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栽培学
凤梨栽培指南

前言该指南只是对凤梨种植内容的简短介绍。
该指南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凤梨种植技术,并且凤梨种植技术也会因为科技及农业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更多有关凤梨种植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和荷兰安祖公司联系获取。
对于在凤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IMAC技术咨询公司非常乐意为你解答。
凤梨介绍事实上“凤梨”这个词只是对属于凤梨科这一类植物的总称。
所被人熟知的例如:果子蔓属,莺歌属,铁兰属,彩叶凤梨属,珊瑚凤梨属和巢凤梨属。
根据叶片的幅度,花序和种子的类型每个属又可以被再次细分。
果子蔓属是因为其绿色的叶片,像星星一样的花序,花序颜色多而绚丽被人熟知。
莺歌属有着像剑(羽毛)一样的花序,叶片是绿色的或者花纹相间。
铁兰属花序通常为粉色,粉色花序上开着蓝紫色的花。
彩叶凤梨属有银色的叶片和粉色的花。
珊瑚凤梨属有着红色的苞叶,其花序和叶杯的形状一样。
在原始的自然状况下凤梨生长在热带雨林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到22℃,适宜生长湿度为70%。
凤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比较偏暗的光照环境。
凤梨通过根系,叶杯和叶片(毛状体)吸收养分。
凤梨的根系对植株起到稳固的作用。
种苗安祖公司所提供给客户的凤梨种苗在整个种苗种植培育过程中经过一次或二次的挑选。
经过两次挑选培育的种苗生长时间比一次种苗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客户如果购买二次种苗的话需要的生长时间更短。
1X种苗 2X种苗初始种植阶段选择种苗的大小是由所要种植的盆径决定的,同时种植密度和种植时间的长短也是由盆径的大小决定的。
从已经开花的植株基部长出来的侧芽(分蘖)是不适合用来进行再次种植的。
并且,侧芽(分蘖)可能会携带病毒和疾病。
刚到货的小苗必须立即从包装箱中取出,置于适合凤梨生长的环境下。
当刚到的小苗适应了生长环境之后就可以移植到盆子里。
栽植的时候必须载到盆子的中间,保持植株的直立向上,同时栽植的深浅度一定要合适。
如果栽植的时候太深埋住了生长点就有可能染上疾病,但是如果栽植的太浅根系的稳固作用也会降低容易造成植株的倒伏。
菠萝的种类与品种

菠萝的种类与品种菠萝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凤梨科凤梨属,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目前,在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皇后类、卡因类、西班牙。
(1)皇后类皇后类主要特点是植株中等大,叶缘有刺,花浅紫红色,果皮黄色,果眼深,小果突起,果肉黄色至深黄色,风味较甜,纤维少,果实加工制罐和鲜食均好。
栽培品种有皇后、金皇后、“菲律宾”(巴厘)、纳塔尔、神湾、鲁比等。
“菲律宾”为广西目前的主栽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叶绿色,叶背有白粉,叶面彩带明显,叶缘有刺。
吸芽一般有2~3个,顶芽较卡因种和西班牙种小。
4月开花,花淡紫色。
果形端正,圆筒形,中等大,6~7月成熟(正造果)。
果肉黄色,质地爽脆,纤维少,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该品种适应性强。
