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步法硅烷交联试验总结

合集下载

EVA共混改性HDPE

EVA共混改性HDP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改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实验目的通过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性能及聚合物制备的方式方法;了解标准件的制备方法;了解并简单掌握聚合物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为毕业论文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聚乙烯(HDPE)是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之首。

聚乙烯品种有HDPE、LDPE、LLDPE、VLDPE等,这些品种由于在结构上的差异,使性能不同。

PE最通常的生产方法是通过淤浆或气相加工法,也有少数用溶液相加工生产。

所有这些加工过程都是由乙烯单体、a-烯烃单体、催化剂体系(可能是不止一种化合物)和各种类型的烃类稀释剂参与的放热反应。

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是种白色粉末颗粒状产品,无毒、无味,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亦较好。

硬度、拉伸强度和蠕变性优于低密度聚乙烯;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均较好,但与低密度绝缘性比较略差些。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EVA),为具有甜的醚味的无色易燃液体,可用于有机合成,主要用于合成维尼纶,也用于粘结剂和涂料工业等的化学试剂;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弹性,在鞋材上可以发泡成型做鞋底,也可用于鞋材化工油墨和胶水,也可用于医药用品。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是由美国人H.F.马克在1928年首次用低压法获得的,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曾于1938年发表了高压聚合法制造的专利,但直到60年代初才从美国开始有工业产品。

工业生产方法因醋酸乙烯酯含量而异。

含量在 5%~40%者,一般用类似于低密度聚乙烯所用的高压本体聚合法生产,所用压力也在100~200MPa 范围内;含量在40%~80%者采用溶液聚合法,压力10~40MPa,溶剂可用叔丁醇;含量在60%~95%者可用乳液聚合法,压力0.1~20MPa。

EVA发泡资料总结

EVA发泡资料总结

2021/1/11
13
乙烯是聚乙烯制品的基本结构单元。它是 从炼油厂气、液化的石油气或液态烃中获 得的无色气体。因为它是许多其它工业化 学品和聚合物的成分,所以不断地存在乙 烯供应的竞争。这种获得乙烯的竞争具有 戏剧性地影响着聚乙烯的价格和有效价值。 例如:1990年,国内乙烯生产能力约为465 亿磅,其中 51%用于象聚乙烯这样的聚合 物的生产。
用轮机混炼三至四次,所得产品。其产品 品质的好坏,起决于来源,有主料为EVA的、 EVA加LDPE、全LDPE、再生料等,全EVA的 边角料为最好的。此产品适宜添加在EVA、 LDPE、橡胶发泡材料和其它橡胶制品中, 添加量为主料的30至50PHR。
2021/1/11
25
POE
POE是美国陶氏(DOW)化学公司90年 代中期开发的茂金属系聚烯烃弹性体,商 品名称Engage,它是乙烯与辛烯的共聚物。 Engage POE不仅是聚丙烯的优良抗冲击改性 剂,还是制鞋用的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 用Engage生产的注塑鞋底、微孔鞋底和海绵 中底比EVA,SBS和PVC的拉伸强度、弹性和 撕裂强度高、而且耐磨好。
2021/1/11
8
EVA树脂在玩具中也有较多应用,如童车轮、 座垫等。近年来,我国玩具加工业发展迅
速,生产多集中于沿海的东莞、深圳、汕
头等地,主要以出口和对外加工为主。据 分析,这些厂家每年消耗EVA树脂约5000t, 使用牌号与鞋材用料基本相同。
2021/1/11
9
以EVA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热熔胶,由于不含 溶剂,不污染环境且安全性较高,非常适合于 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书籍 无线装订、家具封边、汽车和家用电器的装配、 制鞋、地毯涂层和金属的防腐涂层上。

有关内屏蔽及绝缘挤包要求和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有关内屏蔽及绝缘挤包要求和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有关内屏蔽及绝缘挤包要求和工艺质量控制要点1.半导电层去超光滑,内无杂质,避免有毛刺。

