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脑坏死
鼻咽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脑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年第18卷第1期103 DOP10-3969/j.ion.1672-3770-2021.01.023•临床研究-鼻咽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脑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徐志,孙鹏,丁也,葛鹏飞,马小波,李国亮!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既往有鼻咽癌及放射治疗史;临床表现为癫痫失神发作;MRI示右侧颖叶类圆形病变,周围大片水肿;经手术切除病变及术后糖皮质激素、脱水、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病情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放射性脑病$结论放射性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常易与脑胶质瘤等相混淆,确诊须依靠病史及病理检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高颅压症状明显时,应行手术切除病变。
!关键词】放射性脑病;鉴别诊断;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中图分类号】R651;R7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3770(2021)01-7103-04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i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a case reeort andlite+tu+review)XU Zhi,SUN Peng,DUG Ye,e e al.Depagmenh O Neurosurgery,The Firsp Be t h u ne Hospital o/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00,ChinaCo g epionding au hog!GEPengjaei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pathogenesis,clinOW chaocteWstics,diagnosis,dOferentiO diagnosis andtreatment of radiaVon encephWopathy%REP).Methods The clinOW daW of1case of REP were anWyzed ohospectively,including c/R c/symptoms,imaging maniOstations,treatment process and prognosis,and the related Ueotuo wasreviewed.Reults The patient had a histog of nasophaongeal cancer and odiotheopy.The c/OcW maniOstations wereepileptic absence seizure.MRI showed a round lesion iu the right tempool lobe with large edexix surrounding it.AtersuigcW excision of Ue lesion and postoperaVve glucocoWicoiO,dehydotion,iopovement of circulation and nuthUonW neoodrug heatment,the condiUon was sipnOicantly iopoved.PostopeoVve patholo/cW examinaVon conOioed odioactivo encephlopathy.Conclusions The c/OcW and om/ny manOestaVons of REP are nonspecOo and o/en confuad wiO glioxia.The diagnosis depends on Ue histog and paUolo/cW examinaVon.When Ue eWect of drug hutment is not obvious or Uesymptoms of high inhacraniO pressae we obvious,Ue lesion should be removed by sui/e/\Key wo+s:radiation encephWopathy;ddferential diagnosis;imaging features;treatment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Wopathy,REP)又称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iduced brain injury,RICI),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2%-8%⑴。
医学影像-放射性脑病复发的鉴别诊断

Cho/Cr
胶质瘤复发区(1.476±0.33)较放射性脑损伤中央 (1.21±0.17)明显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
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肿瘤复发及放射性脑病MRS表现
肿瘤复发:Cho明显增高,NAA下降,Cho/Cr比值升 高,NAA/Cr比值下降,出现Lac波。
放射性脑病:NAA、Cho均有明显幅度下降,可在 0.9ppm处见一双峰的Lip峰(脂质峰),无
讨论部分
而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在 HMRS上却存在着差异。 HMRS通过定 量测定病灶区域主要代谢物的水平,以此为判定胶质瘤放疗后复发 和放射性脑坏死所引起的神经元缺失、细胞膜分裂增生或崩解、能
量代谢障碍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讨论部分
文献报道,NAA主要位于有功能的神经元内,与神经元的完整性有 关,能客观、准确、敏感地反映神经元的缺失、功能失活及残存神经 元的状态;Cho与细胞膜磷脂的分解合成有关,反应细胞分裂增值及膜 代谢异常;Cr反映的是能量代谢,在脑内cr总量较恒定,多作为脑内 其他代谢产物的参考浓度 。
术证实为胶质瘤2~3级,经放疗后出现一系列临床症 状,并行至少两次MRS检查。
