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溶出CDOM的荧光谱特征
洱海CDOM吸收光谱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数据与方法
1.1 样点采集与处理
本研究依托洱海监测站2018年11月至2019年
10月常规采样, 选取洱海全湖11个点逐月采样
(N=129), 采样点分布如图 1所示。采集的水样当天
运回实验室, 进行过滤。原水样经过Whatman
GF/F膜(450℃灼烧4h)后过滤, 将一部分滤液转入
棕色玻璃瓶中, 用于测定DOC浓度; 剩余滤液经过
及微生物残体等, 而外源主要是指流域颗粒和溶解 态有机物质[5]。紫外吸收光谱因其灵敏度高, 已经
成为研究CDOM组成及来源的重要手段, 并广泛应 用于湖泊和沉积物中CDOM的研究[6]。
国内外学者对CDOM吸收特征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吸收系数的季节和地区差异性及来源辨识[7—9]。
Shang等[10]通过对中国5个湖区的CDOM研究发现, 东北湖区[a(355)] (4.07±2.31)/nm值高于青藏高原 湖区(0.79±0.67)/nm和云贵高原湖区(2.41±1.41)/nm。 陈晓玲等[11]发现长江中游湖泊CDOM吸收系数 [a(355)]的浓度范围为0.37—1.77/nm, 显著高于海 洋中的CDOM吸收系数。此外, CDOM的组成多样 性受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例如温度、 降水、大气酸沉降和土地利用, 都会改变CDOM的 特性[12, 13]。一些研究发现, 水质参数与CDOM光学 特性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如N和P[14]。且 在不同的营养状态下, CDOM吸收系数也会产生显 著差异[15]。目前有关高原湖泊CDOM的光学特性 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及环境因子对CDOM的影响的 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是对低营养状态的CDOM光学 特性的研究更加缺乏。
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作为
不同种植年限苏打盐碱型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不同种植年限苏打盐碱型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李亚男;武俊男;高强;高云航;刘淑霞【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1【摘要】【目的】揭示不同种植年限苏打盐碱型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物( WEOM)的变化规律,为苏打盐碱型水稻土固定有机碳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种植水稻0、1、3、5、15和20年对苏打盐碱地土壤中WEOM含量( w)及其三维荧光特性的影响。
【结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WEOM的含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在种植3年时达最大(259.29 mg·kg-1),而在20年时最小(19.29 mg·kg-1);土壤中WEOM D254 nm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WEOM的三维荧光图谱形状和荧光线密度不同,荧光线密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随种植年限增加,水稻土中区域Ⅰ和区域Ⅱ的荧光峰的发射光波长发生了蓝移,而区域Ⅲ和区域Ⅴ发射光波长发生了红移;土壤积分值为区域Ⅴ>区域Ⅲ>区域Ⅳ>区域Ⅱ>区域Ⅰ;种植20年后,类腐殖物质占WEOM的百分比降低。
【结论】苏打盐碱型水稻土中类富里酸、类腐殖物质以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随种植年限而增加。
三维荧光技术适用于研究土壤中WEOM的结构和组分。
【总页数】6页(P44-49)【作者】李亚男;武俊男;高强;高云航;刘淑霞【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5;S156.2【相关文献】1.测土治理苏打盐碱种植水稻技术 [J], 隋世江;陈丛斌;张海楼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苏打盐碱土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J], 李亚男;武俊男;高云航;高强;刘淑霞3.苏打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水稻产量构成及物质生产比较 [J], 王晓炜; 冉成; 张巳奇; 朱晶; 刘丽新; 金峰; 邵玺文4.秸秆连续还田对苏打盐碱水稻土养分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J], 李红宇;王志君;范名宇;刘梦红;吕艳东;刘丽华5.生物炭连续还田对苏打盐碱水稻土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李红宇;张巩亮;范名宇;郑桂萍;吕艳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pH和Cd全量对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影响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2019 年 9 月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32ꎬNo.9
Sep.ꎬ2019
土壤 pH 和 Cd 全量对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影响
曹雪莹1ꎬ2 ꎬ 谭长银1ꎬ2∗ ꎬ 谢雨呈1ꎬ2 ꎬ 代 兵1ꎬ2 ꎬ 朱上游1ꎬ2 ꎬ 王一志1ꎬ2
Supported by Ke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Hunan Provinceꎬ China ( No.2017NK2141) ꎻ Domestic First ̄Class Cultivation Discipline Project in
