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锅炉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燃料在燃煤锅炉脱硝中的应用

生物质燃料在燃煤锅炉脱硝中的应用摘要:脱硝技术是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生物质燃烧脱硝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硝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详细叙述了生物质燃烧脱硝的基本原理,将传统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进行了对比;结合国内外生物质及其衍生燃料应用于燃煤锅炉脱硝的研究进展;给出了生物质及其衍生燃料燃烧均能达到较好的脱硝效果.成本相对较传统脱硝低的建议;最后总结了不同生物质燃烧脱硝方式的优缺点,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引言NOx 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近年来NOx的大量排放引起了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活及动植物的生存。
据预测,到2030年,基准情景下中国NOx 排放量将达到35.4×106t。
因此,对NOx的控制势在必行。
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脱硝技术有SNCR和SCR技术,SNCR效率低,约为25%~40%;SCR使用催化剂,成本高。
由于SNCR和SCR中只有NH3参与还原NOx ,温度过低氨不发生反应,过高则被氧化为NOx,因此最佳温度区间较窄,低温部分脱硝效率极低。
研究表明,适当添加CH4、CO、H2及其混合气可提高低温条件下SNCR反应的脱硝效率。
另外,氨剂还原剂的使用导致氨逃逸。
生物质燃料燃烧脱硝可避免SNCR/SCR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因为生物质挥发分含量高,挥发出气体的均能起到还原NOx 的作用,有利于NOx还原,脱硝效率可达60%以上;另一方面,无氨的使用避免了氨逃逸造成的二次污染;同时,生物质燃烧可提供热量,有利于减少燃料成本,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脱硝方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质及其衍生燃料脱硝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质燃料脱硝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1生物质燃烧脱硝机理SNCR和SCR技术的原理是将还原剂(主要是氨或尿素)喷人烟气中,在高温作用下迅速产生NHi ,可高度选择地与NOx反应,最终将NOx还原为N2,即使在氧化性气氛中也是如此。
生物质燃料高效转换技术研究

生物质燃料高效转换技术研究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特点是绿色、环保、丰富可再生,是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燃料替代品。
目前,生物质燃料已在能源、化工、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应用于生活供暖、电力生产、制氢、合成液体燃料等领域。
如何高效转换生物质燃料,是当前能源转型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一、生物质燃料高效转换技术分类转化方式不同,生物质燃料高效转换技术可分为气化、液化和热解三类。
1.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将生物质燃料在高温、低氧的条件下分解成气体混合物的技术。
这些气体包括H2、CO、CO2、CH4等,其用途极为广泛,可以用于生活供暖、燃气发电、合成化学品等领域。
气化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热解、燃烧等方式,使生物质燃料转化为燃烧性气体混合物。
生物质燃料气化技术已逐渐成为生物质能利用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气化能够高效地利用生物质燃料中的碳、氢、氧等元素,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液化技术液化技术是将生物质燃料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转化为液态燃料。
液化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裂解和合成液体燃料两种方法。
生物质燃料裂解是将生物质燃料转化为液态或气态的低分子化合物,合成液体燃料则是将生物质燃料转化为合成气,再通过合成气的加氢反应得到液体燃料。
液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生物质燃料转化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液态燃料,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石油化工生产线的情况下,实现生物质燃料的产业化生产。
3.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将生物质燃料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分解成固态炭、液态燃料和气体混合物的技术。
热解技术主要包括焦炭化和快速热解两种方法。
焦炭化是指将生物质燃料在缺氧或微氧的状态下,使其快速加热至高温时发生干馏的现象,得到焦炭和一定量的液态和气态产物。
快速热解是指将生物质燃料在短时内快速加热至高温,使其在气态或液态状态下催化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并通过洗涤、分离等工艺得到液态燃料或其它有用化合物。
热解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质燃料高效转换技术,因其燃料收率高、能量利用率高等特点,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应用生物质能是指由生物物质转化的能量,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机物可以被转化成各种可利用的能量形式,如热能、电能等。
在当今世界上,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物质能的来源生物质能的来源极其广泛,它可以来自于作物、木材、废物、纤维、生物素、动物的粪便和屠宰剩余物等其他生物类原料。
