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微生物学习题答案(周德庆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 名词解释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2.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3.静息孢子:是一种长期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
4.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5.基内菌丝:当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6.孢囊:指固氮菌尤其是棕色固氮菌等少数细菌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营养细胞的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一个营养细胞仅形成一个孢囊。
7.质粒:指细菌细胞质内存在于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构成。
8.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类群。
9.鞭毛:是从细菌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10.菌落:将单个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称菌落。
1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鞭毛Flagella13 Actinomyces 放线菌14荚膜:有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在其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的粘液物质,这些粘液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面,称为荚膜。
二. 填空1 芽孢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四部分.2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少数种类进行芽殖。
3 放线菌产生的孢子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
4 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5 细菌的鞭毛有三个基本部分,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6 微生物修复受损DNA的作用有__光复活作用__和__切除修复__.7 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__3__条。
微生物(周德庆)第3版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周德庆)第3版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和。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二、填空题1,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共性,即体积小,面积大;转化快,适应强;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2,按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可分为细胞型微生物和_非细胞型微生物。
3,细胞型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特征又可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4,按照CarlWoee的三界论,微生物可分为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
三、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c)。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细菌学的奠基人是(b)。
A.LouiPateurB.RobertKochC.vanDyckD.vanLeeuwenhoek3,LouiPateur采用曲颈瓶试验来(d)。
A.驳斥自然发生说B.证明微生物致病C.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4,微生物学中铭记RobertKoch是由于(a)。
A.证实病原菌学说B.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C.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D.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5,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a)。
A.LouiPateurB.RobertKochC.vanDyckD.vanLeeuwenhoek四、简答题1,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答: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是微生物最基本的性质。
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的交换面,并由此产生其余四个共性。
第三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一、名词解释1、基内菌丝生长在固体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故亦称营养菌丝2、细菌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4、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大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微生物学二、填空题1、微生物学的先驱者是____,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细菌学的奠基人是_____ 。
2、微生物都是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____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____、立克次氏体、____;属于真核类的真菌(____、____和蕈菌)、原生藻类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____(____、拟病毒和____)。
3、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共性,即体积小,____;____,____;生长旺,繁殖快;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体现在________、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
5、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________、________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6、按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型微生物和________型微生物。
7、细胞型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特征又可分为________微生物和________微生物。
8、按照Carl Woese 的三界论,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微生物习题

微生物学概论(一)单选题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生物B、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或核仁C、二分裂方式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立克次体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B、衣原体C、螺旋体D、病毒(二)填空题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细菌属于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和细菌两大类,其中细菌的包括、、、、、。
