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阅读课《走进三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阅读课《走进三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案设计

1、《走进三国》——《三国演义》念书报告活动课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有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人人皆知,上到70 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感觉自己能够被称为 " 三国迷 " 的举手。

b5E2RGbCAP 2、下边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三国(走进三国)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 " 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 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 既生瑜,何生亮 " 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 " 三绝 " ,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 仲达是谁?(司马懿)⑼"三足鼎峙" 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认真,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波折,人物众多,它描述了一个动乱不安的年月,一个产生英豪的年月。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豪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重他什么? p1EanqFDPw 2、大家敬重的英豪各不同样,看来对人物的见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三国演义》中关羽攻打曹操樊城,水淹七军此后,曹操大将曹仁命令众多弓弩手,对着关羽乱箭齐发。

关羽右臂中了毒箭,臂膀青肿,不可以活动。

这时候,名医华佗听闻了,立刻从江东赶来,为关羽医治。

当时关羽怕影响军心,正跟马良下棋。

DXDiTa9E3d华佗检查了关羽的伤口说:“箭头有植物鸟头的剧毒。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学设计三盛玉镇中心小学朱雪梅活动目的: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1、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文章。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自从我们在第九版块学习了《用奇谋孔明借箭》一文之后,就激起了很多同学读《三国演义》的热情,近两个月来很多同学都成了“三国”迷,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三国演义》的读书汇报课,把你们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首先请欣赏老师带给大家的一首歌。

(课件)2、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大家很熟悉吧!再次倾听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薄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你想到了什么?(英雄人物)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结合起来说一说。

二、汇报交流1、走进三国《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儿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首先让我们走进三国,考一考大家三国知识了解情况。

(课件:走进三国)2、群英聚会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生)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评价人物时要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须从原书中寻找有力的事例作为依据,这节课根据课前老师的布置大家对这些英雄人物有什么评价吗?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关羽:(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乃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小学五年级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教学设计

走近经典传承文化---------五(3)班《三国演义》读书汇报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习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学习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西江月》。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名著早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大家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近经典传承文化二、三国知识知多少:主持人A:我听说全班同学近来都在认真阅读《三国演义》。

主持人B:是啊,他们读得可认真了。

主持人A:那我们何不先来考考他们?主持人B:好啊,我先来。

请同学们看屏幕。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们的统帅分别是谁?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5、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6、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7、“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8、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10、“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主持人相机点播正确答案:1、罗贯中2、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3、曹操4、周瑜5、诸葛亮庞统6、刘备、关羽、张飞7、关羽8、貂禅9、吕蒙10、司马懿)三、品一品语言主持人A: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麽我们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主持人B: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看大家所积累的成语和歇后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开场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开场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开场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开场白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开展一场关于经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读书汇报会。

这是一本我们相信大家都至少听说过,甚至读过的著名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而今天,我们将有幸以《三国演义》为主题,一起回顾、探讨这部充满英雄气概和智慧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这本书,虽然它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两千年前的故事,但却能一直流传至今,启迪无数读者。

它以东汉末年开始,以三国鼎立为背景,再现了那个纷乱、英勇、智谋、交锋的时代。

书中塑造了大量的英雄人物,从刘备、关羽、张飞到曹操、孙权、周瑜,无一不是为了国家、为了正义而奋斗,为了争夺天下而拼搏。

他们的崛起和覆灭不仅展现了一个虎视眈眈、鳌头凤颈的斗智斗勇的世界,更彰显了中国古代英雄精神和智慧。

读《三国演义》,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其中的智谋斗争,更能领略到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

在刘备、诸葛亮等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忠诚、仁义和智慧的真谛;在曹操、周瑜等人身上,我们又能感悟到权谋、智慧和胆略的重要。

这些人物个性的差异与互补,使得《三国演义》具备了强烈的戏剧性和韵味。

读《三国演义》,不仅能满足我们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更能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知识和启示。

书中的人物生动鲜活,他们的兴衰际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教训的深刻。

正如曾国藩先生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三国演义》恰恰是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教科书中最为深入人心、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本。

今天,我们开展这次读书汇报会,旨在通过集体学习和交流,深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伟大作品的内涵与精髓,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英雄的形象和历史的脉络。

希望大家在这次读书汇报会中能够发现更多的共鸣与感悟,与大家互相借鉴、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这次读书交流,我们能对《三国演义》这部世界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有更加深入而细致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领略英雄的伟大和智慧的辉煌!谢谢大家!。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汇报形式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汇报形式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汇报形式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安排,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汇报形式:
1. 汇报人自我介绍:首先,汇报人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级、班级等基本信息。

