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我国汽车工业即将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目前已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汽车作为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我国资源、劳动力、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汽车发展规律的不平衡,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大背景下,如何看待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向何处发展对我们经济发展的信心有着重大影响。汽车对我们社会生活也有着重要影响,而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我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具有十分明显。正确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升我们经济发展信心、消除经济发展的盲目性,有利于我国经济决策者、经济参与者更好的利用手里所有的资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投资结构的影响和出口结构的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发展,环保,规律,宏观调控,资源

Twenty-first Century is our country auto indus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our country has a strong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The car as scale economy apparent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oday'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economic background,how to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 where to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idenc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e car on our social life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and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of our social life is also very obvious effect.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trend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idence,eliminate economic developing blindness,is conducive to China's economic policymakers,economic participants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hands of all the resources,to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addi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investment to our country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e and export structure effec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vehic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aw,macroscopically adjusting control,resource

目录

1引言 (1)

2 我国汽车发展史 (1)

2.1 汽车的概念 (1)

2.2 汽车的分类 (1)

2.3 汽车的特性 (2)

3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分析 (2)

3.1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分析 (2)

3.2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

3.3 国际竞争力低 (2)

4 我国汽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

4.1宏观调控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的影响 (3)

4.2 消费需求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4)

4.3 石油及其他能源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5)

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6)

5.1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的国际格局 (6)

5.2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 (6)

5.3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取向 (7)

5.3.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7)

5.3.2 中国今后发展汽车产业的政策取向 (9)

6 我国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9)

6.1 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9)

6.2 汽车交通轨道的多元化 (10)

6.3 能源清洁化、多样化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引言

中国汽车工业10年内平均年增长15%,是同期世界汽车年均增长率的10倍。基础工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生产的主要轿车产品技术、性能与国际市场产品几乎没有区别。投资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日渐优化,大而全、小而全的散乱差局面已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开放的目的是自主发展,使中国汽车工业不成为一个依赖型的产业,这是中国必须选择的重大战略决策。无论中外合资企业或中资企业都应发展自己的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也要靠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虽然已形成了一批大企业集团,但都没有形成国际竞争优势,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十五”期间,汽车工业将加快建设自主开发创新体系和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大集团的核心力量。一批合资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应拥有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拥有一大批自己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份额和产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并扩大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生产更多的适合居民消费的汽车,推进“轿车进入家庭”,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

2 我国汽车发展史

2.1 汽车的概念

汽车(Automobile;Car)汽车是一种能自行驱动,主要供运输用的无轨车辆。原称“自动车”,因多装用汽油机,故简称“汽车”。汽车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不依靠轨道和架线,能在陆地上自行驱动行驶的车辆。具有高速、机动、使用方便等优点。主要供人乘用或载运货物,经改装,也可用于起重、消防、救护等特种用途。

2.2 汽车的分类

汽车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各种汽车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因此人们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专用车、自卸车和牵引车等,类型里面还要根据车型细分,按照我国原国家标准规定各类汽车划分如下:轿车按照发动机排量划分,有微型轿车(1升以下)、轻级轿车(1-1.6升)、中级轿车(1.6-2.5升)、中高级轿车(2.5-4升)、高级轿车(4升以上);客车按照长度划分,有微型客车(不超过3.5米)、小型客车(3.5-7米)、中型客车(7-10米)和大型客车(10

米以上);货车按照载重量划分,有微型货车(1.8吨以下)、轻型货车(1.8-6吨)、中型货车(6-14吨)、重型货车(14吨以上)。

2.3 汽车的特性

汽车的五个特性: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经济性指标、汽车安全性分析、汽车舒适性解读、汽车操控性讨论。

3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大而不强、实力较弱。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我国虽己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强国。2004年全国汽车产业各企业拥有资产总计超过1万亿元,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0多亿元。但是目前我国全部整车企业产量之和只相当于国际知名汽车集团中的一个企业的规模,而这其中还包括了近四成的资产与超过五成的利润为国外汽车集团所有。由此可见,我国汽车企业的较弱之处。

3.2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002年随着中国政府落实加入WTO的有关承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目前,世界许多著名轿车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了投资,增加产量。主机厂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公司集团内的汽车零部件厂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上绝大部分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中国。例如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厂。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除了在载货汽车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外,在客车上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研发能力较弱,不得不依赖与国外零部件生产商。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要依赖跨国汽车集团来推动。3.3 国际竞争力低

我国能成为汽车生产大国是以庞大的国内需求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大量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中等轿车,在2004年世界前10位汽车生产大国中,只有我国汽车的国内销量高达97.31%。

2004年我国共出口整车13.66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9%。在13.66万辆的整车

出口中,也基本上是载货汽车与轻型客车等低附加值产品,且主要是出口到伊拉克、利比亚、越南等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出口汽车的平均单价只有0.48万美元。汽车零部件有些已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却是通过合资零部件公司的返销来实现的。相反,我国国内市场的轿车价格高出国际市场的30%以上。这一切表明,我国汽车产业还只是在完成进口替代阶段,并没有形成国际竞争能力。

