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港滨海港区30万吨级航道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30万吨级航道与码头

中国30万吨级航道与码头

中国30万吨级航道与码头中国30万吨级航道与码头〖注〗:30万吨级船舶吃⽔最⼩的只有19.35m,不过那是极少数,多数吃⽔则在21⽶多点,⼤的则有22.2m,甚⾄23m。

很多地⽅都有建设的想法,但要建设航道与码头需要项⽬的批复⽴项,环保评估,⼯可批复,然后才是⼯程建设,完⼯验收,接下来就是试运⾏,最后才是正式投⼊运营。

【宁波⾈⼭港】虾峙门航道(界于桃花岛与虾峙岛之间,东接外海,西连佛渡⽔道)由虾峙门⼝内、⼝外两段航道组成,⼝内航道⾃然⽔深优良,最⼩⽔深在30m以上;⽽⼝外航道扩建前最⼩⽔深只有18(16.6?)m,仅能满⾜15~20万t级船舶乘潮通航。

虾峙门为半⽇潮,⼤潮升4.1m,⼩潮升3.1m,平均海⾯2.3m。

东⼝涨潮为西北流,流速1.8节;落潮为东南流,流速2.8节。

西⼝涨潮为西北流,流速4.4节;落潮为东南流,流速4节。

涨潮始于定海港⾼潮前3⼩时,落潮始于定海港⾼潮后2⼩时。

虾峙门中部为回流,流速2.2节。

⾈⼭虾峙门外航道⼯程长度14.85公⾥,宽度390⽶,⽔深-22.1⽶,备淤深度0.4m,挖槽边坡1:15(1:10?),设计通航⽔深-25.3m。

主航道最⼤设计通航⽔深25.7⽶,炸礁底标⾼负25.1⽶。

设计疏浚底标⾼-22.5m(含备淤0.4m),航道有效宽度390m。

虾峙门外有外航道、东航道、中航道可通航30万吨的海船。

30万吨船单向乘潮通航,通航时间为1⼩时,通航保证率为90%。

按设计30万吨级船舶需乘3.2m⾼潮通过航道。

最⼤富裕⽔深3 ~6m,最⼩富裕⽔深1.5m。

虾峙门⼝外30万吨级航道整治⼯程总投资约4.8亿元,由中国⽯化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务管理局按⽐例出资。

航道于2007年5⽉开⼯建设,2008年1⽉交⼯验收,2009年5⽉竣⼯验收投⼊运营。

螺头⽔道(北仑以东的⼤猫岛螺头⾓与穿⿐岛之间以东)、⾦塘⽔道(北仑与⾦塘岛之间)、册⼦岛(⾦塘岛与⾈⼭岛之间)进港航道(⽔深-25m)、马迹⼭(嵊泗县西南的马迹⼭岛,马迹⼭村)进港航道及相关⽀航道、绿华⼭(嵊泗县绿华乡,嵊泗列岛东北,长江⼝以东)进港航道。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疏浚工程水下排泥管线铺设和控制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疏浚工程水下排泥管线铺设和控制

2013 年 5 月第 5 期 总第 479 期水运工程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May. 2013No. 5 Serial No. 4791 工程概况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呈“人”字形布置,由外航道、徐圩航道和推荐航线组成。

H1.1标段施工区域位于外航道内段,施工范围从A (东西连岛最东段与旗台嘴连线)到W12+300合计13.68 km ,见图1。

1.1 施工区自然条件连云港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台风多出现在7—9月,最大风速30 m/s 。

寒潮影响的时间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伴有7级以上的大风,风向为NNW-NE 占93.7%。

