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

合集下载

孔令谦 中医文化传承者

孔令谦 中医文化传承者

孔令谦中医文化传承者“医之活人,何分中西,其存心一也,愿努力发挥,以期理法臻于至善,达于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从教育人才始。

”这是“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写给毛泽东信中的一段话。

多年之后,孔医堂创始人、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孔令谦依然将这句话牢记于心,学以致用。

孔令谦说:“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从中医学本身来说,时代在变、气候在变、饮食结构在变、人也在变,处方用药也一定要根据这些实际问题而发生变化,这正是中医学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和发展的体现。

” 联盟儿时的一碗酸梅汤孔令谦祖上原籍山东曲阜。

据《孔子世家谱》载,其祖父孔伯华为孔子第74代孙。

而孔伯华的祖父孔宪高乃光绪八年进士,“既精于文,又精医理”。

孔伯华秉承家学,钻研医道,26岁时到了京城,任外城官医院医官之职。

民国初期,遭遇疫情,孔伯华亲身参与防治疫病,并与同仁编写了《传染病人种证治析疑》十卷书。

此后,孔伯华辞去官医院医官一职,在京悬壶应诊,并名噪京师。

到了上世纪中叶,孔伯华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被并称为“北京四大名医”。

孔伯华曾为毛泽东主席把脉诊病。

1955年,孔伯华逝世,周恩来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亲往寓所吊唁。

1961年,孔令谦出生,虽然从未见过祖父,但是从家里摆放的祖父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合影,他知道祖父是德高望重的名医,而父亲和伯父也常常用祖父制定的家训严格要求他。

说到对中医的启蒙教育,孔令谦直言不讳,他说:最初那是一种自豪和炫耀。

我不能说从小就喜欢中医。

幼时,家里总是有很多人找父亲看病,那时孔令谦关注的不是父亲怎么给别人诊疗,而是一些患者出于感谢会带来一些糖果等礼物。

他兴高采烈的拿着糖果去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弹球,而当有小汽车来接父亲出诊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跑来围观,看父亲坐着小汽车远去的刹那,孔令谦幼小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那个年代,一到夏天,有条件的家庭都会拿着暖瓶灌上汽水,而孔令谦的父亲会用中草药和乌梅配制酸梅汤,满满一缸,里面加上冰糖,再放上些许冰块,那酸甜的味道至今留在孔令谦的记忆中。