比较抗旱耐寒,且能高产稳产,果实也比较耐贮运。
缺点是:叶缘有刺,田间管理不方便;果眼比较深,加工成品率比卡因种低。
(2)卡因类卡因类主要特点是植株高大、直立,叶缘无刺或近尖端有少许刺,果形大,长圆筒形,果皮橙黄至古铜色;果眼扁平而浅;果肉淡黄至黄色;风味甜,中等酸,纤维柔软而韧,多汁;果实制罐加工性状好。
栽培品种有无刺卡因(“夏威夷”、“沙捞越”)、台凤、希路等。
无刺卡因种植株高大健壮,叶肉厚,浓绿;叶面彩带明显,白粉比较少,吸芽萌发迟,只有1~2个。
平均果重1.0~2.0千克。
7~8月成熟。
适宜罐藏加工,成吕率高。
对肥水要求较高,抗病能力较差,果实容易受烈日灼伤,不耐贮运。
(3)西班牙类西班牙类为有刺和无刺土种,植株中等大;稍开张,叶片长且宽,叶色淡绿带红;花瓣艳红色。
果形中等大,果眼平,果眼特深,果皮深橙和黄红色;果肉深黄至白色;肉质粗,纤维多;风味芳香带酸;果实耐贮运,加工制罐好。
吸芽4~5个,托芽7~8个,耐霜寒能力最弱。
主要品种有西班牙、土种、新加坡罐用种、卡比宗那等。
目前除小生产和科研单位保存有此类品种外,大田生产基本上已淘汰。
树菠萝特点及其育苗

树菠萝特点及其育苗树菠萝又名木菠萝,菠萝蜜,是少有名气的热带水果,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仅有零星分布。
原产印度西部。
广东在广州以南各市县都有零星分布,以粤西的电白、高州较多,雷州半岛各市县也多。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气象资源、种质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果、粮、木、观赏兼优的树种―――树菠萝很有开发发展的前景;在生态适宜区,大造树菠萝林并实施良好的管理,必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生物学特性树菠萝树高10―20米左右,树形优美,材用观赏兼优,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广。
树皮灰褐色,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暗绿色,具光泽,反面黄绿色,全缘,厚纸质。
花为单性聚合花,雌雄花序同时着生于同一植株上,花有清香味,花于夏季及冬季各开放一次。
果实合生,卵状椭圆形、纺锤形乃至长圆筒形,果实大者可达数十公斤。
未熟果呈苍绿色,渐次现黄绿色,成熟果则呈黄色或黄褐色,外表呈六角形龟甲状突起,果肉柔软,有特殊气味,果仁肉质白色,可食用,似菱角风味。
二、对环境的要求树菠萝是热带果树,适于热带及温暖的南亚热带生长。
温度是决定树菠萝能否作经济栽培、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生态因素。
根据树菠萝在我国分布和栽培情况,在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气温≥13℃、绝对最低温>0℃地区能正常开花结果。
幼苗在5℃时受冻,幼树怕冷,大树在7℃下易受冷害,受害程度随低温强度而加重,轻者叶片变黄掉落,重者枝梢枯死。
低温加阴天浓雾影响更大,会致落花落果。
在年平均气温21-21?5℃的地区虽能生长结果,但果较小,产量低。
我国树菠萝栽培较多的海南,年平均气温为22?8℃与23?0℃,1月最冷15?1℃与15?7℃。
可知作为经济栽培,应在气温高的地区发展。
树菠萝要求湿润环境,要求充足的水分,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生长较好;但它根系深生,也相当耐旱,应注意防旱保湿。
树菠萝要求阳光充足,但又相当耐阴,幼苗更忌强烈阳光,故可与椰子、荔枝、龙眼、黄皮、香蕉和大蕉间种,适当合理密植并多留营养枝梢。
菠萝的需肥规律是怎么样?

菠萝的需肥规律是怎么样?