连云港潮型属于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性质,潮差较大,平均潮差3.64 m 。

外航道水域潮流运动以旋转流为主,逆时针方向旋转,近岸具往复流性质,基本垂直于航道。

常浪向为偏NE 向,E 向次之。

累年平均波高为0.5 m 。

1.2 施工区域附近水深条件除疏浚施工及围堤施工区域外,水深一般在-5.0~-8.0 m 。

1.3 其他情况及工艺要求1)施工区域南侧围堤仅形成1#,2-1#围堤正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疏浚工程水下排泥管线铺设和控制沈徐兵,葛卫东,张国辉,钱勇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东方疏浚工程分公司,上海 200136)摘要:针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疏浚工程H1.1标段工程特点,论述水下排泥管线铺设方法以及铺设过程中管路破损或堵管后的处理措施,对绞吸船水下排泥管铺设具有指导意义,可减少因管线问题造成的绞吸船停产,加快工程进度。

关键词:水下排泥管线;铺设; 控制中图分类号:U 6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4972(2013)05-0184-05Underwater pipeline laying in phase I project of Lianyungang300 000-ton channel dredgingSHEN Xu-bing, GE Wei-dong, ZHANG Guo-hui, QIAN Yong-qiang(Orient Dredging Engineering Branch of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Shanghai 200136,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underwater pipeline lay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for pipe damagingand blocking with case study of phase I project of Lianyungang 300 000-ton channel dredging, for the purpose of minimizing the suspension of pipeline-failure-related work and speeding up the project progress.Key words: underwater pipeline; laying ; controlling收稿日期:2012-10-18作者简介:沈徐兵(1982—),男,工程师,从事港口航道疏浚吹填施工管理。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主要技术问题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主要技术问题
a e b sc l ov d Th e u t n to l a o i o n a i n f rt e fl w- p su y d sg i n u g n o t r a i al s le . e r s ls o n y l y a s l f u d t l y d o o h o o u t d e in L a y n a g p r wae w y b t lo ma e v s ar fr n e f rt e c n t c in o t e c y s alwsd e trc a n 1 T e t r a , u s y s r e a e e e c h o sr t fo h rmu k h l a o u o o e p wa e h n e . h ma nt c n c l r b e r u i h i a o lms es mma z d e p a i re .
Abs r c :La y n a g p r 0 0 t a t in u g n ot3 0 0 0 DWT w tr y i atp c l e pwaew yi h c y s alwso aewa s ia e tr a n te mu k h l y d o f
顾 勇1 马兴华 ,金 雪英 ,张 华 ,陈学 良 , 2 一 一
(. 1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 司,上 海 2 0 2 ; 0 1 0
2 航 道 疏 浚技 术 交通 行 业 重点 实验 室 ,上 海 2 0 2 . 0 10)
摘要 :连云港港3 ; 吨级航 道位于开敞海域 ,淤 泥质 浅滩 宽广 ,航槽 开挖厚度 大 ,航道 里程 长 ,工程规模 大 ,建设条 0T S - 件复杂 ,是 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 。通过研 究基 本解决 了海床 性质及岸滩稳定性 、水动 力泥沙条件 、航 道回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设计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设计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设计朱飞;丁鸿林【摘要】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的设计,需要统筹兼顾现阶段和远期航道建设规模条件下船舶通航需要.外航道外段长41.5 km,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旗台山,后方地势较高,受地形因素限制,前后导标间距不宜过大,仅能满足重点航段船舶导航需要,为解决近端盲区的问题,设置第3座导标;徐圩航道长20.1 km,轴线延长线方向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较好,基本可满足全航段导航的需要,但导标塔身高度较高.【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导标;外航道;徐圩航道【作者】朱飞;丁鸿林【作者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44.4连云港港30万吨级一期航道呈“人”字形布置,由连云港区航道、徐圩港区航道和推荐航线组成,其中连云港区航道连接连云港区,包括外航道内段和外航道外段;徐圩港区航道连接徐圩港区,包括徐圩航道和徐圩港内航道,外航道外段及推荐航线为两港区共用航道(图1)。

