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GSMR简介
GSM-R (GSM for Railways) 系统

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GSM-R (GSM for Railways) 系统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专用于铁路的日常运营管理,是非常有效的铁路调度指挥通信工具。
GSM-R 系统隧道引入意味着铁路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紧急救援人员可以全线无阻碍地随时保持语音联系,并实时交换文本信息和基本移动数据。
甬台温铁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货物和乘客输送线,北起宁波市经由台州直达温州市。
该铁路全长260多公里,目前线路运行时速为250公里/小时,计划将来可提速至300公里/小时,从宁波出发抵达温州仅需耗时90分钟左右。
清晰稳定的数字通信品质高速铁路列车高速行驶,运行环境复杂,通信保障要求高,确保列车与铁路调控中心随时保持联系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覆盖受限的隧道环境,需要专门引入无线系统将无线信号延展到隧道中去,以保证列车行驶全程都能顺利实现通信联系,同时对无线通信覆盖系统的设计、施工以及产品的配置都具有极高的挑战性。
RFS 销售经理郭斌先生表示,中国铁道部之所以最终选择GSM-R 技术应用于铁路通信,是因为GSM-R 技术是一项从90年代早期发展至今的全球标准,是一项成熟系统,具有可靠稳定的覆盖性能。
将GSM-R 系统引入隧道进行覆盖的工程团队需要面对的众多难题,其中包括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行驶造成的强大气流对系统设备牢固性的干扰。
RFS 为此而特别开发了高速夹具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郭斌介绍,这款由RFS 精心设计的高速夹具可以确保安装在隧道内的无线覆盖系统设备抵抗时速35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时速列车行驶带来的气流干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RFS 提供给甬台温高速铁路的泄漏电缆及安装附件已经通过了包括风压、风动等强力破坏实验在内的各项测试,完全具备在350公里/小时行驶条件下的可靠运行。
遍布全中国的高品质无线解决方案郭斌表示,RFS 为其无线射频技术能够被应用于该条贯穿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的铁路线路中的重要一段线路而深感荣幸,能够为中国铁路交通运输安全做出贡献而高兴。
2024年GSMR铁路移动通信

GSMR铁路移动通信GSM-R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特点与发展前景引言一、GSM-R技术特点1.1专用频段GSM-R使用专用频段,避免与其他通信系统干扰,确保铁路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全球范围内,GSM-R主要使用900MHz频段,部分国家和地区使用1800MHz频段。
1.2安全性GSM-R采用了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通信内容的安全。
同时,GSM-R还支持列车无线紧急呼叫功能,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1.3系统容量GSM-R系统具有较大的系统容量,可以满足铁路运营中的大量用户需求。
同时,GSM-R支持多用户同时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1.4网络覆盖GSM-R系统实现了铁路线路的全覆盖,确保列车在任何位置都能进行通信。
GSM-R支持跨区切换,保证了列车在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连续性。
1.5兼容性GSM-R与其他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铁路通信系统(如TETRA、VHF等)进行互联互通,为铁路运营提供更多选择。
二、GSM-R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2.1发展历程GSM-R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欧洲铁路通信标准化组织(ERATO)开始研究铁路通信的标准化问题。
1993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正式立项研究铁路通信标准。
1997年,ETSI发布了GSM-R标准。
此后,GSM-R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2应用现状目前,GSM-R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铁路通信领域的事实标准。
在欧洲,GSM-R已经成为所有新建设的高速铁路线路的通信系统。
在中国,GSM-R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通信系统。
三、GSM-R未来发展趋势3.1向LTE-R过渡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SM-R将逐渐向LTE-R (LongTermEvolution–Rlway)过渡。
LTE-R基于先进的4G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性能。
目前,欧洲、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进行LTE-R的研究和试验。
GSMR铁路移动通信

GSM-R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特点与发展前景引言一、GSM-R技术特点1.1专用频段GSM-R使用专用频段,避免与其他通信系统干扰,确保铁路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全球范围内,GSM-R主要使用900MHz频段,部分国家和地区使用1800MHz频段。
1.2安全性GSM-R采用了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通信内容的安全。
同时,GSM-R还支持列车无线紧急呼叫功能,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1.3系统容量GSM-R系统具有较大的系统容量,可以满足铁路运营中的大量用户需求。
