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评论写作的几点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评论写作的几点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评论写作的几点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评论写作的几点经验分享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现在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考试中,写作基本是必考的题目,主要的类型有限制新闻体裁的写作,例如让你把一则材料改写成消息等;另外的就是让你就某一事件写新闻评论。这里将新闻评论的写作作为重点说的对象,一是因为这题占据的分数比较大,二是因为另外的体裁的写作比较好把握吧,形式比较死。

还是强调一点,这里只是分享自己个人的经验,主要是自己考上海交大新闻传播学新闻评论写作的经验,仅供参考!

我觉得新闻评论的写作其实差不多就是中考、高考中的作文题,只不过评论是针对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件,让你来发表评论,有自己一定的形式。

第一点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把新闻评论当做一个十分神奇的东西。

很多同学一想到它是一种新闻体裁就感觉好像很高端、很神秘似的。其实不然,类似《南方周末》上的评论很多都是一些自由职业者撰写,所以首先自己思想上不要被吓到,就当做写作文。

第二点,要注意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基本的特点。

新闻评论是比较自由的,就是针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一般新闻评论在形式上不会又很长的段落,往往是分成较多的短小的段落,语言比较精炼,但是比较通俗易懂。

第三点,基本的分析思路。

大家拿到一个新闻事件,想到发表评论,一般在考试中是要求1500到2000字,很多同学会担心写不出来。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比较稳的方式来分析这样一个事件。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分析的角度最常见的则是道德、法律。当然我说的这样分析是针对社会事件,一般学校考的较多的也是社会事件,很少让你就政治事件发表评论。例如上海交大的几年评论写作的事件,金华彭宇案、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等,都是最热门的社会事件,所以让你写不出东西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第四点,评论写作的基本安排。

这里说的基本安排是我自己在写评论的时候比较常用的一个思维模式,跟大家分享下。首先做的是对新闻事件的简述,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当然最开头可以用比较经典的话语作引子,引出新闻事件;然后发表简单的看法,作简单的意见陈述;再做适当的联想,联系历史、国内、国外等,做相关的联想;然后做自己的具体的分析,在分析之前就想好从哪几个方面,道德、法律、教育、等等,这要看你拿到什么事件,从什么方面比较好分析;再就是说具体的解决这些问题

的方法;最后用比较漂亮的几句话做结尾。中间会在自己的论述后安排小的段落做相关的评论。这样安排文章的段落就比较丰富,层次也还清晰,你也不会感觉写不出东西。

第五点,建议大家写作之前列出提纲,比如你的大致的行文安排、突出的观点等等。写的时候也不会太乱,个人觉得这个还是十分有用的。

第六点,积累好的词句、观点。

上述所说的第三点的行文安排中想做到那样几点都是需要积累的,你的文章开头需要好的句子、好的典故等等都需要积累。例如《南方周末》在评论去年毕节5小孩死于垃圾桶的事件时就联想了美国的小孩保护法律、政策、南宋理宗设置“慈幼局”,理综其志向为街边没有因饥饿而哭啼的孩童等等,这些都是知识的积累,如果你可以在你的评论中做相关的运用,绝对是加分的项目。那么如何积累,很简单,报纸跟杂志,特别是其中的评论版本,看到好的句子观点就记载自己的笔记本上,考试前段时间可以拿出来翻翻,一定会有一些观点给你比较深的映像,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尽力把它联系到你的文章之中,当然不要牵强附会。

评论的好坏主要还是在于你的观点、立意的高低,在文采上我想大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老师也不太会因为文采的差异给出太大的分数的差异,个人认为。所以现在你要做的是积累你的观点、句子,能

拿出比较亮的观点才比较实际,现在想去提高文采我觉得不是特别合适,方向上不太对。

第七点,关于跨考。

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是三跨、理科生什么的,然后很担心写不好自己的评论,但是我觉得评论的写作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难的,不用担心你自己一直以来作文水平十分一般,现在开始积累,你绝对可以的。我十分反对、最最反对的就是只抱怨却自身不做任何改变的人,那样你不用考研的,真的。在最开始担心自己看专业课书看不进去,后来担心各种题型自己怎么不擅长,你该做的是想想你自己能做什么,能怎样提高自己的分数!所以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我个人觉得三跨考生对于传播学的考研来说真的没有质的差别,最起码我在今年交大的复试中就只有我一个人士本专业的,其他都是跨地区、跨专业,所以担心什么呢?