菠萝生长周期多少天?菠萝生长什么时候需要肥料最好?菠萝生长的需肥规律有什么特点?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菠萝的生育期可分为苗期、旺长期(包括中苗期和大苗期)、催花现红期、小果膨大期和成熟期。
菠萝各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定植期、气候等因素而异。
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菠萝从种植至结果成熟的一个生长周期通常长达2~2.5年。
由于生长周期比较长,一生要进行多次施肥,其施肥次数与施肥期随生长周期长短而不同,而生长周期长短又受栽种时间、芽苗类型、生长期温度和施肥水平等不同条件的影响。
例如,用大吸芽,从种植到果实成熟只需12~18个月,而用冠芽或裔芽往往要长达24个月或更长;又如,在热带地区,6月份种植600克重的吸芽,当年12月份就能开花,翌年7月份即可采收,生长周期仅13个月,而用100克重的吸芽相同种植期,要到翌年7月份才能开花,12月份或更迟时间才能采果,生长周期长达17~19个月。
正由于生长周期受许多条件制约而变化很大,使得菠萝不像其他短期作物那样有个比较固定的施肥期模式。
不过,菠萝有它自己的生育规律和对营养的需要特点,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和特点,还是不难对施肥时期做出科学安排的。
菠萝一个生长周期内有3个生育阶段,即叶营养体生长、果实生长和芽生长3个阶段。
这3个阶段在时间上有交叉重叠,但不同生育阶段在施肥管理上有不同的中心目标,这就是定植后到花序分化前主攻苗叶、抽。
沙质坡地反季节菠萝高产栽培技术

植 优质 高产菠 萝 的热 潮 。但菠 萝 是剥 夺地 力 最严 重 的农
作物之 一 ,种植 菠 萝3 年 就得 另选 土地 。在海 南 ,可 ~4
供 种植 菠 萝 的红壤 等优 质 土地 不 多 ,严 重 制 约着 全省 菠 萝 规模 化 、产 业化 发展 。在 质坡 地 上寻 找新 耕地 种植 菠 萝是 解 决 以上 问题 的途径 。本文 在此 探 讨沙 质坡 地 菠 萝 反季 节高 产栽 培技 术 。 1 培育 壮苗 11 品种 选 择 .
菠 萝是 比较 耐肥 的 作物 。下足 基肥 不仅 能 克服坡 地
上 追肥 不 方便 ,及 时供 应幼 苗养 分 需要 ,还 能 改善土 壤
下定植 。苗 圃地宜选土质疏松、排水 良好且较肥沃 的地
段 ,经 过3 次犁 耙 后起 畦 ,畦 长 1 m 宽1 ( 0、 m 种植 种 苗5 行 )、高 2a 、畦沟 宽5 a ,每 畦施腐 熟有 机I 6k 。 0m 0m ] 0g  ̄
维普资讯
露
’ U门卜] ,, , ●, ● ● ( [’ 二_
, , ,
沙质 坡 地 反季 节 菠 萝 同 栽 培 技术 产
.__ .
I
口
口 海 南省农 业干 部 学校
彭修 涛
海 南 菠 萝 种 植 主 要 分 布 在 海 口 、文 昌 、琼 海 、 万 宁 、定 安等 市 县 。近些 年来 ,为 了适 应 市场 需要 ,各地 改变 品种结 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 择适 合鲜 食 的 巴厘种 为主 要 良种 ,采 用催 花 促果新 技 术 ,大力 推广 反季节 标 准化 栽培 技术 规
考虑到反季节菠萝主要供应北方鲜果市场,植期宜
5 %马拉松乳油8 0 O 0 倍液,防止种苗带虫传播,同时再喷
树菠萝特点及其育苗

营养价值
树菠萝果实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钾、钙等 矿物质以及多种酶和纤维素,具有很高的营养 价值。
直接食用
树菠萝果实可以直接食用,口感清甜,多汁爽 口。
3
加工利用
树菠萝果实还可以被加工成果汁、果酱、蜜饯 等食品,以及用于制作调味品和药品等。
树菠萝的开发利用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树菠萝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市场对树菠萝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蚜虫
吸取树菠萝叶片汁液,影响植株生长。防治方法:喷洒吡虫啉、 啶虫脒等杀虫剂,清除虫卵繁殖场所。
红蜘蛛
吸取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失绿、黄化,甚至脱落。防治方法:喷 洒阿维菌素、哒螨酮等杀螨剂,加强果园卫生,清除落叶和杂草 。
蚧壳虫
寄生在树菠萝枝叶上,分泌蜡质物覆盖枝叶表面,妨碍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喷洒毒死蜱、马拉硫磷等杀虫剂,清除虫卵繁殖场所。
树菠萝的经济价值
01
食用价值