2. 作者与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对其背景和写作动机进行简要阐述。

3. 书籍概述:对《三国演义》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

4. 主要人物分析:挑选几个重要的人物,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其形象特点、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等方面。

5. 情节和事件分析:选择几个重要的情节和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对故事发展的贡献等方面。

6. 价值观和主题探讨:分析《三国演义》中所呈现的价值观和主题,如忠诚、智谋、权力斗争等,谈谈对这些价值观和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7. 个人收获和感想:分享个人在阅读《三国演义》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可以是对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的思考,或是对历史,人性等方面的体悟。

8. 提问与讨论:向观众提出几个问题,以促进观众的参与和讨论,可以是关于人物、情节、故事背景等方面的问题。

9. 班级讨论和总结:邀请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组织班级讨论,议论《三国演义》的主题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话题,最后由汇报人对整个汇报进行总结。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其他环节,如现场演示某个情节或人物形象,朗读名人名言和摘抄等,以丰富汇报的形式和内容。

《三国演义》汇报课

《三国演义》汇报课

漫游三国——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汇报交流课教材解读:《三国演义》是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书中的三国人物各个特点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本学期的课本又安排了两单元有关人物描写的课文,《三国演义》书中丰富多样的塑造人物的方法无疑是最合适的课外延伸和拓展。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人物描写方面比较薄弱,对人物塑造往往停留在苍白无力的外貌描绘上,即使是这样,外貌描写也只是千篇一律,胡子眉毛一把抓,毫无特点。

掌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体会人物的感情、感受人物品质,是五年级学生亟需掌握的阅读记叙文的一种能力。

同时,懂得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抢答、思维导图、人物评价、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交流读书收获。

2.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学会运用典型事例、动作、语言等方法来塑造人物。

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1.出示《临江仙》,学生齐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前三分钟就是读一读上面这首诗歌。

首先先跟老师读一下“渔樵”“江渚”“浊酒”。

自己先把整首诗歌读一遍。

开始吧!好了吗?咱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首诗歌吧!师:众书迷们,咱们接下来就进入书迷鉴定环节。

跟着老师一起漫游三国吧。

(多媒体出字幕:漫游三国)二、三国群英会——三国知识我来答1.师:先来几题考考大家对书的熟悉度(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以下三人使用的兵器分别是什么?(刘备双股剑、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曹操)⑷"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⑸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⑹《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⑺"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2.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借东风——巧用天时()借荆州——有借无还()进曹营——一言不发()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割发代首——以己律人三、三国群英会——三国内容我来秀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通过了老师的第一关。

走进三国(0)

走进三国(0)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面对说客关羽说: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 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
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 可垂于竹帛也 。汝勿多言,速请出 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考考大家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东吴、西蜀、北魏) [3]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刘备、关羽、张飞) [4]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诸葛亮、庞统) [5]“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曹操)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北征来到碣石山上,放眼大海一


片苍茫。 波浪起伏水天一色,山岛挺立在 水中央。 树木丛生森林茂密,绿草繁盛百 花竞放。 秋风林涛飒飒(SA)作响,海 面掀起滔天巨浪。 日月穿梭来来往往,茫茫大海是 其家乡。 繁星满天银河璀璨,仿佛出自大 海之上 回首平生啊极其幸运!高歌一曲, 豪情满腔。
温酒斩华雄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 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 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 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 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 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 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 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 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 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 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 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 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 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 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走进三国--刘丽君

走进三国--刘丽君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 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 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 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 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 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 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 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 《蜀相》。 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 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 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 恒的历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 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 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 帝王第一人; 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 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 遇。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 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 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 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 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 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 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 最后让我们在古诗中结束这节课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羽
曹 操
为首闪出一将,身 长七尺,细眼长髯, 官拜骑都尉,沛国 谯郡人也。
赵 云
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 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 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 胜负未分。
演三国
论三国
说三国
Hale Waihona Puke 长八尺,豹头 环眼,燕颔虎须, 声若巨雷,势如 奔马。世居涿郡, 颇有庄田,卖酒 屠猪,专好结交 天下豪杰。
张 飞
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 刘 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 备 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 帝阁下玄孙。
身长九尺,髯 长二尺;面如 重枣,唇若涂 脂;丹凤眼, 卧蚕眉,相貌 堂堂,威风凛 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