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华珍

合集下载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开发技术能力不足:我国目前煤层气开发技术能力还很薄弱,反映在技术研究、技术改造、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多落后的情况。

2、依赖外部技术:煤层气开发技术大都是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完成,既需要涵盖
从勘探、测井评价、开发工艺、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支撑,也需要从井下油气采收、气室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性技术支持。

3、技术研发不系统: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不同问题目前也只是孤立地解决,缺
乏知识复合、思维集成、技术优化、系统机制化等,而且作为一种复杂的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煤层气开发技术和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研发结构也没有细致的系统研究过程。

二、对策
1、完善煤层气技术研发体系:要加强完善煤层气开发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从科学
研究到技术服务的流程,保证开发技术更新及时、发展质量可控,更有效的应对技术要求。

2、加强培训技能:要加强技术骨干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特别是提高技术
人员的技术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开发更高效、更好的煤层气产品。

3、引进外源技术:要积极探索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等,就有资源
的情况,可以采取合作方式来引进多种先进技术,加快我国煤层气开发的进程。

4、优化管理手段: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安全、稳定生产的管理手段,以求煤层气的开发和生产最大化的效益。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煤矿区煤层气开发面临“抽采难度大、抽采效率低、抽采集中程度低”的难题,煤层气抽采长钻孔精准定向施工是制约井下煤层气抽采效果的主要技术及装备因素。

有限采掘空间内小体积大功率钻进装备的提升是破解井下抽采钻孔限制的主要方式。

气动定向钻进技术是解决“碎软煤层成孔率和成孔精度差”的可靠技术,可以避免出现抽采盲区和空白带。

本文对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引言煤层气开发生产的国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美国,当前共有23个州已经开始勘探与开发煤层气,并且根据当地的分布情况来看,美国煤层气的产量有半数以上集中在圣湖安盆地和粉河盆地,目前美国所用的煤层气大约80%都取自这里。

1大倾角多煤组煤矿区时空协同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模式改变以往将煤层气作为煤炭开采中的灾害性气体的观念,把它作为资源性气体,在煤炭开采的同时将煤层气安全高效的抽采出来,形成一体化系统,有利于煤与煤层气高效、安全、经济开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然而,大倾角煤层群广泛存在。

新疆矿区煤层平均倾角为30°,属于典型的大倾角多煤组煤矿区。

因此,本节基于煤炭开采与煤层气抽采相互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群地质条件下的煤与煤层气耦合协调开发模式,规划区主要是对煤炭开采进行远景规划。

在规划区阶段完成主井、副井、风井等必要的开拓作业的同时,采用地面井进行煤层气抽采作业。

其中,大倾角多重采动卸压下其覆岩破坏具有明显非对称性,而垂直井对此种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故规划区地面井采用直井。

规划区地面井的井底施工至煤层顶板或煤层底板位置处。

在规划区进行地面井煤层气抽采作业,采用地面井进行采前预抽,通过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排水降压预抽煤层气,达到有效开采煤层气,同时大幅度降低该区域煤层的煤层气含量,提高井下生产安全的目的。

在准备区阶段,采用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工艺进行煤层气抽采作业。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地 质 资 源量 约 为 3 6 . 8 1万 亿 ms .与 我 国 陆 上 常 规 天然气资源量 3 8万 亿 m , 基 本 相 当 .我 国煤 层 气
资源 量居 世界 第 三 .仅次 于俄 罗斯 和 加拿 大 …。 加快 我 国煤 层 气 开 发 利 用 步 伐 .对 于 防 治 煤
第 3 1卷 第
2 01 3 年
1 期
1 月




CHEM I CAL I NDUS T RY
我 国煤层气 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王 钰
( 石 油 和化 学 工业 规 划 院 .北 京 1 0 0 0 1 3 )