加油做事情吧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章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二新闻评论新闻性的内涵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三者的统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的实质,体现新闻评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为当前实际服务的方向;它们虽然各有侧重,却都是新闻性不可或缺的内涵。 三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时效性这一原则? 时效性有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侧面:一为时间,讲究尽可能缩短新闻作品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一为时机,即强调因时应势,增强对宏观实际的影响,而不单纯争一时之快慢。时效性的这两个侧面,一则注重绝对时间,一则讲究相对时间,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新闻评论特别是那些因特定新闻事件而发的评论,赢得时间往往意味着赢得主动权。忽视时间这一因素,则可能是评论成为“马后炮“,削弱以至于完全丧失存在的价值。 四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与一般论说文、政论文有什么不同? 1、它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以随时分析社会普遍关注的事物、提供切合实际的见解为己任。 2、它的注意重点总是集中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些关系全局、亟待解决或急需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上。 3、它无论采取哪种论述方式,都以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促进事物向预期的目标转化或发展为目的,力求收到“举一反三”的社会效果。 所以,作为新闻评论新闻性内涵之一的直接针对性,主要强调的是“直接”,直接针对宏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而不像一般论说文、政论文的针对性那么宽泛。 五新闻评论政论性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起作用在于: 首先,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选择、处理内容的主要依据,那么,政论性则影响甚至决定着它的内容表达,包括一篇评论的整体布局以至于表达方式和方法。 其次,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政论文的分水岭,那么,政论性就是它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基本界限了。 六新闻评论政论性的特点? (一)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 (二)以说理为主要手段 (三)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政论性的核心) 七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评论:⑴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本质上属于主观认识 ⑵主要诉诸说理,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⑶强调说服力,要求正确、中肯地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 ⑷注重通过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分析,引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启发 人们作“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联想。 新闻报道:⑴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本质上属于客观的反映 ⑵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手段,要求诸“要素”完备、明白、确切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整理

新闻评论教程 第一章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意义 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前者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后者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特点 1.强烈的新闻性 2.鲜明的政治性 3.广泛的群众性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 1.引导 2.解惑 3.表态 4.深化 第四节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2.学识渊博,精通业务 3.培养朴实深入的作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1.由大型向大小型结合,逐步转向小型化反向发展的趋势 2.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结合 3.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方向转型 4.在说理论述上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向互相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5.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们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相 互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 第一节选题立论的根据 1.根据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 工作部署和最新政策精神。 2.根据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件、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来自群众和基层的呼声 和要求。 3.根据重要的新闻事件、新闻典型。 第二节立论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 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 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2.新颖性 论题新颖,具有独到见解 与错谬或者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有新的由头或论据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 从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 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 3.前瞻性 4.准确性 第三节调查研究选题立论的前提 调查研究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到实事求是的结论。 .可以提高评论的质量。 调查研究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敢于正视矛盾,倾听不同意见. .务求收集材料和分析研究相结合.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的区别: 1.任务:前者标明论题范围,表达作者态度,后者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重视的部分. 2.写作要求:前者抽象,后者具体 3.结构: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4.拟题手法:前者多用修辞,带有感情色彩,后者客观叙述. 功能.提示论题 .体现论点 .表明态度 .引发兴趣 基本要求.贴切 .具体 .鲜明 .精炼 .生动 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使用的传播符号不同 .所起的作用不同 .写作的要求不同

