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的中医治疗及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产后尿潴留中医诊疗技术

产后尿潴留中医诊疗技术

产后尿潴留中医诊疗技术产后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困难者,称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

因膀胱过度膨胀影响子宫收缩,可引起产后出血,故应积极处理。

中医称本病为“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

气虚:素体虚弱,产时劳力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以致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通。

肾虚: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素亏,复因产时损伤肾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失其温煦,气化不利故小便不通。

肝郁:素性抑郁,产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通。

血瘀:产程过长,膀胱受压过久,气血运行不畅,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通。

辨证论治1.气虚[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白少华,语言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 益气盛清,化气行水。

[方药] 补气通脬饮。

主要药物:黄芪、麦冬、通草。

若产妇多汗,烦渴咽干,加生地黄、沙参、石斛、五味子;若伴腰膝酸软者,加杜仲、巴戟天。

2.肾虚[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淡,苔薄润,脉迟弱。

[治法] 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 济生肾气丸。

主要药物:炮附子、茯苓、泽泻、山茱萸、炒山药、车前子、牡丹皮、官桂、川牛膝、熟地黄。

小腹下坠者,酌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若腰痛甚者,酌加巴戟天、炒杜仲、续断。

3.气滞[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精神抑郁,或胸胁胀痛,烦闷不安;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 理气行滞,利水通淋。

[方药]木通散。

主要药物:枳壳、槟榔、木通、滑石、冬葵子、甘草。

木旺克土、纳少便溏者,加白术、茯苓、薏苡仁、木香、白芍。

4.血瘀[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小腹胀满刺痛,乍寒乍热;舌黯,苔薄白,脉沉涩。

[治法] 养血活血,祛瘀利尿。

[方药] 加味四物汤。

主要药物: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蒲黄、瞿麦、桃仁、牛膝、滑石、甘草梢、木香、木通。

术后尿潴留中医针灸来照护

术后尿潴留中医针灸来照护

术后尿潴留中医针灸来照护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尿潴留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正常生理功能,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术后尿潴留护理,尽快解决尿潴留并发症,提升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一、术后尿潴留症状术后尿潴留指的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储存的尿液无法自主排出的情况。

术后尿潴留会对患者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患者在膀胱充盈的状态下,尿液排空能力受到损伤。

目前,对术后尿潴留定义为“对患者进行症状和尿动力学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尿流异常缓慢或者排尿不完全”。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盆腔手术后产生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最高达到43%。

手术治疗完成后出现尿潴留,可能是因为手术麻醉引发,患者的膀胱括约肌肉松弛导致膀胱收缩乏力,无法正常排尿。

在临床上对术后尿潴留进行护理治疗时,主要热敷患者下腹部,并进行压迫,改变患者的体位,促进排尿。

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需要利用支流管进行导尿,促使患者排尿。

二、术后尿潴留原因导致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分析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因素:1、精神因素。

患者因为创伤入院后,术前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护士也未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工作,没有开展术前排尿训练或者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有生活处理能力,术前的健康指导工作未做到位,再加上患者术后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对环境不适应会出现尿潴留问题。

除此之外,患者术后不习惯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自身尿肌收缩乏力,敏感性降低出现术后尿潴留。

患者手术治疗后,切口都伴有一定的疼痛感,尤其是麻醉作用消散后,患者的疼痛感比较剧烈,无法自主排尿或者会担心怕疼,不敢用力排尿,患者的尿道括约肌痉挛,膀胱过度充盈使排尿无力。

2、神经性因素。

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而硬膜外麻、腰麻等会对患者的阴部盆腔神经产生影响,进而阻断患者的排尿反射。

随着患者手术时间不断延长,麻醉时间越长,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可能性会越大。

中医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产后小便点滴而下甚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称为“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小便难。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3天内,尤其在产后12小时内最常见,亦可发生在产褥期中,以初产妇、滞产及手术助产后多见,为产后常见病。

中医认为,小便的正常排出有赖于膀胱气化的调节。

膀胱气化不利。

而致小便不通为其主要病机。

常见的症型有气虚、肾虚、气滞、血瘀。

二、治疗方法1.火罐疗法【操作】用玻璃罐闪火法。

各罐口直径6~8cm的玻璃罐3个,仔细检查罐口有无破损,选平整光滑者使用。

用镊子或止血钳1把及酒精棉球若干个。

患者取平卧位,暴露下腹部,术者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周后抽出,迅速将罐罩在膀胱充盈区,以品字形排罐法,保留10分钟取下。

