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曲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五粮液酒曲工艺及配方

五粮液酒曲工艺及配方

五粮液酒曲工艺及配方五粮液是中国的一种著名白酒,其酿造工艺和配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拥有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五粮液的工艺和配方。

一、五粮液的酒曲工艺1.酒曲的制备:五粮液的酒曲是整个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制作酒曲的原料有大麦、黄豆、小麦、糯米和酒曲。

首先将这五种原料清洗干净,并在糯米上喷洒一层酒曲。

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温度下,让这些原料进行发酵。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将发酵好的酒曲晒干。

2.发酵:制作好的酒曲会与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原料一起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

发酵池是采用类似于阶梯的结构,每层都有酒曲。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对酒曲的搅拌和通风等操作。

发酵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

3.蒸馏: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

蒸馏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的过程。

首先将发酵好的原料放入蒸酒锅中进行蒸馏。

然后,利用蒸汽将其中的酒精蒸发出来,通过冷却装置使其凝结成液态。

这样就得到了五粮液的初酿液。

4.存储和提纯:初酿液经过存储和提纯的过程后,就成为了五粮液的酒。

存储和提纯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次。

在存储过程中,酒体会逐渐变得柔和、细腻,口感更佳。

而提纯过程主要是通过滤澄和调和,去除杂质并调整酒的香气和口感。

二、五粮液的配方五粮液的配方是其独特风味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五粮液配方的主要原料及比例:1.高粱:作为酿酒的重要原料,高粱对五粮液的风味和口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粱的含水率要严格控制,一般控制在12%~13%之间。

2.小麦:小麦是五粮液的另一种主要原料。

它可以增加酒液的醇厚度和柔和度。

小麦的含水率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11%~12%。

3.玉米:玉米在五粮液的配方中起到增加酒液的甜度和香气的作用。

玉米的含水率一般为13%~15%。

4.大米:大米主要用于增加五粮液的软糯度和细腻度。

大米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13%~14%之间。

5.黄豆:黄豆是五粮液配方中的一种重要辅料,它可以增强酒液的香气和口感。

酒曲的制作工艺

酒曲的制作工艺

酒曲的制作工艺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要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

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作一简单介绍。

一、汾酒曲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 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

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

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

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二、药小曲又名酒药或酒曲丸。

它是以生米粉为原料,添加中草药粉和种曲母制成的。

制作方法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

液态酒曲生产工艺

液态酒曲生产工艺

液态酒曲生产工艺
液态酒曲是一种用于发酵酒类产品的酵母菌,它能够有效地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液态酒曲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酵母菌培养: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合酵母菌生长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粉和营养物质。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罐中,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待培养基降温后,加入酵母菌种子进行接种。

2. 发酵条件控制:培养罐中的酵母菌开始进行发酵,需要控制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

通常,发酵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pH值控制在5-6之间,适量的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可以促进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

3. 产物收集: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产生大量的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精可以通过蒸馏等方法进行收集,而二氧化碳则会从发酵液中释放出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采样分析的方法,检测发酵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活性。

4. 酒曲液的处理和储存:经过发酵的液体酒曲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过滤、浓缩和冷冻等,以去除杂质和浓缩酵母菌。

最后将酒曲液储存于低温环境中,以确保其活性和稳定性。

液态酒曲生产工艺主要依赖对发酵条件的控制和酒曲液的处理,以提高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效率,并保持酒曲液的品质和活性。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设备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态酒曲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

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

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茅台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以其独特的高温制曲传统工艺而闻名。

高温制曲是一种传统的酿造工艺,它赋予了茅台酒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的过程和特点。

茅台酒的高温制曲传统工艺源自清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由茅台酒酿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决定了茅台酒的风味和品质。

高温制曲的主要原料是五谷杂粮,如小麦、玉米、糯米、高粱等。

这些谷物会先进⼀步蒸煮后,在特殊的温度下进行糖化、发酵等过程,最后经过蒸●馏得到酒曲。

高温制曲的制作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的精确控制。

一般来说,高温制曲的温度会在50-60摄⼀度之间。

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糖化的谷物进行多次搅拌和翻动,以确保每一粒谷物都能得到充分的糖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曲料会逐渐发酵产⼀酒花,酒花的产⼀是决定茅台酒风味的关键因素之⼀。

制曲过程需要经过数天到数周的时间,最终得到的曲料会有丰富的香味和酒花的口感。

高温制曲的特点之一是酒曲的高温发酵,这种发酵能够促进谷物中淀粉的糖化过程,使得茅台酒中的糖类物质较多,口感较为浓郁。

另外,高温制曲还能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香气物质和复杂的酯类物质,这些物质是茅台酒独特香气和口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表现。