同时,GSM-R支持多用户同时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1.4网络覆盖GSM-R系统实现了铁路线路的全覆盖,确保列车在任何位置都能进行通信。
GSM-R支持跨区切换,保证了列车在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连续性。
1.5兼容性GSM-R与其他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铁路通信系统(如TETRA、VHF等)进行互联互通,为铁路运营提供更多选择。
二、GSM-R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2.1发展历程GSM-R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欧洲铁路通信标准化组织(ERATO)开始研究铁路通信的标准化问题。
1993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正式立项研究铁路通信标准。
1997年,ETSI发布了GSM-R标准。
此后,GSM-R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2应用现状目前,GSM-R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铁路通信领域的事实标准。
在欧洲,GSM-R已经成为所有新建设的高速铁路线路的通信系统。
在中国,GSM-R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通信系统。
三、GSM-R未来发展趋势3.1向LTE-R过渡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SM-R将逐渐向LTE-R (LongTermEvolution–Rlway)过渡。
LTE-R基于先进的4G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性能。
目前,欧洲、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进行LTE-R的研究和试验。
GSM-R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

GSM-R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GSMR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在当今高度发达的铁路运输领域,高效、可靠的通信系统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GSMR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作为专门为铁路设计的通信解决方案,其中的调度通信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SMR 系统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铁路运输对于通信的特殊需求。
与普通的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它在可靠性、安全性、抗干扰性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调度通信作为 GSMR 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承担着列车运行指挥、调度控制、应急处理等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GSMR 调度通信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如车载台、手持台)、基站、交换中心以及各种应用服务器等。
移动终端设备是列车司机、乘务人员、调度员等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工具,通过这些设备,他们能够实时发送和接收语音、数据等信息。
基站负责覆盖铁路沿线的通信区域,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交换中心则如同整个系统的“大脑”,负责对通信进行管理和路由,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日常的铁路运输中,GSMR 调度通信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例如,列车司机与调度员之间的通信。
司机通过车载台向调度员报告列车的位置、速度、运行状态等信息,调度员则根据这些信息下达调度指令,如调整速度、变更线路等。
这种实时的通信能够让调度员对列车运行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做出决策,确保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行。
再比如,在车站内,车站值班员与列车司机之间的通信也是通过GSMR 调度通信系统来实现的。
值班员需要向司机传达列车的进路安排、发车时间等重要信息,司机则根据这些指令进行操作。
此外,在铁路维护和施工期间,现场工作人员与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同样依赖于该系统,以保障施工安全和铁路的正常运营。
GSMR 调度通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优先级机制。
在紧急情况下,如遇到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等,某些通信会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及时传递。
例如,当发生列车故障时,相关的救援信息能够优先传输,以便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减少损失。
GSM-R系统介绍

GSM-R系统介绍
MSC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 NSS 的核心 • 服务几个 BSS (BSC) • 建立并交换用户话务和信令 • 与 VLR 合设于同一物理实体 • 与HLR/AuC可合设,也可分设 • 网关 MSC(GMSC):到外网的关口,可与MSC合设,也可分设 • 来访 MSC: 服务 MS 的 MSC
移动特定的功能
• 和 BSC, MS & NSS 数据库之间交换 信令
• 处理移动特定的业务 • 移动性管理
