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湿肺的X线、CT影像学表现观察
肺CT的解读完整版本

意义:表明有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伴发的 细支气管扩张等。
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
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
背侧 柱状支气管扩张与扫描层面垂直——“印戒征”
男性 37岁,反复咳嗽、咳 痰5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 周。支气管扩张
1左头臂静脉 2右头臂静脉 3右无名动脉 4左颈总动脉 5左锁骨下动脉 S1上叶尖段 T气管
主动脉弓层面
1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2食管 S1上叶尖段 S2上叶后段 S3上叶 前段 S1+2上叶尖后段 S6下叶背段 B1尖段支气管 T气管 AA主 动脉弓
主肺动脉窗层面
S1上叶尖段 S2上叶后段 S3上叶前段 S1+2上叶尖后段 S6下叶背 段 B1尖段支气管 C气管隆突 Aa升主动脉 A-P主肺动脉窗 SVC 上腔静脉
完全型GGO
混合型GGO
GGO —炎症
GGO—SARS
GGO —外伤; GGO—肺间质纤维化
完全型(pGGO)肺腺癌
完全型(pGGO)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肺实变影
肺实变:是指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 细胞替代的状态。
CT表现为:形态与大小不一的很高密度影,边 界多不清,
累及大叶时叶间裂处清晰;透过其中不能见到 肺纹理影;
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 薄壁空洞(≤3mm) 厚壁空洞(>3mm)
结核球厚壁空洞
肺脓肿厚壁空洞 肺鳞癌厚壁空洞
空腔病变
空气新月征
肺内空洞或空腔内的球形病灶与洞壁之间形成 的新月形透亮影称为“空气新月征”。
空气新月征曾认为是曲霉菌球的特异征象,特点 是随着体位的变动,空洞或空腔内的霉菌球可 移动,但始终位于近地位。也可见于其他疾病 (其内球形病灶可能不移动)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经过系列CT检验,对肺挫伤提出新病 理观点,X线平片上所显示挫伤表现在CT片上 是肺实质裂伤和围绕裂伤周围一片肺泡积血 而无肺间质损伤。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11页
肺挫伤本身无特殊治疗,可预防性应用抗生 素
肺挫伤最主要危险是发展为急性肺损伤 ( Acute lung injury ALI),甚至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 syndrome ARDS )。ARDS死亡率高达40% -50%。
第5页
创伤性湿肺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中一个综合病变,病理改变有充血、 间质水肿或出血和实变,故提出为“创伤性湿肺”。
形成创伤性湿肺原因能够是多方面: ①肺循环障碍:是湿肺形成根本原因,当胸部承受外来撞 击后,形成微血栓阻塞该处血液,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浆 中水分和低分子物质溢出血管外而形成湿肺; ②缺氧 ③颅脑损伤 ④肺毛细血管直接破坏:当伤势较重,直接破坏肺毛细血 管时,能使体液和血浆渗出或溢出,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湿 肺改变。
病情重者须采取综合办法进行救治: ①主动纠 正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失调。 ②及时治疗严重合并 伤 ,如大量血胸、肝
脾破裂、膈疝等。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使 用盐酸氨溴索稀释
痰液,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④如采取 主 动办法 ,患者病情仍在进展,出现进行性 低氧血症 ,则应 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有低血氧症,在胸片还未能显 示之前含有参考价值。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10页
