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料和粉状料对乳猪教槽效果研究
乳猪教槽料配方和使用

乳猪教槽料配方和使用教槽料是乳猪阶段的饲料产品,也是乳猪从出生后至4周龄这一阶段的一种含有高营养成分的专用饲料产品,生产中使用的教槽料类型主要有颗粒、破碎、粉状、液态四种形态,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前三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乳猪教槽料的配方和使用吧!乳猪教槽料的配方1、饲料配方:膨化玉米300.00(千克)、玉米(一级)263.00(千克)、全脂大豆125.00(千克)乳清粉3120.00(千克)、去皮豆粕50.00(千克)、血浆蛋白粉40.00(千克)、进口鱼粉50.00(千克)、大豆油20.00(千克)、磷酸二氢钙4.00(千克)、钙粉6.00(千克)、酸化剂3.00(千克)、丁酸钠1.00(千克)、氧化锌3.00(千克)、赖氨酸3.00(千克)、蛋氨酸1.00(千克)、苏氨酸1.00(千克)、预混料10.0(千克)。
2、营养指标:消化能3500千卡/千克、粗蛋白18.0%、钙0.65%、可利用磷0.45%、赖氨酸1.40%、蛋氨酸0.45%、苏氨酸0.91%、色氨酸0.24%。
乳猪教槽料的特点1、易于吸收:乳猪教槽料含有抗营养因子、过敏因子含量低,提高饲料消化率,是提高乳仔猪采食量的关键。
饲料在经过消化吸收和重新沉积后才有良好的表现,而这一阶段的乳猪日增重对商品猪的全程生长性能都有非凡意义。
2、适口性好:乳猪喜欢吃,采食量非常大,才可能有良好的日增重指标。
3、营养均衡: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同,消化率也不同。
因此,必须科学配方,精心调制。
4、发病率低:特别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腹泻发生率。
消化不良的饲料,在通过小肠后进人大肠,就是大肠内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从而导致大肠内细菌快速繁殖,这是造成乳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5、断奶应激:发生断奶应激将造成仔猪断奶后体重下降,生长停滞。
要想尽快恢复猪的正常生长速度,弥补断奶应激损失,必须通过增加断奶猪饲料的投喂,改善饲养条件才能解决。
乳猪教槽料的使用1、使用时间:使用教槽料的时间安排从仔猪出生7到断奶后14体重10左右用,产后7~14每天少量投喂进行诱食,14至断奶前每天适董4~5次,通过这两个阶段保证仔猪教槽成功,断奶后10~14天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2038卷第4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朱秋凤1,张永静2,黄 强3(编译)(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北京 102202;3.安徽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利辛 236700)为了提高育肥猪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许多养殖者已经改变或者正在考虑用颗粒料饲喂猪。
然而,由于饲料厂的局限性和物流因素,养殖者可能无法保障一直能为猪提供颗粒料。
因为许多饲料厂或养殖者自己的代加工厂没有足够的能力将所有的饲料制成颗粒,他们选择只把部分饲料做成颗粒,或者干脆不做颗粒料。
目前,几乎没有数据可以表明在育肥期饲喂少量的颗粒饲料可以使猪的生长性能达到最优。
从猪的健康角度来讲,采用颗粒饲料会增加育肥猪胃摘 要:试验选取2 100头猪(PIC 327×1050;初始重为31.5±0.13 kg ),用来评估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118 d 。
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猪只根据初始重随机分到6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组有14个栏位,每个栏位25头猪)。
