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风动力的竞争优势分析:聚焦高端摩托车市场和进军北美的全地形车

2019年春风动力的竞争优势分析:聚焦高端摩托车市场和进军北美的全地形车
2019年春风动力的竞争优势分析:聚焦高端摩托车市场和进军北美的全地形车

2019年春风动力的竞争优势分析:聚焦高端摩托车市场和进军

北美的全地形车

内容目录

1、春风动力:不一样的摩企 (4)

1.1 休闲娱乐产品供应商 (4)

1.2 盈利能力出色,股权结构稳定清晰 (5)

2、顺应时代演进,聚焦高端摩托车市场 (7)

2.1 中国代步摩托车行业进入成熟稳定期 (7)

2.2 代步or娱乐?人民生活水准说了算 (8)

2.3 中国摩托车路在何方?剑指高端制造 (11)

2.4 春风吹来KTM,进军海内外市场 (12)

3、全地形车:用轮子丈量世界的宽度 (17)

3.1 千亿市场呼唤,UTV大有可为 (18)

3.2 布局全球,下一个亮点在北美 (19)

3.3 中国的北极星?春风动力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20)

4、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24)

4.1 全球化布局,北美区域下一个亮点 (24)

4.2 牵手KTM合资,新产能释放在即 (24)

4.3 投资建议 (25)

5、风险提示 (26)

图表目录

图1:公司主要产品 (4)

图2:公司业务结构(2018年) (4)

图3:公司全球业务收入占比 (5)

图4:公司全球销售市场布局 (5)

图5:公司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5)

图6: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5)

图7:公司近年毛利率与净利率 (6)

图8: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行业对比(2018年) (6)

图9:春风动力股权结构 (6)

图10:中国历年摩托车产量 (7)

图11:中国历年人均GDP (7)

图12:中国历年汽车销量 (7)

图13:中国电动自行车历年产量 (8)

图14:巴西人均GDP与摩托车销量关系 (8)

图15:印度人均GDP与摩托车销量关系 (8)

图16:欧洲五国人均GDP与摩托车销量关系 (9)

图17:美国人均GDP与摩托车销量关系 (9)

图18:2017年各国摩托车按排量分类 (9)

图19:历年我国摩托车分类销量 (10)

图20:历年我国摩托车销量分类占比 (10)

图21:全国禁摩令实施版图 (10)

图22:我国历年摩托车出口表现 (11)

图23:出口摩托车分类情况 (11)

图24:全球摩托车产业价值链 (11)

图25:我国与日本摩托车消费分类对比 (12)

图26:我国与日本摩托车出口分类对比 (12)

图27:日本摩托车销量分类历年表现 (12)

图28:日本历年摩托车产量与汽车产量 (12)

图29:2019年达喀尔拉力赛成绩 (12)

图30:全球摩托车销量与KTM对比 (13)

图31:KTM近年营业收入情况 (13)

图32:KTM于北美、欧洲市占率 (13)

图33:2018KTM全球销量分布 (13)

图34:春风动力公务车 (14)

图35:春风动力代理KTM产品 (14)

图36:250cc以上春风动力全国占比 (15)

图37:近5年公司出口摩托车数量 (15)

图38:公司产品售价与毛利率对比 (15)

图39:ATV示意图 (17)

图40:UTV示意图 (17)

图41:全地形车分类 (17)

图42:全地形车用途 (17)

图43:全地形车市场空间预算 (18)

图44:北美全地形越野车客户占比(2014年) (19)

图45: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19)

图46:国内全地形车出口占比 (19)

图47:春风动力全地形车出口占比 (19)

图48:公司产品北美近年营收 (20)

图49:公司产品欧洲近年营收 (20)

图50:北极星工业股价走势图 (20)

图51:北极星工业历年营收增速 (20)

图52:北极星产品结构 (21)

图53:春风动力产品结构 (21)

图54:公司与北极星毛利率、净利率对比 (21)

