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误刺神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处大出血、筋膜间综合征及穿刺失败等。

一、感染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2.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3.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2.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3.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1.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 5 - 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1.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3.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4.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5.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三、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1.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努析,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2.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

3.局部肿块并伴“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若按压肿块近侧动脉,可见肿块缩小,且紧张度减低并停止搏动。

【预防措施】

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瘢痕形成后,使血管壁弹性降低而出血。

2.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的湿毛巾局部热敷,每天1次,时间为20分钟,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处理措施】

1.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患者穿宽松的软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2.若假性动脉瘤较大且影响功能时,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较好。

四、误刺神经

【临床表现】

穿刺时患者若出现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提示有可能刺到周围神经。

【预防措施】

护士加强个人业务素质,熟悉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行及深度。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

【处理措施】

应立即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五、动脉痉挛

【临床表现】

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预防措施】

1.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其放松。

2.热敷局部血管。

【处理措施】

1.若出现动脉痉挛,但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

2.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

六、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1.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刺时。

2.患者主诉穿刺端肢体疼痛、无力。查体可见穿刺端皮肤青紫或苍白,皮温下降,穿刺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预防措施】

1.避免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2.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应做到穿刺处既不渗血,血流又保持通畅;压迫时以指腹仍感到有动脉搏动为宜。

【处理措施】

若有血栓形成,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七、穿刺处大出血

【临床表现】

穿刺针孔处有大量的血液流出;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

【预防措施】

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 - 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活动穿刺肢体。

【处理措施】

1.如患者出现穿刺口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护士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处,直到不出血为止。

2.出血量大的患者可遵医嘱输入血制品。

八、骨筋膜室综合症

【临床表现】

因穿刺针管径较粗,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动脉皮口出血不止,而深动脉位于骨筋膜室内,大量出血使室内容积增加、压力增大,从而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1.疼痛早期因穿刺部位和损伤程度不同而各有差异,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甚至出现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但当筋膜间室内压力进一步上升,感觉神经纤维缺血、缺氧麻痹时,疼痛反而减退或消失。

2.肿胀及压痛肢体发凉,皮肤发亮,有光泽,张力增高,肌肉变硬,局部广泛压痛;被动牵拉受累区远端肢体时,产生剧烈疼痛。

3.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位置较深的动脉。

2.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管径太粗者易造成血管损伤出血。

3.拔针后一定要确切加压直到确认无出血为止。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手术包括彻底切开减压、血肿清除及血管修复,有神经损伤或粘连者应一并修复,如能早期诊断及处理,预后较好。

九、穿刺失败

【临床表现】

动脉穿刺时回抽无鲜红的血液。

【预防措施】

1.心理护理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以取得配合;同时护士应进行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操作。

2.熟悉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行及深度。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3.正确对待特殊的采血对象。

(1)对血液呈高凝状态的患者,确认穿刺成功后迅速回抽血液,以防血液凝固而阻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

(2)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宜选择足背动脉采血。

(3)对心律不齐、循环差、血压低的患者,宜选择股动脉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处理措施】

确定针头没有在动脉内,应立即拔针,重新更换针头另选动脉进行采血,不能来回多次进针或退针。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理论2016[12].1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评 估 1. 评估患者患者年龄、病情、体温、吸氧浓度、 有无出血倾向、机械通气参数。 2.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动脉搏动情况。 操作前准备 1.备齐用物:治疗盘、治疗巾、安尔碘棉签、专用动脉采血针、无菌纱布、弯盘 2.环境准备:拉开幕帘、并请家属离开病室 操作过程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 2. 穿刺部位垫治疗巾,触摸动脉搏动情况 3. 消毒皮肤,直径范围大于10cm (以穿刺点为 中心,用消毒棉签螺旋形消毒穿刺部位) 4. 拆除动脉采血针包装,准备好无菌纱布 5. 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指端 6. 左手食指及中指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动 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45°-90°刺入动脉(股动脉穿刺则垂直进针) 7. 穿刺成功,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筒内,采 血1ML 左右(穿刺过程嘱患者放松、平静呼吸) 8. 采血毕,左手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右手 拔针 操作后 1. 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 专用凝胶针帽,以隔绝空气 2. 轻轻转动血气针筒,使血液与肝素充分 混匀 3.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后,将条码贴于标本 上(必要时注明采血时间、患者体温、是否用氧及用氧方式、浓度等信息) 4. 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按压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拔针后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直至不出血为止,并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5.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置患者 6. 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记录,标本 送检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理论部分 目的 1.动脉血气分析可以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判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 注意事项 1.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消毒面积大于10cm。 2.穿刺部位按压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3.有出血倾向患者慎选动脉(不选用深动脉穿刺,按压时间延长或 行加压包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4.取末梢动脉血时,不宜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以防淋巴液渗入,影 响结果。 5.采血针筒内勿有空气,采血解释轻轻旋转针筒,是血液与肝素充 分混匀。 6.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或置入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小时,免 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及PH值下降,PcO2升高。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 事项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一、目的: 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 器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 (二)操作: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 进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 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 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 定,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 30min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 情况。