连云港区航道、徐圩港区航道均为人工疏浚航道,本阶段建设规模按照连云港区航道25万吨级、徐圩港区航道10万吨级的标准建设,远期建设目标均为30万吨级规模[1]。

导标作为引导船舶进出港、通过狭窄航道的重要视觉航标,在无线电导航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连云港区航道的外航道已设有5组导标,分别为外航道中线导标、外航道左侧标(交汇用标)、外航道右侧标(交汇用标)、外航道左边标(挖泥边标)、外航道右边标(挖泥边标)各1组,按照5万吨级航道通航规模建设。

随着航道通航等级的提升,并考虑到现有导标附近建筑物的遮挡等因素,现有导标已不能满足船舶通航需要,需拆除重建。

1 导标设计条件目前,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外航道设计为25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设计底宽270 m,口内段适当加宽至290 m,计算时按航道最窄段为270 m取值;徐圩航道设计为10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设计底宽210 m,口内段适当加宽至240 m,计算时按航道最窄段为210 m取值;考虑到下一阶段航道都将建成为30万吨级航道规模,航道设计宽度也将提高到350 m左右,在导标设计时,将按照航道的最终规模考虑,即30万吨级船舶和相应航道宽度350 m,同时考虑本阶段25万吨级船舶(外航道)、10万吨级船舶(徐圩航道)及相应航道宽度270 m (外航道)和210 m(徐圩航道)。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_企业报告(业主版)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_企业报告(业主版)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LYG-302-STXF2023-HD 标段)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3-24 2023-03-24 2023-03-14 2023-03-15
(2)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4)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LYG-302-H1.4 标段中标公告
目标单位: 连云港港 30 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
报告时间:
2023-08-17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工艺优化

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工艺优化

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工艺优化刘昊;张亚楠;秦亮【摘要】为提高耙吸船施工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分析耙吸船施工数据,机具性能,进行土质采样试验,深入研究并优化耙吸船施工工艺.新的施工工艺实施后,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生产率提高了37%,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54-157)【关键词】耙吸船;生产率;数据分析;施工工艺【作者】刘昊;张亚楠;秦亮【作者单位】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61;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津300461;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津3004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6+.5天津港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处,地处渤海西部海岸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38°59′08″,东经117°42′05″,距北京市约170 km,距天津市区约60 km,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

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位于天津港港区,在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

工程实施的航道长度约为35.3 km,里程为12+208~47+500。

工程量为2 352.636万m3。

在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有效宽度407 m,设计底高程-21.0 m)基础上保持航道轴线不变,沿已有边坡继续浚深至设计底高程-22.0 m,通航底高程-21.4 m(水深起算为新港理论最低潮面),航道有效宽度397 m,设计边坡坡比1:5。

本工程航道疏浚范围内基建土质基本为黏质粉土、密实度较高的砂质粉土及少量淤泥质黏土,从工程上分级,属于5,6和10级土,少部分3级土[1]。

2.1 施工基本数据统计耙吸船开挖天津港航道K25+000~31+000里程段,采用斜线布线方式双耙施工,施工K25+000~31+000里程两个往返,下耙深度22.5 m。

各船次施工情况见表1[2]。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12船次的抽样数据,平均挖泥时间4.3 h,平均吹填时间1.3 h,平均每船装舱量6 966 m3,平均生产率仅898 m3h,其中生产率最高939 m3h,最低852 m3h,相差87 m3h。

护卫工程建设5110天——连云港海事局倾力保障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顺利竣工

护卫工程建设5110天——连云港海事局倾力保障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顺利竣工

护卫工程建设5110天——连云港海事局倾力保障连云港港
30万吨级航道顺利竣工
叶志芳;田相福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24()1
【摘要】2023年12月8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连云港海事局历经14年奋战,服务保障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是我国在开敞式海岸淤泥质浅滩上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也是江苏省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开创了航道等级最高、开挖厚度最大、开挖航道里程最长、疏浚量最大4个“世界第一”,从根本上提升
了连云港港的功能,稳固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港的地位。

