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名录

合集下载

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

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

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
时间: 2011年02月28日浏览次数: 116
一、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二、4种一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
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三、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
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士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四、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
川(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草)、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阿魏、连翘、羌活、石斛。

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

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

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中药材资源丰富度、历史应用情况和现代研究价值等因素,经过专家评议、公告和认定后发布的一份中药材重点品种目录。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治病原理以阴阳平衡、整体调理为核心,与西方医学的分子作用机制不同。

中药材以其天然、草本、温和、综合调理的特点,对许多慢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的发布,是为了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规范中药材市场的管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该名录涵盖了大约300多种中药材品种,包括植物、矿物和动物性中药材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药材的分类。

中药材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植物性、矿物性、动物性三大类。

植物性中药材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材料,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皮等。

常见的植物性中药材有人参、黄芪、当归、川芎、丹参等。

矿物性中药材是指由矿石、矿泉水或矿物质制成的中药材,如石膏、朱砂等。

动物性中药材是指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药用材料,包括动物的皮毛、软骨、内脏、血液等部分。

常见的动物性中药材有鹿茸、牛黄、熊胆等。

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是根据中医药法的相关规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经过严格的评估和认定程序形成的。

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中药材资源的丰富程度,即该品种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和可采集的数量;中药材的历史应用情况,即该品种在中医传统理论和疗效方面的积累和认可;中药材的现代研究价值,即该品种在药理学、化学成分、临床实验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前景。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名录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一级重点中药材、二级重点中药材和三级重点中药材。

一级重点中药材是指那些资源量丰富、历史应用广泛、现代研究价值高的中药材。

这些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和科研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品种。

一级重点中药材包括了黄芪、人参、丹参、当归等80多种。

川西北草地野生中药材植物资源名录

川西北草地野生中药材植物资源名录

2014年第5期总第216期草业与畜牧CAOYE YU XUMU川西北草地野生中药材植物资源名录汤宗孝,刘洪先(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31)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03(2014)05-0031-03DOI:10.3969/j.issn.1673-8403.2014.05.0081百合科(Liliaceae)1.1七筋菇属(Clintonia Rafin.)1.1.1七筋菇(C.udensis Trautv.et mey.)别名:搜山虎、剪刀七、竹叶七、对口剪。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西藏、贵州、云南、四川甘孜、阿坝海拔3000~3500m高寒草地。

生于高山、亚高山林下。

以根入药,有散瘀、止痛之功效。

主治:外用治跌打损伤、痨伤等症。

1.2菝葜属(Smilax L.)1.2.1西南菝葜(S.bockii Warb.)别名:菝葜、藏金刚藤。

分布于我国湖南、广西、贵州、西藏、云南、四川甘孜、阿坝、凉山海拔800~3000m丘陵山区至高原草地。

生于丘陵山坡林下、高山灌丛中。

以根状茎入药,有祛风活血、解毒等功效。

主治: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瘰伤等症。

1.2.2托柄菝葜(S.discotis Warb.)别名:土茯苓、金刚藤。

分布于我国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阿坝、凉山海拔650~2100m丘陵山区。

生于丘陵山坡阴处、林下灌丛中。

以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等功效。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血崩、血尿等症。

1.2.3粉菝葜(S.glauco-china Warb.)别名: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金刚藤头。

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安徽、江苏、贵州、四川阿坝、凉山海拔1600m以下丘陵山区。

生于丘陵山坡林下、灌丛中。

以根状茎及嗽叶入药。

主治:崩带、臁疮、血淋;外用治瘰疬、跌打损伤等症。

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

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

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全的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供相关单位、研究机构和个人参考使用。

特殊中药材是指在中医药学中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中草药材。

本文档将详细列出各个特殊中药材的名称、来源、性味、功效等信息,并提供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

二、特殊中药材品种名录⒈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来源:黄芪属植物黄芪的根。

性味:甘、微温。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

⒉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来源:何首乌属植物何首乌的根。

性味:甘、苦、温。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黑发。

⒊鹿茸(Cervus nippon)来源:鹿科动物马鹿的角。

性味:甘、咸、温。

功效:补肾阳、益精髓、强筋骨。

⒋人参(Panax ginseng)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补气、养血、生津。

⒌三七(Panax notoginseng)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性味:微苦、微寒。

