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节能减排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港口货物装卸设施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港口货物装卸设施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港口货物装卸设施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成为承载货物运输的重要枢纽。

然而,港口货物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减少港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港口货物装卸设施可以通过改善能源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来实现节能减排。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高效的起重设备和装卸工具,以最小化能源损耗。

例如,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消耗并提高效率。

此外,使用清洁能源设备如电动堆高机、电动吊具等可以减少排放的有害废气。

其次,港口可以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以实现持续的节能减排。

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和使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港口能够及时了解能源消耗情况,并针对性地制定节能减排措施。

例如,在高峰期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和调度来减少设备闲置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港口可以推行碳排放交易制度和激励政策,以促进节能减排行为的持续发展。

通过设定碳排放权的上限和引入市场交易机制,港口可以激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同时,政府可以给予节能减排行为者税收优惠、补贴或其他经济激励,以推动港口整体节能减排效果的提升。

另外,港口货物装卸设施的环境保护还需要关注水质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

由于港口装卸过程中会产生水污染,港口应严格控制废水排放和处理工艺,避免对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此外,港口周边的生态系统应得到保护和恢复,例如通过建设潮间带湿地、人工鱼礁等生态工程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恢复。

为了推动港口货物装卸设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和政策框架。

各国港口之间可以加强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设立环保标准和限制排放要求,鼓励港口和企业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总之,港口货物装卸设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采用高效的装卸技术和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推行碳排放交易和激励政策,以及关注水质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可以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港口作业设备能源消耗与节约技术研究

港口作业设备能源消耗与节约技术研究

港口作业设备能源消耗与节约技术研究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作业设备的能源消耗直接关系到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面临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压力。

因此,研究港口作业设备的能源消耗与节约技术是十分迫切的。

一、当前港口作业设备能源消耗现状目前,港口作业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集装箱堆垛机、装卸机械等。

这些设备通常由柴油或燃气发动机提供动力,其能源消耗巨大。

而港口作业设备的高能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能耗:港口内的车辆通常以柴油为动力,行驶过程中燃烧燃料产生废气和噪音,不仅浪费能源,还污染环境。

2. 起重设备能耗:港口内的起重机通常采用柴油发动机,每次起重操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3. 电力消耗:港口集装箱堆垛机、装卸机械等设备对电力的依赖度较高,而电力的生产和传输过程中也存在能源损耗。

二、港口作业设备能源节约技术研究为了减少港口作业设备的能源消耗,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港口行业开始研究并应用各种节能技术。

1. 电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动化技术是当前港口作业设备能源节约的主要途径。

通过将柴油发动机替换为电动机,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且还能降低废气的排放和噪音的产生。

2.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港口作业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可以减少设备的能源消耗。

3. 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在港口作业设备中,有大量的能量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例如,通过装置惯性制动装置和风能发电系统,可以回收起重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和飞扬的风能,将其转化为可用能源。

4. 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合理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定期清洗和润滑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三、港口作业设备能源消耗与节约技术研究的意义港口作业设备的能源消耗与节约技术研究不仅关系到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经济利益,更关乎到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于提高港口节能减排效率的探讨

关于提高港口节能减排效率的探讨

关于提高港口节能减排效率的探讨摘要:21世纪是能源的时代、生态的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港口作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和交流的窗口,其节能减排的效率不仅关系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因此,如何提高港口节能减排的效率是每个港口企业的重要课题。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大型港口的节能减排措施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效率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我国港口在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港口;节能减排;措施和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增长100余倍,平均每年的增速达到了7%,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最晚将于2014年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我国的经济飞跃是以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因此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都专门做了要求。

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中,将环境和节能减排作为单独的一个大项,规划中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1港口节能减排的意义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被人们称之为“世界之窗”,它是一个国家联通国际物流的特殊节点。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平台,港口的能源消耗在整个交通行业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港口的节能减排对整个交通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岸线总长度约3.2万km,居世界第八位。

长海岸线和快速增长的经济都造就了我国多港口的现状,截止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口19个,内河亿吨港口10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 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 886个。

因此,做好港口节能减排工作,提高港口节能减排效率,不仅能改善港口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对外形象,同时也是港口企业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

