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识别技术
常见药用植物识别PPT课件

木兰纲 石竹亚纲 石竹目
仙人掌科、苋科、马齿苋科、紫茉莉 科、落葵科、藜科
-
1
一、仙人掌科
仙人掌(Cactaceae)是一种植物,是墨西哥的国 花。属于石竹目沙漠植物的一个科。由于对沙漠缺 水气候的适应,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减少水 份蒸发,亦能作阻止动物吞食的武器;茎演化为肥 厚含水的形状。
-
41
凤尾鸡冠
-
42
鸡冠花
-
43
-
44
-
45
鸡冠花的药用价值
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呈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 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 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 呈膜质。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
-
53
【文献选录】 《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
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
通淋,治产后虚汗。” 《本草拾遗》:“诸肿揍疣目,捣揩之;破壬
痫,止消渴。” 《滇南本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
滑肠,消积带,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
72
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米。 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主 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 稍膨大。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 -15厘米,宽2—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 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脉隆起;叶柄长1—4厘米 ,上部叶几无柄。花常数朵簇生枝端;萼片呈花瓣 样,花柱长1-2毫米;总苞钟形,长约1厘米。5裂 。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无毛,具脉纹,果 时宿存;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白、黄
识别药用植物的显微构造—识别茎的内部构造

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皮层 3.厚角组织 4.内皮层 5.形成层 6.韧皮部 7.木质部 8.髓
厚角组织
表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皮层
髓
鱼腥草茎的横切面
髓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表皮
皮层
油细胞 髓射线 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木质部
五、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
木 ) 茎
的
初生木质部
次
生
髓
构
造
双子叶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周皮 皮层
椴树茎
髓射线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年轮
维管 射线
需掌握的几个名词
1.维管射线:在次生生长中,部分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次生射线,贯穿 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位于木质部的称为 木射线,形成横向联系的薄壁组织。P81 2.年轮:当年的秋材与次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个同心环,一年一环称 年轮。P82 3.落皮层:新周皮及其外方被隔离得不到养料而死亡的组织合称为落皮层。 4.树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次生韧皮部、皮层、周皮。P83 如肉桂、厚朴、杜仲、秦皮、合欢皮等。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特点
1.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的外壁稍厚,常被有角质层 或蜡被、毛茸、气孔等附属物; 2.皮层面积小,或有机械组织分布; 3.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4.有髓与髓射线。 髓射线:位于各个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区域,外连皮 层,内接髓部,细胞常径向延长,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称髓射线, 也称初生射线,具横向运输和贮藏的作用。P80
六、双子叶植物茎及根状茎的异常构造
植物识别(图鉴)

植物识别(图鉴)一、为什么要识别植物?植物,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建筑材料,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识别植物,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食品安全: 识别植物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可食用和有毒的植物,避免误食中毒。
健康养生: 识别药用植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
环境保护: 识别植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美学欣赏: 识别植物可以帮助我们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和气味,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如何识别植物?观察: 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和生长环境,并与已知植物进行比较。
查阅资料: 查阅植物图鉴、植物志等资料,或使用植物识别软件进行查询。
咨询专家: 向植物学家或园艺师等专家请教,获得更专业的指导。
三、图鉴使用指南本图鉴收录了常见的植物种类,并配以图片和文字说明,方便您进行识别。
分类: 图鉴按照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检索: 您可以通过植物的特征,例如:叶片形状、花朵颜色等,快速检索到您想了解的植物。
说明: 图鉴对每种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用途等。
希望本图鉴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识别植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植物识别(图鉴)一、为什么要识别植物?植物,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建筑材料,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识别植物,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食品安全: 识别植物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可食用和有毒的植物,避免误食中毒。
健康养生: 识别药用植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
环境保护: 识别植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美学欣赏: 识别植物可以帮助我们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和气味,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如何识别植物?观察: 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和生长环境,并与已知植物进行比较。
生药鉴别技术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花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二、显微鉴定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多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一)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
(二)花瓣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及少数气孔存在。
相当于叶肉的部分,由数层排列疏松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其贮藏物质,如丁香有油室,红花有管状分泌细胞,内贮红棕色物质。
(三)雄蕊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在花类中药有重要鉴定意义。
如金银花、洋金花、红花的花粉粒形状为圆球形,丁香的花粉粒形状类三角形等。
表面有的光滑如西红花、槐米;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或有放射状纹理如洋金花,网状纹理如蒲黄等。
(四)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者分化成毛茸状,如西红花;也有不作毛茸状突起,如洋金花。
(五)花梗和花托有些花类中药常带有部分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结晶、淀粉粒等细胞内含物。
花类常用中药辛夷【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化学成分】望春花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1,8-桉叶素、樟脑等。
②木脂素类成分,如木兰脂素等。
③生物碱。
玉兰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香烩烯、1,8-桉叶素等。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 茎的形态和类型 茎的类型 药用植物识别课件

