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标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

第一部分GB151-2014

1. 修改了标准名称,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

1.1提出了热交换器的通用要求,也就是适用于其他结构型式热交换器。并对安装、使用等提出要求。

1.2规定了其他结构型式的热交换器所依据的标准。

2. 范围:

GB151-201X《热交换器》规定公称直径范围(DN≤4000mm,原为2600mm)、公称压力(PN≤35MPa)及压力和直径乘积范围(PN×DN≤2.7×104,原为1.75×104)。并且管板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许多简化假定不符合。也给制造带来困难。TEMA控制壳体壁厚3〞(76mm)、双头螺柱最大直径为4〞(102mm)。

3.术语和定义

3.1公称直径DN

3.1.1卷制、锻制、圆筒

以圆筒内直径(m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3.1.2钢管制圆筒

以钢管外径(m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3.2公称长度LN

以换热管的长度(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长度,换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换热管为U形管时,取U 形管的直管段长度。

3.3换热面积A

3.3.1计算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是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以二管板内侧的换热管长度来计算换热面积,计算得到的管束外表面积(m2);对于U形管换热器,一般不包括U形管弯管段的面积。当需要把U形弯管部分计入换热面积时,则应使U形端的壳体进(出)口安装在U形管末端以外,以消除U形管末端流体停滞的换热损失。

3.3.2公称换热面积

公称换热面积是将计算面积经圆整后的换热面积(m2),一般取整数。

4.工艺计算(新增加)

4.1设计条件(用户或设计委托方应以正式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工艺设计条件),内容包含

4.1.1操作数据:包括流量、气相分率、温度、压力、热负荷等;

4.1.2物性数据:包括介质密度、比热、粘度、导热系数或介质组成等;

4.1.3允许阻力降;

4.1.4其他:包括操作弹性、工况、安装要求(几何参数、管口方位)等。

4.2选型应考虑的因素

4.2.1合理选择热交换器型式及基本参数,满足传热、安全可靠性及能效要求;

4.2.2考虑经济性,合理选材;

4.2.3满足热交换器安装、操作、维修等要求。

4.3计算

热交换器工艺计算时应进行优化,提高换热效率,满足工艺设计条件要求。需要时管壳式热交换器还应考虑流体诱发振动。

5.设计参数

5.1压力

5.1.1压差设计

同时受管、壳程压力作用的元件,当能保证制造、开停工、及维修时都能达到按规定压差进行管、壳程同时升、降压和装有安全装置时,方可按元件承受的压差设计。

5.1.2真空设计

真空侧的设计压力,应按GB150的规定,当元件一侧受真空作用,另一侧受非真空作用时,其设计压力应为两侧设计压力之和,即为最苛刻的压力组合。

5.1.3试验压力

试验压力p T =1.25[σ]/[σ]t ,当容器元件所用材料不同时,应取各元件材料的[σ]/[σ]t 比值中最小者。 外压容器和真空容器以内压进行压力试验。

1)当p t <p s 时,各程分别按上述办法试压。当p t (或p s )为真空时,则p s +0.1(或p t +0.1)再乘以规定值。 2)当p t >p s 时,壳程试验压力按管程试验压力。 5.2温度

5.2.1设计温度

换热器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横截面的温度平均值),它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管程设计温度是指管程的管箱设计温度。非换热管的设计温度。 对于同时受两程温度作用的元件可按金属温度确定设计温度,也可取较高侧设计温度。

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温度不得高于材料允许使用的温度。 5.2.2元件金属温度确定。 5.2.2.1传热计算求得 1)换热管壁温t t

热流体热量通过管壁传给冷流体(图1)。换热管壁温t t

()tc th t t t t +=

2

1

(1) 2)壳体圆筒壁温t s 图1

壳体圆筒壁温计算与换热管壁温相同,不同的地方圆筒外为大气温度,有保温的基本是圆筒外壁温度。 5.2.2.2已使用的同类换热器上测定

5.2.2.3根据介质温度并结合外部条件确定。

6. 厚度附加量

6.1钢材厚度负偏差 6.2腐蚀裕量的规定

根据预期的容器寿命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

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表1)。

表1

腐蚀率 无腐蚀 轻微腐蚀 有腐蚀 严重腐蚀 毫米/年

<0.05

0.05~0.5

0.5~1.5

>1.5

6.3腐蚀裕量的考虑原则

6.3.1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

6.3.2考虑两面腐蚀的元件:管板、浮头法兰、球冠形封头、分程隔板。

6.3.3考虑内表面腐蚀的元件:管箱平盖、凸形封头、管箱、壳体、容器法兰和管法兰的内径面上。 6.3.4管板和平盖上开槽时:当腐蚀裕量大于槽深时,要加上两者的差值。

6.3.5不考虑腐蚀裕量的元件:换热管、钩圈、浮头螺栓、拉杆、定距管、拆流板、支持板、纵向隔板。当腐蚀裕量很大时也要考虑。

7.焊接接头分类(增加)与焊接接头系数。

对于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内孔焊,进行100%射线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φ=1.0,局部射线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φ=0.85,不进行射线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φ=0.6。 8.泄露试验

泄露试验的种类和要求应在图样上注明。 9.材料和防腐

换热器用钢材除采用GB150.2中所规定的材料外,作为GB151换热器的零部件还需要作进一步考虑。 9.1管板、平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