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浅谈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浅谈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浅谈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6)城市风貌要素分析,包含山、水、城和人文的综合分析。

(7)城市风貌核分析,包含主要交通节点、标志性节点、特性区开口节点和城市广场。

(8)城市风貌符号现状分析。

(9)城市风貌带现状分析,包含各城市一般风貌带和特色风貌带,如滨水风貌带、中心商业区风貌带、XX文化风貌带、生态风貌等。

(10)城市建筑景观现状分析,包含城区建筑风格、色彩、体量、高度等内容。

(11)城市标识系统现状分析,包含城区各类标识的形式、分布、色彩、体量等。

(12)城市标志景观现状分析,包含城市雕塑和标志性构筑物等。

(13)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14)城市重要眺望景观现状分析,包含城市各高点俯视景观和仰视景观现状分析。

5、城市风貌规划

(1)风貌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规划依据。

(2)城市总体风貌的定位,包含对上一部分风貌现状总结性评价,对所确定的城市风貌定位的概念解说。

(3)城市风貌分区,包含各风貌分区的位置、特点、功能等相关内容。

(4)城市风貌感知场所的划定、实现方式,建立观光路线系统。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的整合规划。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包含公共绿地布局、种类、绿化轴线、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绿化细节图示、绿化植物名录等内容。

(7)城市色彩系统规划,涉及城市色彩定位、基本准则、城市色彩控制分区、城市色彩构成要素及设计指引(含建筑外墙色彩、建筑屋顶色彩、绿化色彩、道路色彩、桥梁色彩、户外广告色彩、夜景照明色彩)的相关内容。

(8)城市高度控制系统及城市重要眺望景观规划。通过对城市景观视线通廊的规划,完成对城市制高点和城市高层构筑物位置布局、城市分区高度控制布局、城市低视点视线控制区等相关规划,针对高层建筑控制需完成平面图与立体控制图示。

(9)城市建筑景观系统规划,包含景观建筑的布置规划、建筑形象与风格,建筑体量和尺度布局、建筑技术条件要求、建筑屋顶形式示意与分布等内容。

(10)标志景观系统规划,主要指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雕塑等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设计原则、分类、布置位置、层级分布、材质、体量、设计示意等。

(11)城市风貌符号专项规划,包含城市风貌符号的提取原理及实施要求、符号示意。

(12)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包含城市桥梁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道路附属设施系统。

在城市桥梁系统中,须涉及桥梁的总体分布、设计原则、功能作用、外观装饰(材质、色彩、形式)以及设计示意图。

在城市道路系统和道路附属设施系统中,含城市主要风貌街规划、主要风貌景观节点、重要干道立面意向、主要道路路面材料、色彩、绿化设计、街道家具等相关内容。

(13)城市重要地带风貌专题研究,要求对各风貌分区的重要区域进行详细规划。

在详细规划中,针对各重要风貌区,需要完成如下内容:

具体确定体现该风貌区内的建筑群体、标志性建筑和构筑物的位置范围、建筑风格、层数、色彩和绿化等内容;

具体确定该区域内的主要建筑小品、雕塑、栏杆、地面铺装广告报栏、标识系统等的设计示意。

具体确定该区域的交通组织。

如在旧城区须提出该区域具体的整合建议。

该处所指重要区域为城市重要交通性节点、标志性节点、开口性节点、城市广场、滨江沿岸、主要商业街区、特色风貌区的中心区等。

6、其他风貌规划内容

(1)基于城市风貌保护与维育的要求对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道路、水系、功能等方面的调整要求。

(2)3~5年内风貌规划实施的重点,包括各风貌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景点的建设和软环境的建设内容。

