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生平

合集下载

德彪西音乐风格资料

德彪西音乐风格资料

a2009年10月07日星期三下午02:40法国作曲家德彪西(Debussy 1862-1918)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彪西早年曾以作品大合唱《浪子》获巴黎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罗马大奖”并得以前往罗马深造。

他虽然研究过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曲家,但他的创作却受到当时的文学与绘画的创作理念的影响,即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

也正是因此,德彪西的作品脱离了当时传统的音乐创作理念,他把自己的作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印象派画家们的主张对德彪西有启示作用。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大胆革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光与色的表现效果,他们的画色彩明快,笔法简练。

这一切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向往和追求的。

他决心闯出一条路子,用音乐去描绘事物的瞬间变化、大自然的一个景致,力求像印象派画家画的画一样,不追求实物清晰的轮廓,而着力在色彩、光线的明丽。

这时,另一个事件对德彪西道路也发生了很大影响,这就是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在这个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东方音乐。

中国音乐、越南音乐以及印尼的爪哇音乐,引起了德彪西兴趣。

在博览会期间,他经常跑去听东方音乐的演奏。

尤其是印尼的爪哇音乐给德彪西太深刻了。

爪哇人跳着宗教性舞蹈,给舞者伴奏的是一个独特的乐队,乐队除了一种三弦的提琴外,大都是铜锣、铙钹、鼓这类打击乐器。

看着这些原始的、动作简单的舞蹈,听着这种旋律、节奏奇异的演奏,不少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是,这节奏丰富、和声微妙的爪哇音乐却引起了德彪西注意。

这些东方音乐对德彪西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德彪西印象派音乐之作是1892年创作的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是根据象征派诗人玛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

德彪西以印象派艺术手法,用音乐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爱琴海边,太阳晒热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一群森林女神在沐浴。

牧神吹着婉转动听的笛声,他悄然走近森林女神,她们惊叫着逃开。

在中午的阳光下,牧神吹奏着迷人的牧笛。

浅谈德彪西钢琴作品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心得

浅谈德彪西钢琴作品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心得

目录摘要第一章德彪西生平及其艺术成就第二章第一节德彪西的生平第二节德彪西与印象派第二章德彪西钢琴音乐的特点第一节: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基础-全音阶1. 全音阶2.德彪西对全音阶的发展第二节: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加美兰特征1.什么是加美兰(1)旋律特征(2)声部特征(3)调式和曲式特征第三节德彪西音乐的中国特征1.从结构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中国元素2.从音响和音色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中国气质3.从节奏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中国特点第三章德彪西钢琴作品东方色彩形成的原因和演奏方法第一节德彪西钢琴作品东方色彩形成的原因1.性格的影响2.法国古钢琴乐派的影响3.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4.东方氛围的影响第二节德彪西钢琴作品东方色彩形成的演奏方法1.奏法2.踏板的使用3.实践心得结语摘要克洛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v),法国巴黎人,出生于1862年8月22日,逝世于1918年3月25日,享年56岁,他被称为十九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束缚,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在钢琴和管弦乐这两个领域中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发展和探索,是他为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东方音乐特征,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自身所独有别具一格的和声。

其音乐对其它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运。

在他的作品中已丝毫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也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细腻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充满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初动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玄幻色彩。

他的和声繁复、细腻,配器新奇,让人耳目一新并富有色彩,旋律给人一种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有的特点。

AbstractClaude Debussv was born in Pairs, France on August 22, 1862 and passed away at the age of 56 on March 25, 1918.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uropean writers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one of representatives of impressionists, he was released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and formulated his unique artistic expressions. Hi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s of piano and orchestra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in the 20th century.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French music created by a number of predecessors like Jules Massenet, Debussv combined the features of the oriental music, Spanish dance and jazz and applied artistic means of French impressionism to his musical composition. On this basis, hecreated a unique harmony which produce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other composers.Debussv's music is far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music. In his works, people cannot find any similarity of classical music featuring strict structures, rational logic, and profound thoughts, nor romantic music with rich and exquisite emotions. Instead, his works are famous for fantastic imagination, indistinct feelings, and ever-changing colors. His complicated and refreshing harmonies can deliver a kind of remote and uncertain fee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classical and romantic music never have.第一章德彪西生平及其艺术成就第一节德彪西的生平克洛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v),法国巴黎人,出生于1862年8月22日,逝世于1918年3月25日,享年56岁,他被称为十九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他的音乐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柔美、细腻、迷离的意境,往往以诗意的形象表现出阴郁、柔弱的情感。

