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摇滚的衰落

合集下载

中国摇滚近年发展历程

中国摇滚近年发展历程

中国摇滚近年发展历程中国的摇滚音乐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年轻人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也推动了摇滚音乐的兴起。

摇滚音乐在中国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当时中国社会还相对封闭,政府对摇滚音乐的态度也不明朗,这给了摇滚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摇滚乐队以海豚乐队、黑豹乐队、罗大佑等为代表开始涌现,他们在音乐上受到了西方摇滚乐队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带给人们不一样的音乐享受。

这些早期的摇滚乐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终于在年轻人中间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和影响力。

然而,在90年代中后期,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政府对摇滚音乐的审查加强,许多演出被禁止或取消,使得摇滚乐队们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加之各种商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摇滚音乐发展乏力,乐队们也逐渐陷入低谷。

然而,就在中国摇滚音乐陷入低迷的同时,互联网开始兴起,为摇滚乐队们带来了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互联网的普及为乐队们提供了传播音乐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直接与粉丝进行交流,自主发行音乐、举办演唱会,重拾了过去的热情。

近年来,中国的摇滚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新乐队如旅行团、夜叉、苏运莹等涌现出来,他们在音乐风格上更加多样化,更加富有创造力。

中国的摇滚音乐也不再局限于西方摇滚的模仿,而是更加注重表达独特的中国风格和文化。

这种新的摇滚音乐风格不仅吸引了当地观众,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

随着摇滚音乐的发展,摇滚音乐节也在中国兴起。

中国的摇滚音乐节如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已经成为每年的重要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和乐队参与其中,推动了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

当然,中国的摇滚音乐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对音乐的监管仍然严格,有时会限制乐队的演出和音乐发行。

同时,商业化的影响也使得一些乐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丧失了原创性和独特性。

然而,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仍然是积极的。

论影响中国摇滚音乐发展的审美心理因素

论影响中国摇滚音乐发展的审美心理因素

15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论影响中国摇滚音乐发展的审美心理因素高瑜 / 朱晨岚摘 要:摇滚音乐在中国从出现至今只有短短的30多年时间,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观众都处在不断的探索与接受的过程中。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国摇滚乐两次兴盛发展时期摇滚音乐从业者和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进而了解中国摇滚音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摇滚乐;审美需求;音乐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高瑜(1981-),女,博士,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朱晨岚(1988-),女,硕士研究生,衡水学院音乐系讲师。

一、摇滚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摇滚乐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其风格被认为起源于当时内地音乐流行的“西北风”,该风格发源于中国西北部地区,借鉴了传统戏曲秦腔中粗犷豪放的演唱方式,由于流行音乐与戏曲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迅速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形式之一,这种风格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理念,因此也被认为这是中国摇滚乐产生出现时的“萌芽”状态。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人们逐渐开始接触到国外的流行文化,其中就包括了欧美地区的流行音乐及摇滚音乐,虽然此时摇滚乐在欧美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但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打破了中国内地传统的音乐风格,因为其节奏简单有力,曲调朗朗上口,歌词内容直抒胸臆等特点,使当时具有渴望接受新兴事物的开放思想的人们对其竞相追逐。

因为摇滚乐的音乐特征符合大多数青少年对于新潮、奔放事物的追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并喜爱上摇滚乐,甚至一些接受过系统音乐教育的人们开始尝试演唱并创作这种音乐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中国摇滚乐的发展与兴盛。

此时各种形式的摇滚乐队相继出现,1980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内地第一支摇滚乐队——万李马王乐队,乐队主要演绎西方摇滚歌曲。

随后在北京陆续出现以翻唱欧美或日本歌曲为主的摇滚乐队。

而中国摇滚乐正式诞生的标志,是在1986年“世界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中崔健登台演唱了原创歌曲《一无所有》,这意味着终于出现中国音乐人独立创作的摇滚音乐。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研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研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研究摇滚是一种以美国黑人音乐为主,并吸收了白人的乡村音乐和主流流行音乐而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

