青藤,但是完全是一个档次的,比如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加州理工。

这些学校加起来总共20个,都是私立的。

所以要评判美国学校档次,排名前20的算一个档次,相当于我们的北大清华。

但是我们13亿人口才北大、清华两所学校,美国4亿人口就有20所好大学。

所以进这些学校要比我们容易好几十倍。

美国人稍微能读点数的,稍微有点钱的,都是想挤进这20个学校。

这20个学校四年下来基本上都要20万美金,一般人都负担不起。

 这20个学校之后是州立学校,每个州1-2所。

构成了美国大学20-100名的学校。

但是加州例外,加州有10所,而且每所排名都不错。

大家都熟悉加州伯克利,在我们看来都是大牛校。

但是在加州,只要稍微能读书的,基本上都能考进去——这是一个伯克利的哥们跟我说的。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前面已经有20所大学了。

州立学校对本州的学生便宜点,像加州学生进加州系统的这10所大学,一年学费大概7000-8000。

要更便宜的,是社区大学,一年只要几百块钱。

当然也是一分钱一分货。

 回到那西雅图的哥们身上。

好歹家里资助,不用去贷款读书。

四年大学毕业,找工作吧。

难找,洛杉矶人多了啊。

美国的大学生比中国还多。

好歹找到一份工作,在一个也是500强的企业里做销售,一年4-5万。

你看到这里就会疑问。

20万私立名牌大学出来在洛杉矶才4-5万,高中毕业在堪萨斯超市收银也有3-4万。

这读大学干嘛?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很多美国人(尤其是老黑老墨),都不上大学。

17、18岁就去端盘子了。

这点美国跟欧洲不同,美国人的大学升学率其实比欧洲要低很多。

这样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其实是庞大的群体,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是中间80%的人群,收入都在这个范围内,不会因为职业和地区有太大的区别。

 那哥们好歹还是找到工作了。

一个月到手也就3000。

房租1000。

吃饭美国到是挺便宜,一个月500快打发了。

还有车,美国车虽说便宜,但是一辆看上去还是很新的二手车好歹也要一万,新车至少两万。

这点收入显然是不够对付的。

 更别提房子了,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房子中间价40万。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大数目。

大部分的美国人月收入也就是在2、3千。

有人可能会想,中国人收入在2000-3000人民币一个月的是主流,但是只够吃饭的,别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算小城市日子也是过得结结巴巴。

美国人怎么看上去还是那么轻松。

这就要说到美国的物价了。

 说道理之前先摆事实,以下是一些常用商品的大概价格(美元) 355毫升灌装可乐,一打,12灌,4元 2升装橙汁,3-5元 鸡蛋,12个,2元 鸡,一只,3-5元 烤鸡,一只,5-8元 猪肉,一斤,2-3元 牛肉,一斤,2-4元 gala小苹果,一斤,1元 香蕉,一斤,8毛 葡萄,一斤,1-2元 (蔬菜水果价格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是总体波动不会很大) 卷心菜,一斤,3-5毛 土豆,一大袋,10斤,2-3元 黄瓜,1根,0.5-1元 食用油,1升,4-6元 西红柿,1斤,1-2元 曲奇饼干,一包,2-3元 小蛋糕、面包,一个基本在一块以下 20厘米直径的Cheese蛋糕,3-5块 万宝路香烟,3-5元一包 啤酒,(这里的瓶酒都是国内酒吧那种小瓶装的)一瓶1-2元 同样的啤酒,corona等大众牌子,酒吧价格5-6元 星巴克咖啡2-4元一杯 固定电话+无线网络,40元一个月(不打电话,都用手机) 手机,40-50元一个月,基本上无限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