(3)制定和实施城市风貌规划的措施。

注:上述内容可作适当调整以避免重复,但所列各方面必须涉及。

二、规划图纸

规划图纸应包含城市风貌现状分析图和城市风貌规划图两部分内容。(一)城市风貌现状分析图

1、区位分析图

2、地理文化圈层分析图

3、土地利用现状图

4、主要道路交通现状图

5、城市风貌空间结构现状分析图

6、城市风貌要素分析图

7、城市人文历史风貌现状分析图

8、建筑风貌现状分析图

9、建筑高度现状分布图

10、城市各景观带分析系统图

11、城市重要节点现状风貌分析图

(二)城市风貌规划图集

1、地理文化圈层城市风貌定位图

2、城市风貌总体框架图

3、城市风貌分区图

4、城市特色风貌带分布图

5、城市风貌核分布图

6、城市风貌感知系统图

7、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规划图

8、城市绿地系统图

9、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分布图

10、建筑景观风貌规划图

11、标志景观规划图

12、城市景观视线通廊控制系统图

13、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系统图

14、城市色彩控制分区

15、城市各重点景观带风貌规划系统图

16、标识体系规划图

17、观光路线规划图

18、为阐述说明文本所需的其他相关图纸

注:凡为系统图的应当包含多幅相关图纸,因规划设计需要或避免重复等问题可在上述图纸中适当增减。

三、附件

1、城市风貌调查问卷及其相关数据、结论,专家意见汇编。

2、城市风貌定位、规划思想的论证说明,城市色彩选取相关论证说明。

3、其他补充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和图表。

咋一看!内容忒多,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超越了风貌规划的界限,成了修规了,其实不然,风貌规划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确需涉及宏、中、微三个层次,且上面所提重点区域的专题也为导则性的多为文字表述而已。但是,如何让规划设计单位一见如此丰富的内容,深感工程之庞大,要他们欣然的接受倒是难题了,毕竟这样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做个概念性的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规划设计各阶段设计成果要求详细

规划设计各阶段设计成果要求 一、规划设计及概念设计阶段 1) 概念性设计 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 解释规划设计背景、用地现状概述及分析、规划设计依据、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特色阐述、规划布局阐述;道路、市政设施、景观、建筑等分类规划说明;建设成本测算。完成规划用地平衡分析、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内容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等。 2) 项目区位分析图 反映项目开发用地与城市及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关系,并说明本项目在城市中的区位及交通关系。 3) 开发用地现状图及现状分析 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用地范围和用地面积以及后退红线等要求。分析用地内主要地形(高程、坡向、坡度等)、地貌(地表径流、地质特征等)以及现状,提出各区域以及节点的不同功能开发的适宜性。 4) 总平面图 完成建筑布局总平面图1:500,包括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公建设施布局、道路、停车设施以及绿化布置等;并要求标明建筑的位置及建筑间距。 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分析图 地形分析图 日照分析图 建筑首层平面 建筑标准层平面 裙房各层平面 各建筑单体平、立、剖图各一(1:200),重点部位还要增加剖面 主要建筑立面,立面效果图不少于两张 外景、室内、街景透视图若干张

典型建筑的表现图若干 设计说明 5) 道路规划图 要求:标明道路控制点标高、道路坡度、道路宽度、转弯半径、车行道等级、停车位、公交车站位置及距离等。 6) 交通分析图 包括主出入口、人行和车行出入口、人车分流、地下停车行车线路等的交通组织分析图。 7) 绿化景观分析图 要求:景观、绿地系统、空间环境分析图,特别说明下沉式广场与地下商业、地面商铺、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 景观总平面图 景观分区图 水景设计构想 场地剖面设计意向图 植物选取意向植物种植分布意向图 车行、人行系统布局意向图 室外小品设计意向 景观透视分析草图 景观节点透视分析草图 外部环境设计,表达室外设施如软硬铺地,步行道,墙体等其它造型元素 8) 竖向规划图:标明地形高差、排水方向、地面坡度等。 9) 市政方案及外部市政条件,综合管线示意图。 10) 物业管理的空间措施要求:封闭、隔离措施,通道与出入口管理,监控点分布,物业管理用房分布。 二、方案阶段 1、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建筑的平面和竖向构成,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 ——关于无障碍、节能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题。本文以星沙城市风貌规划及城市美化工程实践为例,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概念性城市设计、专项系统规划、环境设施引导等方面探索了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 城市风貌;美化工程 1 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竞争由单一的经济竞争逐渐转变成为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城市的发展重点,也由过去奠定大框架、大开发为主导,相应地转变为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人才,从而推动城市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城市掀起了美化运动的热潮,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 2 城市风貌与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 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在山水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表现,其内容包括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大部分。 城市风貌规划,是一项承接总体规划同时引导详细规划的综合性规划。它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整体形态、空间景观的研究,建立整体风貌结构,提出各项建设要求,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和特色环境。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非法定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等特征,是对城市法定性规划的补充和深化。 3 星沙城市风貌规划 星沙位于长沙市东北部,距长沙市区11公里,原是长沙县的一个小镇。随着199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沙县县委县政府的入驻,星沙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万人的中小城市。城市在框架性扩张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3.1 规划策略 星沙做为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新城建设与旧城更新(图3)同时进行,其风貌规划显得较为特殊和复杂。由此,规划提出以下策略: (1)宏观战略与整体形态相结合,体现整体性。 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提出城市发展战略,并对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

