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研究 杨小东

合集下载

新型煤矿供电网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研究与应用

新型煤矿供电网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研究与应用

新型煤矿供电网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研究与应用作者:张文瑞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4期1.引言煤矿供电网在出现短路故障时容易发生越级跳闸事故,导致井下大面积停电,引起瓦斯积聚,威胁矿井安全。

本文分析了矿井供电系统的特点以及越级跳闸事故的原因,在深入研究防越级跳闸工作原理及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有效防止越级跳闸的保护自动化系统,解决了煤矿供电系统广泛存在的越级跳闸技术难题,能有效保障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矿井的安全性。

煤矿井下开采作业,特别是高瓦斯矿井,都存在瓦斯潜在危机,而井下供电系统故障是导致瓦斯灾害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煤矿井下供电容量的不断增大,电网电压的不断升高以及供电距离的不断加长,人们对矿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井下工作环境恶劣、负荷波动大、工况不稳定、瓦斯煤尘积聚、滴水冒顶等事故会使电气设备绝缘强度逐渐降低,同时由于操作人员维护不当或操作错误,输电线路的导线断裂等原因,经常会发生漏电及单相接地故障,矿用隔爆型高低压开关是煤矿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终端线路的主保护,它起到了保护高压电缆、变压器和电气设备的作用,是目前井下普遍使用的保护设备,但是各种高压保护装置本身具有一些缺点,由于数据的封闭性,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因煤矿供电特点,使得下级支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末端的短路电流和始端的短路电流在大小上相差无几,导致上级速断保护启动,造成越级跳闸,甚至越过多级跳闸。

本文基于智能变电站思想,打破“信息孤岛”,构造“动态逻辑跳闸时间级差”的方法解决越级跳闸问题,实践证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3.越级跳闸原因分析3.1 保护定值整定方法不合理速断保护定值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比按短路电流整定得到的值要小得多,发生短路后沿线保护均启动,跳闸取决于开关的机械特性。

3.2 短线路造成保护定值无法区分(1)短线路短路电流的变化平缓,始末端短路电流差值小,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一般保护灵敏度(2)电力系统规程建议在灵敏度小于1的情况下不适宜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是煤炭规程规定井下必须装设速断保护,不准甩掉不用。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煤矿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矿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变得越发重要。

由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电能消耗设备,供电系统常常面临着过载和短路等各种电力故障,这些故障往往会导致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生产受阻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逐渐成为了煤矿行业的热门话题。

一、煤矿供电系统现状随着煤矿深入开采,矿井内的电力设备越来越多,供电负荷也越来越大。

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电力故障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煤矿供电系统必须具备快速准确的故障检测和处理能力,以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大部分煤矿供电系统采用的是常规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技术。

一旦发生电力故障,这些保护装置会立即跳闸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由于煤矿供电系统的特殊性,往往导致这些保护装置的跳闸是过于敏感或者不够精准,造成了所谓的“越级跳闸”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增加设备的损耗。

为了解决煤矿供电系统存在的越级跳闸问题,煤矿行业开始积极探索并应用新的防越级跳闸技术。

最为主流的技术就是基于智能化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技术。

该技术通过搭载智能化的故障检测装置和处理装置,实现对电力故障的准确定位和精确处理,避免了过于敏感或不够精准的跳闸现象。

在智能化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故障检测装置。

这些装置通常会集成各种传感器和监测器,能够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各项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比如过载、短路等,就会立即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发送信号到处理装置,由处理装置进行精确的判断和处理。

为了提高防越级跳闸技术的有效性,还可以结合无线通讯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故障发生时,及时远程对供电系统进行停电操作,避免因为敏感设备造成的越级跳闸问题。

通过引入智能化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技术,煤矿供电系统的防越级跳闸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应用效果。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探索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探索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探索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日益发展,煤矿供电系统已经渐渐成为现代化社会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针对煤矿供电系统应用的探索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由此可见,针对煤矿供电系统的防越级调招技术的应用的探索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导致煤矿供电系统产生越级跳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之煤矿的开采工作多是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完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发生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现象。

