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管理的法律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济管理109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黄运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摘要:在当前,国家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愈发重视,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森林公园所带来的,不仅是旅游资源的拓展,更是对林木资源的延伸。

相比于,单纯的商用林木,作为旅游资源的森林,其带来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商业目的,其中的人文生态价值、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对于社会的价值,对于社会保护林木,推动生态化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过面对森林公园的众多价值,我们更需要清楚认知在发展森林公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现如今,森林公园的建设速度很快,但其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从当下的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系入手分析,提出几点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公园;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09-01引言21世纪以来,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社会各阶层对于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旅游业也开始重回大自然,追求生态化建设。

不管是小面积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还是大面积的原生态森林公园建设,都是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面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生态化旅游,相关性行业开始出现盲目跟风发展的现象,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森林公园项目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数量上快速增长,看似发展前景良好,实则外强中干。

对于林木的后期维护,以及建成后的公园在发展上出现的资源短缺等问题,而造成种种问题的本质原因则是在于缺乏完善的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对此,我们应该结合当下实际,深入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森林公园由于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的根本体制,其一直是以我国事业型单位来发展,却用企业化制度来管理经营,二者间的冲突,使得我国的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发展滞缓,甚至偏离正轨。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毫无节制的使用现有旅游资源虽说现有模式下,是企业化的管理经营,在人员编制上却是事业型单位,既资源管理与经营整合在一人身上,到头来,于两者间焦头烂额,同时又没有一个能做得很好。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天台森林公园为例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天台森林公园为例

二 天 台 森林 公 园概 况
陕西省汉 中天 台森林公园,地处秦岭 中段 南 坡 ,北 纬 3 。 1 — — 3 。 l , 3 2 3 8 东经 16 9 — — 1 7 0 , 汉 中市 0 。5 0。 7 距 l 8公里。总经营 面积 3 7 6 4公 顷,辖天 台 山 、哑 姑 山 、太 白、石 堰 四大 景 区 ,1 8 0 处 景点 。天台山素有 “ 陕南第一名山”之美 誉 , “ 台古 十八 景 ” 蜚声 省 内外 。此 外 , 天 天台山和哑姑山分别为陕南著名的道教和 佛教 活动场所 ,为历代朝圣和旅游观光 的 胜地 。 从 建 园开 始 至 今 的 十 多 年 来 , 中 天 汉 台森林公 园按照 总体规划设计》 的要求 , 在全面加 强资源保护的前提 下,现 已累计 投资近两千万元 ,分别对 园内旅游道路 、 供水、供 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选 和初 步 完 善 ,同 时还 建 立 了三 处 公 园 白林 海 山庄 等设 施. 经过开发建设 , 整体规模 已初步形 成 ,“ 、电 、路 ”等 基 础 设 施 基 本 实现 了 水 三通 ,旅游服 务设 施也有 了一定 的发展 。 建园运营以来 , 游人逐年增多 , 其生态 、 社 会 、经济三大效益呈快速增 长之势 ,并 已 步入 发展快车道 。累计接待游客 4 6万人 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千万元 。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 比较 丰 富 ,区位 优 势 明显 ,开 发 前景 广 阔 。公 园先 后 荣 获 旅 游行 业 “ 佳 评差 ”先 进 单 创 位 、国家 AA级风景旅游区、“ 文明森林公 园” 称 号 。 目前 公 园 不但 完 成 了汉 中天 台 国家 森 林 公 园 的 总 体 规 划 》修 编 及 批 准 工作 , 而 且 积 极 进 行 了项 目开 发立 项 , 并 打算作进一步 的详 细规划开 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开发者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往往采取过度开发的方式,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生态平衡;在历史文化名城,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旅游资源的长期价值,也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环境保护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但在实际操作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屡见不鲜。

一些旅游景区垃圾遍地,污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此外,游客的大量涌入也给景区的生态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如过度践踏导致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干扰等。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存在着一系列法律问题。

首先是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存在一些空白和模糊地带。

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旅游形式,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这使得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约束。

其次是执法力度不足。

即使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执法力度不够严格。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对旅游开发者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法律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再者是法律意识淡薄。

旅游开发者、经营者以及游客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不遵守法律规定,随意破坏环境;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不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乱扔垃圾、破坏文物等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法律问题,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若干法律问题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若干法律问题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若干法律问题(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文章认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尤其是立法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法律问题;建议一、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但是,传统旅游业正在重复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据调查,到上世纪末,旅游活动的开展已使全国22%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退化。

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旅游是全球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传统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首先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

它是指人们在欣赏、感受生态美景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

其本质是尊重生态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

因此真正的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过程,还是在经营过程,都与保护生态密不可分。

着眼全球,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十分关注。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了l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已覆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可以预计,生态旅游取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初衷相悖的生态破坏行为。