每个处理组中有7个阉公猪栏和7个母猪栏。
所有处理组均采用含15% DDGS 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
试验分5个阶段饲喂,分别为 0-28 d 、28-56 d 、56-84 d 、84-98 d 和98-118 d 。
6个处理组分别为0-118 d 全部饲喂粉料、0-118 d 全部饲喂颗粒料、0-70 d 饲喂粉料而70-118 d 饲喂颗粒料、0-70 d 饲喂颗粒料而70-118 d 饲喂粉料、或颗粒料和粉料每两周轮换一次,以粉料开始以颗粒料结束或者以颗粒料开始以粉料结束。
在第110天时,每栏里随机挑选4头猪进行屠宰并收集胃,然后对胃进行溃疡和角质化评分。
结果表明,饲喂粉料和饲喂颗粒料的猪的平均日增重没有差异。
全期饲喂粉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大(P <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低(P <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 <0.05)。
粉料好还是颗粒料好

粉料好还是颗粒料好二者各有所长,但对不同的养殖场户而言,选择哪种料经济效益更高些?用过不同料的朋友又有什么经验及建议呢?——编者韦文志:前几天和朋友交流,朋友是几个饲料公司的配方师,对于当前的饲料生产,朋友说使用粉料比较实在,费用低,加药方便。
我也反复考虑,现在国内饲料公司多生产的是颗粒饲料或膨化饲料,浓缩料、预混料是粉料。
生产颗粒饲料、膨化饲料,要消耗能量,生产效率低,费用高。
浓缩料、预混料,就省掉了,生产效率高,费用低。
目前国外普遍推广粉料,使用料塔,专用粉料车运输,降低了很多成本。
我看中国也值得推广使用粉料。
luyunzhu88:全价料方便,懒人用很合算,质量也有保障,算成本也差不多。
粉料(预混、浓缩)虽然也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在气候干燥的地区容易引起呼吸道问题。
空悟:我们一直用粉料,从雏鸡到产蛋鸡都是粉料。
没看出来比颗粒料差,而且营养损失少。
majj2006:规模猪场如管理跟得上、配套设施齐全、又是自配料的,还是用粉料好。
一般小规模散养户还是用颗粒料吧。
新乡大北农:对于高档教槽料来说还是颗粒好,可以减少疾病,减少浪费,对于大猪来说粉料就划算一点。
泥鳅:讨论的前提应该是营养基础和配方一样。
每个公司的产品定位不一样,原料和配方以及所采用的数据库有差异,没有这些前提讨论及选择是没有意义的。
我认为,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的饲料就是好饲料,无论颗粒与粉料。
yinrh601:粉料和颗粒料各有优缺点。
单独考虑成本,肯定粉料更划算,但从养殖效果和生长速度看,颗粒料比粉料有明显优势。
jy718:从目前使用效果上看,对仔猪、小猪、中猪使用颗粒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较粉料理想,猪疾病少,劳动强度明显减少,猪场老板可腾出更多时间做猪场管理,而不是天天配料;对100kg以上大猪这种差异减少。
如果大家非要弄明白到底哪个好,就麻烦做一下试验,重点看两个指标:生长速度和料肉比,至于其他因素(省力、减少疾病等),自己来衡量吧。
颗粒料和粉料哪一个更适合母猪使用

颗粒料和粉料哪一个更适合母猪使用
母猪料的料型目前主要有多半三种,粉状料,液体猪饲料和颗粒料。
粉状料又可分为用户自配科耳的粗粉料(简单混合料)和商用细粉料两种。
液体饲料则是欧洲国家近十年来兴起国家的一种饲料模式,目的是为了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提高母猪的福利;随着近年来玉米价格的大幅走高,部分客户意识到自配料与配合料成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对配合紧密配合颗料料的需求急剧增加,故而衰减饲料厂开发以应对整个市场变化。
但是对颗粒料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现结合母猪营养生理及生产实践中出现问题,加以剖析,欢迎各位同行拍砖。
1母猪对粉状料的采食量比颗粒料的采食大点