内、外屏蔽层均起均匀电场作用,且内比外的电场强度大(因为E = U/d,d---半径)。

故设备排列2+1比1+2好→保证内屏洁净无瑕,内屏层、绝缘层与外屏层之间要确保无空气隙(因为空气要承受电压→易被击穿。

所以均应采用挤压式模具(加上抽真空会更好点)。

2.导体进入机头前必须预热(导体80—170℃,线芯150℃),目的是驱除潮气,防止形成气泡,同时有助提高挤包层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线芯经预热对紧密度亦有益。

3.外屏蔽层也为防止局部放电。

而金属屏蔽的作用则是为电缆发生短路故障提供电流回路,因为短路电流很大,发热(→0.24I2Rt)很厉害→在极短时间传递给绝缘层(一般1—3秒内尚可承受,超过必损坏电缆),所以要求金属屏蔽层在短路时不能传热损坏电缆。

同时,金属屏蔽层也为提高电缆的防雷特性。

为此要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好金属屏蔽层(铜带的厚度)。

4.局部放电是考察电缆使用寿命的一项指标,须有30年以上使用寿命。

5.要求半导电料的电阻率稳定。

制料时炭黑必须分布(混合)均匀,切勿结团(会导致电缆击穿)。

但半导电料的电阻率ρ并非太小就好。

因为ρ↓→炭黑量↑→结果造成挤出工艺困难,甚至损坏设备(反推力增大之故)。

6.工艺缺陷(间隙、杂质、尖凸)是造成局部放电的根源。

7.架空电缆绝缘的绝缘料中,若炭黑超过规定值,则绝缘料的绝缘电阻、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均下降。

其加入量一般≯1%。

因为炭黑能导电,有屏蔽作用,故可抗御阳光老化。

对1kV级若多加炭黑则问题不大。

8.10kV架空绝缘电缆导体表面场强为2—3kV/mm,三芯电缆绝缘表面为1--2kV/mm,而潮湿空气的放电场强一般均小于0.5—1 kV/mm,所以导体表面一定要挤包半导电屏蔽层。

内屏蔽层厚度为近似值指标(不考核)。

在既能挤出光滑表面,又能保证再加工时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挤制厚度越薄显然对减少电缆尺寸和节约材料有利。

浅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交联工艺

浅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交联工艺

浅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交联工艺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优势与几种交联工艺,并且分析对比了过氧化物化学交联、硅烷交联和辐照交联的性能特点,及其在电力电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线电缆;交联聚乙烯;交联工艺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力电缆之一,其性能的优劣、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输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

目前交联聚乙烯交联工艺主要有过氧化物化学交联、硅烷交联(又称温水交联)、辐照交联等。

一、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优势(一)XLPE与PE、PVC电气性能比较交联聚乙烯的电气性能优于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的介质损耗较大,因而不适用于高频和高压的场合,用于低压电力电缆的聚氯乙烯因温升载流量低,传输容量小、过载能力差等原因,在一些大城市的电力部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正逐步被交联聚乙烯电缆所取代。

虽然聚乙烯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

(二)机械性能比较1)交联聚乙烯与热塑性聚乙烯比较,提高了耐热变形性,改善了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改进了耐环境应力龟裂与耐热老化性能,增强了耐化学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减少了冷流性,绝缘电阻高,介质损耗角正切小,基本上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基本保持了原来的电气性能。

所以使用了交联聚乙烯可使电缆的长期工作温度从70℃提高到90℃[1]。

2)交联聚乙烯较热塑性聚乙烯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加入了大量的填充料而不显著降低其伸长率。

因此,在1KV级以下电缆所用的交联聚乙烯中常常加入大量的粉料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或获得某些特殊性能。

3)交联聚乙烯与聚氯乙烯比较,XLPE抗热变性比PVC好,抗过载能力强。

XLPE短路运行温度最高可达250℃。

而PVC耐热性差,其80℃持续4h其变性可达50%。

当电缆过载运行时易造成绝缘老化及软化变性而引起击穿,PVC老化引起电缆火灾事故占电火灾事故总数的50%。

4)交联聚乙烯密度比聚氯乙烯小40%左右,可以明显减轻架空线的质量。

影响硅烷交联架空电缆热延伸性能的原因分析

影响硅烷交联架空电缆热延伸性能的原因分析
中 圈分 类号 :M 4 . T 27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60 (060 —030 17.9 120 )2 2-3 0
A a y i o h a t r fe t g t eHo e r  ̄ ry n l s ft e F c o sAf ci tS tP o t s n h
品 的最终 热延 伸产 生影 响 。
2 热 延 伸 不 合 格 原 因分 析
2 1 聚 乙烯 硅烷 交联 原理 .