4 我国汽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它能够带动钢铁、机械、化工等上百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汽车行业发展增速趋缓是汽车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国际原油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汽车行业调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汽车产业从异常的井喷式增长回落,将促使汽车行业出现新一轮的产业格局调整。

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有多种因素的,包括宏观调控的国家政策,汽车的消费需求,石油能源,环境保护及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4.1宏观调控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的影响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学中之所以要运用宏观调控是因为那些领域是市场失效的部分,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来优化资源配置,以达到使有限的资源更有效率的运用的目的。我国政府对汽车行业的宏观调控也是为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汽车行业对钢铁产业的影响。汽车的生产大量消费国内钢铁产品,有力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靠投资、出口模式,成为依靠本国消费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模式,促进我国工业体系的更加成熟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更加完善。此外,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各种刚才的需要也有力的促进我国钢铁产品的多元化和钢铁技术的提升。增强我国钢铁产品在世界钢铁产品中的竞争力,改变我国钢铁产品总是处在低端产品中的现状。

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必须认清我国汽车市场所具有的不足。汽车产业热度过高,供给市场存在投资泡沫。近几年,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全国有23个省市都在搞汽车,分别设

立了190个整车厂、292个特种车及改装车厂98个车身厂、3900多家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和配件厂。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当前中国整车生产能力约为550万辆,今后五年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

宏观调控必须尽快消除汽车产业投资中的虚热行为,促进汽车业健康发展。对目前已经出现的汽车投资泡沫应进行结构性调控,从行业准入制度、投资审批、土地供给、环保评估、银行贷款以及进口设备退税等方面进行适度控制。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当前的“造车运动”中一定要矫正地方政府的行为,政府是“裁判”不是“运动员”,不能直接参与汽车投资,政府应为汽车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同时还要采用经济手段,对汽车产业采取扶优扶强的策略,支持大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企业间开展重组兼并,通过汽车业的重组兼并消除过剩和重复建设,最终实现规模化经营。其次,建立和健全汽车产业的产后服务体系,不断改善汽车的消费环境。自2005年以来中国汽车特别是轿车产量增长已经明显快于需求增长,今后随着新兴生产能力的快速增加,这种供大于求的趋势还将强化。当务之急是除了破除汽车产业的投资泡沫之外,一是尽快建立汽车的产后服务体系;二是降低汽车的消费税率;三是创建专业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汽车的消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 消费需求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化,消费的增长促进生产的增长。在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上中层阶级人数规模的扩大,汽车消费也相应提高产生消费需求,也会促使汽车生产增加产量。

确定未来汽车的发展必须研究我国汽车消费的特点。鉴于我国汽车市场的特殊性,我们要慎用市场细分策略。我国轿车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市场总量规模小。欧美日轿车市场的总量规模都非常大,一般在1000万辆左右。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需要厂商采取竞争产品差异化战略,否则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打倒。首先,细分市场要小心。在轿车市场,市场营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市场细分又是市场营销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目标消费者采取细分市场策略。欧美日的市场规模庞大,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厂家虽只满足了特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但由于规模总量巨大,欧美日轿车市场上每一单一的细分市场已足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而我国的轿车市场则不相同,如果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实现细分市场的策略,总量规模较小,

细分市场的特定目标市场需求量就会非常小,单一车型就很难达到经济规模的要求。所以,国内轿车企业在选择轿车车型时,一定要兼顾公务用车、出租车和私人用车三个方面的需要,否则,很难达到较大的规模产量。处于我国轿车市场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的轿车厂家应以采用整体市场营销策略为主。

其次,研究市场比例结构形成规律,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鉴于中国轿车市场车型的合理结构比例在形成过程中是一波一波推进的,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是靠不同档次车型交替高速增长实现的,因此,认真研究这种比例结构形成的规律,踩准市场节拍,及时转换车型,推出市场需要的不同车型档次,对于轿车厂家来说就至关重要。现在轿车市场高档轿车畅销,并不等于未来几年高档轿车一直会畅销。轿车厂家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规律不断做出分析预测,这样才能提前作好规划,占得先机。

最后,要及时变换目标市场定位。针对我国轿车市场差异巨大的特点,就要注意在同一时间,应用不同的车型开拓不同的市场;在不同的时间,同一车型应及时变换目标市场定位,以达到扩大销量、延长同一车型的寿命周期、取得累计销售总量规模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弥补单一车型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的缺陷。当然,我国轿车市场面对的是中国国情差异巨大和目前市场总体需求规模不大的现实,这对汽车厂家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会是相互制肘的。

4.3 石油及其他能源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油价的上涨是全球性的问题,它的影响因素也是带有全球性质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活动等干扰着世界局势,打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石油的供需平衡,使得许多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由此导致石油市场供给的短缺。作为石油进口量较大的中国,国内石油价格的形成,仍然采用的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了,国内市场石油价格随之而上涨。

未来20年,汽车消费增长将成为中国石油消耗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中国加人WTO之后逐年调低进口汽车关税和2005年以来燃油价格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双重压力下,尽管汽车厂商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和通过低价策略促进销售,但汽车销量一改高速增长的势头,显得停滞不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这给严重依赖燃料的汽车工业带来严重影响。