这个事实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母猪有着发达的牙齿、灵活的舌头和硕大的口腔,粉状料对其味觉、嗅觉的刺激使得头期消化液的分泌较颗粒大。
唾液淀粉酶对粉料的作用也较颗粒料更为迅速。
因此母猪对粉状料的食欲更强。
在野生状态下,母猪的食物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块根块茎类、青绿饲料、谷物籽实、小动物等,未成熟的谷物籽实很硬,所以颗粒状的食物并不是母猪首选。
并且,猪有抢食的习惯,一次大量咀嚼颗粒料的后果很进食严重:未经充分咀嚼的颗料在消化道存留的时间很长,头期消化液分泌不足也导致消化道蠕动减缓。
特别是在围产期,母猪食欲下降和便秘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2粉状料较颗粒更“新鲜”
众所周知,粉状料不易保存,在北方,夏末库存时间也不能超过15天,因其开包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面积更大,更易被氧化;而颗粒料则不同,经过挤压之后与空气空气接触占地约减小,因而可放置更正常。
就现场应用效果当然,3天以内生产的加盐料更有优势(中间环节越少,对母猪来说越好)。
颗粒料和粉状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断奶仔猪在饲养期间由于生活环境和采食形态发生了变化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断奶仔猪采食的饲料形态比较多,每种形态饲料都有各自的优点。
如何根据断奶仔猪的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饲料是养殖期间需要研究的内容。
在选择饲料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整体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考虑,保证饲料的应用效果。
1选组试验情况介绍选择山东招远市当地某养猪场的100头断奶仔猪作为研究对象,仔猪平均体重在6.0kg,将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的公母猪数量相同,分别饲喂颗粒料和粉状料,以此标注为颗粒料组和粉状料组。
试验要求两组仔猪的体重在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比分析。
在试验的过程中对两组断奶仔猪分别使用颗粒料和粉状料进行饲喂,饲喂14d后以栏为单位对两组仔猪进行空腹称重。
在饲养管理期间要保证仔猪的饮水和饲料充足,同时也要保证圈舍内的干净整洁,并按照一定的饲养管理标准对断奶仔猪进行科学饲养。
在试验期间对两组仔猪每天饲料的用量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也要对出现异常情况的仔猪头数进行记录,如果在试验期间仔猪发生疾病,对其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也要进行记录。
2试验结果对比分析2.1不同形态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经过对比试验发现,颗粒料组和粉状料组对断奶仔猪的初始体重大致相同,无明显差异。
在饲喂14d之后,研究人员对两组仔猪试验期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在日增重、料重比和试验后体重等生产性能方面,两组仔猪的差异性较为明显,而日采食量差异不明显。
颗粒料组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比粉状料组相比提高8%和19%,料重比降低10%左右。
由此可见,饲喂颗粒料在断奶仔猪采食量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详见表1。
2.2不同形态饲料对断奶仔猪经济效益的影响玉米、豆粕、碎米和豆油占据断奶仔猪饲粮的主要成分,养殖成本受其市场价格影响较大。
以山东地区为例,上述各原料当时市场均价为:膨化玉米2.476元·kg-1,豆粕3.025元·kg-1,碎米2.600元·kg-1,豆油5.453元·kg-1。