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8T10:37:41.87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期作者:沈曦[导读] “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小康社会系统工程,在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沈曦 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35摘要:“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小康社会系统工程,在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案例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美丽乡村群规划发展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小镇模式;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前言: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规划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特色小镇”模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的召开,城市和乡村建设的方向更加清晰和明确。探索“特色小镇”模式的美丽乡村群规划发展策略和路径,打造有活力的魅力乡村群特色小镇,成为当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特色小镇”模式的内涵、规划策略与路径 1.1“特色小镇”模式的内涵 特色小镇模式形成“产业、资金、服务”三方融合的发展理念,可促进“产、城、人、文、旅”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特色、功能凝聚、机制创新的内涵目标。美丽乡村群的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新阶段,“特色小镇”模式是一种能够兼顾乡村与城镇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1.2“特色小镇”模式的规划策略与路径 “特色小镇”模式聚焦美丽乡村群的特色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同时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规划是龙头,美丽乡村群的规划介于传统农村与城市规划之间,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挖掘村庄人文历史文化优势,培育创新文化、产业文化等元素,形成独特的人文标识,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发展平台,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2、“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路径 2.1 乡村群功能:由单一产业转型多元发展 “特色小镇”模式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城镇空间都市区化、生态农业空间景观化休闲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消费升级催生了多样化的需求,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发展,乡村地区将进一步承载休闲、观光、旅游、体验、文化创意等多重功能。提供城市缺乏的乡村生活,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群已成为现实需要和可能。 2.2 乡村群发展:突破村庄短板,达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村庄发展的主要短板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期以来投资不足、欠账较多,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保障基础设施支撑,考虑各产业发展的发展需求,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镇有机衔接,连动区域村庄,形成特色乡村群,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助推乡村振兴。 2.3乡村群规划:由单一乡村建设转向全域规划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之间制度隔膜的逐步打破,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由单向流动日益转变成全域流动。由于“城市病”所带来的压力及居民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更高要求,乡村逐步成为“世外桃源”的美好寄托。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景观、文化等资源已经成为稀缺品,乡村蕴含的价值不断突显。统筹规划乡村群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要考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的提升,注重全域发展,体现地域文化风格,以特色为支点,以点带面、点面同步,将“特色小镇”模式美丽乡村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又一手段。 3、案例实践 3.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位于从化区鳌头镇西塘片区美丽乡村群位于鳌头镇东部,规划研究范围为鳌头镇西塘、横坑、鹿田三条村庄的行政界域,以西塘村为中心村,规划区域覆盖面积约 1545.54 公顷。 本次美丽乡村群规划将涉及三个层面——片区层面、村庄深化提升规划层面和实施计划层面,在“七化五个一”的基础上,融入文化、景观、产业、创业、创新等元素,赋予美丽乡村更为丰富的内涵。 3.2规划设计定位与理念 规划融合“产、城、人”,讲述一个山、水、田、林、湖的童话故事。老地方,新事物,旧建筑,新创意,让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发扬、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3.3重点村庄规划深化设计——西塘村 西塘村作为西塘片区美丽乡村群中心点,随着村庄近期建设要求及未来发展需要,通过总结从化村庄规划工作经验,探讨出更优的村庄建设工作方法和经验教训,以西塘村为例打造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结束语: 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开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护航、经营权保障等宏观层面,企业负责规划、招商引资、管理、运营、服务.政企一条心的抱团发展,特色小镇的优势也就更容易凸显,特色小镇才能释放出更多能量。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要求

