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变更调查整体业务流程课件.pptx
合集下载
土地变更调查内外业抽样检查培训课程(ppt 126页)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
Page 29
未变更部分没有明显建设 检查通过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P Nhomakorabeage 30
未变更部分没有明显建设 检查通过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
Page 9
(二)样本县区抽取
1. 样本量确定
每个省大约需要选取约3500个样本图斑(抽取的图斑总
数=遥感监测图斑+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新增耕地图 斑+农用地变更未利用地图斑+其他地类图斑),最
低需要抽10个县为样本进行抽样检查。对于行政区
1、选择省内ID为151的县区
2、选定起点并开始抽样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
Page 15
3、保存结果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
Page 16
(二)样本县区抽取 2. 样本县确定 (3)灾毁耕地样本县确定 灾毁耕地少于10个的县区,全部抽取。超过10个县区的,
Page 31
未变更部分有建设 检查不通过
Copyright © 2005 SuperMap GIS Technologies, Inc.
Page 32
未变更部分有建设 检查不通过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课件

2. 在权属单位内最后一个图斑号后续编号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6
六、面积量算:方格法、求积仪法、 计算机量算
七、《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7
第三章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
一、目的和任务
以2007年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08年12月 31日为统一时点,分三个时段,查清08年度辖区 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重点内容: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3
五、内业工作
(一)变更图斑上图,修改变更图件
1. 根据野外调查图,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把变 化内容转绘在变更图上,利用相关工具,展绘 上图。
2. 每年变化情况分别用一种颜色清绘。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4
(二)变更图斑编号
1. 原图斑号加支号 a) 一个图斑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斑
11
确定变化位置的几种方法:
1. 截距法
2.
指能够确定已知点,量取已知点到新增地
物点距离,确定新增地物在图上位置和范围的方
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2
截距法Hale Waihona Puke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13
2. 距离交会法
3.
指至少能确定位于需补测新增地物点不
同方向和2个明显地物点,量取明显地物点至新
增地物点距离,交会出新增地物点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6
二、内容
1. 判定权属、地类变化情况
2. 确定变化位置
3. 记录变化情况
4. 更新基础图件和数据
5. 保持土地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可靠性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7
三、需要的资料
(一)调查工作底图
1. 航空摄影图片:黑白航片、彩色航片、彩红外航片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6
六、面积量算:方格法、求积仪法、 计算机量算
七、《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7
第三章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
一、目的和任务
以2007年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08年12月 31日为统一时点,分三个时段,查清08年度辖区 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重点内容: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3
五、内业工作
(一)变更图斑上图,修改变更图件
1. 根据野外调查图,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把变 化内容转绘在变更图上,利用相关工具,展绘 上图。
2. 每年变化情况分别用一种颜色清绘。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4
(二)变更图斑编号
1. 原图斑号加支号 a) 一个图斑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斑
11
确定变化位置的几种方法:
1. 截距法
2.
指能够确定已知点,量取已知点到新增地
物点距离,确定新增地物在图上位置和范围的方
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2
截距法Hale Waihona Puke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13
2. 距离交会法
3.
指至少能确定位于需补测新增地物点不
同方向和2个明显地物点,量取明显地物点至新
增地物点距离,交会出新增地物点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6
二、内容
1. 判定权属、地类变化情况
2. 确定变化位置
3. 记录变化情况
4. 更新基础图件和数据
5. 保持土地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可靠性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7
三、需要的资料
(一)调查工作底图
1. 航空摄影图片:黑白航片、彩色航片、彩红外航片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课件

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升级的顺利推进。同时,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土地性质变更对于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和资 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优化土地利用, 提高土地价值。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完善和规范,有助于保 障各方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
手续。
某市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的案例分析
开发建设
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划条件要求进行商业开 发建设。
经验总结
在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的过程中,需要 充分考虑土地价值和市场需求,加强规划调 整和开发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城市更新进程的顺利推进。
某市农业用地变更为工业用地的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