本文从导致供电系统出现跳闸现象的原因分析入手,进一步探讨煤矿供电系统的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探索一、引言在现代化社会,电力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就使得供电系统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日益凸显。

由于煤矿开采工作大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复杂工程,环境较为封闭,空气流通性差,安全隐患性较大,危险系数高,这就是导致煤矿供电系统出现越级跳闸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不但会影响煤矿开采相关机械的正常工作,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保障煤矿供电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煤矿开采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二、导致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原因煤矿开采工作由于开采环境具有难以避免的恶劣性,地下环境空气流通性不佳、阴暗潮湿,这就使得煤矿开采的相关机械设备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难以维系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运行。

煤矿开采工作的维系离不开供电系统的支持,但是,由于供电设备往往是需要依赖电缆才能得以连接、运行的,而电流的变化性较大,电缆并不具备优秀的抗阻性能,这极易使得供电系统发生线路短路现象,从而导致供电系统出现越级跳闸的现象。

除此以外,有的煤矿企业对煤矿高压保护措施的匮乏,也是诱发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现行的重要因素。

现就几种常见的导致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现象的原因进行列举与分析。

探究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

探究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

—350—技术改造引言:煤矿井下的工作条件较为恶劣,使得工作人员在展开工作时很容易因为空间狭小或井下地质环境较差的原因而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

另外有大量的变频器与软启动器等装置的应用,将会影响到系统谐振过电压,继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故障现象。

因此,对供电系统的防越级跳闸相关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1.1电动合闸电路机械机构高爆开关:其以二次侧三相交流电压互感器为基础,将100V 电压在三相整流后即可形成稳定输出的135V 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在合闸按钮与断路器的帮助下将直流电压接入直流电机上,储能完成后紧接做出合闸断路器的动作的整个流程耗费的时间在3秒左右,此时的断路器常闭接点具有自动化的将合闸电源切断的作用[1];永磁机构:在二次侧三相交流电压互感器结构中的100V 电压将在接点的作用下接入到永磁机构断路器上,此时的电容器只要经过充电即可完成储能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释放出千瓦的脉冲电能。

而合闸动作只需要按下合闸按钮即可在磁力的作用下实现。

1.2保护动作分闸电路机械机构高爆开关:若继电保护装置有短路、过载或漏电现象出现,此时24V 直流电压将在接入到指定节点后,在脱钩器的作用下实现断路器的分闸目标;永磁机构:由于电路中接入微电脑,在其保护作用下出现任何动作(过载、短路或漏电),即可激活预先设定的保护程序,信号输入至断路器即可达到跳闸目的。

1.3电动分闸电路机械机构高爆开关:对地电压(二次三相交流电互感器)为59V ,在半波整流电路的条件下最终输出的直流电压为36.5V ,此时需要将电压接入到脱扣电磁铁上即可完成断路器的分闸动作[2];永磁机构:分闸按钮在按动后,磁铁即可产生吸力,在传动机构的帮助下可传送至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上,按照输出信号的相关需求使其处于分闸状态。

2 煤矿井下用电系统越级跳闸原因分析2.1供电设备与防爆开关不配套之所以在煤矿井下选择供电系统的保护装置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供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有速断与保护无时限的需求,要求应在0.2s 内完成短路保护的相关动作。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煤矿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其供电系统是整个矿井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矿井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煤矿供电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

防越级跳闸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手段,下面将介绍该技术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供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变电站、配电装置和线路设备等。

防越级跳闸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点,防止电流越级传播,保护线路和设备不受损坏。

当供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防越级跳闸装置能够迅速检测到故障,切断故障点,阻止故障电流传播,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发生。

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煤矿供电系统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以确保矿井的正常运行。

防越级跳闸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电网故障,并切断故障区域,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通过合理配置跳闸装置,可以实现对供电系统不同部分的在线监测和切除,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煤矿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电流过载、短路、漏电等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防越级跳闸技术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点,避免电流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在煤矿井下,由于工作环境狭窄,人员很难迅速离开,如果发生电网故障,防越级跳闸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切断电流,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防越级跳闸技术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也可以提高供电设备的寿命和节省能源。