X线胸片是诊疗肺挫伤主要伎俩。其改变约 70%病例在伤后1小时内出现,30%病例可延迟 到伤后4~6小时,范围可由小局限区域到一 侧或双侧,程度可由斑点状浸润、弥漫性或 局部斑点融合浸润、以致弥漫性单肺或双肺 大片浸润或实变阴影。
创伤性湿肺精品PPT课件

疼痛可诱发神经性低血压,并使患者无法进行深 呼吸、咳嗽、翻身、坐起等床上活动,因而造成气管 支气管分泌物潴留、肺膨胀不全,容易并发肺不张和 肺炎。剧烈疼痛可使患者心率增加、呼吸浅快。根据 患者的情况间断给予或用微泵持续泵入止痛剂。注意 观察镇痛效果,适当调节泵内药液速度,并监测生命 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抑制。护士还应给予患者耐 心指导,减轻焦虑恐惧心理,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时,固定患者胸部,减轻对伤 口和骨折部位的震动,以减轻疼痛。
6
7
创伤性湿肺的发病机制
8
9
创伤性湿肺的发病机制
形成创伤性湿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 病机制主要有:
1
肺循环障碍
2
支气管-肺泡阻塞
3
严重休克
10
创伤性湿肺的发病机制
1
肺循环障碍
是湿肺形成的根本原因,当胸部受伤后,创伤组 织和血小板释放的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儿茶酚胺 等进入血循环引起弥漫性支气管和肺血管收缩,肺血 流量减少,且在血管内壁破损处形成微血栓,致血管 内压力增高,血浆中的水分子和低分子物质溢出血管 外而形成湿肺。形成影像学上的片状、云雾状、毛玻 璃状改变。同时胸部X线监测发现,此类患者一旦肺循 环障碍缓解,湿肺一般在2—7天内消散。
22
创伤性湿肺的护理
体位护理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有利 于呼吸、排痰及胸腔引流,促进肺复张,双 侧胸廓多根肋骨折断者,给气垫床预防压疮。
23
创伤性湿肺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适当用力咳嗽和深呼吸,根据 患者情况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不能有 效咳痰者,每日3次应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 米松5mg+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必要时可 行气管内吸痰或支气管纤维镜吸痰。
螺旋CT对78例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

Nn C eg inh ̄i h egcyi ne n oi C in 2 2 0 C ia ig hnXa o ml in i nInr cf t Mo gl h eg04 0 , hn a, f
【 bt c】 O j te T i u e a e f Td go snploa n snMe os h Tf te ad A s at r be i o s st l a s mnr c t i . t d T e a r n cv d c sh v u oC i n ii u yo uo h C eu s
困难 4 5例 , 咳嗽 3 , 中带血或 明显 咯血 2 9例 痰 9例。所有病 例 首 次 C 检 查 均 在 伤 后 1~4 h 内 进 行 , 用 s— T 8 使 I
ME S A .t 螺 旋 扫 描 机 , 围从 肺 尖 至 肺 底 , 规 1 N. R s r a 范 常 0mm
着重要作用 , 如对 子宫 肌瘤 、 子宫 内膜 异位 症 、 宫颈 囊肿 、 卵
巢囊肿等病变检 出方面 , 发挥 了很 大 的作 用。此项技术 是近 年来妇产科超声应用 的一项突破性 技术进 展 , 与传统 经腹部 超声 比较 , 于妇科疾病 的诊 断 , 有早诊 断 、 对 具 准确率高 的特 点 。本研 究发现的肌瘤 最小 约 5 f 这在 腹部 超声检 查 l i m, 中很难做到 。另一方面 , 至今还 没有一种 检查技术像 B超这
20 03年 1 一 0 9年 1 月 20 2月经 临床与 C T追 踪观察 确诊创伤
国医学创新 2 1 9月 第 8 0 1年 卷第 2 5
Mei l noa o f hn ,e t e.0 1 ! dc nvt no iaSpe r2 1 , : aI i C mb .