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并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广泛流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中西化国家外交关系的正常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摇滚乐传入了中国并迅速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自1980年万星、李世超、马晓艺和王昕波四个人组建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后,后来又先后出现了以崔健为代表的“七合板”乐队、以臧天朔为代表的“不倒翁”乐队及以窦唯为代表的“黑豹乐队”等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摇滚乐队,这些摇滚乐队和歌手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流行音乐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得摇滚乐在中国得到了深远传播。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摇滚乐的发展进入了蛰伏期。

本研究以梳理、回顾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为线索,以如何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摇滚乐发展为主线,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摇滚乐进入蛰伏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摇滚乐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共由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为中国摇滚乐萌芽时期,主要介绍了摇滚乐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摇滚乐传入中国及早期发展过程及特点。

第三部分为中国摇滚乐黄金时期,主要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国摇滚乐发展的背景、过程、此时期摇滚乐特点以及被称为中国摇滚的黄金期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中国摇滚蛰伏期,从三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摇滚乐的低迷发展进行了介绍。

第五部分为中国摇滚蛰伏的原因。

第六部分为中国摇滚乐的思考。

笔者在综合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摇滚乐未来发展,提出了摇滚民歌化、歌词文艺化、民族器乐的使用、专门摇滚人才的培养、政府的扶持、利用传媒六项发展措施和建议。

中国摇滚文化发展

中国摇滚文化发展

红磡之后的典型音乐文化风格(2)
• 这里我不得不提两位歌手,他们的成功同时也创 造了这个时期的摇滚文化。这时期的音乐文化仍 然有对于自由和真实的向往,同时结合当下额社 会情况创造符合社会背景的歌曲。 • 汪峰和许巍在我看来是两个风格很想的摇滚歌手, 他们的歌曲表达了对于自由的向往,理想的追求 《怒放额生命》-汪峰,《蓝莲花》-许巍。还有 对于爱情的歌颂《时光》-许巍,对于爱情与现实 的无奈《当我想你的时候》,《春天里》-汪峰。 这些都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也是只有这些有 着故事的歌曲才能打动社会中忙忙碌碌的人,因 为他们也是有故事的人,而不是空洞的歌词。
中国摇滚文化发展史
浅谈中国摇滚文化的发展仅限于大陆
1、摘要
• 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重要类别,从上世纪 80年代初传入中国已经40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的 发展,摇滚音乐也得到自身的发展,从最初的模 仿西方摇滚到形成自身的中国特色,在这40年中 他们经历了萌芽、繁荣、爆发、沉积的历程。我 们来看一下,奠基者们从借鉴西方,到壮大者们 把他们响彻五湖四海,再到现在的沉寂。这群摇 滚文化的奠基者到给中国的摇滚文化带来了什么!
七、中国摇滚的后时代发展
• 摇滚文化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模仿到自我创作, 再到现在的多元化的创作,更多的融入的当地的 特色和传统乐器,我觉得摇滚的发展需要时间的 积淀和社会制度的改善,现在盗版的严重问题我 想也是很多拥有摇滚梦想的年轻人不想从事音乐 道路的原因吧。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一定 会给我们惊喜的。中国的摇滚要么在沉默中爆发 要么在沉默中消亡。
中国摇滚的经典时代(3)
• 上述的两位重量级的摇滚乐队均成立于80年代末,而 90年代初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摇滚乐队。如红色部队 乐队成立,做梦乐队成立,指南针乐队成,轮回乐队 成立,超载乐队成立,自我教育乐队成立、鲍家街43 号等等。在这里我要提一下指南针和鲍家街43号乐队。 • 指南针乐队的前身是黑马乐队,也是非京籍的优秀乐 队,主唱是女性—罗绮,她拥有具有穿透力和带有磁 力的嗓音,让人听了很快被她的节奏俘虏,指南针乐 队的歌曲同时也充满了对自由真实的向往和对虚伪现 实的批判。同时也向人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不过好景不长,罗绮因吸毒而出走。后刘峥嵘加入指 南针,指南针并与北京京文音像公司至今。至今除了 很多不错的歌曲如《回来》、《我没有远方》、《随 心所欲》、《无法逃脱》。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体现出丰富、个性、多元化的特点。
1993年一1994年可以说是中国摇滚乐混乱的时 代,大量的乐队混迹江湖,大量的新乐手、新乐 队都是在分分合合—组建解散、加盟、单飞中渡 过的。他们盲目地寻求能张扬自己个性的场所, 却在这种寻找中迷失了自我。几乎所有乐队的唱 片都是一种乱糟糟、闹哄哄的无序状态,没有理 念、观点和冲击力。这一时期,摇滚乐的商业化 运作也更加成熟与完善,这一方面推动了音乐制 作的精细程度以及歌手、乐队的外型包装,一方 面又使得摇滚乐成了商业的走狗,失去了他们的 野性。
1、1987年,崔健的《一无所有》在《中国青年 报》上发表,标志着中国的摇滚乐一夜之间诞生。 代表作《一无所有》《花房姑娘》
2、“唐朝”乐队组建于1986年,由郭怡广、萨堡、 丁武、张炬组成,他们用重金属的力量极力的将 人们带入他们梦想中的大唐盛世,唐诗、美酒、 菊花、古剑在他们的音乐声中都显示了超凡的音 乐气概。代表作《梦回唐朝》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结束文革枷锁的 中国文艺界空前的活跃起来。当时整个社 会充斥着一种“解放”的声音,激进、不 切合实际的作风在当时成为一种不断扩散 的潮流。当时许多年轻的人为了心中的摇 滚乐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事业,他们饥饿、 流浪、贫穷,却背负着“解放”跃上了一 个精神的巅峰。
中国乐队第一人
1984年,由文博、刘元、崔健、杨乐、安少 华、周小明、李秀利组成的“七合板”乐队唱出 了中国摇滚萌芽的第一声,正是这支后来被逐渐 遗忘了得乐队,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摇滚乐先锋。 同年,中国摇滚乐启蒙时期的另一支乐 队——“不倒翁”乐队诞生了,这支乐队由臧天朔、 李季、秦齐、严刚、丁武、王迪组成,也为中国 摇滚乐输送了一大批领军人物。这一时期原创的 摇滚乐很少,大多都是翻唱国外的一些经典名曲, 组建乐队的初衷也不过是一种模仿和娱乐。崔健唐朝乐队来自黑豹乐队谢谢欣赏