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令狐采学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误刺神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处大出血、筋膜间综合征及穿刺失败等。 一、感染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2.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3.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

楚。 2.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3.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1.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 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1.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3.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4.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5.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三、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1.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努析,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2.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

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静脉抽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min。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血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 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 (三)预防及处理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min以上。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衣袖较紧,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 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 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三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 二、晕针或晕血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积蓄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强烈剧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血小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

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 按压时间不足,按压方法不正确。 3. 衣袖较紧,静脉血回流受阻。 4. 技术操作不规范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疼痛、肿胀、皮下瘀斑。 (三)预防及处理 1.按压时间,方法正确 2.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 4.提高操作技术 5.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24小时后给于热敷 二、晕针或晕血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俱、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强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二)临床衣现 晕针或晕血发生时间短,恢复快,历经2~4分钟。 1.先兆期:患者多有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四肢无力。 2.发作期:瞬间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脉搏细弱。 3.恢复期:神志清楚,自诉全身无力,四肢酸软,面色由白转红,四肢转温,心率恢复正常,脉搏有力。 (三)预防及处理 1.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有陪伴者可在患者旁边扶持协助,给患者以心理安慰,教会病人放松技巧,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 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可采取平卧位。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感染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3.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症: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 (三)预防及处理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格消毒,确保无菌;穿刺时怀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 3.动脉插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4.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二、皮下血肿 (一)发生原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

动脉穿刺抽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动脉穿刺抽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1、感染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脉导管等如有污染立即更换。 2、穿刺前认真选择导管,避免在皮肤有感染的地方穿刺。 3、动脉插管的病人,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导管,如怀疑有感染立即拔管。 4、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症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二、皮下血肿 1、加强穿刺基本功,掌握穿刺技能。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停特殊处理。如肿胀加剧或血流量小于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压迫止血无效可加压包扎。 4、血肿发生后采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用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以使血肿消退。 三、假性动脉瘤形成 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 2、对出血部位的护理,穿刺后如动脉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应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血流量及是否出血。 3、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4、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的湿毛巾热敷,每天一次,时间为20分钟,以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热敷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 5、假性动脉瘤较大而影响功能者,直接采取手术修补。 四、血栓形成 1、减少同一穿刺点的穿刺次数。 2、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 3、血栓形成后可静脉插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五、穿刺口大出血 1、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 2、若出现大出血,立即让病人平卧,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直到不出血为止。 3、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输血制品。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一、目的: 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器 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 (二)操作: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进 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 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 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定,

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30min 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 情况。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分钟。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血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 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 (三)预防及处理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分钟以上。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衣袖较

紧,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 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 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三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 二、晕针或晕血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超强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二)临床表现

静脉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采血法是指将静脉血抽出体外的方法。目前包括普通静脉采血法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两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皮下出血或局部血肿、晕针或晕血、局部皮肤过敏反应、误穿刺入动脉、采血失败等。 一、皮下出血或局部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 2.肉眼可见皮下瘀斑。 [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血管,宜选择粗、直、充盈饱满、弹性较好的静脉,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对血管壁的损伤。 2.上肢静脉采血时,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若上衣袖口较紧,要求患者脱去衣袖后再采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 3.采血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采血局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采血后有效按压是预防血肿的有效措施。 (1)按压时间应5~10分钟。 (2)按压方法正确:(1)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按压时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2)如果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进入血管,按压时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 [处理措施] 1.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或血肿扩大。 2.48小时后改为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吸收和消肿。 二、晕针和晕血 [临床表现] 晕针或晕血发生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一般2~4分钟后自然缓解。 1.先兆期患者多主诉头晕、眼花、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 2.发作期突然昏倒、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下

降、心率减慢、脉搏细弱等。 3.恢复其意识恢复清晰,自诉全身无力、四肢酸软,面色由苍白转红润,四肢转温,心率、脉搏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1.采血前应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心理情绪、是否进食、有无晕针晕血史等,并作好解释工作,给患者以心理安慰。 2.采血时与患者适当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于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的患者可采取平卧位。 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 [处理措施] 1.发生晕针或晕血时,应立即停止采血,迅速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 2.患者坐位时立即改为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指压或针灸人中穴、合谷穴。 3.口服葡萄糖液,适当保暖,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 三、局部皮肤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局部有灼伤感,甚至出现皮疹及过敏性皮炎。 [预防措施] 1.评估患者的消毒剂过敏史,针对性改进其他消毒剂。 2.采血后穿刺针眼处不覆盖任何东西,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 [处理措施] 如出现过敏现象报告医生处理。 四、误穿刺入动脉 [临床表现] 以股动脉为例。当穿刺针穿入血管时,不用回抽,血液自动上升到注射器里。血液呈红色,较静脉血更鲜红。 [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股静脉的解剖位置,即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约0.5cm处。 2.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用消毒液消毒示指和中指,于股三角区扪及股动脉,并用手指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成