一般在治疗后30分钟内即能顺利排尿。

2.耳穴压豆【主穴】膀胱、尿道。

【操作】将橡皮膏剪成0.6cm×0.6cm的方块,将王不留行在中央,贴在双耳的膀胱和尿道穴上,两天贴压1次。

2次之间休息1天,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进行。

在贴压过程中,每个穴每隔2小时按压1次,每次5分钟,晚间也应坚持,按压强度以患者感到刺痛为宜,防止过于用力按压造成皮肤破损而感染。

3.艾灸疗法【操作】关元、中极、双侧侧三阴交、阴陵泉,施灸艾条距穴位4~6cm,每穴每次4~6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并有灼热感,以不烫伤皮肤为原则。

以上穴位轮流灸治,直至自行排尿为止,多者用艾条2~3支,少则用艾条1支。

4.按摩疗法【操作】病人取仰卧,两腿屈曲外展(膀胱截石位),臀下置医用一次性便盆,术者位于病人左侧,面向病人足端,右手手指并拢手掌平放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偏上方,与腹白线平行方向,左手平行重叠压在右手背上,按逆时针方向轻轻推压,先轻后重,治疗一次持续5~10分钟,腹部酸胀感至尿排尽为止。

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过度充盈,推拿时手法要轻,以免造成膀胱破裂。

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药方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

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药方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

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药方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是因为分娩过程中子宫压迫膀胱及盆腔神经丛,使膀胱肌麻痹。

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药方升麻黄芪治产后尿潴留【功能主治】主治产后尿潴留。

【偏方组成】升麻、黄芪、当归、柴胡各适量。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产后尿潴留22例,一般服药2剂即见效。

当归川芎治产后尿潴留【功能主治】主治产后尿潴留。

【偏方组成】当归、桑白皮各10~15克,川芎、炮姜各6~10克,桃仁、紫菀、马兜铃各10~12克,炙甘草4~6克,白通草3~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产后尿潴留25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2天愈9例,3~5天愈14例,7天愈2例。

党参黄芪治产后尿潴留【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北气行水。

主治产后尿潴留。

【偏方组成】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炙升麻6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柴胡10克,枸杞12克,桂枝10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大便干燥加炒杏仁10克,腰酸痛加菟丝子15克。

【病例验证】李某,女,26 岁。

产后小便不通已五天。

患者为第一胎,在某医院足月分娩。

因胎儿较大,行侧切手术,当时出血较多,午后患者欲解小便,临盆却点滴不出。

小腹胀痛,曾用导尿,服消炎利尿剂配合针灸、热敷等法均未收效。

诊见:患者面色淡白,体倦乏力,时有自汗,心悸,时感腰酸,恶露量多,舌淡白,脉虚细。

此系产后肾气受损,中气下陷,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投以此方,连服6剂,小便已通畅。

后用十全大补丸,以补气血固其本。

用此方治疗产后尿潴留10余例,都获得满意效果。

但有器质性病变者多无效。

潞党参治产后尿潴留【功能主治】补中升清。

主治产后尿潴留。

【偏方组成】潞党参12克,炙绵芪9克,白术9克,醋炒柴胡4.5克,炙升麻3克,当归身9克,上广皮9克,粉甘草3克,官桂2克,桔梗9克。

产后尿潴留的诊治方法

产后尿潴留的诊治方法

产后尿潴留的诊治方法产后发生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称产后尿潴留。

多发生于初产妇及滞产者。

由于胎头对膀胱及骨盆底长时间的压迫,产生暂时性神经支配障碍,膀胱尿道内口水肿、充血,或因会阴伤口疼痛反射所致。

多在产后6~8小时至3日内发生。

中医称本病为“产后小便不通”、“产后癃闭”,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者多由瘀热、肝郁所致,虚者多因气虚、肾虚所致。

一、产后尿潴留诊断1.产后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

2.检查时下腹部膀胱充盈,有触痛。

3.尿常规检查:正常。

二、产后尿潴留鉴别诊断1.泌尿道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异常。

2.肾衰竭:有慢性肾炎史,有肾衰竭症状和体征,尿常规异常,尿素氮、肌酐均异常,临床表现为无尿,但无小腹胀急疼痛。

三、中医治疗产后尿潴留1.辨证论治:(1)气虚:[证候]产后小便不通,欲解不下,少腹胀急疼痛;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言低微,面色少华,舌淡胖,有齿印,脉缓弱。

