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

合集下载

生化检验复习题

生化检验复习题

习题集(教材:《生物化学检验》,李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2版)一、名词解释1、抗凝剂2、决定性方法3、参考方法4、常规方法5、标准品6、一级标准品7、二级标准品8、控制物9、实验误差 10系统误差 11、随机误差 12、精密度 13、准确度 14、特异度 15、干扰 16、检测能力 17、回收试验 18、回收率 19、允许分析误差 20、参考值 21、参考范围 22、医学决定水平 23、金标准 24、ROC曲线 25、质量控制26、质控品 27、实验室认可 28、光谱分析 29、酶活性 30、酶活性单位 31、酶活性国际单位 32、延滞期 33、线性期 34、偏离线性期35、固定时间法 36、连续监测法 37、工具酶 38、心肌酶 39、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40、Lowry改良法 41、糖尿病 42、酮血症 43、OGTT 44、脂蛋白受体 45、清道夫受体46、残粒受体 47、高脂蛋白血症 48、脱水 49、高渗性脱水 50、等渗性脱水 51、低渗性脱水 52、水肿 53、血氧饱和度 54、Bohr效应 55、二氧化碳分压 56、氧分压 57、二氧化碳总量 58、实际碳酸氢盐 59、标准碳酸氢盐 60、缓冲碱 61、碱剩余 62、阴离子隙 63、微量元素 64、δ-胆红素 65、生物转化 66、卡门氏单位 67、肾小管重吸收 68、假肌酐 69、AMI 70、心脏标志物二、填空1、英译汉:NCCLS的中文全称是;IFCC的中文全称是。

2、IQC、 TRF、 APR、 GFR的中文全称依次为、、、。

3、BE的中文全称为,AG为,AB为,BB为。

4、生化检验常用的体液标本有、、和等,其中以标本最为常用。

5、生化检验中,是最常用的血液标本,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6、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有、等。

7、血气分析多使用血。

8、离子交换法得到的纯水的纯度(高于/低于)蒸馏法得到的纯水的纯度。

9、临床实验室用水,一般选用级水,级水用于特殊实验,级水用作仪器的自来水清洁后冲洗。

4.1酶活性测定有哪些方法

4.1酶活性测定有哪些方法
Ks+[S]+常数
③由于酶偶联技术的应用连续监测法的应用范围得以 大大地扩展(无需S、P间有特性差异)
④除上述两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平衡法
平衡法(又称终点法)
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时 产物或底物浓度总变化量来求出酶活力的方 法。
谢 谢!
优点:动态了解反应v,易区分零级和一级反应期及延滞期 缺点:a.测定时需保温
b.检测有限制:△被测物S与P间理化特性要有差异 △显色剂对酶活性无影响
保温装置
注意:
①连续监测法测定包括了: 延滞期、线性期、非线性期(动态期)v 平衡期v
动态定量描述:早期称动态法
②速度计算;
a.线性期,初v符合米氏方程的变量关系
定时法可能引起的误差
A.两点间呈线性(少见) B.线性期短,大部分
为非线性(最常见) C.包括了延滞期 D.包括延滞期和非线性部分
∵测定不够准确,
实际测得平均v 结果偏低
定时法可能引起的误差示义图
[P]
A
D
C
B
t0
t
t
连续监测法:
定义:连续 (间隔15”~1’)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 或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求酶反应初速度的方 法 — 动力学方法, 速率法
非线性期v不能简单地按米氏方程的计算它是表观速度vapp或称反应净速度存在逆反应实际酶测定时的时间进程曲线图表观速度vappor称反应净速度vms常数kss常数由于酶偶联技术的应用连续监测法的应用范围得以大大地扩展无需sp间有特性差异除上述两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酶活性测定有哪些方法
Progress curve of a typical enzyme reaction

pepc酶活的测定

pepc酶活的测定

2. 实验试剂:50mM ATP溶液,50mM磷酸肌酸溶液,0.2mM NaHCO3溶液,160U/ml 磷酸肌酸激酶溶液,160U/ml磷酸甘油酸激酶溶液,160U/ml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溶液(U为酶活力单位),25mM RuBP溶液,5mM NADH,Rubisco提取介质(40mM Tris-HCl缓冲液,pH7.6,内含10mM MgCl2溶液,0.25mM EDTA,5mM谷胱甘肽),反应介质(0.1M Tris-HCl缓冲液,pH7.8,内含12mM MgCl2溶液,0.4mM EDTA)。

