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格局、擦音格局2019年语音学研讨班 - 副本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A Phonetic Study on Plosives of Mandarin Chinese尹基德Abstract The system of Chinese plosives is relatively simple, show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aspirated and the unaspirated. Also, there is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llables, which means that the variants of the plosives are little observed in Mandarin Chinese. Many Korean students, nevertheless,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natural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plosives. It is natural that the different phonology system between two languages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se interventions. But the ploblem is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phonology system is not enough to help foreign students’ natural Chinese acquisition. He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e phonetic experiment on Chinese plosives and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ces which could result in every possible intervention in the point of Korean students’ view.It is known that the F0 plays a big role in discriminating Korean 3 plosives, Lenis, Aspirated and Fortis. Then, we can assume that, as for Korean students, 4 tones might well influence their recognition and pronunci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plosives. Actually, it is reported that a number of Korean students have trouble not only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he aspirated and the unaspirated, but in producing them, especial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varying from high(1,4 tone) and low(2,3 tone) tones.So it is rather meaningful, at least for the Koran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T which is the main parameter for the aspiration, and F0 which is varying from 4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The experiment has findings below. First, for the u naspirated plosives, VOT has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F0, showing 1.3% difference. But, for the aspirated plos ives, VOT shows 20% increa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eight of F0, which means that 4 tones has signific ant influence on the aspiration of aspirated plosives. All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other languages an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phonology sys t e m. It is natural assumption, then, that the pronunciation trouble of Korean student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unique plosive system of Korean, which is not offered in this paper. So, the subject treated in this paper deserves a further study with more extended and actual data from Korean students.1. 引言1.1 塞音VOT和F0的关系1) VOT(Voice Onset Time)VOT 主要是指塞音除阻和声带震动之间的时间,能比较明确地说明塞音的清浊和送气的情况。
语音格局方法的应用价值

语音格局方法的应用价值提要:语音格局方法是用语音实验得出的数据和图表来考察各种语言音位系统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不同音位各自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分布规律,整体的配列关系等。
本文从语音格局的应用作为切入点,对其价值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归纳:第一,语音格局方法为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结合做出了贡献;第二,语音格局方法有助于语言共性和个性的研究;第三,语音格局方法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第四,语音格局方法可以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
关键词:语音格局;共性和个性;第二语言习得;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一、“语音格局”说(一)关于“格局”吴宗济先生曾说过:“格局嘛,‘格’就是格式,每个声调有什么样的格式和表现形式;‘局’就是布局,各声调的分布相互之间的关系。
”[1]人与人的对话,正如古人语所说:“言出于我口,入于尔耳。
”虽然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所说的每个音节和声调并不是很准确到位,但是人的听觉系统可以对听到的语音进行加工处理。
大脑可以对听到的语料进行分析、记忆、比较等。
因此,只要听到的语音框架不差,语境相近,就能够很好的被听话者所理解。
这个框架就是“格局”(吴宗济,2008)。
(二)对语音格局的研究人们对各自语言的语音做有系统的分析研究的,中西双方各自有其方法和成果。
中国方面当属隋代的《切韵》和守温三十六字母。
西方则在十九世纪初,有捷克布拉格学派的音系学,英国琼斯的英语语音学等。
二、语音格局方法的研究内容在研究语音格局方法的研究价值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语音格局的研究内容或者说研究范围做出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声调格局关于声调格局,它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
不同语言(或方言)的声调格局由于其声调的数目、调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分布关系而各不相同。
这反应出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个性特征,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其不同的声调格局[2]。
如下图1所示为石锋所做的北京话单字音声调格局图和图2为北京话四个声调的总体分布图。
资料:塞音格局的实验方法[1]..
