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宏观经济基本问题:国民收入(总产出)、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就业或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周期问题(经济的波动性)、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放经济问题、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中的三部“圣经”之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
4、宏观经济学流派:①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②新古典综合派:其主要人物有萨缪尔森,汉森,托宾,索洛等人。在宏观层面接受凯恩斯的理论,在微观层面采用传统新古典济学理论,力图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合适的微观基础,因而其理论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③货币主义: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理论假说:通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量过多的结果. 主要观点:政府不干预,只需要为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控制货币发行量。④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卢卡斯,普雷斯科特。主要观点:政府不干预,崇尚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加入理性预期。⑤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末,蒙代尔、拉弗等。主要观点:(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分析转向总供给分析;复活萨伊定律;倡导经济自由主义;偏重政策研究。⑥新凯恩斯主义学派: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曼昆、斯蒂格利茨。基本假设:价格和工资黏性(市场的自动调节缓慢);不完全性假设。强调政府干预的有效。
5、萨缪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或主流学派。但无法解释7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
6、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20世纪50-60年代,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过对100多年来的美国货币史进行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不当造成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7、理性预期——罗伯特·卢卡斯:理性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为了避免损失和谋取最大益,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取得的信息,来对所关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预计。在弗里德曼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上,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更为彻底的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学说。
8、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①宏观经济分析以微观经济分析基础。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分析方法一样,但原因却是不同的。注意:合成谬误——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
9、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0、几个与GDP相关问题:
①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包括无形产品即劳务。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附加值。
②生产与销售:GDP计算的是一定时期所生产的而不是销售的最终商品的价值。
③流量与存量:GDP是流量而非存量
④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值或增加了福利,但实际上没有计入GDP。
⑤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NP是一个国民概念。
1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以现期价格或可变价格计算的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以基期的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GDP。GDP折算指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算指数是一种反映经济社会各类型商品总体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一般地,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某年的经济增长率=(该年的实际GDP-上年的实际GDP)/上年的实际GDP。
12、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
③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④国民收入(NI)(狭义)=NNP-间接税
⑤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
13、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
14、支出法:“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GDP=C+I+G+(X–M)
(1)个人消费支出[C]
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消费支出包括:①对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空调等)的支出;②对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染料等)的支出;③服务支出(医疗、教育、娱乐等)。
(2)私人国内投资[I]
投资的理解:经济的投资并不包括仅仅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的购买。当宏观经济学家用投资这个词时,投资是增加或更换资本产品的支出。包括购买厂房、设备、个人住宅的支出和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折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3)政府购买[G]
政府支出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支出中用于转移支付的部分。转移支付包括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老龄及残疾人的补助金等。
(4)净出口[X–M]
净出口指净出口差额。即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以后的差额。出口(X):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 由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进口(M):是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15、收入法:“产出等于收入”
GDP包括: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间接税+资本折旧+统计误差
①工资、利息、租金。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间接税⑤资本折旧。
16、GDP的缺陷:
①没有反映非市场性经济活动的价值;②没有反映地下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③不能完全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差异;④人均GDP并不反映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⑤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及为此付出的代价。
17、新的指标:绿色GDP、社会指标、国民幸福总值(GNH)。
18、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厂商和居民户)经济的恒等关系:总支出=总收入
总支出=消费+投资=C+I;总收入=消费+储蓄=C+S;恒等关系:C+I=C+S;即:I=S 三部门(厂商、居民户和政府)经济的恒等关系: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