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产生的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

PVC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线电缆、塑料板材、管道等领域。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气。

乙烯通常从石油或天然气中提炼出来,而氯气则是通过盐酸电解产生的。

2. 氯乙烯生产: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

这个反应过程通常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并采用连续流动的方式进行。

3. 聚合反应:氯乙烯单体经过氯化链的聚合反应,形成聚合氯乙烯颗粒。

该反应通常在聚合釜中进行,聚合釜内部具有搅拌装置以保证反应均匀进行。

4. 精制处理:聚合氯乙烯颗粒经过筛网除去不良颗粒。

然后,颗粒经过溶剂处理,去除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

5. 粉碎和干燥:经过精制处理后的聚合氯乙烯颗粒进行粉碎,将颗粒细化为粉末;然后利用干燥机将湿度降低至目标值,以便后续加工。

6. 添加剂混合:将干燥的聚合氯乙烯粉末与所需的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一起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添加剂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

7. 挤出成型:混合好的PVC颗粒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然后通过模具,将熔融的PVC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可以选择成型板材、管道等。

8. 冷却和切割:挤出成型后的PVC在冷却水槽中迅速冷却,以使其固化。

然后,通过切割设备将PVC产品切割成所需长度,以便包装和运输。

9. 包装和存储:切割好的PVC产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装。

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储存到仓库中,待出售或进一步加工使用。

以上是聚氯乙烯生产的一个基本工艺流程,具体的生产工艺还会根据不同厂家和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四氯乙烯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化学纤维生产以及溶剂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四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的生产主要有两个工艺:直接氯代法和氯化乙烯法。

直接氯代法是指用氯气直接与乙烯反应生成四氯乙烯。

这个工艺分为三步骤:氯化乙烯生成单质氯乙烯,单质氯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乙烯,二氯乙烯再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乙烯。

首先,乙烯被氯气催化氯化,生成氯化乙烯。

氯化乙烯进一步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乙烯。

二氯乙烯再次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乙烯。

整个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

氯化乙烯法是指通过氯化乙烯生成四氯乙烯的工艺。

这个方法首先将乙烯经氯化反应得到氯化乙烯,然后通过塔分离提纯得到四氯乙烯。

反应需要高温和低温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乙烯在氯化剂的存在下,在高温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乙烯。

然后,将氯化乙烯通过冷却和分离步骤,使得四氯乙烯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精馏和提纯。

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

直接氯代法是速度快,但需要使用高纯度的乙烯和氯气,并且排放出大量的二氯乙烯等副产物。

氯化乙烯法则是相对替代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但是有较高
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四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有直接氯代法和氯化乙烯法两种。