图55:公司与北极星三费对比 (21)

图56:北极星全球市场分布 (22)

图57:春风动力全球市场分布 (22)

图58:春风动力全地形越野车与同行业公司价格对比 (23)

图59:公司产品近年北美营收 (24)

表1:公司财务及预测数据摘要 (1)

表2:春风动力与KTM合作历史 (14)

表3:分地区预计公司2019/2020/2021销售情况 (24)

表4:分产品预计公司2019/2020/2021销售情况 (25)

【微专题】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整理汇总 一、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平原的上空,由于离地较远,所以,高空气温较低。另外,高空湍流也使其气温不高。 2.山地的“高处不胜寒” 在高山上,海拔增加,山地近地面大气比同纬度平原近地面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因此很强。可是因为山地在同海拔地区地面面积较平原地区小,所以即使太阳辐射强,可地面小,使地面吸收热量、发出的长波辐射有限。因此也就导致山地大气得到的来自山地的地面辐射较少,使得气温不高。 此外,山地的地形复杂,植被较多,并且云雾较多也削弱了一定高度下的太阳辐射。另外,山地海拔较高,也使山地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风力较大,使气温不会太高。因而“高处不胜寒”。 3.高原地区的“高处不胜寒”。 高原地区同样有着高海拔,空气稀薄的特点,因此太阳辐射很强。然而高原地区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广阔的地面增温并产生了比山地多的地面辐射。可地面辐射的增多并没形成平原地区那样白尔佼高气温,原因仍然在于其稀薄的大气,由于大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弱,即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整个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很快。这样,大气的气温也就不会很高了,同样导致“高处不胜寒”。 比较起来,同纬度平原地区近地面空气密度大等因素,使其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慢,故气温较高。由此可见,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下原因不同。简单总结,平原高空大气是离地面这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地区的大气是地面小而“供热不足”以及高空风力的影响。而高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使气温不高。青藏高原气温低的根本原因是空气稀薄、且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含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二、地形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 1.山地与平原气温日较差的差异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 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大。 2.高原与平原气温日较差的差异 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原相比,高原的气候资源一般具有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 三、地形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

北美概述

北美概述 一、位置和范围 1 、经纬度位置: 20°-160°, 主要在30°-80°。北美地区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2、范围: 北美是指北美洲的北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3、海陆位置: 临三大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 @ 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 @ 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为三个地形区: 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 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 冰川地形广布。 (1) 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脉与盆地、高原相间 成因: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 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 特点: ①以落基山脉为主,几条平行并列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 ②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③这些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 中生代),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 (2)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冰川湖泊众多 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沿岸。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平原西部是地势较低的大平原;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多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产物; 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 (3)东部高原山地区-古老的高原山地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在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脉,东部的高原、山地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主要特点: 北美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降水稍多,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2)主要类型及分布: 本区除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在北冰洋沿岸有寒冷的极地气候。在太平洋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南北延伸,仅分布在沿海地带。墨西哥湾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

古诗词意象 春 7春风(1)