(三)名词解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四)简答题何谓微生物?按其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哪三大类。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单选题1.G-菌细胞壁组成中不包括()。
A、外膜B、磷壁酸C、脂多糖D、肽聚糖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荚膜B、芽胞C、鞭毛D、菌毛3.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B、运动器官C、黏附结构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4.具有的细菌抵抗力强。
()A、外膜B、菌毛C、鞭毛D、芽胞5.“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细菌的()。
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芽胞D、中介体7.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
A、质粒B、异染颗粒C、芽胞D、荚膜8.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C、破坏细菌的细胞膜D、破坏细菌的核酸9.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与有关。
()A、运动B、致病力C、抵抗力D、接合10.下列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B、菌毛C、黏附因子D、芽胞11.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化学成分为多糖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12.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列()。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13.革兰阴性菌化学组成中不包含()。
发酵工程(潍坊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医学院

发酵工程(潍坊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D: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答案: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2.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A:社会化B:商品化C:产业化D:安全化答案:产业化3.发酵过程的灭菌范围不包括A:发酵设备B:培养基C:操作人员D:发酵工程提供的空气答案:操作人员4.下列不属于发酵工程应用的是A:生产啤酒、果酒和食醋等B: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C:生产抗生素、维生素、药用氨基酸等D: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添加剂答案: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5.如果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是菌体,菌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A:萃取B:过滤C:蒸馏D:离子交换答案:过滤6.巴斯德效应是指A: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B: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C: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D: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答案: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7.发酵生产所用的原料主要以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主,因为这些生物质原料具有可再生的优点。
A:对 B:错答案:对8.发酵过程一般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A:错 B:对答案:错9.目前,人们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发酵。
A:对 B:错答案:对10.发酵过程的灭菌范围包括:培养基、发酵设备、发酵工程提供的空气。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细菌、放线菌生长繁殖一般要求的环境是A:中性B:偏酸C:偏碱答案:偏碱2.透明圈法即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培养基A:不变B:澄清C:浑浊答案:浑浊3.诱变处理时的所用的出发细胞应处于菌株A:延迟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答案:对数生长期4.工业菌种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遗传性状稳定B:生长迅速C:经诱变产生变异和遗传D:不能长期保存答案:不能长期保存5.以下属于化学诱变剂剂的是A:快中子B:紫外线C:X-射线D:甲基硫酸乙酯答案:甲基硫酸乙酯6.平板划线分离法不需要下面哪个物品或设备A:电泳仪B:琼脂培养基平板C:超净工作台D:接种环答案:电泳仪7.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病原生物学专业知识点

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第四章病原生物学A1型题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µm。
2.细菌缺少哪种成分仍可能生存,细胞壁。
3.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质粒。
4.鞭毛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菌的动力有关。
5.在细菌特殊结构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荚膜。
6.下列关于细菌芽胞的论述错误的是能形成芽胞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的外形。
8.关于革兰染色操作步骤,下列错误的是75%乙醇脱色。
9.观察细菌菌毛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
10.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主要特点是生长最快。
11.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革兰染色法。
1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二分裂的方式。
13.有适宜条件下,多数病原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20~30分钟。
14.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是维生素。
15.不是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是干扰素。
16.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基上的生长现象是菌团。
17.下述与致病无关的物质是细菌素。
18.关于热原质,错误的是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
19.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鞭毛。
20.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肽聚糖含量多。