例如:寻呼, MSC之间的切换, 位置 更新,... • 过负荷处理, 例如: OACSU • 数据业务的交互功能 • 移动特定的录音通知
GSM-R系统介绍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动态数据库,负责管理漫游用户的动态数据信息,存储、 更新漫游入用户的数据。
B T S
ADM
终端
ADM
B T S
B T S
AD M
GSM-R系统介绍
电路域数字 应用系统 DSS1
SSSLeabharlann SMSCHLR/AuC
No.7
C/D
MSC/VLR E/G
AC
其他通信网 No.7
GMSC
MSC/VLR/GCR/IWF
A
Gr
DSS1 调度交换机
BSS CBC
TRAU Ater
BSC
Abis
外部数据库
主要功能实体
GSM-R系统介绍
业务控制点(SCP):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业务交换点( gsmSSP gprsSSP):检出智能业务
请求,并与SCP通信,对SCP的指示作出响应,允许 SCP的业务逻辑影响呼叫处理。 业务管理点(SMP):业务配置、业务逻辑管理、 用户业务数据的增删、修改、业务运行控制功能、账 单、业务监视功能。 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为业务管理员提供接入 到SMP的能力 智能外设(IP)及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摘要:GSM-R是基于GSM技术的一种专用通信系统-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我国已在青藏线、大秦线、还有胶济线使用了GSM-R通信系统。
本文通过介绍GSM-R在铁路上的应用,从全新的角度重点探讨了GSM-R网络的基本结构、业务模型和主要功能。
关键词:GSM-R;无线通信;铁路;调度GSM-R在铁路上的应用可归纳为下列几种:(1)在铁路信号方面的应用,包括自动列车控制(ATC)和远程控制进路等;(2)与列车有关的语音通信,包括列车调度、应急广播、编组调车、工务维护、列车间通信等;(3)局域网和广域网通信,它们与行车有关的调度指挥;(4)面向旅客的信息服务,如预售票、时刻表、电子商务等。
GSM-R除了能提供一系列铁路通信业务外,还能保证列车在500km/h的情况下进行高可靠性、高接通率、高传输质量的通信。
当前,GSM-R技术成为国际国内铁路通信发展的焦点,我国在GSM-R 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2022年开始在青藏铁路、大秦线电气化改造和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中进行GSM-R铁路专用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和试运营。
1GSM-R网络介绍一个GSM-R移动通信网络由若干个功能实体组成。
各个功能实体所实现的功能的集合就是GSM-R 网络提供给用户的基本业务与补充业务。
GSM-R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由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操作与维护子系统(OSS)三部分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基站子系统(BaseStationSystem,BSS)主要由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组成。
通过无线接口(Um)与移动台(MS)相连,A接口与NSS相连。
BTS是网络固定部分与无线部分之间进行通信的中继,MS通过空中接口与BTS进行连接,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部分,是终端用户最直接感受网络质量的部分。
一个或几个BTS连接到一个BSC上,BSC主要提供在其覆盖区域内的无线电治理与移动性治理的功能,以及提供无线电网络的运营与维护功能。
铁路gsm-r网络综合维护

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维护措施,该铁路 局GSM-R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 到了显著提升。故障率明显降低,网 络性能得到了优化,为铁路运输安全 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功经验总结与启示
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和流程
对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系统,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和流 程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明确维护目标、规范维护行为、提 高维护效率。
铁路GSM-R网络 综合维护
目录
• GSM-R网络概述 • GSM-R网络维护重要性 • GSM-R网络综合维护策略 • GSM-R网络关键设备维护方法 • GSM-R网络故障诊断与处理技巧 • GSM-R网络性能优化措施 • GSM-R网络综合维护实践案例分
享
01
GSM-R网络概述
GSM-R网络定义与发展
应对突发事件
在紧急情况下,如自然灾 害或设备故障,GSM-R网 络的稳定性对于迅速响应 和有效处置至关重要。
提高铁路运营效率
提升调度水平
GSM-R网络的高可靠性有 助于实现更精确的列车调 度,减少延误和拥堵现象。
加强运输协调
通过GSM-R网络,铁路各 部门可实时共享运输信息, 提高协同作业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采用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效率,减少传输时 延和误码率。
网络拥塞控制
实时监测网络负载情况,采取拥塞控制措施,如流量整形、队列管 理等,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进行。
数据业务优先级设置
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类型,合理设置数据业务优先级,确保重要数据 的优先传输。
07
GSM-R网络综合维护实 践案例分享
某铁路局GSM-R网络综合维护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
维护措施
维护效果
某铁路局GSM-R网络是铁路通信的 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提供了关键支持。然而,随着网络规 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维 护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GSMR概述