春风送暖入屠苏 ——古诗词春之意象七:春风 川雪 春风是春天的使者。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和别样的心境。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便对春风情有独钟、思绪澎湃,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富有春意,又是异彩纷呈的;春风带有感情,又是复杂多样的;春风寄托心语,又是引人深思的。春风意象在古诗词中,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 春风从新年的那一天起就为人们送来春天的暖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对春天开始的细致描写。在送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春风把春天的暖意送到千家万户。此时的春天,,还带着新年的余味,沾着春节的喜庆。在爆竹的响声中,春风向世人预告着早春的讯息,尽管这暖风还是微微的,她却能驱除冬的寒冷,给人带来欣喜和希望。在王安石的笔下,春风就是一个报春使者。过了二月,气温逐渐回升,大地也变得温暖起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便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描绘了春风吹拂的大地一幅盎然的春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前两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两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温柔的春风里,和谐而优美,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再看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南溪早春》):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南溪早春》是赞美故乡早春景色的诗作,也是诗人热爱家乡最好的写照。诵读全诗,一份真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写这首诗时,杨万里虽然已经年岁衰老,可见着家乡充满生机的早春景色,讴歌之音时常在喉间吞吐。“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写早春柳条和桃枝在春天到来时的变化特点,紧扣题目“早春”。“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这两句诗,写出了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问候和亲切的祝福。 南朝诗人何逊的《咏春风》,写出了春风的温柔: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 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 名为“咏春风”,全诗没有出现一处春风的字眼,可句句都在写春风。第一从嗅觉上写春风的无形而有味,第二句从触觉上写春风轻重自如的力度。第三句从视觉角度着墨,写女子对镜用香粉扑脸,落下的粉末经春风一吹,便纷纷升腾飘起;第四句从听觉角度下笔,写婉转悠扬的琴声,在春风的轻拂之下传送到远处,虽然只剩余音,也韵声不绝,缕缕可闻。这样,也就将春风的柔和之态状写得惟妙惟肖。春风给人们带来一种温柔体贴的抚慰! 春风是有情意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

老歌歌词

洪湖水浪打浪 演唱:宋祖英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啊啊~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啊~ 洪湖水呀长呀嘛长又长啊太阳一出闪呀嘛闪金光啊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 渔民的光景 一年更比一年强啊~ (完)

橄榄树 演唱:齐豫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完)

浏阳河 演唱:李谷一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哪 出了个什么人 领导人民得解放啊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湘潭县哪 出了个毛主席 领导人民得解放啊咿呀咿子哟 毛主席像太阳 他指引着人民前进的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呀 幸福的日子万年长咿呀咿子哟幸福的日子万年长咿呀咿子哟 (完)

南泥湾 演唱:郭兰英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呀一般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完)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中学贺志强 21534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能对气候发生重大的影响,与海陆分布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同样重要。局部地形由于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和地形形态的差异,可在短距离内产生显著不同的局地气候。由于地形的作用,进一步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导致地面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根据陆地的海拔高度和起伏形势,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类型,他们以不同规模错综分布在各大洲之上,构成崎岖复杂的下垫面。 一、地形与太阳辐射 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纬度季节等而异。就直接辐射与总辐射而言,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增强的现象。这是因为,高度大,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缩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受到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此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增强。夏半年,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小,冬半年则差别大。纬度越高,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越大。从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化看,在偏东的坡地上,上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大于下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其最大值出现在上午,在偏西的坡地上则正好相反,南坡和北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在上午和下午基本上是对称的,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面上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正午附近。二、地形与气温 地形与气温与气温的关系十分复杂,大地形的宏观影响能对大范围内的气温分布和变化产生明显作用,局部地形的影响也能使短距离内的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一)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绵亘的高大山系和庞大的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阻碍,他们对寒潮和热浪移动都有相当大的壁垒作用。同时他们本身的辐射差额和热量平衡情况又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他们对气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广泛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阻挡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下面以青藏高原为例来简要说明。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 40°N之间,南北约跨纬度10°,东西约跨经度35°,有相当大的面积高度在5000米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顶部海拔超过了7000--8000米,占据了对流层中下层,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

北美概述

第一节北美概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北美地区图,使学生了解北美地区的范围、位置,掌握北美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本地区居民的特点。 2、通过读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各种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通过讲述本区居民的来源、组成、印地安人的遭遇等问题,使学生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和民族问题。了解地大物博的加拿大概况。 [教学重点]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和以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 [教学难点] 本区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北美地形教学挂图,本区气候图及投影片(北美大陆横剖面图、北美地形对北美天气变化的影响图、有关景观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大家读东西半球图,观察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有哪两个大洲主要在西半球?(习惯上用西经20°和东经160°两条经线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有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前我们学习的几个大洲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今天我们先学习美洲的北部地区,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 【读图提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北美位置和政区图”,根据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请大家概括一下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该地区主要有哪两个国家?阅读课文思考它们为什么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提示:该地区大致位于哪两条重要的纬线之间?从华盛顿一直向北,如果方向不变,可以到达中国吗?该地区濒临哪些大洋和海湾?)

