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MRI诊断ppt

合集下载

肩袖损伤MRI表现

肩袖损伤MRI表现
因为MRI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 任意平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肩袖肌腱 及损伤情况,所以,MRI成为肩袖检 查的主要方法
肩袖构成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 胛下肌的肌腱构成包裹肱骨头的袖套结 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构造
肩袖肌腱起止点及功能
肌肉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 肌
基本病理过程: 水肿、出血-变性-肌腱撕裂
肩袖损伤分期
Neer分期
Ⅰ期:临床初期肩袖损伤是由于微创伤 伴有水肿、出血引起的急性无菌性炎症, 多发生在25岁内
Ⅱ期:如果损伤继续发展形成肌腱炎、 纤维化,多发生在25-40岁
Ⅲ期:进一步发展导致肌腱脆性增加、 断裂,多发生于40岁以上
内在因素:随增龄而出现的组织退化
• 40岁以下少见,40岁以上多见
解剖因素:存在乏血管区的固有弱点
• 冈上肌腱远端1cm内为无血管区域
外在因素:创伤与撞击
• 撞击综合征(最常见)
肩峰下撞击征(又称肩卡压综合征)
95%肩袖损伤是由于肩峰下慢性撞击(卡压)所致
肩部外侧的最上方是由肩峰、喙肩韧带、喙突组成 的喙肩弓,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 称为“肩峰下间隙”。任何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体 积缩小,均可引起肩峰下撞击征
患者,女, 50岁 ,右肩疼痛10天 右肩冈上肌、肩胛下肌慢性肌腱炎伴肌腱钙化
Ⅲ期
部分撕裂 完全撕裂
Ⅲ期(部分撕裂)
表现为撕裂不同深度地累及肩袖的关节面或滑膜面, 撕裂常位于肌腱内,但不达到肌腱表面
不治疗可能会导致慢性疼痛和无力 可能会进展为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分级 I. 部分撕裂累及肌腱于肱骨大结节附着处<3mm II. 3-6mm III. >6mm

肩袖损伤的诊断

肩袖损伤的诊断

四、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X线】 1.标准前后位片(包括内旋位和外旋位) 2.冈上肌出口位
四、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CT】
四、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MRI】 1.斜冠状位 2.矢状位 3.轴位
五、肩袖损伤的治疗策略
【保守治疗】 制动/痛点封闭 【手术治疗】 肩袖修复/反肩置换
谢谢观看
4. 吹号征
三、肩袖损伤的体格检查
【肩胛下肌】 1.抬离试验 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嘱 其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 阻力。若无法抬离背部,则为阳性。 2. 压腹试验(拿破仑试验) 患者将手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 90 度,肘关节向前。检查者将患者手向前 拉,而嘱患者抗阻力做压腹部的动作。 3. 内旋衰减征 患者将手置于下背部,屈肘约 90 度, 手心向后。检查者将患者的手和前臂向 后拉离背部至最大肩内旋度数,嘱其自 行保持该位置。患肩无力保持者为阳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肩袖损伤的体格检查
【冈上肌】 1.落臂试验 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外展至 90 度以上, 屈曲 30 度,拇指向下,患肩不能保持 位置,无力坠落者为阳性。此试验用于 检查冈上肌维持姿势功能。 2. 0 度外展抗阻试验 上肢位于身体的侧方,患者对抗检查者 的阻力,用力外展,出现疼痛则为阳性。 3. Jobe 试验(空杯试验) 肩关节水平位内收 30 度,冠状位外展 80~90 度,肩内旋、前臂旋前使拇指指 尖向下,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检查者 于腕部施以向下的压力。患者感觉疼痛、 无力者为阳性,提示冈上肌损伤。
三、肩袖损伤的体格检查
【冈下肌和小圆肌】 1.坠落试验 患者取坐位,肩外展 90 度,屈肘 90 度, 检查者使肩关节达到最大程度的外旋, 嘱其自行保持该位置。患者无力保持, 手从上方坠落,至肩内旋,则为阳性。 2. 外旋减弱征 患者肘屈 90 度,外展 20 度,检查者固 定肘,使肩外旋达最大,嘱其自行保持 最大外旋。外旋度数逐渐减少则为阳性。 3. 外旋抗阻试验 患者肩内收位,屈肘 90 度,肘部处于 体侧并夹紧。嘱其抗阻力将双肩外旋, 使双手远离体侧,出现肩痛则为阳性。