王友仁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浅析

王友仁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浅析

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 җ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 2022 7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3-J C -05)作者:韦景斌,E -m a i l :w e i j i n gb i n 168@163.c o m 王友仁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浅析җ韦景斌(北京按摩医院,北京100123)ʌ摘要ɔ 该文介绍王友仁主任医师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㊂王友仁主任医师提出三合 理论,以舒筋通络㊁活血化瘀㊁滑利关节为总的治疗原则,以 对症治疗㊁医患配合 循经通络㊁按动结合 髋膝同治㊁对应联合 为治疗理念,应用手法等治疗膝骨关节炎,收效显著㊂ʌ关键词ɔ 膝骨关节炎;痹证;手法;王友仁中图分类号:R 255.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911 膝骨关节炎(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K O A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膝关节疼痛㊁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受多种因素如年龄㊁体质量㊁性别㊁关节结构改变及职业等影响,病变主要累及骨质㊁软骨和关节滑膜,常伴有韧带㊁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结构的改变,是因关节组织破坏与修复失衡所引起的慢性致残性疾病[1]㊂该病缠绵难愈,且易复发,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㊂调查显示,45~64岁人群的K O A 发病率较高,近一半患者有骨关节炎影像学表现,30%~50%的患者有临床症状[1-3];因创伤和肥胖引起的K O A 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4]㊂王友仁主任医师是第4届 首都国医名师 ㊁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㊁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㊁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 3+3 工程王友仁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㊁北京市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医按动推拿疗法 第2代传承人㊂其从事推拿临床工作60余年,在继承和发展先贤中医理论基础上,提出 三合 理念,即 对症治疗㊁医患配合 循经通络㊁按动结合 髋膝同治㊁对应联合 ,应用手法等治疗K O A ,收效显著㊂1 诊疗思路K O A 属中医痹证 范畴㊂‘灵枢㊃海论“云: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㊂ ‘灵枢㊃本脏“云: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㊁濡筋骨㊁利关节者也㊂ 王友仁主任医师认为,膝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主因气血津液运行不畅㊁痹阻于经络㊂‘素问㊃举痛论“云: 经脉流行不止㊁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㊂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相应循行部位经络运行障碍,导致局部气血痹阻不通,肌肉筋骨失于荣养,此为膝关节疾病产生的内在病理基础㊂王友仁主任医师强调审证求因,因机施法,在详细询问病史㊁查体的基础上,参考辅助检查,抓住K O A 的本质,重视膝关节邻近关节的共同治疗㊂基于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治疗思路,从经络论治K O A ,尤其是足三阴经㊁足三阳经,旨在活血化瘀㊁通畅经脉㊂‘素问㊃三部九候论“云: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㊂ ‘灵枢㊃经别“云: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㊂ 经络是疾病发生的关键部位,有着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㊃经脉“)的重要特点,所以循经通络是治疗K O A 的重要方针㊂2 手法治疗经验2.1 对症治疗㊁医患配合 症状是疾病内在病机的外在表现形式㊂王友仁主任医师认为,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是导致K O A 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医者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找到疾病的本质,是确立正确合理的诊疗方案的根本所在㊂目前,K O A 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㊁影像学检查中关节间隙的改变㊁关节炎的相关检查结果等进行判定[5]㊂K O A 早期以疼痛为主83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要表现,疼痛可源于多种关节组织,是机体对伤害性的机械刺激(压力㊁挤压或切割)㊁冷热刺激和化学刺激(主要为炎症介质)等作出的反应,膝关节水肿㊁局部肌肉张力增高㊁滑膜炎症等均可导致疼痛[6]㊂王友仁主任医师指出,早期采用手法治疗K O A ,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水肿,缓解局部肌肉张力,改善滑膜炎症,从而延缓病程,缓解症状㊂王友仁主任医师认为,医生与患者是诊疗过程的共同参与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适度锻炼对K O A 的治疗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应加强自我管理,如合理饮食㊁规律生活习惯㊁控制体质量等,适度进行游泳㊁空蹬自行车等功能锻炼㊂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饮食㊁加强非负重运动等方法进行康复锻炼,可增加膝关节稳定性,缓解关节疼痛,提高K O A 的治愈率[7-10]㊂2.2 循经通络㊁按动结合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循经辨治,点按腧穴与关节活动相结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㊂K O A 病位在膝部筋骨㊂王友仁主任医师认为,治疗K O A 应对循行过膝关节的足三阴经㊁足三阳经的经筋㊁皮部进行干预,旨在活血化瘀,使经脉通畅调达㊂疼痛与功能障碍相互联系㊁相互影响,疼痛限制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活动功能障碍又会影响局部循环㊁组织修复等,从而加剧疼痛症状㊂治疗K O A ,王友仁主任医师主张疼痛治疗与功能恢复同时进行,按动结合,即按压穴位以疏经通络止痛,活动关节以松解粘连㊁促进气血运行㊁恢复膝关节功能㊂2.3 髋膝同治㊁对应联合 髋关节与膝关节间的神经㊁肌肉㊁筋膜㊁骨骼等组织联系紧密,存在相互关联的治疗关系㊂王友仁主任医师指出,通过对髋关节神经㊁骨骼㊁肌肉进行调整,可加强对K O A 的治疗作用㊂体表形态㊁解剖结构㊁组织功能相近的部位疾病,病因病机也有相通之处,存在相应的治疗关系㊂因此,在治疗K O A 时,可选用与其对应的肘关节的腧穴进行操作,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㊂2.4 诊疗方法(1)分经定位,按动止痛 ①循经通络,解聚散结㊂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其旁,沿其患侧足三阴经㊁足三阳经循行路线施拨㊁拿㊁揉㊁等放松类手法以缓解局部肌肉张力,以足太阴㊁足阳明㊁足少阳㊁足太阳经经脉为重点,反复施术3~5遍㊂②膝关节前侧疼痛者,予内外膝眼按动法㊂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患者患膝内㊁外膝眼穴,其余四指握住膝关节后侧,边点按边屈伸患侧膝关节,反复施术3~5遍㊂③膝关节内外侧疼痛者,予血海㊁梁丘按动法㊂患者取健侧卧位,医者用一手按其患侧血海㊁梁丘两穴,另一手握其踝部,作膝关节的屈伸运动3~5遍㊂④腘窝疼痛者,予俯卧位膝部屈伸按动法㊂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一手点按其腘窝局部痛点(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委中㊁委阳或阴谷),另一手握其踝部,使膝关节作被动屈伸运动,反复施术3~5遍㊂⑤膝关节活动受限者,予摇法助动㊂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一手扶其患膝关节部,另一手握其踝部,使患肢屈膝屈髋,足部离开床面,然后使患侧膝关节作被动屈伸旋转运动,反复施术3~5遍㊂(2)调髋治膝,对应取穴 ①医者用一手拇指分别按于患侧髂前下棘处(居髎穴区域)㊁髂前下棘内侧缘处(五枢穴区域),令患膝屈曲,足平放在床上,另一手握其患膝关节作髋部的屈伸收展运动,各方向反复施术3~5遍㊂②医者用一手点按患侧曲池㊁尺泽穴,另一手握其腕部,作肘关节的屈伸运动3~5遍㊂(3)自我把控,积极锻炼 王友仁主任医师重视在手法治疗时间以外的延续性预防调护及自我治疗㊂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适度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K O A 症状的缓解㊂嘱患者注意控制饮食,降低体质量,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超负荷运动,如爬山㊁深蹲;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如游泳㊁空蹬自行车㊁伸腿绷膝训练㊂3 验案举隅患者,女,52岁,2019年4月16日初诊㊂主诉:间断双膝痛5年,加重2个月㊂现病史:患者5年前因外感风寒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右侧痛甚,活动未见明显受限,于外院查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 R I )示膝关节间隙变窄㊁胫骨髁间嵴变尖,诊断为K O A ,接受中药汤剂(具体用药不详)口服治疗4个月,症状略有缓解,其后双侧膝关节痛间断发作,自行贴敷膏药可略缓解㊂2个月前,患者因劳累致双膝关节疼痛加重,遂来我院门诊就诊㊂现症见:双膝内外侧胀痛,右侧痛甚,于久行久站劳累后加重,膝关节活动度尚可,舌淡,苔白,脉弦涩,眠安,纳可,二便调㊂既往体健㊂专科检查示:双膝无红肿,无畸形;双膝周围压痛,双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股四头肌无萎缩;双侧浮髌试验(-),双侧髌骨研93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y.2024,V o l.32N o.9磨试验(+),双侧内外侧副韧带挤压试验(ʃ),膝关节研磨试验(ʃ),膝关节过屈过伸试验(+)㊂M R I检查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胫骨髁间嵴变尖,半月板㊁韧带未见明显异常㊂西医诊断:K O A㊂中医诊断:膝痹(瘀血阻络证)㊂①基础手法: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张力㊂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其旁,自上而下沿其患肢脾经㊁胃经循行路线施拨㊁揉㊁拿㊁法,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度,反复施术3~5遍;于髌骨底㊁髌骨尖旁施点按㊁揉法,反复施术3~5遍;在髌骨两侧施点按㊁揉法,反复施术3~5遍;将髌骨推向对侧,同时在髌骨边缘施点法,以痛为腧,反复施术3~5遍㊂②特色手法:在膝关节痛点区域行按动法以通经活络㊂A.