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
高教社202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体验(第三版)教案单元二 自知悦己心无碍 ——自我意识

单元二自知悦己心无碍——自我意识教案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信息教学课件525心理测评APP 课堂教学视频教学活动安排活动导入:(2分钟)你猜你拍:1分钟用最快的速度拍手,能排多少下?学生分享:(2分钟)1.对自己潜能的预估是有限的,高估或者低估自己。
2.不够了解自己,期待能更清晰的认识自己。
完成自助体验手册:(5分钟)第二单元的“学之所向”及“学习前测”,了解自己的自我意识水平,开始本单元的学习与探索。
1.思考:人为什么了解自己(1分钟)2.学生回答(2分钟)3.教师总结:认识自己的作用和意义。
(3分钟)4.自我意识的含义(2分钟)1.自我意识的内容(4分钟)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2.学生分享活动收获(4分钟)1.自我意识的形式(4分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2.视频:我骄傲,我是中国人(2分钟)3.学生分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体验和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管理(3分钟)活动一:我眼中的我,全面的案例:帝王蛾的故事(3分钟)分析: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去成长,去飞翔!(2分钟)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5分钟)埃里克森自我意识发展的阶埃里克森的自我阶段理论获得的相应品质的自我分析(3分钟)人生中的重要人物(5分钟)自我意识的偏差(10分钟)教师总结:(1)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2)自负与自卑(3)独立感与逆反心理课程总结(1分钟)讲解学生课前做的色彩性格测试的各种颜色性格的特点、性格优势和劣势(8分钟)分析我自己(18分钟)1.早期成长经历的影响(1)案例一:不会画画的小男孩(2)案例二:习近平儿时故事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教、家风、亲子关系案例一:家庭对周恩来的影响3.生活事件的影响任务:(8分钟)结合自己的特点探寻能提高悦纳自我、提升自信习得性无助实验视频(3分钟)教师总结(2分钟)如何提升自信心最有效?(3科学提升自信心(20分钟)一、提升自信——认知觉醒1.全面的认识自我。
完成自助体验手册:活动四:我的优缺点清单2.深度悦纳自我案例分析:3.积极调控自我:树立目标二、提升自信——行为改变练习:让我们充满自信的五个动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意识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意识培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并提升自我意识,成为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大学生培养自我意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心理健康。
一、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开始探讨如何培养自我意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平衡状态,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问题以及人生规划的迷茫等诸多压力,因此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二、自我觉察自我觉察是培养自我意识的第一步。
大学生应该全面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了解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可以通过写日记、反思个人经历以及与他人交流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心理测试等工具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
三、接纳自我接纳自我是培养自我意识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要奢求完美。
对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学会接受它们的存在。
这样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自卑和焦虑,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四、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例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
此外,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他们会给予你有效的建议与支持。
五、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大学生要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
遇到问题时,要正视并尝试解决,而不是逃避或抱怨。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坚信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这种乐观的心态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
六、寻求支持与帮助大学生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可以与朋友、家人、导师等进行心灵沟通,分享内心的感受和困惑。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健康的培训或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集体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意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他们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心理压力和焦虑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次,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是一个社交的环境,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使大学生更加自信、冷静、友善,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最后,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乐观、自信,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自我意识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对自我进行反思和认知,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升。
其次,自我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通过清晰地认识自己,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形象,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最后,自我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目标。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职业等目标,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这些目标。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的方法为了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
2.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应该保持乐观、自信和坚韧的态度,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同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3. 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我意识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不容忽视。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以 及社会舆论等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 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重要因素。个人的性格、兴趣、 经历等都会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 展产生影响。
03
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途 径与方法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对于个体的心理 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03
促进自我认知
调节自我行为
维护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有助于个体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 世界,包括情感、动机、价值观等,从而 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意识,个体能够监控自己的行为 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适应 社会环境和满足个人需求。
自我体验的困扰
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容 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如自卑 、焦虑等。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的课程设 置、教育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等都会
自我控制的增强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 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 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相对 增强。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
自我认知的偏差
自我控制的不足
部分大学生对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如 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导致自信心 的不足或自负。
尽管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但仍存在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 足,表现出冲动、易怒等行为。
案例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存在、身份、角色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知。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面临的挑战。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方向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指的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优点和缺点等。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和倾向,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对自己能力、外貌、品德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正视和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我方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生活规划的认知。
通过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大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业规划和生活规划,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既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引导。