功效:活血、止血、消肿。

⒍雄黄(Realgar)来源:矿物雄黄。

性味:辛辣、温。

功效:杀虫、祛风湿、解毒。

⒎蝉蜕(Cicadae Periostracum)来源:蝉目昆虫蝉的蜕皮。

性味:甘、微寒。

功效:解痉、止痛、清热。

三、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相关特殊中药材的图片和鉴定要点。

通过附件中的图片,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特殊中药材的形态特征。

鉴定要点则可以帮助读者准确判断特殊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基本法律。

⒉中草药:指用于中医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

⒊特殊中药材: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中草药材。

⒋科学研究成果:对特殊中药材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研究结果,包括药理学、化学分析、临床实验等。

⒌临床应用经验:针对特殊中药材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出的经验和效果。

动物性补肾中药材花名称名录大全

动物性补肾中药材花名称名录大全

01. 【中药名】海马haima【别名】龙落子、水马、马头鱼、龙落子鱼、鰕姑、对海马。

【药用部位】来源于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anyder、刺海马H histrix Kaup、大海马Hkuda Bleeker、三斑海马Htrim,acutatus Leach.和小海马H japonicus Kaup的全体。

【动物形态】线纹海马:体长30~33厘米。

体侧扁,腹部凸出。

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卷曲。

头冠短小,尖端有5个短小的棘,略向后弯曲,前方有板状隆起物。

吻细长管状。

眼较大,侧位而高,有明显眼棘。

口小,端位,无牙。

鳃盖突出,无放射状纹。

肛门位于躯干第11节下方。

体无鳞,为骨环所包。

无腹鳍及尾鳍。

全体淡黄白色,体侧有白色线状斑点。

其余4种与线纹海马近似。

【产地分布】5种海马均生活于近海海藻茂盛的水域中。

线纹海马、刺海马和三斑海马分布于东海及南海,大海马分布于南海,小海马在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全年可捕捉。

捕得后,将尾盘卷,晒干。

【药材性状】呈马头、蛇尾、瓦楞身。

吻长,两眼深陷,躯干七棱形,尾部四棱形而多弯曲,布满骨质环节,背面有棘突。

体轻,骨质,坚硬。

气微腥,味微咸。

线纹海马:表面黄白色,体上节纹间有许多白色短线纹。

刺海马:体背部棘刺明显;大海马体粗长,表面黑褐色。

三斑海马:体背的第1、4、7节有黑色圆点。

小海马体短小,表面黑褐色。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咸。

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壮阳、散结消肿。

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用治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

【药理研究】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可诱生及延长雌鼠和小鼠动情期,对去势小鼠可出现动情期。

此外,海马水、醇提取物还具有延缓衰老、促进免疫功能和抗血栓、抗疲劳、抗肿瘤的功效与作用。

我国允许进口的东盟国家中药材名录

我国允许进口的东盟国家中药材名录

我国允许进口的东盟国家中药材名录国家产品名称准入状态备注柬埔寨黑芝麻(芝麻)SESAMI SEMEN NIGRUM正常老挝豆蔻AMOMI FRUCTUS ROTUNDUS正常老挝黑芝麻(芝麻)SESAMI SEMEN NIGRUM正常老挝黄藤FIBRAUREAE CAULIS正常老挝姜(生姜、干姜)生姜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干姜ZINGIBERIS RHIZOMA正常老挝龙眼肉(龙眼干、桂圆)LONGAN ARILLUS正常老挝砂仁AMOMI FRUCTUS正常老挝鲜或干的大海子(胖大海)胖大海STERCULIAE LYCHNOPHORAE SEMEN正常老挝鲜或干的黄草及枫斗(石斛)石斛DENDROBII CAULIS正常老挝血竭DRACONIS SANGUIS正常马来西亚荜茇(毕拔)MENISPERMI RHIZOMA正常马来西亚槟榔ARECAE SEMEN正常马来西亚丁香CARYOPHYLLI FLOS正常马来西亚豆蔻AMOMI FRUCTUS ROTUNDUS正常马来西亚CURCUMAE RHIZOMA正常马来西亚胡椒PIPERIS FRUCTUS正常马来西亚姜(生姜、干姜)生姜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干姜ZINGIBERIS RHIZOMA正常马来西亚鲜或干的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正常马来西亚鲜或干的菊花CHRYSANTHEMI FLOS正常马来西亚鲜或干的木香AUCKLANDIAE RADIX正常缅甸八角茴香ANISI STELLATI FRUCTUS正常缅甸白扁豆(干扁豆)LABLAB SEMEN ALBUM正常缅甸槟榔ARECAE SEMEN正常缅甸补骨脂(黑谷子)PSORALEAE FRUCTUS正常缅甸草豆蔻(草寇)ALPINIAE KATSUMADAI SEMEN正常缅甸赤小豆(赤豆)VIGNAE SEMEN正常缅甸大腹皮(茯毛)ARECAE PERICARPIUM正常缅甸大蒜(蒜头)ALLII SATIVI BULBUS正常缅甸莪术CURCUMAE RHIZOMA正常缅甸SENNAE FOLIUM正常缅甸蛤蚧(干制壁虎)GECKO 允许进口,逐步完成注册登记。