Hunan Provinceꎬ China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paddy soil with different pH and different Cd concentration. The w( Cd) of heavily contaminated soil
( SK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risk intervention value in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Risk Control Standard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Keywords: cadmiumꎻ Sedum plumbizincicolaꎻ phytoremediationꎻ degree of contaminationꎻ availability
植物修复效率是影响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矿景天修复效率的关键因素尚未完全清楚 [11 ̄12] . 该
pH 值对雨水中溶解有机物荧光光谱特征的影响

关 键 词 溶 解 有 机 物 ;雨 水 ;pH;三 维 荧 光 光 谱 ;平 行 因 子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O657.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12)01-0137-05
引 言
溶解有机物(DOM)通 过 雨 水 的 迁 移 和 沉 降 在 全 球 碳 循 环中扮演着 重 要 的 角 色。每 年 通 过 降 雨 途 径 输 送 到 海 洋 的 DOM 通 量 可 达 到 经 河 流 入 海 DOM 通 量 的 一 半[1]。雨 水 DOM 中易于 被 微 生 物 吸 收 利 用 的 活 泼 组 分 所 占 的 比 例 很 高[2],是水环 境 中 次 级 生 产 力 的 重 要 有 机 质 来 源 之 一 ,因 此,雨水 DOM 在短时间尺度内 的 “脉 冲 式”沉 降 对 海 洋 和 陆 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雨水 DOM 的荧光组分特征 根据 PARAFAC 模型,雨水样品中一共鉴定出6个荧光
组分(表1),包括4个类腐殖质组分(C1,C3,C4出了 各个组分的最大 激 发/发 射 波 长,每 个 组 分 均 具 有 两 个 最 大 激发波长和一个发射波长。
Description UVA 类腐殖质组分 类 蛋 白 质 (类 色 氨 酸 )组 分 UVB 类腐殖质组分 UVA 类腐殖质组分 UVA 类腐殖质组分
未知组分
C1(225,325/422nm)对 应 于 传 统 寻 峰 法 的 A/C 峰 , [12] 被认为 代 表 了 陆 地 来 源 的 腐 殖 质 或 者 由 微 生 物 降 解 产 生[13,14]。C2(225,275/354nm)属 于 典 型 的 类 蛋 白 质 组 分 , 通 常认为由生物活动产生。C3(230,295/410nm)和 C4(245, 325/414nm)都对 应 于 传 统 寻 峰 法 的 A/M 峰[12],早 期 含 有 M 峰的组分被认为指示海洋来源,后 来 在 淡 水、污 水 等 样 品 中 也 多 有 发 现 。这 [13-16] 些 组 分 在 雨 水 中 的 发 现 ,进 一 步 表 明
不同质地土壤中Cd胁迫对灌浆期小麦根际环境的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中Cd胁迫对灌浆期小麦根际环境的影响邵云;王钰亮;姜丽娜;张黛静;刘会娟;赵院利;李春喜【摘要】通过网室盆栽试验,研究砂土、壤土、粘土3种质地土壤上不同w(Cd)胁迫对灌浆期小麦根际环境的影响,测定小麦根的形态生理指标(根长、根系活力)、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土壤ω(Cd)及其有效态w(Cd)、小麦根和籽粒w(Cd).结果表明,当ω(Cd)≤40 mg/kg时,小麦根长、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当ω(Cd)≥60 mg/kg时,小麦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土壤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对于不同质地土壤,壤土上小麦根长、根系活力及土壤酶活性较砂土和粘土高;对w(Cd)来说,土壤ω(Cd)依次为壤土>粘土>砂土,土壤有效态ω(Cd)为砂土>粘土>壤土,小麦根w(Cd)为砂土>壤土>粘土,籽粒ω(Cd)为砂土>壤土>粘土.说明壤土和粘土对Cd的吸附性较高,土壤中Cd的可利用性较差,因而Cd从土壤迁移到植株中较少;而砂土对Cd的吸附能力最差,进入小麦植株中也最多.因此,在壤土和粘土上种植小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的胁迫作用,能有效缓解Cd对小麦的毒害,而在砂土上种植小麦,Cd胁迫作用则表现的较为突出.%The soil tex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on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of crops and heavy metals migration in fiel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dmium stress,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of wheat during filling stage was studied in pot experiment in screen house in order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three soil textures. Many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cluding wheat root length, wheat root activity, soil urease activity, soil sucras activity, cadmium content in soil and wheat,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was lower than 40 mg/kg, wheat root length, wheat root activity, soil ureaseactivity and soil sucras activity were all bigger