3实验步骤3.1 酶粗提液的准备取新鲜洗干净的条斑紫菜的丝状体和条斑紫菜的叶状体各1克,加入预冷的提取介质1ml,冰浴研磨10min,将样品在40C,10,000×g离心10min,弃沉淀;上清夜即是酶粗提液,置于00C备用(王维光,1985;张志良等,2003)。

3.3.2 Rubisco酶活力的测定按下表配制反应体系:试剂加入量ml5mM NADH 0.250mM ATP 0.2酶提取液0.150mM磷酸肌酸0.20.2mM NaHCO30.2反应介质1.4160U/ml磷酸肌酸激酶0.1160U/ml磷酸甘油酸激酶0.1160U/ml磷酸甘油醛脱氢酶0.1双蒸水0.3将配制好的反应体系混匀,倒入比色杯内,以蒸馏水为空白,在紫外分光光度计计上测量340nm处反应体系的OD值,作为零点值。

将0.1mlRuBp加入比色杯内,立即计时,每隔20s测一次OD值,共测3min。

以零点到第1min 的OD值下降的绝对值计算酶活力。

由于酶提取液中可能存在3-磷酸甘油酸(PGA),会使酶活力的测定产生误差,因此除上述测定外还需做一个不加RuBp的对照。

对照的反应体系与上述酶的反应体系完全一样,所不同的仅仅是把酶提取液放在最后加,加入后马上测定此反应体系340nm处的OD值,并记录前1min内OD值的变化量。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成分不直接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是A.CDB.巨噬细胞C.补体D.NK细胞E.IgG、IgM【答案】 A2、下列有关ISI的叙述,错误的是()A.即组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B.67/40批号的ISI定为1.0C.ISI值越高说明该试剂越敏感D.ISI与INR的计算直接有关E.ISI通常由厂家提供【答案】 C3、以下有关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往往利用一个以上的工具酶B.测定延滞期越短越好C.指示酶的反应必须是一级反应D.一般指示酶的Km值都很大E.指示酶的用量要适量【答案】 D4、关于等渗脱水,错误的是()。

A.常见于消化液丧失的情况B.不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C.细胞外液减少D.细胞内液正常E.导致血容量不足【答案】 B5、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发明者是A.MoldavanB.PoolegererantzD.CouherE.Humter【答案】 D6、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类依据是A.VH抗原性的不同B.CH抗原性的不同C.VL抗原性的不同D.CL抗原性的不同E.以上都不是【答案】 D7、对蛋白质有较好清洗能力的洗液为A.尿素洗液B.蒸馏水C.稀碳酸氢钠水溶液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E.合成洗涤液【答案】 A8、[患者女,34岁,寒战,发热伴腰痛,尿频1天,体格检查,体温38.3摄氏度,左肾区叩击痛,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白细胞30~50/HP,亚硝酸盐(1+)]。

A.大肠埃希菌B.产碱杆菌属C.铜绿假单胞菌D.真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 A9、检查菌体不同结构成分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须用A.普通显微镜B.荧光显微镜C.暗视野显微镜D.倒置显微镜E.照相显微镜【答案】 B10、青少年血清中明显高于正常成年人的酶是()。