矿物能源资源经过15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潜力,21世纪石化燃料仍将是能源消费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工业将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明确提出,国家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预算为11亿元,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将超30亿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会更加严重,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5.1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的国际格局

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全球化产品。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形成了“6+3”的格局,9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大规模重组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5.2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0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辆,比2001年同期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万辆,2001年同期增涨37.8比1%,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由于企业进入和竞争激烈,销量前3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总销量的53.4%,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6.8个百分点;其他各类汽车的生产集中度总体来讲较之2001年

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4大集团汽车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直接影响,一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最终达到合理价位;二是竞争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将成为竞争焦点。通过充分而有效的竞争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并将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

5.3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取向

5.3.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1、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汽车的制造中心。中国已初步形成相对齐全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新发展的起点。此外,中国发展汽车产业还有如下优势:一是大国的市场优势;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预计在今后10到1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2、国有汽车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由于国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国内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巨大的反差迫使国有汽车企业必然寻求同国外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这样,中国汽车市场将转变为国外跨国公司主导型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转变为国外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国有汽车企业将在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因而势必由封闭市场的领导者转变为开放市场的追随者。如何从跨国公司那里学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容打造民族品牌,产生后发优势,实现蛙跳式发展,将成为国有汽车工业企业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汽车领域逐步解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取向,将吸引大批民营资本纷纷进入汽车行业,他们从市场拾遗补阙者做起,由于体制灵活,发展十分迅速,一旦羽毛丰满,势必向国有汽车企业叫板。安徽奇瑞、浙江吉利从经济型轿车做起,已经对低档轿车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尽管其产品质量、性能、环保、服务诸方面同跨国公司与国有汽车企业的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低廉的价格越来越对消费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3、汽车产品将由目前的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根据中美、中欧达成

的协议,到2006年7月1日,中国汽车整车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降到25%,汽车零部件关税更下降至10%,同时全部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外资在汽车某些关键领域不受股比限制。应该看到,由于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实施高关税、高配额的双重保护,市场化程度低,天生发育不良。无论质量、性能,还是价格、服务,与国外汽车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首先是要开放国内市场,实现全方位的竞争,在竞争中淘汰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催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汽车企业。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拿起价格竞争这个武器。有人说,价格竞争是一种低层次、粗放式竞争,价格竞争的结果将导致企业微利、亏损,甚至破产,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种观点有失公允。实际上,价格信号是市场机制的灵魂,对大多数产品而言,价格的不断下跌,将产生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管理,提升技术,强化服务,锤炼核心竞争力,汽车产品也不例外。普桑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畅销近20年,并且每辆汽车获利丰厚,就在于没有竞争,尤其是没有价格竞争。由于近20年来只有普桑一花独秀,企业缺乏技术改造的压力和动力,只有当一汽、东风相继进入轿车领域,普桑才切实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才有新产品新车型的不断涌现。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价格战略同样是构成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格竞争是跨国公司抢占市场、击败对手的利器,尤其是在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初期,跨国公司更多地采取低价战略。因此,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价格竞争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中国汽车工业要想获得新生,必须走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的老路。即首先大幅降价,以价格杠杆为基础开展刺刀见血式的竞争,通过群雄逐鹿,残酷搏杀,一方面将一批毫无竞争力的企业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可以在市场中锤炼出一批优秀企业和明星企业。当然,企业竞争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政府的行为应该是:对优质企业和明星企业着力扶持,多方位地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帮助和金融支持,力争强者恒强,尤其是对优良资产或相似性资产,必须予以强力整合,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好、做强。同时,将国内优质资产与跨国公司捆绑在一起。这时的国内竞争势必转化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也将在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寻求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价格竞争在中国汽车市场开放的初期威力巨大,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立足,汽车市场份额的分割渐趋理性,价格竞争呈弱化态势,这时,价格杠杆已经发挥到极致,汽车产品的竞争也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各种非价格因素如营销、服务、贸易等将成为汽车产品参与竞争的强大武器。

5.3.2 中国今后发展汽车产业的政策取向

1、创造积极而充分的、有利于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竞争环境。应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进入,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给予不同性质的企业以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过程,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结构,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提高。

2、改制、重组是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的基本政策取向。在开放、竞争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汽车企业的改制与重组。在改制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普遍存在的企业办社会、人员过多、债务负担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重组可以在以下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整合汽车资源,以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汽车工业资产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汽车跨国公司的多方面合作;三是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四是对不同类型的汽车产品采取不同的重组战略;五是在强调放松进入限制的同时,要大力排除退出障碍;六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重组。

3、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改变汽车产业链配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的思路,分阶段地逐步融入汽车产业的全球采购、制造、销售、研发体系,并逐步向高段领域挺进。在整车上有进有出,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部分产品;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多层次性以生产中低级别的轿车作为未来时期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点,逐步实现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占领周边发展中国家;同时要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扶植国内有条件的零部件厂商要尽快向全球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6 我国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各大汽车厂商的计划和投产或研发中的产品来看,再结合到各国政府关于交通、能源的规定,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将集中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6.1 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根据联合国世界交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因车祸造成的上网,超过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人数,而交通事故中,超过90%和汽车的安全系统不足或缺乏有关。因而,未来汽车在安全系数方面将有大幅的提升,而且汽车的安全系统将成为汽车的一项强制指标。实际上,欧盟组织在2010年的一项法案中已经规定,2010年之后出厂的所有汽车,必须配备ABS和EBD系统,小型家用汽车必须配备主安全气囊和侧

