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专题辅导

朦胧诗专题辅导

第十二讲“朦胧诗及其叙述”同上一讲“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以及上一学期的第九讲“现代散文五家”有些类似,都不单纯是一个作家与一个流派或一种文学现象,而是同时涉及多个作家或作品。由于知识面的增加,学习难度也相就增大。好在这一讲不是我们这学期的重点,不要求大家做大的分析,但必要的常识仍然要求掌握。

一、学习常识提示

1.北岛

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69年于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建筑公司,在那里当了11年的混凝土工和烘炉工。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也写过小说《波动》、《幸福大街十三号》等中篇和短篇小说。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并作有诗作《回答》等。1978年12月23日,与诗友芒克等人共同创办的民间文学刊物《今天》创刊,任主编(《今天》于1980年底终刊,共出9期,同时还编有《今天》文学丛书和《今天》文学研究资料等)。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1980年到《新观察》杂志社当编辑,1981年到《中国报道》社任文学编辑,后辞职。这年,他的小说《波动》在《长江》第1期上发表,但因其存在主义倾向受到批判。此后,他还发表有小说《稿纸上的月亮》,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出版有《太阳城扎记》(美国康耐尔大学出版社)、《北岛顾城诗选》(瑞典好书出版社)等诗集,以及《归来的陌生人》等。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2.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1972年回城,在厦门当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各种临时工。

1977年,认识了北岛等北方的诗人,并成为《今天》的撰稿人,她的诗也开始在社会上流传。1979年4月,在《诗刊》上发表《致橡树》,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1980年,《福建文学》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围绕着舒婷的作品开展长达一年多的专题讨论,虽然她的《流水线》和《墙》等作品也受到批评,但仍将她推上了朦胧诗代表人物的地位。1980年调福建文联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双桅船》,并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新诗(诗集)评选的“二等奖”。同年,还出版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后,随着北岛的停笔,她也有一段时间的停笔。三年后重新执笔,创作数量有所减少,出版有《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五人诗选》(1986)等,但兴趣已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

3.顾城

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其父是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才10岁,两年后,便随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在放猪的同时喜爱采集昆虫标本,并在那里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无名的小花》,还编有一册格律体的诗集《白云梦》。1973年(17岁)又随父亲返回北京,当过一段时期的木匠、搬运工、借调编辑等临时工。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再次引起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1981年,因《抒情诗十首》获“《星星》诗歌奖”。其诗集除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和《五人诗选》外,还有《黑眼睛》、《雷米》、《城》、《水银》等。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作文化交流。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于新西兰的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9月,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杀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身后出版有长篇小说《英儿》(与雷米合著)、《顾城诗全编》等。

4.江河

原名于友泽,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与北岛同岁,比舒婷和顾城都大)。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胶丸厂工作。1980年5月首次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作品,诗集有《太阳和他的反光》、诗合集《五人诗选》等。

5.杨炼

北京人,1955年出生于父母出使的瑞士伯尔尼,(比舒婷小三岁,比顾城大一岁)。1974年高中毕业后赴北京昌平农村插队,并开始诗歌创作,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返城,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室工作。1981年加入作协北京分会。主要诗作有大型组诗《礼魂》、《逝者》、《自在者说》和《与死亡对称》等,是朦胧诗的主要诗人之一。诗集有《海边的孩子》、《荒魂》(1986)、《黄》(1986)、诗合集《五人诗选》等。80年代中期起,寓居海外。

6.海子

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1964年生。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治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14日,写下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在短短的七八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

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短诗。海子的诗在青年学子有广泛影响,并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结集出版。身后由骆一禾、西川等整理编辑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土地》(长诗,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1995)和《海子诗全编》(1997,上海三联书店)等。

7.于坚

原籍四川资阳,1954年生于昆明,(比舒婷小两岁,比杨炼大一岁,比顾城大两岁)。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唐·吉诃德之歌》,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同年与韩东等诗人创办民间诗刊《他们》。出版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运》和随笔集《棕皮手套》等。

二、学习重点提示

(一)小重点:

1.由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

主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最初引起的注意。如公刘在《星星》上发表的“读后感”以及顾工的困惑等;

(2)论争的主要意见。如章明、臧克家的文章和“三个崛起”;

(3)论争的结果。如人们对于朦胧诗的论争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的认识。

2.朦胧诗进入文学史的情况。

(1)《新时期文学六年》对朦胧诗论争情况的介绍、对舒婷的推荐式评价和对朦胧诗整体成就的肯定;

(2)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原因,以及舒婷诗歌的两个艺术特征;

(3)在众多文学史中很难找到北岛名字的奇特现象和北岛与舒婷诗歌特点的比较;

(4)北岛与顾城在现代主义倾向表现方式的异同。

3.江河、杨炼的创作对于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的作用。

江河、杨炼致力于“史诗”创作的情况和对于朦胧诗发展的意义,以及对于新生代诗人从追求现代主义变化为探寻东方传统的影响。

(二)大重点:

1.朦胧诗及其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朦胧诗及其论争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朦胧诗及其论争不但继承了“五四”文学未完成的主题和任务,而且体现了“五四”精神的复归。

(2)朦胧诗及其论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是与“五四”新文学几乎同时出现的,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就是当时的代表,而在30年代形成第一个高潮。但50年代后,这一传统被人为中断了。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崛起,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文革”出现的一个影响广泛的重要现象,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出现不是个别的,而是这一现象的开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这一现象最初引人注目的一个热点。因此,朦胧诗的出现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朦胧诗及其论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的关系。其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诗歌领域,而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朦胧诗对新生代的影响和新生代对它的反叛,特别是海子等“后朦胧”诗人和韩东、于坚等“第三代”诗人的情况。

朦胧诗对新生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上,这种精神就是“先锋精神”(关于“先锋精神”可参见本课程的第16讲),包括反叛和创新两个方面。新生代对朦胧诗的反叛,实际上正是他们继承和发扬朦胧诗的“先锋精神”的必然结果。以海子为代表的“后朦胧”诗人和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所谓“新生代”的两股重要力量,他们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点。前者更多地体现出对朦胧诗的继承,或者说是沿着朦胧诗的道路在继续前进,而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朦胧诗的反叛,或者说是“故意”地在走一条与朦胧诗背道而驰的路线。

3.舒婷、北岛、顾城创作的风格与特点,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见教材第250-254页。

4.朦胧诗发展和变异的特点和必然性。

其特点可以“后朦胧”与“第三代”为例;其必然性可用“先锋”理论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