古诗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翻译赏析

古诗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翻译赏析 《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作者为宋朝诗人高观国。其古诗全文如下:春风吹绿湖边草,春光依旧湖边道。玉勒锦障泥,少年游冶时。烟明花似绣,且醉旗亭酒。斜日照花西,归鸦花外啼。【前言】《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是南宋词人高观国的作品。词主要反映作者到湖边重温旧梦的思想感情,清新蕴藉是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注释】①玉勒,白玉装饰的马笼头。②锦障泥,用织锦做成的马鞍垫子。③游冶,此指男女交游。④旗亭,酒店。【赏析】高观国的这首词主要反映作者到湖边重温旧梦的思想感情,清新蕴藉是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春风吹绿湖边草”,也吹醒了他的旧情,唤起了他的记忆。人的美好感情特别是恋情显得格外有生命力,有时似乎“忘记”了,但不经意间受外界触发又会突然萌发。当春风吹绿湖边草,自然界的勃勃生机、草色的青绿可爱,最易于激发人的美好情感,而将草色喻离情、喻相思、芳草喻情人又是积淀在人们意识中的特定联想,这样旧情就自然会复活了。“春光依旧湖边道”,湖边道上,春意盎然。“依旧”二字,将眼前之春光转换为昔日之春光,引出下二句的回忆中情景。回忆是那么清晰,美好,他一往情深了。“玉勒锦障泥,少年游冶时。”这是他回忆起的少年时来到“湖边道”情景。玉勒锦鞍烘托出马的骄贵、人的精神。少年的他跨上这样的宝马漫游在春风骀荡的湖边,那是多么的风流,多么的令人向往。自然,那次游冶定有难忘的情遇。下片

继续写对那次游冶的追忆与回味。“烟明花似绣,且醉旗亭酒。”早春湖畔阳光明媚,岸上的红花象是绣在轻绡上似的,多么艳丽。“烟明花似绣”,写景真切。这个“花似绣”也许还联想到那绣罗裳的意中人。“且醉旗亭酒”,聊且到这酒店中以求一醉。此时他当有茫然若失之感,有意借酒驱遣那撩人的思绪。“斜日照花西,归鸦花外啼。”他在旗亭里沉入了久长的回忆,直到归鸦啼鸣才将他从沉思中唤醒,此时已是夕阳西下了。“烟明”句明为晨景,到“斜日”时间跨度相当大。他“醉”前看到的是“花似绣”,醒来又是“花西”、“花外”,满眼是花,人在花丛之中。这么多“花”,显然是他潜意识的升华,朵朵花都会联想起“她”。这里边,也许还重温了相遇后的情事。玩味“归鸦花外啼”,则日暮乌鸦归来在前人诗中不少有象征男女欢会的意思,如梁萧纲《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帷翠被任君低。”李白《杨叛儿》:“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这种联想虚无缥缈,写得很含蓄,全篇景色又写得那么美,还是给人以美感的。近人吴梅说:“大抵南宋以来,如放翁、如于湖则学东坡,如龙川、如龙洲则学稼轩。至蒲江、宾王(即高观国)辈,以江湖叫嚣之习,非倚声家所宜,遂瓣香周、秦(按指周邦彦、秦观),而词境亦闲适矣。”(《词学通论》)高观国《竹屋痴语》一些小令以写景抒情见长,文字简洁,耐人寻味,正是周、秦的风格。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风过青萍之末