因为这些原料的种类非常丰富,所以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生物质能发电方法。
二、生物质能发电方法生物质能发电的常见方法有依靠微生物酶处理有机物的生物反应器、直接燃烧生物质物料、气化和裂解等。
1. 生物反应器。
不同类型的生物反应器有不同的原理,基于某些学科的理论建立起来,可以为反应器池中的微生物提供可消化原料的环境。
微生物会把原料消化成有机物和水。
发酵反应及碳酸化部位的水分会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理论上,可以预测用固体有机物生产的二氧化碳会超过用化石燃料发电的二氧化碳产生量。
从而,生物质发电对消除温室气体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2. 直接燃烧。
直接燃烧生物质物料是最常见的生物质发电方式之一。
燃烧生物质可以产生热能,热能可用于生成蒸汽,并且可以转化为发电机的电能。
3. 气化。
气化生物质也是生物质发电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依靠高温气化反应,将固体物质转化为气体,气体可以直接蒸发的蒸汽进行发电。
4. 裂解。
裂解可以将高密度的有机原料高度分解成低密度的小分子化合物,例如糖浆,葡萄糖,木糖,木质素。
分解后,这些分子可以直接进入氧化剂反应中,反应产物可以分解成发电机所需的物质。
三、生物质能的应用生物质能可以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包括家庭热水、车载燃料、家用电器和城市的发电等方面。
1. 家庭热水。
生物质能可以用于加热锅炉,使其能够加热家庭的热水并提供取暖服务。
2. 车载燃料。
生物质能可以通过某些化学过程成为可控制的低碳燃料,这种低碳燃料不会产生建筑外活跃物。
3. 家用电器。
生物质发电可以为家庭用电器和各种电气装置提供能量,例如任务式用电和非任务式用电。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及应用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针对某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含金属和石头等杂质多、实际入炉燃料水分远大于设计值等客观因素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研究对风帽、风机、分离器等关键技术实现锅炉动力场降阻力综合优化改造,以达到提高锅炉燃料适应性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1概况某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纯烧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型号:HX220/9.81-Ⅳ1型,于2011年投产运行,主蒸汽压力9.8Mpa、温度540℃。
由于实际入炉燃料的水份与杂质远大于设计值,造成锅炉动力场实际阻力偏大、分离器效果差、引风机出力不足,运行中对风帽、分离器、受热面等设备带来较大的损害,降低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研究对风帽、风机、分离器等关键技术实现锅炉动力场降阻力综合优化改造,以适应实际入炉燃料,提高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达到良好效果。
2项目研究的必要性1、由于燃料含金属和石头等杂质多、床层布风板工况恶劣等因素影响,锅炉运行过程中风帽磨损、堵塞严重,增大床层阻力,影响机组流化效果及带负荷能力,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严重时造成机组被迫停运。
一个运行周期后(2-3个月)停炉检修需更换200-300个风帽,占用大量检修人力及检修时间,增加维护成本。
2、实际入炉燃料水分远大于设计值,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水分较高的燃料需要更大的风量,导致旋风分离器在额定工况下实际运行压差达到2200-2700pa,远高于设计值1577pa。
过高的分离器压降直接增加引风机的电耗,甚至在高水分工况下,由于烟气量增大导致引风机出力不足直接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
高水分燃料工况,分离器入口的烟气平均流速高达30m/s以上,显著高于设计数据。
烟气流速增加,加剧旋风分离器设备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运行成本。
3、实际燃料与设计有较大偏差,原设计的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不佳,降低锅炉运行安全性可靠性。
生物质能发电简介介绍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生物质能发电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各国之间应加强国 际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生物质能发电领域的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推 动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尽管生物质能发电具有诸多优点,但 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生物质原料的收集、运输和储存 等。
未来生物质能发电的研究方向
• 提高转化效率: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提高生物质能发电的转化效率,降低发电 成本,提高其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 创新生物质原料:除了传统的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外,未来可以研究利用 更多类型的生物质原料,如城市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生物质能发电的前景与挑战
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前景
1 2
可再生能源重要来源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 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 间。
多元化利用
