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群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落与土壤的化学性质 – 土壤肥力 – 土壤酸碱度

土壤发育

– –

荒漠——荒漠土 针叶林——灰壤 雨林——砖红壤 常绿阔叶林——黄壤
群落内的地形条件

地形对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植物群落对地形的影响
植物群落对周围环境的改造作 用
防止风害 调节气候 改良土壤 保护环境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植物群落功能 植物群落的动态 植物群落的分类 植物与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

生活型组成特征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生活型组成特征
生活型(life form)或生长型(growth form)
森林增加降水量的原因



森林群落通过蒸腾与蒸发作用,将其吸收水分的75% 送回大气层中,增加了大气水汽的含量。 森林林冠层的气温较附近大气层低,含水汽的能力小, 容易促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便于水汽凝结成云 而致雨。 森林阻碍气流运动造成气流涡旋 森林树木的大量放电,引起云块放电,使空气电解, 促进水汽凝结而降雨
主要层与次要层
主要层 在创造群落环境方 面起着主导作用,并影 响决定着其他层次,其 消长会导致群落发生质 变。 一般:群落的最高层就是 主要层 例外:稀树草原 泥炭藓沼泽林

次要层 在创造群落环境方 面起着次要作用,其存 在、种类组成、个体数 量、结构状态等,取决 于主要层的作用于影响
层间植物

群落对群落内光条件的适应 – 对光照梯度的适应 – 对光照水平变化的适应 – 地被层的发育受光条件的 制约 – 对光照周期性变化的适应
群落内的温度

波动较为缓和 群落内的最高温较群落外低,最低温较群落 外高,平均温度比群落外稍低 白天与夏季的温度较群落外低,夜间与冬季 的温度高于群落外
影响群落温度状况的因素
生活型(life form)或生长型(growth form)


气候相似的地区,群落的生活型谱相似;气候 不同的地区,生活型谱不同。 不同群落类型具有不同的生活型谱;相似或相 同的群落类型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生活型谱。
群落的叶级分析
在群落学研究中,叶级大多按C.Raunkiaer创立的叶面积等 级系统进行叶级谱的分析:
每一天然群落必以1-2 个生活型的植物占优势 – 热带雨林:高位芽植 物 – 苔原:地面芽植物 – 草原:一年生植物与 地面芽植物 – 荒漠:一年生植物

生活型(life form)或生长型(growth form)

群落的生活型谱反映了群落所在地的气候特点


– –
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湿热 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具有较长的严寒季节 隐芽植物占优势:冷湿,为高山-极地气候 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干旱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10~11 5~8 9~11
1.5 1.0 0.75
草地 冻原 草原化荒漠 农作物
5~8 1~2 1 3~5
0.50 0.25 0.04 0.60
植物群落的植物环境

群落内的光照 群落内的温度 群落内的水分 群落内的空气 群落内的土壤 群落内的地形
第四章 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的概念

任何地段内,具有相同的植物种类组成 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 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植物组合, 称为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由一定植物种类组成 各种植物间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外貌与结构 与环境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有特定功能 占据一定空间 在时间上有形成和发展过程

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层次,而是分
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 物。
叶面积指数
• L A I(le a f a re a in d e x )
LAL
总叶面积
单面计算
单位土地面积
植被类型
LAI
光能利用率%
植被类型
LAI
光能利用率%
级别 1
2 3
名称 鳞叶leptophyll
微叶nanophyll 小叶microphyll
叶面积(mm2) ﹤25
25~225 225~2025
级别 4
5 6
名称 中叶mesophyll
大叶macrophyll 巨叶megaphyll
叶面积(mm2) 2025~18225
18225~ 164025 ﹥164025
群落在水分平衡中的作用


群落在水分平衡与水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群落能够截留降水、保蓄水分,并 对降水的再分配起重要作用 实践意义 营造水源涵养林
群落内的空气
显著特征
空气极度静寂 – CO2的高浓度

群落内的土壤

群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 影响 – 增加土壤含水量 – 影响地下水位 – 影响地下水矿化 – 影响土壤结构
–百度文库(4)伴生种
群落优势层的优势种常 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 (5)偶见种或罕见种
群落成员型

1.定义 2.类型 – (1)优势种 – (2)建群种 – (3)亚优势种
– (4)伴生种
– (5)偶见种或罕见种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 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 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 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 物种。
生态成分分析
历史成分分析
2 植物种群特征