浅析中国摇滚音乐的文化特点

浅析中国摇滚音乐的文化特点

浅析中国摇滚音乐的文化特点所谓的“摇滚”,其实是现时代的音乐术语。

在现代社会中,摇滚音乐,也是大家都熟知的,并不陌生。

但是,什么才是摇滚?恐怕很多人也无法真正了解。

由于摇滚本身带着十分强烈的理想主义,特点比较鲜明,所以在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火爆之后,也可以开始归于沉寂。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对于摇滚也不是特别了解。

加强对摇滚音乐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感受摇滚的精神,并且感受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标签:中国摇滚;摇滚音乐;摇滚文化作为在新时代崛起的强大力量,摇滚乐的出现,其实可以说是对失落意识的一种呼唤。

而且,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對旧社会意识的一种反叛。

在很大的程度上,其也可以表现为人们的某种精神的渴望。

摇滚乐起源于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发展才二十多年。

按常理来说,这么短的时间,中国摇滚应该是充满生机的。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中国摇滚仅仅只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便在一瞬间跌入了低谷,在众多音乐文化中艰难存活。

一、产生背景和发展特点(一)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摇滚乐瞬间在中国掀起了一番浪潮。

在短时间内,就迅速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灵。

自从歌手《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舞台上演唱了一首《一无所有》之后,中国摇滚乐便开始萌芽,并且迅速席卷全国。

之后,国内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实力摇滚乐手。

而他们,也相当于是中国摇滚的创始人。

至今,也备受歌迷们的怀念。

在那一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摇滚乐的辉煌时期。

(二)发展特点1.具有叛逆个性从实质上来说,叛逆的个性,其实是摇滚乐与生俱来的特点。

而这种叛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流行音乐本身意义的叛逆,其二是对社会文化意义的抗议。