生物质能发电不仅可解决能源问题,还可实现废 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
技术创新驱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质能发电效率不断提高, 成本降低,为其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质能发电的意义
01 环保意义
生物质能发电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了对化石燃 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
02 能源安全意义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可以 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03 农村经济发展意义
生物质锅炉设计思路与方法

生物质锅炉设计思路与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有了很大进展,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农林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原料经过回收进行集中资源化利用,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创造利润,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生物质成型燃料直接作为锅炉燃料供热取暖,对保护环境、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生物质燃料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尚属初级阶段,建立生物质燃料供热标准体系,发展壮大专业化供热企业,确保生物质能供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物质锅炉燃烧特性,其次探讨了生物质锅炉设计思路,然后就生物质锅炉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最后论述了生物质燃料供热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生物质;锅炉;供热引言随着我国目前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城市环保政策的不断实施,在城市中心区和一些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的地区燃煤锅炉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电加热锅炉的数量在不断提升,且上述几种锅炉还伴随有燃料运行成本高、设备投资较大等问题。
于是在此背景下,既满足环保排放,不对环境保护治理造成过大压力,运行成本又相对较低的燃生物质锅炉,在锅炉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1生物质锅炉燃烧特性生物质锅炉对燃料的适用性强,能适用大部分燃料,但不适用于多种燃料混烧,特别是粒度、密度相差很大的燃料。
对燃料的适应性强,主要表现为不同品种的燃料可以掺烧,若掺烧燃料的特性较差,可能会影响锅炉带负荷,锅炉效率下降。
炉膛温度低,可有效防止高温腐蚀和积灰的形成;炉膛出口温度低,加入氧化钙等可有效抑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生成。
2生物质锅炉设计思路对生物质成型燃料,通常易着火且易燃尽,并不需要很高的燃烧温度来提高燃烧效率,过高的温度不仅会造成氮氧化物升高,还有结渣、腐蚀加剧等风险;另一方面,温度也不宜过低,否则会降低燃烧效率,并造成一氧化碳超标。
兼顾高效与低氮,燃烧温度不宜超过1000℃,也不宜低于700℃,可以针对具体的生物质原料通过实验及模拟,确定最佳温度区间。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质能的概念,概述了国内外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阐述了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生物质能利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一次能源;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热化学转化1 引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若按目前的水平开采世界已探明的能源,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a、50a和240a[1-2]。
能源无节制使用,造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全球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
因此,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已成为21世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3]。
生物质能具有含硫量低、灰分小,特别是CO2近“零”排放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因此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4]。
2 生物质能概念生物质(biomass)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再生的物质。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或bioenergy)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功能[5-7]。
生物质资源丰富,包括林业生物质;农业废弃物;人畜粪便;城市垃圾;有机废水;水生植物;能源植物等[8-14]。
3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研究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15]。
国外的生物质能利用则主要集中在把生物质转化为电力和把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方面[16]。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欧盟的生物柴油计划、日本的阳光计划和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等[17-20]。