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

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 xx并发症1:感染 预防及处理规范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穿刺时怀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 3.拔除穿刺针时,压迫时间不少于5分钟。。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并发症2:皮下血肿 预防及处理规范 1.掌握动脉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一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感到舒适。 6.内服、外用活血、化淤的中药,以消除血肿。 并发症3: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挠神经损伤

预防及处理规范 1.同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2.尽快给患者止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用利多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必要时可以反复给药;也可以肌肉注射止痛药,如曲马多等。 3.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如肢体双侧温差在3℃以上,皮肤颜色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时请骨科医生作适当处理。必要时手术。 4.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为:0一8 mmHg ),当筋膜间室压力大于30mmHg时应报告医生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并发症4:假性动脉瘤形成 预防及处理规范 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疤痕形成后,使皮肤弹性降低而出血。 2.对出血部位的护理:穿刺后如动脉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并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出血情况。 3.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4.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的湿毛巾热敷,每天一次,时间为20分钟,以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热敷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 5.假性动脉瘤较大而影响功能者,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良好。 并发症5:动脉痉挛 预防及处理规范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大纲纲要及评分标准.doc

动脉血气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选手编号: 评审签名: 项 评 分 标 准 及 细 则 分 得 目 扣分原因 分 值 报告选手编号及参赛项目。记时开始 准 1. 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3 备 2. 准备用物:治疗盘、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手 5 质 套、动脉采血器 2 个、速干手消毒液、弯盘、小垫枕、医嘱单、采血条形码、 量 血标本记录本、医疗废物框。利器盒。(少一项扣 分) 15 3. 检查用物质量与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漏气。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3 分 4. 用物摆放合理,符合使用顺序,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5. 核对医嘱单、床号、姓名、采血条形码。(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1. 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住院号。(未核对不 3 得分,核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向患者解释采血目的及配合方法。(一项不符 2 合要求扣 1 分) 3. 取舒适体位,评估患者体温、血压、凝血功能、吸氧浓度,记录于医嘱单。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 4. 评估穿刺部位: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有无水肿、硬结、疤痕等。(评估不 2 符合要求扣 1 分) 5. 评估手部供血情况:做 Allen 实验评估手部供血情况。(方法不符合要求扣 1 2 分) 操 6. 快速手消毒。(未做不得分) 2 7. 再次核对患者身份、采血条形码。(未做不得分) 2 作 8. 手腕下放垫枕,铺无菌治疗巾,上肢平放,掌心向上。(一项不符合要求 2 流 扣 1 分) 程 9. 确定穿刺位置:距腕横纹一横指(约 1 ~ 2cm 、距手臂外侧 ~ 1cm 、桡动 3 质 脉搏动最明显处)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量 10.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大于 5cm ,自然待干。(不符合要 2 70 求扣 1 分) 分 11. 拆除采血针外包装,放于治疗盘,橡皮塞和安全针帽备用。 (一项不符合 2 要求扣 1 分 ) 12. 皮肤第二次消毒,直径大于 5cm ,自然待干。(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2 13. 打开棉签包装,抽出 2 根棉签,置于治疗巾上。(未做不得分) 2 14. 洗手,戴无菌手套。(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 2 15. 合理预设针栓位置,将针栓推到底部,再拉到预设位置 。(未做不得分) 3 16. 穿刺: (1)用示指与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桡动脉。 (一项不符合要 2 求扣 分 ) ( 2)另一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针,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针头 6 垂直或与皮肤呈 30- 45°角,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缓慢进针穿刺入动 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 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 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4.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 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 反之,如果在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5.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 展,腕部背曲30°。 6.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 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7.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8.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 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除去针头护套。 9.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 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