1\技术文件 1.1基础资料汇编(对编制区现状情况的资料汇总和分析评价) 1.1.1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1.1.2 自然环境(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特征等自然条件) 1.1.3 人口状况(人口空间分布、居住结构、居住密度) 1.1.4 土地利用现状(详细汇总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征地权属情况,列出“现状用地汇总表”) 1.1.4.1 用地结构及各类用地布局现状 1.1.4.2 已拨划或出让用地的征地权属情况 1.1.4.3 已批准的设计要点情况 1.1.5 建筑物状况(编制区建筑物用途、面积、建设年代、建筑质量与合法性等) 1.1.6 道路交通现状(等级系统、功能划分、红线及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交通设施的分布与规模、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1.1.7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对现状进行分析)1.1.8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分布、规模、用地面积及管网等级和分布,并对现状进行分析)1.1.9 历史文化及建筑风貌(编制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色及环境特征等资料) 1.1.10环境保护现状(编制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类型及污染指标,并对环境保护状况分析)1.1.11其它 1.2说明书 1.2.1 前言(说明控规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规划的委托和编制过程等) 1.2.2 规划依据与原则(说明依据与原则,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划和其它依据,控规所遵循的主要原则等) 1.2.3 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简述编制区自然、历史和现状特点,分析评价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 1.2.4 规划目标(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编制区发展条件,确定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并预测编制区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1.2.5 用地布局(分析影响编制区用地布局结构与功能组织的重大因素,阐述用地布局与功能组织的基本思路及规划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规模及规划要求,列出“规划用地汇总表”) 1.2.6 地块划分(分析评价影响编制区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按照4.2.3、5.2.3规定)的要素,明确地块划分(包括细分)的依据和原则,确定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的方法和结果 1.2.7 地块控制(按照规划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编制区的各地块建设用地性质和建设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有关要求详见4.2.4、4.2.5、5.2.4、5.2.5),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论证)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发表时间:2019-01-23T09:09:31.24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作者:苏泽荣 [导读] 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政策,重点是发展小城镇,新型城镇的开建是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共同发展。特色小镇是针对城市的模仿的一种方式,主要特征是它属于新兴的产业聚集的发展平台,是让城镇慢慢转变为城市的一种过渡形式。助力城市产业转型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战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特色小镇;开发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还有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化建设落后,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就业困难、污水排放、环境变差等各种问题。要合理利用原有空间和资源,来实现把高效化转化为低消化,是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途径。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一般是在3平方公里左右,不超过5平方公里;与城市空间相对独立且还要能互动。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有经典传统产业、新型导入产业、居住空间与社区、商业建设、商业建设、生态、文化、旅旅、基础设施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特色产业与旅游为核心。 1.当地特色产业,一般都是比较经典或者是传承下来的产业为主。要加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设计和整体装饰。要充分发挥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 2.旅游项目是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关键,如主题乐园、特色街区、观光区、历史文化区、温泉养生中心等。 3.产业延伸环围绕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会形成一系列项目,围绕着市中心,形成辐射或者是组团分布。还要展现出“宜居、宜游、宜业”等多个方面。 4.要有服务居民生活、金融、教育、医疗、商业、公交教育、社会服务以及旅游产业的等一系列服务。 5.核心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输等特色产业。