![资料:塞音格局的实验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da7875fb866fb84ae45c8dff.png)
塞音格局的实验方法肖启迪发辅音时,有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共同作用,所以辅音的声学特征比元音更加复杂,在语图上的表现也是如此。
我们观察辅音在语图上的声学表现,主要是看以下几种基本模式:图1 辅音语图基本模式示意图上图中各语图模式所代表的调音作用如下所示:表1 语图模式与调音作用语图模式调音作用备注闭塞段塞音、塞擦音闭塞段浊音杠浊辅音与元音共振峰相似,但频率很低冲直条塞音、塞擦音爆发瞬间舌根音可能不只一条乱纹擦音、送气段擦音乱纹能量比送气音更大,特别是在高频区共振峰元音辅音多具离散性特征,在进行辅音格局的研究时,要根据不同的辅音系列分为不同的下位子格局,如塞音格局、擦音格局、鼻音和通音的鼻化度对比等。
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塞音格局的分析方法。
一、实验原理塞音(stop),是指发音时声道完全闭塞爆发而成的音。
我们在进行塞音格局的研究时,选取闭塞段时长和浊音起始时间两个声学参量:1、闭塞段时长(GAP)闭塞段时长是塞音发音时的成阻时间长度。
GAP值表示的是塞音本身“塞”这个特征,主要反映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
在语图上的表现就是塞音前面元音共振峰横杠的终点到塞音的除阻冲直条之间的一段空隙。
因为塞音的GAP值在语图上跟其他辅音之前的空白区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所以,GAP值要从双音节词的后字测量。
2、浊音起始时间(嗓音起始时间,V oice Onset Time,VOT)浊音起始时间是塞音从除阻爆发到声带开始振动二者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
在语图上的表现就是塞音冲直条和浊音横杠起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2 浊音起始时间示意图如果嗓音在除阻前开始,VOT<0,为浊塞音;如果嗓音在除阻时立即启动,VOT=0或略大于0,为不送气清塞音;如果嗓音在除阻后开始,且VOT有较大正值,为送气清塞音。
不同语言或方言塞音的GAP和VOT数值有一定差异,甚至个人之间也会有一些区别,这些都是可以从语图上比较准确地测量出来的。
每个塞音都具有相应的GAP值和VOT值,我们以GAP作为纵坐标,VOT作为横坐标,根据不同塞音的GAP和VOT数据,在二维坐标图中作出相应的样点。
藏语拉萨话辅音声学格局分析

藏语拉萨话辅音声学格局分析作者:陈小莹艾金勇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1期【摘要】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格局理论,从辅音格局的角度对藏语拉萨话辅音(塞音、塞擦音)进行研究分析。
藏语拉萨话辅音格局的分析,对于认识藏语拉萨话辅音中所表现的辅音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都是极有意义的。
在应用方面,辅音声学格局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语言(方言)对比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藏语;塞音;塞擦音;声学格局0 引言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喜马拉雅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民族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使用人口[1]。
其使用范围遍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西部和主要边疆地区。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其所具有的语音格局是藏语语音系统性的表现,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的。
语音格局是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交汇点,是语音系统的表现形式。
语音格局的分析包括这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音位的定位特征、各个音位之间的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等方面[2-3]。
在语音格局分析中采用语音实验,把语音学和音系学结合起来分析,用数据和图表的形式显示语音的分布格局,从而可以对语音格局的概念的具体化[2]。
在实际研究中,可以用于对元音的研究,也可以用于对辅音的研究,还可以用于对声调的研究。
通过对不同类别语音的语音格局研究,会加深我们对语音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
藏语的语音和文字体系记载和传播着民族的思想和历史文化,在中华民族语言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现代藏语的语音研究对揭示藏语的语音特点以及丰富和促进汉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4-5]。
1 实验理论及方法1.1 辅音格局在不同的语言中,对辅音格局的研究是语音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辅音的研究使用辅音格局的方法。