21.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S-S琼脂培养基。
2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与细菌鉴定有关的是细菌素。
23.下列为细菌人工培养的实际应用,除外传染病的治疗。
24.灭菌的概念是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25.最有效杀死芽胞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26.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灭菌的方法是紫外线灭菌法。
27.去掉液体中的热原质使用的方法是蒸馏法。
28.作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芽胞。
29.下列消毒灭菌法错误的是金属器械——漂白粉。
30.正常菌群是以上都不是。
正常菌群是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体表面或与外界相同的腔道黏膜的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群,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但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感染性疾病。
31.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菌群失调症。
32.条件致病菌是正常时存在于机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题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复习提要A1型题1.原核生物不包括:A.细菌B.衣原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E.病毒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钩端螺旋体B.肺炎支原体C.肺炎衣原体D.白假丝酵母菌E.肺炎链球菌3.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疯牛病B.梅毒C.斑疹伤寒D.沙眼E.体癣4.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真菌和细菌细菌均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真菌和细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C.真菌细胞无质粒,细菌细胞可有质粒D.真菌细胞的核糖体不同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E.真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参考答案A1型题1.A 2.D 3.A 4.D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试题A1型题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对抗生素敏感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之分2.有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肽聚糖含量少B.缺乏五肽交联桥C.对溶菌酶敏感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E.有蛋白糖脂外膜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最本质的差异在于:A.细胞壁结构不同B.染色性不同C.毒性不同D.药物敏感性不同E.抗原性不同4.溶菌酶杀死G+菌的机制是:A.切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B.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的联结C.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和转糖基酶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5.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通常对人体细胞无影响,原因是:A.人体细胞表面无青霉素受体B.人体细胞中含有青霉素酶,能分解青霉素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青霉素进入细胞内E.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为80S,青霉素不能与之结合6.青霉素的杀菌机制是:A.干扰肽聚糖中五肽桥与四肽侧链的联结B.裂解细胞壁上的聚糖骨架C.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D.干扰细菌的酶系统E.干扰肽聚糖中四肽侧链的形成7.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G+菌主要靠外毒素致病,G-菌大多靠内毒素致病B.G+菌对青霉素敏感,G-菌对青霉素不敏感C.经革兰染色后,G+菌呈紫色,G-菌呈红色D.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是肽聚糖E.G+菌和G-菌均可形成细菌L型8.细菌L型:A.是细胞膜缺陷的细菌B.分离培养需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C.不能返祖恢复为原细菌D.生长繁殖较原细菌缓慢E.大多为革兰染色阳性9.不能诱导细菌L型形成的是:A.链霉素B.胆汁C.补体、抗体等免疫分子D.青霉素E.溶菌酶10.链霉素能杀死病原菌,但通常不会损伤人体细胞,这是因为:A.人体细胞表面无链霉素受体B.人体细胞能将进入胞内的链霉素不断排出胞外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链霉素进入细胞内E.人体细胞的核蛋白体的结构与细菌不同11.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B.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有鞭毛C.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有助于细菌的鉴定E.将细菌接种在半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12.证明细菌有无鞭毛的方法不包括:A.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B.悬滴标本光镜观察细菌运动C.鞭毛染色法染色后光镜观察D.电镜观察E.革兰染色镜检13.有关“菌毛”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多见于革兰阳性菌B.用光学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到C.性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接合有关E.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4.性菌毛的功能是:A.抗吞噬作用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传递遗传物质D.黏附作用E.与分裂繁殖有关15.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B.具有抗吞噬作用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D.是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体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16.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这是因为:A.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B.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C.芽胞只在体外产生D.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产生芽胞E.一个芽胞只能生成一个菌体17.有关“细菌特殊结构与医学的关系”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荚膜和普通菌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B.