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的知识,题目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这就是我们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础上对细胞功能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本节课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学好本节知识能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讲好本节课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够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3)德育目标: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懂得尊重他人。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渗透作用等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点评法和点拔法

本节内容把点评法和点拔法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体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同时,适时得当的点拨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3、自学导思法

本节内容依据“自主学习”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质壁分离的条件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互相讨论,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节课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设计实验、分组实验、观看动画、结合教材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实验探究法

在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学生继续设计并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四、教学过程

(一)生活常识引入课题

1.以吃比较咸的食物或连续吃带盐的瓜子,口腔和唇的黏膜的感觉;包饺子时,把白菜剁粹放上盐一段时间后就有水渗出;萎焉的青菜放入水中一段时间会变硬挺等常识引发学生的思考

2.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渗透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并讨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二)具体实例发现问题

教师出示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并结合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知道红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并理解细胞膜也是一层半透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萎焉的青菜放入水中一段时间会变硬挺?学生通过类比,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渗透作用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失水?植物细胞内有半透膜吗?等问题

(三)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并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由于资源的限制,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做实验,因此,我选择其中的一组作为代表到讲台上演示他们组的实验内容,其他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并思考实验结果

(四)讨论交流

在完成探究实验后,教师出示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提出原生质层的概念,学生结合图片对探究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得出结论在学生完成水分子跨膜运输的实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P63“资料分析”,了解某些无机盐的跨膜运输方式。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明确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像水分子一样是顺相对含量浓度的,并且不同植物对于同一种离子的吸收情况不同,同种植物对于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也不同,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有选择性,最终让学生理解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保证了细胞内部的稳定,能够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五)巩固练习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

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五、板书设计

1、渗透作用原理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失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动态平衡: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失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动态平衡: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小结: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