不同形态饲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不同形态饲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摘要早期断奶往往导致仔猪生产性能下降,本试验对比了颗粒料和粉料对3周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Ⅰ组(饲喂颗粒料)和Ⅱ组(饲喂粉料)仔猪25~39日龄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95 g和144 g,Ⅰ组比Ⅱ组高35.42%,差异显著(P0.05)。
Ⅰ组、Ⅱ组仔猪39日龄总重分别为402.7 kg和374.3 kg,平均个体重9.56 kg和8.91 kg,Ⅰ组仔猪体重高于Ⅱ组,差异显著(P<0.05)。
25~39日龄仔猪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95 g和144 g,Ⅰ组比Ⅱ组高35.42%,差异显著(P<0.05)。
2.2 不同形态饲料对25~39日龄仔猪采食量与料肉比的影响2.3 不同形态饲料对25~39日龄仔猪腹泻率与死亡数的影响2.4 不同形态饲料对25~39日龄仔猪体况与行为的影响Ⅰ组与Ⅱ组25~39日龄仔猪相比,Ⅰ组仔猪喜食,活泼好动,皮肤红润,毛管发亮,体质强健。
Ⅱ组仔猪毛色稍差,毛稍微偏长,但是整体外观情况看来,差异不是很明显。
3 结论与讨论3.1 颗粒料和粉料对仔猪早期断奶优劣势对比本次试验针对颗粒料、粉料2种形态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对Ⅰ组和Ⅱ组25日断奶仔猪体重进行分析,体重差异不显著。
表明试验初始条件较为一致,这是试验结果可靠的前提。
本试验结果显示:25~39日龄仔猪头均日增重Ⅰ组比Ⅱ组高35.42%,差异显著(P<0.05),说明乳猪教槽颗粒料(Ⅰ组)比粉料(Ⅱ组)饲喂仔猪更能显著提高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Ⅰ组比Ⅱ组高10.84%,差异显著(P<0.05),说明教槽颗粒料(Ⅰ组)比粉料(Ⅱ组)适口性好,显著提高了饲料采食量;Ⅰ组和Ⅱ组料肉比分别为1.42和1.73,说明教槽颗粒料(Ⅰ组)饲料报酬高于粉料(Ⅱ组);腹泻率Ⅰ组和Ⅱ组分别为4.4%和5.4%,Ⅰ组比Ⅱ组低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喂教槽颗粒料(Ⅰ组)较粉料(Ⅱ组)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仔猪腹泻率;Ⅰ组仔猪喜食,活泼好动,皮肤红润,毛管发亮,体质强健,Ⅱ组仔猪毛色稍差,毛稍微偏长,但整体外观情况看来,差异不明显。
颗粒料与粉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不同料型的饲料对仔猪皮毛指数的影响见表5 。
表 5 不同料型的饲料 对仔猪皮毛指数 的影响
本较高,经济效益低 。由于此试验仅仅观察使用试
验饲料的阶段 ,而没有考虑到仔猪后期的相关生产 性能指标是否会 因为前期料型的不 同而有所改善。 由表 5 可以看出 ,试验前期两组试验猪 的皮毛 指数相同,试验 中期观察粉料组试验猪皮毛指数较 低 ,后期颗粒组试验猪皮毛指数较低 ,分析原因可 能是 由于不同时期粉料组和颗粒料组出现腹泻 ,在 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猪的健康 ,进而皮毛指数有所
试验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l 。
表 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饲粮组成 玉米 豆粕 ( P %) C ̄ A3 玉米蛋 白粉 进 口鱼粉 ( P 6 %) C=5 血浆蛋 白粉
大 豆油
在试验前期 、中期以及试验结束时分别对仔猪 的外观进行评分 , 皮毛评分指数标准见表 2 。
不同料型的饲料对试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 表3
表 3 不同料型饲料对试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扫 、冲洗圈舍 。试验起始 以及试验结束均在傍晚
1:0 70 称重,并做好记录。
14 指 标 测 定 .