中药材名录

中药材名录

《陕西省中药材标准》征求意见稿二、标准正文01光皮木瓜GuangpimuguaCHAENOMELIS SINENSIS FRUCTUS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绿黄色时采摘,纵剖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至表面灰白色后,晒干。

【性状】本品多呈瓣状或弓形条状,长5~12cm,厚2~3.5cm。

外表面红棕色,平滑不皱;剖面平坦,果肉颗粒性;种子多数,密集。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

气微清香,味酸、涩,嚼之有沙粒感。

【鉴别】(1)本品粉末黄棕色至棕红色。

石细胞极多,成群或单个散在,无色或微黄色,类圆形、长圆形、类方形或类三角形,直径22~100μm,壁厚5~27μm,层纹明显,孔沟稍粗,大多分枝,有的胞腔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

外果皮细胞多角形,胞腔内含棕色物。

导管多为网纹,直径9~27μm。

草酸钙方晶散在或包埋于薄壁细胞内的棕色物中,呈类方形、菱形或双锥形,直径4~22μm。

(2)取本品细粉3g,加三氯甲烷30ml,浸渍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三氯甲烷(3∶2)混合溶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光皮木瓜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川产道地药材是指生长在四川地区的药用植物,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这些药材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药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川产道地药材。

首先是川贝母,它是四川地区最著名的药材之一。

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川贝母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含有的川贝母皂苷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其次是川芎,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四川地区的特产之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川芎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川芎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另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乌的药材。

川乌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但其根茎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川乌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症等疾病。

川乌中含有丰富的乌洛托品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此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楝子的药材。

川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疹、痈肿等疾病。

川楝子中含有丰富的楝酮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此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黄连的药材。

川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痢疾等疾病。

川黄连中含有丰富的黄连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总之,川产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这些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川产道地药材,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中药材标准》征求意见稿二、标准正文01光皮木瓜GuangpimuguaCHAENOMELIS SINENSIS FRUCTUS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绿黄色时采摘,纵剖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至表面灰白色后,晒干。

【性状】本品多呈瓣状或弓形条状,长5~12cm,厚2~3.5cm。

外表面红棕色,平滑不皱;剖面平坦,果肉颗粒性;种子多数,密集。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

气微清香,味酸、涩,嚼之有沙粒感。

【鉴别】(1)本品粉末黄棕色至棕红色。

石细胞极多,成群或单个散在,无色或微黄色,类圆形、长圆形、类方形或类三角形,直径22~100μm,壁厚5~27μm,层纹明显,孔沟稍粗,大多分枝,有的胞腔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

外果皮细胞多角形,胞腔内含棕色物。

导管多为网纹,直径9~27μm。

草酸钙方晶散在或包埋于薄壁细胞内的棕色物中,呈类方形、菱形或双锥形,直径4~22μm。

(2)取本品细粉3g,加三氯甲烷30ml,浸渍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三氯甲烷(3∶2)混合溶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光皮木瓜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含量测定】取本品细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100ml,室温下浸泡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加水50ml,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即得。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6.404mg的枸橼酸(C6H8O7)。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O7)计,不得少于2.0%。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或蒸透后切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酸,温。