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影像诊断结果
根据MRS测定结果,38例患者中诊断为胶质瘤复发15例, 放射性脑损伤12例,11例为胶质瘤复发合并放射性脑损伤。对 照病理结果2例胶质瘤复发合并放射性脑损伤误诊为放射性脑 伤,诊断符合率为95%。
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是目前临床上惟一无创伤性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 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可显示局部组织的代 谢产物。
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放射性脑病的护理

2 放 射 性脑 病 的 护 理 2.1 心 理 护理 放 射性 脑 病 患 者 的病 程 较 长 ,不 良反应 多 ,并 发 症 重 ,预后 不 良 ,患 者 往 往 承 受着 身 心 的双 重重 创 ,容 易 对 治 疗 失 去 信 心 和对 生 活 失 去 勇气 ,不 配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有 些 患 者 甚 至会 寻 短 见 。患者 家 属 面对 漫长 的治 疗 和护 理 ,以 及 巨大 的经 济 支 出 ,也 容 易 失去 信 心 。所 以 ,护 理 人员 在 平 日给 患 者进 行 治疗 和护 理时 , 应多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增强其信心 ,使 其 坦 然 面对 病 痛 ;教会 家 属 或 患 者一 些 基 本 的生 活技 术 和 相关 的 专 业 护 理 技术 ,让 家属 了解 病情 ,熟 悉并 掌握 护 理 技术 ,让 患 者 在 出院 以后 能 更 好 地 自理 ,或 让 家 属 更 好 地 照 顾 患 者 ,提 高 患者 的 生 活 质量 。 2.2 生 活护 理 部 分放 射 性 脑 病 患者 有 记 忆 力下 降 、智 力 减 退 、性 格 改 变 、反 应 迟 钝 加 重 、走 路 不 稳 、言 语 不 清 的 表 现 ,护 理 人 员 要 耐 心 与 患者 沟 通 ,了解 其 要 表 达 的意 思 ,并 严 密监 控 患 者 的活 动 , 尽 量 不让 其 外 出 ,必 要 时 要 求家 属 24h陪护 。保 持 病 房 、走 廊 、卫 生 间地 板 清 洁 干燥 ,墙 壁 安装 扶 手 防跌 倒 。有 感 觉 障碍 的患者 ,禁 用热水袋 以防烫伤 。偏瘫患者 ,床单位保持清洁 、干燥、平整 ,1~2h 翻 身 、拍 背 一 次 ,并按 摩 骨 突 及 关节 的部 位 ,防止 褥 疮 和 堕 积性 肺 炎 的 发生 。脊 髓 损伤 易致 膀 胱 括约 肌 协 同失调 ,需 较 长 时 间 留置 尿管 ,严 格 进 行无 菌 操 作 ,每 周 更换 尿 袋 2次 ,2周 更 换 1次 尿 管 , 每 天 做好 会 阴 部 护 理 ,必 要 时用 呋 喃 西林 进 行 膀 胱 冲洗 ,防止 尿 道感 染 。 2.3 头 痛 呕 吐 的 护理 头 痛 、头 晕 、呕 吐 是放 射 性 脑损 伤 的 主要 症 状 。 当 出现 此症 状 时 ,应 严 密 观 察 生命 体 征 及 意识 、瞳 孔 的 变化 , 警惕 脑 疝 的发 生 ;有 抽 搐 者 做 好 约束 和上 牙垫 ,防 止 跌 伤 和 咬 伤 舌 头 ,必 要 时 用 镇 静 剂 和镇 痛 药 ,严 重 头 痛 时 应 降 颅 压 【 ;呕 吐 时 勿憋 气 ,保 持 呼吸 道 通 畅 ;有气 管 切 开 者 注 意 吸痰 ,每 次 吸 痰 时 间 不 超 过 15s,以防 窒息 。 2.4 呼 吸 道 的护 理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常 伴 有 呼 吸道 分 泌 物 的积 累 , 易 引 起 血 液 、痰 液 、呕 吐 物 的误 吸 ,从 而导 致 呼 吸道 梗 阻 和 肺 部感
放射性脑损伤1H-MRS研究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fItJMedRadiol2009J蚰;32(1):16—18鎏神经放射学通放射性脑损伤・H—MRS研究进展Tlllepro旷e豁ofpmtonma印eⅡcre∞衄眦espectro辩opyonthemdiaⅡ仰一induced叫uryofbrain王宏琢邱士军’【摘要】放射性脑损伤是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与肿瘤复发鉴别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
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H—MRs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氢波谱;颅内肿瘤;肿瘤复发;诊断,鉴别放射性脑损伤是由于放射治疗导致的一种脑组织的放射性反应.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适形放疗在临床的应用。
扩大了放疗的适应证。
因此放射性脑损伤的病例愈发常见。
-H—MRS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生化特性及代谢变化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诊断工具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由于组织代谢的异常早于其结构的变化,因此。
-H—MRS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即可发现病变【¨。
近年来将-H—MRS应用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与复发肿瘤的鉴别的研究日趋成熟,但也存在争议。
参考最新研究成果,对放射性脑损伤的-H—MRS新进展进行回顾分析。
l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及临床分期有关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至今仍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其不仅与放射剂量有关,而且与病人体质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有关。
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包括:①中小动脉损伤引起血管闭塞,导致慢性缺血性坏死:②胶质细胞损伤,引起白质脱髓鞘和白质软化;③放射刺激,使胶质细胞抗原形成自身免疫。
导致过敏性血管炎;④氧化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损伤。
一般根据放疗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将放射性脑损伤分为3期[2】:①急性反应期。