1 . 生产指 标 .1 4
分别测定采食量 、日增重 、料重比,按式 13 ~ 进行 计算 。
成本和保证仔猪正常生长的要 求。
关键词:颗粒料 ;粉料 ;断奶仔猪 ;料 肉比 中图分类号:¥ 1.;¥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0 — 0 4 2 1 )0 0 0 - 3 86 8 88 0 10 8 ( 0 1- 0 5 0 1
乳猪教槽料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养猪技术

乳猪教槽料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养猪技术乳猪教槽料在养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指乳猪出生后7~10天到断奶后7~10天所使用的饲料。
可以缩短断奶时间,提高母猪的使用效率,解决了母乳不足、断奶后体重下降严重的问题,提高生长速度等。
现主要介绍乳猪教槽料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教槽料的重要作用教槽料的使用可以提高仔猪的断奶重,通过补料可以补充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补给因母乳不足而出现的营养缺口,使仔猪能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从而使仔猪的断奶重增加,因为断奶重较大的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速度较快,健康度较好。
还可以缩短仔猪的断奶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教槽料的使用可以提高仔猪对饲料的适应性,让仔猪学会咀嚼和吞咽饲料,可有效助力仔猪尽早的吃料。
对仔猪体内消化酶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使仔猪能很快适应饲料的改变,减少断奶时由于消化酶迅速减少而出现的消化不良,减少断奶应激的发生;使用教槽料可以促进仔猪消化结构的发育。
2、生产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槽料是目前饲料生产厂家较为学习的一个产品,但是部分生产厂家只追求教槽料片面的功能,所生产的产品并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如有的厂家为了控制仔猪腹泻,在教槽料中添加药物,虽然腹泻得以控制,但是却忽略了猪的后期生长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还有的养猪场仅从教槽料的气味、颜色等外部感观来评定饲料的好坏,这都是片面的,有的甚至还会使用一些违规原料来满足养猪生产者对教槽料的片面要求。
教槽料的好坏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的使用效果,片面的来评价某一方面是极不科学的。
好的教槽料应在仔猪使用后采食量增加,乳猪表现为喜食、消化好、吸收好,营养性腹泻发生率低,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持续增加。
3、营养要求乳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快、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并且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这就使得仔猪在采食除母乳以外的饲料时易发生营养性腹泻而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此在配制和使用教槽料时要根据猪的品种和乳猪的消化生理特点,结合营养标准、原料的来源和品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哺乳母猪 12 头 [ 每头母猪带乳猪 (10 ±1 ) 按胎次 、 窝乳猪数 、 哺乳日龄相似的原则随机分 头 ], 为 2 组, 即颗粒料组和粉状料组, 每组 6 个重复, 每 个重复 1 窝猪。 1.2 试验日粮 试验料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 物营养中心配制 (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 1 ) , 粉状料按 常规方法制备,由武汉市金牧动物营养中心生产, 所 有原料过 1.0 mm 筛,部分加工好的粉状料运至湖北 东方绿源饲料有限公司进行制粒。
项目 乳猪窝数 乳猪头数 ( 产房 ) 7 日龄均重 (kg ) 14 日龄均重 (kg ) 21 日龄均重 (kg ) 28 日龄断奶均重 (kg ) 28~35 日龄均重 (kg ) 7~14 日龄平均日增重 (g ) 14~21 日龄平均日增重 (g ) 21~28 日龄平均日增重 (g ) 28~35 日龄平均日增重 (g ) 7~14 日龄平均日采食量 (g ) 14~21 日龄平均日采食量 (g ) 21~28 日龄平均日采食量 (g ) 28~35 日龄平均日采食量 (g ) 28~35 日龄料肉比 7~14 日龄腹泻指数 14~21 日龄腹泻指数 21~28 日龄腹泻指数 28~35 日龄腹泻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 颗粒料; 粉状料; 乳猪 中图分类号 :S81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91X (2010 ) 15-0027-03
乳猪教槽料是指乳猪出生 7 d 到断奶后 10 d 内 高品质的教槽料是乳猪早期断 使用的一种特殊饲料。
魏金涛,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 430064, 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瑶苑特 1 号。 李绍章 (通讯作者 ) 、 张巍、 严念东, 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 一作者。 收稿日期: 2010-03-29
27
饲 养 试 验
魏金涛等: 颗粒料和粉状料对乳猪教槽效果研究
本试验在同一配方的基础上研究粉状饲料和颗粒饲 料对乳猪教槽效果的影响。 1 1.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动物
1.3.2
称重与采血