相比于传统的低温制曲工艺,高温制曲的酒曲中有更多的糖类物质和复杂的香气物质。

这些物质在酿造过程中会与其他成分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茅台酒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而且,高温制曲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微生物参与,这些微生物能够促进酒曲的发酵和糖化,提高茅台酒的质量。

虽然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带来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制曲过程需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进行精确控制,这对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且,制曲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也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以免对茅台酒的风味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茅台酒高温制曲传统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来操作和控制。

酒曲大曲的制作方法

酒曲大曲的制作方法

酒曲大曲的制作方法大曲制作的主要流程(以浓香型大曲为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润水(2)翻糙堆积(3)磨碎(4)加水搅拌(5)装入曲模(6)踩曲(7)晾汗(8)入室安曲(9)保温培养(10)翻曲(11)打拢(收堆)(12)出曲(13)入室贮藏制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控制要点。

要点控制不好,产生的不合格大曲就不能用于酿酒,优质曲才能酿出优质酒。

下面对一些流程的关键点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1、润水大曲制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原料的润水。

以小麦为例,在小麦中加2%-3%左右的水进行堆积放置,大概放置2到4小时,一般不超过4小时。

水的温度,根据季节不同,各厂的要求不一样,南方夏天用常温水,北方用60℃左右的水。

润麦主要是为了让水分进去,在下一个环节粉碎的时候,能够合乎“烂心不烂皮”的标准。

润麦完成的标准,不在于掺水放置的时间,而是看最后的效果是否达到“表面收汗,内心带硬,口咬不粘牙,略有干脆的响声”。

如不收汗就说明水温过低;如果口咬没声音,没干脆的响声,说明用水过多或时间过长,即通常所说的发粑了。

2、粉碎润麦完成之后,就进入到第二环节—粉碎。

粉碎小麦,要求是磨成烂心不烂皮的梅花瓣状,就是将小麦皮磨成片状,麦心呈粉状。

原料不同,粉碎度是不一样的,大麦和小麦就不一样,这里讲的是小麦。

粉碎度对于大曲的发酵和质量有很大影响,粉碎的过细,曲粉吸水性强,透气性差,曲粉粘着过紧,发酵时水分就不易挥发,顶点的品温难以达到,曲坯生酸多,霉菌和酵母菌透气(氧分)不足,水分大的在环境中不易代谢,导致细菌占据绝对优势,且在顶点品温达不到时水分难以挥发,容易造成窝水曲。

另一种情况是“粉细水大坯变形”,就是曲坯变形影响入曲房后的摆放和堆积,致曲坯倒伏,造成水毛(毛霉)大量滋生,这种曲的质量也不会高,一般都是二级曲以下,所以粉碎不能太细。

粉碎太粗,曲料吸水差,粘着力不强,曲坯容易掉边缺角,表面粗糙,表层裂缝较多,穿衣不好,发酵时水分挥发快,热曲时间短,中挺不足,后火无力。

五粮液酒曲制作方法和原料

五粮液酒曲制作方法和原料

五粮液酒曲制作方法和原料五粮液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名贵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闻名于世。

制作五粮液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酒曲的制作。

酒曲是五粮液酒的核心调味原料,也是决定五粮液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五粮液酒曲的制作方法和原料。

五粮液酒曲的主要原料包括大麦、小麦、菜籽、豌豆和豆鼓。

这五种粮食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后,用来制作酒曲,为五粮液酒提供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1.大麦的加工:首先,将经过清洗和浸泡处理的大麦放入蒸锅中蒸煮。

蒸煮时间和温度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在90-100摄氏度下蒸煮1-2小时。

蒸煮后的大麦会成为糊状,然后将其均匀撒在竹席或木板上晾晒,晾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粗糠和细面。

2.小麦的加工:小麦的加工方法与大麦类似,也要进行清洗和浸泡处理。

浸泡时间一般为4-6小时。

浸泡后的小麦经过蒸煮,蒸煮时间大约为1-2小时。

蒸煮后的小麦也会晾晒和研磨,得到粗麦糠和细麦面。

3.菜籽的加工:菜籽也需要清洗,然后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

蒸煮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左右。

蒸煮后的菜籽放置晾干,然后进行研磨,得到粗糠和细面。

4.豌豆的加工:豌豆需要经过去皮、清洗和浸泡处理等工序。

浸泡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浸泡后的豌豆要进行磨破和筛分,取得细糠和细粉。

5.豆鼓的加工:将豆鼓清洗干净后进行研磨,研磨成细粉。

以上五种原料中,麦类是五粮液酒曲的主要成分,而豌豆和豆鼓主要起到辅助发酵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加工工艺,将五种原料分别晾干、研磨后,再将它们进行混合,然后投入到发酵窖中进行发酵。