多发生于放疗后数天到2周内:主要表现为放疗期间短暂的症状恶化,但可以很快恢复;②早期迟发性反应期,多发生作者单位:5105l5广州,南方医抖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巾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061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700516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即30301147)・审校者DoI:10.3784,j.iⅫ.1674.1897.2∞9.ol捌l103于放疗后数周到3个月内,大多数较为短暂,预后较好;③晚期迟发性反应期,多发生于放疗后数个月到数年后.为进行性、不可复性,甚至是致命性的:它构成了限量照射后的主要并发症。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的初步研究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的初步研究孙晨;王凡;王鹏;吴黎明【摘要】Objective Study gamma knife radiosurgcry (Gamma knife) after irradiation of rat caudate nucleus imaging findings of radiation injury and cytoiogical changes. Methods 10 adult male Wistar rats were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Five rats served as controlled group while the other five rats underwent Gamma knife. The right caudatc-pu-tamen nucleus wa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of irradiation. A 8 mm collimator was used to transmit 50 Gy to the target region. 3 months after irradiation, the rats were killed and accept the 1. 5 T MRI axial unenhanced and enhanced scans take brain tissue after HE staining cytological changes. Results MRI prompted the first 12 weeks after irradi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exposed rat caudate nucleus T2WI to the the visible exposed area signal increased,enhanced the visible exposed area T1WI marked enhancement. The light microscope showed gliosis. Conclusion MRI for gamma knife of radioactive brain injury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clinnical significance.%目的研究伽玛刀(Gamma knife)照射大鼠尾状核后放射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细胞学变化.方法 10只成年SD大鼠,5只大鼠作为对照组,5只大鼠接受MASEP-SRRS型伽玛刀8 mm准直器以50 Gy(50%等剂量线)照射大鼠右侧尾状核.照射后3个月,大鼠处死前接受1.5 T MRI轴位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取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细胞学变化.结果 MRI提示照射后第12周可发现受照大鼠尾状核T2相可见受照区信号增高,增强T1相可见受照区强化明显,并且光镜下可见胶质细胞增生.结论 MRI对于伽马刀所致的放射性脑损伤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3(017)003【总页数】4页(P449-452)【关键词】伽马刀;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作者】孙晨;王凡;王鹏;吴黎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8.74随着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日渐广泛,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现已成为限制脑部放射治疗剂量,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伽玛刀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伽玛刀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文章目录*一、伽玛刀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二、伽玛刀手术费用多少*三、伽玛刀手术有哪些优势伽玛刀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1、伽玛刀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1.1、放射性脑水肿:多发生于伽玛刀手术后数小时至数月,主要表现为靶目标周围脑水肿范围扩大或加重,有轻度占位效应,此系反应性血管或细胞渗出引起,对激素和脱水药物治疗有效,具有可逆性,经适当治疗可逐渐消退,不会留有严重后遗症。
1.2、放射性脑坏死:这是一种严重的放射性脑损害,多见于脑外放射治疗或大病灶采用不适当大剂量伽玛刀治疗后,临床少见,一旦发生则脑水肿、脑肿胀异常严重,常波及一侧大脑半球,可出现严重偏瘫、失语或昏迷,以及颅内压升高;需长时间治疗,若有脑疝形成或恶性颅内高压危及患者生命时,应及时行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和坏死组织予以减压,挽救患者生命。
2、伽玛刀手术后应注意什么在加玛刀手术以后应该注意好好休息的,还应该注意营养合理搭配的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银耳这种高蛋白的食物是可以吃,还应该定期进行复查的,适当锻炼身体也可以。