即便摇滚乐本身也可以说是商业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但是其却具备着十分鲜明的叛逆个性。

2.具有对自由理想的精神诉求虽然都是摇滚乐,但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摇滚乐,和发展在中国的摇滚乐,其实也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

具体来说,西方摇滚乐,通常充满着十分丰富的动力和冲击力量,但是中国摇滚乐却相当于是理想主义者,企图构建新的现实主义精神。

失落的摇滚精神

失落的摇滚精神

使《超载》真正成为九十年代中国摇滚界的艺术高峰。然而,这张 “反叛性”正是摇滚与生俱来的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摇滚
“里程碑式”的专辑在当时却并未得到公正的评价。乐评人李皖 在《转过身是欺骗》一文中批评《超载》歌词背后是“过去的理想

主义在新时代的残留物”,不适合这个“追求富裕的时代”。这种
歌词上。 !5从“反思”到“赞颂”—— —歌词对于民族历史的态度转变 从“超载”到“梦灵”,歌词“反叛性”的流失主要体现在阐释
何谓摇滚的“反叛性”?在我看来,摇滚的“反叛性”不是刻意 标新立异,而是源于个体对社会历史环境和自我生存状态的深
甚至比其音乐形式更值得关注,原因在于主唱高旗在创作中融 刻反思与批判。这种反思与批判不能以内在的自我分裂作为终
入了自己的人生思考并探讨了诸多终极问题,如他自己所言: 结,必须将内在的压力释放到公共空间,转化为个体真实的声
“超载”拥有着当时顶尖的演奏技术与艺术表现力。其激进、鲜明 的金属风格在当时的摇滚乐队中独树一帜。!"", 年,“超载”在
着中国摇滚“反叛性”的流失。 一、 “反叛”的流失—— —“超载”、 “梦灵”两个乐队的歌词对比
《中国大摇滚—— —献给国际减灾十年》演出中演唱《祖先的阴影》 一曲成名。!""- 年, “超载”发行首张同名专辑《超载》。它的歌词
在讲祖先对我们的影响直达内心深处,给我们带来了苦痛的记 忆。然而,在歌词的过渡句,歌者又召唤我们“穿越墓穴中的墙”
属音乐和大量中国民乐以及多种民族调式;另一方面,他们也很 回到过去,并称“这是你最最狂野的梦想”,“魔法即刻会曝光”。
注重歌词自身的形式,常在歌词中揉入文言文来表现古典的意 然而,所谓的“狂野梦想”实是民族对于自身历史充满自豪的共