安全气囊。

未来汽车安全系统的提升主要包括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主动安全又主要包括了制动、防撞和机械监测。通过轮胎和碟刹制式刹车系统的不断升级,未来汽车的制动性能将大大提高,普通家用汽车在100km/的行驶速度时,制动距离将降至20m以下,而配合到新兴的ABS+EBD辅助系统,在雨天或雪地,汽车的制动不会产生侧滑和便宜,制动距离也不会明显上升。碟刹系统和新型“驻地式”轮胎,将成为未来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保证。而智能测距系统也将在未来汽车上全面普及,通过对车速和车距的即时监控,保证行车安全,防止汽车碰撞。

另一方面,智能机械监测系统将对汽车的各个部位进行即时扫描和性能监测,当胎压、油箱、制动等重要系统出现异常时会自动报警。安全系统的被动安全方面,主要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对车内人员的保护,在目前安全气囊的基础上升级为立体式全方位安全气囊;同时内建灭火系统,防止交通事故后事故车辆发生燃烧或爆炸;溃缩式方向盘技术也是未来汽车重要的被动安全工具,当汽车遭受撞击时。溃缩式方向盘会自动缩进,防止撞击到车内人员。

自助逃生系统也是未来汽车的重要安全工具,目前正在研发的奔驰斯梅尔E级跨界型轿车便内置了这一系统,车顶和侧身都有隐门,紧急情况时启动自助逃生系统,隐门可以打开,保证车内人员不会因为汽车变形或机械故障无法开门而被困车内。6.2 汽车交通轨道的多元化

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了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无论是立交桥、地下隧道还是高架、地铁的大量修建,似乎都难以解决城市的拥堵,而未来汽车在这方面将彻底打破单一的道路交通,实现交通轨道的多元化。早在2001年,美国科学家便已研发出可以垂直起落,在空中行驶的“空中汽车”,只是由于造价过高未能投产。而随着新型发动机和大功率喷气设备以及新型材料的相继出现,空中汽车和水下汽车的技术瓶颈已经突破,未来汽车采用喷气或涡轮发动机,可以实现1030M高度范围内的空中运行,而气垫技术或者伸缩式螺旋桨技术的运用,也可以实现未来汽车在浅水中或水面上的运行。目前空中汽车和水下、水上汽车在多个国家已经有大量概念车问世,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投产指日可待。

6.3 能源清洁化、多样化

随着能源危机的持续加剧,石油的耗尽目前来看是必然趋势,而传统能源产生的

大量废气也使得汽车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而能源的清洁化和多样化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汽车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能源:

1、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可以说是完全清洁且取之不尽的能源,氢的燃烧只产生水,同时其燃烧放能又是所有元素中最大,同质量的汽油和氢气,氢气燃烧放能是汽油的5倍,所以氢能源是未来汽车十分理想的一种能源。

宝马是氢能源汽车研究的先行者,目前其已发布了一款采用氢气发动机的BMW7系,而在欧洲和北美,有4个加氢站已经落成。

2、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零污染零排放,随着大容量电池和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目前已有大量续航能力达200KM的电动汽车问世。

3、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和供能,在阴天和雪天都可为汽车进行能源补充,随着目前大容量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未来太阳能汽车的投产并不遥远。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是未来汽车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汽车一定可以实现技术、经济和环保的完美结合。

总结

我国汽车产业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实,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应该走向何方,以及怎么走,值得探讨。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行业已经从第二次技术革命向第三次技术革命(Telemetric)转变,从提升动力和控制等汽车本身的性能向增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转变。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安全技术经历了从碰撞后易于救助到减少损伤,再到事故避免和预防的发展过程,逐渐由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向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向节能,环保,低价位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左五洲.2005中国汽车工业年鉴[M].北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8

[2] 许进禄.2003中国汽车市场年鉴[M].北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9

[3] 肖永清,杨忠敏.汽车的发展与未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张仁琪,高汉初.世界汽车工业-道路、趋势、矛盾、对策[M].西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曹建海.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预测[J].经济要参,2009,(6)20-21

[6] 程振彪.WTO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M].太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林平.汽车史话--汽车发展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8] 蓝朝晖.中国汽车入世后得到跳跃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N].北京商报,2006.12

[9] 跨国巨头完成布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在何方[N].解放日报,2004.4

[10] Cheng Zhenbiao. WTO and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J].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8

[11] Lin Ping. History of vehicle - car history [M]. 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2009

[12] Z hu Q,Ishitobi Machos and bifurcations in anon linear vehicle model [M].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04.8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在导师程国瑞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一步步完成了整个论文的选题、创作、修改和定稿一系列的过程。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非浅。在此,向我敬爱的程老师表示最忠心的感谢。

最后特别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阅和指导!