[治则]补气升清,化气行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白术10g、陈皮10g、柴胡10g、党参15g、甘草6g、当归10g、桔梗10g、茯苓10g、通草10g。

(2)肾虚:[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满而痛;面色晦黯,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0g、桂枝10g、泽泻10g、附子10g、牛膝10g、车前子10g(包煎)、甘草6g。

(3)肝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精神抑郁,两胁肋痛,烦闷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利尿行滞。

[方药]木通散:枳壳10g、槟榔10g、木通10g、滑石15g、冬葵子10g、甘草6g。

若肝郁化火者,加黄芩10g、栀子10g、丹皮10g。

(4)瘀热:[证候]产后小便不通,或短涩,点滴而下,有热烫感,尿黄,小腹胀急;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女性因膀胱功能失调,尿液排空受阻,引起尿液在膀胱内潴留,无法排尿或排尿不顺畅的病症。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可引起膀胱炎、尿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对于产后尿潴留的患者,及时的护理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结合产后尿潴留的特点,介绍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一、护理观察1.1 排尿情况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应当密切观察其排尿情况,包括排尿频率、排尿量及排尿困难程度等。

特别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尿色、尿味等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腹部有无胀痛感、压痛、包块等情况,特别是观察膀胱区域是否有胀满感及被触压时的回声感。

1.3 其他症状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模糊及全身不适等情况,这些症状可能与尿潴留相关。

二、护理措施2.1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应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她们能够充分放松身心,有利于缓解尿潴留症状。

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铺、卫生间以及生活用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2.2 营养与饮水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合理搭配膳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康复。

饮水量要充足,但要避免过多饮水导致膀胱负荷过重。

2.3 促进排尿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促进排尿,如热敷膀胱区域、适当的按摩腹部、借助声音或者听音乐来刺激排尿反射等。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排尿姿势,如俯卧位、半卧位、坐位等,有助于放松膀胱括约肌,促进尿液排空。

2.4 监测尿量和尿液情况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要及时监测其尿量和尿液情况,了解排尿的情况和形态,特别是在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或尿液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关处理。

2.5 心理护理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强自我康复的意愿,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中医医案——产后尿潴留(三)

中医医案——产后尿潴留(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疏理三焦、温通膀胱法治愈产后癃闭病案:阚某,女,成人,已婚。

初诊:1959年6月29日。

主诉及病史:初产妇,产后9天。

自产后起即小便不利,经多次努力后始能排出;腹胀腰痛,大便干结,眠差。

诊查:舌苔白腻,脉象细弦。

辨证: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府,今三焦膀胱同病,于是气化失宜,水道不利。

治法:治以疏利三焦,温通膀胱。

处方:当归9g 柴胡4.5g 川芎4.5g 白术9g 茯苓9g 炙甘草3g 制香附6g 小茴香3g 橘皮3g 3剂另:肉桂末2.7g,沉香末1.8g,琥珀末6g,三味相和,分6包,日2次,每次1包。

二诊:7月1日。

服药后小便较通,下腹尚胀,腰酸,便干,恶露多色红,自汗少寐,乳汁不多,胃纳不振。

舌苔薄白中微黄,脉象细弦。

治以养血疏肝,通利膀胱。

处方:当归9g 川芎6g 炙甘草3g 制香附6g 小茴香3g 橘皮3g 茯苓9g 桃仁6g 姜黄3g 泽泻9g 木通3g 小麦9g 2剂1另:肉桂末2.4g,琥珀末3.6g,二味相和,分4包,早晚各服1包。

服上方药2剂后,小便畅通。

按语此例由于三焦气化失宜,以致水道不利。

故治法以疏利三焦,温通膀胱,用琥珀、肉桂、沉香、小茴香、制香附以温通膀胱,再以逍遥散加减疏利三焦,因此能迅速痊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263,钱伯煊医案。