急性胸部创伤螺旋CT影像诊断临床价值论文

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诊断分析与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表现。
结果:肋骨骨折52例,肺挫伤32例,肺撕裂伤8例,肺内血肿12例,血气胸18例,血胸11例,气管断裂2例,皮下气肿34例,纵隔气肿6例,胸壁血肿21例,创伤性湿肺48例,创伤性膈疝4例。
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急性胸部外伤的诊断基础,而螺旋ct对严重胸部创伤早期诊断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x线胸片,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胸部创伤断层摄影术 ct诊断资料与方法2008~2010年收治急性胸部创伤临床病例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5~75岁,其中车祸65例,暴力挤压12例,刀伤18例,坠落伤17例,爆炸伤5例,其他3例。
扫描方法:使用东芝螺旋ct机,一次性容积扫描,用自动电流,层厚为5mm,螺距1.375:1采集,扫描结束后再用1.25mm层厚,1.00mm层距标准算法重建,运用3d容积重组(vr)。
结果120例急性胸部创伤的病例中;①肋骨骨折82例,ct影像表现为肋骨骨皮质及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断端错位或无错位,局部胸壁软组织肿胀;②肺挫伤32例,ct影像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伴有斑片状阴影,肺叶透亮度降低,局限性或广泛分布的片絮状阴影,大叶性肺实变阴影;③肺撕裂伤8例,ct影像表现为受伤部位大片渗出性病变,内有高密度血肿形成,肺含气囊肿及含液囊肿形成;④肺内血肿12例,ct影像表现为肺内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⑤血气胸18例,ct影像表现为胸膜腔内见气液平面,大量液气胸可致肺组织被压缩向同侧肺门区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⑥血胸11例,ct表现为胸膜腔内空气影;⑦气管断裂2例,ct影像表现为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及气胸等间接征象,重者可见继发性肺不张,且不张的肺组织可下降到胸腔最下部;皮下气肿34例,纵隔气肿6例,胸壁血肿21例,创伤性膈疝4例。
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吴在德. 外科学. 版. 5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2 20. 2 曹礼庭, 顾鹏 , 张敏惠, 彩色多普勒超 声对亚临床型 、 等. 临床型 V C内径及反 流检测 的临 床意 义・ 临床 超声 医学杂 志 ,03 5 20 , 。 周永 昌' 万学・ 郭 超声 医学・ 版・ , ‘. , ‘ ,
。
复 发 : 左 右 精 索 静 脉 可能 存 在 交 通 支 。根据 文献 [ ] 道 ④ 4报 目前 VC术 后 的复 发 率 约 占 1 左 右 。本 组 12例 腹膜 后 O 7
精 索 静 脉 高位 结 扎 术 治 疗 VC的 复发 率 与 之 相 近 。 腹 膜后 精 索 静 脉 高 位结 扎术 操 作 简 单 、 治疗 有 效 率 高 、 费 用 相 对较 低 , 得 在广 大 基 层 医 院 推 广 。彩 超 操 作 可 靠 、 值 重 复 性 好 , 但 可 以 在术 前 提 高 VC诊 断 的 准 确 性 , 可 以 不 又 在 术 后 2 内通 过 判 断 精索 静 脉 的扩 张 程 度 和 血管 内血 流 周 的 反 流情 况 , 到一 个 早 期 有 效 评 估 , 通 过 彩 超 在 术 后 6 得 并 个 月 观测 精 索 静 脉 的 变 化 对 V 复 发 做 出 准 确 客 观 的 判 C
e h iu s 。 , ( 1 9 2 6 66 8 c q e .Ju l 2 ) 6 ( ): 6 — 6 . 0 3,
( 稿 日期 收
:
2 0- 3— 2) 01 0 1
作者简介
昊 欣 , , 9 24 1月 生 , 主 任 医师 , 警 广 男 1 7 -1 副 武 东边 防 总 队 医 院 51 02 8 9
创伤综合征(xiugai)

障碍除可造成呼吸抑制外,还可因呕吐、误吸造成呼吸道阻塞。而胸部损
伤所致的血气胸、连枷胸(注①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
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有肺挫伤,而且 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 )、肺挫伤等均可造成缺氧和低氧血症,
皮肤粘膜的出血点和瘀斑无须特殊处理,2-3周可自行吸收消退 对合并伤应采取相应的急救和治疗措施,包括防治休克、血气胸的 处理,及时开颅、开胸或剖腹手术等
临床上应特别注意的是: 严重创伤性窒息多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尤其是胸部损伤,并且患者脑部 损伤亦较重,这在病理生理及诊治上相互影响很大。脑部损害所致的意识
多见于胸廓弹性较好的青少年和儿童