并 作 出凝胶 含量 与水 煮交联 时 间 的曲线 , 图 1 见 。
良好 的二步法 硅 烷交联 原 料应具 备较 高 的接枝
程度 , 时 又 有 良 好 的 加 工 性 能。 后 者 由 聚 乙烯 同
度 、 煮 交联 时间 、 水 以及 制 品 的厚 度等 原 因都会 对产
枝 聚 乙烯和 A 1 1 .7 接枝 聚乙烯 两 种材 料分 别 混入 相
同含量 的催化 剂 , 放入 流变 仪 中挤 出 , 然后用 平板 硫 化机压 制厚度 相 同 的试 片 , 放 入9 c 再 5o 的水 中使 之 交 联 。测试两 种 试 样 不 同水 煮 时 问 下 的凝 胶 含量 ,
o e h a iXLPE n u a e fOv r e d S . I s l td Cab e ls
U U e g h a, e l F n -u ta
( i agS ei l tcA p r u & L nn a h nC b . o , . X n i 7 20, h a X  ̄i pc l e r p a ts n aE ci a u egT i a a l C . Dd , i a 2 10 C i ) s e t n

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

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

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一、引言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绝缘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绝缘材料存在着易老化、易燃、易开裂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研发一种性能优良的绝缘材料成为了电力行业的迫切需求。

二、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的研究背景硅烷交联是一种常见的绝缘材料交联方式,它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

但是,传统的硅烷交联需要多步反应,反应时间长,生产成本高。

因此,研究一种简单、高效的硅烷交联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三、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的研究内容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是指将硅烷交联剂和绝缘材料一起混合,通过一步反应完成交联。

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研究表明,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具有以下特点:1. 优异的绝缘性能: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电器设备的漏电和击穿。

2. 良好的耐热性能: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老化和燃烧。

3. 良好的机械性能: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外力的影响。

四、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的应用前景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应用于电力设备、电线电缆、汽车电子等领域。

在电力设备领域,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可以用于高压电缆、变压器、电机等设备的绝缘。

在汽车电子领域,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可以用于汽车电线电缆的绝缘。

五、结论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生产成本低的绝缘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步法硅烷交联绝缘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作为低压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目前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材料在制造交联电线电缆时,与过氧化物交联和辐照交联相比,具有所需制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低压交联电缆用绝缘的主导材料。

1硅烷交联电缆料交联原理制成硅烷交联聚乙烯主要有两个过程:接枝和交联。

在接枝过程中,聚合物在游离引发剂及热解成的自由基作用下,失去叔碳原子上的H 原子产生自由基,该自由基与乙烯基硅烷的- CH = CH2 基反应,生成含有三氧基硅酯基的接枝聚合物。

在交联过程中,接枝聚合物首先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硅醇, - OH 与邻近的Si - O - H 基团缩合形成Si- O - Si 键,从而使聚合物大分子间产生交联。

2硅烷交联电缆料及其电缆的生产方式大家知道,硅烷交联电缆料及其电缆的生产有二步法和一步法之分。

二步法和一步法的不同在于硅烷接枝过程在什么地方进行,接枝过程在电缆料生产商处进行的为二步法,接枝过程在电缆制造厂进行的为一步法。

目前国内市场占有量最大的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由所谓的A 料和B 料组成,A 料为已接枝了硅烷的聚乙烯,B 料为催化剂母料,其重量比一般为A∶B = 95∶5 ,A 料和B 料由电缆料厂制成后售于电缆厂,电缆厂在使用前将A 料和B 料按比例混合后,在普通挤出机中即可挤制电缆绝缘线芯,而后在温水或蒸汽中使绝缘层交联。

还有一类的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其A 料的生产方式不同,是在合成聚乙烯时引入乙烯基硅烷直接得到含有硅烷支链的聚乙烯,这种方法本质上是树脂的生产技术,须由大型石化企业来完成。