浅谈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一、摇滚乐在中国发展的三个时期 (一)摇滚乐在中国的启蒙时期(1980-1989) 20 世纪 70 年代末,摇滚乐已经主导了 30 年的西方流行乐,这 时候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之际,万物俱新,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内地, 林立果等青年代表已经接触到披头士,这是最早接受摇滚乐启蒙的 一批人。79 年,由李世超、万星、马晓艺和王昕波在北京第二外国 语学院组建了公认的中国大陆第一支摇滚乐队万里马王乐队,乐队 主要以翻唱披头士和 Bee-gees 的音乐为主。万里马王乐队的成立正 式开启了中国摇滚的新纪元。紧接着 81 年,阿里斯乐队成立,以及 82 年蝮虫乐队成立。到了 84 年,崔健、文博、杨强、李秀立、刘元、 周晓明、安少华组建了七合板乐队,在 1985 年发行了《七合板演唱 专辑》,但七合板乐队仅发行过这一张专辑。内地第一支尝试用电 声器演绎现代音乐的乐队是不倒翁乐队,由臧天朔、丁武、王迪、 王勇、等人组建。中国摇滚第一阶段最伟大的乐队诞生于 88 年,这 支乐队那就是唐朝乐队,并且唐朝乐队也是中国的第一支重金属乐 队。99 年期间 ADO 乐队、白衣天使乐队、五月天乐队、宝贝兄弟 乐队等等纷纷成立。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了中国摇滚的雏形但是还 应算是模仿阶段,并没有明确中国摇滚精神的内核。 (二)中国摇滚乐经典时期(1990-1996)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大量西式文化的 冲击,文化面临转折点,经济模式的改变,社会动乱不安。人们对 固有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动摇,青年人迷茫而困惑。许多人放弃坚持 的梦想,摇滚似乎是远离现实的产物。在一个摇滚一度封存的年代, 坚持或放弃?黎明前最黑暗,在这种黑暗的探索时期,崔健的一声《一 无所有》的呐喊,将中国广大青年唤醒了,大家重新在摇滚中找到 共鸣,这是代表全社会的呼声,赋予了中国摇滚乐以灵魂,中国摇 滚真正诞生了。 (三)摇滚乐的转型时期(1997-1999)—多元时期(2000 至今) 摇滚乐在市场化经济的冲击下日渐世俗化,大量外资的涌入, 中国摇滚乐在流行乐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摇滚”,就如民间所说的“伪 摇滚”。 从摩登天空唱片公司的成立开始,推进了一大批的新独立音乐 乐队,及中国独立音乐,电子音乐等的发展。中国的第一张电子音 乐专辑是由超级市场乐队 Supermarket 所发行的《模样》,通过音乐 赋予数字一种情感,并创造一种矛盾中的和谐。1983 年,左小祖咒 组建了 NO 乐队,其乐队首张专辑《走失的主人》发布于 1998 年 2 月, 这张专辑赢得了批评家们的高度赞誉。1997 年 6 月,丰江舟、宋永红、 王劲松、岩磊所组成的苍蝇乐队发行了《The Fly 1》,英国媒体说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摇滚的衰落
作者:高若婷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1期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流行乐坛中,摇滚乐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占据着不大不小的地位。

谈到中国摇滚乐,首先提及的大抵是“中国摇滚三十年”。

80年代崔健开创了中国摇滚的先河,随后黑豹、唐朝将摇滚乐推向了巅峰,同期beyond作为港台影响力最大的一支摇滚乐队也成为中国摇滚的中坚力量。

90年代,并称为“魔岩三杰”的何勇、张楚、窦唯让摇滚走进了新时代,同时摇滚乐也渐渐渗透在装扮潮流和生活中。

之后随着摇滚乐巅峰后的逐渐成熟和普及,其中的摇滚精神也越来越能影响到当时的年轻人,甚至发展成一种特立独行的价值观。

后期郑钧、许巍、汪峰等人通过几首易于传唱又不失人文内涵的歌曲让摇滚走进主流。

摇滚乐在中国从无到有,至今正好三十年,回望过去,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中国乐坛也越来越被商业化倾向的音乐占据大半,发展迅速的港台流行音乐以及日韩歌星在国内的蹿红更使摇滚乐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摇滚三十年间的领军人物大多都渐渐销声匿迹。

何勇红极一时,只要出现的场合人们便要疯狂起来乱作一团,可是十年之后,几乎很少人会去关注他,也不会关注他,后来得抑郁症差点儿烧了自家的房子,进了医院。

2001年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等一系列歌曲被广为传唱时,张楚却突然离开北京,从此隐匿于歌坛。

媒体及乐评人都说,“歌已不再寂寞而歌者却再次流浪远行”。

面对着“三杰”的相继沉寂,很多人都说:“窦唯成仙了,张楚死了,何勇疯了。

”现在人再提到窦唯,最多的标签大概就是王菲的前夫,很少有人会记起他曾经是摇滚乐辉煌时期大家心目中的领袖。

说到这儿不禁让我想到廖一梅的一段话:“社会把庸俗生活变成制度,变成时尚,变成广告牌上的美丽画片,我们都曾是不想遵守这个制度的人,但我们已疲于叫喊。

”十多年前,窦唯写过一首《高级动物》,列举了他眼中人类的恶习。

他在最后反复唱着:“幸福在哪里?”
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第一期,黄贯中唱了《海阔天空》,再听这首歌,好像回到了那个热爱摇滚、充满激情梦想的年代,听到热泪盈眶的是那些70、80后的人,那是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人。