1
名词缩写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R: GSM for Railways 全球铁路移动通信系统
2
GSM与GSM-R的关系—六大关系
GSM-R理论建立在GSM理论基础之上; GSM-R技术建立在GSM技术基础之上; GSM-R工业以GSM工业为基础; GSM-R工程建设以GSM工程经验为基础; GSM-R应用开发吸收GSM成功经验; GSM-R的市场铁路专用,GSM公众商用。
1.3 GSM-R与铁路信息化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铁路信息化的重要通道--发展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 GSM-R是铁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是电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公网技术体制:GSM、CDMA 铁路专网技术体制: (1)无线列调 (2)模拟集群: SMRATZONE(广深试验)、 MPT1327(北京局、柳南)、UNIDEN(北京、 成都、上海等) (3)数字集群:TETRA(秦沈)、GT800(重 庆)、GOTA(长春) (4)GSM-R(欧洲)
1.2 中国铁路运输对无线通信的要求
(2)系统功能
话音、数据业务争抢信道,传输可靠性低,数 据传输能力差。 经测算,在TDCS和CTC区段,当列车运行时速 超过250公里时,综合考虑调度命令、行车凭证、 车次号、进路预告等数据信息传送和车机联控话 音通信需求时,业务密度加大,碰撞概率很大 。 基于无线列调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仅达到 1.2Kb/s。
(2)系统功能 频点固定分配、信道固定使用,频率利用率低,容量有限 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主要使用450M频段,共58对频点, 固定分配给了无线列调、站调、公安等无线系统使用,各 个部门间不能相互共享,造成频率资源的极大浪费。如北 京、徐州、郑州枢纽等地已无频点可供申请使用。 既有无线通信系统采用频点(信道)固定分配的方式, 信道长期指配给某一系统(通常按专业划分)用户使用, 当一个信道遇忙时,其它用户只能等待,往往造成该信道 上的用户争抢或者出现阻塞,通信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信 道空闲时,别的系统用户也并不能利用该信道进行通信。 这无疑是对频率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制约了用户数量的进 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R资料 目录 一、 GSM-R的现状 3 1. SM-R在世界发展现状 4 2. GSM-R在我国的技术发展现状 5 ⑴ 欧洲GSM-R技术规范的现状 5 ⑵ 我国GSM-R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现状及必要性 5 ⑶ 我国GSM-R标准、规范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6 二、 GSM-R的应用情况 8 1、 SM-R与话音通信 8 1.1GSM-R与无线调度通信 9 1.2 站场无线通信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信息传送 9 1.3 区间通信与应急通信 9 1.4 GSM-R与有线调度 9 1.5 GSM-R与普通话音通信 9 2、 GSM-R与列车控制 10 2.1 列控信息传送 10 2.2 机车同步操控信息传送 10 3、 GSM-R与铁路信息化 12 3.1 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信息传送 12 3.2 列车尾部风压装置信息传送 12 三、 大秦线GSM-R系统的网络结构 13 1.交换系统 14 2.GPRS系统 14 3.基站系统 15 ⑴BTS基站设备 15 a公共子系统 16 b载频子系统 17 c天馈子系统 17 ⑵天馈线 17 a天线 17 b馈线 18 c漏泄同轴电缆 18 ⑶直放站 18 ⑷频率配置 19 ⑸大秦线BTS连接图 19 四、 GSM-R工程硬件安装 21 1、 接地规程 21 1.1接地系统的作用 21 1.2接地系统的组成 21 1.3建筑物的地下接地网 22 1.4接地系统的室内部分 22 1.5接地系统室外部分 24 1. 馈线接地夹接地位置 25 2. 馈线接地夹的固定 25 3. 馈线避雷器的接地 26 2.机柜的安装 26 2.1机柜安装介绍 26 2.2不靠墙安装 26 26 27 27 29 2.3在防静电地板上安装 31 1、支架形式 32 2、支架组件 32 3、支架安装方式 32 4、支架数量 32 5、安装流程 34 6、机柜定位 34 7、支架定位 35 8、固定支架 36 9、机柜安装 36 10、绝缘测试 36 2.4安装单板和模块时的防静电要求 36 2.5安装开关盒、风扇盒和插框等 37 1、 装风扇盒 37 2、 安装其它盒体 38 2.6安装单板 38 2.7安装各功能模块 39 2.8防尘网的安装、拆卸与除尘 39 3.射频成套电缆的安装 41 3.1安装发信电缆 41 3.2安装收信电缆 42 3.3安装机柜内天线跳线 43 4.天馈系统的安装 45 4.1漏泄同轴电缆 45 4.2基站天馈系统 46 46 47 48 4.3隧道口洞顶天馈线的安装 50 五、 华为设备安装视频 51 GSM-R的现状 我国铁路GSM-R网络的发展目标是在全路建立一张移动通信网络,利用通信的手段实现铁路移动设施和固定设施的无缝连接,确保列车平稳、高速、安全地运行。同时,在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GSM-R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GSM-R进入中国已有十余年的历程,经过理论研究、技术之争、政策审核、网络建设、施工验收等层层考验,最终在GSM-R工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初步建设了分别代表高原、重载和繁忙干线的青藏线、大秦线、胶济线三条GSM-R线路,正在建设的线路还有迁曹线,客运专线的建设也已进入实施阶段(哈大客运专线)。其中,青藏线是一条集多种领先技术于一身的往返于“世界屋脊”的铁路;大秦线是使中国步入重载领域先进行列的标志性工程,突破性的实现了年运量2亿吨的目标,现在技术还在不断创新,预计年运量将达到4亿吨;胶济线的建设是对GSM-R技术应用于具有中国特色环境的一个尝试,它的成功与否影响着GSM-R技术在时速200Km/h铁路线路的普及率。 