具体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成本、能源消耗和环境考虑等因素。

聚氯乙烯氯乙烯合成工艺原理讲解

聚氯乙烯氯乙烯合成工艺原理讲解

合成工艺讲解课件1、合成工序的生产任务:本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盐酸工序送来的HCL和乙炔工序送来的C2H2经混合脱水、转化、清净、压缩、精馏过程生产出纯度为99.99%的氯乙烯单体供聚合使用;合成工序是烧碱和PVC的衔接工序,前为盐酸工序和乙炔工序,后供聚合,是PVC的工艺核心;2、氯乙烯C2H3Cl 分子量:62.5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其沸点为-13.9℃,凝固点为-159.7℃;爆炸性:氯乙烯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4-21.7%体积比;毒性:氯乙烯对人有麻醉作用,对肝脏有影响,可使人中毒;当其浓度在0.1%以上时,开始有麻醉现象,表现为困倦,注意力不集中,随后出现视力模糊,走路不稳,在其浓度达20-40%时,可使人产生急性中毒,呼吸缓慢以致死亡,长期接触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空气中允许浓度为30mg/m33、乙炔:C2H2,分子量:26物理性质:在常温下纯乙炔为无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的气味;沸点:-83.66℃凝固点:-85℃爆炸性:下列情况下可以爆炸:A:高温550℃加压>1.5表压或有某些物质存在时,如电石氧化铝、铜屑、氢氧化铁等;B:与空气混合在2.3-81%范围时,特别在含乙炔7-13%时;C:与氧混合在2.5-93%范围时,特别在含乙炔30%时;D:当乙炔和氯气混合时,在阳光下即能爆炸;E:与铜、汞、银接触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时;空气中允许浓度为500mg/m3;4、氯化氢:HCl,分子量:36.46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84.8℃,极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性质活泼,除贵金属外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对各种植物纤维亦有强烈的腐蚀性;空气中允许浓度为15mg/m35、阻火器及乙炔砂封的工作原理;目前阻火器普遍使用的是金属丝网过滤器,筒体内部布置了较多的金属丝网,目的是吸收热量,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从而阻断了燃烧三要素之一:燃烧所需要的热量;燃烧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燃烧所需的热量;由于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的即使存前两个因素都存在,但是由于热量不够,使得可燃物达不到燃烧自燃所需要的温度,自然就燃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只能终止;简单的说阻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当火焰通过狭小孔隙时,由于冷却作用使热损失突然增大而中止燃烧;影响阻火器性能的因素为阻火层厚度及其孔隙或通道的大小;6、混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讲解,过氯的影响和现象,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和检测,结合本厂的情况,及过氯后的处理;7、酸雾过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讲解8、混合脱水的工作原理:乙炔和氯化氢混合后,进行冷冻脱水时,其冷凝水则以40%的盐酸雾析出,混合气的含水取决于冷冻温度;温度控制在-14±0.5℃,可使混合气含水达到0.013%以下指标:0.06%;在混合气冷冻脱水过程中,冷凝的40%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大部分呈极细微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流中,形成“气溶胶”,采用浸渍3~5%憎水性有机硅树脂的5~10μm细玻璃纤维,发现“气溶胶”与垂直的玻璃纤维相碰撞后,大部分雾粒被截留,在借重力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最后滴落下来并排出;9、混合脱水的目的:①原料气中存在的水分容易溶解HCL形成盐酸,严重腐蚀转化器;②水分的存在易使转化器的催化剂结块,降低催化剂的活性,还导致整个转化系统的阻力增加,气流分布不均匀,局部地方由于反应特别剧烈而过热,HgCl2的升华加剧,催化剂的活性迅速降低③水分的存在还容易发生副反应,C2H2+H2O-----CH3CHO乙醛在精制中不易除去,成为VC单体中的杂质,对聚合反应有一定的影响;10、原料气进入转化系统的要求:①HCL:纯度≥93%,游离氯<0.04%②乙炔:纯度>98.5%,含氧<1%,不含S、P.