树菠萝的果实肉质多汁,味道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
酱、蜜饯等食品。
02
药用价值
树菠萝的果实和叶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暑、利尿消肿
、润肠通便等功效。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口渴、尿多、食
欲不振等症状。
追肥
根据树菠萝的生长情况和需肥特点,适时追施氮 、磷、钾等肥料,以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
叶面肥
在树菠萝生长期间,可适当喷施叶面肥,提高树 体营养水平,促进果实发育和品质提高。
水分管理
灌溉
根据树菠萝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含水量,及时灌溉,保证水分 充足,促进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
菠萝栽培技术

浅谈菠萝栽培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学号:1109100214姓名:徐光桥摘要:菠萝原产巴西,目前,菠萝已广泛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成为世界重要的果树之一,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热区省。
菠萝是现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特别是受到广大年轻人们的喜爱。
然而,要种出一个香甜可口的菠萝出来,不仅需要特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更需要的是一系列栽培技术,比如种植技术、幼苗培育技术、施肥技术、除草技术、病虫预防技术、生长催化技术、果肉催熟技术等,这一系列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到菠萝的生长状况和其最后的生产率。
所以研究菠萝的栽培技术对农业果林生产还有个人种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菠萝、栽培技术、种植、施肥、生长素、除草、杀虫一、菠萝的概述中文学名:菠萝别称:凤梨黄梨学名:Ananas comosu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菠萝科属:菠萝属种:菠萝1、菠萝的营养价值菠萝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A、B、C,磷,柠檬酸和蛋白酶等物。
味甘性温,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泻之功,为夏令医食兼优的时令佳果。
二、栽培技术1 、选择园地、搞好规划和开垦1.1 园地选择作为商品生产基地,在南亚热带地区应尽量选择坐北朝南、冬春无严霜与低温阴雨、阳光充足、水源丰富、交通方便,有连片可供开发的地区。
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较易获得丰产,但菠萝对土质要求并不严格,结构不好的土壤只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也能获得高产的丘陵山地,应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等高种植,避免水土流失。
1.2 开垦、整地与基肥新垦荒建园对菠萝生长有利,但开荒深翻深度最好达到30cm,并除净硬骨草、黄茅草等宿根恶性杂草。
坡面较大的丘陵缓坡地宜机耕全垦,地块较小的以人工或畜力开垦或等高垒畦。
开垦后坡度小、坡面大的丘陵地全垦后可先划幅再起畦,幅宽20m并挑出1m宽的幅淘,再按等高划线定畦,畦宽1-1.6m、高25cm、沟宽30-50cm,花岗岩和石英砂页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可起平畦或低畦。
树菠萝特性及育苗技术

03
树菠萝栽培管理
施肥管理
1 2 3
基肥
在树菠萝定植前,施用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等 ,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追肥
在树菠萝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需求和土壤养 分状况,适时施用速效氮、磷、钾等肥料,以促 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微量元素肥料