1. 学校角色: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2. 家庭角色:家庭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
家长应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展自我意识。
家庭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活动、家庭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个体努力:大学生个体也需要主动努力培养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如阅读相关书籍、参与心理辅导、参加社团活动等,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并逐渐形成独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三、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自信心:通过培养和发展自我意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在大学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性。
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压力,学习、社交、未来规划等等问题都可能带给我们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并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意识,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以及如何寻求帮助。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这包括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管理,不要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底,而是要学会倾诉和释放。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和态度。
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会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并保持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去培养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并取得成功。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维护,是当前教育和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于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性格、能力、特点、态度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一个具有健康自我意识的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具备自我管理和调适的能力。
而缺乏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抑郁和自杀的倾向。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教育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在教育方面,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个人发展规划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建立起互助、支持和帮助的学风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尊重他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社会组织和就业单位等都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家庭应提供尊重和理解,不过分干预子女的生活和选择,让他们有机会培养自主性和发展个性;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活动,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交技巧;就业单位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
另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同时,大学生还应主动参与各种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开拓自己的眼界,锻炼社交能力,培养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面临各种重要的选择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心理调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提高幸福感。
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份、角色、价值观和情感状态的认知和评价。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对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目标和追求的认知。
自我意识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因素大学生自我意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
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特点、态度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往往与其个人因素有密切关系。
例如,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而内向、自卑的人可能更容易形成消极和不健康的自我意识。
2.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关爱和教育方式会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正面的自我意识;相反,苛刻和批评则可能导致消极和不健康的自我意识。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对职业选择、外貌、社交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期望和标准,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调整是指一个人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改变或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情绪。
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调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1. 接受现实接受现实是进行心理调整的第一步。
大学生要明白并接受现实中存在着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只有真实地面对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才能摒弃幻想和避免情绪上的困扰。
2. 树立积极态度积极态度是心理调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目从众
过分独立
过分逆反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 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 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和肯定自我。 ☻ 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 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 致的人。
☻ 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 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秘密》 作者:拜恩 出版社:中国城市
自我悦纳训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心理学家,在一项实验(Aronson1980)研究发 现最为人所欣赏的,并非完美或全能的人,而 是精明中带有小缺点的人。
缺憾与满足的寓言
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我是世界中的唯一, 我要无条件的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 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都悦纳自己。
自我意识的调适——如何成为明白人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三)不断反省自我,学会调整和控制自我 (四)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我超越的潜能。 第一,接纳。接纳自我和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第二,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情,付诸行动,并全力以 赴。 第三,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 第四,成就。就是以上三者完成后的必然结果,是努力 奋斗的代价。
常常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 也看为长处,而拿显微镜看别人的短处,把 别人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模 式是“我好,你不好”或“我行,你不行”。 “甜柠檬” “酸葡萄” 心理
高估自己
低估自己
“看别人像一朵花,看自己像豆腐渣”。人际交 往模式一般是“别人都好只有我不好”或“别人 都行只有我不行”。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夸大自 己的不足,感到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 的还可能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讲
——自我意识“我是谁?”
健康的三维结构
生理健康
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请思考:我是谁?
阿波罗神殿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有个传说, 在一个王国城堡的 附近有个女魔,叫 斯芬克斯……你知 道斯芬克斯之谜吗?
你了解你自己吗?
你有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吗?
你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吗?
这是消极的统一类型,且带有危害性。 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过度高估,虚假的 理想自我占优势,这种统一是虚假的。 这是带有危害性的消极统一类型。特点 是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对现实自我深感 不满,自卑心理严重,导致自我拒绝。
自我扩张型
自我萎缩型
2、自我认知方面,容易出现片面和极端,缺乏 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
案例: 我是一个来自于教师家庭的孩子,父母视我为 “掌中宝”,在父母关爱的中成长,我的心是自由而 轻松的,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就读的经历使我坚信 我是属于全国一流大学的。然而,由于高考的失误, 虽然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读书,却不是我梦想中的 学校。所以我进入大学后,学习没有了动力,生活没 有了目标。第一次期末考试不及格,我并没有认真反 思自己,而是将这一切归咎于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 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平。第二学期,我又迷上了网络, 彻夜上网聊天打游戏。期末五门功课同时亮起了红灯, 学位没有了,连大学生的资格也将丢失了。此刻,我 才发现大学的灯光是那么明亮,校园是那么美丽,而 大学生活是如此让人难以割舍……
安稳的工作
理想中的我
写出你理想中的自己的9个句子 我是_________。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和自己周围 世界关系的正确评价与正确认识,以 及对自身行动的支配和控制的能力。 自我意识是衡量一个人个性成熟水平 的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温饱感、饥饿感、 舒适感、病痛感、 对身高、体重、 容貌、性别的认识
对自己的地位、 角色、权利、 义务、责任、 力量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感知、记忆、 智慧、兴趣、爱好、 气质、能力、性格、 情绪等的认识和体验
心理训练:我的自画像:我是谁?
