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检验方法及步骤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比重法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比重法马铃薯,咱们平时吃得不少,做成薯条、土豆泥,简直是美味的代名词。
今天聊聊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的比重法。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别担心,咱们慢慢来,肯定不会让你觉得枯燥。
说到马铃薯,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个好东西,营养丰富、百搭又美味。
但是你知道吗,马铃薯里的淀粉含量也是个重要的指标。
这可是关系到口感和烹饪效果的哦!好比你做面条,面粉的筋道得合适,做出来的面条才够劲道。
要想知道马铃薯里的淀粉到底有多少,咱们就得用到比重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到水里,看看它们在水里的表现。
就像是你把一个乖乖的孩子和一个顽皮的孩子放在游泳池里,水面浮出来的可不一样。
马铃薯块如果沉下去,那就说明淀粉含量相对较低;反之,漂浮在水面上的,说明淀粉含量相对较高。
没错,这就像是在做一场马铃薯的“水上秀”,看谁能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咱们先来准备材料,马铃薯、清水、一个大碗,还有一个秤,别忘了还得准备一把刀。
小心切马铃薯,别像我一样,动手不看刀,手忙脚乱可就糟了。
把马铃薯切成均匀的小块,大小差不多,这样测量才准确。
把这些块放入水中,先让它们沉下去。
你会发现,马铃薯块在水中的状态就像是一群小鱼儿在游泳,沉的和浮的总有些不同。
然后咱们再来称量一下这些马铃薯块的重量。
用秤一称,哎呀,真是没想到,竟然这么重。
别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块再拿出来,抖干水分。
想想那种刚游完泳的小朋友,身上都是水,咱们得让他们干燥一些才能继续。
把马铃薯块放在厨房纸巾上,轻轻一拍,水分减少,准备进入下一步。
现在,咱们来测量水的重量。
把水倒入大碗,先称量一下,记录下来,然后再把马铃薯块放回去。
水面浮现的变化就像是在上演一场舞台剧,淀粉含量高的,浮起来的比例就多,低的就相对少。
计算一下比重,这就是咱们要的淀粉含量数据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学小实验的感觉?其实这就像是把厨房变成了实验室,动手做做也挺有趣的。
这个过程不只是为了测量淀粉含量,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铃薯的特性。
马铃薯病毒检测流程

马铃薯病毒检测流程English Answer:Potato Virus Detection Protocol.Introduction:Potato viruses ar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otato production, causing substantial yield losses and economic damage. Accurate and timely detection of potato viruses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diseas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This protocol outlines a comprehensive workflow for the detection of potato viruses.Materials:Potato leaf samples.Virus-specific antibodies or probes.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kits orreal-time PCR kits.Microplate reader or thermocycler.Wash buffer (PBS or TBS)。
Blocking buffer.Diluent buffer.Conjugate buffer.Methods:1. Sample Preparation:Collect potato leaf samples showing virus symptoms (e.g., mosaic, mottling, leaf curl).Excise a small portion of the symptomatic leaf tissue (approximately 1 cm2).Grind the leaf tissue in a mortar and pestle with extraction buffer (e.g., PBS with Tween 20).Centrifuge the extract to remove debris.2. ELISA Method:Coat a microplate with virus-specific antibodies.Add the prepared potato leaf extract to the wells.Incubate the plate a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antigen-antibody binding.Wash the wells to remove unbound extract.Add enzyme-conjugated secondary antibodies specific to the primary antibodies.Incubate the plate again.Wash the wells to remove unbound antibodies.Add substrate solution and incubate the plate.Measure the absorbance using a microplate reader at the appropriate wavelength.Interpret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cut-off values.3. Real-Time PCR Method:Extract DNA or RNA from the potato leaf extract using a commercial kit.Prepare the qPCR reaction mix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Use virus-specific primers to amplify the target viral sequences.Perform qPCR on a thermocycler, monitoring thefluorescence signal in real-time.Analyze the results using appropriate software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and quantity of the virus.