2016-2025年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6-2025年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在未来10年中,汽车行业将经历深刻的变革,汽车制造、汽车公司以及消费者看起来都将完全不同。 技术将引领汽车行业的变化,而技术又将受到四大关键因素影响。 1、环保:消费者和监管机构都担心气候变化将对汽车制造商产生巨大压力,迫使其削减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行业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比为22%。从1999年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量将增长1.75倍。 2、便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环境越来越差。汽车保有成本在持续上升,而汽车95%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更高效地将汽车与需要它们的人匹配起来将创造出巨大商机。从2010年到2025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增长50%。日本民众每年因交通堵塞浪费的平均时间多达30小时。 3、安全:长期以来,减少交通事故始终是汽车行业的优先议程,但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对安全交通的需求正日益增加。到2025年,全球10%人口将是65岁以上老年人。交通意外造成全球每年50万人死亡,700万人受伤。 4、廉价:随着全球人均收入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也将随之上升。这些新的汽车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小而便宜的汽车。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3500万辆,印度为740万辆,全球超过1.2亿辆。 2025年的汽车将与今天的看起来完全不同,交通领域即将迎来的变革将驱动七大关键趋势发展,它们将在未来10年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 趋势一:汽车引擎效率更高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的担忧正推动整个汽车行业改变汽车驱动方式,对燃料燃烧效率和二氧化碳排量的监管正迫使汽车制造商研发效率更高的汽车发动机。到2025年,售出的汽车中,25%将配置电动马达,而今天这个比例仅为5%。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需要研发效率更高的内燃机,以便满足新的标准。开发替代汽车动力源(比如燃料电池)也将提高整体效率,但那只有当人们买得起的时候才会实现。日本政府已经为燃料电池汽车设定目标价格,2025年这种汽车售价为1.8万美元。尽管从全球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依然属于小众商品,但较低的目标价格将促使它们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强劲对手。电源系统对比: 1、内燃机: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的整合将增加使用内燃机的汽车的燃料燃烧效率,这些技术包括汽油直喷、涡轮增压以及高速自动变速器等。 2、动力混合:动力混合汽车依赖汽油或柴油发动机与电力组合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它们利用再生制动和汽车发动机为汽车电池充电。 3、插电式混合动力: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电动续航里

浅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浅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向: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三、安全技术发展方向: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 1886 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 21 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 .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 4、虚拟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造型中应用,使得造型设计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色彩、纹理、质感、背景、阴影及运用三维视觉效果生成虚拟汽车车身造型并实施漫游。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长, 2010年收益为1.644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达到全球最高的盈利水平,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了更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其实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德国、美国、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强国,除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外,还在于其背后“矗立”着一批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德国大众背后有博世、西门子,日本丰田、本田背后有电装和爱信,美国通用背后有德尔福、伟世通等,韩国则是靠摩比斯支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并受国外厂商的挤压,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已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短板”之一。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变之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汽车消费市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如何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克服困难,突出重围,中国零部件产业任重道远。

1、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成中国汽车产业软肋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支撑起年产1800万辆汽车生产配套的规模和满足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80%以上零部件本土化的配套要求。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未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而持续缩小,反而有扩张的趋势。 2011年9月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商务部机电司司长张骥在会上披露:“近六年来,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情况相反,汽车产品贸易的逆差不降反升,2010年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整车逆差240亿美元,零部件产品逆差15亿美元。”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价差距更是惊人,比如里程表,进口价格相当于出口价格的41.3倍;再比如车辆坐具,皮革和再生皮革,进口部件相当于出口部件的26倍;车辆用的速度计,进口是出口的16.5倍。由此可以看出中外零部件企业的差距。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技术在内的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技术中,我们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高达60%。国内高端零部件产品,基本被外资垄断了,目前全中国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基 2保有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60万辆,即使按每年增长10%的保守估计,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13年也要超过2000万辆,一个国家的市场总规模与人口有密切关系,比如,中国有7亿部手机,钢铁产量为世界的48%,有近4亿网民,这些都是别的国家无法超越的。汽车产销量2010年将达到1500万辆,相应的汽车后市场也将呈现巨大的社会需求。 1、汽车市场发展潜力 (1)、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汽车量情况(1.86亿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86580658辆,与2008年相比,增加16692914辆,增长9.83%,增幅上升3.5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保有量为76193055辆,摩托车保有量为94530658辆,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40.84%、50.66%,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 (2)、全国机动车驾驶员1.88亿人 其中汽车驾驶员:1.3亿人, 2009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199765889人,与2008年相比,增加19105153人,增长10.58%,增幅上升0.2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驾驶人为138203911人,占驾驶人数的69.18%,是汽车保有量的1.81倍;与2008年相比,增加16111779人,增长为13.20%。 (3)、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1360万辆的水平,意味着今后几年也将维 持这一水平,或继续增长,它将带来迅速扩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 2、汽车售后服务高新技术化 目前,属于汽车工业本身制造的价值,在整个汽车成本中所占比例在减小,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像奥迪A6这样的产品其电子产品部分的成本,已经占整车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的材料、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在此基础上,消费者追求时尚化、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加装和改装日益普及,包括高保真数字音响、无线通讯、网络电脑、GPS导航、DVD及电视等娱乐系统。 3、从修理为主向维护为主转变 目前,美国的汽车养护业,已经占到美国汽车保修行业的80%,年均收入超过数百亿美元。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车坏了才去修理的观念已经转变为,保正常使用,保性能优良状态,售后服务的重点转向了维护保养。 4、售后服务的远程化和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外汽车厂家开始提供远程诊断服务。