某市农业用地需要变更为工业用地,以支持经济 发展和产业升级。
如规划方案需作调整,申请人需根据审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公示 和审批。
签订规划意见书,办理规划手续
规划方案审批通过后,申请人需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 规划意见书,明确土地性质变更后的相关规划要求和条件 。
办理相关规划手续,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申请人可 凭规划意见书和相关手续依法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
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土地性质变更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不得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土地性质变更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确保土地性质变更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Part
04
案例分析
某市商业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的案例分析
提交申请
由土地使用权人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交变 更申请。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土地性质变更对于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和资 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优化土地利用, 提高土地价值。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完善和规范,有助于保 障各方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
手续。
某市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的案例分析
开发建设
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划条件要求进行商业开 发建设。
经验总结
在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的过程中,需要 充分考虑土地价值和市场需求,加强规划调 整和开发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城市更新进程的顺利推进。
某市农业用地变更为工业用地的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
某市农业用地需要变更为工业用地,以支持经济 发展和产业升级。
如规划方案需作调整,申请人需根据审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公示 和审批。
签订规划意见书,办理规划手续
规划方案审批通过后,申请人需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 规划意见书,明确土地性质变更后的相关规划要求和条件 。
办理相关规划手续,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申请人可 凭规划意见书和相关手续依法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
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土地性质变更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不得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土地性质变更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确保土地性质变更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Part
04
案例分析
某市商业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的案例分析
提交申请
由土地使用权人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交变 更申请。
土地变更调查内外业抽样检查培训课程(ppt 126页)

(二)样本县区抽取 1. 样本量确定 样本量确定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参数设定,P=90%,p0=89%,p1=91%, 置信度为95%,以α=2.5%,β=2.5%, 分别查正态分布表, 得Zα=Zβ=1.96,代入公式得,n=3457。
(二)样本县区抽取
1. 样本量确定
每个省大约需要选取约3500个样本图斑(抽取的图
(五)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1.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1)重叠比例在90%以上的图斑,通过检查;
变更设施农用地部分
变更比例1 检查通过
变更临时用地部分
变更建设用地部分
变更比例0.95 变更设施农用地
检查通过
变更比例1 变更建设用地
检查通过
变更比例1 变更临时用地
检查通过
(五)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1.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2)重叠比例在90%以下的图斑,未重叠部分有明
(含桥梁),且道路宽度大于8米,但数据库中未变更 为建设用地的或变更宽度明显小于影像量测路面宽度 70%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对影像确为非道路的监测 图斑,经严格核定后,可通过检查。
变更公路 检查通过
变更公路部分与路面一致 检查通过
变更公路部分小于路面70% 检查不通过
(五)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1.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6)遥感监测8类型图斑,本年度遥感监测类型8的
100个的,全部检查;个数大于100个的,按照图斑面积 大小降序排列,检查前100个)
(三)内业抽样检查程序:
国家级内业抽样检查主要分为数据接收与分发、内 业抽样检查、抽样整改结果检查及全面比对、成果整 理归档及报告编写等几个阶段。
(四)变更调查数据接收: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ppt

要点三
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 约利用
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宣传和 教育,推广先进的节地技术和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加强闲置土 地的处置和管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土地利用现状 • 土地利用更新的目标和原则 • 调查方法和实地考察 • 调查结果和处理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意义
深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
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可以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后续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编制相关图 表、文字说明和专题报告等成果,为土地利用更 新提供科学依据。
05
调查结果和处理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单一地块利用现状与规 划目标的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地块的利用现状和规划 目标,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为后续更新工作提供依据。