最早进入我国的LINKLON 硅烷料的A 料便属这一类型。

目前,DOW和BOREALIS 硅烷料也为这一类型,国内的石化企业中没有该类型的产品。

深入讨论高速交联聚乙烯PEXa管设备的生产工艺

深入讨论高速交联聚乙烯PEXa管设备的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交联聚乙烯管材主要为两类硅烷交联聚乙烯管材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

过氧化物交联管材生产由于交联在挤出过程中完成,工艺控制要求高,其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从化学结构分析,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c一c交联结构,该结构中的叔碳原子极不稳定,易受氧攻击,从而影响其寿命且在相同交联度条件下,根据交联网络方程和Mooney一Riul im方程其交联点密度远远低于硅烷交联聚乙烯的交联点密度,因而高温下的强度也较低。

在GB/T18992一2003中,规定其交联度须大于70%;在DIN16893中,则规定须大于75‰。

在欧美,日本等国己很少有纯过氧化物PEX冷热水管生产,大部分.与EVOH复合挤出带防渗氧性(高速硅烷交联聚乙烯PEXa管设备-图例)的管材。

从220℃下氧化诱导期测试结果看,防渗氧层PEXa管材远远大于纯PEXa管材。

纯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从工业规模、生产稳定性及应用的角度来看,是属于一种淘汰工艺。

目前,在欧洲仅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允许纯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生产,大多数国家都要求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加阻隔层(一般阻隔层加色母以同时满足遮光要求)。

从应用量来看,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PEXa)用量在逐步降低,而硅烷交联聚乙烯管材呈明显上升趋势。

国内目前大量引进纯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和生产线后患无穷。

在内蒙包头抽检中,纯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95℃165h,4·6MPa环应力这一指标几近全军覆没。

硅烷交联聚乙烯(PEXa)管材生产工艺一般为先在挤出机中完成接枝反应,而后接枝聚乙烯管材在温水或蒸汽中蒸煮完成固化交联。

由于其挤出过程中不发生固化反应,接枝后的聚乙烯可溶可熔,具有流动性。

因而其工艺控制要求简单,生产过程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产量高,巾80挤出机产量每分钟高达25M(巾20管材)。

该工艺又称温和的交联工艺。

该工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生产的产品结构为山硅氧键联接的网络结构,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液压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配方试验总结 本试验的目的是采用价格较低的LLDPE(吉林石化,7042)代替LDPE作为二步法Si-XLPE的主要原材料进行配方设计与优化,以期能减少配方成本。主要原材料树脂如表1所示: 表格1 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试验用树脂列表 树脂 类型 熔融指数,190℃(g/10min) 价格/元 (11月18日) 吉林石化7042 LLDPE 1.74 10,900 福建联合8320 LLDPE 20.3 11,400 沙 特6101 LLDPE 20 中海壳牌2426H LDPE 1.83 12,400 伊 朗0190 LDPE 1.78

1.小样试验工艺及参数的确定 为了保证试验方法的准确性,排除因试验条件的不一致而对试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对小试工艺进行了调整,采用了不同的工艺及设备进行试验最终确定一种合理的试验方法。

1.1试验一:利用与哈普杂质检测仪连接的小型单螺杆挤出机放片(11月4日~7日) 按表2配方将混合树脂与硅烷油装入铝塑袋,热封后混匀放置一夜。按表3中工艺设定在哈普杂质检测仪的挤出机上放片,A料与B料按95:5投放。 表格2 A料配方表(Ⅰ)

S1101 S1102 S1103 S1104 7042 90 85 85 80 6101 10 15 10 10 2426H — — 5 10 硅烷油 1.3 1.35 1.35 1.35

表格3 工艺设定(Ⅰ) 1区 2区 3区 4区 口模 转速

130℃ 145℃ 155℃ 160℃ 165℃ 400rpm

结果与分析: 物料从口模出来明显的流动性太大,经过辊压后料片非常薄(约0.2mm),并且随着混合LLDPE中高熔融指数(6101)比例的增加,物料的流动性更大,温度不到165℃已经不易加工;随着2426H含量的增加,料片的表面光洁度得到改善。 由于LLDPE分子链呈线性,支链少,所以用LLDPE代替LDPE时硅烷油用量相应减少;高熔指LLDPE吸附在树脂表面,实际上加宽了分子量分布,可以改善加工流动性及断裂伸长