浅谈汽车发展文化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汽车发展文化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艺术设计1007班 姓名:黄艳琪 学号:201078250708 关键词:汽车,发展,构造,种类,保养,文化,标志,未来 摘要:汽车的发展,种类都非常之丰富,近几年来,汽车有着自己独立的运动及文化. 大家在不断的认识与接受。并应用在生活之中,与之惺惺相惜。这证明了我们的智慧与能力。要保持汽车的平稳发展,还必须要全面认识,个层次了解汽车及其文化,从而实施有效方略。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汽车现在及未来的走向。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缺乏以及对概念车研发的不够重视。可以说,一个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产业,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前言: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它有着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正文: 一提到汽车,首先想到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1.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概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寻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探讨我国汽车工业未来方向 关键词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正文 汽车是惟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 产量以百万计, 保有量以亿计”的“第一商品”, 它的巨大市场潜力, 不断产生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 使之成为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 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发展汽车工业、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 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流水线大生产方式首创于汽车工业, 精益生产方式也同样产生于汽车工业;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对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它独特的“门到门”快速运送性能, 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半径, 大大提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效率。 一,起步与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的标志是1953 年7 月15 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动工兴建。建国初期,我国汽车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发展,集中资金兴建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两个中型货车生产基地。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6 年10 月开工生产,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汽车行业步入快速稳定增长期。整个行业在经2002 年的爆发,2005 年的恢复性调整以后,自2006 年以来已经步入一个长达5~8 年(甚至更长)的稳定快速增长期。2011 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为7802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 万辆,占83.81%。其中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3443 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44.13%。以去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已从2001 年不到 2 辆,增加到2010 年的近15 辆。 二,发展中的问题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从诞生至今, 已经年逾半百。但是她似乎还没有长大, 她伴随建国后的动荡, 走过了艰苦曲折的路程。 改革开放之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汽车工业一直生产着属于国外三四十年代的产品。汽车被定位为“生产工具”, 私用轿车被当作“资产阶级的奢侈品”而禁止生产。改革开放后,大搞引进合资,引进国外的资金与技术, 使我国生产的汽车跃上20 世纪90 年代的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 在质量、品种和规模上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自主发展的能力差距更大。这就造成了同类产品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进, 甚至重复引进的局面。这使得我国汽车工业,落入了一个“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生产国际先进的汽车, 但却并未跳出这一怪圈。我国汽车工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的国企,近年来更热衷于引进生产国外品牌的汽车。 三,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如一汽,广汽热衷于引进国外品牌,不外乎合资获利丰厚而又轻而易举。这样的举动使得“引进—消化”政策成了“只引进, 不消化”的空头口号。 对外方的技术依赖习惯愈加根深蒂固, 加上外方紧握技术大权, 使中方坠入“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的“第二怪圈”。这就直接性的导致了 我国汽车市场上外国品牌遍地开花,而国产品牌却很少的现状。虽然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要责任国有企业沉溺于引进国外品牌,我国的民营企业却扛起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 的重担。 近几年来,解放、红旗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吉利、奇瑞、江淮却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

论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论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 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 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 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倍受国人关注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现状发展特点趋势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美国车的气派、意大利车的浪漫、德国车的严谨、日本车的精明、英国车的高贵。中国没有成熟的汽车文化,但却有悠久的车历史,因此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1)中国汽车工业的建立 ①白手起家建一汽 1953年建设一汽,1956年建成投产 1956年解放牌卡车诞生 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研制成功口号“出汽车、出人才” ②建设第二汽车厂 1.二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建起来的,背景是备战备荒,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军车 2.二汽的几上几下 3.“包建”是老厂负责新厂的产品设计、工厂设计、生产准备、培训和人员支援,直到调试投产。老厂可以包建新厂、小厂可以包建大厂、几个厂可以联合包建一个大厂 4.“聚宝”是将国内科研和大工厂技术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新技术,通过试验后移植到二汽来,将二汽的产品的工艺确立在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上 (2)中国汽车工业的挫折 中国汽车工业刚创建不久,就遇到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到1966年,又遇到了十年动乱的干扰和破坏。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举步维艰,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 上世纪80年代汽车界传说最广的一个故事是,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前看到的几乎全部是进口轿车,对此颇多感慨。一位国务院副总理义愤填膺地指出,要立马横刀对轿车进口的审批斩尽杀绝。事实上也是如此,1983年到1987年,各部委还在热烈讨论是否应该发展轿车时,国外厂商生产的20多万辆奔驰、丰田、尼桑、福特……从中国人腰包里掏去了两亿美元外汇,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建设两个年产30万辆轿车的汽车厂(4)兴建轿车工业 ①1987年在北戴河举行决定中国轿车工业前途命运的国务会议,确立了一汽、二汽、 上汽三个生产基地。 ②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限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通知规定,除“三大”(长春、 上海、十堰)“三小”(北京、广州、天津)外,全国范围内不再安排新的轿车生产点上马。 ③通知分工明确:十堰的二汽轿车项目被定位为高起点,大批量,发展30万辆普通型 轿车,“2/3出口”;一汽是“3万辆中高档轿车起步,挡住进口”;至于上海,则根据原来中德双方的合同,“首先搞好国产化”,纲领规模3万辆。而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三个小生产点,由于都是既成事实,而且都已与外商合资,作为追加项目予以追认。