针对树菠萝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铁、 锌、硼等,施用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以增强植 株抗逆性和提高果实品质。
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05
树菠萝育苗技术案例分析
案例一:育苗期管理不善导致生长缓慢
树菠萝在育苗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在育苗期,如果土壤条件不良、肥料施用不当或病虫害侵袭,都会影响幼苗的生 长速度。此外,不合理的灌溉和光照不足也会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案例二:移植后死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果实成熟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果实 的成熟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采 收。
果实利用价值
01
02
03
树菠萝果实富含营养物 质,如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
果实可以新鲜食用,也 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 如果汁、果酱、果干等
。
此外,树菠萝果实还具 有药用价值,可用于治 疗腹泻、痢疾等疾病。
高效繁殖技术如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可以快速繁殖树菠萝,并且能够保持其优良的遗传特性。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短 时间内大量繁殖树菠萝,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THANKS。
01
02
03
04
温度
树菠萝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
水分
树菠萝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同 时也要注意排水,避免根部水
分过多导致腐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文献 汇编 lihongyu 1 菠萝栽培学
一﹑栽培意义 菠萝别名凤梨、王梨,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大名果之一,其风味深受人们喜爱。由于菠萝制罐后色、香、味具全,故誉为“罐头之王”,畅销世界各地。 菠萝果实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富含营养。据分析,果实可食部分含水分为77%,蛋白质0.4%,碳水化合物9%,矿物质0.3%,维生素含量为24毫克/100克果肉。可食率75%,含可溶性固形物9.91-12.14% ,糖8.38%,酸0.2-0.5%。 菠萝果实除鲜食及作蜜饯果脯外,又是罐头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制罐后的下脚料如果皮、果心等,可以制汁、酒、醋和提制柠檬酸、酒精等。加工后的渣还可作饲料和肥料。 菠萝叶含有2-5%的纤维,可作制绳、纺线、织布的原料。提取纤维后的残渣仍可作造纸原料。块茎含有2.5%的淀粉,粒子很小,提出后可作细菌培养基。果汁为利尿剂,亦可治疗支气管炎。 菠萝生长强健,适应性强,在气候适宜地区,栽培管理容易,病虫害少,耐干旱,平地和山地均可种植,且产量较高,收益较快。 二﹑栽培历史和分布 菠萝原产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一带干燥的热带山地,但未发现真正的野生。大概在公元1600年以前传至中美和南美北部栽培。 由于菠萝的芽苗较耐贮运,因而在短期内,即迅速传入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6世纪末至17世纪之间,传入我国南部各地区。目前,世界约有61个国家和地区有栽培。除我国外,以泰国、美国、巴西、墨西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栽培较多。 我国菠萝栽培主要集中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云南、贵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台湾菠萝主产区在台南﹑台中及高雄一带。 