菌毛对鉴别细菌具有重要意义C.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的标准D.性菌毛与耐药基因传递有关E.鞭毛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18.下列哪种成分仅存在于革兰阳性菌而不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A.肽聚糖B.脂质AC.磷壁酸D.荚膜E.鞭毛19.有关“细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个细菌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B.肽聚糖为细菌等原核生物所特有C.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D.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繁殖方式E.观察细菌个体形态时,应选用高倍镜镜头2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为:A.10倍B.100倍C.400倍D.1000倍E.10000倍2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A.紫色和紫色B.紫色和红色C.紫色和无色D.无色和无色D.无色和紫色22.革兰染色法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关键步骤是: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95%乙醇脱色D.复红复染23.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A.鉴别细菌B.初步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C.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D.了解细菌致病性E.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24.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染色鉴定的细菌是:A.布鲁菌B.结核分枝杆菌C.破伤风梭菌D.脑膜炎奈瑟菌E.霍乱弧菌B1型题A.厘米cmB.毫米mmC.微米μmD.纳米nmE.皮米pm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2.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脂多糖B.磷壁酸C.肽聚糖D.脂蛋白E.几丁质3.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4.G-菌细胞壁的毒性成分是:A.荚膜B.质粒C.鞭毛D.芽胞E.菌毛5.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6.有些细菌能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避开有害环境,这与哪一种结构有关: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8.能黏附于宿主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并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A.中介体B.包涵体C.吞噬体D.线粒体E.异染颗粒9.与细菌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10.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参考答案A1型题1.E2.C3.A 4.A 5.C 6.A 7.B 8.D 9.A 10.E 11.C 12.E 13.B 14.C 15.A 16.E 17.B 18.C 19.E 20.D 21.C 22.C 23.E 24.B B1型题1.C 2.D 3.C 4.A 5.B 6.C 7.D 8.E 9.A 10.E第三章细菌的生理A1型题1.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A.细菌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B.细菌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菌代谢类型多样化D.细菌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E.细菌具有多种酶系统2.对人类致病的细菌都是:A.异养菌B.自养菌C.专性需氧菌D.兼性厌氧菌E.专性厌氧菌3.有关“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充足的营养物质B.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pH为7.2~7.6C.均需要氧气D.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通常为37℃E.有些细菌初代分离培养需补充5%~10%CO2气体4.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时期的细菌: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5.有关“细菌群体生长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在迟缓期代谢活跃B.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在稳定期较典型C.细菌外毒素多在对数生长期产生D.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菌E.细菌内毒素和芽胞多在衰退期产生或释放6.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D.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E.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7.哪一项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A.吲哚试验B.硫化氢试验C.糖发酵试验D.动力试验E.尿素酶试验8.区分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最有价值的试验是:A.葡萄糖发酵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C.动力试验D.革兰染色法E.血清学试验9.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葡萄糖B.麦芽糖C.蔗糖D.菊糖E.乳糖10.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A.侵袭性酶类B.细菌素C.毒素D.色素E.热原质11.有关“外源性热原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是G-菌的合成代谢产物B.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C.极微量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破坏E.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质12.外源性热原质:A.分子量较小B.致热原性可被蛋白酶所破坏C.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D.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E.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13.从腹泻标本中分离致病性肠道杆菌所采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鉴别选择培养基B1型题A.幽门螺杆菌B.淋病奈瑟菌C.破伤风梭菌D.脑膜炎奈瑟菌E.霍乱弧菌1.在碱性条件下pH8.8~9.0生长良好细菌是:2.在初代分离培养时,不需要增加CO2浓度的厌氧菌是:3.需在微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是:参考答案A1型题1.B 2.A 3.C 4.B 5.B 6.C 7.D 8.B 9.E 10.B 11.D 12.C13.EB1型题1.E 2.C 3.A第四章消毒与灭菌试题A1型题1.消毒是指: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D.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2.