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其旁,用双手拇指点按患者患膝内外膝眼穴,同时其余四指握住膝关节后侧,边点按边屈伸患者膝关节,反复施术3~5遍;医者用一手拇指分别按患者患侧髂前下棘处(居髎穴区域)㊁髂前下棘内侧缘处(五枢穴区域),令患膝屈曲,足平放在床上,另一手握其患膝关节作髋部的屈伸收展运动,各方向反复施术3~5遍;点按同侧曲池㊁尺泽穴并作肘关节的屈伸运动3~5遍㊂B.患者取健侧卧位,医者立于其身后,用一手按患者患侧血海㊁梁丘两穴,另一手握其踝部,作膝关节的屈伸运动3~5遍㊂C.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一手点按患者腘窝局部痛点(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委中㊁委阳或阴谷三穴之一),另一手握其踝部,使患者膝关节作被动屈伸运动,反复施术3~ 5遍㊂③摇法助动:滑利关节,改善关节活动度㊂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一手扶其患膝关节部,另一手握其踝部,使患肢屈膝屈髋,足离开床面,然后使患侧膝关节作被动屈伸旋转运动,反复施术3~5遍㊂经门诊治疗5次后,患者自诉疼痛症状减轻,经查体示:双膝周围压痛明显减轻,双侧内外侧副韧带挤压试验(-)㊂4小结K O A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损伤㊁骨质破坏㊁关节滑膜增生为主要特点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11-12]㊂‘素问㊃脉要精微论“云: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㊂ ‘医宗必读“云: 近世治痛,有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㊂ 王友仁主任医师认为,K O A应以舒筋通络㊁活血化瘀㊁滑利关节为总的治疗原则,提出 对症治疗㊁医患配合 循经通络㊁按动结合 髋膝同治㊁对应联合 的治疗理念㊂其重视患者疼痛和/或功能受限的症状表现,提倡及早进行治疗,通过手法以减轻膝关节局部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反应,调整组织破坏与修复间的失衡,从而延缓或遏制K O A的进一步发展;强调患者的自我调护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突出经络腧穴的调节作用,选取局部及远端的经络腧穴进行治疗,配合关节的主被动活动,促进膝关节感觉与功能的恢复;强调整体观念,从髋关节㊁膝关节相关联的角度思考K O A的治疗方案,灵活选用与膝关节有对应关系的肘关节腧穴进行配合治疗㊂K O A的 三合 治疗理念是王友仁主任医师在多年推拿临床工作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具有操作简便㊁疗效显著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㊂参考文献[1]刘朝晖,马剑雄,张顺,等.膝骨关节炎的现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8):688-693.[2]W O O L F A D,P F L E G E R B.B u r d e no f m a j o r m u s c u l o s k e l e t a lc o nd i t i o n s[J].B u l lW o r l dHe a l t hO r g a n,2003,81(9):646-656.[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L O S I N A E,W E I N S T E I N A M,R E I C HM A N N W M,e ta l. L i f e t i m e r i s k a n d a g e a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y m p t o m a t i c k n e e o s t e-o a r t h r i t i si nt h e U S[J].A r t h r i t i s C a r e R e s(H o b o k e n), 2013,65(5):703-711.[5]梁以豪,侯宇,陈树东,等.林定坤应用理筋强筋手法早期干预退变性膝骨关节炎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2(6):1114-1116.[6]史鹏博,赵如意,赵利敬,等.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3):63-66,12.[7]E S C A L A N T EY,S A A V E D R AJM,G A R CÍA H E R M O S O A,e t a l.P h y s i c a l e x e r c i s ea n dr e d u c t i o nof p a i n i na d u l t sw i t h l o w e r l i m b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J B a c k M u s c u l o s k e l e tR e h a b i l,2010,23(4):175-186.[8]向湘松,谢诗涓,熊莺.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7):613-616.[9]赵子义,严鹏霄,熊雪顺,等.临床骨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58-460.[10]唐布敏,郑晓燕,万巧琴,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干预研究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 121-123.04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示范案例项目申报书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示范案例项目申报书