00658新闻评论写作2014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第三代电视评论以述评为主要形式,在遵循新闻评论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用有声的画面语言来论证。这种模式的形成大约在 A.1970年前后 B.1980年前后 C.1990年前后 D.2000年前后 2.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独特形式,口头评论的播讲者专指 A.评论撰稿人 B.电台播音员 C.现场嘉宾 D.电台主播 3.文前按语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 A.不署名,可拟制标题 B.署名,不拟制标题 C.署名,拟制标题 D.不署名,不拟制标题 4.使编者按语这一体裁成为编者常用的评论文体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退迩贯珍》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D.《申报》 5.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的评论员文章是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观察家评论 C.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D.新闻述评 6.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浅谈我的新闻评论观 新闻评论是所有新闻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环,不似通讯、消息等新闻文体要求高度客观,新闻评论只要是立足于事实,其所言不受诸多限制,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寻章摘句,亦可以高瞻远瞩,只要文责自负便可。 新闻评论形式自由,从长短来讲,可以寥寥几百字,就事论事、点到即止,这类评论的特点是一针见血、以语言和观点取胜。评论也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以小见大、分析鞭辟入里,这类评论则以缜密的思辨和旁征博引取胜。而无论哪一种评论都离不开深厚的学识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以及良知的坚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评论更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高屋建瓴的气魄和能力。离开这些,新闻评论就不免隔靴搔痒、言穷气短,令读者观后或不以为意或一笑置之,起不到引起思考和讨论的作用。从这点来讲,虽然评论较一般新闻自由性强,但写好评论绝非易事。从事实到观点的选择、提炼和表达都蕴含着深刻的学问。一般来讲,要有重要的事实,新颖的观点,以及成熟的表达。 事实是一篇评论的由头,事实的发生是客观的,不需要有人为的提炼和修饰。评论者只需做出选择即可。评论选择的事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记者报道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的事实,也就是平时所说“热点”和“焦点”;另一种是并未得到公众的注意还未形成舆论的事实,可以看做“冷点”,通过有力的评论让这些事实

18 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无论哪一种事实,都是与人民生活和福祉息息相关的。“激 浊”一文关注的便是 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的小悦悦事 件,一个倒在车轮下的两岁女童经历了肇事者的逃逸和 个路人的漠然,最终被一个拾荒者救起,却仍然没有能够生 还。这一事件之所以造成了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正因为我 们处于一个社会变革、信仰流失、价值观重塑、人心浮躁和 焦虑的时代。小悦悦事件的震撼让很多人暂停了忙碌求生的 脚步,回视灵魂深处的一抹阴暗和深藏的人性光明。这是事 实的力量,这样的事实让拿笔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和 写作。 新颖独特的角度、深刻有力的观点无疑是一篇评论的核 心。没有好的观点也就无所谓表达。观点的选择要建立在公 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之上。我坚定认为只有“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评论,玩世不 恭的调侃读起来有趣却容易流于肤浅,当然我指的不是表面 上的玩世不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名人包括司马 迁都是在痛苦中“有所郁结”,从而“发愤”著书,为世人 留下宝贵遗产。同时,严肃而庄重的态度会感染读者,让读 者感同身受。 一个新闻事件,头绪万千,有的人会觉得事实就摆在那 里找不到什么观点,有的人会觉得思路太多不知选择什么角 度。此时观点的提炼便是要在芜杂的事物中找到观点的突破 口。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将这四句话赠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江泽民 B.朱镕基 C.李鹏 D.李瑞环 2.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 ) A.经验性材料 B.理论性材料 C.典型性材料 D.事实性材料 3.一种标题的特征是结构简单,醒目,文字明显,让受众一目了然,这种标题是( ) A.主题 B.辅题 C.单一式标题 D.复合式标题