每一种语言和方言中的辅音音位各自形成一个格局。
辅音格局是辅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辅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等。
藏语拉萨话塞音、塞擦音VOT研究分析

藏语拉萨话塞音、塞擦音VOT研究分析陈小莹;艾金勇【摘要】利用Praat软件提取塞音、塞擦音的嗓音起始时间VOT特征参数并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藏语拉萨话塞音以及塞擦音文本均选自"藏语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VOT均值能够明显地把藏语拉萨话塞擦音送气、不送气类别上区分开来.从发音方法上看,塞音和塞擦音的VOT数值有明显差别.同一种发音部位的辅音,由于发音方法不同,VOT的值也明显不同. 研究结果对藏语语音合成自然度和语音识别系统识别率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software Praat plosive, affricate voice onset time feature parameter extra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Lhasa Tibetan plosive and affricate texts are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Tibetan monosyllabic acoustic parameters databa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VOT mean can significantly to Lhasa Tibetan affricate aspirated and unaspirated category area separated.From the way of the pronunciation,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OT values of plosives and affricate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of the consonant, due to the pronunciation method is different, the value of VOT i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Results for improving the naturalness of Tibetan speech synthesis and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has a very big role.【期刊名称】《电脑与信息技术》【年(卷),期】2015(023)006【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拉萨话;塞音;塞擦音;VOT【作者】陈小莹;艾金勇【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082;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陕西咸阳 712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藏语语音学研究领域,藏语方言的音段和超音段方面的声学以及生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
塞音格局和擦音格局做法讲义

2011/10/17目录一、塞音格局的做法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被试 实验步骤 基于MiniSpeechLab的操作 李幸河 南开大学语音实验室二、擦音格局的做法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被试 实验步骤 擦音声学空间图的做法图1 辅音语图基本模式示意图语图模式闭塞段 浊音杠 冲直条 乱纹 共振峰 Mini Speech Lab的主界面 浊辅音调音作用塞音、塞擦音闭塞段备注与元音共振峰相似,但频率很低 舌根音可能不只一条 擦音乱纹能量比送气音更大,特别是在高频区塞音、塞擦音爆发瞬间 擦音、送气段 元音表1 语图模式与调音作用塞音格局—实验材料与被试以一名韩国留学生汉语塞音习得情况为例被试:韩国男性青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基础班 学生,学习汉语时间为半年 材料:汉语6个塞音的60个双音节词,正常语速发音, 如下:塞音格局—实验步骤一录音(桌上语音工作室)开始录音(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动 开始,开始后,无声约一秒后自动停止录音。
开始录音(非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 动开始,手动选择“停止录音”或按T键,才能使录音 停止 停止录音(或按T键) 参数设置:录音前;采样率(22050Hz,辅音),语图 显示(二维深浅图)其它录音设备:CoolEdit Pro,Praat其他参数设置:采样率,单声道,采样精度(16位)12011/10/17塞音格局—实验步骤二数据测量(基于桌上语音工作室) GAP——闭塞段时长:波形:起点:第一音节的末点 终点:第二音节的开始 语图:起点:第一音节元音共振峰的明显下降 终点:第二音节辅音冲直条的前端 注意:波形与语图互相参考波形 图宽带 谱图波形 图VOT——嗓音起始时间波形:起点:第二音节的开始 终点:元音周期性波形开始前 语图:起点:塞音冲直条 终点:元音共振峰开始前 注意:波形与谱图互相参考谱图Office 2003 excel 塞 音格局图制作首先: 在Excel中选中VOT 和GAP平均值单元格, 此处的数据同样只保 留整数位。