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A.100℃,15~20minB.121.3℃,15~20minC.100℃,10minD.121.3℃,10minE.160℃,2h3.有关“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灭菌效果最可靠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畅灭菌压力为2.05kg/cm2E.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4.可经巴氏消毒法杀灭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炭疽芽胞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E.肉毒梭菌5.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A.破坏酶系统B.损伤细胞膜C.干扰DNA复制D.干扰蛋白质合成E.干扰肽聚糖合成6.有关“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高压蒸气灭菌法━压力灭菌B.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C.75%乙醇━菌体蛋白变性D.苯扎溴氨━损伤细菌细胞膜E.3%过氧化氢━干扰细菌酶系统7.用于饮水、游泳池水消毒的最常用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生石灰C.氯D.臭氧E.漂白粉8.不可与红汞同用的消毒剂是:A.苯扎溴氨新洁尔灭B.乙醇C.过氧化氢D.碘酒E.来苏儿B1型题A.间隙灭菌法B.电离辐射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巴氏消毒法1.常用于生理盐水和手术器械等耐热物品灭菌的方法是:2.啤酒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参考答案A型选择题1.C 2.B 3.D 4.B 5.C6.A 7.C 8.D B型选择题1.C 2.E第七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试题A1型题1.正常妇女阴道中优势菌群是:A.嗜酸乳杆菌B.B群链球菌C.大肠埃希菌D.表皮葡萄球菌E.白假丝酵母菌2.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性致病菌的条件不包括:A.宿主免疫功能下降B.菌群失调C.细菌毒力增强D.定位转移E.宿主转换3.机会性致病菌感染:A.仅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B.均为内源性感染C.均为医院感染D.是二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E.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4.导致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菌株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使用免疫抑制剂E.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5.有关“二重感染”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不是二种细菌同时感染B. 在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C.是一种严重的菌群失调症D.大多由外源性致病菌引起E.大多由耐药菌引起6.与机会性致病菌感染有关的疾病不包括:A.鹅口疮B.假膜性肠炎C.伤寒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E.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7.目前,国内外微生态制剂中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是:A.乳杆菌B.肠球菌C.大肠埃希菌D.蜡样芽胞杆菌E.双歧杆菌8.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指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发生的一切感染B.感染对象主要是患者C.主要由外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D.大多由单一病原体引起E.病原菌常具有耐药性9.致病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通常与哪一项无关:A.细菌的毒力B.细菌的侵入部位C.细菌的侵入数量D.细菌耐药性E.宿主的免疫力强弱10.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A.毒素B.鞭毛C.荚膜D.芽胞E.黏附素11.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A.中介体B.荚膜C.芽胞D.性菌毛E.异染颗粒12.主要依靠侵袭力致病的是:A.肺炎链球菌B.肉毒梭菌C.结核分枝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霍乱弧菌13.通常可侵入血液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破伤风梭菌C.结核分枝杆菌D.痢疾志贺菌E.霍乱弧菌14.不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A.破伤风梭菌芽胞B.肺炎链球菌荚膜C.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D.A族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E.淋病奈瑟菌菌毛15.胞外菌能通过不同机制来逃避宿主的免疫杀伤,其中不包括:A.肺炎链球菌产生荚膜B.淋病奈瑟菌菌毛抗原改变C.流感嗜血杆菌产生IgA酶D.福氏志贺菌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E.鼠伤寒沙门菌产生Vi抗原16.有关“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脱毒成类毒素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D.有选择性毒性作用E.均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17.属于神经毒素的是:A.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B.红疹毒素C.肉毒毒素D.白喉毒素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8.已广泛用于美容除皱的细菌毒素是:A.霍乱肠毒素B.破伤风痉挛毒素C.肉毒毒素D.白喉毒素E.致热外毒素19.能引起食物中毒,但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鼠伤寒沙门菌C.空肠弯曲菌D.肉毒梭菌E.副溶血性弧菌20.有关“超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方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B.能直接激活T细胞增殖C.极微量即可诱发免疫应答D.具有毒性作用E.可引起自身免疫病21.不具有超抗原性质的是:A.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B.葡萄球菌肠毒素C.致热外毒素D.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E.白喉毒素22.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A.脂寡糖B.脂质AC.核心多糖D.特异性多糖E.磷壁酸23.有关“细菌内毒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热B.白细胞升高C.微循环障碍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E.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效应24.有关“内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抗内毒素抗体有较强的中和作用C.能激活补体D.有佐剂作用E.毒性作用基本相同25.有关“内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D.性质稳定,耐热E.