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霞班级管理中辩证法共54页
班级管理辩证法

班级管理辩证法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我不断探索,注重方法,工作尽力做得有声有色,收获并成长着。
在管理过程中,着力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原则,三件事情,四个目标和五颗心”。
“一个中心”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两个原则”即:整体(德、智、体、美、劳)发展原则与激励原则;“三件事情”即: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后进生的进步搭建平台;“四个管理目标”即:培德、宏志,启智,冶情。
“五颗心”即:爱心、细心、耐心、信心、责任心。
工作实践中,我摸索出班级管理中的七大辩证法。
一、事必躬亲与分权治理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
班主任如果事必躬亲,必然会导致班干部对班主任老师的依赖、学生对学习与活动的懈怠,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阳奉阳违的现象。
为避免这种受累不讨好的情况发生,班主任不必事必躬亲,要学会分权治理。
分权治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可以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学生会在班级组织活动中强化民主意识,认识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体,不是消极地执行任务。
在完成任务和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验到自己所处的地位、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做好班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既是对违纪学生个体的教育,也是培养良班风的契机。
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的问题。
对一些看来严重的问题,如打架、斗殴等,可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对学生个人小题大做,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考虑,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去处理,从小处着眼,讲清问题的危害,使学生能在思想上受到震动。
二是在班级要大题小做,能不公开处理的就不公开处理。
必须公开处理的,危害性要谈,学生的年幼无知也要谈,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更要谈。
要给违纪学生创造改过自新的机会、不受歧视的环境。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艺术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艺术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沃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
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于参与度,一想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成果和质量。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其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能掌握辩证的艺术管理,巧用辩证关系管理班级,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就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办证艺术,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做到情景交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
融情入理、情理交融是班级管理的灵魂。
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饱含真情,学生一定会被打动;只要我们满带着理,学生一定能被真情折服,班级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情”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学生接受管理教育的前提。
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对他们的管理必须先要激其情。
当班主任以真挚的爱、用激励的情给孩子们以亲近感、信任感和期望感时,学生回忆自己特有的敏感,结果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老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关爱,于是就会产生“动情效应”,就会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依恋仰慕心理,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并会主动敞开心扉,自觉愉快的听从和接受班主任的管理。
“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小学学生是单纯幼稚的,他们正在成长中,思想不成熟,是非不分明,处在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的状态,需要直面加以教育引导。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科学道理和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实,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进行正面教育,力求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其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增进明辨是非能力,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情景交融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既不要“有理无情”,也不要“以情代理”。
如果“有理无情”,班主任不仅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去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而开展有的放矢的管理,而且也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以情代理”责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空虚、松懈及其行为的随意、放纵,有碍学生及班级的发展。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是对立的统一,不可分割,不可偏废。
把这一原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会使我们获得一种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而用这种方法去指导我们的工作,能使我们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
下面笔者就学生管理方法的几个方面的关系,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1.以工作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相结合班级管理无非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人和工作、学习的关系。
学校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四化建设的栋梁。
学生则是认真学习,在校的几年里要完成所有的学业,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而走向社会。
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就要围绕学校的中心,把各项工作落到安处;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班级工作中,主要的直接的确是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面对的是全班同学,是活生生的人,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人。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处理人和人(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处理人与工作、学习的关系。
这说明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而去完成我们的教育工作。
在班级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人和人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被纳入班级管理的范围,而班级管理所要涉及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具体说,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作为班级管理者在应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把全体学生组织起来,并且引导他们行动(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际关系。
离开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去谈对班级的管理,就偏离了基本出发点。
一个班级管理者,要落实学校的中心工作,首先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如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的行为过程,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去管理好人和人的关系。
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利于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关心人和关心工作、学习相结合、相统一。
以工作为中心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班级管理工作辩证思考论文

班级管理工作的辩证思考摘要:学校教育主要在于育人教育,其核心是班级管理,班级可以堪称学校教育的心脏。
文章通过笔者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辩证思考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让班级和谐奋进,良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让班级管理惠而不费。
关键词:班级管理;辩证思考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65-01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班级可以堪称学校教育的心脏。
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坏,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笔者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辩证思考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班主任角色转换和定位中的辩证思考,建立和谐奋进班级管理氛围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绝大多数班主任,却只知道有这么个说法,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得以展示和发挥,加之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该转换定位到哪个方向上。
在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老师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中给我们深深的启示:班主任应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突出收获与失误、成功与失败方面去思考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
力求做到:1、由“偏爱型”走向“博爱型”。
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每个学生,相信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把爱播洒到全体学生身上,不要只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
2、由“专制型”走向“民主平等型”。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权威的,学生对老师必须服从的,这种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了。
而新时代呼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树立师生共同管理的班级,尊重学生的意识。
3、由“简单粗暴型”走向“细致耐心型”。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学生所想、所做,要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谈班级管理中的唯物辩证法