肩袖损伤讲解

肩袖损伤讲解

肩胛骨
1. 锁骨 2. 肩峰
肩关节骨骼
1
2
3 4
5
3. 喙突 4. 肱骨头 5. 关节盂
肩袖解剖
肩袖解剖
构成和功能
冈上肌(肩胛上神经) :
上臂外展并固定肱骨头于肩盂上 并预防肱骨头上移
冈下肌(肩胛上神经):
上臂下垂位时使上臂外旋
肩胛下肌(肩胛下 神经):
臂下垂位时内旋肩关节
小圆肌(腋神经):
Gazzola S, Bleakney RR.Current imaging of the rotator cuff[J].Sports Med Arthrosc, 2023,19(3):300-9.
calcific tendinopathy
Type I calcification with a fluffy, fleecy appearance with poorly defined borders, with acute symptoms and termed the resorptive phase. Type II calcification, more discreet and of homogenous density, with wellcircumscribed borders, and in the formative phase.
针对肩袖损伤旳体查 1 冈上肌 肩外展功能
1 empty can test
1) 90 degrees abduction 2) 30 degrees horizontal abduction (in the plane of the scapula) 3) thumbs pointing downward
1 Hand C, Clipsham K, Rees JL, et al. Long-term outcome of frozen shoulder. J Shoulder Elbow Surg 2023;17:231-6. 2 Reeves B.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rozen shoulder syndrome. Scand J Rheumatol 1975;4:193-6.

肩部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肩部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肩部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肩部疼痛可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肩袖损伤、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和肩 周炎等。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肩部疼痛的常见病因和诊断方法。
肩袖损伤
定义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周围四个肩袖肌腱的部分或完全 撕裂。
常见病因
肩袖损伤常见的病因包括肩关节过Fra bibliotek使用、姿势不 良和肩袖肌群力量不平衡等。
鉴别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测试,可以 确定是否存在肩袖损伤。
肩关节退行性病变
1
定义
肩关节退行性病变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导致的肩关节功能障碍。
2
常见病因
肩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常见病因包括关节炎、关节外伤和年龄因素等。
3
鉴别诊断
通过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关节注射等方法可以进行肩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鉴别 诊断。
肩周炎
定义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 炎症反应,常导致肩关节活 动受限和疼痛。
常见病因
肩周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肩关 节过度使用、肩袖损伤和关 节退行性病变等。
鉴别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关节注射等方法可以进行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
肩关节脱位
定义
常见病因
肩关节脱位是指肩关节的关节头从肩盂脱离的情况。
肩关节脱位的常见病因包括外伤、肩关节松弛和肩 袖损伤等。
鉴别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测试,可以 确定肩关节是否存在脱位。
肩部疼痛的影像学检查与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肩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MRI和超声检查 等,可以帮助确定肩部疼痛的病因。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如关节液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等,可以为肩 部疼痛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肩袖损伤MRI影像

肩袖损伤MRI影像

肩袖损伤MRI影像骨关节外伤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MRI诊断凡是饱受肩关节疼痛困扰的很轻易被扣上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炎)的帽子给人造成“肩关节疾病中肩周炎发病率最高”的假象。

实际上根据统计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稳而真正的肩周炎发病却相对较少。

因为MRI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任意平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肩袖肌腱及损伤情况所以MRI成为肩袖检查的主要方法。

肩袖的组成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构成包裹肱骨头的袖套结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构造。

肩袖后面观肩袖前面观肩袖的相关解剖肩袖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从上向下止于肱骨大节结如袖套样包绕肱骨头,肩胛下肌从前方绕过止于肱骨小节结。

肩袖肌腱起止点及功能肌名起点止点功能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外展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外旋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内收、内旋韧带前面观二头肌腱长头喙锁韧带喙肩韧带中盂肱韧带MGL肩锁韧带上盂肱韧带SGL下盂肱复合体IGL腋窝袋肩袖的正常MRI表现常规扫描: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T加权、肪抑脂制PD加权扫描。

MRI信号:肌肉:所有序列上为中等信号肌腱及韧带:所有序列上为低信号。

:肩胛下肌肌腱:冈下肌肌腱横断面: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腱显示最佳小圆肌肌腱斜冠状面:冈上肌腱显示最佳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肌腱病因退变学说、血运学说、撞击学说、创伤学说四种主要论点。

退变学说: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肌腱内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

国外学者(Fukuda等)通过尸体解剖研究表明了肌腱退变组织的病理特点:肌纤维在止点处排列紊乱变性、坏死、断裂以及有骨赘形成这些退变在岁以下的成人中很少见但随年龄增长呈加重的趋势肩袖断裂在岁以前很少发生而岁以后起发生率随年龄增加。

这些研究支持了退变学说。

血运学说:冈上肌腱远端cm内为乏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部位尸体标本的灌注研究也证实了该危险区的存在即冈上肌腱关节面血供比滑囊面侧差这与冈上肌腱关节面撕裂多于滑囊面侧撕裂相一致。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病历资料。