电力设备的长期过载或电气火灾等故障会导致供电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停电事故。

防越级跳闸技术可以及时切断故障电流,防止电气设备的过载和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控制交流电的传递,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提高供电系统的能效。

防越级跳闸技术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能源。

在煤矿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应充分考虑并合理应用防越级跳闸技术。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

FORUM 论坛工艺38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1 煤矿供电系统出现越级跳闸的原因1.1 保护控制装置出现问题保证供电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保护系统就是对整个供电系统进行安全控制来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

煤矿应当正常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对性能要有较高的设计要求,只有提升装置的性能才可以保证满足井内的保护标准,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保护控制装置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如果启动了保护装置后有较大误差就会导致设备的生产灵敏度降低,没有办法发挥出警报提醒作用,设备内部如果存在问题也会对安全隐患的判断造成影响,发生越级跳闸的现象。

当前煤矿井下工作时采用的保护装置主要是光纤纵差保护,其可以降低越级跳闸问题的发生率。

然而,线路系统往往是由多端线路组成,最简单的也是三端线路,无形之中增加了线路问题解决的难度。

通常情况下,光纤纵差保护技术并未涉及到三端和三端以上的线路理论,导致对问题的解决缺乏理论基础,对线路的解决存在不足。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许多活动都是在井下进行的,但是煤矿井下环境较为恶劣,有毒气体较多而且通风不良,导致开采环境较为恶劣,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也很差,在使用电缆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导致供电系统使用大功率的变频器鞥设备时出现越级跳闸现象,导致电缆短路,当前国内外的煤矿供电系统大都使用径向功率级联方式,具体是通过短电缆组合来形成复杂的网络,这样的供电网络和方式距离较短,使得地面的变电站反应时间低于地下断路器的分闸时间,这样当地面的断路器发生跳闸后,煤矿井下的电源跳闸继电器间的压力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因此要提升对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探讨。

□ 牛晓东 山西吕梁离石西山亚辰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1.2 受到矿井内部环境的影响在矿井下完成作业时,矿井环境恶劣,空间环境也很差,这样的条件会给供电系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电力设施的影响下变频器也会发生故障,保护设备受到谐波干扰,最终不利于保护设备的性能发挥,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和越级跳闸现象的发生。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研究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研究

ISSN 1671-2900 采矿技术 第20卷 第4期 2020年7月CN 43-1347/TD Mining Technology,Vol.20,No.4 Jul. 2020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研究付 炅(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地区036500)摘要:针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越级跳闸的现象,对其越级跳闸的机理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详细阐述了各种防治越级跳闸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采用集成保护技术以防止井下供电系统越级跳闸,该技术大大减少了井下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现象,保证了井下供电的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了越级跳闸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防治技术供电系统是煤矿井下六大系统之一,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然而煤炭开采时,受作业空间和作业内容的限制,井下大量设备需供电,供电级数多,供电环境复杂,空气流通性差且供电电缆的安放位置可选性差,干扰因素多,导致容易出现越级跳闸现象[2-3]。

因此,研究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5]。

1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机理1.1 保护装置可靠性保护装置可靠性不足引起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两点:一是煤矿供电系统保护装置与井下供电容量和供电参数不匹配,保护装置开启后,由于保护装置供电参数与井下供电设备参数存在误差,导致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效率低,各采掘设备无法以正常的功率运转,此时,供电设备和系统若不能识别供电故障并进行预警,则可造成越级跳闸的现象;二是供电系统保护装置自身质量存在问题,导致井下供电系统出错、误判,从而发生越级跳闸。

1.2 电压稳定性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数量多,供电情况复杂,电压稳定是保证这些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需要同时启动或运行多台设备和机械,常常发生电压的瞬态波动即短时不稳定现象,电压的瞬态波动可造成供电系统的越级跳闸。

