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涉江》节选

合集下载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注】①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自东汉末年文人之手。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家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终点。

形容一望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好像是表达的角度发生了改变。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改变的?参考答案1.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净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2.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二1、“芙蓉”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一。

试比较本诗与课文《离骚》〔节选〕中的芙蓉寓意的异同。

(6分)2、本诗构思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做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同:都寄寓了一种高洁、纯真的情感。

2分异:《涉》诗重在表达一种亲情,思念远方亲人。

2 分《离》诗象征屈原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或修身养性〕。

2分2、虚实结合〔或想象〕。

2分采芙蓉之人花无可送,进而想象远方亲人“还顾旧乡”的情景,1分拓宽了诗歌意境,1分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1分三1.本诗前两句采纳了《诗经》中的手法。

〔1分〕2.以下各项对诗歌划线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开篇两句中“采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以乐景衬托哀情。

《涉江采芙蓉》简答题【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简答题【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简答题及答案【必修上册】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简答题】
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
1.答: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2、“芙蓉”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一。

试比较本诗与课文《离骚》(节选)中的芙蓉寓意的异同。

2、答:同:都寄寓了一种高洁、纯真的情感。

异:《涉》诗重在表达一种亲情,思念远方亲人。

《离》诗象征屈原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或修身养性)。

3、本诗构思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做简要分析。

3、答:虚实结合(或想象)。

2分采芙蓉之人花无可送,进而想象远方亲人“还顾旧乡”的情景,1分拓宽了诗歌意境,1分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4.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4.答:诗歌写思妇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游子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失意之人,“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好,“离居”展现的是现实的凄苦处境,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对同心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

经典背诵二级

经典背诵二级

经典背诵第二级篇目1.《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2.《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3.屈原《涉江》(节选)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4.汉乐府《陌上桑》(节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5.汉乐府《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6.《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屈原的诗魂归来80 0字

屈原的诗魂归来80 0字

屈原的诗魂归来80 0字《招魂》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一、衍生注释:“朕”,我,屈原自指。

“清”,清白。

“廉洁”,正直不苟。

“服义”,坚守道义。

“未沫”,未消失。

“主”,秉持。

“盛德”,美好的品德。

“牵于俗”,被世俗牵累。

“芜秽”,荒芜、被污染。

“考”,考察、彰显。

“离殃”,遭受祸殃。

“巫阳”,神话中的巫师。

“筮”,用蓍草占卜。

“掌梦”,主管占梦的官。

“谢”,凋谢、死去。

二、赏析:此诗开篇屈原自述自身品德的美好,却因世俗的牵累而陷入困境,魂魄离散。

上帝欲拯救他,让巫阳招魂。

这里通过上帝与巫阳的对话,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诗中屈原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悲叹,他坚守的美好品德在世俗的冲击下难以完全施展,充满了无奈与愁苦。

这种超自然的描写,反映出屈原内心深处渴望解脱困境、回归正道的强烈愿望。

三、作者介绍: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他出身贵族,学识渊博,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但遭到贵族保守派的反对,被楚怀王流放。

他满怀忧愤,在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等。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最后投汨罗江自尽,他的死成为后世文人敬仰和缅怀的对象。

四、运用片段:当我在困境中徘徊,感觉自己仿佛被世俗的黑暗吞噬,就像屈原在《招魂》中所说的“牵于俗而芜秽”,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初心,努力不让那些美好的品德在我心中消失。

我想,我也要像屈原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哪怕周围的环境再恶劣。

《九歌·东皇太一》原文: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离骚》同步练习(含答案)

《离骚》同步练习(含答案)