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ELISA: A positive result (virus detected) is indicated by a colorimetric reaction or absorbance value above the cut-off.Real-Time PCR: A positive result is indicated by a detectable amplification signal (Ct value) below a predefined threshold.Quality Control:Includ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s in all assays.Use appropriate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validated for the specific potato viruses being tested.Follow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the ELISA kits or qPCR reagents carefully.Limitations: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assay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virus, sample quality, and method used.Cross-reactivity with closely related viruses or other plant pathogens may occur.Applications:Monitoring potato crops for virus infection.Certification of virus-free potato seed stocks.Research on potato virus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中文回答:马铃薯病毒检测流程。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马铃薯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病害。
为了保障马铃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病毒病的检测。
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主要包括生物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两种方法。
生物学检测主要依靠病毒在试验植物上的病征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病毒。
常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有原植物传毒法、传粉虫传毒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原植物传毒法是将待检马铃薯叶片、茎或块茎与已知携带病毒的植物接种在一起,通过观察接种植物是否出现病征来判断原植物是否感染了病毒。
传粉虫传毒法是利用感染病毒的传粉虫,将其接触待检植株,观察是否能够传播病毒。
ELISA方法则是利用特异性抗体对病毒或病毒抗原进行检测,是一种高效、快速且敏感的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通过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待检样品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PCR方法是利用病毒特异性引物将待检样品中的病毒核酸扩增,通过分析扩增产物的大小和序列来判断样品是否感染了病毒。
RT-PCR方法则是在PCR的基础上加入逆转录酶,将病毒核酸逆转录为cDNA后再进行扩增,适用于RNA病毒的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是利用特定荧光探针实时监测扩增反应过程中的荧光信号强度,可以定量检测病毒核酸的含量。
无论是生物学检测还是分子生物学检测,都需要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样品的采集应选择有明显病征的植株,尽量避免外界污染。
对于茎、叶片等组织,应进行研磨或挤压,以释放病毒核酸;对于块茎等样品,宜在提取液中进行切割和搅拌,以增加病毒核酸的释放。
提取的核酸应进行纯化和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马铃薯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病害,由于其易传播、难治愈的特点,极大地威胁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马铃薯病毒病及时、精准、快速的检测,对预防和控制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与检测方法:马铃薯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病毒有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病毒S、马铃薯镰刀病毒等。
根据不同的病毒,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易出现黄化、疮斑、变形、裂缝、枯死等症状,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对病株进行检测,及早发现病毒,有利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马铃薯病毒病检测方法采用ELISA、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其中,ELISA检测方法依靠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反应,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病毒抗原,来判断样品是否感染马铃薯病毒。
而PCR检测方法,则是通过扩增样品中的特定DNA序列,利用特异性杂交探针等手段来诊断样品是否感染马铃薯病毒。
优势与不足ELISA检测方法准确性高、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广受研究人员的青睐。
但ELISA检测法也存在缺点:1)过程繁琐,操作技能要求高;2)ELISA试剂的价格相对较高,总成本较PCR较高;3)ELISA技术难以对感染病毒抗原含量极低的样品进行检测,且检测结果受到环境干扰较大。
PCR检测方法则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且可靠、可以批量同时检测样品等优点。
同时,PCR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一种可视化的方法,如荧光PCR、喷墨PCR、金纳米探针PCR等,进一步提高了PCR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但PCR检测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通过PCR检测无法判断样品中所含病毒是否具有致病性,而且PCR扩增反应容易受到样品质量和环境因素的干扰,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产生。