广东省菠萝栽培面积较大,产量较多,产地集中在汕头﹑湛江﹑江门等地区及广州市郊。 广西主产区在南宁、武鸣、邕宁、宁明、博白等县市。 目前菠萝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周期性的霜冻威胁使菠萝产量不稳定。我国现有较为广泛栽培的卡因、巴厘(菲律宾)等品种,在栽培上和加工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今后还应对现有品种进行选种、提纯复壮,加速选育适合罐藏加工的新品种(具有育种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文献 汇编 lihongyu 2 要求的菠萝性状:叶缘无刺、果近圆筒形,果眼小而浅,果心小,汁液丰富,味甜)。推广合理密植、土壤覆盖、适当施肥和应用激素,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延长鲜果供应期,以及对菠萝凋萎病防治的研究。 三﹑主要种类及品种 (一) 主要种类 菠萝为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 Merr.)的一个种(A. comosus L.)。在凤梨属中共有5个种,但果实可供食用作经济栽培的只有菠萝1个种。菠萝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单生、直立、为叶片所掩蔽,基部抽生吸芽,叶剑状,成旋迭状簇生,长40-90cm,宽4-7cm。先端渐尖,边缘有利齿或无,叶面深绿,叶背淡绿。 花序由叶丛中抽出,为头状花序,顶生、单生、椭圆形如松球;花无柄、紫红色;花瓣分离,雄蕊6枚,子房下位。果肉质,可食部分由花序轴、子房和花被基部共同发育形成聚花果。果顶上着生冠芽。 在栽培上,菠萝均采取无性繁殖,它的变异较少,因此品种也少,主要经济栽培品种更少。 全世界有135个菠萝品种,但其中不少是同物异名的。目前世界菠萝品种约有60-70个,一般分为皇后类(Queen group)、卡因类(Cayenne group)、西班牙类(Spanish group)三类。 1.皇后类 叶片较短,叶多刺,极少数无刺,叶面中间有明显彩带。果圆筒形或圆锥形,果眼深,小果两侧向上突起,果肉黄色至深黄色,肉质细,纤维少,汁多味甜,香气浓郁。代表品种有皇后。我国台湾有刺、巴厘、神湾、广西的菲律宾等均属此类。 2. 卡因类 植株强键,较高大,叶片硬直较张开,叶无刺或尖端有少许刺。果肉淡黄色,香气较淡,果眼浅,小果圆而扁平,不突起。本类代表品种为无刺卡因(Smooth Cayenne)。 3.西班牙类 植株高,叶片长而阔,叶缘有硬而尖锐红色的刺,叶片黄绿,叶面两侧有红色彩带。果肉淡黄色,纤维较多,小果扁平,但其苞片基部突起,果眼下陷深入果肉。本类代表种为红西班牙(Red Spanish)。台湾的无刺或有刺红皮种,华南栽种的萝岗有刺、广西武鸣、广东潮洲、汕头的北梨,福建的本地有刺也属本类。 菠萝品种的染色体,有二倍体的(2n=50),如卡因、皇后和西班牙;有三倍体的(3n=75),如卡巴桑那(Cabezona);有四倍体的(4n=100),如詹姆士皇后(Jame‟s Queen)。多倍体的果实比较大,但开花较迟。 (二)主要品种 华南各地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特性如下: 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文献 汇编 lihongyu 3 1.卡因(Cayenne) 又称无刺卡因、沙捞越(Sarawak)、南梨、台湾无刺等,栽培历史已有150多年,目前占世界菠萝栽培面积的90%以上。广东、福建、台湾栽种较多。 植株健壮高大,叶阔大、厚而长,开张,叶色浓绿,叶槽有紫色彩带不明显,叶缘无刺或先端有少许刺。一般为单冠芽,裔芽3-4个,吸芽少。果长筒形,果重1.5~3kg ,大者可达4~5kg。小果数较多,阔而扁平。果实呈黄绿色或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柔软多汁,香味较淡,纤维较多,含糖及含酸量均高,品质次于菲律宾及神湾品种,7-8月成熟,为晚熟品种。适合罐头加工,成品率高。 本品种要求较高的肥水条件,抗病能力比较弱,易感凋萎病,果皮薄,易遭日灼及病虫危害而引起腐烂。果实不耐贮运。 无刺卡因由于在不同地区多年驯化的结果,已有沙捞越和希路等品系。沙捞越较耐湿润,抗凋萎病强。 2. 巴厘 广西称菲律宾,广东湛江地区称黄果,潮洲、汕头地区的“崆”种也属此类。广西枇杷90%以上栽培此品种,广东主要分布在湛江地区。 植株较卡因种小,但生势强健。叶片较卡因种短圆、叶缘有小而密的刺,叶片青绿带黄,有白粉,紫红色彩带明显。 果中型,一般1.5kg左右,果呈圆筒形或椭圆形。果眼小,呈棱状突起。