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书壳开料尺寸计算

精装书壳开料尺寸计算
精装书壳开料尺寸计算

精装书壳开料尺寸计算

精装书与平装书主要区别就在于书的封面不同。平装书的封面为软封面,精装书的封面为硬封面,称为书壳。书壳通常由三层材料(也有多层的)组成。外层封皮由涂料纸、亚麻、涂布、丝绸、棉纺等材料制成。里层为衬纸,印有实地色、图案或为白衬纸。衬纸与书芯一起钉装,将书芯与书壳连为一体。在封皮与衬纸之间是一层厚度为1.5mm~3.5mm的纸板,它由三块纸板拼成。精装书的钉装关键就在于书壳的制作,而组成书壳的各部分材料尺寸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书的质量。

精装书分为圆背精装和方背精装。精装书的书壳通常比书芯略大2~4mm,其大出部分称为飘口。它可以起到保护书芯的作用、且显得美观大方。下面就精装书壳各部分尺寸加以分析计算。

中缝:指书壳在展开平放时,封面封底的纸板与中径纸板之间的距离(俗称火线位)。书芯上壳后,中缝位置用来压书槽,起到美观大方、便于翻阅、结实耐用的作用。此尺寸过大,则使书槽不明显、壳面不紧凑、飘口尺寸增加;尺寸过小,压书槽的封皮科易爆裂。此尺寸一般为7~10mm,根据经验圆背书一般为8mm,方背书取10mm比较合适(当封面纸板厚度小于2.8mm时,方背书中缝尺寸可为9.5mm)。

中径:指书壳在展开平放时,封面与封底纸板之间的距离,它包含两个中缝在内。书壳为圆背时,中任宽为圆背弧长加两个中缝的宽;

书壳为方背时,中径宽为书背宽加两个中缝宽;若为方背假脊肘,中径宽为书背宽加两个中缝宽再加两张封面纸板厚度。

中径纸板:在中径的中间位置(书背位置)有一块纸板称为中连纸板(俗称中心条)。方背精装书,中径纸板宽为书芯厚度;若书壳是方背假脊,中径纸板宽等于书芯厚度加两张封面纸板厚度再减去0.5mm;圆背精装书,中径纸板宽为书背圆弧长度。由于实际生产中往往是书芯在钉装的同时书壳也在制作,此时书背的圆弧长无法计算和度量。因此,我们总结出一个简便的近似计算方法,即书背弧长约等于书芯厚度加上6.5mm,按此数据加工出的书壳完全符合质量要求。中径纸板的宽度必须严格计算度量。尺寸小了,书芯放不进书壳;尺寸大了,上壳后书芯与书壳连接不牢,书面不平整。中径纸板的长度,圆背书和方背书相同,均等于书芯高加上两个飘口尺寸。

封皮纸板:封皮纸板分前后两块,尺寸相同。在长度上,圆背书和方背书相同,等于书芯高加上两个飘口尺寸。在宽度上,圆背书与方背书不同,方背书纸板宽等于书芯宽度减去3.5mm,圆背书纸板宽等于书芯宽度减去4.5mm的时候,效果较佳。按照工艺和设计要求,中径纸板与封面纸板厚度不一定相同。圆背书书背要扒圆,中径纸板较薄,一般为0.5mm左右,前后封面纸板为1.5~3.5mm厚。方背书壳中径纸板厚度等于或小于封面纸板厚度,在设计时一般按下列原则确定:

封面纸板厚度(毫米)1.5 2 2.5 3 3.5

中径纸板厚度(毫米)1.5 2 2.5 2.5 2.5

纸板在开料时,一定要顺纹开,即纸板长度(书高)方向与纸板纸纹方向相同。若不顺纹,中径纸板易断裂,壳面纸板受潮变形卷曲影响书的外观质量。

纸板在封皮料上固定后,封皮四边要包边,包边宽度一般为12~16mm,考虑到纸板厚度,一般按四边各加大17mm计算。在造壳时纸板在封皮树上的位置必须准确,四边居中相互平行。下面举一实例说明各部分尺寸计算方法。某精装书为大16开本,书芯高297mm,书芯宽210mm,书芯总厚20mm,封面纸板厚3mm。飘口:圆背书和方背书相等取3mm。

中径纸板:

圆背纸板长=书芯高+飘口×2=297+3×2=303mm

方背纸板长=书芯高+飘口×2=297+3×2=303mm

圆背纸板宽=书芯度+6.5=20+6.5=26.5mm

方背纸板宽=书芯厚=20mm

方背假脊纸板宽=书芯厚+封面纸板厚×2-0.5=20+3×2-0.5=25.5mm

中缝:

圆背取8mm

方背取10mm

封面纸板:

圆背纸板长=书芯高+飘口×2=297+3×2=303mm

方背纸板长=书芯高+飘口×2=297+3×2=303mm

圆背纸板宽=书芯宽-4.5=210-4.5=205.5mm

方背纸板宽=书芯宽-3.5=210-3.5=206.5mm

书壳封面料尺寸:

圆背长=(封面纸板宽+中缝宽)×2+中径纸板宽+包边×2=(205.5+8)×2+26.5+17×2=487.5mm

圆背宽=书芯高+飘口×2+包边×2=297+3×2+17×2=337mm

方背假脊长=(封面纸板宽+中缝)×2+中径纸板宽+包边×2=(206.5+10)×2+25.5+17×2=492.5mm

方背假脊宽=书芯高+飘口×2+包边×2=297+3×2+17×2=337mm

以上只是对普通精装书书壳开料尺寸的计算分析,实际生产中根据作者及出版商的设计要求不同,书壳形状各异,其各部分尺寸也不相同,可根据具体要求计算开料。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 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 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 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 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 (1)

钢筋中心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计算方法详解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一般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就查找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是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4d (纵向钢筋机械锚固)、8d、12d、16d(抗震框架梁柱纵向钢筋端节点构造)等几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没有考虑这种变化了的新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和AutoCAD业已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本文一是就当前最常用的一些角度,从基于钢筋中心线长度出发,进行了详尽的演绎,二是对箍筋、特别是多肢箍的计算进行了阐述,可供同行师友在从事钢筋的施工下料、监理、造价计量和审计等N多工作环节中参考使用。 1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图1)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2 135°箍筋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弯心直径2.5d)(图2)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 一、平法识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架柱 1)柱编号 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 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内。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 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 / 1

2)注写柱钢筋方式:两种: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03G101-1P11 3)柱钢筋计算: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 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 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 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 ①柱子基础插筋长度:a+h 1+h n /3 a:弯折长度:按图集进行判断/按图纸标注长度 h1:基础厚-底部保护层厚度 hn:层净高,层高-楼层框架梁高。 ②-1层柱子纵筋长度: -1层层高-Hn/3+1层Hn/3+(搭接长度LlE )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非连接区是1/3hn ,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③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 ④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 非连接区=max (1/6Hn 、500、Hc ) ⑤顶层柱纵筋计算: (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 (la );其余纵筋伸至柱顶梁高- 保护层+12d 或直锚lae )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 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②边、角柱锚固长度: 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 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 2.柱箍筋: 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b.柱宽;h.柱高; 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 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 保护层:是柱保护层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 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⑶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 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 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 作为钢筋 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弯曲角度 30 量度差值 0.35 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 4 — 5 6 量外包尺寸 40 50 量包尺寸 80 100 45 60 90 135 0.5d 0.85d 2d 2.5d 8 10—12 60 70 120 150— 170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二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二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 钩2。直弯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咯。… (注意: 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 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 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 )*2+(b-2c+2d )*2 (这个公式你也可 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度: 6.25d 3.5d 4.5d 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 弯曲调整 值: 0.35d 0.5d 0.85 d 2d 2.5d 若钢筋 钢筋弯曲角 弯钩分为:1。半圆弯 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分析

客车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2009-06-21 16:40 客车自制件在整个客车的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上涨,控制客车自制件成本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被各客车厂家研究。怎么讯速、合理地确定自制件下料尺寸,是一项基本而又科学的工作。本文所介绍的客车钣金件的尺寸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也较为实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样板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这类制件下料尺寸计算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较复杂的钣金件(这部分暂不研究,因为钣金件展开需要单独分析);另一部分是简单的钣金样板件,一般取其外轮廓尺寸。 1)直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分析:图l所示的两种板件为不规则梯形,制作这种类型的料表时一般按三角形或矩形来考虑。料表:98*110三角样;135 *175样。 2)弧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图2所示的是一块带弧度的样板料,下料时在圆弧所在的方向最大尺寸应加5-10 mm的剪切余量。计算:(略),料表:605*115。 对图3所示的样板料,考虑其料较长,如下一块料不易剪料,所以下两块料制件。另外,在宽度上加5-10mm的余量。料表:235*1117(2)。

2折边制件类 1)基本计算方法(仅对折边角度为90°进行分析,其它折边角度类同。注:折边制件料的厚度(B)不大于6mm)。 图4所示的制件的截面展开长度等于所有展开单边外形轮廓尺寸之和减去板厚的1.5倍的折边次数所得差值。 ①图4(a)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L-1.5×B(B为板厚,下同)。 ②图4(b)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2L-2×1.5B。 ③图4(c)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O=H+LI+L2-2×1.5×B。 ④图4(d)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ILl=(L-L1)+2B+LI+2H-4×1.5×B。 对于图4(c)、(d)两种情况,通过实践还可得出较简易的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计算及案例(1)