不同地块利用类型的比 较
加强对土地利用更新政策和相关法律 法规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土地 利用更新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推动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土地利用更 新工作。
加强数据共享和应用
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的共享和 应用,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提高数 据利用效率和价值,为政府决策和社 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对相关政策的建议和思考
04
调查方法和实地考察
调查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通过遥感影像、地形图等手段, 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 获取各类用地的范围、面积和利 用方式等信息。
土地利用变化调查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课件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审核 报告的内容和要点。
总结
1 土地变更调查的重要
性
土地变更调查是合理规划 土地利用、保护土地资源 的重要手段。
2 调查流程与要点
调查流程包括确定目的、 收集数据、拟订计划、实 地调查、编制报告和审核 报告等环节。
3 报告编制与审查注意
事项
调查报告应包括清晰的结 构和准确的信息,审查时 要关注报告的准确性和条 理性。
包括土地权属、征收、划拨等信息。
3
拟订计划
制定土地变更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进行。
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实地勘察和调
查,收集详细信息。
5
编制调查报告
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编制详细的调查
审核报告
6
报告,总结调查结果。
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 性和合理性。
实地调查内容
参考资料
• 《土地管理法》 • 《土地调查与规划学》 • 《土地边界与国民经济耦合研究》
基本情况
• 土地面积 • 地理位置 • 土地利用类型
权属状况
• 土地所有权人 • 土地使用权人 • 权属证书情况
征收情况
• 土地征收范围 • 征收补偿政策 • 征地进度与问题
划拨、入市情 况
• 土地划拨政策 • 土地入市程序 • 划拨、入市程
序和问题
编制调查报告
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应包括封面、摘要、 目录、章节内容、结论和参 考资料等部分。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 PPT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是解决土地利用与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本课件将介绍土地变 更调查的定义、意义、调查流程、实地调查内容、调查报告编制与审核等内 容。
简介
1 什么是土地变更调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思路课件

建设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建立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数 据的动态更新和查询,方便用户获取最新的土地信息。
制作地图产品
根据调查结果制作各种地图产品,如基础地理底图、土地 利用现状图、规划图等,直观展示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情况。
制作多媒体产品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土地 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的成果,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第三次全国土地 调查及年度变更 调查工作思路课 件
目录
• 引言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 年度变更调查工作 • 工作思路与计划 • 质量保证与控制 • 成果展示与利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 源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土地资源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THANKS
感谢观看
资金和人力投入大
土地调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可能 面临成本压力。
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数据更新频率
未来将提高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更新频率,以满足市场对数据的 实时性需求。
统一技术标准
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各地土地调查工作,促进数据整合。
智能化和自动化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调查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水平。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是制定和实施土地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 作是在前两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全 国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更新, 以满足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目的
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各类土地资源底数。 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数 据的动态更新和查询,方便用户获取最新的土地信息。
制作地图产品
根据调查结果制作各种地图产品,如基础地理底图、土地 利用现状图、规划图等,直观展示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情况。
制作多媒体产品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土地 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的成果,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第三次全国土地 调查及年度变更 调查工作思路课 件
目录
• 引言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 年度变更调查工作 • 工作思路与计划 • 质量保证与控制 • 成果展示与利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 源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土地资源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THANKS
感谢观看
资金和人力投入大
土地调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可能 面临成本压力。
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数据更新频率