果皮和果肉均金黄色,鲜艳透明,果心小,肉质细嫩而爽脆,纤维少,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含酸量0.26-0.58%,香味浓厚,品质上等,为鲜食和制灌两用品种。6-7月成熟,为中熟种。 3.神湾 又名金山种、台湾有刺、新加坡等。在分类上属于皇后类的一个品系。广东中山、海南栽种较多。 植株中等大小,叶缘多刺、叶细窄而厚,呈赤紫色。 果小型,约重0.5-1.0kg。圆筒形、果眼小而突出,果肉淡黄色至黄色,味甜爽脆,含可溶性固形物14-17%,含酸量0.23-0.61%,纤维少,香味浓厚,品质佳。早熟,不耐贮运。因吸芽发生数量多,果小,产量较低,栽培日渐减少。 三、生物学特性 (一) 生长和结果特性 菠萝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矮生,株高约1m;根属于须根系,无主根。茎为螺旋着生的叶片所掩蔽。 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文献 汇编 lihongyu 4 开花时从叶丛中心抽生花梗,其中着生多数聚合的小花成松果状,由肉质的中轴发育而成复果。在果实顶端着生冠芽,果梗上着生裔芽,叶腋间抽生吸芽。采果后由吸芽代替已结果的母株继续结果。地下茎有时抽生块茎芽。 1. 根 菠萝的根系是由茎节上的根点直接发生。强壮植株的茎上有800-1200个根点。 菠萝的根系可分为:气生根和地下根。 1. 气生根 它是菠萝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菠萝植株茎部和各种芽苗的叶腋。最长的气生根约30厘米以上。气生根能在空气中长期生存、生活,保持吸收水分、养分的功能,当气生根接触土壤后,即转变为地下根。 冠芽 果实 裔芽 果柄 块茎芽 吸芽 地上茎 地下茎 根 二、菠萝生物学特性 根系属于茎源根系,有菌根。根系有气生根和地下根两类。 茎为肉质茎被叶包裹。地上茎:顶端生长点抽花序,侧生长点发裔芽和吸芽。地下茎:蘖芽(块茎芽) 叶片
吸芽的气生根如能早入土,就能够加速吸芽苗的生长,促进早结果、结大果。卡因种菠萝的位置着生较高,其气生根难以伸入土中,故易早衰;菲律宾种的吸芽比较多,着生位置较低,因而气生根易伸入土中变为地下根,故不易早衰。 2. 地下根 菠萝的地下根属于纤维质须根,细长而多分枝。可细分为粗根、支根和细根三种。细根是吸收根,白色幼嫩,分支多,密生根毛,生长旺盛,吸收能力强。一株菠萝植株的根有600-700条,形成庞大的根系,足以维持地上部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文献 汇编 lihongyu 5 菠萝的地下根群的特性是好气浅生,喜松软、肥沃的土壤。积水、通气不良或栽培过深,根生长会衰弱。 菠萝的地下根共生着菌根,它的菌丝体能够在土壤含水量低于凋萎系数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此能增强菠萝植株的耐旱性,同时又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供给植株。 环境条件对菠萝根系生长的影响 根系生长受温度、土质、耕作层深度、土壤肥力等影响很大。 菠萝根对温度的反应较敏感,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29-31oC,在43oC以上或5oC以下,根即逐渐停止生长。当温度上升至15oC时,根开始迅速生长。如低于5oC持续一周,根即开始死亡。 适当密植和地面覆盖对根的生长有利。 广州通常每年3月上旬天气转暖,下雨后湿润,根即开始萌发,随温度上升而加速,4月上旬-5月下旬陆续发根;5月下旬-7月末根的生长达到最高峰;9-11月秋季干旱转凉,生长缓慢,12月以后天气转冷,根逐渐停止生长。每年12月-1月近地表的根群常因干旱寒冷而枯死,到翌年春暖时再发根。 2. 茎 茎分地下茎和地上茎。其上均着生许多休眠芽。地上茎高约20-30cm,被螺旋状排列的叶片紧包,不裸露。茎的最顶部是生长点,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断分生叶片,至发育阶段则分化花芽形成花序。 当生长点转化为花芽、抽升花序时,休眠芽即相继萌发成裔芽和吸芽。越靠近顶部的芽越早抽生。 由于吸芽着生的位置逐年上升,气生根不易伸入土中,造成易早衰的现象。因此,培土是菠萝栽培管理上的一项重要措施。 茎的粗度是植株强弱的重要标志。壮苗茎粗状,叶片短而宽厚。 3. 叶 菠萝的叶片革质,狭长形,呈剑状,中部较厚,稍凹陷,两边较薄向上弯,形成叶槽,有利于雨水和露水积聚于基部。 从叶的横剖面观察,其表皮层外盖着蜡质,其下是一层较厚的栅栏组织,为贮水之用。叶背被一层厚茸毛,可阻止水分的蒸发。上下表皮均着生气孔,同时气孔上覆盖着茸毛,可减少气孔对水分的散失,这些耐旱结构很适合保水。 菠萝叶的气孔在夜间才开放,且在干燥气候下叶片形成胶质物与粘质物的生理特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