试验期间分别在 7、 14、 21 和 28 日龄上午 8: 00 按时称重, 28 日龄当天断奶后维持原栏饲养 7 d 后空 腹称重、 采血、 制备血清, 结束试验。 1.3.3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血清生化指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 试剂盒, 用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半自动生 ) 进行测定。 化分析仪 (L-3280 型 1.3.4 腹泻率的观察 腹泻程度用腹泻指数表示, 腹泻指数为粪便评分 之和[1]。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 SAS8.0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粉状料和颗粒料对乳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见 表 2)
试验于 2008 年 7 月在黄石市种猪场进行。乳猪 分组后开始进行补料 。为避免饲 (P<0.05 ) ,而 28 日龄断奶后两组之间采食量没有显 7 日龄时空腹称重 、 料浪费, 饲喂时少喂勤添, 每天饲喂 5 次 (6: (P>0.05 ) 。平均日增重、 腹泻指数方面, 颗粒料 00、 10: 00、 著变化 ) , 保证食槽内有少量存料, 自由 组和粉状料组相比各个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 (P> 14: 00、 18: 00、 21: 00 饮水。 ) 。 0.05
《饲料工业》 · 2010 年第 31 卷第 15 期
饲 养 试 验
颗 粒 料 和 粉 状 料 对 乳 猪 教 槽 效 果 研 究
魏金涛
摘
李绍章
张
巍
严念东
要 :选择哺乳母猪 12 头[每头母猪带乳猪(10±1)头], 按胎次、 窝乳猪数、 哺乳日龄相似的原则随
即颗粒料组和粉状料组, 每组 6 个重复, 每个重复 1 窝猪。 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 测定 机分为 2 组, 血清生化指标, 研究了颗粒饲料和粉状料对乳猪的教槽效果。 结果表明颗粒料教槽效果在乳猪 7~21 日 龄时和粉状料相似 (P>0.05 ) , 但是在乳猪 21~28 日龄颗粒料组乳猪平均日采食量 (ADFI ) 显著高于粉状 ) ; 平均日增重 (ADG ) 也高于粉状料组, 但是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 颗粒料和粉状料对乳 料组 (P<0.05 猪断奶后一周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 (FCR ) 没有显著影响 (P>0.05 ) ; 血清生化指标方面, 颗粒料组和粉 白蛋白、 碱性磷酸酶、 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 (P>0.05 ) 。 状料组相比总蛋白、
注 : 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 极显著 , 相同字母或无肩标差异不显著 。 下表同 。
制粒参数: 制粒温度 60 ℃, 环模压缩比 9: 1, 颗 粒直径 2.0 mm。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猪管理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乳猪 21 日龄断奶前对粉状料 和颗粒料采食量均不大, 但是颗粒料组采食量与粉状 料组相比有所提高 (P>0.05 ) ,每个阶段分别提高了 乳猪 21~28 日粮采食量有所提高, 采 25.98%、 16.69%; 食量颗粒料组和粉状料相比显著的提高了 42.50%
6 62 2.03±0.32 3.62±0.21 4.96±0.40 6.64±0.45 7.84±0.88 227.1±141.6 191.4±38.8 240.4±93.7 171.1±59.2 1.188±1.303 3.613±4.740 38.56±13.05a 201.84±15.92 1.18 1.34 3.78 3.81 2.12
表1
原料 东北玉米 ( 部分膨化 ) 碎米 ( 膨化 ) 豆粕 ( 膨化 ) 发酵豆粕 鱼粉 血浆蛋白粉 膨化大豆 乳清粉 磷酸氢钙 氯化钠 蔗糖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 微生物预混料 氯化胆碱 (50% ) 酸化剂 核心预混料 b
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含量 (%)
35.75 25 5 9 4 3 6 8 0.75 0.3 1.5 0.25 0.1 0.1 0.2 0.15 0.4 0.5
28
魏金涛等: 颗粒料和粉状料对乳猪教槽效果研究
饲 养 试 验
2.2 粉状料和颗粒料对乳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见表3 )
表3 粉状料和颗粒料对乳猪血料相似, 但是在乳猪 21~28 日龄时优于粉状料。
参考文献
[1] Miller B G. 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antigen in the cause of post weaning diarrhea in pigs [J]. Beterinary Research, 1984,45 (9): 1730-1733. [2] [3] 杨远新, 朱汉存, 饶俊, 等 . 开食料不同形态对乳猪增重的影响 (3 ) : [J].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9, 13 21-26. King T P, Begbie R, Cadenhead A. Nutritional toxicity of raw kid - ney beans in pigs. Immunocytochemical and cytopathological stud - ies on the gut and the pancreas [J]. J. Sci. Food Agric., 1983, 34 (12):1404-1412. [4] [5] 王松岩, 安磊旭, 王世勇, 等. 饲粮料型和营养水平对断奶仔猪生 (6 ) : 长性能的影响[J]. 现代畜牧兽医, 2007 28-30. Orok E J, Bowland J P. Rapeseed, peanut and soybean meals as protein supplements: Plasma urea concentrations of pigs on differ - ent feed intakes as indices of dietary protein quality [J]. Can. J. Anim. Sci., 1975, 55: 347-351. [6] Kim Y G, Lohakare J D, Yun J H, et al. Effect of feeding levels of microbial fermented soy protein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 - ent digestibility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in weaned [J]. Asian australas J. Anim. Sci., 2007, 20(3):399-404.