多数不伴胸壁骨折,但当外力过强时可有,并伴胸内或
腹内脏器损伤,发生呼吸困难或休克
主要表现为头、颈、胸及上肢范围的皮下组织、口腔粘
膜及眼结膜均有出血性瘀点或瘀斑,严重时皮肤和眼结
膜呈紫红色并浮肿。其中球结膜下出血为本综合症的特 异临床表现。 ——“外伤性紫绀”或“挤压性紫绀综合征”
发病机制
强大的暴力作用于胸壁 外力消除
胸腔容积缩小
变形的胸廓弹回
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
产生胸内负压
肺实质出血及水肿
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
病理
肺泡和毛细血管损伤并有间质及肺 泡内血液渗出及间质性肺水肿
肺间质含气减少而血管外含水量增加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增加 病理变化在伤后12~24小时呈进行性发展
诊断
X线胸片是诊断肺挫伤的重要手段,其改变约70%病例在伤后1小 时出现,30%病例在伤后4~6小时出现
胸部创伤X线诊断和论文

胸部创伤X线诊断和探讨【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67-01【摘要】本文分析了100例胸部创伤x线诊断实例,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胸部创伤;x线诊断;分析1 前言胸部创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并常有严重的复合伤存在,需尽快完成影像学检查并及时做出明确诊断。
笔者收集了本院几年来胸部创伤患者中部分伤势严重或有复合伤的x线资料,现将资料完整的23例患者的影像检查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2 材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999—2009年因胸部创伤均经x线胸片检查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9—68岁,平均38岁;其中20岁以下者l4例,2l一40岁者56例,4l 50岁22例,5l岁以上者8例,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青壮年。
外伤以交通事故最为多见,本组有54例,占54%,挤压伤27例,坠落伤6例,爆震伤l例,摔伤8例,撞击伤4例。
临床上以胸痛、胸闷、咳嗽、气紧、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个别伴咯血、咳血痰,其中以胸痛最多,且出现最早。
多数病人的体征为:意识清楚,受伤部位软组织肿胀,局部压痛,有的有骨摩擦感。
损伤类别及程度见表l。
2.2 方法: 外伤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胸部摄片采用站立后前位胸片88例,仰卧位前后位胸片l2例,少数加摄侧位或斜位。
3 结果3.1 肋骨骨折: 全组共发现87例,其中单根肋骨骨折者20例,多根肋骨骨折者67例,产生错位者78例,以5 9肋骨为最常见,因肋骨骨折导致局部胸廓塌陷者l2例。
3.2 肺挫伤: l8例,病变分布范围多在直接致伤的深部肺组织,常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界模糊,有跨段、叶分布的小片状密影或大片状密影,边界不清,有些病例表现为局部肺野云雾状淡薄影。
3.3 创伤性湿肺: 24例,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走向呈小片状阴影,多在双侧或单侧下肺野,或受伤部位肺内斑片状或大片状云雾状密影,导致肺野亮度降低,此类病变常伴肋骨骨折,临床症状重,阴影消散时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性湿肺的X线、CT影像学表现观察
【关键词】 创伤性湿肺; x线摄片; ct影像
创伤性湿肺又称作湿肺综合征,是胸部外伤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1],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受到了迅
猛钝性伤所致,常见有车祸、打击伤、挤压伤、跌落伤等。但是人
们对其认识不足,检查不及时或者是检查技术不敏感导致该伤被胸
部的其他伤所掩盖,往往被忽视或者漏诊。本文总结分析了2010
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8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
x线和ct影像的表现情况,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时对创伤
性湿肺作出诊断,从而配合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8例
创伤性湿肺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21~59岁,平均39.3
岁。均为受到不同类型的钝性伤所致,其中坠落伤11例,挤压伤5
例,撞伤28例,挤压伤4例,就诊时间最短3 h,最长7 d。在受
伤前均没有呼吸道的慢性疾病的病史。临床的表现为:咳嗽、胸闷、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和血痰等,其中4例痰中带血,3例合并创