风过青萍之末 文/拂玉编辑/沐沐 一、想跟在你身后一辈子 我喜欢的那个人,他是长安第一纨绔。 春风骀荡,四处莺啼燕语。他指着老香樟下才挖出来的一个土坑,一扬下巴:?跳下去。? ?跳下去?? 他不耐烦地看我一眼,我却一贯的傻,捞着裙角爬到坑里,还巴巴地仰头问他:?然后呢???然后,?他拿起铁铲,?待在那里不准动。? 再然后,一铲土就盖了下来。 他的坑挖到我齐腰那么深,我居然就任由他一铲又一铲,把才掘出的土又埋了回来。等我像株树般被栽到土里,他拍实了浮土,扬眉笑了起来:?待本大爷下完围棋就过来救你。? 他一扔铁铲,拍拍手径自而去,只留给我一个潇洒的背影。 我知道他素来烦我。我总喜欢跟在他身后,最初他还想办法委婉地拒绝,后来他的手段越来越直接,前一次是将我拴在树上,这会儿干脆把我埋在土里。 我动弹不得,等了良久,他也没有回来。这是一处几乎无人经过的小巷,我打了个呵欠,垂头就睡。 迷迷糊糊中,我听见有人惊讶道:?晚晚??一睁开眼,我孪生的哥哥尚晏,正皱眉蹲在我面前。 ?又是温扶白?? 我不答话。但哥哥是知道的,敢把我这么埋土里的,自小就只有他一人。哥哥拿被扔在一旁的铁铲把我挖了出来,也不等我收拾全身上下的泥土,拉着我就走。 我知道这是要去温大将军府。 温扶白是长安第一纨绔,但他更是当朝大将军温荻的独子。而我尚晚的父亲亦是天子倚重的左将军。从小温扶白捉弄我,哥哥拉着我上大将军府时,都能让温大将军责罚于他。 果然温大将军见我一身狼狈,立马叫人把温扶白捉回来,又言必要将他禁足数月。 哥哥道了谢,我却知道,将军府的院墙根本关不住温扶白。 还不到两天,我途经将军府外,就看到本该禁足的温扶白站在墙根边掸着衣裳。看到我,他眉睫一颤,目光坦然地落到我身上。 我见他全身都是土,便往他身后一瞧。果不其然,墙根底下被草掩着的,不是个狗洞是什么? 约是觉察到我濒临爆发的笑意,温扶白蓦然一记眼刀横来:?不许笑!?言罢自己先脸上一红,却装模作样地负手背过身去,?本大爷要走了。?顿了顿,他飞速回头看我一眼,?跟不跟???跟。? 于是又像以往那样,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脚步细碎,像是能走满一辈子。 二、忽然间不大想娶她 可我终究跟不了温扶白一辈子。当他行了加冠礼时,温大将军就为他聘下了宋御史之女。 温扶白得意洋洋地在我面前一打折扇:?听说这宋小姐貌美如花啊!?我不做声,一连几夜都在宋御史家门外徘徊。 直到次日就是成亲之日,我终于决定私自去见她一见。 出身将门,又追着温扶白多年,我可谓身手矫捷。翻墙越户、极尽曲折到得宋小姐房后,我发现有一扇窗没有合上。我攀窗而入,房中灯已熄,宋小姐一身嫁衣侧躺在床上,确实是堪称国色。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宋小姐身旁有人。那人劲装蒙面,一只手抄在她背后,另一只手抄在她膝弯,分明是要将她劫走的模样。 明日她就将和温扶白成亲,若被人劫走,温扶白娶谁去? 我高声嚷起来:?有人来劫小姐!?话音方落,蒙面人回过头,一把扯下面巾,低声呵斥道:?闭嘴!?我一怔,面巾下的眉眼-- 竟是温扶白! 我瞠目结舌,他却利落地将宋小姐倒着往肩上一扛。耳畔是亟亟赶来的御史府家奴在喊杀喊打,他伸手将我一拉:?快走!? 辗转出了御史府,他扛着宋小姐,带着我逃遁。只可惜慌不择路下,他与我不知怎的竟跑入一片树林里。林中藤蔓遍布,我一个大意,被缠住了脚踝。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意思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意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登科后》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翻译】 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