4.将一种事物的量用另外一种事物的量来表示,这是算帐说理中的( ) A.统计算账法 B.推演算账法 C.折合算账法 D.对比法 5.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和目的,这是评论的开头形式中的( ) A.摆出结论 B.提出问题 C.亮出靶子 D.交待意图 6.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 ( ) A.保持纯粹客观 B.以情动人 C.坚持“零度风格” D.不带感情 7.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除了受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还要受到( ) A.法律的约束 B.人情的约束 C.西方新闻观的约束 D.广告商的约束

8.被人们称为“超重型评论员文章”的是( )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社论 9.在短评写作中,对全文的长短优劣有明显制约作用和标示作用的是( ) A.短评的开头 B.短评的结构 C.短评的结尾 D.短评的篇幅 10.篇幅短小、对新闻报道和文稿依附性最强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是( ) A.社论 B.按语 C.短评 D.述评 11.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视角务求宽些、深些和( ) A.多些 B.快些 C.远些 D.新些

【2019新闻时事评论10篇】2015年新闻时事评论的写法

【2019新闻时事评论10篇】2015年新闻时事评论的写法 【--其他祝福语】 时事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体裁。 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1、展开话题:说说你对这件事的观点。 2、分析这件事对社会、对人们、对自然等的影响。

3、提出建议或希望。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解说型评论性质功用分类,有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时事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需要文明回答的主要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或网络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

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评论写得更好。

(全新整理)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 A.广播B.报刊 C.电视D.电影 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程序是() A.论述和说理B.选题和立论 C.说理和总结D.论证和结尾 3.比起新闻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 A.结构简单、内容抽象B.结构复杂、内容具体 C.结构复杂、内容抽象D.结构简单、内容具体 4.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述过程的结合B.论述过程和结论的结合 C.论点和论证过程的结合D.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5.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6.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该主张是下列哪个人提出的()A.毛泽东B.邹韬奋 C.李大钊D.林放 7.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 A.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B.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放在首位 C.受众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D.市场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 8.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1

9.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 A.报纸上最为常见B.期刊上最为常见 C.广播上最为常见D.电视上最为常见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大体类似()A.短评B.专栏评论 C.编者按语D.述评 11.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 A.社论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D.专栏评论 12.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调查研究B.占有材料 C.理论研究D.掌握政策 13.评论的“点睛之笔”往往放在() A.开头部分B.中间部分 C.结尾部分D.标题之中 14.调查研究应该() A.带着观点找例子B.带着问题调查 C.带着结论找问题D.带着框框找材料 15.短评写作应该() 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B.完全超脱新闻报道 C.一事多议D.一事一议 16.按形式品种来分,《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专栏评论类型中的() A.专栏小言论B.论坛评论 C.个人专栏D.集体专栏 17.一般而言,述评的作者大多数是() A.编辑B.记者 C.政府官员D.专家 18.杂文和一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 A.逻辑性较强B.内容驳杂 C.直抒己见D.形象性较强 2

00658新闻评论写作2016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 A.记叙文B.说明文C.议论文 D. 杂文 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位革命前辈是 A.陈云 B. 彭真 C. 邓小平D.叶剑英 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 A.选题B.选材 C. 立论D.驳论 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体现在 A.昭示中心论点B.显示客观立场 C. 表明作者态度D.概括论题范围5.《手机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 A.比拟B.双关 C. 借代D.比喻 6.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积累丰富的知识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7.旨在体现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 A. 观察家评论 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本报评论员文章D.新闻述评 8.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 A.阐述型B.启迪型C评价型D.论辩型 9.专栏小言论是所有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 A.300字左右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D.1000字左右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广播电视评论