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霍乱转筋,脚气水肿。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02雄蚕蛾XiongcaneBOMBYX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的干燥成虫。

于夏季收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及时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扁椭圆形,长1.6~2.3cm,宽约0.7cm。

表面浅黄棕色至棕褐色,密被白色鳞片。

头部较小,复眼1对,突出,略呈半球形,黑色;触角1对,羽毛状,黑色,易脱落。

前胸节和中胸节吻合。

翅2对,均被有白色鳞片,易脱落;前翅位于中胸背部,呈三角形,较大;后翅位于后胸背部,较小,略呈圆形。

腹部狭窄,末端稍尖。

气腥,味微咸。

【鉴别】(1)本品粉末(石油醚脱脂)黄白色至黄棕色。

翅膜碎片多见,浅黄棕色,有凸起的翅毛残基及波浪状的纹理。

翅毛极多,淡黄棕色,略呈纺锤形,具规则的弧形纹理;翅毛中部宽12~55μm,根部直径5~8μm。

翅脉碎片多见,黄棕色,具规则的纵向纹理,纹理宽约2μm。

体表碎片多见,浅黄棕色,有凸起的刚毛残基,残基直径4~8μm。

腿部碎片可见,黄棕色,密布刚毛及刚毛残基。

刚毛线性,直径4~8μm,外壁光滑,内壁具规则的颗粒状凸起。

复眼碎片可见,浅黄棕色,具规则的六边形图案,六边形图案宽15~25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雄蚕蛾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雌蚕蛾等)不得过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A)。

水分不得过10.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5.0%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酸值不得过5.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P)。

羰基值不得过2.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P)。

过氧化值不得过0.0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P)。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mol/L醋酸钠溶液(用醋酸调节pH值至6.5)(7:93)为流动相A,以乙腈-水(4:1)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3℃。

理论板数按缬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11.0100→950→511.0~13.995→885→1213.9~14.088→8512→1514.0~29.085→6615→3429.0~30.066→034→1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缬氨酸对照品、亮氨酸对照品、异亮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分别含缬氨酸30μg、亮氨酸50μg、异亮氨酸3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石油醚(30~60℃)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药渣用石油醚(30~60℃)5ml洗涤,弃去滤液和洗涤液,药渣挥干,精密加入0.1mol/L 盐酸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mol/L盐酸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ml安瓿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150℃水解1小时,放冷,移入蒸发皿中,用10ml水分次洗涤安瓶,洗液并入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0.1mol/L异硫氰酸苯酯(PITC)乙腈溶液2.5ml,1mol/L三乙胺乙腈溶液2.5ml,摇匀,室温放置1小时后,加50%乙腈至刻度,摇匀。

取10ml,加正已烷10ml,振摇,放置10分钟,取下层溶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衍生化后的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总量不得少于1.0%。

【炮制】雄蚕蛾除去杂质及足、翅。

炒雄蚕蛾取净雄蚕蛾,照清炒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用文火炒至带火色时,取出,放凉。

【性味与归经】咸、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益肾,壮阳涩精。

用于阳痿,遗精,白浊,尿血,创伤,溃疡及烫伤。

【用法与用量】3~9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阴虚有火者忌用。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附:雌蚕蛾性状识别方法雌蚕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余同雄蚕蛾。

03陕土茯苓ShaantufµlingSMILACIS GLABRAE-CHINENSIS RHIZOMA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黑果菝葜Smilax glauco-china Warb.的干燥根茎。

秋末至次年春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结节状,有分枝,表面凹凸不平,灰褐色至深褐色。

质硬,断面浅红棕色,纤维性。

或为不规则片状。

外周表面灰褐色至深褐色,边缘不整齐,切面浅红棕色,纤维性。

质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

气微、味淡。

【鉴别】(1)本品粉末淡红棕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多角形或类方形,脐点点状、人字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14μm,直径约5μm。

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红色石细胞,类长方形,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

纤维成束或散在,直径22~67μm。

具缘纹孔导管及梯纹导管多见。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落新妇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3∶32∶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放置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重金属取总灰分项下的残渣,依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E第二法)检查,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80%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

柱温35℃。

理论板数以落新妇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落新妇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