要 :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探讨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
矿 瓦斯 灾 害 、利用 洁净 能 源 、保 护 大 气 环 境 具 有
重 要总量 的 5 6 . 3 % 、2 8 . 1 %、
1 4 . 3 %、 1 . 3 %。1 0 0 0 m 以浅 、1 0 0 0 ~ 1 5 0 0 m 和
截 止 目前 .我 国煤层 气 探 明地 质储 量 2 7 3 4亿 m, ,
仅 为预 测储 量 的 0 . 7 4 %。《 煤层气( 矿井 瓦斯 ) “ 十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0
2 我 国煤层气开 发利用现状
2 . 1 资 源
我 国 的煤 层 气 资源 丰 富 .4 2个 主 要含 煤 层 气
上 .煤层 气 甲烷温 室效应是 C O , 温 室效应 的 2 1 倍,
源 量 最 多 ,约 2万 亿 m, :鄂 尔 多 斯 盆地 东 缘 、沁 水 盆地 的可采 资 源量 在 1 万亿 m , 以上 ,准 噶尔盆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现代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装置中的重要一环,涉及整个煤化工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市场各种现代煤气化工艺应用现状,论述了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及煤催化气化等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比较了国内外主要的煤气化技术,对当前煤化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叙述汇总了其工艺特点、应用参数、市场数据等。

标签:煤气化;市场应用;气化特点;参数数据分析一、国内外煤化工现状从世界范围内各种能源的储备量来看,天然气、石油占比12%,而煤炭占比高达79%,由此不难看出,在能源战略中煤炭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世界煤化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早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兴起的煤炭炼焦工业标志着煤炭化工正式进入了发展初期阶段,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有机化学工业一直以煤炭为主要的原材料,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逐步兴起,在化工原料的配比中,逐渐强化了天然气和石油的重要性,慢慢降低了煤炭的应用比例,缺乏在实践中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煤炭化工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进步。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大幅度攀升的石油价格,对石油化学工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煤液化、煤气化等方面煤化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末,石油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始终居高不下,并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这就为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渐重视煤化工的重要性。

二、国内常见主要煤气化技术概述2.1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1)常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在常压下,将空气、蒸汽等作为气化剂,将煤转化为煤气的过程就是常压固定床煤气化。

这个技术较为成熟可靠,具有简单的操作流程、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建设周期,因此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冶金、机械等行业的燃气制取工作中;同时在中小型合成氨厂、甲醇厂的合成气制取中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但是,这种煤气化技术对原料煤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单炉具(2)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共18页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共18页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பைடு நூலகம்

【推荐下载】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探析

【推荐下载】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探析

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探析我国煤炭、煤层气资源量类型较多,从低变质的褐煤煤气层到高质变的煤层气均有发育,但是开发的方式却有所不同。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

 一、煤层气一体化开发技术 一般来说,煤矿区拥有地面煤层气开发、井下抽采以及煤层卸压增透等开发技术,或者是通过技术的组合来开发煤层气资源。

 (一)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 在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中主要包含了多分支水平井、垂直井、U型井、丛式井等相关技术。

在当前国内的煤层气开发之中,多数的直井选择套管完井的方式、多分支水平井选择裸眼洞穴完井,但是裸眼洞穴完井技术由于对于煤储层的条件要求偏高,所以,在实践方面的成功案例较少。

 (二)煤层气井下抽采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含了分源双系统抽采技术、模块化区域递进式抽采技术、卸压层抽采技术和保护层抽采技术等。

考虑到不同的地质采矿条件,煤矿区的抽采方式也有所差异,如果能将煤层顶底板抽采、采空区抽采以及本煤层的抽采相互的创新组合,就能够形成立体化的、多种多样的井下煤层气抽采体系[1]。

 (三)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如果煤层渗透率与含气饱和度偏低,就需要利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以便煤层气抽采率的提高。

这一类技术,主要是利用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穿透射孔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大长沙盆地位于粤东北,处于九莲山隆起与梅县拗陷边缘,属典型的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在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造成了盆地构造发育,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大长沙盆地成矿远景。

 火山岩广泛发育,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经过前人多年的勘查,在盆地已发现多处矿床(点),上坪地区金石嶂银多金属矿、麻布岗地区的矿山宝多金属矿及贝岭南部的咸水湖多金属矿点等,且只停留在浅部范围探索,据元素组合分析预测深部均有较好的矿体产出,具有较好的发展为大、中型多金属矿床的前景。

 大长沙盆地处于九连山隆起与梅县拗陷边缘,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上, 同时处于北东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南端与东西向南岭成矿带东端复合部位,盆地内海西构造层碎屑岩夹碳酸岩建造,燕山构造层碎屑岩及火山岩广泛分布,其次有加里东构造层变质岩系;构造与岩浆活动频繁[1]。