广播电视评论的定义:广播电视媒体就新闻事件或者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观点性广播电视文体 播电视评论:两种理解 1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特点、优劣或者对于广播电视本身功能角色价值的评论语言、评论意见和评论文章(关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论——媒介批评) 2由广播电视媒体制作和发布的、存在于广播电视平台之上的,以提供意见、分析、讨论为主要内容的评论类节目 (使用广播电视节目来进行评论——评论类节目) 广播电视评论学的研究对象 1.本体论:广播电视评论的定义、特点、地位、作用等。 2.创作主体论:评论主体是谁?个人还是团体?真实的还是抽象的? 3.对象论:哪些领域适用于广播电视评论 4.创作论:选题、立意、结构、论证、语言 5.文体论:哪几种主要存在形态 6.媒体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报刊评论、网络评论的异同 6.接受主体与传播环境论:受众心理、社会思潮与舆情、媒介环境变化 7.历史论:广播电视评论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历史演变轨迹。 广播评论主体地位的确立 早期对于报刊评论的依附关系 80年代的独立与成熟 今日特征:直播式热线评论占主流 广播电视评论的定位和任务 寻找合适的生存空间 寻找合适的心理占位 寻找合适的内容成分 寻找合适的外在形象 寻找合适的资源和优势 广播电视评论的特征 1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结合 2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的结合 3一般性评论与深入解读相结合 4广播电视自身特点的渗透和落实 广电评论的第一要义:平等交流 1.平等:没有训斥,也没有献媚;不拿腔拿调,也不卑躬屈膝 2.平静:犀利的洞察力、流畅的节奏、稳定的情绪控制 3.平视:尊重观众,也尊重你的受访对象、记录对象甚至是揭露和批评对象 4.平实:感情真实、内容厚实、细节详实、手法朴实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2.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它不是通常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13.算账说理: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14.折合算账:所谓折合算账,就是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15.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16.论辩交锋法: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17.虚实结合:即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讲,虚实结合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18.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一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学: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是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3录音通讯:对最突出,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报道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广播形式,由记者叙述,人物谈话或对话,现场音响剪辑组合而成。包括录音人物通讯,录音事件通讯,录音工作通讯,录音概貌通讯。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5纪录片: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6广播电视报纸的优势? 广播:首先,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其次,多语种广播,针对性强。第三,成本低。第四,接收方便。 电视: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报纸:1、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2、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3、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4、文字表现力强。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5、便于保存和查找。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6、传播费用较低。 7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的发明,电子媒介的产生,计算机的发明。 8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9新闻双重价值律的标准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双重价值的判断 11新闻宣传价值的几点要素 第一新闻报道与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前提)第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构思,要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人民利益负责是一致的,需要有长远观念与全局观念。(过程)第三新闻报道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提倡还是反对,都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效果)第四宣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与绝对化,防止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的侵蚀(方式)第五注意保密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那三个?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二真实性原则。三思想性原则。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直接,费用低,文化程度要求)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线性,与报纸网络相比)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全方位信息——主信息之外的现场音响,画面)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和亲身介入——人际交流的画面)