航道顺利竣工的背后,离不开
连云港海事人十年磨剑、披荆斩棘、守正创新的守护。

14年来,连云港海事局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创新思路,服务精益求精、监管细之又细.
【总页数】1页(P78-78)
【作者】叶志芳;田相福
【作者单位】连云港海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
【相关文献】
1.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上航局承建的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
3.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4.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前扫浅工程开工动员会召开
5.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实现4个“世界第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航道

关于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航道

关于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营口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呈报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营发改能交[2008]352号)收悉。

在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的基础上,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满足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其他先期工程建设的需要,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发挥专业化深水泊位的作用,以及保证国家石油安全、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腹地经济发展,建设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航道工程非常必要。

二、同意本工程按满足30万吨级原油船舶单向乘潮航行设计,航道全长27.85 公里,航道设计有效宽度350米,设计底标高-22.5米,边坡1:5。

三、同意航道总平面布臵方案一。

航道轴线方位为90°—270°,与仙人岛港区航道规划轴线一致。

鉴于本项目进港航道口门段东西向布臵,与风、浪、潮流的夹角大,为保证进出港船舶安全,同意优化后的口门方案,口门向西平移1000米,口门宽度为1415米,30万吨级船舶制动距离增加至2200米。

四、同意可研报告提出的导助航等配套工程设计方案。

五、项目总投资为270275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94596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35%,拟申请国家补助或企业自筹解决,其余65%资金申请银行贷款。

六、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等均采用公开招标,请项目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招标投标事宜(附:招标事项核准意见)。