另一方面供电设施和电缆的老化、腐蚀也可引起电压的瞬态波动,造成越级跳闸。

车集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车集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电线路均在 1 000 米内、上 下级变电所短路电流差别不大ꎮ
1 车集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原因
车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采用多级辐射状供电 方式ꎬ采用传统阶段式电流保护技术ꎮ 其特点:
一是供电系统的保护级数多ꎮ 井下供电系统 形成地面变电所—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 1— 采区变电所 2 三级供电网络[3] ꎬ考虑各变电所进 线保护及采掘工作面保护的情况ꎬ则保护级数较 多ꎮ 依据时限保护原则ꎬ无论是Ⅱ段时限速断保 护或Ⅲ段过电流保护ꎬ其首端保护时限均应与主 变后备保护时限( t 主变 = 0������ 9 s) 配合ꎬ按时限级差 为 0������ 3 s 计算ꎬ三级供电网络时限速断保护的首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供电系统的保护级数较 多导致配合时限延长ꎬ上下级短路电流相近使电 流定值难以配合ꎬ因此ꎬ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很 难在井下电网得到完善的应用ꎮ
鉴于上述原因ꎬ在未进行系统改造前ꎬ车集煤 矿井下供电系统基本采用速断及过电流两段保 护ꎬ且为保证故障切除的快速性而牺牲了选择性ꎬ 上下级速断保护的范围相互重叠ꎬ则系统故障时 发生保护越级跳闸很难避免[5] ꎮ
0 车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特点
车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采用多级辐射状供电 方式ꎬ其特点为:
供电系统的电源线路多ꎮ 地面至井下十个变 电所共有 16 条下井线路ꎬ而且ꎬ井下各变电所之 间又通过联络线互相联系ꎬ形成变电所多、电源线 路多及母线分段多的系统结构ꎬ供电系统的运行 方式十分复杂ꎮ
供电系统的保护级数多ꎮ 井下供电系统形成 地面变电所—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 1—采区 变电所 2 的供电网络ꎬ考虑各变电所进线保护及 采掘 工 作 面 保 护 的 情 况ꎬ 则 保 护 级 数 超 过 6 级[1 - 2] ꎮ
DOI:10. 14023 / j. cnki. dqfb. 2019. 02. 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研究
杨小东
发表时间:
2018-12-05T14:31:24.8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0期 作者: 杨小东
[导读] 文章针对煤矿供电系统中容易出现的越级跳闸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越级跳闸技术,以供参考。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管理处
陕西省神木市 7193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煤炭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多的形势下,煤炭开采量的增加也增加了煤矿井下的开采难度和风险,并对
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煤矿供电系统中容易出现的越级跳闸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
的防越级跳闸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原因;应用
1
引言

煤矿井下由于空气稀薄、潮湿阴暗、空间狭窄、机电设备较多,其供电系统中的电缆容易出现故障而导致出现越级跳闸问题,对井下
的用电设备和照明及保护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煤矿井下的供电系统管理中,采用合适的防越级跳闸技术来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是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
2
煤矿供电系统发生越级跳闸的原因分析
2.1
保护控制装置问题

在煤矿井下的供电系统中,保护控制装置是对供电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的关键装置,所以在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控制装置选择
时,需要确保其具有较高的保护控制性能,满足煤矿井下特殊环境下的供电系统保护要求。此外,保护控制装置还具有预警功能,可以在
井下供电系统出现异常以及安全隐患时发出预警,所以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检测精确度,否则就容易出现
防越级跳闸问题。
2.2
运行环境及开关质量问题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比较恶劣,不仅空间狭窄,而且空气较为潮湿,空气流通性差,容易降低井下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使用性
能,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从而对变频器以及保护设备等造成谐波干扰等影响,且容易导致错误操作的发生,从而引起越级跳闸问题。此
外,由于在比较狭窄的空间中布置较多的电气设备,如果所用开关的质量较差而引起联动性不高的问题,从而引发开关难以启动或启动时
间较长的问题,也容易引发越级跳闸现象。
2.3
电压不稳定问题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以及井下用电设备来说,需要供电系统具有稳定的电压,但是在井下同时使用多种机电设备时,容易
引起短时间内的供电系统电压不稳定的状态,当供电系统中出现电压波动时,当没有触及安全警戒线时则会出现越级跳闸问题。此外,当
变压器由于受潮、老化等问题而出现异常时也会导致电压不稳定,且在低压线路短路、接地以及内部零件松动等问题下,变压器启动时就
会发出异常声响并导致电压波动,从而引发越级跳闸的问题。
2.4
漏电保护问题