目前,巴西采用甘蔗制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年产量达14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出口国。
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研究进展与分析

摘( 要: 介绍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秸秆的利用情况, 着重论述了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在国内外的研 究 及应用发展现状, 通过对生物质锅炉直接燃烧发电、 生物质 U 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 V 种工艺的 分析和对 比, 指出生物质发电是我国今后有效利用生物质能的 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质秸秆; 直接燃烧; 生物质 U 煤混燃; 气化; 发电 中图分类 号: .W+ : 3!#+’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U +SS+ (!**+ ) #! U ***X U *T !"#$%&’$: YBG&GRCBG%A %H BM< IG%@CFF FBJCK GF GABJ%DO=<D’ 1OJJ<AB D%@<FBG= CAD H%J<GLA J<F<CJ=M 5 BM< C??&G=CBG%A FGBN OCBG%A %H BM< IG%@CFF FBJCK L<A<JCBG%A B<=MA%&%LE GF @CGA&E DGF=OFF<D’ ZE BM< CAC&EFGF CAD =%@?CJGF%A %H BMJ<< [GADF %H B<=MA%&%LE, G< BM< IG%@CFF FBJCK I%G&<J DGJ<=B&E U IOJAGAL ?%K<J L<A<JCBG%A,BM< IG%@CFF FBJCK U =%C& MEIJGD IOJAGAL ?%K<J L<A<JCBG%A CAD IG%@CFF FBJCK LCFGHG=CBG%A ?%K<J L<A<JCBG%A, GB =CA I< =%A=&OD<D BMCB BM< IG%@CFF FBJCK ?%K<J L<A<JCBG%A KG&& I< 1MGAC\F D<><&%?@<AB DGJ<=BG%A GA <HH<=BG>< OBG&GRCBG%A %H IG%@CFF <A<JLE ’ ()* +,%-# : IG%@CFF FBJCK; DGJ<=B&E U IOJAGAL; BM< IG%@CFF FBJCK U =%C& MEIJGD IOJAGAL; LCFGHG=CBG%A ; ?%K<J L<A<JCN BG%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发电锅炉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生物质发电锅炉展开分析,思考了生物质发电锅炉的研究
进展,以及目前研究过程中的重点的课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可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锅炉;研究
前言
为了提升生物质发电锅炉的研究效果,必须要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分析,也要
对当前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才能够更好的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
的参考。
1、生物质发电工程概念及特点
1.1生物质发电工程概念
生物质发电工程主要为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生活垃圾(含污泥)
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工程。
本篇主要讨论、分析以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的生物质发电工程。
1.2燃料特性分析
农林生物质的种类包括农作物的秸秆、壳、根,木屑、树枝、树皮、边角木
料,甘蔗渣等。秸秆一般为燃料的主要成份,根据燃料特性,秸秆分为硬质秸秆、
软质秸秆。
硬质秸秆:棉花、大豆等茎干相对坚硬的农作物秸秆及树枝、木材加工下脚
料的统称。
软质秸秆: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茎干相对柔软的农作物秸秆的
统称。
1.3特点
生物质发电工程燃料为废弃作物秸秆及木材下脚料等,属可再生能源,利用
秸秆、木材下脚料等发电,可减少煤、油等常规能源消耗,节省了资源,又避免
焚烧污染环境。
产生的灰渣可作为一种优质肥料还田或复合肥厂生产原料,100%综合利用,
不需设置灰渣场,节省土地,减少水土流失,节省工程造价。
减排二氧化碳,按每度供电减排0.997kgCO2,按1×30MW高温高压凝汽式汽
轮发电机组,配1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锅炉的工程,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
171528t,对减轻大气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2、我国生物质能气化发电的基本状况
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生物质能气化发电技术的
研究与开发,已经受到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
气化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
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再生能源系统,促进国家节能减
排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对生物质能气化发电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存在气化发电项目运行成本偏高、装机规模小、独立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经
济效益低等问题,但是如果能整合可用资源扩大项目规模,政府能够出台发电上
网的准入措施,制定合理上网电价和加大环境的监管力度,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必