要鼓励各类新兴产业的创建。以促进产业聚集和发展。 二、由企业来主导 在传统产业转型为电子商务小镇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镇”行政划分。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应具备独特性,是属于区域特发展,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产技术、经济聚集、交通便利等,要发展成“独占一方”的特点,是别人模仿不来。包括特色产业内涵的独特性、功能性、核心、环境优美性、新颖性等方面。平台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小镇,也可以让其他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例如一中国“地毯之乡”驰名海内外的天津武清区崔黄口镇依靠自身地区优势,成功转型发展为电商产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昔日的“地毯之乡”变成如今“电商小镇”的华丽蜕变。目前,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累计引进企业1200余家,电商及配套企业340家,聚集如京东商城、携程网、唯品会、乐蜂网等优质电商企业,实现招商引资216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2000余人,并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要尊重城市的内在秩序和制度,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发展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培育,创新资金来源和一些社会的力量的帮助。培育特色小镇能够有效破解空间资源不够用和资源不足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们居住的环境,为原有的城市诸如新的血液,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城市粗放型产业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帮助城市成功转型,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主要目的 从特色小镇实践来看,一般是所处小镇所在的资源丰富或者是其他优势条件,在一定的地方或者空间来吸引企业、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形成独特的地域优势来服务于消费群体。来促进当地的发展。 政府引导型,由政府引进有投资能力的企业进入小镇,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创作团队。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和发展,这样的运营方式更直接的面向市场,更有竞争力。也有过成功的例子。如浙江杭州的梦想小镇,就是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区域转型的案例。 特色小镇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地理趋势,特色小镇的选址和环境是发展的关键,特色小镇的空间要小而精致,有效应对对土地指标紧张的制约,它要有一定的规划空间限制。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空间模式,一定要能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圈,要交通便利,以方便运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小镇要对自然环境做到资源保护,不过度索取、铺张浪费损害生态环境。小镇应该结合周边的特色和环境,进行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将小镇特色融入进去,提升小镇的生活品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让他们感受到在小镇生活的舒适,对这里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建设特色小镇要融入多种元素,以此来推动区域文化融合,特色小镇可以促进“城市、产业、文化、人脉”四方面的融合。一般特色小镇都是建设在大城市周边的乡镇,它们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为小镇提供同等服务,提供人才、信息、科技、资金、服务等其他的来源;而且大城市消费较高,工资较低,学历要求较高等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存的困扰,而小镇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生本不高,工资岗位较多还提供了生活居住的地方,未来将会更有发展前景。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是推动城乡发展、传递文明、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这些都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居民融合,为城镇发展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特色小镇都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为发展核心,但是现有的农业结构单一,科技技术较低,产业链短,以至于出现高投入,收益低的现状,不能吸引投资者,在文化成长方面,小镇的创新度不高,关注力和投入还不够多,有的小镇文化内涵比较单一,风格类似,没有特殊和看点;在旅游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现如今建设特色小镇的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张,特色小镇无论是面积、产特、产量和人口,都是与原有的新城市开发有很大的区别。特色小镇的建设现在还属于探索和建设开发的阶段,要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优质产业和最大有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的不断更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建设好特殊小镇要做到政府扶持,加大宣传力度,要引进人才、以便推动特色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要做到落实工作,