钱伯煊(1896-1986),江苏省苏州市人。

中医研究员,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

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钱益荪先生,是江苏有名的中医外科专家。

幼承家训,从小酷爱医学。

16岁即从苏杭名医曹融甫学医,20岁满师回家后,又跟父亲学习2年外科。

22岁独立开业,门庭若市,20世纪40年代便闻名江浙。

1948年国民党当局蓄意取消中医,钱氏愤慨之极,不顾个人安危,联合黄一峰、葛云彬、李畴人等中医界知名人士,在苏州组织“同舟社”与企图扼杀中医的政策相对抗,使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姑苏城里深深扎根。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1. 简介产后尿潴留是指分娩后,产妇出现排尿困难或不能自主排尿的症状。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分娩过程中会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损伤,导致尿道括约肌失去功能,从而影响尿液排出。

产后尿潴留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护理,不仅会给产妇带来不适和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保护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2. 护理措施2.1 监测尿量和排尿情况在产妇出现产后尿潴留的情况下,监测尿量和排尿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或助产士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询问产妇是否有排尿的感觉,并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尿量和排尿情况的描述。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2.2 提供适当的饮食和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产妇的排尿,所以护士或助产士应该向产妇提供足够的饮水。

此外,应该避免过度的饮水,以防止尿液过多,加重尿潴留的症状。

2.3 采取排尿辅助措施对于产妇来说,正常的排尿姿势是蹲姿,这有助于减少腹压。

如果产妇不能自主排尿,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措施,比如给予轻轻的腹部按摩、使用热敷或是使用尿道插管等方法来刺激排尿。