附件6
编号: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
示范案例项目申报书
案例名称:
申报类别:□名医代传类□创新类
□学科类□培训类
□国际类□智库类
原室站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方式:
依托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2023年3 月
填写说明
1.封面申报名称填写原“3+3”工程验收通过的室站名称。

2.如指导老师身体条件允许,应填写指导老师意见(见推荐意见第一格:名老中
医药专家意见)。

3.本表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六份。

4.本表格填报的内容要真实、准确。

一、申报人及单位基本情况
二、申报类别及既往取得的“三标”成果(对照附件4示范案例遴选标准,选择所申报的案例类别,填写具体情况,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可加页)
三、工作团队
四、建设计划
五、依托单位投入情况
六、经费预算
注:每个项目每年申请局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三年不超过15万元。

七、推荐意见。

张冰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临床实践探赜

张冰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临床实践探赜

张冰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临床实践探赜黄晶指导:张冰-(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844 ;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成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北京丨02844)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项目(10400633210004);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颜正华名医工作室(2020071520049)【摘要】张冰教授长期从事中药合理用药和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率先梳理和总结了我国传统药物警戒脉络及理论体系, 提出了传统中医药“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警戒思想理论框架,形成了自己的临床安全用药中药药物警戒思想并实践于 临床。

张冰教授临床诊疗中提出“倡预警、防药害”“计长远、防生变”“辨药性、衡效毒”“因人异、择用药”等中药药物警戒措施。

临证诊疗中尤其关注患者用药安全及合理用药, 者用药安全和有效。

【关键词】张冰;药物警戒;中医;中药;临床实践DOI : 10. 16025/j. 1674-1307. 2020. 12. 007张冰教授为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经验继承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中医药岐黄学者(临 床型)。

张教授从医从教三十七年,承袭了颜正华 教授安全用药经验,在长期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中, 也形成了其临床安全用药与警戒思想。

2006年张 冰教授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研究”,提出了“中药药 物警戒”概念、内涵及思想框架,倡导医药相融,重视安全、合理用药。

1守正传承,提出“中药药物警戒”思想“药物警戒” 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2001年WHO 将其定义为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 防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 的科学研究及活动[1]。

中医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 久,但近年来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引起了人 们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普遍关注,人们对中药安 全警戒意识逐渐增强,国内部分学者开展了中药 药物警戒的相关探索。

本校中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分析

本校中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分析
满 足 学 生学 习 的 需求 。
满 足 需要 ” 、“ 教学 设施 不 能满足 需要 ” 、“ 实践 环节 薄弱 ” 、 “ 忽视 个性培养 ” 、“ 教学方法单一 ” 是排在前五位 的因素 。 对
于 每 个 问题 的重 要 程 度 的认 识 , 3 1 . 3 4 % 的 学 生 认 为 教 学 设 施 不 能 满 足 需 要 是 所 有 问题 中最 重 要 的 , 2 4 . 8 8 % 的学 生 认 为 忽 视 个
中医学是一 门应 用性很强的学科, 培养 临床 能力是 中医教 育 的根 本, 尤其是本科阶段 。 无论何种形式 的教育, 都应 该紧紧 围绕提高学生的临床 能力 。同时,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要求 多学科 交叉 、融合 , 需 要 复 合 型 创 新 型 高 技 术 人 才 的 出
适应 。 针对 学生提 出的教 学资源不 能满足需求 、 实践环节薄弱、 忽视个 性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等当前教育模式的弊病, 今后应
当逐 步 加 以 改善 。可 以采 取 适 当 减 少 必修 课 、增 加选 修课 的方 法, 为 学 生 选 择 知 识 、选 择 教 师 提 供 机 会 ; 后期 实施 专 业 分化 乃 至 专 业 方 向的 分 化 , 为 学 生 二 次 选 择 发 展 方 向提 供 机 会 , 应 当在 中 医 专 业 中 推 行 导 师 制 方 案 和 临 床 教 学 导 师 制 方 案 , 为学 生个 性 的发 展 、特 长 的挖 掘 、兴 趣 爱 好 之 实 现 提 供 制 度 保 障 。
2 . 2 . 3 对专业课 老师整体评价 以学术水平 、知识结构、敬 业精神 、教书育名 、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作为考量依据, 调查 学生对于本校专业课任课教师 的整体评价 。 对每项指标的认可 ( 较好与很 好相加) 几乎都 占 7 0 % 以上 。尤其对于教师学术 水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8.29•【字号】•【施行日期】2019.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单位:为加快继承整理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结合首都名中医、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评选工作,我局制定了《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老师遴选原则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第六批市级师承工作”将与第一届首都名中医、第三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以下简称“中青年名中医”)评选工作相结合,拟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00名指导老师(其中包括150名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和50名师承工作基层指导老师)。

(一)150名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拟定从历届首都国医名师中遴选50名,从本次申报首都名中医范围中遴选100名(本次入选的100名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授予第一届首都名中医称号)。