城市风貌规划编制要求内容

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以城市文化为内涵浅析特色小镇的规划

以城市文化为内涵浅析特色小镇的规划 发表时间:2018-05-16T15:47:24.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孙绪芹 [导读]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党和政府机关的正确领导,明确市场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小镇本身发展特色完成编制规划内容,兴建基础设施项目,打造适合大众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的发展环境,使得小镇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关键词:城市文化;特色小镇;规划 引言 城镇是开展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单元与载体。在特色小镇整治与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其中既有经济因素,同时也有文化因素。在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下,城市文化逐渐被经济大潮冲刷,正出现严重的流失现象,如果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承,在城镇规划中有效考量文化要素,是现代城镇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城镇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深度内涵是城市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民俗及其艺术文化的总称,是城市中居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形式、文化积累、社会观念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包含物质形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等方面的体现,是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及传播有着直接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中的居民、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集中化体现,是地区内人民在持续性的生活中,所创造的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综合,是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展示的重要舞台。 2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1)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通常情况下,特色小镇的特别之处在于处于优雅、适合人类生存居住、旅游观光、发展经济的特殊位置,与偏僻的农村和山区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如此,特色小镇更加注重生态绿色发展,可以吸引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展的关注,使得人们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完成创业和居住。 (2)具备优势产业链 在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小镇不断完善并扩展优势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可持续性发展产业链。 (3)完善的功能设施 特色小镇的显著特点还表现在层次分明,可以为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发展环境,保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舒适、惬意。不但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能够与周边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经济共存。 (4)具备高素质人才 在特色小镇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经验丰富,这也是特色小镇能够吸引大批量创业者前来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3城市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中的价值 在一个城镇当中,文化发挥着核心与灵活的作用。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不容忽视,从内容来看,城市文化要素包括自然思想、土地制度、民俗信仰、生活习惯、文化遗址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都会对城镇的整治规划起到影响。在特色小镇规划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文化要素的考量,也会导致经典文化的大量遗失,制约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实践工作中,特色小镇规划不是一个孤立性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整治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关注“老旧”区域进行改造,在定位与目标方向上,并不意味着拆旧建新,而是要进行差异化定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城镇原有的文化样貌,特别是是对于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建筑与民宅,要加以保护,同时要利用这些文化要素载体,充分展现民俗风情,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实现特色小镇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在规划过程中,文化要素直接关系到城镇的文化景观建设、空间规划、居民建筑安排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文化保护思想,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传承经典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文化为视角审视特色小镇建设,需要统筹考量多种要素,提升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针对性,实现科学发展目标。 4城市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4.1尊重基础文化环境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践行科学设计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人文环境。从规划设计体系来看,建筑只是总体环境中的一个链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环境的本真地位,要充分考虑城市设计的环境人文基础,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和人文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层次和人文属性,优化资源利用模式,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的目标。举例来说,长春市绿园区最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典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融入了人文主义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人文资源和基础景观,实现了比较好的设计效果。在设计实践中,继续探寻科学有效的文化设计理念,对于提升规划设计总体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2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 在文化理念指引下开展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求景观设计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文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来看,不同地域的人文特征相差较大,所以不会有统一的设计模板,但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还是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人文要素,将城市文化渗透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充分释放文化活力,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匹配。在宏观资源调控上,规划设计师要开阔自己的眼界,纳入多种设计元素与设计符号,将城市人文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尽可能减小景观建设投入,用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景观设计效果的最大化,进而满足现代城镇景观设计需求。 4.3突出人文景观的创造性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尊重人文环境与景观设计当中存在一些基本矛盾,作为规划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利用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分析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 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时间:2014年03月0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武汉魅力村镇点击:522次 1.1依据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范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1.1 依据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范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2003年)、《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13),结合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保 护和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技术规定。 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依据《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 项规划》、《武汉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紫线专项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紫线专项规划》、《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等上位规划及本技术规定进行编制。 1.2 作用 本技术规定是结合武汉市历史保护的特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 50357-2005)》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内容的深化。编制完成的保护规划和修建 性详细规划将作为武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1.3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武汉市主城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及传统 特色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其他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的区域可参照本技术 规定执行。 1.4 规划编制组织、审批、修改程序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屋、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并征求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依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修建性 详细规划。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五个重庆”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为强化我市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艺术性和地方特色,改善城市品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现就我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有关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 1、主城区及各区县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建筑风格除有特殊要求的外,要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并充分体现重庆主城区及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各地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鼓励在城乡建筑规划设计中继承和发扬川东和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本土民居建筑的风格。容积率在1.0及1.0以下的两江四岸头排地块及城市重要区域必须采用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2、在用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中,高层建筑应尽量不集中沿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布置,而应在兼顾城市空间形态和项目内部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合理分布,富有趣味和变化,形成较为连续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3、应在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的前提下,在城市的各片区形成较为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在对风貌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建筑高度应充分论证以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强化城市山水特征和传统文脉。 4、必须大力提倡中华文化在城市建筑风格中的传承,全市禁止在公共建筑和大体量建筑设计中采用西洋或欧式建筑风格。 5、城市建筑应立足于场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具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征,禁止照抄照搬、盲目模仿各种异域风格和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低劣建筑造型设计。临街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应体现城市街区的整体风格,形成连续协调的街道景观。 6、加强重要建筑的细部造型设计,通过对檐口、窗框线条、基座、装饰构件等部位的艺术设计,形成比例和谐、端庄大气的建筑造型,达到美观的艺术效果。

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及深度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一、修建性详规内容包括: ⑴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⑵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⑶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⑷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⑸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⑹竖向规划设计; ⑺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 ⑴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⑵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 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一)规划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7、竖向规划;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城市印象(特色)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格、底蕴、格局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环境特征。而城市风格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它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城市风格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表现,也是一个城市特色表现。城市风貌特色不仅仅是建筑技术和学术流派问题,而且是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问题。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文脉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县的城市建设这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处盖新楼、修马路,互助县城变样了、变大了、变绿了,可是,随着城市建设空前发展。同时暴露出很多美中不足的缺憾,如互助的味道没有了,即特色不再明显,除了它自身的地理环境有特色外,大多数新建的建筑可以放到省内任何一个县城都合适,而我们城市的新定位是“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风格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造城市的特