一、茎的类型蒺藜连钱草红花 马齿苋人参
七叶一枝花 菘蓝
一、茎的类型
(一)按照茎的质地分 3、肉质茎
质地柔软,多汁,肉质肥厚,如芦荟、仙人掌、垂盆草等
一、茎的类型
(二)按照茎的生长习性分 1.直立茎:厚朴、杜仲、女贞 2.缠绕茎:何首乌、五味子、忍冬 3.攀援茎:丝瓜、葡萄、豌豆 4.匍匐茎:连钱草、草莓 5.平卧茎:蒺藜、马齿苋、地锦
目录
1
茎的形态和类型
2
茎的变态
3
茎的内部构造
1 茎的形态和类型
1.1 正常茎的形态 1.2 茎的类型
一、茎的类型
(一)按照茎的质地分 1.木质茎 乔木:高度在5米以上,有明显主干。如厚朴、杜仲 灌木:高度在5米以下,无明显主干,如夹竹桃等。一米以下为小灌木,如 六月雪;介于木本与草本之间为亚灌木,如牡丹、草麻黄等。 木质藤本:茎细长,木质坚硬。如木通、葡萄、鸡血藤等。
一、茎的类型
厚朴
牡丹
杜仲 草麻黄
一、茎的类型
鸡血藤
一、茎的类型
三叶木通
一、茎的类型
葡萄
一、茎的类型
(一)按照茎的质地分 2.草质茎 (1)一年生草本: 红花、马齿苋等 (2)二年生草本:萝卜、菘蓝等 (3)多年生草本:人参、黄连、七叶一枝花、天南星等 (4)草质藤本:党参、丝瓜、牵牛等
一、茎的类型
药用植物鉴别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 教学 模 式 的 创 新
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 , 使教学 内容项 目化 。教学分为 显微鉴别 、 形态鉴别 、 基源鉴别 和综合 实训 4个模块 , 1 共 9个
实训项 目。一般课程教学采用 的是从理论 到实践 的教学方法 , 而药用植物鉴别技术更多地采用了从实践 到理论 的教学方法 。 如学习 “ 花及花类药材鉴别” , 时 先让 学生 采集各种鲜花 , 教师
验 。因为实验 的直观性不 仅可使教学过 程大大简化 , 而且通过
实验还 可以验证所学理论 , 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
忆, 同时 还 能够 培 养 学 生 以下 几 方 面 的 能力 。
() 1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只有亲 自动手实验 , 才能熟练
生物学 的方 法 , 并在 掌握 理论知识的 同时 , 在基本技能 和能力 等方面得 到培养与提高 。
识 的理 解记 忆 。
4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 生 物学是一 门实 验性学科 , 它不 仅源于科学实 验 , 的发 它 展也离不 开科 学实验 ,而且生物学 的教学 同样离不 开科 学实
正所谓 “ 教学有法 , 但无定法”作为一名教师 , , 在教学中应 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及智力特点、 学习规律 。 择 选 恰 当的教学方法 。笔者多年的生物学教学实践证 明, 在生物学 的教学 中, 除了理论教学外 , 还应重视实验教学 , 加强对 学生 实 验能力 的培 养 , 激发 他们学习生物学 的兴趣 , 使他们掌握学 习
文章编号 :6 1 14 (0 0)8 07 — 2 1 7— 26 2 1 一 体化 . 2
认识药用植物叶的特征(药用植物识别课件)