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26.有关“内源性感染”,哪一项是正确的:A.病原体均属正常菌群B.常发生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均为菌群失调C.可发生于使用激素后,属医院感染D.是一种自身感染E.以上都不是27. 在传染病流行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A.潜伏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急性感染28.哪种细菌在感染流行期常有健康带菌者形成:A.伤寒沙门菌B.痢疾志贺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29.致病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能的结局有:A.致病菌被吞噬细胞杀死B.致病菌不被吞噬细胞杀死C.细菌在体内扩散D.造成组织免疫病理损伤E.不能诱导吞噬细胞凋亡30.胞外菌感染的免疫机制中不包括: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B.补体的调理作用C.IgG介导的ADCC效应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E.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B1型题A.白喉毒素B.霍乱毒素C.破伤风痉挛毒素D.肉毒毒素E.葡萄球菌肠毒素1.哪种毒素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2.哪种毒素可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A.脑膜炎奈瑟菌B.霍乱弧菌C.破伤风梭菌D.淋病奈瑟菌E.结核分枝杆菌3.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4.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细菌是: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6.伤寒沙门菌可引起:A.脑膜炎奈瑟菌B.痢疾志贺菌C.白喉棒状杆菌D.结核分枝杆菌E.霍乱弧菌7. 机体对哪种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外毒素致病的免疫:8. 机体对哪种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参考答案A1型题1.A 2.C 3.D 4.D 5.C 6.C 7.E 8.C 9.D 10.D11.B12.A 13.C 14.A 15.E 16.E 17.C 18.C 19.D 20.A 21.E 22.B 23.E 24.B 25.C 26.D 27.B 28.C 29.E 30.DB1型题1.B 2.D 3.E 4.D 5.A 6.B 7.C 8.D第十一章弧菌属;试题A1型题1.有关“霍乱弧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革兰阴性菌B.有菌毛和单鞭毛C.在胃中很快被杀死D.EI-Tor生物型可形成芽胞E.人类是惟一的易感者2.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A.菌毛B.鞭毛C.内毒素D.霍乱肠毒素E.侵袭性酶类3.仅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不侵入细胞内的细菌是:A.空肠弯曲菌B.伤寒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霍乱弧菌4.霍乱首例病人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向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主要原因是:A.无理想的治疗方法B.病死率高C.无有效预防措施D.为法定甲类传染病E.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5.取患者米泔水样腹泻物作悬滴法检查,可见作“穿梭”运动的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B.霍乱弧菌C.鼠伤寒沙门菌D.幽门螺杆菌E.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A4型题男,20岁,进食海鲜3h后出现腹泻、呕吐伴轻微腹痛,粪便为米泔样,一天共便20次,烦躁不安,脱水貌,双侧腓肠肌痉挛,粪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未见红细胞;1.患者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A.细菌性痢疾B.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C.霍乱D.大肠埃希菌性肠炎E.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2.患者所患疾病与细菌毒素有关,该毒素的致病机制是:A.干扰蛋白质合成B.刺激呕吐中枢C.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D.激活鸟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浓度升高D.阻断乙酰胆碱释放3.为确诊,需从剩余食物或腹泻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应选用:A.伊红美蓝培养基B.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C.碱性琼脂培养基D.SS培养基E.高盐培养基4.治疗该疾病最关键的措施是:A.静脉点滴抗生素B.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C.口服活菌制剂D.口服补液盐E.口服止泻药B1型题A.鼠伤寒沙门菌B,副溶血性弧菌C.霍乱弧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肉毒梭菌1.某部官兵在进食淀粉类食物3h后,出现以呕吐为主、腹痛腹泻为次的食物中毒,最可能的致病菌是:2.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后发生暴发性食物中毒,最可能由哪种菌引起:A.高盐培养基B.吕氏血清培养基C.碱性琼脂培养基D.伊红美蓝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3.分离培养副溶血弧菌应选用:4.从黏液脓血便中分离培养痢疾志贺菌应选用:A1型题1.D 2.B 3.D 4.D 5.BA4型题1.C 2.C 3.C 4.B B1型题1.A 2.D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试题A1型题1.有关“厌氧芽胞梭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革兰染色阳性B.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内C.为外源性感染D.特异性治疗可应用抗毒素E.抵抗力强2.病后不能获得牢固免疫力的是:A.百日咳B.霍乱C.白喉D.破伤风E.鼠疫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A.抑制伤口中破伤风梭菌生长B.阻止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C.中和与神经组织结合的外毒素D.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E.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4.对未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过的伤员,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最好应立即注射: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抗生素E.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5.曾经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小儿,再次受伤后的处理措施是:A.注射TAT 500UB.注射TAT 1000UC.注射TAT 1500UD.注射TAT 2000UE.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6.一名接种史不明的外伤患者,需紧急预防破伤风最适宜的措施是:A.注射抗生素B.清创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D.清创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E.