并按照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的要求,履行相关建设程序,及时填写《辽宁省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信息表》的各项信息。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主题词:航道工程工可研批复抄送:省交通厅、省环保局、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省发展改革委交通处拟文 2009年5月日印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王广德,田双珠,王笑难等.码头检测、评估的现状与发
展[J].水道港口,2002,(04). [2] 曹建明,崔步红,王笑难等.高桩码头检测评估内容的探
讨[J].水道港口,2002,(02).
(上接第 165 页) (1)方案一内航段较短,受横流影响的时间较短(约
0.5h)。方案二、三内航段较长,受横流影响的时间也较长 (约 1.5h)。一般来说,受横流影响的航道越长,航行时间 越长,船舶偏出航道的概率越大。
第5期
陈国玉等:青岛某重力式码头的变形检测与安全评估
185
3.码头结构安全性及使用性评估结果
(1)评估结果 综合码头结构各项复核验算结果和安全性评估分级标 准,码头结构的安全性评估等级及处理建议见表 7。
表 7 码头结构安全性等级和处理要求
验算项目
评估部位
安全性等级
处理建议
胸墙底
A
抗倾稳定性
盖板底
滨海港海域无外来泥沙,水体泥沙主要源自浅水区岸滩 冲刷。水体含沙量呈近岸较高,向深水区明显降低的分布特 征。其中-10m 以浅的近岸区含沙量可达 1.0kg/m3 以上, -15m 海域的含沙量减至 0.5kg/m3,-20m 以深海域的含沙 量则不足 0.1kg/m3。30 万吨级航道区域的水体含沙量显著 小于近岸浅水区,大风浪作用期间含沙量场分布的上述特征 更为明显。
(2)分析船舶抵达转向点时机 方案一:船舶抵达转向点(A2 点)的时机应在高潮后 1h 至高潮后 3.5h(总时长约 2.5h)。 方案二、方案三:船舶到达转向点的时机为高潮后 2h 至高潮后 2.5h(总时长约 0.5h)。 船舶进出港,一般情况下,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到达转 向点的时机。若遇特殊情况,船舶无法准确的把握到达转向 点的时机,方案一时机较长,转向后进入横流影响较大的内 航段,仍可控制在横流小于 1.5 节的时段通航。而方案二、 三时机较短,则可能错过最有利的横流小于 1.5 节的时段, 而造成船舶偏出航道。 (3)由于横流影响较大的内航段通航时机的长短不同, 时机较长的方案一,可以选择横流最缓的时机通航。而方案 二、三则选择余地较小,整个内航段,将会遭遇横流接近 1.5 节的状况。操纵难度比方案一相对较大。 (4)方案二、方案三总体来看相差不大。内航段与涨、 落流的夹角方案二略大于方案三,方案三横流的影响略小于 方案二,操纵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4.比选结论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及船舶操纵,方案一优于方案二、三。
( 2 ) 方 案 一 A1-A2 段 航 道 沿 程 的 最 大 横 流 为 1.1~1.3m/s,A2-A3 最大横流为 0.9~1.2m/s,方案二 B1-B3 段航道沿程的最大横流为 1.1~1.5m/s,B3-B4 最 大横流为 0.6~0.8m/s,方案三 C1-C2 段航道沿程的最大横 流为 1.1~1.5m/s,C2-C2 最大横流为 0.9~1.0m/s,C3-C4 最大横流为 0.6~0.8m/s,各方案横流大于 1.0m/s 持续时 间为 3~4h,主要出现在高潮位期间。
一、建设自然条件分析[1] 1.风况 根据六合庄海洋站 2000~2006 年共七年每日 24 次风 速、风向实测资料统计:该区常风为 SE 向,次常风为 N 向, 出现频率分别为 8.97%,8.30%,强风向为 NE 向,该向≥ 7 级风出现频率为 0.27%。2005~2009 年间,对滨海产生 直接影响的台风共 7 个。据 1951~2009 年资料统计,共出 现区域性寒潮 248 次,年平均 4.2 次。 2.波浪 该区常浪向为 ENE 向,次常浪向为 NE 向,出现频率分 别为 12.85%,11.17%,强浪向为 NE 向,该向 H4%≥1.3m 的波高出现频率为 0.95%,H4%≥1.6m 的波高出现频率为 0.25%。 3.海流 滨海港海域潮流受南黄海北部旋转潮波控制,由于距无 潮点较近,近岸与深水区的潮流运动明显不同。-15m 以浅 海域往复流特征明显,流向受岸线地形影响显著,且流速较 大;-15~-20m 海域为往复流向旋转流过渡区域,-20m 以 深则以旋转流为主。拟建 30 万吨航道海域的潮流动力弱于 近岸,且越向深水区潮流流速越小。 4.泥沙
(1)工程区海域潮流流向与各方案航道轴线普遍存在一 定夹角。从各方案对比来看:由口门向外 6km 区段方案一、 二 航 道 与 主 流 向 夹 角 均 较 大 , 为 80~85 ° , 方 案 三 为 70~75°;口门向外 6km 至 13km 区段流速较大,方案一、 二、三与主流向的夹角分别,45°、85°和 55°;13km 以外三方案航道与主流向的夹角分别为 45°、30°和 30°。