汽车行业未来趋势综述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车辆4班 雷珉 20110402425 摘要: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透析汽车发展,节能、环保愈发重要,同时得益于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不断智能化。 关键词:节能环保智能 一、当前汽车发展挑战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就我国而言,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有8500万辆汽车,而这仅为美国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此大的汽车保有量,在方便生活同时,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和可怕的环境污染。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东北的雾霾天气已持续多日,而我们所在的长沙空气质量全国最差。资料显示,过去5年,中国新增1 亿吨炼油能力,全部被新增的3500万辆汽车吞噬掉。如果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供应不起。由此可见,当前的汽车产业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必须进行相应进化,节能、环保是大势所趋。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不仅是合法上路的标准,更成为了当今及未来人们购买汽车的一大衡量标准。 二、汽车厂商的转型 为满足新形势下客户的需求,汽车厂商必须制造出更加节能、更加环保的车型。为此,各厂商做出了不同的应对,总的分3种:第一种是以法拉利为代表的豪华车厂商,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加装电机,减小能耗;第二种是以丰田为代表的传统厂商,现阶段以油电混合为主,柴油机为辅,并同时研发纯电动;第三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厂商,直接制造纯电动汽车。

透视未来,我认为汽车行业终归都会走向纯电动。纯电动虽然在现在看来,还不太成熟,不过相信通过研发终会突破技术难关。通过如今大火的纯电动车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秦,我们可以看到纯电动车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人们愿意花更高的价钱购买一部环保汽车。随着低价格、高能量和长寿命新型电池的研究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的强烈呼声,电动汽车将逐渐在各大城市成为一种代步工具。 通过这次转型,我觉得汽车行业会迎来经济危机后的第二次洗牌,而这次考验的各厂商的反应时间。目前来看,日本厂商走在了前面,中国厂商比亚迪也相当有竞争力,而美国厂商因受经济危机打击,转型缓慢。 三、电子科技进入汽车行业 在热卖的特斯拉Model S上,中控台被一个17英寸的液晶屏占据,可以通过触控实现所有功能,科技感十足。这正是未来汽车的雏形,智能是未来汽车一大标志。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目前对智能汽车的研究,除了车企外,还有google等科技公司,以及一些高等学府,例如国内的清华大学。其中google X 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最为成功,以丰田为原型改造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能在加州合法上路,这标志着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汽车时代。 就目前而言,电子在汽车上的应用已非常之多,除去表面上的电子中控台、ipod接口,还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遍布车身,为我们的安全护航。但这种还不是完全的智能,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也将像飞机那样成为电子集成物,具备主动驾驶能力。 四、中国汽车的未来 中国向来以高税收保护国内车企,但由于中国汽车起步较晚,以及整个中国这种环境,中国车企的发展十分缓慢。通过引进国外厂商,建立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长起来了一汽大众等企业。 混合动力汽车为我国本土品牌汽车赶上发达国家提供了良机,我国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发展策略、方针和目标,也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现在,包括清洁柴油、混合动力以及乙醇、甲醇、二甲醚、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各种替代能源都有企业涉及,国家也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但是还没有哪种技术实现产业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能从一个制作电池的小公司,短短几年间把汽车发展的如此壮大。从F3到秦,比亚迪汽车越来越成熟。王传福表示,从今年起比亚迪将进入调整年,对管理团队和经销商网络进行优化,并加强品牌设计,