综上所述,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开展病毒检测。
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针对新发现的病毒进行检测的问题。
马铃薯检测

马铃薯检测【导语】马铃薯检测是什么?马铃薯检测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马铃薯检测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因为马铃薯检测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今天小编就针对马铃薯检测这个话题,给大家针对性的介绍一些马铃薯检测相关的知识:马铃薯在我国广泛种植,已成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然而在当前的马铃薯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普遍而严重,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于马铃薯产业的参与者而言,细菌、真菌及病毒的检测和识别十分重要。
本文从病毒种类及相应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马铃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致病症状222.png2 马铃薯病毒主要检测方法2.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与酶的催化反应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该技术是在不影响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反应条件下, 使酶分子和免疫球蛋白分子共价结合成酶标记抗体。
酶标记抗体可直接或通过免疫桥与包袱在固相支持物上待测定的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病毒的存在。
ELISA具有特异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等优点, 非常适合于大规模检测, 适于脱毒苗的检测。
方法经济简便,快速直观,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1)抗体的制备所需时间长,费时费力;(2)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病毒,检测多种病毒时灵敏度降低;(3)对于蚜虫传播的病;有一些在植物上第一年不表现症状,病毒繁殖量少,无法用ELISA方法检测;(4)检测病毒时还经常存在假阳性反应,给脱毒种薯(苗)的检测带来困难。
2.2 PCR检测法近来,由于PCR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被广泛运用于许多细菌、真菌、病毒和类病毒的检测。
但是,运用普通的PCR分析仪检测多种病原菌时,不仅十分耗时,而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严格且需要很长的反应设置时间,易造成人为误差。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是指对马铃薯进行病毒检测和选种的过程。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病毒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减少。
在引种马铃薯前需要进行脱毒试验,筛选出健康无病毒的品种,以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益。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的步骤可分为病毒检测和选种两个阶段。
首先是病毒检测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病毒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受到病毒感染。
田间调查包括观察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情况、叶片的形态特征和病斑的出现情况等。
实验室检测则通过收集叶片或茎段样品,进行PCR检测、ELISA检测等方法,以确保最终选择出的植株是无病毒的。
病毒检测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选种工作。
其次是选种阶段。
在脱毒后的马铃薯中,通过对植株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哪些品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适应性。
评估的内容包括植株高度、茎的粗细、叶片的色泽和结构、块茎的大小、块茎的产量和品质等。
选种阶段还需要进行组合能力试验和表型耐病性评价,以确定哪些品种具有较好的亲本组合和抗病能力。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的目标是选育出无病毒、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这些选种的品种,通过引种到各地开展试验示范,以推广种植,帮助农民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它为选育出更好的马铃薯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提高了马铃薯的种植效益和抗病能力,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马铃薯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马铃薯病毒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现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能够利用一些先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马铃薯病毒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检测方法。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测方法,它的原理是将待测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且通过酶标记物来检测结合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快速、灵敏,可以对大量的样品进行检测。
同时,相对来说价格也比较便宜。
具体来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需要先将样品提取出来,再和特异性抗体结合。
接着,将其放入相应的试剂液中,让抗体和抗原之间结合。
如果待检测的物质中含有马铃薯病毒,则其会和抗体结合,此时酶标记物会在保持抗体-抗原结合的前提下与之结合,进行染色反应。
当反应结束后,利用酶标记物之间的反应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马铃薯病毒。