试论港口物流设备节能减排的问题

试论港口物流设备节能减排的问题

试论港口物流设备节能减排的问题摘要:节能减排,不仅是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发展共识,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同时也是各大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港口物流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航运业的优劣。

在此,本文对港口物流设备节能减排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实现绿色物流、低碳运输的目标。

关键词:港口物流设备;节能减排;问题港口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水陆连结的重要发展阵地,是一个国家的“窗口”,为船舶的停靠进出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场所,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提供了便利,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知,在紧密世界各国联系中扮演这么重要角色的港口,其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环境有害物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是占有很大比例的[1]。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社会,为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从源头上着重改革,即针对港口物流设备进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顾名思义也就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而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各国前进发展,我国更要首当其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所以我国的港口物流设备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港口物流设备节能减排的发展状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运国之一,其港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高地位,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相比,其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这一方面却一直落于下风,碳排放总量高、能源消耗率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问题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港口在近几年的碳排放量已超过一千多万吨,综合能耗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港口物流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已刻不容缓。

为此,我国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切实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

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全国上下开始了绿色物流的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也渐渐开始应用,我国港口的综合能耗有所改善,碳排放量也有所降低,这是节能减排战略初步实施的明显成效,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取得成效的这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要从中发现实施节能减排在港口物流中面临的许多问题。

港口节能减排现状及措施浅谈

港口节能减排现状及措施浅谈

港口节能减排现状及措施浅谈背景介绍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港口和船舶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直是环境保护的热点关注。

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80%的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在不同港口间进行的。

然而,港口和船舶的能源消耗、排放等问题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和全球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港口节能减排成为必然趋势,并且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会从港口节能减排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浅谈。

港口节能减排现状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国际上逐步建立了清洁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框架和机制。

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港口节能减排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实现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逐步实现港口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激励港口和船舶使用清洁能源、降低港口和船舶的能源消耗和排放,以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港口能源结构的调整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统计,全球海运业在碳排放方面占到2.2%。

而船舶碳排放的10%以上来自港口业务。

因此,港口调整能源结构,选择清洁能源成为降低碳排放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日本某些港口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并且中国的一些港口也开始尝试使用清洁能源。

新能源技术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能源技术在港口节能减排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船舶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同时新一代的港口设施也优化了能源使用,成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港口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尽管全球已经在积极探索港口节能减排的途径,但与目标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老旧船舶和港口设施大多数国家的港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老旧船舶和港口设施,这些因素使得港口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困难和复杂。

老旧船舶的燃油消耗性能差,效率低,碳排放量高,而港口设施也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才能协同实现港口节能减排目标。

港口节约能源

港口节约能源

浅析港口节能减排方法与措施进入21世纪,和谐与发展已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能源与环境也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港口是交通运输的重要中转集散地,是能源消耗大户,因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港口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下面我从港口设备设施的管理、规章流程制度制定和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港口在节能减排过程中的方法和措施。

1.设备、设施的管理设备、设施是港口运营基础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费用项目,降低其能源消耗对降低港口整体成本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1.1加大电场桥作业区域;电场桥能源消耗远远小于油场桥,但是油改电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步步为营,所以那条街区改造后能源消耗降低更显著当然就先改哪条街区。

建议优先整改提箱街区,该街区不像市入街区般有计划可以依据。

提箱街区随机性大,设备空闲时间多于市入街区(根据日均作业量可知),而已发动机为动力源的工程机械,为满足不同工况需求,其发动机的功率配置都很大,所以无论场桥工作与否,柴油发电机组都要以一个额定的转速运转,所以场桥空闲时间越多,能源浪费就越多,所以要优先整改提箱街区。

1.2设备带病工作;港区内岸、场桥等大型流动设备经常带病作业,虽然可能都是些小毛病,如:小车慢速、压轨器漏油等。

但机械设备的长时间非正常使用会导致作业质量降低并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更严重者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增加企业经济成本,所以保证港区内设备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尤为重要。

1.3公司道路破损多;相对于二、三期码头而言DCT是老码头,港区的路况也要差很多,这就导致同样的拖车在一期行进时要遇到更多阻力,耗油量会比在二、三期高,而且长此以往,港拖的轮胎以及减震系统都会受到伤害,故障和更换率的提高也会增加成本所以在港区路面的修整方面应该加大力度。