汉语擦音的实验

是一个绝对参量,它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录音时的不同 增益等都有关系。只有在这些外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音强才具有可比性。
因此,在本文的擦音空间分析中我们只取谱重心和分散程 度这两个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参量为考察对象,只对由谱重心
和分散程度构成的二维空间进行分析。
关于擦音研究的综述
•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强频集中区及其 过渡被认为是擦音的全部特征。因此,对 擦音的研究多重于这两方面的考察。
• 但是,由于擦音本身的复杂性,其中可能 还包含其它重要的因素,比如音节内部辅 音可能有的各种协同发音作用等等,吴宗 济先生在《普通话清擦音协同发音的声学 模式》一文中曾经提到过这种说法。
汉语普通话清擦音的声学空间分析
冉启斌
(2008,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
一、前言
• 1、研究对象:汉语普通话清擦音
• 普通话声母当中清擦音共有5个,是12345
、//、
/x/。声母r的语音性质,研究者们曾有各种不同看法,有
人认为是浊擦音,也有人认为是浊通音、闪音,还有人认
为是半元音、元音等(焦立为等2004:262)。石锋、廖荣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擦音概说
• 定义:擦音是声道中有阻碍但没有完全闭 塞,气流从缝隙中摩擦发出的辅音。
承德话语音语调的实验研究

承德话语音语调的实验研究张高媛;阎锦婷【摘要】运用语音格局和语调格局的研究方法对承德话的声调、元音、塞音及语调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北京话相比,承德话的声调格局、元音格局、辅音格局、语调格局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6页(P31-35,72)【关键词】承德话;声调;元音;辅音;语调【作者】张高媛;阎锦婷【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北京 100010;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17一、引言在刘复的《四声实验录》里,语音格局的概念已有所体现[1],王洪君的《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的副标题里也提到了语音格局[2],石锋明确提出语音格局理论并将其作为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结合点应用于声调、元音、辅音等系统[3]。
每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格局。
语音格局包括声调格局、元音格局和辅音格局。
声调格局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
不同语言或方言的声调格局由于其声调的数目、调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分布关系而各不相同。
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表现,整体分布关系等。
辅音由于种类繁多,特征各异,比声调和元音略显复杂。
塞音是最能体现辅音特点的一类音,是唯一一种所有语言都具有的辅音音类。
闭塞段时长(GAP)和嗓音起始时间(VOT)是考察塞音声学特征的两个重要参量。
承德话隶属北京官话区,前人对承德话语音的研究很少,普遍认为承德话接近普通话。
本文运用语音格局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承德话声调、元音、塞音及语调的声学表现。
二、实验说明(一)发音表及发音人发音表包含声调、元音、辅音、语调四个部分。
声调发音表为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内的共 40个汉语单字,元音发音表为包含/a、i、u、ɤ、y、ɿ、ʅ/7 个单元音在内的共70个汉语单字,辅音发音表为包含/p、pʰ、t、tʰ、k、kʰ/6个塞音在内的共60个汉语双音节词,语调发音表为包含陈述句、疑问句两种语调句型在内的共 12个汉语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部位效应(places of articulation):舌根音的VOT 最长
❖ 原因讨论:Cho & Ladefoged(2019)进行了详细 的总结,大致有五种观点:喉上腔大小的差异产生 气压的不同;发音器官运动快慢的关系;闭塞部位 接触面积的大小;声门打开面积的变化;闭塞段时 长与VOT时长的相互调节等
❖ Cho T. & Ladefoged P. Variation and universal in VOT: evidence from 18 languages. Journal of Phonetics, 2019,Vol. 27:207-229
❖ 任宏谟1981,《北京话塞音特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硕士论文
爆发音(plosive)的声学特征
❖ 闭塞段(closure) ❖ 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