A.ALTB.ASTC.ALPD.AMYE.LDH【答案】 C11、GHb一般可反映糖尿病病人多长时间内血糖的平均水平A.1~2周B.3~4周C.5~6周D.6~8周E.12~15周【答案】 D12、揭示了医学研究团结同道的协作性原则( )A.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B.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C.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D.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E.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答案】 A13、显微镜计数白细胞时,以测定值和靶值差值的绝对值与靶值相比来表示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为()。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专业资格(3)_真题-无答案51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专业资格(3)_真题-无答案51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3)(总分95.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手工法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应注意A. 最好采用玻片法染色B. 必须使用新亚甲蓝染色C. 涂片宜薄而均匀D. 最好用瑞氏染色复染E. 严格掌握网织红细胞的识别标准2. 目前临床采用的自动血沉仪的工作原理和类型包括A. 光电比浊法B. 红外线扫描法C. 动态摄影法D. 低速离心法E. Zeta离心法3. 中性粒细胞退行性变包括A. 胞体肿大B. 核固缩C. 核棘突D. 核溶解E. 结构模糊4. 常见的异常血小板形态有A. 幼稚型B. 老年型C. 病理幼稚型D. 病理刺激型E. 退化型5. 近年来研究的新型试剂盒主要有A. 快速反应试剂盒B. 粉剂试剂盒C. 浓缩试剂盒D. 卡式试剂盒E. 一步法试剂盒6. 试剂盒的准确度性能指标判断通常为A. 回收率B. 线性范围C. 定值血清的靶值范围D. 对照试验E. 干扰试验的结果7. 诊断试验的评价原则包括A. 必须将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研究B. 研究对象应具有代表性C. 有足够的样本含量D. 有合理可靠的临界值E. 介绍研究方法应明确、具体8. HCG检验的临床意义是A. 早期妊娠诊断B. 异常妊娠的诊断C. 流产的诊断和监察D. 滋养层细胞肿瘤的诊断E. 卵巢癌的诊断9. 痰液镜检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A. 支气管哮喘B. 过敏性支气管炎C. 心力衰竭D.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 早期肺结核10. 正常人痰片中查不到A. 红细胞B. 白细胞C. 上皮细胞D. 夏科-莱登结晶E. 胆固醇结晶11. 尿中胆色素检验包括A. 尿胆红素B. 直接胆红素C. 尿胆原D. 尿胆素E. 一分钟胆红素1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包括A. 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B. 白细胞分类中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C. 全血细胞减少D. 可见较多原始和幼稚阶段粒细胞E. 血小板增多13. β-TG和PF4增高见于A. 血栓前状态B. 血栓性疾病C. 血小板减少症D. VwdE. 血友病14. 血小板在止血中功能包括A. 活化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途径B. 粘附功能C. 聚集功能D. 释放功能E. 收缩功能15. 酶促反应底物种类和浓度的选择应考虑A. 底物的KmB. 底物的特异性C. 溶解度D. 稳定性E. 价格16. 采血时间不宜在空腹多少小时后进行A. 6、8~12、14B. 8~24C. 12~24D. 24以上E. 随时17. 下列哪些作为暂定靶值A. 根据20次或更多独立批次获得的质控测定的结果算出的平均值B. 根据至少20次质控测定的结果算出的平均值C. 以最初20个数据和3-5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的累积平均数D. 以3-5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的累积平均数E. 根据10次获得的质控测定的结果算出的平均值18.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将标准品(参考物)的定义暂定为A. 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性质已经充分确定B. 被用于校正仪器或C. 用于评价一种测定方法的物质D. 它的一种或几种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E. 将其分成三级19. 常用的血红蛋白质控物是A. 全血质控物B. 醛化半固体红细胞C. 定值的溶血液D. HiCN参考品E. 氯化血红素20. 影响血沉测定值的血浆因素有A. 红细胞数量B. 纤维蛋白原含量C. 球蛋白含量D. 血红蛋白含量E. 胆固醇含量21. 红细胞直径测量的临床应用包括A. 判断红细胞大小改变B. 观察红细胞形态改变C. 了解血细胞比容分布情况D. 用于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E. 帮助判断贫血类型22. 胎儿肺成熟度检查的试验包括A. 羊水泡沫试验B. 羊水葡萄糖测定C. 羊水磷脂酰甘油测定D. 羊水肌酐E. 羊水吸光度测定23. 在选购试剂盒时应注意的事项为A. 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试剂盒选用方法有所了解B. 检查有无卫生部的批准文号C. 试剂盒的储存期至少为2年D. 应选购包装合适,近期出厂的产品E. 在确保试剂盒质量前提下,应选购价格低的产品24. 终点法时间反应曲线应符合A. 试剂空白的吸光度是否符合规定标准B. 试剂空白的时间反应曲线应平坦,且无明显波动C. 反应能在读取测定吸光度的时间之前达到平衡D. 反应达到平衡后,吸光度最大并维持不变E. 为上升型曲线25. 提高临床诊断效率的方法有A. 选择高患病率的人群B. 选择低患病率的人群C. 利用平行试验提高诊断敏感性D. 利用系列试验提高诊断的特异性E. 尽可能的使用单项试验诊断疾病26. 黏液稀便多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 肠炎B. 痢疾C. 霍乱D. 阿米巴痢疾E. 细菌性痢疾27. 下列属于漏出液变化的是A. 一般不凝固B. 蛋白质含量小于25g/LC. 浆液黏蛋白试验阳性D. 葡萄糖含量小于3.3mmol/LE. 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28. 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特点是A.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B. 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C. 脑脊液中氯化物正常D. 脑脊液中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E. 脑脊液外观呈脓性混浊29. 脑脊液是血浆通过脉络丛选择性过滤而形成。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酶活力 : 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力愈高,反之活力愈低。