中国煤层气开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煤层气开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a s t h e r a p i d ro g wt h o f i n t e r n a i t o n a l a n d l o c l a e c o n o my ,t he e n e r g y i s mi s s i n g ra g d u a l l y . he t p r e s s u r e f r o m e n v i r o n me n t i s b i g g e r a n d he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he t c o a l mi n e s a f e p r o d u c i n g b e c o me r i g o r o u s . T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he t e x p l o i t i o n s t a t u s a n d p e r s p e c t i v e a b o u t O U r c o u n t r y c o a l b e d g a s . Ke y wo r d: c o a l b e d ;c o l a b e d as g ;e x p l o i t
我 国从 1 9 5 0 年 代 初起 ,在 煤矿 就开 展 了 抽 放煤 层 气工 作 。1 9 5 2 年 原煤 炭部 首先 在辽 宁抚 顺矿 务局 龙风 煤矿 进 行 了井下 瓦斯 抽放 试 验 并获得 成功 。 第 二阶 段 ( 2 0 世纪7 0 年代 末 ~ 2 O 世 纪9 0 年代初) :为 煤 层 气勘 探 开 发 试验 初 期 和煤 层 气 井 下抽放 利用 阶 段 ,开始 将煤 层气 作 为 种 能源进 行勘 探开 发 。 1 9 7 0 年代 ,随着 抽放 工作 的展 开 ,人们 开始 研 究如何 将 瓦斯 变害 为利 的 问题 ,并 尝 试 将 抽 出来 的瓦斯 用 作矿 区生 活燃 料和 工 业 燃料。1 9 8 0 年代 开始 ,在 抚顺 、阳泉 等地 开 展地 面 回抽利 用 技术 试验 。 1 9 8 2 年 ,国家 将 矿井 瓦 斯利 用工 程正 式纳 入 国家节 能 基本 建 设投 资 计划 , ̄ I ] 2 0 0 5 年 , 已建 成 瓦斯 利用 工 程6 O 多个 。 1 9 8 0 年代 末至 1 9 9 0 年 代初 ,地 矿部 华 北 石油 地质 局选 择 了安徽 淮 南 、河 南 安 阳和 山西柳 林三 个地 区 专项 建立煤 层 气开 发试 验 区,试 验 九 口井 ,效果 最好 的是柳 林 一井 , 日初产 6 8 0 m ,然 后 下 降至 不足 l O O m 。 ,其 余 均低于l O O m 。 而 停 止 。随 后 引 进 外 资在 柳 林 又 进 行 了六 口井 的试 验 , 压 裂 后 产 量 最 大 的 井 日产 气量 7 3 0 0 m 。 ( 只几 天 就关 井) ,最 低 5 0 0 m 。 。 中 国石 油天 然 气 总 公 司从 1 9 9 3 年 开 始 ,先 后 在 山西沁 水盆 地 、辽河 油 田、湖 南 冷 水江 、江西 丰城 进行 了煤 层气 钻 井开 发 ,

关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区域治理调查与发现关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申芳1 张荣荣1 冯武宏2 刘立军3 邹海江11.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2.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3.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陕西 西安 710021摘要:煤层气,也被广泛称为瓦斯,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属于非常规的天然气品种。

近年来,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出,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煤层气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优质、无污染能源,对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探讨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新技术,正确认识新能源的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以期为我国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解以后能够形成水和无污染气体,对此应用范围也较广,但一旦在特殊条件下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例如保管不当或空气不流通,极易引发爆炸、大火等安全事故,这也是煤矿井开采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只有科学使用好各项先进技术才能有效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应用现状;发展方向一、新形势下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应用现状1技术应用现状煤层气是指与煤同生共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状态赋存在每层之中,自生自储,能够从地面上加以采收的非常规天然气。

是一种洁净气态燃料和化工原料,我国开发程度还较低。

按照来源可将其分为原始煤层气、煤矿区煤层气、采动区煤层气和矿井通风瓦斯气四大类。

赋存状态为吸着态、游离态、溶解态三种,其中吸着态又被划分为吸附态(主要)、吸收态、凝聚态[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层气年均开采量便逐渐提升,直至2011年首次突破了百亿立方米,全面代表着我国煤层气产业进入飞跃式发展时期。

而随着对煤层气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矿井勘探与开发效率成为研究重点,这就离不开新型技术的支撑。

对此,依托我国煤层气利用战略研究,着重探索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