2.规章流程制度制定先进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对港口节能减排有利而无害。

2.1实践为先进工作流程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时代在变化,设备在更新,过往的工作经验已经跟不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所以工作流程更要想与时俱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才能达到。

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管理研究

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管理研究

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管理研究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承担着货物进出口、船舶停泊和装卸等关键任务。

然而,港口的运营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进行管理和研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港口能源消耗的现状港口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船舶、码头设备和物流运输等方面。

船舶作为港口运输的主要工具,其能源消耗占据了很大比例。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船舶燃油消耗约占全球石油消耗的3%~4%,其中大部分消耗在港口航行和停泊过程中。

另外,港口的码头设备也是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

这些设备包括起重机、堆高机、汽车等,它们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

此外,物流运输也需要大量的燃料,如卡车、火车和集装箱运输等,这些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也不容忽视。

二、港口能源排放的影响港口能源消耗所带来的排放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

船舶的燃烧排放物质主要有氮氧化物、硫化物和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此外,港口的码头设备和物流运输工具也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废水,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同时,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三、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管理的挑战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港口的运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港口在能源消耗和排放方面存在差异。

其次,港口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问题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如港口管理者、船舶公司、码头设备供应商等,协调各方的利益与合作是一个难题。

此外,港口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对管理者的能力和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管理的对策为了有效管理港口能源消耗与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应推动船舶和码头设备的绿色化改造,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港口设施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港口设施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港口设施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运业务成为各国贸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港口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节点,起到着货物装卸、保管和运输的关键作用。

然而,港口设施的发展和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这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降低港口设施对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港口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成为当今港口行业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港口能源管理的重要性港口能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港口设施的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管理和优化,以降低能源浪费和减少碳排放。

港口作为大型综合系统,其运作涉及众多设备和能源流动,只有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港口设施的能源流动,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浪费。

例如,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调节和能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2. 降低碳排放:港口设施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船舶和码头设备的使用,而船舶燃油的燃烧是主要的碳排放源。

通过采用低碳能源替代传统燃料、增加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港口的碳排放。

二、港口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为了实现港口设施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应采取综合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港口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的消耗。

1.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通过在港口内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2. 优化港口设施布局:合理规划港口设施的布局,减少设备和货物的电力传输距离,降低能源损耗。

3. 应用智能化技术:通过运用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港口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4. 加强能源监测与数据分析:建立完善的能源监测系统,对港口设施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港口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的挑战与前景虽然港口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10期中国水运V ol.11N o.102011年10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O ct ober 2011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陈建刚,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我国港口节能减排机制研究陈建刚,王振广,刘翠莲(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摘要:以我国的港口节能减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港口节能减排现状分析,建立了港口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加以评价。

进而发现我国港口的节能减排工作缺少长效机制,据此本文最后提出建立港口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港口;节能减排;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0-0037-02一、引言保护资源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资源环境之观念已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并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国家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我国对港口节能减排绩效的评价还仅仅基于对单位GDP 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分别考核,怎样评价与激励、如何监督、怎样监督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

所谓机制,就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地运行而发挥作用。

本文将在对港口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港口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提出构想。

二、港口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图1港口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元素,评价指标的选定是建立节能减排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依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交通运输部《关于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07]747号)等文件精神初选了一些指标,并针对港口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结合港口节能减排的现状,动态修订了所选指标,最后确定了“机构建设与制度管理”、“能源消耗与统计”等7个一级指标和“生产综合能源单耗”等1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三、评价模型的建立1.评价指标的建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1)评价指标,即为评价因素集。

),,,(21n u u u U …=港口节能减排的评价因素集具体就是本文构建的16个指标。

(2)评价标准,即等级评语集),,,(21n v v v V …=港口节能减排的等级评语集具体就是前文提到的四个等级,即好,较好,中,较差。

2.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①利用专家打分法得判断矩阵对于前文所述的考核指标体系(如图1),邀请15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用1-9标度方法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对准则层运用专家打分法,得到如下判断矩阵A=121212141512122121412211213141222155423511654451611A②计算A 的特征向量w ,应用求和法。