3
闭塞段(GAP)的定义及测量示意 ❖ 正常语速下前一音节结束与后一音节塞音冲
直条出现之间的时长
利用波形图测量闭塞段时长示意图
4
爆发音的闭塞段分析
❖ 爆发音闭塞段的重要性 ❖ 语流中爆发音闭塞段的时长(gap)分析
❖ (2)音类的位置规律 在各语言的塞音格局图中,双唇清不送气
塞音[p]在主图中一般纵轴数值和横轴数值都 最小。类似于二维声学元音图中的前高顶点 元音[i]。其他塞音则同元音中的[a]、[u]表现 相仿,在前后高低上存在变动。
17
塞音声学格局的特性
❖ (3)塞音格局对语音实质的反映 a.北京话的[p][t][k]较软,发音时肌肉较松
11
北京话塞音格局
北京话塞音格局图
12
太原话塞音格局
120
GAPTY
90
p t
60
k
30
th kh
ph
0
0
30
60
90
120
VOTTY
太原话塞音格局图
13
苏州话塞音格局
苏州话塞音格局图
14
水语塞音格局
120
GAPSUI
90
60
nd mb
30
Ng
?b ?d
p
t
k
q
qh
th kh ph
0
-120
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VOTSUI
图7 四种语言(方言)的塞音格局对比
19
10、塞音格局中GAP范围与VOT范围之间的关系
方言(语言) 北京话 苏州话 太原话
水语(中和)
GAP范围 38 61 27 42
VOT范围 90 75 92 72
表2 四种语言(方言)的GAP、VOT范围数据
20
塞音格局中GAP范围与VOT范围之间的关系
❖ a、在一种语言内,GAP的分布范围和VOT 的分布范围存在一定程度的补偿关系。
❖ b、纵轴的分布范围(GAP)和横轴的分布 范围(VOT)相互牵制,从而使得各语言的 塞音在总体分布空间上比较接近,大致具有 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
21
22
塞音格局的音类区域
90 p
t
k
60
30
ph th
kh
120
90
p t
60
k
30
th kh
ph
GAPSZ
120
p t
90
k
b
60
g
d
30
th
ph
kh
0
0
0
30
60
90
120
0
0
30
6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0
120
0
30
60
90
120
VOTBJ
VOTTY
VOTSZ
120
GAPSUI
90
60
nd mb
30
Ng
?b ?d
p
t
k
q
qh
th
kh
ph
5
有关爆发音闭塞段时长的研究结 果
数据来 源
闭塞段时长(单位:毫秒)
pp
tt
kk
说明
任宏谟 1981 84 76
82
56 87 65 二字组
石锋 1983
109 87 105
85
89
69 苏州话
梁磊 2019
69 42 66
49 57 46 太原话
冉启斌 2019
79
60
66
51 68 41 二字组
6
爆发音的嗓音起始时间(VOT)分析
❖ VOT的定义及测量示意 ❖ 嗓音起始时间(VOT)指从爆发音除阻到嗓
音(声带振动)开始的相对时间关系。
VOT示意图
7
8
9
普通话爆发音的VOT分析 ) (冉启斌2019,取一名发音人
声母
VOT平均值 (毫秒)
p
11
t
15
k
34
p
87
t
87
k
101
10
VOT的两个规律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图7 水语塞音格局图
VOTSUI 15
塞音声学格局的特性
❖ (1)音类的聚集特性 a、相同类别的塞音总是聚集在一起,几个
聚集相互分开。 b、不送气音横轴数值较小,送气音横轴数
值较大。浊塞音位于副图。三种性质的塞音 各自占据相应的空间范围。
16
塞音声学格局的特性
24
有关文献
❖ Lisker, L. & Abramson, A., A cross-language study of voicing in initial stops: acoustical measurements. Word, 1964, No.20
❖ Fischer-J rgensen Eli, Acoustic analysis of stop consonants, Miscellanea Phonetica, 1954, Vol.2:42-59
弛。在位置上略偏下,接近于苏州话的浊音 [b][d][g]。
b.苏州话的[p][t][k]较硬,发音时肌肉较紧 张。在格局图上总体位置很高。
c.北京话、太原话的送气音送气较强,总体 位置偏右。苏州话送气音送气较弱,位置偏 左。
18
GAPBJ
GAPTY
塞音格局中GAP范围与VOT范围之间的关系
120
❖ 石锋1983,苏州话浊塞音的声学表现,《语言研究》第1期 ❖ 石锋1988,苏州话浊音声母的再分析,国际吴语研究会议
[香港]《吴语研究》。又载石锋《语音学探微》,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0 ❖ 石锋、廖荣蓉1994,《语音丛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冉启斌2019,基于普通话的汉语阻塞辅音实验研究,南开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石锋、冉启斌2019,《中和水语四套塞音的声学考察》, 25
❖ a、断裂带的数值不是绝对的,而是音语言而 异
❖ b、横轴主要反映发音方法,如带音不带音、 送气不送气等
❖ c、纵轴主要反映发音的强弱、松紧
23
塞音声学格局的应用
❖ 利用塞音格局考察第二语言语音习得 ❖ 温宝莹、冉启斌、石锋,2009,德国学生习
得汉语塞音声母的初步分析,《云南师范大 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4期 ❖ 肖启迪、冉启斌,韩国学生汉语塞音格局习 得分析,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