他的钢琴音乐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被认为是象征着“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作品。

从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作时期来看,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1880年代至1890年代初期。

此时期德彪西已经开始走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开始探索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思路,融合了很多浪漫主义元素。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创造了一种既具有柔美又具有力度的音乐氛围。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月光》。

2.1890年代至初期。

此时期德彪西的音乐发展到了高潮,他开始在作品中加入了更多的印象派元素,包括丰富的和声运用和以色彩刻画特定情景的音乐手法。

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舟》和《海上的颠簸》。

3.20世纪初。

此时期德彪西的音乐开始成为一种风格,并且他开始不再使用传统的音乐结构和形式。

他的作品表现了更深刻的主题,包括梦想、想象和虚幻。

他的代表作品有《幻想曲》和《海神的庙宇》。

从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来看,他的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旋律细腻、柔美。

德彪西的钢琴曲中常常运用华丽的旋律,音乐曲线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精致的细节,以表现出优美的情调。

2.和声丰富、多变。

德彪西的音乐中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创作方式,通过和声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场景,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细腻和变化。

3.曲式和形式自由多变。

德彪西钢琴曲的结构和形式往往是自由和多变的,他喜欢通过色彩、音符、节奏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意境深刻、富有诗意。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迷离、柔弱的情感,常常营造出一种丰富的情景和氛围,使人感受到音乐中的意境和诗意。

总的来说,德彪西是一位独具特色的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思路都具有独特的韵味。

他的音乐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气息,让人们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和柔美的情感。

浅析德彪西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浅析德彪西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浅析德彪西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陈适
【期刊名称】《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29)005
【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的一种新艺术风格.他的创始人德彪西在意识上和感情上是反对浪漫主义的,但是由于其创作生涯在年代上与浪漫主义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在他的钢琴音乐中仍留有浪漫主义的痕迹,不过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竭力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并为20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新的音乐流派作好了准备.印象主义音乐不仅在创作手法上对浪漫主义传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而且在音乐表现的美学观念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德彪西对钢琴音乐的最大贡献在于和声手法上的大胆革新和对钢琴音响潜力的进一步发掘.他是继肖邦后的又一位挖掘钢琴音响表现力的大师.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陈适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教学中体验印象派绘画对德彪西创作风格的影响——以德彪西的《版画集》之《格拉纳达之夜》为例 [J], 李康燕;
2.浅析德彪西音乐作品创作风格 [J], 李石岚;李素馨
3.大自然孕育的新音乐缔造者: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及其钢琴作品的演奏 [J], 王瑶
4.浅析德彪西三首夜曲的创作风格 [J], 刘笑笑
5.浅析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的音乐创作风格 [J], 张明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象瞬间的写意--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探析

印象瞬间的写意--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探析

53SONG OF YELLOW RIVER2021/ 20印象瞬间的写意——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探析

段维拉摘 要:德彪西所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开创了新纪元,其钢琴作品以传统音乐为基础,着力凸显意境之美,而《欢乐岛》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炫技作品,其中富含的异国情调使得艺术性大大增强,且管弦乐的灵活运用使得舞台表现力有所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作品来体会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之处以及德彪西钢琴作品的音响效果。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段维拉(1981-),女,硕士研究生,上海音乐学院讲师。一、《欢乐岛》的创作背景《欢乐岛》创作于1904年,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名画《乘船赴西德尔岛》,其命名也与这一幅画有密切关系。《乘船赴西德尔岛》是法国画家华特的代表作,于1721年创作完成,而德彪西于卢浮宫参加画展时偶然见到这幅画,其中描绘的西德尔岛位于克里特岛的西北方,且传说中这是古希腊爱神维纳斯的岛,为此也被称作爱情岛,是年轻男女最为向往的地方。德彪西在创作时以爱情及欢乐为主题,希望通过演奏技巧的变化来传递这一份美好,分析作品本身可知其节奏相较自由且音域较为宽广,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灵活应用以及巧妙组合使得音响效果在变化过程中近似于管弦乐的音响效果,且德彪西在创作时通过装饰音叠加以及间奏转化等手法来凸显音乐的意境之美,为此,《欢乐岛》也被后人视作其炫技之作。分析《欢乐岛》这一作品的音乐风格可知,其中管弦乐的应用与德彪西的早期作品《节日》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灵魂与精髓也体现在这一作品之中,该作品以半音以及全音音阶的交替进行为开端,简短而又干练,舞曲乐段极具异国风情,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到托卡塔风格的痕迹,其音色之变化、风格之独特以及音响之新颖可见一斑。二、《欢乐岛》的创作特征(一)曲式结构《欢乐岛》为复三部曲式结构,其中展开性因素较为复杂,乐曲开端为8个小节组成的引子部分,灵活使用了增三和弦的分解形式,其中既有半音阶,又有全音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摘要】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月光》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德彪西的音乐生平、《月光》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分析、音乐特点与风格分析以及演奏技巧与演绎方法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探析。