than the control (0 mg/kg cadmium), but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soil enzymes were inhibi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was more than 60 mg/kg. Considering the soil texture, the growth of wheat root and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soil in loam were better than in sandy soil and clay soil. Besides, total cadmium in three textures of soil was listed as loam>clay> sandy soil, available cadmium as sandy soil>clay>loam, cadmium in wheat root as sandy soil>loam >clay, and cadmium in wheat grain as sandy soil>loam>clay, which indicated that clay and loam had stronger adsorption ability to cadmium than sandy soil. And so, cadmium stress to wheat plantswas more alleviated in clay and loam for less transport of cadmium than in sandy soil. In conclusion, cadmium pollution for grown wheat was less in loam and clay than in sandy soil.【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5页(P167-171)【关键词】土壤质地;Cd胁迫;小麦;根际环境【作者】邵云;王钰亮;姜丽娜;张黛静;刘会娟;赵院利;李春喜【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是其吸收营养的主要来源。
4种土壤调理剂对稻田土壤pH值及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

4种土壤调理剂对稻田土壤pH值及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作者:刘晓月张燕李娟史学峰刘羽翼刘登彪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7年第10期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及不同施用量对土壤pH值、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pH值与有效态Cd之间的关系,采用田间正交试验方法,选用4种土壤调理剂,并以150、100 和50 kg/667m2施用量进行正交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4种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H值0.06~1.28个单位,以土壤调理剂1的150 kg/667m2施用量效果最佳;4种土壤调理剂均能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降低效果越好,4种土壤调理剂降低效果依次为:土壤调理剂1>土壤调理剂2>土壤调理剂3>土壤调理剂4;土壤pH值与有效态Cd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Cd污染土壤;pH值;有效态Cd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7)10-0028-04Effects of Four Kinds of Soil Conditioner on Soil pH and Available Cd Content in Paddy SoilLIU Xiao-yue,ZHANG Yan,LI Juan,SHI Xue-feng,LIU Yu-yi,LIU Deng-biao(Aerospace Kaiti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hangsha 410000, PRC)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er 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 amount on soil pH and available Cd cont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pH and available Cd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ur kinds of soil conditioner were selected by field orthogonal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was conducted at 2 250 kg/hm2, 1500 kg/hm2, 750 kg/hm2 application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the four soil conditioner could improve the soil pH value by 0.06-1.28 units, and the soil conditioner 1 had the best effect of 2 250 kg/hm2 application rate. The four soil conditioner could reduce soil available Cd content,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pplication rate, the decreasing effect become well. The decreasing effect is in sequence of soil conditioner 1> soil conditioner 2> soilconditioner 3> soil conditioner 4.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il pH value and the effective Cd.Key words:soil conditioner; Cd contaminated soil; pH; available Cd湖南省作为“有色金属之乡”,过度的金属冶炼及矿山开采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而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