1、对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的评价: 2、对自己的智力、优点、特长的评价: 3、对自己的短处、缺点、弱点的评价: 4、我的座右铭: 5、我最欣赏自己的是: 6、我最讨厌自己的是: 7、我的烦恼是: 8、我最近一次流泪: 9、我的朋友: 10、我与家人相处: 11、我的心理是否健康:
案例分析:
刘某的问题在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脱节和不协调,自 我角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心理建议: 第一,找出导致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明白现在所处的 困境与自身早期的经历和过高的自我理想期待密切相关。 第二,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适的理 想自我。 即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把远大理想分解 成一个个远近高低不同的具体子目标,由近及远,由低到高, 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关键是每个具体子目标都应适当、合 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否则会丧失信心。 第三,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不断完善现实自我。每个人 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矛盾和冲 突并不见得是坏事,它往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良机,也是一 个新的起点。
自我肯定型
这是积极的统一类型,表现为正确的理 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矛盾 斗争达到统一。 这是自我再统一比较困难的类型。其特 点是内心矛盾的强度大,延续时间比较 长,新的统一的自我久久不能建立。
自我矛盾型
自我再统一
自我否定型
这是消极的统一类型。特点是对现实自 我的评价过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 距过大,心理处于一种消极防卫状态。
常常是过于斤斤计较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过于退缩和 自我防护,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在面临挫折、失败 时,他们不敢面对现实,消极地否定自我。
5、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独 立与逆反心理。 自我中心
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得不到别人的好感和信任。 缺乏独立意向和主见,容易人云亦云,随大流。这样的人 容易接受暗示和受人指使,容易轻信谣言和诽谤,听到对 他有伤害的言语就悲痛不已。 独来独往,不顾社会规范我行我素。把独立理解成“万事 不求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苦挫 折,只能自吞苦果。 不区分对错,一概排斥,目的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的 对象多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宣传的观念等
•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 试过怎么知道?!
自我悦纳训练——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 人暗示两种。自我暗 示是指自己已接受某 种观念,对自己的心 理施加某种影响,使 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他人暗示是指个体与 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 种心理现象,别人使 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 生作用。暗示的作用 可以是积极的,也可 以是消极的。
积极的悦纳自我
①迅速地将一张纸分成两部分,而后分别在这两 部分里填写自己的特点,分优点和缺点; ②比较一下哪一部分写得比较多,如果优点多于 缺点,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如果缺 点多于优点,表明你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偏向负 面,自我接纳水平偏低;
③尽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多看自己的优点,不过分苛求自己。
五、自我意识的矛盾与偏差
1、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理想自我是指人主要关注自己“想要成为 一个怎样的人”,那么现实自我则关注的是“我是 怎样的一个人”。 所以,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不一定一致。当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将理 想与现实自我很好地结合起来时,就会造成心理冲 击,产生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出焦虑和不安。为 了摆脱自我意识的矛盾,使自我意识的主客体两个 方面再统一起来,即所谓的自我再统一。
③将所有这些描述进行归类分析,并请这些人帮 助你分析优缺点,这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 ④把他人给你提的建议及评述与你自己的评价进 行比较,找出不同点,这些不同就是你的盲目区 的内容。
案例:
刘某,大一男生,来自广西某市,父母都是干部,家 庭状况良好。他的父母从小一直对他关爱备至,希望他将来 能有所作为,有较强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他从小学到高中学 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喜欢体育运动,体格健美;还有点艺术 才气,歌也唱的不错,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发展全面。进入 大学之前,他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学习、生 活、感情都非常满意,还收到了一些女孩的情书。他的高考 成绩并不差,只是志愿没有报好,虽然考取的大学不太令人 满意,但所读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属于学校数一数二的好 专业。刚入学时他有一阵子不太乐意,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他说刚开始自己曾暗下决心要在这四年里大干一番,充分地 展现自己的优势,争取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出色, 努力让同学都用羡慕和钦佩的眼光看待他。
自我悦纳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对自我常见的扭曲想法 我个子小,怕别人瞧不 起
换用自我增强的思维
• 拿破仑、邓小平也是小 个子,都是领导者。
我长得不漂亮,可能没 人喜欢 我家境不好,没自信
• 我不漂亮但性格好,朴 实大方,别人愿意和我 交往
• 贫困给我奋进的动力, 我用自己的努力拼一片 天空。
我没做过学生干部,是 不是没有这方面能力?
可是转眼一个多学期过去了,一切并不像他所希望的 那样。自己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感觉各方面都不能令 人满意:学习上由于兼职工作太多,一个学期下来竟 然有一门课挂了重修,连自己也不敢相信;兼职的工 作,好像没有一样做得非常出色;感情上他的女朋友 也准备离开他,说他没有把心放在她身上,对他很失 望。这一切让他陷入了困境,觉得自己不再是以前的 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心,理想和愿望正在一点点 破灭,学习、工作、感情生活也一团糟,不知该怎样 面对?思绪良久,还是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又不甘 心这样下去,觉得对不起父母,但又无法控制自己, 该怎么找回自己呢?
1、通过我与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进行客观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