对于煤矿井下的供电系统,根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其高压供电网和配电网需要对单相接地电容和电流进行严格的控制,需要
采取措施控制接地电流不大于
20A,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接地不到位而导致出现故障的现象。但是在实际的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由于
煤矿井下的地形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复杂的地形以及采用功率为选择依据而进行保护的方式,都会使得供电系统在供电过程中产
生的谐波或电气干扰对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此过程中造成的电气故障容易造成漏电保护的失效,从而导致漏电现象的发生,引
发越级跳闸的问题。
2.5
继电保护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经常存在电压波动等问题,所以对于供电系统进行电压警戒线的设置可以有效保护供电系统稳定以及电气设
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当出现电压波动异常等问题时可以及时切断电源,控制故障范围。但是当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在其他特定原因下会导
致继电保护装置产生拒动、误动等问题,并可能发生设备内直流电源的电流回路或者二次回路出现故障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继电保护不
到位的问题而引发越级跳闸问题的发生。
3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及其应用
3.1
通讯保护技术的应用

在煤矿供电系统中采用通讯保护技术,就是在地面设置监控主机并且在井下进行智能保护器的安装,这样就可以对煤矿供电系统进行
有效监控,并对各个开关之间的信息进行掌握。当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某个开关智能保护器数据出现异常时,监控主机就根据接收到的
信息进行数据偏差分析,从而可以对短路故障位置进行确定,并且可以通过下达控制指令的方式对短路位置的上级开关进行控制,防止出
现越级跳闸的问题。
3.2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的应用

此技术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属于差动保护技术的范畴,其对光纤纵差保护器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其原理就是对光纤传输中的
电气量作为检测依据,当供电系统在光纤传输的作用下进行双侧通讯时,对两侧之间的电气量进行对比,就可以对供电系统中的通信故障
问题进行判断并快速实现电流速断保护。此种差动保护技术与传统的差动保护技术相比,其可以将信息传输的主要线路作为主保护区域,
所以可以实现对线路全部长度的保护,当系统中出现问题时,下级开关的光纤差动保护器就向上级开关的光纤差动保护器发送相应的信
号,然后通过对两端电流差的比较和分析,判断线路中是否出现短路问题,并在需要时将上级开关断开,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越级跳闸问题
的发生。
3.3
电气闭锁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

此种技术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较为简单,比较适用于在中小型煤矿企业中,且根据煤矿井下较为复杂的供电线路的特点,通
常采用双回路供电设计方式,需要采用并联、串联等混合连接的方式确保电气闭锁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效果,而且由于此技术需要进行
超远距离的电气闭锁信号的传递,所以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影响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且随着井下供电设计方式的复杂化,电气闭锁
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给工作人员提出较高要求,且当电气闭锁系统存在自身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时,会导致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发出报警
信号,影响越级跳闸判断的正确性。
3.4
分站集中控制技术的应用

此技术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至少安装一台分站设备,并且与一定范围之内的防越级跳闸开关之间建立通信关系,这样当
井下供电系统某处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时,防越级跳闸开关就会对其进行检查并将相应的信号传递给相应的分站设备,地面的计算机软件
系统就会对相近的开关进行识别,从而可以对越级跳闸故障进行控制和预防。此种控制技术可以对故障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并且具有较高的
灵敏度,但是对通信系统的依赖性较高。
3.5
加强供电管理

对井下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对不合理的供电问题进行排除,并且采用通风机和动力分段供电的方式来确保供电线路的合理
有序。此外,在供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中,加强对重点内容的日常巡视和检查。
4
结语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开采难度随之增加,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由于保护控
制装置、运行环境及开关质量、电压不稳定、继电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而容易引发越级跳闸问题,需要采用通讯保护技术、光纤纵差保护技
术以及分站集中控制技术等来防止越级跳闸问题的发生,确保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煤矿井下开采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海军.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应用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16(6):138-140.
[2]
张毅. 矿井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技术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7, 24(12):143-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