未来将提高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更新频率,以满足市场对数据的 实时性需求。
统一技术标准
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各地土地调查工作,促进数据整合。
智能化和自动化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调查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水平。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是制定和实施土地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 作是在前两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全 国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更新, 以满足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目的
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各类土地资源底数。 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土地变更调查 变更操作【精选】43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土地变更调查 变更操作【精选】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开展管理信息标 注工作,上报管理信 息标注成果。
地方开展变更,上报 现状变更成果(一上)
国家组织复核(二检 查),问题地区进行 外业核查(三下), 集中对接(一对接) 并整改。
国家组织质量检查, 复核(三检查)。对 问题地区集中对接 (下发核 查成果(二下)
国家组织国家级核查 (一检查),下发核 查成果(二下)
地方修改现状变更成 果,上报(二上)
国家组织数据入库工 作,更新国家级数据 库(一更新)。
1、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 实施
遥感监测 成果下发
地方核实 遥感监测
图斑
地方上报 遥感监测
成果
1.1、遥感监测实施
国家组织开 展年度遥感 监测工作, 经监理检查 后下发遥感 监测成果给 地方。
第五,部相关管理司局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审核地方 “一上”数据成果,并开展管理信息标注审核工作, 审核的内容主要为新增建设用地和新增耕地,并形成 初步管理审核成果,经反馈地方、地方举证核实后, 形成最终的管理控制数下发。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六,地方地籍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管理控制数与经 对接确认的现状更新数据包的标注(再变更)工作, 形成包含管理信息的、最终的变更调查数据成果,逐 级检查通过后上报国家。
对监测图斑进行图斑定性。
对确定变化的遥感监测图斑,纳入到变更图斑内,参 与变更。
1.4、遥感监测提交成果
根据遥感监测图斑定性及变更调查成果,填写“遥感 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对未变更为建设用地的遥感监测图斑,根据情况准备 相应的证明材料扫描件和实地照片。
按照国家数据上报要求组织成果,与现状变更成果一 并上交。
2、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外业调查
数据库变 更
变更图形 整理
图斑定性
成果组织 及上报
2.1、资料收集
基础数据库 遥感监测数据 地方审批数据、土地证数据 耕保数据(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减挂钩等) 地类信息变化数据( K调整、KB调整、P到PJ ) 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数据(灾毁、污染等) 其他数据(农村道路备案、农业结构调整、其他建设
整体业务流程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总体流程从属于变更调查“三上 两下”的整体流程;
结合2012年变更调查更新要求,数据库更新工作可归 纳为“三检查、两对接、一更新”六个关键环节。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国家下发遥感监测成 果(一下)
国家开展管理信息审 核,地方举证反馈, 形成最终管理控制数。
作业单位参与阶段
国家下发遥感监测成 果(一下)
国家开展管理信息审 核,地方举证反馈, 形成最终管理控制数。
地方开展管理信息标 注工作,上报管理信 息标注成果。
地方开展变更,上报 现状变更成果(一上)
国家组织复核(二检 查),问题地区进行 外业核查(三下), 集中对接(一对接) 并整改。
国家组织质量检查, 复核(三检查)。对 问题地区集中对接 (两对接)并整改。
遥感监测图斑外其他建设用地图斑调查:实地情况、 拍照。
2.4、图斑定性
结合基础数据库、规划数据、影像、实地照片进行图 斑定性,确认变更图斑类型。
地方修改现状变更成 果,上报(二上)
国家组织数据入库工 作,更新国家级数据 库(一更新)。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一,国家下发年度遥感监测成果给地方(一下)。 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年度变更调查工作 部署要求,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的年度数据更新工作, 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变更当年土地调查数据库,生成 县级年度土地更新成果,由更新数据上报软件规范后, 生成更新数据包,并上报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检查。 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县级更新数据的检查, 并在汇总生成市级变更调查统计面积的基础上,将县 级更新数据包上报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用地等) 权属调整数据 行政区划调整数据
2.2、资料整理
投影转换:以基础数据库为准,统一矢量数据的投影 参数。
格式转换:将坐标文本、CAD、MAPGIS等多种数据 转换为统一格式(MDB、SDB)。
2.3、外业调查
制作外业调查底图。 遥感监测图斑调查:实地情况、拍照。 农用地变更未利用地图斑调查:实地情况、拍照。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七,国家组织开展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的质量检 查、数据版本复核工作(数据库“三检查”)。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八,国家检查不通过的,组织地方单位来京集中整 改对接,形成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数据库“两 对接”)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九,国家统一组织队伍,开展通过三方确认的数据 库成果的国家级数据库更新入库工作;同时,各省、 市、县也应及时开展通过确认的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工 作,生成地方与国家一致的数据库成果,为下一年度 变更调查奠定检查。(数据库“一更新”)
共计22个分 包,18家省 院及4家公司 承担此项任 务。
1.2、遥感监测下发成果
包括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遥感监测图斑、遥感 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根据遥感影像接收及遥感监测图斑提取情况,同一个 区县的遥感监测成果可能分批下发。
1.3、地方核实遥感监测图斑