钢筋下料计算不难一点就会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3.5d 45度弯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 了 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错误计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 =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譬如,当主梁支座顶面保护层为55mm,其余3面保护层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48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1mm。 譬如,当柱的保护层为30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8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7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31mm。 钢筋配料单

钢筋下料长度和预算长度的区别

造价员须知:钢筋下料长度和预算长度的区别 众所周知,施工下料与预算抽筋是有一定差异的,施工员在下料时要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但二者具体都有哪些差别呢? 钢筋计算长度有预算长度与下料长度之分。预算长度指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长度,而下料长度指的是钢筋施工备料配制的计算尺寸,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都说的是同一构件的同一钢筋实体,下料长度可由预算长度调整计算而来。其主要区别在于内涵不同、精度不同。 从内涵上说,预算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它包括设计已规定的搭接长度,对设计未规定的搭接长度不计算(设计未规定的搭接长度考虑在定额损耗量里,清单计价则考虑在价格组成里)不过实际操作时都按定尺长度加搭接长度。 而下料长度,则是根据施工进料的定尺情况、实际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并按照施工规范对钢筋接头数量、位置等具体规定要求考虑全部搭接在内的计算长度(相对定额消耗量只不包括制作损耗)有时还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如果是分段施工还需要考虑二个流水段之间的钢筋连接。 举个例子:柱、墙竖向构件基础插筋、上下层间钢筋的搭接,封闭圈梁纵筋以及圆形箍筋、焊接封闭箍筋的首尾搭接,均视为设计规定的搭接,要计算在工程量内。对钢筋定尺(或既有长度)相对构件布筋长度较短而产生的钢筋搭接属于设计未规定的搭接,清单工程量里不计算,像50m长的筏形基础,一根钢筋中间需要多少搭接接头,施工下料却要根据构件钢筋受力情况统统考虑。 从精度上讲,预算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即构件几何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弯曲调整值,并不考虑所读出的图示尺寸与钢筋制作的实际尺寸之间的量度差值,下料长度对这些都全要考虑。 比如一个矩形箍筋,预算长度只考虑构件截宽、截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及两个135°弯钩,不考虑那三个90°直弯。下料长度则都要考虑。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既是为了准确计算钢筋工程量用以确定造价,也是为了相应算出符合实际的下料长度,以期指导施工。钢筋下料的钢筋形状根数长度准确无误否则会造成灾难后果,而钢筋预算仅仅是是量上的误差,最多是误差率超过允许范围而重新计算。 在计算难度上下料比预算要求高,计算一个异型高低大小不一的复杂集水坑下料计算必须高度精确,而目前的钢筋预算软件大都是粗糙计算,虽然量上面相差不大,但是没法用于施工。 综上,预算抽筋是预算内容中的一项,主要用来确定工程造价;施工下料是施工工作中的一项,是钢筋工开料,绑扎钢筋的依据。预算抽筋多在招投标前计算,一般不大的建筑物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施工下料多在施工准备时开始,贯穿整个主体施工过程。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钩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b为梁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钢筋下料计算的步骤以及方法

钢筋下料计算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臵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 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 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臵;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 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