③混合气水分<0.06%.④预热器后的混合气温度>75℃;11、原料气摩尔比的控制及控制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HCl:C2H2为1.05-1.1:1;原因为:原料过量利于反应向右进行;①HCL比乙炔便宜;②乙炔过量会使触媒中毒失去活性;③分子比控制过大会造成HCL消耗增大,中和碱洗吸收负荷增重;还易造成过量的HCL和氯乙烯反应生成副产物二氯乙烷④分子比控制过小,会使乙炔反应不完全,乙炔的转化率降低;12、转化原理:乙炔和HCL反应原理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按照1:1.03~1.10的比例混合后,通过氯化高汞触媒催化,在约180℃温度下反应生成粗氯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2H2+HCl→C2H3Cl+29.8kcal/mol124.8kJ/molHCL与C2H2反应历程分为5个步骤①外扩散:乙炔和氯化氢向碳的外表面进行扩散;②内扩散:乙炔、氯化氢经碳的微孔通道向内表面扩散;③表面反应:乙炔、氯化氢在升汞催化剂活化中心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④内扩散:氯乙烯经碳的微孔通道向碳的外表面扩散;⑤外扩散:氯乙烯自碳外表面向气流扩散;13、影响氯乙烯合成反应的因素有那些①原料气纯度:合成反应对原料气有严格的要求,要求HCL:纯度≥93%,游离氯<0.04%乙炔:纯度>98.5%,含氧<1%,不含S、P.②触媒质量及转化器触媒的装填情况:触媒的含汞量要求8-12%,触媒水分要求<0.3%;③水分:HCL与C2H2混合气的水分要求<0.06%;④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温度130-180℃;⑤空间流速:25-40Nm3C2H2/m3触媒h⑥HCL与乙炔的摩尔比:1.05-1.1:1;14、粗氯乙烯清净的原理:清净的目的:合成反应后的粗氯乙烯内含有大量氯化氢、未反应的乙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转化副反应生成的乙醛、二氯乙烷、二氯乙烯等;为了生产高纯度单体,应彻底将这些杂质除掉;泡沫塔吸收的原理:利用了HCL极易溶于水的原理水洗除去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氯化氢;这个过程在合成工序泡沫脱酸塔内进行,可回收氯化氢;并且利用盐酸脱析装置将回收的氯化氢再返回氯化氢总管循环利用,脱析后的稀酸返回泡沫塔做吸收液,形成闭路循环,有效解决了交通不便废酸不好外卖的问题,也降低了氯化氢单耗;碱洗是中和泡沫吸收后残留的少量氯化氢,以及粗氯乙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杂质;碱洗吸收的原理:HCL+NaOH=Nacl+H2OCO2+2NaOH=Na2CO3+H2O2CO2+NaOH=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15、影响泡沫塔的吸收效果的因素有那些①零号样HCL含量:粗氯乙烯中含的HCL的多少;②进入泡沫塔气相的温度③吸收剂稀酸的浓度、温度、流量④空间流速⑤泡沫塔内部状况;16、转化部分正常操作工艺控制要点:①乙炔流量;②分子比;③混合器温度④混合气水分混合脱水的温度⑤转化器的温度和转化率⑥中和塔碱洗塔碱样;⑦泡沫塔吸收情况的观测和调节;⑧各储罐池槽的液位情况;⑨检查各部位的密封情况;17、转化部分工艺管线材质要求第二节课件:1、盐酸脱析的工作原理:利用“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的”原理,故给盐酸加热溶解在水中的HCL便会挥发出来.HCL和H2O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形成共沸混合物,也叫恒沸混合物;同一溶液的组成随压强而变.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来分离恒沸物.故在一定压力下HCL和H2O形成共沸混合物时的HCL浓度为脱析操作的极限平衡操作.实际操作中塔底连续排出稍高于恒沸物浓度的盐酸溶液;恒沸物的浓度取决于恒沸物上方的压力大小,压力越大,恒沸物的浓度越高;用蒸汽加热再沸器中的盐酸,产生的高温汽液混合物由脱吸塔下部进入脱吸塔内,开始上升,与塔顶喷淋而下的28-32%的盐酸充分接触,并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浓盐酸中的HCL气体被脱析出来,经冷却后,得到高纯度的HCL气体体积分数为99%以上;2、影响盐酸脱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①浓酸浓度②塔出口压力③浓酸流量④蒸汽压力⑤塔顶温度⑥解析塔内部填料情况;3、盐酸脱析开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简要介绍升温过程要缓慢,前期要对设备及管道用少量蒸汽暖管4、盐酸脱析设备材质的特殊性:简要介绍,石墨管和钢衬PTFE压缩岗位工艺流程简介1、压缩的目的:压缩的目的:在转化后对合成气进行加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氯乙烯的沸点,能够使精馏操作在常温下进行.