与此同时,GSM-R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技术、工程上仍然存在未攻克的难点,如GPRS技术能否应用于列控和高速铁路,如何解决与中国移动间的共用带宽干扰问题等;GSM-R目前仅满足了铁路运输业务的基本需求,增值业务还未纳入发展规划。 SM-R在世界发展现状 GSM-R具有功能完善、传输可靠、交换灵活、容量大等特点,在全球各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在各国的铁路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导着全球铁路事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早在1997年,24个国家共同签署备忘录,决定采用GSM-R作为铁路专用通信技术。经过9年的发展,GSM-R的发展达到了又一个高峰期,截至2006年4月6日,世界各国计划建设GSM-R铁路的里程数如下表所示。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发展需要,以及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运输的发展规模,预计我国GSM-R铁路的发展规模将会位居世界第一位。 GSM-R全球的发展规划 国家 计划里程 欧洲15个,亚洲6个 欧洲 德国 32000Km 克罗地亚 1300Km 瑞士 3000Km 意大利 8500Km 英国 16000Km 法国 15000Km 西班牙 13000Km 比利时 3000Km 荷兰 3100Km 捷克 2500Km 丹麦 2500Km 芬兰 5000Km 瑞典 9900Km 挪威 3800Km 匈牙利 3800Km 亚洲 俄罗斯 25000Km 印度 19000Km 哈萨克斯坦 4200Km 土耳其 2600Km 沙特阿拉伯 400Km 注:数据来源于2006年UIC年会统计结果 GSM-R在我国的技术发展现状 GSM-R是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技术,随着业务需求的发展,我国积极开展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和应用技术条件的制定工作,推进设备及终端的国产化,并大力开发铁路新应用,同时,把握工程关键,合理制定工程设计指标及验收指标,注重工程后期的无线网络优化与运营维护工作。对世界铁路GSM-R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拉动效应。 GSM-R是在公网GSM标准基础之上,通过增加铁路调度通信功能和高速环境组成要素而建立起来的技术体制。因此,GSM-R技术标准与规范应包括现有的GSM相关标准以及为满足铁路需求而制定的应用标准,是GSM-R领域内所有技术标准、规范的集合。 ⑴ 欧洲GSM-R技术规范的现状 为适应国际铁路发展与需求,国际铁路联盟(UIC)建立了标准化组织“欧洲集成铁路无线增强网(EIRENE)”,对新一代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并于1993年确定采用GSM作为铁路移动通信技术,随后,逐步建立起一套GSM-R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 既有GSM标准,该标准由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制定,包括根据UIC、EIRENE提出的铁路需求,对GSM所进行的改动与扩展部分。 EIRENE制定的两个标准:GSM-R系统功能需求规范和GSM-R系统需求规范。 欧洲铁路移动无线系统(MORANE)试验项目制定的GSM-R主要业务流程和设备接口的技术规范。 ⑵ 我国GSM-R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现状及必要性 由于欧洲铁路和我国铁路运输指挥作业方式、移动通信业务需求均不同,因此,必须制定适合我国的GSM-R标准与规范。 通过制定标准与规范,一方面为网络规划、建设和运维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确保网络完整、统一和安全可靠,提高服务质量、合理利用频谱、码号等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各厂家平等接入提供可循的技术依据,为网络设备质量认证和监督提供依据。此外,通过参与标准研究工作,还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业务素质,为我国GSM-R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目前,铁道部主管部门组织路内外科研院校及相关单位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但是还需结合我国实际应用,对既有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修改、完善。此外,现有技术规范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急需组织制定其它相关技术规范,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铁路应用的GSM-R技术标准体系。 ⑶ 我国GSM-R标准、规范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分类与范围 围绕GSM-R的应用,我国GSM-R技术标准、规范包括综合类、系统类、工程类、设备测试类、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类共计7大类,42项。各类标准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图所示。 GSM-R技术规范层次关系示意图 主要内容 综合类1项:GSM-R数字移动通信名词术语 系统类5项: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编号计划 GSM-R数字移动通信智能网技术条件 GSM-R数字移动通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系统技术条件 GSM-R固定用户接入交换系统技术条件 工程类4项: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施工规范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SM-R无线网络覆盖和QoS测试方法 设备类7项: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调度台和车站台 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