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10.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 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11.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 中。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12.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13.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 查看医嘱,二人核对无误 评估:患者的病情、凝血四项及有无吸氧、吸氧的浓度、穿刺处动脉搏动情况,桡动脉采血需做Allen实验,穿刺处皮肤情况。测量患者的体温。 患者准备: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方法,了解病人的心理、取得合作(急诊抢救例外)。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光线明亮,符合操作要求,必要时使用屏风。 护士准备:护士服装整洁、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洁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动脉采血器,一次性垫巾、垫枕、弯盘,小冰盒、化验单。(检查有效期) 操作方法: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配合。取合适体位:穿刺桡动脉,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宜。穿刺肱动脉,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穿刺股动脉, 患者取平卧位。 3、垫垫巾和垫枕,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快速手消洗手。用洁尔碘消毒液消毒穿 刺部位(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 4、打开血气针,二次消毒;消毒操作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2遍。 5、拿一干棉签,将血气针预抽至1ml。 6、核对 7、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45~60度角穿刺, (若取股动脉穿刺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后抽取动脉血约1~2ml,(一次性动脉采 血专用注射器则血液自动流入针管内)。 8、取血后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 9、无菌棉签压迫穿刺点至少5~10 分钟,勿揉,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0、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放入冰盒。 11、核对,洗手,在化验单上签字,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吸氧及吸氧浓度。 12、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应禁止热敷、不要沾水,当日尽量不洗澡,以免引 起局部感染;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如果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3、整理床单位,摆舒适体位,感谢配合。 14、及时送检。终末处理,整理用物。 15、流动水下七步洗手法洗手,做好记录。 16、10分钟后去病房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收回棉签。 Allen试验方法步骤: ①操作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患者采血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穿刺,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穿刺。

2020年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2020年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 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误刺神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处大出血、筋膜间综合征及穿刺失败等. 一、感染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2.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3.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2.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3.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1.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 — 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1.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3.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4.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5.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三、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1.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努析,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2.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 3.局部肿块并伴“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若按压肿块近侧动脉,可见肿块缩小,且紧张度减低并停止搏动。 【预防措施】 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瘢痕形成后,使血管壁弹性降低而出血。 2.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的湿毛巾局部热敷,每天1次,时间为20分钟,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处理措施】 1.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患者穿宽松的软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2.若假性动脉瘤较大且影响功能时,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较好。 四、误刺神经 【临床表现】 穿刺时患者若出现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提示有可能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之欧阳家百创编

静脉输血法操纵并发症 欧阳家百(2021.03.07)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成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再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纵及病人的体质等原因,仍有3%10%病人可产生不合水平的不良反响及相关疾病,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响、过敏反响和变态反响、溶血反响、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响等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的给予预防和处理。本节分述如下。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响 ㈠产生原因 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卵白质、细菌的代谢产品或死菌等, 污染保管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响。 2.免疫反响: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 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产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呈现在频频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㈡临床表示 产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随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都患者血压无变更,症状继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出24小时者;少数反响严重者可呈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调养液和输血用具,采取无热原技术配制调养液, 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 过滤血液移除年夜大都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响所致的发热。 3.一旦产生发热反响,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放弃不必。 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 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 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 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更并记录。 二过敏反响 ㈠产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内曾用过可 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卵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 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3.屡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 生过敏反响。

最新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误刺神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处大出血、筋膜间综合征及穿刺失败等。 一、感染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2.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3.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2.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3.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1.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 5 - 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1.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3.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4.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5.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试题(20200703192927)

一、填空(10分) 1、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 )之间的方法。( 2、胰岛素注射后禁止( ),以免加速药物吸收,提早产生 药效。 3、 臀大肌定位法包括( )和( )。 4、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是取上臂外侧, 自肩峰下()橫指处。 5、 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 )和(),该体位有利 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6、 新鲜血是指在4C 的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 )的血。 7、 动脉穿刺抽血()动脉穿刺易发生血管痉挛。 8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时。 9、 胃管插管深度一般取发迹至( 10、 氧气雾化吸入调节氧流量( 二、判断改错(10分) 1、 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 2、 皮内注射原则上选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3、 静脉注射法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 4、 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过敏反应。 5、 空血袋用后,立即按医疗废物处理。 ml ,间隔时间不少于()小 ),成人约( )cm )L/min 。

6、食管管径在起始处和穿膈处最窄,在胸段中、下交界出最宽 7、鼻饲时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侧卧位8鼻饲液的温度是37~41G 9、膀胱冲洗每次灌注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 分为宜。 10、光疗适用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 二、多选题(50分) 1、皮内注射法主要用于() A药物过敏实验B疼痛治疗C预防注射D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皮内注射的并发症包括() A疼痛B局部组织反应C注射失败D硬结形成 3、皮下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 A剂量过大B注射部位过深C在运动状态下注射D注射后局部热 敷、按摩 4、肌 肉注射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以下哪种体位() A侧卧位B仰卧位C坐位D俯卧位 5、静脉输液的目的有哪些() A 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B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 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C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D增加血 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6、发生急性肺水肿时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况、心理状态、合 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器盒、化验标签 (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反之,如果在5s 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展,腕部背曲30°。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除去针头护套。 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中。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