发酵窖是五粮液酒曲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酵窖一般由单明窖、牛皮窖和解白窖组成。

制作酒曲时,要先在单明窖中进行前段发酵,一般发酵1-2周左右。

然后将发酵后的酒曲放入牛皮窖进行中段发酵,持续2-3周。

最后,将发酵后的酒曲放入解白窖进行后段发酵,发酵时间为4-6周。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进行定温、翻曲、拌曲等操作,以确保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酒曲质量。

大曲生产工艺流程

大曲生产工艺流程

大曲生产工艺流程大曲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酿酒工艺,是以高粱、小麦、大麦、糯米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发酵、蒸煮、传统技艺手工操作等步骤制作而成。

以下是大曲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料。

选择优质的高粱、小麦、大麦和糯米等粮食作为大曲的主要原料。

这些粮食要经过清洗、捞取杂物、晾晒等处理,确保原料的质量。

接下来,研磨原料。

将清洗好的高粱、小麦、大麦等粮食进行破碎、研磨,使其更容易被酒曲中的微生物发酵。

然后将糯米进行蒸煮,使其糊化,方便后续的发酵。

然后,混合原料。

将研磨好的高粱、小麦、大麦等原料与蒸煮好的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形成大曲的主要原料。

接着,进行堆积。

将混合好的原料堆积在特制的大曲堆中,通过清洗过的稻草和过滤网将大曲堆进行覆盖,以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合适。

然后,发酵。

大曲堆发酵是整个大曲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

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酒曲中的微生物开始进行发酵。

这些微生物会将混合好的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同时产生一系列的酶和异味物质。

发酵完成后,进行熟化。

将发酵好的大曲进行熟化操作,即进行二次发酵,使其更加醇香。

接下来,进行提取。

将经过熟化的大曲进行提取,通过加水和搅拌的方式,使大曲中的水溶性物质提取出来,形成大曲液。

然后,进行煮沸。

将提取好的大曲液进行煮沸,使其达到一定的浓度,增加酒的味道和品质。

最后,进行熟化和过滤。

将煮沸好的大曲液进行熟化,使其更加醇香。

然后,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大曲液中的悬浮物质,得到高质量的大曲。

大曲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以及一定的设备和仪器的支持。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大曲的质量和特色。

大曲通过传统的发酵工艺,独特的口感和香味,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酒曲制作配方技术大全

酒曲制作配方技术大全

酒曲制作配方技术大全
酒曲制作是生产白酒的关键步骤之一,酒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白酒的品质。

下面将介绍酒曲制作的配方技术,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条件的控制以及发酵过程的管理。

首先,酒曲的制作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原材料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应选择新鲜、干燥和无霉变的原料,以确保酒曲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定比例的豌豆、大豆等含有较高蛋白质的杂粮,以提高酒曲的酶活性和发酵能力。

其次,酒曲的制作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首先,对原料进行研磨,将其研磨成粉末状物质以方便后续的发酵过程。

其次,还需要进行蒸煮处理,将粉末状原料进行蒸煮,以破坏其中的细菌和酶活性,同时利用高温杀死一部分有害微生物。

接下来,对蒸煮后的原料进行冷却处理,使其快速降温至适合发酵的温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加工过程的条件。

首先,控制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过高的温度和时间会导致原料的过度糊化和蛋白质的失活,从而影响酒曲的发酵能力。

其次,要控制冷却过程的速度,过快的冷却会使原料表面形成结壳,影响后续的发酵过程。

最后,酒曲的发酵过程需要进行管理。

在发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酒精度和发酵温度,合理选择酵母菌株和添加量,以提高发酵效率和酒曲的稳定性。