色是城建工作的生命。下面,我就如何打造和提升我县城市风貌和风格作一研讨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塑造我县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途径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其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快速的经济增长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处理好多样与协调、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借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塑造城市特色。(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都是依据自然环境形成鲜明而永恒的城市特色。我县有着“三山三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城在山中、市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围绕三河形成主要XX生态景观轴和围绕地块片区特色形成历史老城、山水新城、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我县是以土族为主的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土族文化所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前流行的特色小镇建设,从建筑设计者角度去理解特色小镇的规划及建筑形态。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设计 一、特色小镇解读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也不是“加”,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特色小镇并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产业发展之举或城镇体系格局变化,而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如何延续的重要探索和创新。这也是各地政府和众多资本方对之热衷的根源。 二、与产业园区别 共性: 在产业园与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是其选址时的重要因素。 其次,招商与投资都是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最为重视的领域,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融资体制,也是两者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其发展根本。 第三,两者都以产业为依托,强调主导产业的发展。 第四,重视创新,在研发、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传统。同时,两者也不断完善“孵化”功能,加快创新产品落地。 不同: 特色小镇追求产城融合产业园注重产业集群。特色的小镇的发展注重产业集群与空间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文化、旅游和社区开发的兼顾,具使其具备了产城融合的理念。同时,特色小镇注重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优质产业集群的载体平台。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园,更加注重产业集群效应,进而促使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 产业园多数只是在拼土地政策优惠,比较容易复制,一旦相关优惠条件被消化,企业很容易转移阵地。而特色小镇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做深做透就会有较高黏度,企业不会轻易离开。 总结: 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有共性又有不同,特色小镇也并非产业园的升级版,但是又都身兼发展的重任,在未来中国发展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三、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原则 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突出的是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城镇空间。不再以低成本为卖点,而是尽可能做好城市设计,将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融入城镇建设,创造令人愉悦的城镇空间,以之作为吸引高素质人口到小镇工作、生活和旅游的核心。城镇物质空间建设相对容易,而高价值产业的植入、城镇氛围的营造、城镇归属感的形成都需要巨大的能力和耐心。 特色小镇创建中,既有大拆大建,又有修旧如旧。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尊重旧城区的街道肌理,又兼顾新产业的特色,特色小镇不仅带动了产业和就业的发展,还要打出了人文牌,发展了旅游业,拓展了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小镇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者,从更高的社

浅议如何塑造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浅议如何塑造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摘要:在我国,中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城市数量的比重较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城市定位、城市风貌区控制、城市名片、城市形态、城市风貌运行机制出发,对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的相关概念、城市风貌相关理论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阐明了中小城镇风貌发展对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中小城镇城市风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是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风向标。而其中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渠道。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人口不断的聚集于小城镇,进而使小城镇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建设的不断深入,用地扩张以及结构不断重组,正推动着其空间形态快速演变的同时,城镇日新月异的建设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面临诸多影响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怎样去改变小城镇规划方式方法、提高规划的可针对性、完善城镇空间形态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并需要亟待解决。 1.城市风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领土广阔,自然条件不尽相同,中小城镇各自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所以现如今,建筑师、规划师若想塑造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风貌,必须要结合其所处的地域条件特点,依托当地延续的文化风俗,开展有效的建筑规划设计,才能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的、丰富的、具有传统文化的城市风貌。 对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的研究可以为城市的扩张过程注入城市软实力;推动相宜目标的共识化;提供城镇景观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体制机制优化;催化聚变、提升魅力。城市风貌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与内涵,在提高城市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是必要的,这不但可以提高整体城市风貌,还可以对城市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起到促进的作用。 2.国内外城市风貌的发展历程 1)国内。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已经建立了就对历史文物和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保护工作,但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的观念则是很淡薄的。国内规划界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热潮后,开始对城市特色风貌建设的思考和研究。国内对于城市风貌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种情况。一种是对城市风貌的理论性研究,一种是结合小城镇规划设计进行研究,还有一种是结合理论对某一地域典型的小城镇进行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间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编制城市风貌的专项规划或者专项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