盾形——粉防己
二、叶片的形态
2.叶缘 叶缘即叶片上除了叶尖、叶基以外的边缘。 叶缘的形态,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 全缘 ➢ 波状、浅波状、深波状 ➢ 细锯齿状 ➢ 锯齿状 ➢ 重锯齿 ➢ 圆齿状
2.叶缘
全缘——女贞
波状——茄
2.叶缘
锯齿状——月季
锯齿状——杏
二、叶片的形态
3.叶尖 叶尖是叶片顶端。常见的有: 卷须状、芒尖、尾状、渐尖、急尖、圆形、钝 形、微凹、钝形、微缺、倒心形等。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一) 叶柄的构造 叶柄的构造和茎的构造相似,由表皮、皮层和维管组织三部分组成。 叶柄的最外层为表皮,表皮以内为皮层,皮层外围部分有多层厚角组织,
内方为薄壁组织。维管束结构和幼茎相似,由于从茎中向外方、侧向地进 入叶柄,使木质部位于上方(腹面),韧皮部位于下方(背面)。
二、叶片的形态
5.脉序:叶脉在叶片上的排列方式称脉序。 (1)网状脉序 : 是双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主脉明显,侧脉和细脉分枝形成网状。
二、叶片的形态
羽状网脉:如枇杷叶等 掌状网脉:如葡萄叶等。
二、叶片的形态
(2)平行脉序: 是单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主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到 叶片顶端汇合。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单子叶植物的叶,多为等面叶。内部构造分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以禾本科植物的叶为例加以说明: 1.表皮 长细胞:外壁角质化,含硅质。 短细胞:硅质细胞、栓质细胞。 泡状细胞(运动细胞)。 气孔:由2个狭长或哑铃状保卫细胞构成,细胞两端膨大,呈球形、壁薄,
中部狭窄、壁特厚。
叶尖
圆形——海桐叶
钝形——厚朴
叶尖
急尖——金樱子
渐尖——何首乌
识别植物的方法

识别植物的方法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物和氧气,还可以增添生活的美感。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识别植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幸运的是,现代科技和传统的观察方法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帮助我们准确地识别植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帮助我们识别植物。
一、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识别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叶子形状、叶片的排列方式以及叶缘的特征。
例如,植物的叶子形状可以是长圆形、心形、椭圆形等,叶子的排列方式可以是对生、互生、轮生等。
其次,我们还可以观察植物的花朵形状、花瓣的颜色和数量等特征。
例如,一些植物的花朵呈钟状、漏斗状或者伞状,花瓣的颜色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等。
最后,我们还可以观察植物的果实形状、果实的颜色和大小等特征。
例如,一些植物的果实可以是圆形、长形、椭圆形等,果实的颜色可以是绿色、红色、紫色等。
二、利用植物识别A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植物识别App来识别植物。
这些App通常通过拍摄植物的照片或者上传植物的图片,然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辨别植物的种类。
这些App可以识别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植物,并提供详细的植物信息,包括植物的科属、习性、分布等。
通过使用这些App,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识别出我们不熟悉的植物。
三、参考植物分类学知识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学科,通过学习植物分类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分类特征和命名规则。
例如,植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生殖方式、生长习性等进行划分。
在识别植物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分类特征来判断植物的种类。
此外,植物的命名通常遵循拉丁文命名法,植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
学习植物分类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分类规则,从而更好地识别植物。
四、请教专家或参加植物识别活动如果我们遇到了难以识别的植物,可以请教植物专家或者参加植物识别活动。
植物专家通常具有丰富的植物知识和经验,他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外部特征和形态特点来帮助我们识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