如果在常压下进行精馏,必须将氯乙烯冷却至-13.9摄氏度以下,这样将会消耗较大冷量.2、压缩机的型号和能力1压缩机LG--148/6.5每小时8000NM3上海压缩机厂生产2压缩机LU400-7T每小时3000NM3柳州富达压缩机厂生产3压缩机LU450-7T每小时3300NM3柳州富达压缩机厂生产3、螺杆压缩机工作原理:1、吸气过程:伴随着转子的旋转,齿的一端逐渐脱离啮合形成齿间容积,且齿间容积随时间不断扩大,在其内部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此时该齿间的容积又仅与吸气口连通,因此空气便在压差作用下流入其中,在该齿间容积既将与吸气口断开时,容积达到最大,吸气过程结束,压缩过程既开始;进气过程2、封闭及输送过程:主副两转子在吸气结束时,其主副转子齿峰会与机壳闭封,此时空气在齿沟内闭封不再外流,即封闭过程;两转子继续转动,其齿峰与齿沟在吸气端吻合,吻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此即输送过程;3、压缩及喷油过程:在输送过程中,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亦即啮合面与排气口间的齿沟间渐渐减小,齿沟内之气体逐渐被压缩,压力提高,此即压缩过程;而压缩同时润滑油亦因压力差的作用而喷入压缩室内与室气混合;4、排气过程:当转子的啮合端面转到与机壳排气相通时,此时压缩气体之压力最高被压缩之气体开始排出,直至齿峰与齿沟的啮合面移至排气端面,此时两转子啮合面与机壳排气口这齿沟空间为零,即完成排气过程,在此同时转子啮合面与机壳进气口之间的齿沟长度又达到最长,其吸气过程又在进行;4、区别:①1机为干式压缩,23机为湿式压缩机;②1机为二级压缩,23机为一级压缩;5、压缩机启动必须为零负荷启动;6、气柜的作用:缓冲作用,储存气体的作用;精馏岗位工艺流程简介;1、精馏原理:3、高低塔的作用4、单体质量指标:单体纯度>99.99%乙炔<10ppm,高沸物<75ppm,H2O<250ppm,HCL<100ppm;5、惰性气体对精馏的影响:由于合成反应的原料气氯化氢气体由氢气和氯气合成制得,纯度一般只有90-96%,余下组分为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这些不凝性气体含量虽低,却能在精馏系统的冷凝设备产生不良后果;惰性气体会在冷凝壁面上形成一层气膜,导致给热系数显着下降;含氧过高将会威胁安全生产,特别是转化率较差时,造成尾气放空中乙炔含量较高时,氧气在放空气相中被浓缩,危险会更大;另氧在精馏系统中能与氯乙烯单体反应生成氯乙烯过氧化物:尾气回收的任务:吸收一次尾排的VC,回收吸附使二次尾排含VCM达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老标准65ppm新标准30ppm1、吸附原理: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和物理吸附;VPTSA 从氯乙烯尾气提浓氯乙烯装置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2、吸附过程吸附塔的工作过程依次如下:1)吸附过程来至界外的原料气通过压力调节阀PV-101和预热器E101,再经程控阀XV101A~C,自塔底进入吸附塔T101A~C中正处于吸附状态的某一台吸附塔,吸附剂将其中的氯乙烯和乙炔组份吸附,符合排放标准的尾气经程控阀XV102A~C,再依次通过尾气缓冲罐V102和调节阀PV-102送出界外直接排空;2)逆放过程这是在吸附过程完成后,吸附塔内的压力大约为0.2MPaG,逆着吸附方向将塔内较高压力气体通过程控阀门XV104A~C和逆放器缓冲罐经调节阀PV104后,再经增压鼓风机送去一段转化,从而将吸附塔内的压力降到0.02MPaG左右;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被吸附的杂质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3真空解吸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逆着吸附方向用真空泵对吸附塔进行抽真空,将吸附塔内的压力由0.02MPa.G 降低到-0.09MpaG,使吸附剂中的氯乙烯和乙炔得以完全解吸;抽真空是通过程控阀XV105A~C进行;抽真空的解吸气经冷却塔、过滤器、真空泵与前面逆放解吸气一起送去一段转化;4尾气最终升压过程在真空解吸过程完成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的过程中不发生压力波动,需要用其他吸附塔的排空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大约为0.2MpaG;该过程不仅使吸附塔升压,为下次吸附作准备,同时也使吸附剂内微量氯乙烯和乙炔向吸附塔入口端移动,保证下一次吸附分离时尾气中氯乙烯和乙炔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3、影响吸附的因素有哪些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吸附时间原料气VC浓,组成。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生产准备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生产准备