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首先要从法治上找原因。

二、当前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一)立法上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既没有一部旅游基本法,也没有一部生态旅游专门法,有关生态旅游依据的是其他非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二)执法管理上的问题与立法上的缺失有关,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管理机构和执法管理队伍,有关生态旅游的执法管理由不同的相关部门多头交叉进行,常常导致“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功能。

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逐渐受到关注。

生态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之间存在许多问题,如环境破坏、生态扰动、游客滥捕滥砍等现象普遍存在。

本文将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环境破坏: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包括森林砍伐、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2. 生态扰动:游客的大量涌入扰乱了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3. 游客滥捕滥砍: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滥捕滥砍野生动植物,严重威胁了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

4. 垃圾污染:游客带来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二、对策: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严格管控,保护区内设立警示标识,规定游客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范。

2. 科学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划定生态旅游开发的范围和游览线路,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扰动和破坏。

3. 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倡环保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游览,设置宣传牌匾和标语,普及环保知识,引导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4. 强化监管:加大对生态旅游开发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维护生态旅游秩序。

5. 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在保护区内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如生态游步道、观鸟塔、生态农庄等,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游览,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强化协调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力,共同保护自然环境,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7. 建立保护区基金:建立保护区基金,用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维护,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在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

一些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在自然保护区内被兴建,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过度开发还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危及到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完整性。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划,明确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定位和旅游开发的限度。

加强对开发商和经营者的监管,确保其遵守开发规范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环境污染和生物破坏的问题。

旅游活动带来的垃圾和废水排放、交通工具排放等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旅游活动还可能导致珍稀濒危物种的扰乱和栖息地的破坏。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游客养成环保行为习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增加环保设施,如垃圾回收站和废水处理设施,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

要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测和管理,限制游客数量,分散游客流量,避免对特定区域造成过度压力和破坏。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文化冲突和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

部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文化背景,导致了文化冲突和社区的反对。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就业机会,无法实现与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和合作。

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应邀请当地居民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

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森林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导致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文分析了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规划、强化法制意识、引入以保护管理机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管理好旅游者、完善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的保护系统等方面来探讨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解决对策。

标签: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对策一、森林公园的概念森林公园是以一定规模的优美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具有优美的环境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地域,为人们提供游憩、健身、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区域。

二、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森林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消遣方式。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向森林进行旅游,造成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1.对景观资源的破坏。

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中最基本的旅游资源,景观资源的破坏是由资源的不当开发和过度利用造成的。

旅游开发过程中,在景点景区内大修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破坏了景观的自然美和完整美。

林场对树木进行砍伐,使得景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

2.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的大多数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旅游区都位于交通相对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漠的山区。

为了发展经济,进行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大量游客的涌入,在给旅游区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汽车噪声、废弃物、垃圾、废气、废水等。

3.动植物生存受到威胁。

公园在开展森林旅游活动中,导致游客蜂拥而至,严重超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和补偿能力,使植物遭遇游客的蹂躏,地被植物和腐殖质层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游客大量涌入,侵犯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命进程,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

4.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

游憩活动导致林地土壤板结,引起物种和土壤肥力的改变。

随着旅游区植被的减少和大量进行的采石取沙、开山修路等基建开发,导致旅游区发生水土流失和河流淤积,从而必然导致相应的水文状况恶化。

5.森林火灾隐患增大。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一些森林公园在规划设计时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导致后续的经营和管理出现混乱。

2. 缺乏资金支持: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人员工资等。

然而,一些森林公园由于资金不足,难以保证这些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但是一些森林公园由于缺乏这些人才,导致经营管理不善。

4. 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影响:一些游客在森林公园内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给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在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中,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明确经营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吸引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社会筹款等方式吸引资金投入,缓解资金压力。