新闻评论写作

高校校报版面设计“美”的探析 于孟晨,汪湘 (西安邮电学院报刊编辑部,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版面设计是报纸整体的结构骨架,美化版面是组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美的版面,使读者赏心悦目,从而吸引读者去阅读内容,并且更好地接受内容。反之,会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就产生不愉快甚至厌恶的情绪,从而不愿去读它,即使勉强去读,效果也大为减弱。因此,美并不是版面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构成一个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版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校报;版面设计;版面美化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是报纸整体的结构骨架,版面的精美是报纸办“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张报纸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文字和图片的精彩、优美高雅的版面设计可使报纸的视觉形象充满魅力。尤其高校校报版面小,读者对版面哪一部分都不会忽略,一条条装饰纹线,一幅幅图片和插图,一行行不同内容的文字,以无言的形式美,传达出一种精神和情感,达到愉悦读者心灵和美化版面的效果。版面设计在形式美上还具有供读者欣赏的功能,通过围、隔、空、叠等关系互相穿插,构出一个个可供欣赏的空间,编辑的风格也通过版面设计直接传递给读者。所以,很有必要对校报版面设计作一探讨。 1版面设计既要内容美,也要形式美 内容美是报纸版式设计的灵魂,是编辑理论水准、政策水平的反映。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机关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党政的总体工作目标和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作为校报编辑要以校报的总任务和特定任务为依据,凡是与当前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相联,师生员工普遍关心,具有指导意义的稿件都是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安排时应放在重要位臵。因此,编辑稿件时应精确及时、主次分明地选取见报稿件。与此同时,编辑人员还需反复琢磨,如一个结构巧妙的标题,一句意味深长的妙语,一段隽永的文字,一张好的图片,这些都能使读者击节称赏,玩味良久。再比如,花絮新闻常常撷取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细节,是满足读者多方面信息需要、丰富版面、增强可读性的好形式,以此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稿,编辑根据稿件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正确恰当地安排它们在版面上的位臵,按稿件的新闻和宣传价值区分主次,排出先后顺序,使稿件在版面上的位臵“各得其所”,彼此又相互照应,互为补充,浑然一体。 所谓形式美,就版面设计的形式而言,是编辑遵循编辑学的一些基础理论,运用一定的编排技巧和手段进行的使版面以美制胜的创造性劳动。即版面要美,在端庄大方、多彩多姿中体现出清新、活泼、大方、气派的视觉效果。只有版面设计美,才能唤起读者阅读欲望,抒发读者美感情绪。要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1和谐 报纸同一版面、对开版面,线条与线条、字号与字体的和谐,文章篇幅大小的和谐,色彩对比度的和谐。报纸多为黑白板,应注意黑白密度对比和谐,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和谐。 1.2标题醒目 标题在编辑刻意制作后,不同的版面要选择不同的字型和字号的字。只有标题醒目才能吸引人,要闻版要庄重醒目,综合新闻版要明快、清新,理论版要气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 A.政治性B.理论性 C.针对性D.时效性 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 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 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 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 A.对比法B.比喻法 C.例证法D.类比法 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 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 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 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 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 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1

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 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 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 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这段论述出自( ) A.约斯特《新闻学原理》B.马克思《六月革命》 C.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D.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 11.以下关于短评“短小精悍”的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篇幅短小,结构简约B.主题重大,立论新颖 C.内容具体,文字精练D.行文精粹,不枝不蔓 12.对报道依附性最强的评论体裁是( ) A.专栏小言论B.短评 C.编者按语D.评论员文章 13.以下关于编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设置标题,也不能署名 B.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C.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D.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 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 ) A.鼓动性B.形象性 C.理论性D.目的性 15.以下新闻评论专栏中属于群言型专栏的是( ) A.生活周刊《小言论》B.人民日报《今日谈》 C.新闻周刊《今日与明日》D.新民晚报《未晚谈》 16.述评《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拜金主义要不得》、《警方应当如实立案》分别属于( ) A.工作述评、思想述评、事件述评B.工作述评、事件述评、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形势述评、工作述评D.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 17.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 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 2

关于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

关于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 闽侯四中何侃 说明:新闻评论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社会,了解民生,能对所发生之事亮明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并以犀利深刻的语言纵横捭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达到鞭挞时弊,弘扬正气的社会效应。 新闻材料, 深圳住人集装箱很“温馨” 广州日报讯:2010年3月,面对深圳楼市每平方米接近2万元的均价,集装箱住宅这种超低租金的“住房”吸引了农民工、底层市民,甚至穷困大学生的视线。17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住人集装箱生意红火