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月光》这首曲子的独特之处和艺术价值,以及德彪西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进行全面评价,展现其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音乐生平、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特点、风格分析、演奏技巧、演绎方法、艺术价值、现代音乐、影响、总结1. 引言1.1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德彪西的音乐生平入手,通过对他的生平经历和音乐创作背景的分析,探讨《月光》这首作品诞生的背景和意义。

我们还会对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中的音乐逻辑和表现手法。

我们还将探讨《月光》的音乐特点与风格,分析其独特的旋律和和声组合,以及德彪西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

我们将探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对现代音乐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这首经典钢琴作品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德彪西的音乐魅力,以及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2. 正文2.1 德彪西的音乐生平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于1862年出生在法国圣日耳曼德勒市,从小就显示出对音乐的天赋和热爱。

德彪西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和声和钢琴,师从于著名的作曲家库珥贝,受到了浓厚的古典音乐传统的熏陶。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独特,融合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元素,创造出了深邃、流畅的音乐语言。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想象力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常常使用模糊、模棱两可的和声和旋律,给人一种多变、朦胧的感觉。

除了钢琴作品《月光》外,德彪西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曲、室内乐等。

德彪西泛舟简介

德彪西泛舟简介

德彪西泛舟简介德彪西泛舟简介德彪西泛舟(Claude Debussy)是法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作曲家之一。

他以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音乐的创新理念而闻名于世。

德彪西泛舟的音乐作品深受印象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但他的音乐风格又远离当时的主流音乐观念,创造了一种自己独特的声音世界。

德彪西泛舟的音乐风格以浑厚而柔美的声音色彩为特点,通过微妙的和声和旋律构建出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音乐画面。

他擅长运用和声的变化和轻柔的音色来表达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他的音乐作品常常被形容为“音乐画”或“声音印象”,因为它们能够唤起听众的想象力,让人们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美景中。

他的作品以其纯粹的音色,丰富的音乐变化和复杂的节奏感而闻名,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泛舟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钢琴独奏、室内乐和声乐作品等多个领域。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钢琴作品《月光》,这首曲子由柔和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构成,表达了对夜晚的迷恋和对心灵世界的探索。

另外,他的交响画《海》,通过音乐描绘了大海的浩渺和壮丽,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德彪西泛舟的音乐作品深受今后一代音乐家的推崇和影响,尤其是现代音乐的发展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音乐风格以及对声音的创新理念成为了20世纪初音乐的一个重要方向。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奏和研究。

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德彪西泛舟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让他们欣赏到音乐的美妙,还能够给他们以启发和指导。

通过欣赏和分析德彪西泛舟的音乐作品,可以了解到他对和声和音色的运用,对节奏感和结构的把握,以及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表达。

同时,德彪西泛舟对音乐的创新和突破也给了年轻的音乐家们启示,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勇于尝试新的声音和表达方式。

总之,德彪西泛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为世人展示了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他的创新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使他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摘要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作为起到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到二十世纪“新”音乐桥梁作用的重要作曲家,他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和前辈作曲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对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其印象主义音乐特征进行完整的透析,有助于更好的演绎印象主义音乐作品。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诗歌音乐旋律风格特征一、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年生于法国巴黎郊区圣热尔门安勒。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引领印象主义音乐最突出代表。

19世纪末正值欧洲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大变革时代,这种变化体现在社会的各部分。

当时浪漫主义艺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各个领域都很好的诠释了浪漫主义的理想,此时的艺术家们想在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基础上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在艺术审美上更追求个性自由,他们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渴望走想大自然,寻求创新突破,新潮流的出现不可避免,因而在19世纪末,出现了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

1、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印象主义”一词来源于美术,最初是与绘画有关的一个描述性术语。

是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的画派。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官方学院派主宰着法国画坛。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有一部分青年人由于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不满于学院的作为,渴望能用他们认为最美的一刹那间的印象来自由作画,他们都试图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打破传统习惯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形式。