6 63 2.07±0.34 3.72±0.59 5.15±0.92 6.66±0.84 7.89±1.12 235.7±63.8 204.3±67.7 215.7±54.9 175.8±85.7 0.943±0.735 3.096±2.791 27.06±18.38b 202.13±25.83 1.15 1.38 3.92 2.88 1.98
奶克服乳猪断奶后受营养 、 心理 、 环境等应激因素影 采食量低 、 生长受阻 、 免疫力降低 、 死 响出现的腹泻 、 亡率高等乳猪断奶综合症的重要保障。但是, 目前国 内关于乳猪教槽料的研究资料不多, 市场上的教槽料 产品种类繁多,饲料形态也有颗粒料和粉状料之分。
)))))))))))))))))))))))))))))))))))))))))))) 等。因为现代家畜品种内变异常常很大, 不同家系间 yijk=μ+αi+βj+γxijk+eijk, i=1,2; j=1,2; k=1,2 的差异甚至常常超过我们要比较的处理效应, 所以进 添加约束条件后的正规方程为 行动物饲养试验时, 一般应当考虑这个因素。这一点 T T T 。 好像还没有引起动物营养界的注意 [X X+H H] =[X y], 本文的示例只是比较了考虑与不考虑参试个体 式中的符号与前相同。 间的亲缘关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只说明了分析试验 代入数据后便可解出有关的估计量为 结果时, 如果把家系 (窝) 效应归入试验误差, 就会严 12.846 2 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即使在试验设计时 “随机化” 这 -0.923 1 个因素, 如果把它归入试验误差, 它会严重加大误差 0.923 1 方差, 所以它依然会严重影响结论的精确性。因此我 -0.692 3 们强调, 在动物试验研究中, 只有那些远远小于处理 0.692 3 效应的因素才可以通过 “随机化” 归入试验误差; 对于 1.538 5 “大效因素 ” , 无论是否随机化, 都会严重影响试验结 这里 =-0.923 1< =0.923 1。 果, 在动物试验中, 必须考虑到全部有较大效应的因 5 结果与讨论 素, 例如参试个体间的遗传关系。 本文示例数据分析结果, 考虑参试动物个体间的 再者, 本文只是解释了试验中只观测单个性状的 血缘关系时, =0.453 8> =-0.453 8; 不考虑参试个 情况,实践中做动物试验时考虑的性状数常不止一 体间的血缘关系时, =-0.923 1< =0.923 1。这个例 个, 而对于多性状的统计分析方法与本文介绍的方法 子说明, 在做饲养试验时有必要考虑参试个体间的血 是有差别的。 缘关系。 对于上述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限于篇幅, 我们另 其实在其它很多动物试验中, 都需要考虑参试个 拟文论述。 (参考文献若干篇, 刊略, 需者可函索 ) 体间的血缘关系, 例如消化试验、 代谢试验、 屠宰试验 (编辑: 刘敏跃, lm-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