住人集装箱是活动板房的一种。陈经理是一家住人集装箱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种住人集装箱以工地租用给工人居住为主,也有一些私人购买和租用的情况。另一家同类企业的张经理则告诉记者:“我们收到的订单已经积压40多个了,忙不过来。”住人集装箱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3米×6米的集装箱,出租价格是6元/天,一个月仅仅需要180元,一年也就2160元。如果要购买,每个售价1万元,还可根据买家需求订制。 谁在“蜗居”集装箱 集装箱房最大的客户是建筑工人。一个18平方米的集装箱房里,可以放5张铁架床,最多可住10人。 除居住外,集装箱房还可做办公室、会议室,甚至厨房。 在鹤州附近,记者见到一户蜗居在集装箱房里的家庭,一家3口,以收废品和打工为生。两个房间做睡房,另外还有堆放杂物的房间,厨房、厕所则是在旁边另外搭建的。据主人余阿姨介绍,他们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之前都是盖铁皮房,总被当成违建拆掉,最后他们只好和村委会签协议,租下那块地,然后花1万多元买了个集装箱改装成房子。 深圳一高速路入口旁也有一个集装箱“蜗居族”。 居住在这里的是老王一家。 老王告诉记者,集装箱是花1万元买的,地是租的。选择住集装箱,老王看中两大特点:安全、方便,而且万一哪天想换个地方做生意,随时可以搬迁。 议论文“住人集装箱”怎可能温馨 (题目用反问句式,旗帜鲜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尽在其中。) 1、引入材料:(定向裁剪,概述材料) 近日,媒体曝光了深圳的一大奇观,即“住人集装箱”。从深圳东边的盐田、布吉到西边的民治、福永,沿着公路走,一路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广告:“住人集装箱,每个每月6元”。面对深圳楼市接近2万元的均价,这种超低租金的“住房”开始慢慢进入人们视线。据了解,租住的多是工地民工、底层市民和贫困大学生。(见《海峡都市报》2010年3月19日A25版)这种住人集装箱国外早已有之,在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都可以找到。前几日 笔者看了一档电视节目,主持人沾沾自喜地介绍日本的住人集装箱,并从图片进行对比,大意为深圳的住人集装箱在大小上还强过日本,实为无房者的“温馨小屋”。 2、分析材料:(分析材料,予以批驳)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不愿意拥有这样的“全球化”眼光,很多欧美国家都有,并不等于住人集装箱就是值得提倡和追求的。住人集装箱可以变身为“温馨小屋”,只不过是贫困人群的自我安慰(直指要害),正如报道中的租住者所说:“冬天冷,夏天热,如果买得起房谁爱住在这里(反问、引用论据)?”以国情来看,深圳开始流行的住人集装箱随时都有可能被认定为违章建筑,然后城管依法拆除,居住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更何况,它还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列举住人集装箱之弊,对“温馨论”者予以批驳)。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丁刚来源:人民网人民时评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面对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用一定形式来做出理性的表达是爱国热情的具体体现。最近, 日本右翼势力再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激起了曾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 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连日来,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分子,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的作法,中国民众表达了强烈不满,展现了爱国主义热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右翼还有如此劣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原因的。它既与日本对战争缺乏深刻反思有关,也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近年来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快速发展有关,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又一直影响着日 本对待历史、对待中国的态度。这些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日本出现了 右倾化的思潮。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 义愤。但是,仅仅表达义愤是不够的。采取一些有违法制的过激行动也无助于问 题的解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表达义愤的时候,难免有一些过激的言词,但义愤的宣泄不应超越法律,非理性的无序举动不仅无助于揭露日 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反而会授人以柄,给右翼分子攻击中国、欺骗日本民众增加 口实,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朋友。 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改变这一基础,既要有义愤和激情,更需要智慧与自信,做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当年犹太人为揭露德国纳粹的罪恶,为了让世界人民认识到纳粹的危害,扎扎实 实地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揭露德国纳粹反人类罪行,通过对战犯 坚持不懈的追查,让纳粹分子在国际上成为丧家之犬。二战的反思能够渗透到德 国和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与犹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奥斯威辛”早 就超越了地名的含义,这个建有毒气室的集中营已经成为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 的象征。在历史学、哲学、神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不仅是一个学术名 词,更意味着人类对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而在战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