2.4 拉扯尿管并保持清洁对于某些情况下需要留置导尿管的产妇,必须拉扯尿管及其适当的清洁和护理。

拉扯尿管有助于刺激尿液的排出,并减少导尿管被尿结石或血块堵塞的风险。

2.5 提供必要的教育护士或助产士应该向产妇提供必要的教育,让她们了解产后尿潴留的原因、症状和护理措施。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向产妇详细解释如何正确使用排尿辅助措施,以及应该避免哪些行为,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2.6 注意观察并处理并发症有时,产后尿潴留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尿道感染、尿道刺激、泌尿道结石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症状,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7 密切监测盆底肌肉恢复情况产后尿潴留往往与盆底肌肉的损伤有关。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通过适当的锻炼和物理治疗帮助产妇恢复肌肉功能,从而减轻尿潴留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中医;护理
d0i:10.3969/j.issn.1003—8914.2011.10.097 文 章 编 号 :1003—8914(2011)一10—2104—02
产后 尿潴 留是 指产后 膀胱 内充 满尿液 但不 能 自行 排 出的症 状 ,是 产 后 的常 见 并 发症 之 一 。产 后 尿潴 留 是产 后子 宫复 旧不 全及 产 后 出血 的危 险 因素 ,影 响 产 妇 的产 后康 复 ,也 是 引起 产 后 泌尿 系 统 感染 的重 要 因 素 之一 。 中医在该 病 的治 疗 方 面 具有 确 切 的疗 效 ,配 合 现代 护理 ,可 以提高产 后康 复 的质量 ,降低 产后尿 潴 留的发 生率 ,减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 1 产后 尿潴 留 的原 因分 析 1.1 西 医病 因 病 理 1.1.1 压 迫 在 分 娩过 程 中,胎 头对 膀 胱压 迫 过 久 , 加之 阴道助 产术 使子 宫 下段 过度 扩 张 ,对 膀胱 产 生 牵 拉和挫 伤 ,加重膀 胱粘 膜充 血水肿 。 1.1.2 心理 产 妇 由于 外 阴 创 伤惧 怕 疼 痛 或惧 怕 会 阴伤 口感染 裂开 而不 敢用力 排尿 。 1.1.3 神经 支配 产后 会 阴疼 痛使 支 配 膀 胱 的神 经 系统 功能 紊乱 ,反 射性 引起 膀胱 括约 肌功能 痉挛 。 1.1.4 麻醉 药 的作 用 采 用 无 痛 分娩 及 剖 官 产术 后 应用 镇痛 泵 ,麻 醉镇 痛药 物影 响膀胱 的收缩 ,导致 排尿 不 畅或尿潴 留。 1.1.5 习惯 因 素 产 后 卧床 ,饮 水 减少 ,不 习惯 卧床 排 尿 而 导 致 排 尿 困难 。 1.2 中 医病 因病 机 《诸 病 源 候 论 ·妇 人 产 后 病 诸 候 》云 :“因产 水 血 俱 下 ,津 液 竭 燥 ,胞 内热 结 ,则 小 便 不通 也 。 …… 因产 动 气 ,气 转 于 胞 ,胞转 屈 辟 ,不 得小 便故 也 。”由此 可见 ,中医“产后 小 便不 通 ”的病 因病 机 是 产后经 脉损 伤 ,气 血 亏 虚 ,肾气 受损 ,膀 胱气 化 失 司 所 致 。 2 中医治疗 方法 2.1 针 灸 治 疗 常 用 穴 为 气 海 、中极 、足 三 里 (双 侧 )、阴陵泉 (双侧 )、三 阴交 (双 侧 )。采用平 补平 泻 手 法 ,力求 小腹 部穴 位针感 下传 至会 阴部 ,下肢 穴位针 感 上 传至 大腿 部 。每 日两 次 ,每 次 30分钟 ,直 至症 状 好
· 204 ·
光 明 中 医 2011年 10月 第 26卷 第 1O期 CJGMCM October 2011.Vol 26.10
【护 理 论 坛 】
产 后 尿潴 留 的 中医治疗 及 护理 要 点
赵 永 红
摘要:探讨产后尿潴留的西医病因及中医病机,总结临床上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护理要 点,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并及时纠 正尿潴留,从而避免更多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 者 单 位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第 一 附属 医 院 产 科 (广州 510405)
转 ,小 便通 畅 。常用取 穴配伍 ,可 补虚 益气 ,通 利 三焦 , 疏 通水 道 ,使 膀 胱 开 阖有 度 。气 海 温 补 下 焦 ,补 益 肾 气 ;中极为 膀胱 之募 穴 ,能 调节 膀 胱 功 能 ;足 三里 调 补 肺脾 ,使水 道通 畅 ;三 阴交 、阴 陵泉属足 太 阴脾 经 ,所谓 “阴陵开通 于水道 ”,故 能健 脾利水 ,助气 化利 小便 。 2.2 按摩 治疗 操 作 者用 中指指 端对着 产妇 中极 穴 , 示 指及无 名指 的指端 对 着 气 冲穴 ,顺 时针 方 向 与逆 时 针方 向各 按摩 3—5分钟 ,刺 激膀 胱肌 肉收缩从 而 引起 排 尿 ,排 尿后再 用手 掌 自膀胱底 部 向下 推移 按压 ,以减 少 膀胱残余 尿 量 … 。 2.3 中药 外敷 及理 疗 中药外敷 选择 以温经 通 络 ,行 气 导滞 为法 ,药用 莱菔 子 、大腹 皮 、厚 朴 、吴茱 萸 、小茴 香 各 30g,用纱 布包 蒸 后 热 敷 于 神 阙和 气 海 穴 。 同 时 加 用 TDP照灯 或 微 波 照射 治 疗 膀 胱 区 15~20分 钟 。 通 过热 能及 微波 的效应 ,进入 人体组 织后 松弛平 滑 肌 , 解 除膀 胱括 约肌 的痉挛 ,从而 促进尿 液排 出 。 3 护 理 要 点 3.1 心 理调 护 护 理人 员要 以关心 、热情 的态 度 与产 妇 沟通 ,正确 地 向其解 释引起 产后 尿潴 留的原 因 ,以消 除产妇 的产 后 的不安 和疑虑 ;对会 阴切 口疼痛 、担 心切 口裂 开者 ,耐心解 释排 尿 不 会影 响 到会 阴 切 口且 能 促 进子 宫收缩 的好 处 。 3.2 生活护 理 加 强排 尿 困难患者 的生 活护理 ,做 好 饮 食 、睡眠 等生 活指 导 ,嘱 产妇 充 分 卧 床休 息 ,同时 增 强营 养 ,进食 汤 类食 物 ,鼓 励 多 喝水 。协 助患 者 排 尿 , 观察 膀胱 充盈 程度 ,按 压宫 底 ,观察特别 是第 一次 排尿 的尿 量 、色 泽 、有 无腹 痛 及 残余 量 等 ,做 好 护 理记 录及 床头 交接 班 。 3.3 协助 排尿 护理 根据分 娩 和身体 的具体 情 况 ,鼓 励尽 早下 床活 动 。对 不 习惯 仰 卧排 尿 者 ,可 在 扶持 下 采取 半坐 位或 下蹲位 ,采取 正 确 的 姿势 和利 用 腹 压排 尿 。发生 尿潴 留 时 ,可 行 膀 胱 区热 敷 ,或 用 温 水 洗 外 阴 ,或尿道 的各 种神经 诱导 ,如 听水声 等 。协 助产 妇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