2.酶的专一性 : 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作用的性质,一般又可分为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

3.酶的转换数 :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即是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的一个指标。

4.酶的发酵生产 : 是指通过对某些特定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后,利用微生物生长发酵过程中特定的代谢反应生成生产所需要的酶,最后通过提取纯化过程得到酶制剂的过程称为酶的发酵生产。

5.酶的反馈阻遏 :6.细胞破碎 :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酶解等方法,使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壁得以破坏,细胞中的目标产物得以选择性或全部释放便于后续收集和分离的过程称为细胞破碎。

7.酶的提取 :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中的过程,也称作酶的抽提,是酶分离纯化过程常用的手段之一。

8.沉淀分离 : 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使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常用语酶的初步提取与分离。

9.层析分离 : 亦称色谱分离,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 ),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 (称为流动相 )并使各组分由于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力的不同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10.凝胶层析 : 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

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在流动相冲洗过程中混合物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凝胶微孔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依次从层析柱中分离出来,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11.亲和层析 : 是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将混合物装入层析柱中利用流动相的冲洗作用和目标分子与固定相配基亲和作用力不同而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技术。

酶偶联测定法

酶偶联测定法

酶偶联测定法一、引言酶偶联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步骤、优点和应用等方面介绍ELISA的相关知识。

二、原理ELIS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特定的蛋白质分子。

具体而言,ELISA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固定抗原:将含有抗原的溶液加入到微孔板中,使其吸附在孔底上。

2. 阻断非特异性结合:加入一些无关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3. 加入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微孔板中与固定抗原结合。

4. 加入检测抗体:加入与待测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检测抗体,该抗体通常标记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荧光染料。

5. 加入底物:加入与酶标记结合的底物,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荧光或颜色变化。

6. 读取结果:利用光度计或荧光计测量颜色或荧光强度,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浓度。

三、步骤ELISA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准备样品和试剂:包括制备抗原、检测抗体和底物等试剂,以及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2. 固定抗原:将含有抗原的溶液加入到微孔板中,并在恰当条件下使其吸附在孔底上。

3. 阻断非特异性结合:加入一些无关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 加入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微孔板中与固定抗原结合。