(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是一种通过DNA扩增的方法来检测马铃薯病毒。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灵敏度高,能够检测非常低浓度的病毒。
同时,PCR方法也比较快速、准确。
PCR方法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相对复杂。
需要将提取的样品放入PCR扩增仪中,加入相应的引物和酶,开始扩增过程。
扩增后,通过凝胶电泳检测扩增后的产物。
总之,可见,现在已经有多种方法可以检测马铃薯病毒病。
但即使是最好的检测方法也不是百分之百精确的。
因此,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检测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并严格按照检测方法执行,才能取得准确的结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马铃薯测产验收方案及流程

马铃薯测产验收方案及流程The process of testing and accepting potato produ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crops harvested. 马铃薯测产验收的方案和流程对于农作物的品质和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well-structured plan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nsure accurate assessment and fair evaluation.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和系统的方法,才能确保准确的评估和公正的评价。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potato production testing and acceptance is to establish clear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在马铃薯测产验收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确立清晰的评价标准。
These criteria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yield, quality, and compliance with agricultural standards. 这些标准应该考虑到产量、品质和是否符合农业标准等因素。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riteria is necessary for both the farmers and the inspe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农民和检验员都需要对这些标准有透彻的了解。
Once the criteria are established, the next step is to conduct field surveys and sample collection to assess the potato production. 一旦确定了标准,下一步就是进行田间调查和采集样品,对马铃薯生产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宣威市爱心相伴食品有限公司 马铃薯片 检验方法法及操作步骤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发布: 实施: 宣威市爱心相伴食品有限公司 2
目录 1. 马铃薯片标准 2. 大肠杆菌操作步骤 3. 菌落总数测定操作步骤 4. 水分检测步骤 5. 动植物油 酸价操作步骤 6. 动植物油 过氧化值操作步骤 3
马铃薯片 1 原料 马铃薯 形状完整,大小基本均匀。基本无虫蛀、腐烂、霉变、冻伤、发绿马铃薯不超过40%。 2 感官 项目 要求
形态 片形完整,可以有部分碎片 色泽 色泽基本均匀,无油炸过焦的颜色 滋味和气味 具有马铃薯经加工后应具有的香味,无焦苦味、哈喇味或其他异味 口感 具有油炸或焙烤马铃薯片特有的薄脆的口感。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3 净含量要求 单件产品销售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55]第43号。 4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切片型 复合型 绿马铃薯片% ≤ 15.0 - 杂色片% ≤ 40.0 5.0 脂肪% ≤ 50.0
水分% ≤ 5.0 氧化钠% ≤ 3.5 酸价(以脂肪计KOH/(mg/g) ≤ 3.0
过氧化值(以脂肪/(g/100g) ≤ 0.25 羰基价(以脂肪计)/(mep/kg) ≤ 20.0 总砷(以As计)/(mg/kg) ≤ 0.5 铅(以pbk计)/(mg/kg) ≤ 0.5 食品添加剂 应符合GB2760规定 4
5 微生物指标 6 绿色马铃薯片试验方 将整包试样拆除包装后,用感重0.1g的天平称内容物的质量m1,挑选出绿色马铃薯片,称其质量m2.绿色马铃薯片的含量X1,数值以%表示 计算:X1=﹙m2÷m1)×100 X1—— 绿色马铃薯片含量,%; m2————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1————绿色马铃薯片质量,单位为克(g)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 1000 大肠菌群/(mpn/100g) ≤ 90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菌球志贺氏菌) 不得检出 5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操作步骤 一、 器皿、药品试剂准备 1、 检查高压灭菌锅水水位(完全淹没发热管且与锅底支架相平),通电预热,检查恒温水浴锅水位,通电,设定为46度,加热恒温; 2、 取8套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用报纸包裹严密或用布袋封装,放入高压灭菌锅; 3、 称量4.3克氯化钠于500毫升三角瓶中,用500毫升量桶量取500毫升水加入其中,溶解; 4、 取一250或300毫升的三角瓶、三支试管,用量桶量取225毫升上述(第3步所培溶液)生理盐水于三角瓶中,用10毫升刻度吸管分别量取9毫升上述(第3步所培溶液)生理盐水于三支试管中,用透气塞或棉塞封口,放入高压灭菌锅; 5、 称取4.7克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200毫升水,溶解,用透气塞或纸封口,放入高压灭菌锅; 6、 取6支1毫升刻度吸管,用报纸包裹严密或用布袋封装,放入高压灭菌锅; 7、 盖好锅盖(双手对角拧紧),使密闭步漏气,打开排气阀,排尽冷空气,关闭排气阀,观察压力表指针变化,从压力表指针达121度时开始计时,使温度保持121度15分钟(根据不同的型号需手动或自动控制),15分钟后断电,自然冷却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位。