应用归一化公式∑∑∑====nk n j kjnj iji a n a w 111,对矩阵2011-07-238中国水运第11卷A 进行归一化,即使列的和为1,再应用公式进行单层次一致性检验=max λ)067.0422.0137.0838.0108.0659.0263.0717.1269.0719.1165.0033.1(61+++++=6.283==......I R I C R C 1.0045.0<因此可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通过的。

根据以上步骤,请不同专家进行打分,计算各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可得到准则层B 的权重为W=(0.164,0.267.0.261,0.105,0.139,0.064)。

(2)其他评价指标权重依照上述方法会涉及到海量的运算,因此借助Mat lab 软件,对多份专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计算各阶层判断矩阵的权重,对其进行单层次一致性检验,再应用算术平均法求其平均值,作为各指标的权重。

最后通过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得到满意的结果。

如表2。

表2港口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准则层B 指标层C目标层A名称权重名称相对权重总权重专项机构建设与完善C 10.1740.029专项制度制定与完善C 20.2870.047机构建设与制度管理B 10.164节能减排制度执行C 30.5390.088生产综合能源单耗C 40.6520.174能源消耗与统计B 20.267能量计量工具配备C 50.3480.093港区SO2年排放量C 60.4230.110港区COD 年排放量C 70.3850.100污染排放与监测B 30.261港区昼夜噪音值C 80.1920.050新技术新产品项数C 90.5380.056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B 40.105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占运营成本比例C 100.4620.049港口工程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C 110.1780.025生产组织合理程度C 120.3140.044电能占能源消费比例C 130.3870.054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B 50.139循环经济发展程度C 140.1210.017操作人员技术培训C 150.7490.048港口节能减排综合评价人员培训与意识宣传B 60.064节能减排意识宣传C 160.2510.016至此,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了各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总权重值,通过分析上表可以得出,占总权重相对较大的指标有C 3节能减排制度执行、C 4生产综合能源单耗、C 5能量计量工具配备、C 6港区SO 2年排放量、C 7港区CO D 年排放量。

节能减排制度的执行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和监督;能源单耗以及工具的配备都需要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改进新技术来保障;而SO 2、CO D 的排放更是需要长期的检测与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政策法规的约束。

四、构建港口节能减排机制对策分析目前我国港口在节能减排方面缺乏专门的政府监管部门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职责划分、监管办法和监管措施不够明晰,节能管理的执法主体和执法权不够明确,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对指标体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港口在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长效的机制。

下面从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考核体系、配套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建立港口节能减排机制的对策。

1.机构设置方面首先,要完善绿色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其次,组建多级管理网络,建立全覆盖的管理体系。

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节能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机构,建立全方位的能源管理机制。

2.政策法规方面我国现阶段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是首要的问题。

为推进港口节能减排工作,一方面要对节能减排先进港口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节能减排不达标的港口的惩罚力度,特别是对环境污染实行严格的惩罚措施。

3.考核体系方面将节能减排纳入有关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是节能减排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要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港口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加强对政府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工作的考核,强化政府部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职能和责任。

4.配套措施方面在港口整体规划上实现节能对于建设生态港是非常重要的。

从整个港口行业“大节能”的角度考虑,首先须精心做好全国港口的布局规划工作并认真落实,选择合理港址。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可以大大减低能源的消耗。

加强产学研结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多方位的节能技术课题研究和应用研究。

五、结束语建立长效完善的机制是做好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根本保障。

本文针对我国港口在节能减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运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通过对各指标权重的分析,得到了我国港口节能减排工作遇到的问题是缺乏长效的机制。

本文还从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考核体系、配套措施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建立生态港口节能减排机制的对策。

参考文献[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3).[2]高宏峰.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现代交通.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北京,2008.[3]刘翠莲著.辽宁省生态港口群建设与对策研究[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4]Per H.O.Ison.Handling of waste in ports.Marine PollutionBulletin ,Vol.29,1994.[5]Gupta A.K.,Ras hmi S.Patil.Environmental managementplan for ports and harbors projects.Clean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icy ,Vol.7,2005.[6]王彦彭我国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煤炭经济研究,().J.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