种群数量特征和年龄结构 种群动态变化 生态位与种群间竞争
数量特征和综合特征
种的数量特征 1.多度 2.密度 3.盖度 4.频度 5.高度

群落的综合特征 1.总优势度 2.重要值
年龄结构

增长种群 稳定种群 衰退种群
6.5
0 0 2.8 7.0 4.1
13.0
10.0 4.0 36.1 52.9 53.5
39.5
84.0 86.0 59.2 39.7 37.1
31.8
6.0 10.0 1.9 0.4 5.4
8.8
0 0 1.0 0 0
0
群落不同层次叶级谱的变化
(引自王伯荪,1987)
叶级百分率%
鳞叶 0.0 0.0 0.0 0.0 0.0 2.2 0.0 0.0 0.0 0.0 微叶 0.0 0.0 0.0 0.0 2.4 0.0 0.0 0.0 0.0 0.0 小叶 40.0 50.0 71.4 54.5 4.8 17.4 11.8 16.7 9.1 5.0 中叶 60.0 50.0 28.6 36.4 85.7 76.1 80.4 83.3 86.4 96.0 大叶 0.0 0.0 0.0 0.0 7.1 4.3 7.8 0.0 4.5 5.0 巨叶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5)偶见种或罕见种
群落成员型

1.定义 2.类型 – (1)优势种 – (2)建群种 – (3)亚优势种
– (4)伴生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 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 制作用的物种,称为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 (5)偶见种或罕见种
群落成员型

1.定义 2.类型 – (1)优势种 – (2)建群种 – (3)亚优势种
i 1
Shannon-weiner指数
1 H ' 3 . 3219 log N N
S
物种 多样 性的 测定
Pi

i 1
N i log N i
Pielou均匀度指数
J ws

P log
i i 1
s
log 2 S
植物区系成分
种属组成分析
地理成分分析

地上成层性 光照、温度、湿度 – 基本层次 – 主要层与次要层 – 层间植物
地下成层性 土壤的理化性质,尤其是 水分与养分 水生生物群落的分层现 象

基本层次
C
森林群落 乔木层 B 灌木层 草本层 A 地被层 各层之间可以再分亚层 D 草本群落 A草本层;B灌木层;C乔木层;D地被层 草本层 地被层

热带雨林:2500㎡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00㎡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00-500 ㎡ 常绿针叶林:100-200㎡ 东北针叶林:400㎡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 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 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 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各物种的个 体数目及其均匀程度。
遗传多样性
染色体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 DNA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Simpson指数
H ' Pi ln Pi
i 1 s
D

s
Pi
2
i 1, 2 ,..., s
种群动态变化

种群增长类型(种群增长曲线) 单种群落的个体数量变化
生态位与种群间竞争

生态位概念:将一个生物单位的生存条件总集 合体称为生态位。
3群落成员型

1.定义 2.类型 – (1)优势种 – (2)建群种 – (3)亚优势种
– (4)伴生种
根据物种在群落中的 各种特征,综合评价 其作用和地位而划分 的植物类型。
群落类型
群落层次 第 一层乔木
热带雨林 (海南坝王岭)
第二层乔木 第三层乔木 灌木层 突出树冠层的乔木
常绿季节林 (特里尼达)
树冠层 下层
南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鼎湖山)
第 一层乔木 第二层乔木 第三层乔木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层片 季相结构

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1 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和区系成分 2 植物种群特征 3 群落成员型
1 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和区系成分

种面积曲线和种丰富度 种的多样性 植物区系成分
种面积曲线和种丰富度 最小面积 对一个特定的群落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环境 空间,或者能够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 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一定面积。

层片与层的区别 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 处,但又有质的区别。一般层片比层的范围要 窄。
季相(aspect)


群落在某一个季节中的外貌 群落的周期性是适应环境节律 的一种表现形式: – 温带、寒带:温度因子的节 律 – 热带、亚热带:湿度因子的 节律 层片结构随时间季节的变化和 种群物候变化共同决定群落的 季相变化。
不同群落类型的叶级谱
叶级百分率% 群 落 类 型
鳞叶
热带雨林(巴西) 2.3
微叶
3.2
小叶
15.1
中叶
68.3
大叶
11.0
巨叶
0
热带雨林(尼日利亚) 热带雨林(菲律宾)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国鼎湖山)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国庐山)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国浙江)
温带山地针叶林(中国长白山)
0 0 0 0 0
1 水底层群;2沉水矮草层群;3沉水漂草层群;4水草高草层群; 5漂浮草本层群;6挺水草木层群
水平结构 (horizontal structure)
概念:群落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化与
配置状况。 小群落是群落水平结构的基本单位。
群落的结构单位
层片(synusia)——三维生态结构单位



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但同一生活 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 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 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 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群落植冠层对阳光的反射与吸收 植冠层的保温作用 群落重叠的层次结构,阻碍了群落内外的热 量交换。 群落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枯枝落叶的蒸发作 用,调节了群落内的温度,缓和了地表温度 的振幅与热量散失。
群落内的水分
1.蒸腾与蒸发 2.径流与渗透 3.截留 4.空气湿度 5.降水量:增加降水量,“森林夜雨” 6.水分平衡
群落的植物环境

植物环境(群落环境) 在群落内部,由于群 落本身作用形成的特殊 环境,是群落内部的一 个组成成分。
群落内的光照



群落内的光条件 群落内部的光: – 穿过植物枝叶间隙投入 的直射光 – 穿过植物枝叶间隙投入 的天空散射光 – 透过植物叶子或植物叶 子反射的散射光 群落内光照特点: – 光强被减弱、光质被改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