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2其它工业区位理论行为区位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于1935年完成学位论文《区位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区位理论。

帕兰德在区位论研究中,把不完全竞争1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

(一)区位与市场地域

研究的问题:在不完全竞争(只有两个竞争者)的条件下市场地域如何划分。即假定有一直线市场,只有两个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如何划定其市场地域界线。

分析与结论:

如果某地的价格等于生产地价格加上到消费地的运费,即:商品价格=出厂价格+运费,那么该地方价格(运费与距离呈比例时)将随着离生产地的距离增加,在所有的方向都会同样增加。用几何学来说,地方价格的高低呈漏斗状,漏斗的下端部就是生产地。在所有的竞争地,其地方价格都呈漏斗状。在这些漏斗相交的地点价格相等,而与购入地无关。这样等竞争线可看作是两个漏斗相交部在平面上的投影线,该线就是这两个竞争地(即企业)的市场地域分界线。(图3—11)

1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中,存在着众多规模都很小的生产企业,生产和销售无差别的同类产品。这种市场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任何市场主体都是既定价格的接收者。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市场结构。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三种类型: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是一种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所控制状态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产品的供给,而且每家企业的产量都占有相当大份额的市场结构。

图3-11 帕兰德的市场地域分割

图示:不同条件下两个企业市场地域的划分

(二)运费与区位理论

1.基本问题:运费如何影响区位

2.相关概念与分析思路

(1)基本概念:等费用线、等送达价格线、等距离线、等时间线、等商品费用线和等运送费线等。

•等距离线:某一地点开始距离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时间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运送时间相同点的连线。

•等商品费用线:某商品所需要的费用相同地点的连线。

•等运送费线:特定商品的运费相同地点的连线。

(2)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

帕兰德在假定运费是运送距离的函数的前提下,认为运费有两种形式:

•距离比例运费:指运费与距离呈等比例增加。(韦伯的等运费线)

•远距离递减运费:指随着距离的增加单位距离的运费在递减。

图2-7:运费的定价制度

在这两种形式下,等运费线的表现形态也不相同。前者的等运费线是围绕给定的某一点呈一定间隔的同心圆状;后者的等运费线间隔会变得越来越宽。

3.分析模型及结论

帕兰德研究了只有一个原料地和一个消费地的简单模型。结果认为:

•当运费率为均等运费率时,总运费在上述两地点(原料地和消费地)的连线上到处都相同;

•当运费率为可变运费率时,总运费在原料供给地和市场双方比其两地点中间的任意区位都低。

图2-7 基于运费的经济活动区位与货物流动(b)

在现实世界中运费率一般是可变的,那么,最佳区位选择在原料地或者市场的可能性更大。(图2-7(b))

上述等费用线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多种原料供给地或不同运输手段情况下的复杂模式研究。

帕兰德也认为在区位选择时,运费最小地点当然是最佳的生产地。可是随着生产地的选择,其它所有的费用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最佳的生产地应该是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通过对制鞋和制革工业的研究,于1937年完成了其著作《区位理论与制鞋、制革工业》,之后在1948年又出版了更为全面的理论著作《经济活动的区位》,从而确立了他的经济区位理论。

(一)运费结构与运输方式

1.运费结构

运费 = 场站作业费用 + 线路运输费用

•场站作业费用包括装卸、仓库、码头、管理经营机构和保养等费用;

•线路运输费用包括线路维修、管理、运输工具磨损、动力消耗、保险和工人工资等。

胡佛认为,一般运费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每千米的平均运输费用与距离的增加不是按等比例增加,而是呈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边际运费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是以同一比例变化,这一点胡佛与帕兰德的观点相同。

胡佛的运费理论不同于韦伯模型,他把运输分为与距离变化相关的线路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其意义是经济活动选择要尽量在各大中转场站布局,减少货物的中转次数,以减少运输费用。(见图2-7(d))

图2-7 基于运费的经济活动区位与货物流动(d)

2.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

➢运行成本:y1公> y1铁> y1水

➢终端花费:y2水> y2铁> y2公

运输方式不同,单位重量的货物每单位距离的运费也不同,即运费率不同。一般场站作业费用低,线路运输费用高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短距离运输;场站作业费用高,线路运输费用低的运输方式进行长途运输较有利。

胡佛分析了40年代末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的水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发现短距离的货物运输公路运输较有利,但随着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增加急剧;在一定距离内铁路运输和水运的费用低廉(如在56km之后铁路运输运费低于公路运输,也低于水运。在608km后,铁路运输高于水运,水运成为绝对有利的运输手段)。因此,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货物运输。

3. 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一是对运费的结构分析,提出了随距离的变化呈递减趋势的途中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局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

二是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

(二)送达价格与市场地域

1.采掘工业的市场地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