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1874年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的油画被官方称为印象主义,用意是迫使这些想打破传统的人放弃自己的追求,出乎意料的是,印象主义这一词被当时寻求突破的青年画家欣然接受,并作为了自己画派的名称,此后印象主义形成了一个艺术流派,并逐渐向文学,音乐等领域扩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彪西,C 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

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生平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生于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昂莱。

双亲经营一家小陶瓷店,后破产倒闭。

父亲又因参加巴黎公社起义而被监禁,这使德彪西的幼年生活动荡不安。

少年时从莫泰夫人学钢琴,1872年10月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事A.F.马蒙泰尔、A.拉维尼亚克、E迪朗等。

1880年底转入E.吉罗的作曲班,并开始了初期的创作活动。

1880、1881年两次利用暑假去俄国任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教师,并随她去意大利、奥地利旅行,接触到俄罗斯音乐。

他对П.И.柴科夫斯基兴趣不大,但深受М.П.穆索尔斯基的影响。

1884年德彪西以康塔塔《浪子》获罗马大奖,1885年去罗马进修,1887年返回巴黎。

80年代末接受了多方面的影响,如两次去拜罗伊特观看R.瓦格纳的歌剧,聆听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爪哇佳美兰乐队的演奏,以及与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们交往等等,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产生了一系列印象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同时,还为《蓝色评论》《音乐评论》《法国水星》《里昂音乐评论》等报刊写作颇有见地的文章,表露了他的音乐美学观。

1907年开始,德彪西不停地到国外旅行,先后在布鲁塞尔、伦敦维也纳、罗马、布达佩斯、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监督上演他的歌剧,亲自指挥和演奏他的作品。

也是在这时,他开始患了致命的直肠癌,创作量大大减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憎恨战争,表示要创造音乐美去代替被敌人破坏的美,决定写作6首不同乐器及各种组合的奏鸣曲,以体现他对法国文化传统的热爱。

但仅完成3首,在备受疾病折磨之后,于1918年3月25日逝世于巴黎。

创作德彪西的创作可分为3个时期:早期(1890 年前)尽管早期曾写过康塔塔《浪子》、交响组曲《春天》(1887)、康塔塔《被选上的姑娘》(1887~1888)、钢琴乐队的《幻想曲》(1889~1890)等,但因尚未发表,影响不大。

中期(1890~1910)这是德彪西创作的成熟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均完成于这20年。

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2~1902)是根据比利时诗人M.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写成。

音乐加强了戏剧中深沉静寂的气氛和宿命论的暗淡色彩。

声乐部分没有咏叹调和激昂的歌唱,全部用近似于朗诵的音调写成;乐队音响柔和,配器精美,起到与诗歌结合、衬托诗意和渲染气氛作用。

晚期(1910~1918)由于健康和战争的原因,德彪西晚期的创作量减少,并有好几部作品由友人A.卡普莱C.科什兰配器完成。

主要作品有神秘剧《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1911),3部芭蕾音乐《卡玛》(1912)、《游戏》(1913)、《玩具箱》(1913)、歌曲《马拉梅的三首诗》(1913)、《十二首钢琴练习曲》(1915)以及3首室内乐奏鸣曲等。

这些作品体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音乐语言的继续复杂化,突破了传统的和声与形式的约束,出现了多调式因素,另一种是回复到法兰西古典器乐曲的传统道路,两者都预示了20世纪音乐的发展方向。

德彪西是法国最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

他独特的、被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是:音乐较少激情,避免文学性的叙事,它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暗示多于直率的表达。

在音乐语言方面,德彪西的曲调多以片断零碎的短句作自由的不对称的发展。

和声常用带色彩效果的不协和音(附加音、七度音、九度音等)及平行和弦,尽量减弱功能,增强色彩。

德彪西的音乐虽然以调性为基础,但是大大扩展了调域的范围,除大、小调外,还常用各种中古调式、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

节奏不规则地细分,使音乐显得模糊朦胧,但在有的作品中则形成一种宽广而富于生气的律动。

他的管弦乐音响细腻,配器精致,爱用未经搀杂的原色,音量总是节制的,呈现出闪烁透明的色彩。

结构上,故意使句子的轮廓和形式的各部分界线不清,但结构的内部发展仍有一定的逻辑,许多乐曲都可看出传统的三段式结构。

德彪西的创作视野比较狭窄,对自然景物画面的描绘,引起人们遐想的声音,对早已消逝的梦境的回忆以及某些生活场景的再现等,是他作品内容的主要领域。

在这一范畴中德彪西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