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通过对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三位音乐大师作品风格及创作技法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说明:今天人们心目中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是由海顿开始,并与后继的莫扎特、贝多芬共同成为一个乐派甚至一个时代的象征。维也纳古典乐派也因这些天才人物的天才创作,而具有新的时代意义,代表新的时代精神。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1750年J•S•巴赫去世之时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1827年乐圣贝多芬的去世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

古典主义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

初期古典乐派被称为后巴洛克时期或者洛可可时期;

初期古典乐派与维也纳古典乐派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

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以约翰·施塔密茨

(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以瓦根扎尔和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歌剧虽然是古典派音乐中的重要部分,但从整体来看,古典派音乐的特色在于器乐方面,特别体现在奏鸣曲和交响曲形式的音乐上。曼海姆乐派的室内乐和交响乐不仅影响了维也纳乐派,而且对波恩时代的少年贝多芬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奏鸣曲是古典派音乐中极富代表性的形式,它的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题的对比,中间出现发展

部,然后是两个主题反复的再现部。曼海姆乐派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奏鸣曲形式,他们还在交响乐中加入小步舞曲乐章。这个乐派的交响乐配器中,木管乐器也采用了双管编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加用单簧管,也是受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维也纳古典乐派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维也纳古典乐派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在音乐风格上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而又优美。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在结构方面,其核心在于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而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崇尚的是复调法。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奏鸣曲、室内乐以及器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得益于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乐器之王“钢琴”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成型并被

广泛运用的。

说起交响曲,它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如果要探寻交响乐的起源,有一种说法称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曲,但我们应该要弄明白的是,交响曲在当时的含义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曲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到了16至17世纪,交响曲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排除在了交响曲的概念以外,“交响曲”从此成为了纯粹的器乐曲。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并逐渐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曲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这给后来的交响曲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乐队合奏的形式实际从巴洛克时期就在协奏曲及组曲中得以酝酿,到了18世纪中叶,它以“交响曲”

的形式充分显示出管弦乐器合奏音色的丰富和复杂。交响曲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这种在17世纪60年代奉行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快—慢—快”三个段落的结构模式为人们所熟悉,后来逐渐脱离歌剧的演出环境,作为单独演奏的管弦乐曲形式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

18世纪下半叶,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德、奥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蓬勃兴起了启蒙运动,出现了赫尔德、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莱辛等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们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人生哲学和艺术主张,传播法国

启蒙学者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的政治、伦理和美学思想。人们思想及生活出现的新气象,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在欧洲音乐交流活动中心的维也纳,逐渐形成了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人物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确立了一些音乐体裁,创作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素材,反映人类普遍的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从音乐史的角度而言,能同海顿相提并论的并不多。他确立了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交响曲的规范,新时期的清唱剧,室内乐形式……

将罗可可时期的审美情趣和作曲方式更明确地典范化进而开创了古典主义的巅峰时代。他最伟大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海顿有“交响乐之父”的美称,为后经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开花结果的古曲乐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规矩的和声和转调,自然音阶的旋律写作,分散和弦基础上的动机与主题,均匀对称的乐句和平衡的曲式,这些是大部分海顿作品的特征,也是古典时期中庸限制的审美典范。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

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四十一部交响曲,为交响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六十年代的交响曲明显地受到J.S.巴赫的影响,都是些稚气幼嫩的作品。七十年代他在访问维也纳、米兰、慕尼黑、曼海姆、巴黎时,接触了当时欧洲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从而使他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了交响乐的特点。八十年代在维也纳是他交响乐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些作品同海顿的四乐章套曲形式的古典范式一致,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两主题的对比被大大加强,有时甚至同一主题的内部也有对比性的乐思,从而使主题的发挥更具戏剧性;另外,他还在整部曲子风格统一的前景下,突出了各乐章之间的对比,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从而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莫扎特的交响曲首先吸收了他歌剧富有表情的、如歌的曲调和其戏剧对比的因素;其次在以主调和声的基础上,广泛采用了复调手法;第三是旋律灵活,但不失宏大的气魄;第四是肌体透明,纯净而富有表情。

贝多芬一生只有九部交响乐。但要论及贝多芬的作品风格,就一定得看看他的交响乐。交响乐是他的最高的创作成就。他的九部交响曲的风格发展恰好体现了他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是他革命精神的完美体现。贝多芬的交响曲以表现革命斗争的英雄为中心,这在当时最能激动人心。他的创作的构思之宽广,形象之宏伟,感情之深邃,对比之鲜明,都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形式;同时,他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