伤性休克。
1.2 方法
48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的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x线平片采
用的是法国斯达福(statif-pro)直接数字化成像x光摄片机(dr),
ct扫描采用的hoshiba-activion 16排螺旋ct机。对于确诊为创
伤性湿肺症每3天复查一次。
2 结果
2.1 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表现
2.1.1 弥漫实变型 弥漫实变型8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一
侧或者双侧肺广泛的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者是密度高的斑
片状,大多是沿支气管行走,病变部分的边缘比较模糊,密度不均
匀,而且部分病变出现了融合的现象。
2.1.2 节段实变型 节段实变型10例,占20.83%。病变仅局限于
肺段,病变部分的边缘比较模糊,密度不均匀,和大叶型的肺炎或
者是肺段性肺炎相类似。
2.1.3 云雾型 云雾型13例,占27.08%。大多数是由重度创伤引
起的,一般表现为一侧或者是双侧肺叶的透过度降低,呈磨砂玻璃
状,密度较淡,均匀的云雾状且密度较高,形状和一层薄纱相似,
又称作为“面纱征”。
2.1.4 间质型 间质型17例,占35.42%。主要表现为侵犯肺间质,
往往是由于肺间质出血或者血浆渗出所产生。主要症状是肺血管的
纹理增粗、增多、模糊,同时伴随斑点状的密度增高影。
2.2 出现以及吸收的时间
本组病例创伤性湿肺出现时间最短在伤后3 h,最长7 d。病变
的消散时间与患者的创伤程度及涉及的范围有关,此组患者消散的
时间最短2 d,最长24 d,正常情况下3~5 d吸收。
2.3 x线和ct检查的结果
经临床确诊的48例创伤性湿肺,经x线诊断为39例,漏诊9例,
诊断率为81.25%,经ct影像诊断后,诊断率为100%。
3 讨论
创伤性湿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的机制主要表现
为,(1)支气管-肺泡阻塞:肺部受伤后出血,会导致患者缺氧以及
肺泡血管的通透性改变,使肺泡中的液体增多,形成肺段肺炎或者
大叶性肺炎。本组患者10例,占20.83%,此类患者的湿肺消散速
度较慢,其中1例患者的湿肺消散最长时间达24 d以上。(2)肺循
环障碍:是湿肺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胸部受伤以后,创伤的组织
和血小板会释放出活性物质,例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而这些
物质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导致肺血管痉挛和弥漫性支气管的收
缩,从而使得肺血流量减少,而且很容易在血管的破损处形成微血
栓,使血管的内压增高,最后造成血浆中的水分子和低分子物质外
溢形成了湿肺。本组患者21例,占43.75%,此类患者的肺部如果
及时能得到缓解,湿肺现象一般在7 d左右就能得到缓解。(3)严
重休克:患者在严重休克时,很容易造成肺微动脉高压出现,而且
会造成肺部的分流加重,导致严重缺氧,从而会引起肺间质和肺毛
细血管的水肿,肺部的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消失,形成肺
透明膜,最终会引起肺僵硬和肺泡的萎缩,引起了间质型创伤性湿
肺。本组患者17例,占35.42%。
目前对于创伤性湿肺的监测一般首选方法是x线摄片,主要是由
于x线摄片简单易行,方便操作,而且费用低廉。然而ct影像的
敏感度相对比较高,可以明确的显示出病变的性质、部位、受创伤
的程度[2-3]。ct影像在诊断受创伤严重的患者时显得尤为关键,
可以快速的明确诊断[4-6],通过研究分析x线、ct影像学检查对
创伤性湿肺价值,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时对创伤性湿肺作
出诊断,从而配合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颖,梁雄烈,林万里,等.创伤性湿肺98例临床诊治分
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38-39.
[2] 黄楚锦,黄映宏.创伤性湿肺的平片与螺旋ct诊断[j].临床
医学,2006,10(5):18-19.
[3] 于书奎,于皓.螺旋ct对78例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12-114.
[4] 曹光辉.王星君,姚中川,等.创伤性湿肺的x线ct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1):33-34.
[5] 张瑞荣,程晓明.创伤性湿肺的临床与影响学分析[j].中国
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22(7):1117-1118.
[6] 吴利中,李梅.ct和x线平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
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6(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