一现病史。

患者女,58岁,因左肩疼痛伴活动受限六个月加重,1月入院。

患者一年前锻炼时,不慎将左肩部拉伤,当时左肩部有轻微的疼痛,休息后好转,未予以重视。

六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外展90度时出现肩部疼痛。

患者未予重视,口服塞来昔布0.2克,每日一次,治疗一周后,疼痛有所缓解。

近1月来症状加重。

口服药物不能缓解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到医院就诊。

左肩关节MRI示左肩袖损伤,左肩关节少量积液。

门诊以“左肩袖损伤”收入医院关节外科,行“左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

术后既给予患者肩关节支具固定,肩关节休息位指导,左手握力训练,左肘、腕、各指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前屈90度,外展40度)。

术后三天,患者出院,家中自行锻炼。

现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四周,为进一步诊治,来康复医学科就诊,拟“左肩关节镜下肩就修补术后,左肩关节功能障碍”收住入院。

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消瘦,无盗汗,无体重进行性下降,精神可,饮时可,夜眠差,大小便正常。

二、既往史。

否认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其他慢性病时否认药物过敏史。

三、体格检查(含康复评定)查体体温36.5℃,心率80次每分,呼吸20次每分,血压120毫米汞柱70毫米汞柱。

神清、气平,查体合作,颈软,全身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每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活动无明显受限,棘突及棘突旁无压痛,无叩击痛,左肩关节支具悬吊中,左肩关节伤口已拆线,伤口愈合良好,左肩关节局部无明显肿胀压痛,左三角肌轻度萎缩,左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前屈70度,外展30度后伸15度内旋20度,外旋20度),被动关节活动度(前屈90度,外展40度,后伸25度,内旋30度,外旋30度),左肘腕各手指,关节活动无受限,左上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右上肢及双下肢各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课件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课件

Neer CS 2nd. Impingement lesion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 Mar;(173):70-7. Neer CS 2nd, Craig EV, Fukuda H. Cuff-tear arthropathy. J Bone Joint Surg Am. 1983 Dec;65(9):1232-44.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
21
v 临床表现:
§ 疼痛:最主要表现。疼痛弧。某个动作或肩上活动痛, 间断or持续,休息或夜间痛。
§ 力弱:许多病人的肩关节还能抬起来。 “吊桥” 效应。 Hold不住,尤其外展外旋时。
§ 弹响
§ 大结节压痛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
22
病理分期(Neer,1983)
v 水肿出血期(edema and hemorrhage)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
9
解剖
v 肩关节包括:胸锁关 节、肩锁关节、盂肱 关节及肩胛胸廓关节。 一般印象中的肩关节, 实质主要指盂肱关节。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
10
v 肩胛骨+肱骨头
§ 放在球座上的高尔夫球 § A golf ball on a tee
v 肩胛骨、关节盂+肱骨头
§ 一个球放在海豹的鼻子上 § Ball on a seal’s nose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
11
肩袖(rotator cuff)
v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 v 肩袖肌肉应在一个宽
肌、小圆肌与肩胛下
松而平滑的空间内进
肌构成,在肩关节的
行收缩和活动,若此
正常生理活动中起重
空间变得狭窄则会造
要的稳定和动力作用。 导致肩袖肌肉的磨损
和断裂,造成疼痛和

肩关节CT和MR造影检查技术与诊断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肩关节CT和MR造影检查技术与诊断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各类肩关节疾病影像学表现
肩袖损伤
MR造影可显示肩袖肌腱的连续性中 断或部分撕裂,CT造影可显示肩峰下 间隙狭窄、肩袖钙化等。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关节不稳
MR造影可显示关节囊、盂唇、韧带 等结构的损伤情况,CT造影可显示骨 性结构的异常,如盂唇撕裂、关节盂 骨折等。
CT造影可显示肩峰前外侧缘骨赘形成 、肩峰下间隙狭窄等,MR造影可显 示肩袖肌腱的信号改变、水肿等。
肩周炎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 、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 织的总称。肩袖损伤将减弱 甚至丧失这一结构对肱骨头 的稳定作用,严重影பைடு நூலகம்肩关 节外展功能。
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原 因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 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 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 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
开展多模态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联合应用CT、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 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重视影像学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关注并学习最新的影像学技术进展,及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 高诊疗水平。
建立完善的随访和评估体系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 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肩关节CT扫描方案制定
01
02
03
扫描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患侧上肢 尽量贴近躯干,使肩关节 尽量置于扫描野中心。
扫描范围
自肩峰上缘至肱骨外科颈 下缘,包括整个肩关节及 周围软组织。
扫描参数
根据设备型号及患者体型 调整管电压、管电流、扫 描层厚、层间距等参数。
图像后处理技巧与注意事项
图像后处理技巧
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等,可多角度、全方位显示肩关 节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