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绪论)
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
2、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2、老子论强弱,塞翁失马(第一章)
1、以上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强和弱,这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这个故事就形象他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
朴素他说明了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一些看起来是"祸"的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福"的,看问题不要绝对化了。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说明了好与坏在一定条件或情况下会相互转换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斗争性)。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指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即同一性)。在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中其相互转化是学习的难点,我们必须着力把握它。现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矛盾转化及原因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的一种趋势,是矛盾同一性的情形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转化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立面的斗争对促使矛盾转化起着重大的或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不可避免的引起矛盾双方改变依存关系,或互换位置,或促使一事物转变为他事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着,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就复杂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矛盾系统)而言,这种转化是指矛盾与矛盾之间的转化;就简单事物矛盾统一体(一个
矛盾)而言,这种转化在矛盾双方之间进行。
3、魏根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第二章)
1、魏根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根据材料说明理性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根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当时震动了世界地学界。后来,地质古生物学家和古地磁学家,又从不同方面证实了这个学说。魏根纳提出这个学说的经过是这样的:他生病住院时,一天,病房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吸引住了他的视线,他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海岸线凸凹恰恰相反,愈看愈觉得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四块大陆可以拼凑成一块,特别是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简直象一张撕成两半的报纸。这是为什么?他苦苦思索,出院之后,便翻阅了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书籍,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是否由于某种驱动力,使原来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了,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同样的原因,印度次大陆向北移动,同亚洲大陆相撞,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据此推理,魏根纳得出结论:南美洲、非洲、印度次大陆和澳洲原是集合在南极周围,连成一整块的古大陆,即冈瓦纳古陆。
魏根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进而达到抽象思维,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4、“天空立法者”的奥秘(第二章)
1、弟谷.布拉赫用了20多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从事天文观测,积累了大量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但是,为什么在几十年的观察基础上,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2、刻卜勒为哥白尼宇宙体系构造了一种神秘的几何模型。可是当他接替了弟谷.布拉赫的工作后,却依然抛弃了这种杜撰出来的东西,为什么?
3、刻卜勒是怎样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的?他为什么能获得“天空立法者”的美誉?
5、苯环结构的发现(第二章)
1、上述案例资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1、人的认识不仅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受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素质、情感等因素的影响。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的影响和作用。凯库勒正是从他的梦出发,联想到了苯环的建构。其实,认识是认识主体的认识,而认识主体并不是一个仅仅具有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理性动物,他还是一个具有意志和情感的主体,所以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6、危险的实验、葡萄酒为什么变酸,巴斯德的新贡献、抗生素的诞生(第二章)
1、从“疫苗接种”技术的发明到“抗生素”的研制,这一段历程说明了什么?
2、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反复性原理分析从牛痘到疫苗到盘尼西林再到抗生素的认识过程?
3、抗生素能否杀死所有的病原菌?有耐性的病原菌很善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对此人类应该怎样做?
本案例讲述了从牛痘到“细菌病因说”再到“抗生素”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过程通常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需要,由于过去人们普遍受到天花和各种瘟疫的侵扰,才迫使人们去注意相关的各种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不断研究,才逐渐发现这些现象的内在规律,从而又进一步把这些规律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使之为人类造福。从牛痘到“细菌病因说”再到“抗生素”的认识和发现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但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本质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各种病毒和细菌也是一样,当人认识并克服一种细菌之后,还会产生新的细菌,它表现为医学能不断地治愈某些疾病,但又总是出现人们暂时无法认识和无法治愈的疾病。可以说人和病原菌一直都在对抗,这场战争可能永远也不会终止,因为病原菌的进化会导致以前的特效药失去效用,而且全新的病原菌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所以人的认识必定会不断地反复下去。而我们之所以相信没有治不了的病,就是因为世界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一种事物的存在必定有与之相克的另一事物的存在,所以只有回到大自然中、回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发现新疾病的治愈方法。所以认识的每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