165
本航道方案自远景预留发展区港池起,从航道起点沿方 位角为 247~67°前行 20km 后,航道轴线向北偏转 54°, 航道轴线方位角调整为 194~14°,再前行 7.8km 后,航道 轴线向北偏转 11°,航道轴线方位角调整为 357~177°, 延至水深-24.0m 处,航道全长 60.7km。
标等对工程航道方案进行研究比选并给出推荐方案。
关键词:航道选线;30ຫໍສະໝຸດ 万吨级;船舶操纵模拟;横流中图分类号:U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5-0164-03
江苏滨海港位于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拟建港区岸线 向海凸出,是江苏沿海深水区距岸最近的地段;并且-15m 以深水域海床稳定,没有浅滩阻隔,深水直通外海,具有开 发深水港的良好前景。滨海港区水深条件好,岸线资源充裕, 海床平稳,陆域开阔,土地广袤,内河与公路运输便捷,是 江苏省内不可多得的适宜建设大型综合性港口以及电厂、煤 化工、石油化工等临港产业的理想之选。建设 30 万吨级航 道是港口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港区可以接卸 30 万 吨级大型船舶的先决条件,是港区实现港口功能最大化的重 要保障。
第 17 卷 第 5 期 2017 年 5 月
中国水运 China Water Transport
Vol.17 May
No.5 2017
盐城港滨海港区 30 万吨级航道方案研究
陈玺文,刘玉倩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00)
摘 要:通过工程区域的建设自然条件分析、潮流及泥沙回淤数学模型试验、船舶操纵模拟试验、主要经济技术指
A3 B3 C4
方方方
方方方 方方方
C3 B3
N
C2 A2
B2
A1
滨滨滨
0
10km
20km
图 1 总平面布置方案图 三、潮流及泥沙回淤数学模型试验
为深入认识拟建 30 万吨级航道海域动力泥沙环境和航 道开挖后的泥沙淤积问题,科学合理选择航道建设方案,进 行了相关潮流及泥沙回淤数学模型试验[2]。实验结论如下:
(3)30 万吨级航道开挖后的泥沙淤积以悬沙落淤为主, 各方案淤积强度相对较大的主要在-15~17m 区段,年平均淤 积强度 1.2~1.5m/a,-20m 以深区段的年平均淤积强度小 于 0.3m/a,航道沿程年淤积量约为总开挖量的 10%左右。 以航道底宽 385m、底标高-24m 计算,正常天气条件下各 方案航道年淤积量约 1,400 万 m3。
本着符合盐城港滨海港区总体规划、保障航行安全、满 足使用要求、与港区长远规划及拟建项目相协调的原则进行 设计,本文提出了三个总平面布置方案。
1.总平面布置方案一 本航道方案自远景预留发展区港池起,从航道起点沿方 位角为 229~49°前行 4.8km 后,航道轴线向北偏转 35°, 航道轴线方位角调整为 194~14°,延至水深-24.0m 处, 航道全长 50.0km。 2.总平面布置方案二 本航道方案自远景预留发展区港池起,从航道起点沿方位 角为 229~49°前行 21.3km 后,航道轴线向北偏转 52°, 航道轴线方位角调整为 357~177°,延至水深-24.0m 处, 航道全长 54.5km。 3.总平面布置方案三
5.航道稳定性 滨海港海域废黄河三角洲沉积的底界和海床侵蚀下限均 在-15m 左右。经一个多世纪的侵蚀,该海域完整的水下三 角洲已不复存在,海岸动态仅为-15m 以浅水下岸坡的侵蚀 内移,-15m 以深的海床平缓稳定。在既有滨海港 10 万吨级 港域基础上实施 30 万吨级航道开发的工程区域主要是在 -15m 以深海域,海床物质为黄河入海以前的海相沉积,开 挖土层为海相沉积的淤泥和淤泥质粘土。滨海港 30 万吨级 航道的海床稳定,航道可挖性良好。 二、总平面布置
A
主体结构底
A
不必采取措施 不必采取措施 不必采取措施
胸墙底
A
不必采取措施
盖板底
A
抗滑稳定性
主体结构底
A
不必采取措施 不必采取措施
基床底
A
不必采取措施
基床及地基承载力
基床 地基
A
不必采取措施
A
不必采取措施
前墙
A
不必采取措施
沉箱构件承载力
前舱底板
A
不必采取措施
四、结论
根据目前码头荷载及工作使用状况,经现场检测及复核 计算,结论如下:
港池口门
高潮后 1.5~4h
五、方案比选
高潮后 3.5~4h
高潮后 3.5~4h
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方案,30 万吨级原油 船均能在限制条件下安全进出。
1.外航段 方案二、方案三航道轴线方向与涨、落流夹角比方案一 夹角相对较小,横流相对较小。但外航段船舶航速相对较高, 横流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优势不明显。 2.外航段与内航段转向角度 方案一 35°,方案二 52°,方案三 53°。方案一转向 角度较小,操纵相对容易。但各方案转弯半径均较大,转向 处切角较大,船舶转向均能安全完成。 3.内航段 内航段为控制横流的关键航段。 各方案受横流影响较大的内航段长度:方案一,2.6 海里; 方案二,11.5 海里;方案三,10.9 海里。(下转第 18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