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一,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此时的诗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后两句真切地描绘出诗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高中后的诗人纵马长安,觉得一切都无限美好,连路边美丽的花朵都无心细看了。“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说自己在这一天赏尽了世间美景,使充满豪气的诗有了明朗轻快的结尾。在这首诗里,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随,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酐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快畅达而又别有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的意思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的意思“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古诗词作品《移家别湖上亭》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 1、移家:搬家,举家迁移 2、离情:离别之情 【解说】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赏析】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生僻词

耆宿。【读音】qísù。【翻译】[venerated old people] 有名望或有学问的老年人。【解释】特指年高有德望者。 耄耋,八十岁。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10画;耋:12画。)耄耋耄mào 狴犴(Bì'àn),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龙九子之一,排行第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 饕餮,读音tāo tia,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 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读音:jí jī 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 倥偬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困苦窘迫;事情的纷繁迫促;匆忙。倥偬(kǒng zǒng) 倥:1、kōng ,〔形〕(形声。从人,空声。本义:倥侗(kōng t?ng):蒙昧,无知) 腌臜,拼音:ā za。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 “蹀躞di? xia”在青岛方言中是个由动词转化成的形容词,贬义。《新华字典》中的诠释是“迈着小步走路的样子。” 羞赧(xiū nǎn),因害羞而脸红的样子。 殷红,拼音为yān h?ng,意思为鲜红色还带着黑。 原指用火烧而烧焦,现指心情急切,焦虑不安,非常急躁。焦灼:jiāo zhu? 懵懂měng dǒng,【简单解释】: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近义词】:朦胧迷茫幼稚 指湿热飘荡的云气。迷茫貌;弥漫貌。指弥漫的烟气。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词目:氤氲(“氤氲”也作“烟煴”“絪缊”)拼音:yīnyūn 如坐针毡[rú zu? zhēn zhān][解释]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解释芒刺:指植物茎叶、果壳上的小刺或谷类壳上的细刺。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形容坐立不安的样子)简介芒刺在背( máng cì zài bai ) 断壁残垣 [duàn bì cán yuán] .[解释] 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忖度意思是推测,揣度。拼音cǔn du? 释义(动) 推测,揣度。 yīn sa 堙塞堵塞 yuàn lì 掾吏掾: 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犯而不校 [fàn ?r bù jiào] .[解释]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曲高和寡qǔ gāo ha guǎ,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下里巴人 [xià lǐ bā r?n] .[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落窠臼 [bù lu? kē jiù] .[解释] 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箪食壶浆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 见兔顾犬jiàn tù gù quǎn,见(xiàn)当译为出现,是为通假字。如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见”通“现”,读xiàn,呈现、出现。(狩猎时)出现兔子,再回头呼唤猎犬去追,也不算晚。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顾:回头看。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过长。【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多为贬义)读音:lián piān lěi dú 一丘之貉: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贬义词。 文不加点,谓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形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考法:通过获取和解读新情境、新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小尺度区域内地形对水、热、光照、风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真题再现: (18年新课标1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复习探究: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以干旱为特征,西北地区是不是所有地方气候都一样呢?2018年暑假,建文外国语学校高三美术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地理研学走进西北,从地理的视角去细细观察,认识多样的西北,探究地形对西北气候的影响…… 材料1: 第一站我们到达银川平原,这也是地理老师向往的“塞上江南”,毕竟,这里盛产枸杞等名特优产品。银川平原发展农业其中的一大优势,便是贺兰山的“守护”,其冬季气温比纬度更低的兰州还要高。 试推测银川冬季气温高于兰州的原因? 材料2: 火车途径后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沿线两山夹峙,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最大的特色,便是农田与雪山并存,班上的徐客同学不禁朗诵: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请问造成祁连山山麓与山顶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材料5: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伊犁谷地,这里是世界上第二大薰衣草产地,同时拥有“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由于当地年降水可以超过400毫米,被称为“西域湿岛” 1.试分析伊犁谷地“西域湿岛”的成因 体系建构:

巩固训练: (2017年深一模)福建省云霄县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一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 1)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8分) (2)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6分)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诗人中,最有可能看到他朋友圈这条动态信息的是() A.曹操 B.王湾 C.陆游 D.龚自珍 (2)网名为“路人丙”的朋友在新动态下留言说:“观此诗足见伯玉(陈子昂)之怀才不遇。”你觉得他这句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陈子昂的两位友人看到新动态后,在微信中进行了讨论。请依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我觉得还是加上“之”和“而”好。因为从朗读的角度看,________。 (4)后人将《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进行了比较,作出一副对联,请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唐陈子昂临幽州台,感喟怀才不遇,读来沉郁顿挫 下联:________登飞来峰,抒写________,诵之________ 【答案】(1)B (2)幽州台是古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作者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可能见到,而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来表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3)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之”和“而”,多了停顿,拉长了语气,更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

(4)宋王安石(王荆公);壮志雄心;慷慨激昂 【解析】【分析】(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A项,曹操(东汉末年);B项,王湾(唐代诗人)C项,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D项,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据此,陈子昂与王湾都是唐朝人,故答案为B。 (2)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借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自己无法见到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明主,抒发了诗人抑郁悲愤、怀才不遇的孤寂郁闷的心情。由此可知,网友丙的理解是正确的。 (3)这首诗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漫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据此运用拟写对联的方法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⑴ B; ⑵幽州台是古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作者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可能见到,而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来表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⑶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之”和“而”,多了停顿,拉长了语气,更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 ⑷宋王安石(王荆公);壮志雄心;慷慨激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⑶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衔接的判断能力,要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 ⑷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2.古诗阅读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唐]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013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地形对气温影响很大 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其次,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 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和它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次,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最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4.地形与降水 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5.山脉与气候 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在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多种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归纳】在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突出: (1)西部海岸山脉紧逼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山脉以西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脉以东降水急剧减少。 (2)东部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大气的阻挡作用不明显,因而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3)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暖花开 春风送暖 春风拂面 满面春风 春光无限 四季回春

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红情绿意花红柳绿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满园春色鸟语花香双柑斗酒寻花问柳雨丝风片莺歌燕舞雨后春笋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出水芙蓉繁花似锦凡桃俗李纷纷扬扬风吹雨打含苞待放含苞欲放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寒料峭百花盛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木争春万象更新万紫千红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和日丽和风细雨气象万千欣欣向荣春光融融东风送暖雪化冰消春风宜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和景明草长莺飞含苞欲放花枝招展春寒料峭姹紫嫣红春光满面百花争艳大地回春欣欣向荣鸟语花香万木争春柳绿花红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山如笑春光灿烂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红情绿意花红柳绿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满园春色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双柑斗酒寻花问柳雨丝风片莺歌燕舞雨后春笋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倡条冶叶尺树寸泓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繁花似锦凡桃俗李纷纷扬扬纷红骇绿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孤标傲世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含苞欲放红衰翠减鸟语花香春风和气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花红柳绿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双柑斗酒寻花问柳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雨后春笋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尺树寸泓出水芙蓉摧兰折玉繁花似锦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纷红骇绿风吹雨打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含苞待放含苞欲放红衰翠减 乍寒乍暖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乍:忽然。 乍暖还寒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草长莺飞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莺:黄鹂。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莺飞草长 形容明媚的春景。例:“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春光漏泄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例:“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也作:漏泄春光,漏洩春光 春光明媚 形容春天的景色十分鲜明美好。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鲜妍悦目。例:“时遇着春光明媚,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汇编

学习-----好资料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之二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