《离骚》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又申之以揽茝(告诫)B.偭规矩而改错(错误) 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C.唯昭质其犹未亏(减损)延伫乎吾将反(久立)D.苟余情其信芳(确实)忍尤而攘诟(排除)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认为是好的)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B.①长太息以掩涕兮(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长长地)C.①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②将复修吾初服(整理)D.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虽然)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吾独穷困乎此时③夫孰异道而相安④惟草木之零落兮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固时俗之工巧兮⑦宁溘死以流亡兮⑧伏清白以死直兮⑨长余佩之陆离⑩偭规矩而改错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⑧C.②④⑥⑧ D.②③⑤⑥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B.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C.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名余曰正则兮②不抚壮而弃秽兮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④字余曰灵均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长余佩之陆离⑧鸷鸟之不群兮A.①②⑧/③④⑦/⑤⑥ B.①④/②③⑧⑤/⑥⑦C.①③④/②⑧⑥/⑤⑦ D.①④⑧/②③/⑤⑥⑦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既替余以蕙纕兮②乘骐骥以驰骋兮B.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C.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D.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②将往观乎四荒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C.及行迷之未远及:及时D.竞周容以为度度:法度,准则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B.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揣度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D.日月忽其不淹兮忽:忽然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B.帝高阳之苗裔兮裔:后代C.日月忽其不淹兮淹:淹没D.恐年岁之不吾与与:给,等待10.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涉江屈原原文及翻译

涉江屈原原文及翻译

涉江屈原原文及翻译《涉江》是屈原晚年放逐江南时所作的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抒情诗。

以下是它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欣赏吧!涉江屈原原文及翻译原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译文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

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

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

坐上驾着青龙两边配有白龙的车子,我要同重华一道去游仙宫。

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的精英,我要与天地啊同寿,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

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

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

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

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

清早我从枉渚起程啊,晚上才歇宿在辰阳。

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

涉 江

涉        江

诗人在全诗中究竟塑造了怎样的一个 自身形象?
塑造了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及美好节操,决不向恶势 力屈服的爱国主义者形象。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世溷浊、反顾、哀南夷、船 容与……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奇服……高驰 之地、食玉英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世溷 浊——高驰不顾、苟余心……虽僻远) 刚直不阿, 一身正气(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 昏)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 兮齐光 )
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
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
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贤不必以。伍子逢 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
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固将重昏而终身!
推荐。伍子胥遭到灾祸 啊,比干被剁成肉泥。 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 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 呢!我要遵守正道毫不 犹豫啊,当然难免终身
处在黑暗之中。
乱曰:鸾鸟凤皇,
日以远兮。燕雀 尾声:鸾鸟、凤凰,一
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
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
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
《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
第1段主要是写诗人为什么会“涉江”,为什么开始

屈原《涉江》欣赏

屈原《涉江》欣赏

屈原《涉江》欣赏原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注释1.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2.衰:懈怠,衰减。

3.铗(音夹颊:剑柄,这里代指剑。

长铗即长剑。

陆离:长貌。

4.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

崔嵬:高耸。

5.被:同“披”,戴着。

明月:夜光珠。

璐:美玉名。

6.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7.方:将要。

高驰:远走高飞。

顾:回头看。

8.虬:无角的龙。

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

螭(音痴):一种龙。

9.重华:帝舜的名字。

瑶:美玉。

圃:花园。

“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10.英:花朵。

玉英:玉树之花。

11.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

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12.旦:清晨。

济:渡过。

湘:湘江。

13.乘:登上。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

反顾:回头看。

14.欸(音哀):叹息声。

绪风:余风。

15.步马:让马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的《涉江》描绘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心境与遭遇。开篇,诗人自述幼时便喜爱奇伟服饰,象征其高洁品质与远大志向,然而世人皆浊,无人能解其志,故决心离开故乡,向南涉江而行。பைடு நூலகம்鄂渚、方林,诗人驻足回望,表达对郢都的留恋之情。随后,诗人乘船上溯沅江,虽遇阻力,但心志坚定,无惧僻远之地。进入溆浦,面对深林幽暗、山峻蔽日的景象,诗人感到迷茫与孤独。然而,他仍坚守本心,不愿随波逐流,宁愿承受终生的愁苦。诗中还援引古代贤士的事例,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与悲愤之情,并以比喻批判楚国政治的混乱。最后,诗人重申自己将坚守正道,不惧重重昏暗,终身不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