编 号 份

数 配 方 2

率;LDPE使材料的表面性能更好。所以下一步试验确定减少高熔融指数的LLDPE,增加LDPE,对于硅烷油用量需进一步确定。

1.2 试验二:单螺杆挤出机一步挤出(硅烷用量试验)。(11月7日~10日) 将表4中树脂与硅烷油充分混匀,用铝塑袋热封放置一夜,按A料:B料=95:5投料,按表5中工艺参数放片,将所放料片水浴90℃煮4小时测性能。 表格4 A料配方表(Ⅱ)

S1105(空白) S1106-1 S1106-2 7042 80 80 80 8320 10 10 10 2426H 10 10 10 硅烷油 — 1.35 1.40

表格5 工艺设定(Ⅱ) 1区 2区 3区 4区 口模 转速

130℃ 150℃ 165℃ 175℃ 185℃ 400rpm

结果与分析: 表格 6 二步法Si-XLPE性能测试(Ⅱ) 企业标准 S1105 S1106-1 S1106-2 拉伸强度/MPa ≥13.5 21.8 20.1 25.1 断裂伸长率/% ≥350 900 800 680 热延伸/% ≤100 — — 60 永久变形率/% ≤±5 — — -3 S1105与S1106-1测定热延伸时,样片与200℃夹子接触立即熔断;S1106-2性能合格。两者均较黄,表面有小毛点,光泽度不佳,加工时流动性仍较大。 现阶段遇到的问题是:⑴采用一步法来解决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的配方试验,与实际生产工艺差距到底有多大仍不确定。考虑尝试在转矩流变仪进行“密炼”,然后在单螺杆挤出机放片。⑵关于接枝率以及所用配方的加工流动性,经讨论考虑采用测熔融指数来进行比较。⑶加工流动性较大,一是考虑减少8320用量,二是考虑将8320算进B料避免其接枝;⑷硅烷油量可适当减少,其中DCP的含量亦可考虑减少。

1.3试验三:利用熔融指数来指导配方设计(11月10日~11月16日) 混合树脂熔融指数的测定: 表格7 混合树脂熔融指数

树脂比例 7042 8320 2426H MI,190℃/(g/10min) 1 80 10 10 3.22 2 80 5 15 1.93 3 84 1 15 1.78 目前生产的2119:3305=80:20 ; MI=1.90 g/10min

编 号 份 数

配 方 3

选择熔融指数与目前生产用料相接近的2号80:5:15树脂进行后续试验。加入1.38份硅油,用转矩流变仪分别密炼5min、10min后测熔融指数,结果为0.45g/10min 、0.36g/10min 。 按此配比用单螺杆挤出机放片测性能: 表格8 A料配方表(Ⅲ)

S1107 S1108 7042 80 80 8320 5 5 2426H 15 15 硅烷油 1.37 1.40

结果与讨论: 表格9 二步法Si-XLPE性能测试(Ⅲ) 企业标准 S1107 S1108 拉伸强度/MPa ≥13.5 25.1 24.5 断裂伸长率/% ≥350 710 600 热延伸/% ≤100 80 35 永久变形率/% ≤±5 0 -2 S1107配方性能基本达到要求,表面光洁度一般,色泽略黄。考虑减少硅烷油中DCP含量,重新配置硅油进行试验。

1.4试验四:采用新配硅油(11月14日~19日) 硅油中DCP百分含量降至7折,按如下比例放片: 表格10 A料配方表(Ⅳ)

S1109 S1110 S1111 7042 80 80 80 8320 5 — 5 2426H 15 15 15 硅油 1.344 1.344 1.32

结果与讨论: 表格11 二步法Si-XLPE性能测试(Ⅳ) 企业标准 S1109 S1110 S1111 拉伸强度/MPa ≥13.5 22.3 21.8 24.8 断裂伸长率/% ≥350 700 670 670 热延伸/% ≤100 105 90 110 永久变形率/% ≤±5 3 5 1 与S1107相比,重新配制的硅烷油制得的料片颜色稍浅,表面毛糙点更少,热延伸略大。由于DCP在硅烷交联聚乙烯中只起引发剂的作用,DCP本身又可导致C—C交联,减少DCP用量可以使颜色更浅,表面更光洁。