谈班级管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谈班级管理中的唯物辩证法高中学生开始进入青年期,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但是中学生身心还未完全成熟,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都不足。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缺乏全面认识。
在思想和行为上容易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不稳定性。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学习和运用辩证法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用两点论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班级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生与班集体发生矛盾冲突是正常的,因为个人与群体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关键在于班主任如何对待、解决学生与集体发生的矛盾。
有一次,学校组织歌咏比赛,临上场时,我发觉少了一名同学,班干部灵活地变换了一下队型才得以保证演出正常进行,并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好名次。
事后了解到,这名同学未能及时上场演出的原因是接待来访的校外同学而错过了出场时间。
班主任抓住这典型事例,进行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教育:在个人与集体这对矛盾中,集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个人服从集体是建成优秀班集体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前提。
通过教育,犯错误的同学认识到:集体缺少一个人,集体照样前进,个人若脱离集体,就会孤立无援。
班干部在总结演出进说:“一个人只有存在于集体之中,才能思想升华、力量巨大。
如果说这次比赛干部组织得力,那是同学们在支持着我们。
”我们提倡集体主义,提倡个人服从集体,但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集体利益而不要个人利益。
我们不仅不反对个人利益,还保护合理的'个人利益。
有一次学校组织外出集体活动,有名同学身体不适,大家就照顾他让他看“家”。
同学们外出劳动回来,发现教室清扫干净了,宿舍中的暖壶灌满了热水。
大家感谢他,这位同学说:“集体照顾我,我也要照顾好大家。
”自由和纪律也是中学生应当正确对待的问题。
有些学生谈到自由,就想到我行我素的绝对自由;有些学生一谈到纪律,就想到强制和约束。
这两种人把自由和纪律对立起来,没有看到它们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
档案

班主任培训心得——如何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为了可以与时俱进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班主任培训,虽然是短短的两天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觉得自己在前辈那里学到很多,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些好多经验和知识。
田丽霞老师精彩的《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田老师讲了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纪律——班级建设的第一个凝聚点;二、教师——班级建设的第二个凝聚点;三、干部——班级建设的第三个凝聚点;四、目标——班级建设的第四个凝聚点。
田老师在报告中给我们讲了新的班集体成立后,教师要注意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在学生面前亮相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一次在学生面前说话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次布置任务时分配任务要合理,雷厉风行;第一次排座位一定要做到公平民主。
这些“第一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经历过,但谁会像田老师这样细心?谁又曾想过学生们会通过这几个细心的“第一次”来了解教师呢?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树立第一印象,会为班级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田老师很注意工作的前瞻性,什么问题都在发生前做到提醒学生。
从田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做为一个班主任不能只有满腔的激情和热忱,最重要的是要有细心的观察力。
什么工作都要做到前头,不能等事情发生了再去处理。
田老师的视频中涉及大量的真实教育案例,她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做班主任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
当我们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当我们与学生成为朋友的时候,当反思成为习惯的时候,当把工作当成享受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自然充满艺术性,真正达到教育无痕的境地了。
看着田老师无痕的教育让我觉得自己需要做的很多!田老师很注意跟学生拉近距离,所以她在视频中提到了迎接新生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要大方得体。
2、第一次在学生面前讲话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不要想东说东想西说西,让学生觉得老师讲话没有条理,而且甚至是语无伦次,因此要有充分的准备,要说的有条有理让学生心理很佩服。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
尤晓禺
【期刊名称】《中小学校长》
【年(卷),期】2014()15
【摘 要】万事万物都包含着辩证法。班级教育管理实践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哲
理。如果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不能很好的把握事物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教育
效果往往会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因此作为班主任有必要运用辩证法,艺术的解决教
育管理实践中的矛盾,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要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辩证关系。一、班级条规的宽严兼容俗话
说“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
【总页数】1页(P96-96)
【作 者】尤晓禺
【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
【相关文献】
1.辩证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2.唯物辩证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妙用3.唯物辩证法在班
级管理中的妙用4.辩证法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5.班级管理中\"严\"与\"爱\"的
辩证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中学班级管理 运用辩证方法搞好班级管理 精品

运用辩证方法搞好班级管理教育家奈勒说过:“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
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哲学思想,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班级管理就充满了辩证法。
一、统揽而不包揽。
用辩证法管理班级,就是要做到统揽而不包揽。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统一思想,把握方向,驾驭班级全局,不能“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例如,有的班级无论大事小事都得由班主任发号施令,事必躬亲。
班主任一人包办了学生班委会、团支部等大量日常工作,管了不少班主任不该直接管的事。
其结果是大事管不住,小事管不完;该统的没统住,该放的没放开,每天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陷入事务主义。
这样势必压抑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管理能力,也牵扯了班主任抓班级大事的精力。
这里所指的“班级大事”,就是各个时期班级中的主要矛盾,在班级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事务。
如班干部队伍建设,班集体意识培养,学校和班级的中心工作,班级学风建设,差生的教育与管理,与任课教师的配合等等。
这些都是班主任应该集中精力抓好的班级大事。
要处理好统揽而不包揽的关系,必须注意四点:一是班主任要善于选拔和培养好学生干部,特别是要确定好班级的中心——班长,并努力使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和化身;二是把班级近期奋斗目标与具体措施结合起来,通过班委会、团支部强有力的组织工作,经常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班级工作目标的实现;三是把院系要求与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班级工作,并努力形成班级特色;四是把班级中心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抓大事、抓中心工作,带动一般性工作的全面展开,创造团结守纪、勤学上进、勇于创新的班集体风尚。
二、果断而不武断。
用辩证法管理班级,必须做到果断而不武断,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