5. 加入检测抗体:加入与待测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检测抗体,该抗体通常标记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荧光染料。

6. 加入底物:加入与酶标记结合的底物,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荧光或颜色变化。

7. 读取结果:利用光度计或荧光计测量颜色或荧光强度,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浓度。

四、优点ELISA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高灵敏度:ELISA可以检测非常低浓度的分子,通常可以检测到纳克级别的抗原或抗体。

2. 高特异性:ELISA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待测样品中特定的蛋白质分子,避免了其他成分的干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近年来,临床检验生物化学领域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检测方法越来越精确、快速、简单化和自动化。

另一方面,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涉及传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还包括个性化医疗、医学预测、药物研发等方面。

未来,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医疗:将个体生物信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与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相结合,实现更加精准的医学诊疗。

2.自动化和智能化: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3.多组学联合:将生物化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相结合,建立更加全面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4.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临床应用的发展。

14.在进行酶活性浓度测定时,常推荐加入磷酸吡哆醛的酶是ALP。

推荐加入磷酸吡哆醛是因为它可以与酶的磷酸基结合,形成黄色产物,从而测定酶的活性浓度。

15.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所用基质通常是丙氨酸-a酮戊二酸。

连续监测法是一种测定酶活性的方法,通过连续测量反应产物的浓度变化来确定酶的活性。

在测定ALT时,丙氨酸-a酮戊二酸是常用的基质。

16.显示“胆酶分离”前兆的疾病是肝癌。

胆酶分离是指胆汁中的胆酸和胆固醇分离的现象。

在肝癌等疾病中,胆酸和胆固醇的分离现象会出现,因此可以作为“胆酶分离”前兆的疾病。

17.LD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反应较适当的pH是7.6.LD是一种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酶,它的最适pH为7.6.18.乳酸脱氢酶一般形成的同工酶的种类有5种。

同工酶是指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分子量但电泳迁移率不同的酶。

乳酸脱氢酶一般形成的同工酶有5种。

19.骨折时血清LD同工酶上升最高的是LD1.在骨折时,血清LD同工酶会上升,其中LD1的上升幅度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最频繁的方法
Ex
Ei
S
Px
Pi
指示酶(Ei):常用脱氢类,如:LDH
酶偶联的连续监测法的偶 联方式:
(1)直接偶联:待测酶(Ex)+指示酶(Ei)
Exi — indicator
特点:①A、B无法直接测; ②需用Ei来催化→C,C可监测,(Ei— 指示酶) 指示酶定义:能提供直接监测的产物,起指示 偶联反应作用的酶(常为脱氢酶)
(2)间接偶联:当无合适的Ei直接与Ex偶联时,可加
入另一种酶来将Ex与Ei连接起来。
Ex
Ea
Ei
A
B
C
D Ea: a — assistant
Ea— 辅助酶:与指示酶联系,辅助偶联反应进行的酶。
几种临床诊断酶盒的偶联反应
1.肌酸激酶 CK
肌酸磷酸+ADP
肌酸+ATP
HK
ATP+葡萄糖
G-6-P+ ADP
第四章 酶学测定技术 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 彭剑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间接连续监测法:
目前,大部分酶都无法直接测定,因为需S与P间理化 特性有显著差异,方可直接连续监测
(1)经典间接法:要求:显色剂对酶活性无影响 E
S → P + 显色剂 → 呈色产物 连续检测
(2)酶偶联方法:如:与指示酶偶联: 已成为应用最广,
G-6-PDH
G-6-P + NAD+
NADH +H++葡萄糖酸-6-P
内脂
HK:己糖激酶
2.ALT:
ALT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丙酮酸
LDH
丙酮酸+NADH+H+
L-乳酸+NAD +
3.AST
AST
L-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草酰乙酸
MDH
草酰乙酸+NADH+H +
L-苹果酸+NAD +
MDH:苹果酸脱氢酶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