编 号 份 数

配 方

编 号 份

配 方 4

2. 90-3生产线试料记录 2.1试料一(11月21日): 为了不破坏连续生产,采用目前所用硅烷油,按试验三中确定的树脂比例在90-3生产线试料。由于小样试验所用树脂2426H已经用完,选用熔融指数接近的LF0190生产。 2009年11月21日8点半,90-3生产线停机清理之前,按表12比例生产A料: 表格12 二步法硅烷90-3生产线试料S091101

树脂 用量/ Kg 按树脂100份/phr 树脂流速 硅油流速 7042 64 80 550Kg/h 7.5Kg/h 8320 4 5 LF0190 12 15 硅烷油 1.1 1.364 工艺温度(℃):130 150 160 173 173 173 170 169 165

试料结果: 表格13 试料性能测试 项目 企业标准 S091101 拉伸强度/MPa ≥13.5 16.9 断裂伸长率/% ≥350 480 热延伸/% ≤100 65 永久变形率/% ≤±5 3 A料熔融指数 MI=0.45 g/10min 料子发黄,而且料中很多交联料颗粒;放片表面很多细小毛点,但是光泽度还较好。料发黄可能是硅烷油的用量太大;由于是在正常停机清理之前试料,机筒内累积了较多交联料,高粘度的8320很容易将交联料带出;毛点可能是DCP量过多引起微交联。 总体而言,热延伸为65%,而且A料熔融指数为0.45 g/10min(0.6~0.8较好),还有必要减少硅烷油的用量。

2.2试料二(11月22日): 如上分析,为了避免交联料带出而影响进一步验证物料其他性能,在螺杆清理完毕后重新试料,减少硅烷油用量;另一方面,做不加8320树脂的材料进行比较。 2009年11月22日8点开机,按表14、表15中比例试料: 2.2.1 表格14 二步法硅烷90-3生产线试料S091102

树脂 用量/ Kg 按树脂100份/phr 树脂流速 硅油流速 7042 64 80 550Kg/h 6.85Kg/h 8320 — — LF0190 12 15 硅烷油 0.95 1.245 注:只用7042和LF0190作为A料树脂组成,放片时将8320按比例与B料一同加入;工艺温度同前,试验电流690~700A。 5

2.2.2 表格15 二步法硅烷90-3生产线试料S091103

树脂 用量/ Kg 按树脂100份/phr 树脂流速 硅油流速 7042 64 80 550Kg/h 7.15Kg/h 8320 4 5 LF0190 12 15 硅烷油 1.625 1.300 工艺温度同前,试验电流620~630A。

试料结果: 表格 16试料性能测试 项目 企业标准 S091102 S091103

拉伸强度/MPa ≥13.5 24.3 23.3 断裂伸长率/% ≥350 660 640 热延伸/% ≤100 100 95~100 永久变形率/% ≤±5 8 8 A料熔融指数 MI 0.49 0.54 此次试验料颜色明显比S091101浅,放片表面光泽度好,基本达到性能要求,但仍然有少许毛点。按照之前的分析,正常生产时可以考虑重新配硅烷油,减少DCP含量,A料的熔融指数应该能达到0.6以上。试料时电流在620A、700A之间,比以LDPE为主时的电流大很多,这一点在正常生产时必须考虑。 该配方基本成型,具体问题在生产时可以继续追踪。

3.成本计算: 按照S091103计算成本如表17所示: 单价 (元/吨) S091103配方成本 (元/吨) 目前成本 (元/吨) 7042 10,900

11,580 12,500 8320 11,400 LDPE 12,400 硅烷油(已配) 35,000 B料 13,870 按LDPE价格12400元/吨、LLDPE 10900元/吨,计算目前所生产的配方成本为:12500元/吨,相差920元/吨。

2009年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