二、 样品稀释和培养 1、 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 2、 打开压力锅盖,取出包裹严密的8套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放入超净工作台; 3、 取出装有225毫升生理盐水和200毫升培养基的三角瓶(保持封口密闭)、编号-1,放入恒温在46度的水浴锅中; 4、 取出装有9毫升生理盐水的支试管(置于试管架上),分别编号-2、-3、K,放入超净工作台; 5、 取出包裹严密的6支刻度吸管,放入超净工作台; 6、 无菌操作称取25克样品,于超净工作台中放入装有2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用均质器处理1至2分钟,配成-1的阳平均液; 7、 用1毫升灭菌刻度吸管从-1样品均液中量取1毫升放入-2试管,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 8、 用1毫升灭菌刻度吸管从-2样品均液中量取1毫升放入-3试管,混匀,制成1:1000的样品均液; 9、 打开培养皿包裹物,培养皿分别编号1:100、1:1000、1:10000、空白(各2皿); 10、 对应试管和培养皿的编号,用刻度吸管分别吸取1毫升样液于对应的培养皿中; 11、 将46度恒温的培养基均匀倒入上述8个培养中,每皿20至25毫升; 12、 静置,冷凝后翻转培养皿,放入36度培养箱培养48小时,计数。
三、 菌落计数 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1、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 6
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2、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3、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限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4、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5、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示例: 稀释度 1:100(第一稀释度) 1:1000(第二稀释度) 菌落数(CFU) 232,244 33,35 N=∑C/(n1+0.1n2)d =(232+244+33+35)/[2+(0.1×2)]×10-2 =544/0.022 =24727
上述数据按7.2.2数字修约后,表示为25000或2.5×104。 6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7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小于30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8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均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9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CFU~300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FU或大于300CFU时,则以最接近30CFU或300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10 菌落总数的报告 11 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12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时,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13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14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5 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7
大肠菌群操作步骤 一、 器皿、药品试剂准备 8、 检查高压灭菌锅水水位(完全淹没发热管且与锅底支架相平),通电预热,检查恒温水浴锅水位,通电,设定为46度,加热恒温; 9、 取8移液枪头用报纸包裹严密或用布袋封装,放入高压灭菌锅; 10、 称量4.3克氯化钠于500毫升三角瓶中,用500毫升量桶量取500毫升水加入其中,溶解; 11、 取一250或300毫升的三角瓶、十支试管,用量桶量取225毫升上述(第3步所培溶液)生理盐水于三角瓶中,用吸管分别量取9毫升上述(第3步所培溶液)生理盐水于一支试管中为-2号,用透气塞或棉塞封口,放入高压灭菌锅; 12、 称取3.6克LST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100毫升水,溶解后分装于六支试管中2号、3号,再往三角瓶中剩余溶液加入1.1g LST,溶解后分装于三支试管中1号,每管5ml,1号、2号、3号共九支,每支分别放一支聚齐管(小号)放入高压灭菌锅; 13、 取6支1毫升刻度吸管,用报纸包裹严密或用布袋封装,放入高压灭菌锅; 盖好锅盖(双手对角拧紧),使密闭步漏气,打开排气阀,排尽冷空气,关闭排气阀,观察压力表指针变化,从压力表指针达121度时开始计时,使温度保持121度15分钟(根据不同的型号需手动或自动控制),15分钟后断电,自然冷却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 8
二、 样品稀释和培养 13、 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 14、 打开压力锅盖,取出包裹严密的所有东西,放入超净工作台; 15、 取出装有225毫升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保持封口密闭)、编号-1、 16、 取出装有9毫升生理盐水的支试管(置于试管架上),编号-2,放入超净工作台; 17、 取出包裹严密的6支刻吸管,放入超净工作台; 18、 无菌操作称取25克样品,于超净工作台中放入装有2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用均质器处理1至2分钟,配成-1的阳平均液; 19、 用1毫升灭菌刻度吸管从-1样品均液中量取1毫升放入-2试管,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再从-2里面吸取1毫升到3号里,混匀,制成1:1000的样品均液 20、 用灭菌吸管从-1样品均液中量取10毫升放入1号试管,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均液;再用灭菌吸管从-1样品均液中量取1毫升放入2号试管,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 21、 试管编号1:100、1:1000、1:10000、; 22、 放在试管架上,放入36度培养箱培养48小时,计数;不产气大肠菌群则成阴性,产气成阳性,按GB/T4789.3-2003查表, 23、 48小时后产气则要做复发酵实验; 24、 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