节目播出第二天,网上的视频最多的是黄贯中的《海阔天空》而不是《我是歌手》的整集复播。

当时看到网上的视频和媒体对黄贯中的争相报道,真的想这会不会是摇滚小规模复辟的前奏。

可惜好景不长,才唱两首,他就被淘汰。

结束后的采访,看到他发红的眼眶,以及遗憾的说:“我还有好几首没来得及唱给大家听”时沮丧的神情,我在想,到底是接受欣赏摇滚的依旧是少数,还是听摇滚的人越来越少。

节目第三期,当我得知要请周晓欧,当我看到一位乐评人说:“这个舞台上需要一支摇滚的力量”时,周晓欧已经在台上声嘶力竭的深情唱着《爱不爱我》。

当他听到自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时,脸上露出的是摇滚人特有的自信无畏和不羁;当记者问他今晚的演出算是零点的回归么,他认真地说出:“是周晓欧作为摇滚歌手的复出”时,我暗自为他叫好鼓掌。

每当提起摇滚人或者摇滚乐手,很多人脑海中不自觉浮现的词汇就是“偏激,张狂,愤世,轻浮”。

也看到不少关于歌手乐者的负面报道的结尾或是开头的定语---“他是位摇滚乐手”,仿佛有了这句话,所有的不正常或者不合理都因为它变得理所应当。

在很多人的心中,觉得摇滚是小众,不是主流,是晦涩难懂,是不可捉摸。

我想用胡海泉在节目中说的一段话来解释:“从我们节目开播的第一期起,这个舞台上从来没有缺少过摇滚的力量,可能很多人会稍稍的误解,对摇滚有点儿偏见,认为摇滚只是呐喊,愤怒和颓废,其实我想说,摇滚精神代表着一个人、一个生命体才能够从内心中迸发出来的无穷生命力,是一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直率的表白。


2009年,摩登天空开始举办草莓音乐节,第一年反响很大。

露天的演出台,高分贝的音响,一张门票就可以满场窜来窜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乐队就直接坐到草地上和天空的大太阳一起入神的听,唱high了的时候就成了全民大合唱,伴着汗水和嘶哑的喉咙,有时间倒流的感觉。

第二年的“草莓”要比第一年丰富更多,不仅有众多乐队的大小现场,还有特色小吃,创意集市,旧物交换。

都是爱摇滚的人,都是痛快直爽的人,摊主听到你喜欢的乐队和他一样,直接免费把小吃塞到你手上。

那儿弥漫的不仅是摇滚精神,还有摇滚态度——是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对梦想有自己的执着,对身边的人真诚直率的态度,是对世界和人生最直接的感受。

是不是中国的摇滚因为太绚烂所以注定不会长寿,2012年5月,对草莓节翘首以盼的人们等来的只是一则让人失望的消息:“因为资金等多方面原因,草莓今年不能举行。


记得前不久看过一个关于摇滚的纪录片,主要反映摇滚人的妥协以及摇滚乐的落寞。

当我看到一个个叛逆的少年变成温和的中年人,当我看到一个穿着考究的白领在地铁站,因为一个流浪年轻人抱着吉他唱蓝莲花而驻足看到眼圈发红,当我看到曾经跟着摇滚乐手走南闯北无怨无悔的姑娘,终于受不了生活的窘迫和一位医生结婚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当我看到为演出一遍遍熬夜彩排的乐队,演出当天对着台下仅有的5个观众含泪歌唱时,我感慨万分。

不知是摇滚乐早已不符合如今的社会,还是社会越来越残酷的现实已经将摇滚蚕食的所剩无几。

记得达达乐队的主唱彭坦在一场演出前对乐迷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就是这样的坚持,坚持着最本真坦率的梦想。

相比“三十年”,如今中国摇滚开始逐渐衰败,也许只有真正失去了才会发现它的宝贵。

只希望在它还没完全破碎之前,有人能驻足细细端详,在残缺中找到美好和璀璨,将它延伸沉淀于时间和记忆。

还摇滚么?
我不知道。

我们都不知道。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