3. 培养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以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4. 加强游客管理: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设置监控系统等方式加强游客管理,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以上是对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的对策的一些建议,具体的对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林 业
18 9 0年 创 刊
21 0 2年 第 2期
总 第 2 7期 1
浅析我国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管理的法律问题
赵 峰
00 1) 302 ( 山西财 经大 学法 学院 , 山西 太原
【 要 】目 摘 前我 国森林公 园和生态旅游呈现 出大发展的势头, 但是与之相关的法律体 系尚不健全。介
处 )其 中 7 处收入在 5 0 万元一 .亿元 ( , 9 0 0 1 0级 7 处 )4 处超亿元( 中国家级 4 处 ) 1 ,2 其 1 。 目前 , 我国森林公园管理体制政企不分 , 机构不
可 见 我 国森 林 公 园 生 态 旅 游 事 业 发 展 非 常 迅 断膨胀 , 理 内容无 所 不包 , 重混 淆 了行政 管理 与 管 严 速 , 促进 了当地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 , 既 也有 效地 保 护 了 市场 经营 的角 色 区分 ,无法 适应 森林 公 园 的生态 旅 森林 生态 资源 , 现 了可持 续发 展 、 实 绿色 发展 。然 而 游 市场化 要 求 。 议尽 快 明确政府 部 门的角 色定 位 , 建
职能 , 而且在森林公 园的生态资源配置 、 生态旅游产 业 的发展和生态旅游服务等方面也参与市场利益分
据不 完 全 统 计 , 至 2 1 底 , 国共建 立 森 配 。客观 上混 淆 了森林 公 园管 理与 生态 旅游 产业 经 截 00年 全 林 公 园 253处 , 8 总面 积 17. 67 9万 h 。其 中 , 6 m2 国家 营之 间 的界 限 ,导 致 森林公 园管理 部 门 以为 自己是 级 森林 公 园 76处 , 4 国家 级森 林公 园旅 游 区 1 , 处 面 旅游产业部门,对 自身管理职能和部门性质认识模 积 1176 7 . 6万 h 。9个 省 的森 林公 园总数 超过 10 糊 ,简单地把森林公园看作经济 、利润和就业的载 mz 0 处。 森林 公 园的建 立 , 志着 以开 展森 林生 态旅 游为 体 , 标 一味强调其经济功能和效益 , 而忽略了其社会文

【 作者简介】 勃(93 )男, 孙 18一 ,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 究生在 读 。
【 收稿 日期 】 o2 0 — 5【 回日期 】 o2 o— 0 2 1— 2 1;修 2 1一 4 1。
8 一

调查研究 ・
要方 式 , 到各级 政府 的重视 。 得 1 国森 林公 园与 生态旅 游发展 现状 我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 环境保护法》 改变当前政府部门与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直接经济利 除《 、 《 森林法》 《 、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法律规范外 , 关于森 益 关 系 , 分 发挥政 府 部 门依 法 管理 、 督 和调控 市 充 监 林公园管理体制和生态旅游发展方式等方面依然存 场 的作用 ,对森林公园管理和森林公 园的生态旅游
[] 3刘
璨 . 国集 体 林 制 度 与 林 业 发 展 [ J 京 : 中 M 北 . 经
济科学 出版 社 ,08 20.
国颁布了《 森林法》《 、水资源保护法》 等法律 , 但是应 该意识到森林 、 、 水 土壤是一套生态环境系统 , 对维 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土壤和淡
要是政府职能型, 也就是政府部门既行使监管职责 , 又充 当市场经营主体 , 形成“ 两种机制 、 一套人马” 的
[] 2晋艺波. 论我国森林旅游开发[. 1经济研究导刊 ,07 】 20 . [] 1王尔康.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卟旅游学刊,98 19.
【 作者简介 】 赵 峰 (90 )男, 18一 ,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管理 模 式 。这种 管理 模 式是 我 国计划 经济 体 制下 的 研 究 生在 读 。 产物 ,它造成我 国森林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行使政府 【 收稿 日期】 o2 0 一 O 【 2 1— 3 l ;修回日期 】 o2 0 — 5 21— 4 1。