不同深度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Ke ywo d s i; S0M ; u rs e t h rce it s; ana r s o lW l f oe c n aa trsi Hu i nAn u ; h n a c c h i S a n nDitit src
水 溶 性 有 机 物 ( tr ou l O gncMatrWS Wa lbe ra i t , OM) eS e 是
S u y o u r s e t S e t u Ch r c e it s o a e ou l g n c M a t r i 0 I a f r n p h t d n Fl o e c n p c r m a a t rsi f W tr S l b e Or a i c te n S i t Di e e t De t s P ENG i g n 2 LI Xi o q n Zh - a g 1 . U a - i g
a df r s e t h rce siso ol S n uoe c n a a tr tc fsi OM a ldfo dfee t e t s wa n lz d w t l c i W s mpe r m i r n p h , sa ay e ih RF一 01fu rs e es e to tr T e ut h we f d 53 oe c nc p crmee . her s lss o d l
6 8 1 、2g 将 21 馏水 与 土样 混合 , 制成 不 同水 土 比 、 、0 1 。 : 蒸 配 的 系列 样 ; 样 品 在 振 动 器 上 连续 振 荡 5 7h 然 后 离 心 将 ~ , 1 n 40 0r i )最 后利 用 O4 m 滤膜抽 滤 上清 液 , 0mi( 0 m n , / .5 滤
淹水还原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中Cd存在形态活性的变化

h值的测定,籀二、三次重复用子土壤中Cd的形态分级)。在已编号的500 m L带盖塑料杯中加入风干土300.00 g。之惹,处理l加l 200 mg·L q Cd贮备液5 mL,莠与±拌匀,魏盖静置12 h;处理2加1 200 mg·L 叫Cd贮备液5 mL,并与土拌匀,加盖静置12 h后再加去离子水250 mL (1 200 mg·L叫的Cd贮备液由分析纯CdCl2·2.5H。O配制)。各 处理均在(25士0.1)℃下恒温培养。1.3分析测定方法 主壤pH值程Eh 蕊懿溅定:于淹永麓2 h纛筹l、3、6、1l、lS、2l天进行秘朝。 Cd 形态分级:分别于处理后的第l、3、6、11、16、21天进行,用注射器吸 出淹水层,然聪从各处理的内层土中取出2.00 g鲜土,随即用连续提取法提取 下列四种形态〔1 7|:交换态〔1 tool·L~MgCI。(处理1);L 1 tool·L~MgCl2(处理2)〕;碳酸盐结合态(pH5.0、1 mol·L~ NaOAc-HOAc)t;铁锰氧化物结合态<o.04 mol·L~NH20 H(HCl—25%HOAc);有撬曩绩合态(pH2。o、0。02 mol·L q HN03与30%珏2虢>。Cd含量由Varian220 spectrA 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取样完毕聪将淹水层倒网以保证取样前霖土壤淹水 层厚度不变,之后加盖继续培养。土壤理化性质及背景总Cd的测定参照文献口6〕 中介绍的标准方法。数据利用SPSS和Excel等软件进行处理积分析。当l mol嗽子及H。迁移到某物爱所褥到的麓量瑷铗特(V)表示时,帮隽谈物质的 氧化还原电位(Eh)。在25。C时,若氧化还原反应巾电子的转移数为1 mo l,刘Eh与pe之间满怒如下关系:pe—Eh(V)/0.059。2结果与 讨论2.1淹水还原作用对土壤pe+plt值的影响 由表2可知,整个实验过程 中处理1的pe十pH值始终高于处理2的pe+pH值。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 延长,三种±壤中处理l豹pe+pH值略有下降,丽处理2的pe+pH值则随 淹水时闻照例数兹线函数式下降,其拟合程度蚜达鹫缀显著承平。蔗如予天仁秘3 指毽,淹承蘸,±壤索0。静含量较离,主壤处于氯化环境,所以pe十pH值较 高;但淹水后,水层阻隔了土壤与大气间02的交流,在厌气微生物作用下土壤由 氧化环境迅速向还原环境转变,Eh值迅速降低,pe+pH值表现出现明显的下 降趋势。从本试验处理2来看,淹水开始时,黄棕壤、红壤;}辩潮黄土的pe+ pH值分别为15.66、14.84和13.19。此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 三秤_主壤酶pe÷pH值均毒凌怠糜下降。裂试验结索,黄棕壤、红壤纛潮黄生 酶pe÷pH德分别降到9.57、9.97和4.96,约为起初的61%、6 7%和38%。显然,pe十pH值的下降程度为:潮黄土>黄棕壤>红壤。并且, 由表1可以十分清楚地发现,黄棕壤、红壤和潮黄土的理化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如 pH、活性铁等)。这 淹水还原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中Cd存猩形态活性的变化 1 31充分说明,淹承逐骤作用可使土壤pe+pH僮持续下降,但土壤类型不同, 其pe+pH值的下降程度不尽襁阕„18,19〕。 农2不同处理pe+pH值 随土壤培养时间的变化 Table 2 Variations of pe+pH during the incubation for two treatmen ts 注:*‟p<0.01,下同。2.2±壤pe+pH毽对Cd存在形态懿嚣性 的彰薅 由表3可知,Cd在菲淹承土壤中的活性明鼹她高于其在淹水土壤中的活 性。但是,由予自身理化性质的差异,导致了淹水条件下三种士壤中Cd的活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桂洪杰等: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溶出CDOM的荧光谱特征
2019年第6期
收稿日期:2019-03-25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T180790);厦门大学嘉庚