3、伽玛刀手术治疗有哪些误区3.1、所有肿瘤都能选伽马刀治疗专家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做伽马刀治疗,而且伽马刀治疗肿瘤适应症比较严格,首先对于那些肿瘤巨大周围正常组织浸润广泛的不适合做伽马刀治疗,而且肿瘤大小最好在3公分左右。
其次针对一些比较表浅的肿瘤如皮肤癌、黑色素瘤等肿瘤不适合做伽马刀治疗,伽马刀针对体内深部的肿瘤治疗效果更好。
3.2、肿瘤越严重做伽马刀效果越好网上很多资料显示把伽马刀的治疗功效夸大能治疗晚期癌症,其实专家告诉我们,伽马刀并不是万能的手术刀,伽马刀只针对晚期癌症局灶性病变有治疗效果,如果肿瘤扩散的比较广泛,单选伽马刀治疗也没有回天之力,伽马刀治疗晚期癌症只作为姑息治疗的一种方式。
伽玛刀手术费用多少本来伽马刀医治是一种不是格外贵重的办法。
有时候乃至是一种费用较低的医治手段,相信很大有些人都是能够接受的。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疗效观察

放射性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 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 碍、肢体瘫痪等。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临床 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影学检查如CT、MRI等可显 示脑组织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03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 机制
丁苯酞的药理作用和特点
丁苯酞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等。
丁苯酞具有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和血流量等药理特点。
丁苯酞对放射性脑病的治疗作用
丁苯酞可以减轻放射性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丁苯酞能够抑制放射性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可能机制
1
丁苯酞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减轻放射性脑病患者的脑组织损伤。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疗效 与剂量和疗程有关,需在医生 指导下合理使用。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 分子机制和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 的依据。
目前的研究仅关注了丁苯酞对放射性脑病的治疗 效果,未涉及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问题,未来研究 可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丁苯酞的剂量和疗程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 临床试验,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VS
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放射性 脑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 种类型。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放射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射线对脑组织中神经细胞 、血管和胶质细胞的损伤,导致脑组织炎症、水肿、坏死等 病理生理过程。
这些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发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2
丁苯酞对放射性脑病小鼠模型 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华 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0
,30(4):245-249。
参考文献3
丁苯酞对放射性脑病大鼠模型 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中国 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
45(8):534-538。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临床治愈
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放射性脑 病症状完全消失,神经系统检
查正常。
显效
患者放射性脑病症状明显改善 ,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有效
患者放射性脑病症状有所改善 ,神经系统检查部分正常。
无效
患者放射性脑病症状无改善或 加重,神经系统检查异常。
疗效评价结果和分析
总有效率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总有效率为80%, 其中临床治愈率为40%,显效率为20%,有 效率20%。
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 关性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疗效与病情严重程 度呈负相关,即病情越严重,疗效越差。
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病情严重程度对疗效的影响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丁苯酞治疗的疗效相对较差,可能是由于病情较重时,脑组织损伤较重,药物 难以逆转。
丁苯酞治疗的优势
丁苯酞具有促进脑血管重构、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元等作用,对于放射性脑病的疗效较好。同时, 该药物为口服药物,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抑制细胞凋亡
丁苯酞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放射 线的诱导而死亡。
丁苯酞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优势
疗效显著
01
丁苯酞对放射性脑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