9 一
76 ) 4 处 的统计 , 1 年共接待游客 3 6 2 0 0 . 亿人次( 9 其 31 变观 念 , 高环境 保护 意识 .转 提
中海 外 游 客 1 7 .1 人 次 ) 6 万 0 8 ,旅 游 收 入 249 9. 4亿 森 林 生态 旅游 作 为生态 旅 游 的一种 ,它 构成 了 元 , 别 比 20 分 09年度 增 长 1. %和 3 . %。游 客人 我 国生态 旅游 的 主体 。各 地方 政府 要把 森林 生 态旅 80 9 04 0
笔者认 为, 应增加林业资金投人渠道 , 如政府专 目可行性研 究 的组成 部分 。
项 财 政 投 入 、 置林 业 补 偿 款 、 收生 态 补 偿 费 、 设 征 林 参考 文献
业部门的补偿以及社会捐赠等 。
33 种影 响林 业保 护和 管理 的制度 缺 乏整体 考虑 .各
[] 1林旭霞 , 张冬梅. 的法律构造 _J 林权 J. 政法论 坛 ,08 20.
台一 套林 权 的补 偿 费用 的有关 规 定 ,这样 就造 成 了 河流分 水等 项 目进行 长期影 响评 估 。 这些 评估 , 当 应 林业 的投 资者 、 保护 者得 不到 相关补 偿 和 回报 。 一些 立足 于从 整体 上分 析生 态 系统 ,并 考虑 对 现在 或将 地方 政府 虽 然规 定有 相应 补偿 条 款 ,但 是 补偿 费用 来 生 活在 该地 区 ( 附近地 区 ) 民的影 响 。 国家 的 或 居 偏低 与市 场 经济 实 际情况 严重 脱 节 ,所 以林 业 投资 森林 立 法 应 当要 求 那 些 从 事影 响森 林 活 动 的企 业 、 者 得不 到应 有 的经 济补偿 。 公司、 政府 、 行 和国家援 助机构 , 银 将这 种评估作 为项
在 需要 不断完 善 的地方 。 2我 国森 林公 园与 生态旅 游管 理的 法律 问题 市 场管 理实行 “ 企分 开型 ” 政 的管理 。
33完善 法律 法规 , . 强化保 护
当前我国森林公园数量迅速增加 ,规模不断扩
首先 , 政府及各级主管部 门要制定合理的政策 ,
大, 对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看 加强行业管理 ,尽快完善森林公 园与森林生态旅游 但
识 宣传 为 目的 , 降低 对 生态 环境 破坏 的基 础 上 , 在 确 爱 自然 。正是 因为生态 旅 游能 满足 旅游 需求 和 旅游 保 生态旅 游 资源 的可 持续 利 用 ,促使 生态 环境 保护 供给 的需 要 ,才使 得 我 国森林公 园生态 旅游 逐 渐 兴
同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有机结合 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 起 ,成为 促进 和保 护森 林 环境 资源 可持 续发 展 的重 于 提 供 生 态 效 益 的 防 护林 和特 种 用 途 林 的森 林 资 水 资 源 , 只保 护森林 其 实是 毫无 意义 的 。其 次 , 要对 源、 林木 的营造 、 抚育 、 保护和管理。但实际情况与 未来 可能 影 响森林 活动 的企 业 、 司 、 府 和 国家援 公 政 《 森林法》 中相关规定有脱节的情况 , 并没有正式 出 助机构 进 行协 调 , 例如 对直 接影 响森 林 的水 力发 电 、
主体的多种功能已经确立 ,森林不再是生产木材的 化 、 生态环境 、 科研教育以及精神文明等方面功能和
基地 , 逐步 变成保 护森 林 资源 的生态 区域 。
效益 。
根据对 1 8 2处森林 公 园 ( 中国家级 森林公 园 3 善森 林公 园与 生态旅 游 管理 法律 问题 的建议 9 其 完
角 色 比较混淆 , 成政 企不 分 , 理混 乱 。 造 管
束力有限的局面; 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 , 障法律法 保
从全国森林公园管理体制模式来看 ,大体上可 规的严肃性 , 充分发挥其保护生态的作用。 以分为政府职能型、 政企分开型、 政企合作 型、 企业 参 考文 献
1陈秋华.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I 】 生态经济,02 0 ) 20(4 . 管理型四种类 型。我 国森林公 园管理模式实行 的主 []
森林公 园是以森林生态资源为基础 ,具备优美 游 的 内涵 强调 的是对 自然 景观 的保 护 ,是 可持 续发 景色和科教 、 旅游休 闲价值的一定地域 , 经过科学保 展 的旅游 ,具 体 到森林 公 园生 态旅 游来 说就 是 保 护 护和适当开发建设 ,可 以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和科 好森林 公 园生 态 资源 ,科 学合 理地 开发 利用 森 林 旅
数方面 , 8 1 处森林公园游客人数超 5 万人次( 9 0 其中 游放到振兴经济的战略高度 ,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旅
国家 级 森林 公 园 12处 ) 5 ,其 中 5 超 10万人 次 游业 在整 个旅 游业 乃 至整个 国 民经 济 和社会 发展 中 3处 0 ( 中 国家 级 4 处 )旅 游 收人方 面 ,7 处 森林 公 园 的重要地位 , 其 4 。 33 切实树立产业观念 、 旅游观念和环境保 旅 游 收 入 超 1 0 万 元 ( 中 国家 级 森 林 公 园 37 护观念 , 0 0 其 3 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 。
[ ] 元 兆 . 国 外 的 私 有 林 发 展 看 我 国 林 权 改 革 [] 2侯 从 J.
世界 林业 研究 ,0 9 2 0.
我 国应从宏观角度出发调整林业保护和管理制
度 。 者认 为 , 笔 应从 以下两 方 面进行 协调 : 首先 , 要对 各种 影 响林 业保 护和 管理 的法 律进 行协 调 ,虽 然我
到 ,森 林公 园 的管 理模 式依 旧沿 用 改革 开放 之初 的 的法律 法规 , 立依 法管 理 的理念 , “ 树 走 以法兴 游 、 以 做法 , 多森 林 公 园的管 理者 , 许 同时也 是森 林 公 园生 法治游” 的发展之路 。其次 , 提高森林公园生态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