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在施工配料中不能公根据施工图所示尺寸下料;必须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因素,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平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的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筋下料长度=外皮周长尺寸+箍筋调整值 计算钢筋造价时,则按照上述计算公式不扣减弯曲调整值即可。钢筋如有接长,则另加搭接长度。 一、单个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钢筋弯钩有三种形式: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说明:(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 设D为圆弧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Lp为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并根据规定取值D=2.5d,Lp=3d,则单个弯钩增加长度如表2-9。 弯钩角度α180°135°90° 弯钩增长公式Lz1.071D+0.57d+Lp0.678D+0.178d+Lp0.285D-0.215d+Lp 弯钩增加长度6.25d4.9d3.5d 表2-9单个弯钩增加长度1 注:某些施工或预算手册中的弯钩增加长度公式为: 弯钩角度α180°135°90° 弯钩增长公式Lz3d+-2.25d3d+-2.25d3d+-2.25d 弯钩增加长度6.25d4.9d3.5d 表2-9单个弯钩增加长度2 二、钢筋弯曲调整值 由于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只有轴线长度不变。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设计图中注明的量度尺寸一般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和钢筋轴线长度(下料尺寸)之间存在一个差值,即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如图2-29示。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量度尺寸-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或下料尺寸=量度尺寸-弯曲调整值 弯折角度α弯曲调整值公式弯曲直径D取值弯曲调整值 30°0.006D+0.274dD=4d0.298d D=5d0.304d 45°0.022D+0.436dD=4d0.52d D=5d0.55d 60°0.053D+0.631dD=4d0.85d D=5d0.9d 90°0.215D+1.215dD=4d2.08d D=5d2.29d 135°0.236D+1.65dD=4d2.59d D=5d2.83d 表2-10钢筋弯折时的弯曲调整值1 弯起角度α弯曲调整值公式弯曲直径D取值弯曲调整值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 d 2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 量内包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3)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 度:30°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 值: 2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 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度: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Careful Way Yiding52’s Build Sense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得小于75mm。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伸长,内侧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还是2.5d/2+ d/2=1.75d, 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5.498d×135°/180°=4.123d。 所以,135°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0d+ 4.123d-2.25d=11.873d可取11.9d 这个11.9d仅仅适用于箍筋,不适用于纵向钢筋。这是从箍筋的外缘计算的长度,如果从箍筋的弯前平直段算起,则为14.123d。 图2 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 +15d,同时规定,当纵 aE 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 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 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 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 2。直弯钩 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 180° 90° 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 b为梁高 c为保护层厚度 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 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见上图:(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候,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能计算重量不然要错哦) ○1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 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看这个晕不? 那我再说详细点咯: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 6.25*25(这个就是6.25d。。。也就是那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 2。直弯钩 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 180° 90° 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 见下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 b为梁高 c为保护层厚度 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 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见上图:(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候,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能计算重量不然要错哦) ○1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 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看这个晕不? 那我再说详细点咯: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及例题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 90度弯勾= 45度弯勾=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 45度\60度1d\90度2d\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 03G101-1B了 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 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错误计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 =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角度3045 6090135 量度差值0.35 d0.5d0.85d 2d 2.5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4-568 10-12 量外包尺寸405060 70 量内包尺寸80100120 150-170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教育资料. . (3)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

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教育资料. .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 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 0.85d2d 2.5d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钩3。斜 弯钩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度: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教育资料. .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 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 合并下下。。)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9d+13.35d-9d=10.35d 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我们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者为“做学问”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数据”’,而且大多数编著者都将其未作解析就“笑纳”到自己的书稿之中,所以,许多在施工一线的朋友觉得“不好用”,后面的表格就是依据某经典教科书给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教案例题答案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教案例题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例题:某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设防烈度为8度。框架柱如下图。框架梁截面300*600,主筋直径25mm,保护层厚度25mm,梁居柱中心,轴线居梁中心;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力钢筋等级HRB400,箍筋等级HPB300,保护层厚度25mm;现浇板厚110mm;基础底板钢筋直径16mm,双向布置,保护层厚度40mm;柱主筋采用直螺纹链接;箍筋采用闪光对焊封闭箍筋,箍筋90°弯心直径4d。 计算角柱KZ1的下料长度。 (1)基础插筋 柱侧保护层厚度>5mm,选择基础插筋构造二。 基础插筋○1=基础高度-底板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钢筋直径*2-90°弯钩量度差值 +15d+(负1层净高)/3 ○18Φ20 (备注:90°弯钩弯心直径5d) 基础插筋○2=基础高度-底板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钢筋直径*2-90°弯钩量度差值 +15d+35d+(负1层净高)/3 ○28Φ20 (2)负1层钢筋 负1层钢筋○3=负1层层高-(负1层净高)/3+1层非搭接区长度 ;500} 非搭接区长度=max{1层净高/6;h c ○316Φ20

(3)其他非顶层钢筋 ○4=本层层高-本层非搭接区长度+上1层非搭接区长度 ○416Φ20 (4)顶层钢筋(柱外侧钢筋配筋率不大于%)p59页节点○B,p60页节点○A ○5=本层净高-本层搭接区长+ ○54Φ20 ○6=本层层高-本层搭接区长度-梁保护层厚度-梁上部主筋直径+12d -90°弯钩量度差值(弯心直径6d) ○64Φ20 ○7=本层净高-本层搭接区长-35d+ ○75Φ20 ○8=本层层高-本层搭接区长度-35d-梁保护层厚度-梁上部主筋直径+12d-90°弯钩量度差值 ○83Φ20 (5)箍筋 箍筋单根下料长度计算 箍筋根数计算 ○9大箍筋的计算Φ10@100/200,皮数=12+7+19+12+19+6+10+3=88(皮) 10小箍筋的计算Φ10@100/200,皮数=12+7+19+12+19+6+10=85(皮);根数○ 85*2=170根 箍筋内净高=500-25*2=450(mm) 箍筋内净宽=(500-25*2-20)/4*2+20=23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