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每年农民燃烧的大量秸秆,还有大量的荒草地、
沼泽地、盐碱地以及木材加工业的废弃料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如将这些资源
加以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我国的生物质发电是可持续的。
生物质能气化发电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气化炉将生物质能原料在不完全燃
烧工况下产生气化气;燃气发电机组将可燃气转换成电能(目前运行的均为内燃
式机组)。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为气化炉,一般分为固定床和流化床,前者运
行可靠,适于干料和低灰粉大块混合料,后者气化反应更加充分,要求物料颗粒
较小。
对生物质能气化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早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
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各种产
气原料的厌氧产气装置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对生物质
能气化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却起步较晚。
3、我国生物质发电锅炉的应用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我国对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
源都提出了新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
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产业化步伐。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目前全省以下的
燃煤发电机组有近台,到年,国家明确规定这些燃煤小机组必须全部停止。若燃
用生物质,不仅可以继续发电、供热,而且每度电的收购价国家还补贴元,市场
背景广阔。采用生物质发电,无论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还是从生态环境保护
出发,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1燃煤小火电厂改造成生物质能发电厂
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开发,盘活闲置或休克状态的燃煤小火电厂,需要对
燃煤小火电厂锅炉改造成生物质能发电锅炉以进行技术研究。一是研究生物质和
燃煤混烧或者生物质直接燃烧锅炉改造的技术问题二是研究技改后电价、税收等
优惠政策的应用三是研究生物质能燃料和常规燃料混烧或生物质直接燃烧时的合
理运行方式。
对燃煤小火电机组原有的煤粉炉进行适当改造将燃煤和生物质混烧或者生物
质直接燃烧。盘活大量的闲置或休克状态的小火电厂,既节约了社会资源,又有
利于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大
局。
3.2生物质发电锅炉所用燃料的选取
生物质燃料的物理特性与煤炭不同,因此燃料的输送方案也有很大的区别。
通常情况下,生物质燃料可划分为黄色秸秆和灰色秸秆种。黄色秸秆比较松散,
密度较小而体积较大,直接输送难度很大,燃料输送系统比较复杂,通常采用的
燃料基本流程为收购一粉碎或打包一储存一燃料输送一锅炉燃烧。灰色秸秆粉碎
后其物理特性与煤炭有些类似,相对简单一些,可以参照燃煤电厂的输送方案。
把生物质原料压缩成高密度的成型燃料,可以有效解决燃料的采集、存储和
运输问题。首先是研究生物质燃料各种颗粒成型技术,得到一种简单、低成本的
生物质燃料颗粒压缩技术其次,研究压缩颗粒燃料的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
发展适宜其燃烧的燃烧设备。
3.3生物质锅炉的开发应用
锅炉的制造技术是推广生物质发电技术的主要难点,目前还是以引进技术、
国内制造为主。山东单县、高唐等多个项目都是引进丹麦公司的秸秆生物发电技
术。这种锅炉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认可,但锅炉价格相对较高,约是国产锅炉
价格的倍。从长远来看,我国必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生物质锅炉。
目前,国产生物质锅炉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现有的生物质锅炉主要以农作
物秸秆为主,已经具备的燃烧技术包括秸秆捆扎进料结合水冷震动炉排技术、秸
秆与煤混烧技术、压制成型的秸秆燃烧技术。
秸秆捆扎进料的燃烧技术采用打包捆扎的收集方式,燃用前,每一包捆扎的
秸秆必须通过红外线检测其含水量,含水量的合格品被送到炉前的缓冲台,经过
破碎机破碎后进人炉膛,并结合水冷震动式炉排技术进行燃烧。国外进口的水冷
震动炉排价格昂贵,而国产的水冷震动炉排可靠性较差,原有的小火电厂改造并
不适合采用捆扎进料的燃烧技术。秸秆与煤混烧技术在国内也有被运用,河南十
里泉发电厂就是在原来的煤粉炉上掺烧破碎的秸秆,然而产生的灰渣很难得到综
合利用。单独的秸秆燃烧产生的灰渣含有很高含量的钾元素,可以用作肥料煤的
灰渣主要用于水泥工业的原材料,然而试验证明,秸秆与煤混烧的灰渣中的钾元
素对其回收利用具有负面影响。同时从国家的有关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并不支持
混烧发电,这种技术很难用于原有电厂的改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质发电锅炉的研究过程中,应该要关注更多的课题,对于
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对于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总结了研究
的具体的情况,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7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S].2010.10.
[2]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公告2010年第6号.当前国家鼓励
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10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和公安部[90]造纸行业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