利用外业调查底图,进行遥感监测图斑外业调查,核 实实地情况,填表、拍照。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四,地方根据核查结果进行处理,形成结果并上报 国家(二上)。国家对地方上报成果进行复核,内业 核查有问题或数据库质量检查有问题的县级成果,将 开展外业核查(三下)或集中对接整改,集中修改完 善数据成果内容及数据库质量。(该环节为数据库 “二检查,一对接”)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检查县级更新数据包, 通过检查的,上报国家开展内业核查与数据库质量检 查;未通过检查的,由地方自行修改,直至通过省级 检查。( 一上)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三,国家接收各省上报的数据成果,统一开展数据 库质量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汇总生成省级数据库 质量检查报告,下发各省(二下)。通过国家质量检 查的县级成果,如内业核查无问题,则作为土地利用 现状合格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该环节为数 据库“一检查”)
地方开展变更,上报 现状变更成果(一上)
国家组织复核(二检 查),问题地区进行 外业核查(三下), 集中对接(一对接) 并整改。
国家组织质量检查, 复核(三检查)。对 问题地区集中对接 (下发核 查成果(二下)
国家组织国家级核查 (一检查),下发核 查成果(二下)
地方修改现状变更成 果,上报(二上)
国家组织数据入库工 作,更新国家级数据 库(一更新)。
1、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 实施
遥感监测 成果下发
地方核实 遥感监测
图斑
地方上报 遥感监测
成果
1.1、遥感监测实施
国家组织开 展年度遥感 监测工作, 经监理检查 后下发遥感 监测成果给 地方。
第五,部相关管理司局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审核地方 “一上”数据成果,并开展管理信息标注审核工作, 审核的内容主要为新增建设用地和新增耕地,并形成 初步管理审核成果,经反馈地方、地方举证核实后, 形成最终的管理控制数下发。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六,地方地籍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管理控制数与经 对接确认的现状更新数据包的标注(再变更)工作, 形成包含管理信息的、最终的变更调查数据成果,逐 级检查通过后上报国家。
对监测图斑进行图斑定性。
对确定变化的遥感监测图斑,纳入到变更图斑内,参 与变更。
1.4、遥感监测提交成果
根据遥感监测图斑定性及变更调查成果,填写“遥感 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对未变更为建设用地的遥感监测图斑,根据情况准备 相应的证明材料扫描件和实地照片。
按照国家数据上报要求组织成果,与现状变更成果一 并上交。
2、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外业调查
数据库变 更
变更图形 整理
图斑定性
成果组织 及上报
2.1、资料收集
基础数据库 遥感监测数据 地方审批数据、土地证数据 耕保数据(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减挂钩等) 地类信息变化数据( K调整、KB调整、P到PJ ) 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数据(灾毁、污染等) 其他数据(农村道路备案、农业结构调整、其他建设
整体业务流程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总体流程从属于变更调查“三上 两下”的整体流程;
结合2012年变更调查更新要求,数据库更新工作可归 纳为“三检查、两对接、一更新”六个关键环节。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国家下发遥感监测成 果(一下)
国家开展管理信息审 核,地方举证反馈, 形成最终管理控制数。
作业单位参与阶段
国家下发遥感监测成 果(一下)
国家开展管理信息审 核,地方举证反馈, 形成最终管理控制数。
地方开展管理信息标 注工作,上报管理信 息标注成果。
地方开展变更,上报 现状变更成果(一上)
国家组织复核(二检 查),问题地区进行 外业核查(三下), 集中对接(一对接) 并整改。
国家组织质量检查, 复核(三检查)。对 问题地区集中对接 (两对接)并整改。
遥感监测图斑外其他建设用地图斑调查:实地情况、 拍照。
2.4、图斑定性
结合基础数据库、规划数据、影像、实地照片进行图 斑定性,确认变更图斑类型。
地方修改现状变更成 果,上报(二上)
国家组织数据入库工 作,更新国家级数据 库(一更新)。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一,国家下发年度遥感监测成果给地方(一下)。 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年度变更调查工作 部署要求,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的年度数据更新工作, 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变更当年土地调查数据库,生成 县级年度土地更新成果,由更新数据上报软件规范后, 生成更新数据包,并上报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检查。 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县级更新数据的检查, 并在汇总生成市级变更调查统计面积的基础上,将县 级更新数据包上报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用地等) 权属调整数据 行政区划调整数据
2.2、资料整理
投影转换:以基础数据库为准,统一矢量数据的投影 参数。
格式转换:将坐标文本、CAD、MAPGIS等多种数据 转换为统一格式(MDB、SDB)。
2.3、外业调查
制作外业调查底图。 遥感监测图斑调查:实地情况、拍照。 农用地变更未利用地图斑调查:实地情况、拍照。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七,国家组织开展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的质量检 查、数据版本复核工作(数据库“三检查”)。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八,国家检查不通过的,组织地方单位来京集中整 改对接,形成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数据库“两 对接”)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九,国家统一组织队伍,开展通过三方确认的数据 库成果的国家级数据库更新入库工作;同时,各省、 市、县也应及时开展通过确认的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工 作,生成地方与国家一致的数据库成果,为下一年度 变更调查奠定检查。(数据库“一更新”)
共计22个分 包,18家省 院及4家公司 承担此项任 务。
1.2、遥感监测下发成果
包括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遥感监测图斑、遥感 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根据遥感影像接收及遥感监测图斑提取情况,同一个 区县的遥感监测成果可能分批下发。
1.3、地方核实遥感监测图斑
利用外业调查底图,进行遥感监测图斑外业调查,核 实实地情况,填表、拍照。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四,地方根据核查结果进行处理,形成结果并上报 国家(二上)。国家对地方上报成果进行复核,内业 核查有问题或数据库质量检查有问题的县级成果,将 开展外业核查(三下)或集中对接整改,集中修改完 善数据成果内容及数据库质量。(该环节为数据库 “二检查,一对接”)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检查县级更新数据包, 通过检查的,上报国家开展内业核查与数据库质量检 查;未通过检查的,由地方自行修改,直至通过省级 检查。( 一上)
数据库更新检查流程
第三,国家接收各省上报的数据成果,统一开展数据 库质量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汇总生成省级数据库 质量检查报告,下发各省(二下)。通过国家质量检 查的县级成果,如内业核查无问题,则作为土地利用 现状合格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该环节为数 据库“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