3.1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方法的选择及工艺流程简介
乙烯氧氯化反应: CH2=CH2+HCL+(1/2)O2→CLCH2CH2CL+H2O • 使HCl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
乙烯平衡氧氯化的总反应式: 2CH2=CH2+CL2+(1/2)O2→2CH2=CHCL+H2O
3.1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方氯化法生产氯乙烯
3.1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方法的选择及工艺流程简介
氯乙烯单体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决定着 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生产成本以及市 场竞争力。
乙烯平衡氧氯化 法
> 电石乙炔法
3.1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方法的选择及工艺流程简介
• 直接氯化法反应原理:
乙烯直接氯化:CH2=CH2+CL2→CLCH2CH2CL 二氯乙烷裂解:CLCH2CH2CL →CH2=CHCL+HCL
• (动画1: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 的工艺流程框图3-1,解说词动画自动播 放)
• (动画2:工艺流程框图:3-2,解说词动画 自动播放)
3.1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方法的选择及工艺流程简介
知识结构分为六个单元: 乙烯直接氯化单元 乙烯氧氯化单元 二氯乙烷精馏单元 二氯乙烷裂解单元 氯乙烯精制单元 废水、废气处理和残液焚烧单元

PVC生产工艺简介

PVC生产工艺简介

PVC生产工艺简介概述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塑料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在建筑、汽车、电器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PVC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造粒和成型等环节。

原料准备PVC的主要原料是氯乙烯(C2H3Cl)。

在生产之前,首先需要对氯乙烯进行净化和稳定处理。

一般来说,氯乙烯中含有一定的杂质,例如水分、氯化氢、氯乙烯丙烯酸等。

因此,需要将这些杂质去除,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纯度和品质。

原料准备还包括对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和配比,例如增塑剂、稳定剂、助剂等。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PVC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氯乙烯分子会经过化学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结构。

一般来说,聚合反应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乳液聚合法和塑料化聚合法。

乳液聚合法在乳液聚合法中,氯乙烯和水以及乳化剂被混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

乳液聚合法相对较为简单且操作方便,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塑料化聚合法塑料化聚合法主要用于大规模PVC生产。

在塑料化聚合法中,氯乙烯经过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与聚合引发剂反应,形成PVC聚合物。

塑料化聚合法具有高效率和较低的能耗,并且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产量。

造粒在聚合反应完成后,PVC聚合物需要经过造粒处理。

造粒是将连续的聚合物流通过切割装置,将其切成小颗粒的过程。

造粒主要有两种方法:热切割造粒和冷切割造粒。

热切割造粒热切割造粒是将聚合物流通过加热刀片进行切割。

由于切割过程中存在高温,因此需要对切割设备进行冷却,以防止聚合物粘合在一起。

冷切割造粒冷切割造粒是将聚合物流通过冷冻装置进行切割。

冷切割造粒相对于热切割造粒来说更为复杂,但可以得到更均匀的颗粒。

成型成型是PVC生产的最后一步,通过加热和加压将PVC颗粒制成所需的产品。

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成型可以分为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和吹塑成型等。

通过成型,PVC颗粒被赋予了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结论PVC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造粒和成型等环节。

氯乙烯的生产

氯乙烯的生产

氯乙烯的生产摘要聚氯乙烯(简称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世界产量和消费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位居世界第三位。

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其市场需求量很大。

本文探讨了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介绍了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原理及对原料气的要求,着重探讨了其合成工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介绍了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关键字氯乙烯单体生产工艺合成工序乙炔法目录摘要 (I)正文 (1)一前言 (1)二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1)2.1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 (1)2.2 氯乙烯生产合成工序中的原理 (2)2.2.1 酸雾过滤器的除雾原理 (2)2.2.2 合成工序水洗塔的净化原理 (2)2.2.3 合成工序碱洗塔的净化原理 (2)2.2.4 压缩工序 (2)2.2.5 精馏工序 (2)2.3 氯乙烯生产流程 (3)三生产氯乙烯对原料气的要求 (3)3.1 对乙炔气的要求 (3)3.1.1 纯度 (3)3.1.2 硫磷含量 (3)3.1.3水分 (4)3.2 对氯化氢气的要求 (4)3.2.1 纯度 (4)3.2.2 游离氯 (4)3.2.3 含氧 (5)四氯乙烯生产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 (5)4.1 混合脱水对温度控制的要求 (5)4.2 氯乙烯生产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5)五氯乙烯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6)5.1废气处理 (6)5.2废水处理 (6)5.3噪声处理 (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6)正文一前言氯乙烯(CH2=CHCl)无色气体,易液化。