公交车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公交车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交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口的膨胀,公交车的作用日益突出。公交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现阶段的公交车是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但现在,公交车上经常出现找不到零钱、没座、拥挤~~~~等情况。而公交车在消耗能源的同时,又排放出对人们有害的气体。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更对人类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公交车的未来发展路线上,智能化 ...的公交车会逐渐取代现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的 ...,环保化 ...,人性化 公交车,并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引言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既然公交车的作用是如此重要,面对目前公交车的状况,科学家们不得不创造出能够与时俱进的公交车。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公交车在这些方面的缺陷几乎都表现出来。21世纪意味着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哪么未来呢?公交车在未来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拭目以待。 1.公交车的节能环保化。 公交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节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但是面对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人们是怎样面对的呢?下边的图反映了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二氧化 碳每天的排放量。根据科学家们的预 测,2010年世界各地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如下图。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环境问 题十分突出的。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使人们不得不转变观念, 因此在公交车环保理念上要有质的突破。目前在杭 州有4辆公交车是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新型环 保公交车。开车的公交司机作了演示,并且重踩油 门时发动机声音不大,不是“轰、轰”的吼叫声, 只是“嗡、嗡”声。而在行车途中,天然气公交车 要比普通车稳,还有车的最大特点就是环保、低噪 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液化过程中大部分硫化物、炭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杂质已经被过滤掉了,因此,燃烧后只产生大量的水、二氧化碳以及微量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这比燃油车的正常标准要低。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动荡,作为实体的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介绍了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前两个季度的汽车产销情况,反映了中国当前的汽车市场的现状,同时结合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中国汽 车市场在未来一年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一、世界和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总体情况 1.世界汽车产销情况 德国大众集团 2012年1-8月 大众全球汽车销量出色中国销量居首 为了追赶丰田汽车的全球销量,大众集团今年推出了许多重磅车型,严重刺激了全球市场的销量。2012年8月份,大众集团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销量约为23万辆,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9万辆,同比增长约21%,达到两成以上的同比增幅,在7月增长速度放慢之后回归5、6月份的水平。今年1至8月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总销量为174万辆,而去年前8月累计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17.9%。 在中国等市场的支撑下,亚洲市场前8个月销量同比增幅同样达到17.9%,从168万辆增长到198万辆。德国本土市场,大众前8个月累计销量为792,300辆,较2011年前8个月的761,100辆同比增长4.1%,和此前基本相当。德国以外的西欧地区仍然为下降趋势,从133万辆同比下跌5.8%至125万辆。 中东欧区域增长依然强势,由340,800辆增加25.2%到426,800辆。欧洲整体销量为247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43万略增长1.7%。大众集团在北美市场前8个月从429,800辆同比增长24.5%至535,200辆。其中380,000辆来自于美国市场,较之去年同期的285,000辆同比提高33.3%。南美市场去年前8个月619,600;辆,今年同期678,600 辆,同比增9.5%。 2012年1-8月在中国销量174万辆,中东欧区销量426,800辆,德国本土销量79万辆,拥有如此销量业绩的大众,取代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奔驰 根据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奔驰品牌在美销量为23,156辆,同比增长7.0%,去年同期销量为21,645辆。2012年1-9月,奔驰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191,618辆,同比增长12.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70,037辆。 梅赛德斯9月在美销量(包括精灵smart和凌特Sprinter销量)共计25,980辆,同比增长8.7%;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214,331辆,同比增长16.7%,去年同期销量为183,690辆、

论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 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 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

未来中国汽车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精选文档 未来中国汽车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我国汽车美容的迅速发展和已经存在的很成熟的一些经营模式,使近两年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步成 熟,比如,镀膜已成为汽车美容界最关注的话题,其内容包括有机硅镀膜、玻璃纤维镀膜、物理镀膜、电泳镀膜。从简单的洗车——车蜡——封釉——镀膜,国内汽车美容行业进入一个不断升级的阶段,由于汽车美容养护业的巨大市场不断吸引商家进入,从而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前进。国内汽车美容行业已经走过了起步阶段,汽车美容项目前出现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因此,有企业推出“星级美容”的概念。汽车美容的高技术含量使今后汽车美容业发展得更加迅速,美容项目的更新,美容技术的不断升级已经成为很重要的课题。我国允许外资进入国内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于是国外的汽车美容服务连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涌现,国外一些汽车美容公司纷纷将产品投放中国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办起了连锁店,并造就了一支汽车美容大军,从业人数逐年增加,汽车美容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市场研究了解,我国汽车美容市场蛋糕虽大,但市场竞争仍是十分的激烈。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的现状是消费者认识不成熟、企业经营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行业无标准等。绝大多数街面店先天缺乏科学管理、技术保障和正规的进货渠道。 汽车美容是经济高速发展、汽车文化逐渐彰显、人们消费观念不断进步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保修行业中汽车美容业所占的比重要超过 85% 。目前,我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4000 万辆,我国已经成为轿车消费大国。汽车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为我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开辟了巨大的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很多普通家庭的日常出行工具。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为我国汽车美容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美容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汽车美容养护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在崛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 国汽车美容市场还不够成熟,缺乏正规的品牌、完善的服务,但只要有正确的 精选文档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学号:114305244 姓名:徐超专业:旅游管理班级:2 摘要: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成为各大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不一而足。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企业与国外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精)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预测,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也在发生变化。某些行业社会需求加大促进 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 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1 世纪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主要有: 1、网络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网络信息服务也成为社会上的一个重要的行业。这个行业包含了网上购物、商业信息服务、广告媒体服务、技术信息咨询与服 2、房地产开发业。随着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 房地产开发业成为一个繁荣兴旺的行业,购房也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件头等大事, 房地产开发业也因此面临无限的商机, 并因此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咨询、销售业务、物业管理、租借、二手房转让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 也具有较高的利润汇报, 因此, 成为众多房地产投资者的青睐。 3、社会保险业。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也不断提高, 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 都意识到了花少量投入, 保证家庭财务和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保险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4、家用汽车制造业。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个人对家用汽车的需求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上升, 给家用汽车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商家也将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同时, 家用汽车市场的发展还将带动汽车配件、维修以及相关的技术产品生产业等行业的发展。 5、邮政与电讯业。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 人们对信息传递快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相关通讯产品(如电话、手机、传真机以及通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中国的电话与移动电话人均拥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