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7.产气荚膜梭菌区别于其他厌氧菌最有特点的生物学性状是:A.革兰阳性粗大杆菌B.有芽胞,位于次级端C.专性厌氧D.有溶血性E.分解糖大量产气8.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A.脆弱类杆菌B.产黑色素杆菌C.产气荚膜梭菌D.艰难梭菌E.破伤风梭菌9.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毒素是:A.α毒素卵磷脂酶B.κ毒素胶原酶C.μ毒素透明质酸酶D.τ毒素E.ν毒素DNA酶10.有关“气性坏疽的治疗”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经诊断,应急诊清创扩创B.早期用多价抗毒素血清治疗C.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D.高压氧舱法治疗有效E.营养支持治疗11.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A.肉毒毒素B.破伤风毒素C.鼠疫毒素D.白喉毒素E.炭疽毒素12.哪种细菌所致食物中毒与食入罐头、香肠、发酵豆制品等有关:A.金黄色葡萄球菌B.副溶血性弧菌C.肉毒梭菌D.鼠伤寒沙门菌E.产气荚膜梭菌13.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通常不包括:A.菌群失调B.宿主免疫力降低C.定位转移D.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E.外源性感染14.有关“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特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内源性感染B.主要靠内毒素致病C.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D.多呈慢性过程E.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15.可排除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依据是:A.机体多个部位的脓肿或溃疡B.血性分泌物,恶臭,有气体C.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D.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E.在血平板中长出微小菌落A4型题男,9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d,突然出现张口困难,不能进食,继之出现苦笑面容,全身抽筋,呈角弓反张,历时约10s,声响及触碰患者可诱发上述症状,患者神志清楚,不发热;1.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A.肉毒中毒B.破伤风C.脊髓灰质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气性坏疽2.该疾病属于: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3.引起该疾病的致病菌属于:A.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厌氧菌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芽胞梭菌C.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厌氧菌D.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梭菌E.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4.应如何治疗该疾病:A.迅速注射A、B、E三型多价抗毒素B.清创扩创,早期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服用抗生素C.注射干扰素D.首选青霉素治疗E.清创扩创,切除感染和坏死组织,注射多价抗毒素和青霉素5.为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可给易感人群接种:A.灭活疫苗B.减毒活疫苗C.类毒素D.荚膜多糖疫苗E.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男,21岁,因交通事故而入院,伤口受到感染,采用妥布霉素、羧苄西林和克林霉素治疗;5d后患者突然出现发热达40℃,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脑膜刺激征阴性;继而出现意识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逐渐频繁,每天排便量高达4L,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新出现的疾病最有可能是:A.细菌性痢疾B.霍乱C.假膜性肠炎D.药物过敏反应。
发酵工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信阳农林学院

发酵工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信阳农林学院第一章测试1.20世纪前,人类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来生产酒、醋、酱的过程属于发酵工业的()。
参考答案:原始天然发酵阶段2.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转折时期是指()。
参考答案:纯培养技术3.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对外排放。
()参考答案:错4.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以厌氧发酵为主的工艺,实现了深层通风培养的划时代飞跃。
()参考答案:对5.微生物药物是由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低微浓度下具有生理活性的初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参考答案:错6.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下游工程;中游工程;上游工程7.根据微生物发酵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发酵方式分为()。
参考答案: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第二章测试1.下列属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是()。
参考答案:抗生素2.分批发酵时,产生菌生长周期分为三个时期: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
参考答案:菌体自溶期3.酶活性调节可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中一个或者几个关键酶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度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对4.协同反馈抑制指的是当某一终产物的合成需要两种前体时另一前体物的大量存在可能激活受终产物抑制的酶的活性。
()参考答案:错5.诱导酶是细胞为适应外来底物或其结构类似物而临时合成的一类酶。
()参考答案:对6.酶活性调节方式有()。
参考答案:前馈作用;同工酶调节;终产物抑制;补偿性激活7.反馈抑制有哪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协同反馈抑制;累积反馈抑制;增效反馈抑制;顺序反馈抑制8.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特征有()。
参考答案: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种特异性;次级代谢产物是菌体特定生长阶段的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不少是结构相似的混合物9.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中的主要控制机制有()。
参考答案:反馈调节;酶合成的诱导调节;磷酸盐调节及其机制;菌体生长速率的调节10.微生物调节代谢的主要方式有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参考答案:对11.诱导作用的分子机制可用操纵子学说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