同时,要保持发酵温度的稳定,避免温度波动过大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总结起来,酒曲制作配方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合理控制加工条件,以及科学管理发酵过程。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获得质量好、稳定性高的酒曲,为白酒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氢离子浓度(pH值):白酒生产中 常利用pH值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8)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按照生物对 氧的要求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三类:好气 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嫌气性微生物。
(9)界面:界面就是不同相(气、液、 固)的接触面。固态法白酒生产,界面与 微生物的关系很大。
三、酒曲中的微生物 1、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绒毛状、絮状或蜘 蛛状的菌丝体。
曲蘖的区别
中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 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 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 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原始社会的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 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 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 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 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
(1)菌落的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某一 种菌,经培养它们向四周蔓延繁殖后所生成的群体 称为菌落。
通常在大曲表面看到的霉斑就是某些霉菌的 菌落。不同的霉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又能形成特殊 的菌落,肉眼容易分辨,是制曲生产中的培菌管理 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霉菌:形成分支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2)白酒生产常见的霉菌:曲霉、根霉、 念珠霉、青霉、链孢霉等。
酵母菌形态
2、酵母菌 (1)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有真核细 胞所组成的单细胞微生物。 酵母培养后形成多种代谢产物及自身内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酶,广泛用 于医药、食品及化工等生产方面。 (2)酵母菌的形态:酵母菌的菌体是单 细胞的,个体大小的差异也较大其形态也 是多种多样的。
酵母菌的繁殖
(3)酵母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等组成。
二、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
1、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
营养物质是指环境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 物质,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 础。营养物质的确定主要依据组成细胞的化 学成分及代谢产物的化学组成。
一般的微生物细胞中含水分、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脂肪、核酸和无机元素,其中 碳、氢、氧和氮占全部干重的90%~97%。
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1)水分:没有水微生物就不能进行 生命活动。
(2)碳源:碳素化合物是构成为生物 细胞的主要元素,也是产生各种代谢产物 和细胞内储藏物质的主要原料。凡是能够 供应微生物碳素营养物质的叫做碳源。
(3)氮源:氮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 养。氮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 主要元素。
细菌是一类有原核细胞所组成的单细胞 生物。
第三章 酒曲生产工艺
酒曲:糖化发酵剂 糖化发酵剂:糖化酶、酵母
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 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 酒精;另一类是用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 中所含的酶和酵母菌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 成酒。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白酒绝大多数是 用酒曲酿造的,而且酒曲法酿酒对于中国 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国等都有较 大的影响。
A、曲霉 曲霉是酿酒业所用的糖化菌种,是与制 酒关系最密切的一类菌,菌种的质量与出 酒率和产品的质量关系密切。 白酒生产中常见的曲霉有:黑曲霉、黄 曲霉、米曲霉、红曲霉。
黑曲霉
B、根霉
根霉形态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们常生长在
淀粉基质上,空气中也有大量的根霉孢子。
根霉是小曲酒的糖化菌。
Cபைடு நூலகம்青霉
青霉是白酒生产中的大敌。青霉菌的孢
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 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 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 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白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 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
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 造,日本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 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 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 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 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 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第一节 酒曲中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微生物是指的那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 一群小生物,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部分 是多细胞。
与酿酒有关的主要是酵母菌、细菌和霉菌, 它们在白酒生产中对酒的质量、产量起到重 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种类多、 繁殖快、分布广、容易培养、代谢能力强等 特点。
(4)白酒生产中常见的酵母菌(白酒生产 中参与发酵的酵母菌):酒精酵母、产酯酵 母、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等。
A、酒精酵母 酒精酵母产乙醇能力强,其形态以椭圆形
、卵形、球形为最多,一般以出芽的方式进 行繁殖。
B、产酯酵母 产酯酵母具有产酯能力,能使酒醅中含酯 量增加并呈独特的香气,也称为生香酵母。
3、细菌
虽然中国人民与曲糵打了几千年的交道,知 道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 但一直不知道曲蘖的本 质所在,现代科学才解开其中的奥秘。
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及 其所分泌的酶类(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 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将谷物中的淀粉、蛋 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 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
子耐热性强,它的繁殖温度较低,是制麸曲
和大曲时常见的杂菌。
曲块在贮存中受潮,表面上
会长青霉。车间和工具清洁卫
生搞不好,也会长青霉。
青霉的电镜照片
D、念珠菌
念珠菌涂片
念珠菌是大曲“穿衣”的主要菌种,也
是小曲挂白粉的主要菌种。
E、链孢霉
链孢霉的孢子呈鲜艳的桔红色,常生长
在鲜玉米蕊和酒糟上,一旦侵入曲房不但 造成危害而且很难清除。
(4)无机盐类:无机盐类是构成微生物 菌体的成分,也是酶的组成部分。微生物所 需的无机盐有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以及含 钾、钠、镁、钙等元素的化合物。
(5)生长素:微生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又 是生长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生长因 素。
(6)温度: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极其复 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进行,温度对微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有 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