(二)50名师承工作基层指导老师拟定从历届中青年名中医和本次申报中青年名中医的范围中遴选(本次入选的师承工作基层指导老师且未曾获中青年名中医称号的同时授予第三届中青年名中医称号)。

二、指导老师推荐原则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市级及以上三级医疗机构、相关学协会作为推荐单位直接上报,区属医疗机构及其它单位通过区卫生健康委推荐统一上报。

推荐名额详见附件1。

三、工作要求(一)第六批市级师承工作和首都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评选工作是切实加强首都中医药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请各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教学管理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教学管理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教学管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日期】2015.12.16•【字号】•【施行日期】2015.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其他规定正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教学管理方案》的通知各区卫计委、各医学院校、相关医疗机构: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我局继续开展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程”)。

在全市确认了百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并选配了百名基层医疗机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学术继承人。

为保证传承工作质量,我局制定了《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教学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进行落实。

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联系。

附件:1.学习档案2.经典专著学习心得3.月学习记录(月记)4.典型医案总结5.月考勤表6.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年度考核表7.指导老师公开课目录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15年12月16日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教学管理方案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继续开展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

为确保传承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一批理论深厚、技术精湛的新一代中医药人才,其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百名热爱中医药事业、扎根基层、贴近百姓的未来“社区名中医”。

二、传承时间继承教学时间为三年,从2015年12月到2018年11月。

三、教学设置(一)教学方式继承教学采用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

其中跟师学习每周不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实践)每周不少于2个工作日。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传承室站遴选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传承室站遴选标准(试行)
良:①、②、③项有1项未达优的标准。 中:①、②、③项有2项未达优的标准。
差:①、②、③项有3项未达优的标准。
10
8
6
0
Ⅰ-4
学科架构必成
Ⅱ-7 学科建设
①明确方向
②产出成果
③培养人才
优:①将传承的中医药学科与现有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相结合,凝炼学科发展方向;②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所贡献,取得标志性成果;③增强工作室中医药学科综合竞争力,形成优秀“三人”人才团队,使得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通过相关培训,根治广大受训者不会纯中医教学查房、专家会诊和病例讨论的“三不会”。
通过室站培训推广,在中医业内形成良性循环,广泛开展纯中医的教学查房、专家会诊、病例讨论。
室站相关专业临床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作量在全球领先。
10、学科创新
室站将传承学科与现有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相结合,凝炼出新学科发展方向。
室站在创立新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所贡献,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新学科优秀“三人”团队。
室站进一步发展新学科,形成新的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并能因材施教地传承给不同的弟子。
“门人”:应为传承轨迹明确,连续跟师学习5年以上,全面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够代表师门最高学术水平,并创新发展了自己的学术观点的传承弟子,是传承团队中的“领军人”。
“传人”:应为传承轨迹明确,连续跟师学习3年以上,能够基本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某一专业方向上有突出领悟和经验的传承弟子,是传承团队中的“骨干支撑”。
室站总结其职业生涯教育的经验,广泛交流传播。
16、室站运营
室站负责人勇于创新,有室站运营的思维和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
年度建设进展及绩效报告表
(2016年1月—2016年10月)
室站名称
室站负责人
室站负责人手机
室站负责人邮箱
承担单位(盖章)
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填报日期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制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填表说明
1.为了解“薪火传承3+3工程”的名家研究室、名老中医工作室、名医传承工作站的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督促项目任务完成及内容进展,调查项目资金使用成果及效益,根据《北京市市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暂行办法》精神编制本表。

2.“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及内容”部分应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填写。

3.“项目组织管理”部分简要写清楚管理体制的机构名称,体制的运行模式以及保证体制机制顺畅运行的管理制度名称。

4.“本年度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进度”部分,“年度具体任务及内容”依照原工作计划进行分解条列,并逐条对照说明完成情况或未完成的原因。

完成工作仅记录201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间的工作。

5.“标志性进展及存在问题”部分,按照建设项目内容,简明列出项目年度2-3项代表性成果、转化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6.“项目自我评价及审核意见”中的评价意见需要经过单位主管领导审核。

7.页面不敷请自行加页。

8.本表一式一份,由未验收室站填报。

三、本年度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进度(请按照《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设标准(试行)》要求的工作内容逐一填写)
五、下一年度项目资金需求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