沸点-13.4℃。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有毒性,长期吸入或接触可致肝癌。

燃烧时火焰边缘微绿。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氯⼄烯的⽣产⼯艺⽬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 (1)1 PVC的性质 (1)1.1 PVC的化学及物理特性 (1)1.2 PVC性能 (2)1.3 PVC主要⽤途 (4)2电⽯⼄炔法制氯⼄烯单体 (5)2.1电⽯⼄炔法制氯⼄烯的基本原理 (5)2.2⼄炔加氯化氢反应⼯艺条件 (7)2.3制氯⼄烯的⼯艺流程 (8)2.4物料衡算 (9)2.5热量衡算 (12)2.6主要设备尺⼨的计算 (15)⼩结 (22)参考⽂献 (23)致谢 (24)摘要:该设计内容是⼄炔电⽯法⽣产PVC,PVC的制备主要通过⼄炔⼯段,氯⼄烯⼯段。

⼄炔⼯段利⽤外购的电⽯和⽔在⼄炔发⽣器中发⽣反应⽣成⼄炔⽓体,⼄炔⽓体经过压缩、清静、⼲燥后得到纯净的⼄炔⽓体。

合成⼯段利⽤电解分⼚⽣产的副产品氯⽓和氢⽓反应合成HCL,或者是由废盐酸和蒸汽通过脱析、脱⽔⼯序⽣成⼲燥HCL,进⼀步净化后供给VCM转化,部分HCL由氯⼄烯分⼚提供。

纯净的⼄炔⽓体和HCL经过混合预热后发⽣反应转化为VCM单体,VCM再经过⽔洗碱洗、压缩、精馏后就送进VCM储罐等待参加聚合反应。

关键词: 氯⼄烯聚氯⼄烯前⾔⽬前PVC产业在全世界发展迅速,前景⼴阔,各国都看好PVC的潜⼒以及其对⽣态环境的好处,PVC正以其优越、独特的性能向世⼈证明其作⽤和地位是⽬前任何其它产品都⽆法取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它,环境保护需要它,它是我们⼈类社会⽂明进步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内市场PVC 产品需求,尤其是建筑使⽤PVC管材、农业灌溉管、农⽤膜等的需求量将⼤增。

同时,PVC深加⼯技术在快速发展,特种PVC、糊树脂等新产品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临界点,总之,未来国内PVC市场潜⼒⽆限。

1 PVC的性质1.1 PVC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PVC是使⽤最⼴泛的塑料材料之⼀。

PVC材料是⼀种⾮结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中经常加⼊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剂、⾊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pvc粉生产工艺

pvc粉生产工艺

pvc粉生产工艺
PVC粉是由聚氯乙烯(PVC)树脂制成的细粉末,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

下面是PVC粉的生产工艺介绍。

PVC粉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聚合、烘干、粉碎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准备。

生产PVC粉的主要原料是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还包括稳定剂、助剂和填充剂等。

在原料准备环节,需要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使其充分均匀混合。

接下来是聚合。

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聚合釜中,加入引发剂和温度控制剂等,进行高温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使得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分子链之间发生重排和交联,形成PVC树脂。

聚合反应完成后,得到的是液态的PVC树脂。

然后进行烘干。

将液态的PVC树脂放入烘干机中,通过加热和通风,将其烘干,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挥发物。

烘干的目的是使PVC树脂变成稳定的固态。

接着是粉碎。

将烘干后的PVC树脂进行粉碎,可以使用切割机、研磨机等设备,将固态的PVC树脂研磨成细小的粉末。

粉碎的目的是增加PVC粉的表面积,便于后续的制品加工。

最后是包装。

将粉碎好的PVC粉进行包装,一般使用塑料袋或纸箱进行包装,以防止水分和灰尘的污染。

包装的PVC粉
可以作为中间原料进一步加工,也可以作为成品销售。

以上就是PVC粉的生产工艺简介。

PVC粉作为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材、管道、电缆、塑料制品等领域。

通过良好的生产工艺控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PVC粉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