学院校级科研孵化项目(2017L1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3469181) 作者简介:桂洪杰(1984-),男,山东聊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水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under neutral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possessed both allochthonous and autochthonous sources characteristics; the
humifiction degree of CDOM released under acidic condition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released under neutral
sisted of three fluorescent components such as fulvic acid-like (Cl), tryptophan-like (C2) and humic acid-like;
the CDOM released under acidic condition presented obvious autochthonous sources properties, while those released
摘 要: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EEMs-PARAFAC),对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溶出CDOM
的进行了荧光组分及荧光光谱指数(FLBIX和HIX)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出CDOM由类富里酸(Cl),类色
氨酸(C2)和腐殖酸类物质(C3)等3个荧光组分组成;酸性条件下土壤溶出的CDOM以内源物质为主,中性和
碱性条件下溶解出的CDOM兼具内外源的特征;与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溶解出CDOM的腐质化程度相比,酸性
条件下溶解出CDOM的腐质化程度较弱。 关键词:pH ; 土壤;平行因子分析;码:A
Fluoresc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released from soils
Sum 285 No. 6
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neer
科
DOI: 10.16247/ki.23-l 17 l/tq.20190601
研
与 开
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
发
溶出CDOM的荧光谱特征*
2019年第6期
桂洪杰巴李媛媛王果*,温家珍r黄庆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a.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b.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漳州363105)
Organic Matter (CDOM) released from soils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ree-dimension
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EEMs-PARAFA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DOM con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Key words: pH;soils;parallel factor analysis;fluorescence spectral index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的有色溶解有机物 (CDOM)作为溶解有机物(D0M)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来源主要为收纳水体流域内土壤中含有的各种动 植物的残体及其降解产物a〕。CDOM主要是由含各 种官能团(竣基、甲氧基和酚轻基等)的芳族化合物 组成的一类非均质混合物|切,其在水体中存在的浓 度和组分主要决定于其溶解过程中溶剂水和土壤所 形成的混合液的物化性质(有机物的含量、分子量大 小、疏水性、pH值和离子强度等)。有研究表明土壤 溶出DOM的浓度(DOC和UV260)和分子量随pH
Health, Fujian Province University, Tan Kch Kee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105, China)
Abstract:The fluorescence components and spectral index (FI, BIX and HIX) of Chromophoric Dissolved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GUI Hong-jie^, LI Yuan-yuan8, WANG Guo**, WEN Jia-zhen\ HUANG Qing-ling3
(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值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⑵。自然水体中的CDOM 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有机或无机物质的形成、迁移、 转化和降解过程,而存在于净水处理工艺中的 CDOM不仅会在吸附阶段通过竞争吸附降低目标污 染物去除效果,而且会在消毒阶段与氯反应生成致 癌性的消毒副产物心|。
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作为研究水体中 CDOM来源、降解、去除及其动力学特征的主要方 法,由于其具有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且可以结合平 行因子分析的方法(EEMs-PARAFAC)准确获取水 体中CDOM荧光组分的组成及浓度等特点,被广泛 应用到自然水体(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生活污水、 有机工业废水及各种模拟水样等的研究中然而, 土壤作为水体CDOM的主要来源,关于其在不同 pH值条件下溶出D0M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